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書筆記200字篇一
這本書是以書信的方式寫出維特和綠蒂之間的故事的,在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維特對愛情的憧憬和熱愛,同時,我也感受到了綠蒂在維特心中的地位和維特對綠蒂納濃濃的愛意。
雖是小說,但書中許多句子堪稱經典。
“我盡情地享受著活潑的生命力,并小心地隱藏住體內的那些頹廢腐朽的因子”可見他是個很積極向上很熱愛生活的青年。
“有種人利用自己對另一顆心的控制力,去破壞別人內心里由衷產生的單純的快樂,這種任何行為真是可恨!”這是維特與夏綠蒂交談時對“嫉妒”這種行為的評價,表現了他為人的正直和開放。
“我覺得我真像是個孩子,尤其是萬分渴望心儀的人能回首瞥一眼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真是個孩子”這種情況在我身上是發生了那么多次,這種渴望對我來說是那么的熟悉自然,有時望著戀人的身影漸漸離去,覺得自己是那么的幼稚。
“朋友啊,人畢竟只是人,也會有非常脆弱的時候,當熱情不斷膨脹,最后超出他們所能負荷的限度,他所擁有的理智在此時是很難起作用或者根本無法阻止自己失控。。。”維特與阿爾勃特談話時為自殺者辯護,充滿了憤慨的情感,可見他很能替他人著想,有血有肉有感情
“知識是可以求得的,而心卻是與生俱來、唯我獨有的。”可見他是個很有自我的人。
讀了《少年維特之煩惱》在同情維特之余,更多的是崇拜維特,雖然我始終相信自殺不是唯一的辦法,但我還是要以維特為榜樣,做像他那樣一個有智慧,有理想,有激情,有正義感,有反叛精神,熱愛生活的青少年。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書筆記200字篇二
“愛情的珍貴性,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無法與之相提并論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維特
歌德是根據自己初戀的經歷寫下這本書的,這本書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歌德就此一舉成名。
這本書分上下兩部。前部寫維特少年時在村莊里自由幸福的生活,和他與夏綠蒂相遇、相識、相知、相處的過程,以及他對夏綠蒂深深的暗戀。后來由于夏綠蒂已經與別人訂婚,維特不想打攪他們的生活忍痛離開了故鄉。從此開始了下部。在下部中,寫了維特當公使時的生活,和他回鄉后與夏綠蒂的接觸,以及他因為對夏綠蒂的愛太深反而得不到她陷入無法自拔的悲痛最終自殺的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但小說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他而描寫,情節是以維特寫給他的好友威廉的信的形式展現出來的,所以維特對于自己的立場和自己的心理描述的是非常詳細準確。
“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日月星辰依舊可以循著它們亙古不變的形成升起又落下而我的世界里再也沒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周圍的整個世界在我心中消失了蹤影。”這是維特在舞會上第一次見到夏綠蒂并對她一見鐘情之后寫下的話。維特在第一眼見到夏綠蒂就被她獨特的氣質所迷住,后來舞會上維特與夏綠蒂對于華爾茲的共同熱愛,以及夏綠蒂和大家做游戲時表現出來的活潑的靈氣,是維特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愛慕之情,陷入了深深的愛河。
“有種人利用自己對另一顆心的控制力,去破壞別人內心里由衷產生的單純的快樂,這種任何行為真是可恨!”這是維特與夏綠蒂交談時對“嫉妒”這種行為的評價,表現了他為人的正直和開放。
“當你那年輕的愛人患上了可怕的絕癥時,只見她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眼睛絕望地望著天花板。這時,你卻只能像個無助的罪人,萬分沮喪地站在她的床前,無能為力。你內心里有深深的恐懼,你甚至恨不得傾盡自己的一切,只要能給愛人帶去一點點求生的意念,或者一絲絲的力量,可是,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的。”這是很真實的感受,每當看到我的愛人因難過而表情極其嚴肅時,我是多么想看到他的微笑。“我覺得我真像是個孩子,尤其是萬分渴望心儀的人能回首瞥一眼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真是個孩子”這種情況在我身上是發生了那么多次,這種渴望對我來說是那么的熟悉自然,有時望著戀人的身影漸漸離去,覺得自己是那么的幼稚。
“當我們在一起時,她會把小手輕放在我的手背上;談的越開心,越來越有興致的時候,她更是會把身體靠近我,使我能夠感受到她身體上散發的方向味道。每當這個時侯我便是像被電擊了一般,渾身變得暈眩,身體在往下沉,腳下輕飄飄的……”這種感覺很真切,當我第一次坐在喜歡的人旁邊時,連呼吸都不敢太用力。
維特辭職回鄉后,又開始與夏綠蒂交往,阿爾勃特覺察出了維特與夏綠蒂之間的曖昧的關系開始漸漸疏遠維特,維特對夏綠蒂的愛更是日益加深,對于夏綠蒂不屬于自己的事實更是陷入了極度的煩惱與悲痛之中,夏綠蒂覺察出了維特的憂愁,她漸漸發現自己也愛上了維特。事情越來越糾結。有份和抑郁漸漸深入到維特的心靈。他的精神也日漸崩潰,他的身形也日漸枯萎,內心在一次又一次掙扎中也變得越來越混亂,最后心力憔悴。內心的掙扎是他消耗了巨大的精力,因此他不再是個朝氣蓬勃思維敏捷,聰明機智的人,而是變得焦躁易怒。他的惆悵,他的迷亂,他的厭世使他產生了求死的念頭。也許只有這樣選擇才能讓他自己找到人生的另一種出口方式。他一在對自己說:“這絕對不是一種魯莽偏激的行為,我要懷著美好的憧憬、懷著寧靜的心情,用最堅毅的態度來完成它。”
在維特準備自殺,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他給夏綠蒂寫了很多信。“在晴朗的夏日午后,當你站在山頭眺望遠方優美的景致時,請想念我啊,因為那里是我最喜歡徜徉的地方;在夕陽余暉之時,在輕風吹拂小草的地方,請尋覓我的墓石呵,看看我墳墓上的野草是如何在夕陽余暉下瑟縮、飄搖……”
夏綠蒂逐漸發現自己如此摯愛著他。在兩人最后的一次見面中,維特失去了控制力,而夏綠蒂也陷入了深情之中,“兩人緊緊相擁在了一起,萬分感傷地流下了眼淚。”“兩人的臉越來越近,世界在他們的眼前消失了,一陣擁抱之后,維特將她摟在懷里,并且在他顫抖,微微呢喃的唇上灑下無數的狂吻。”維特的夢終于成真了!但一生只有這一次,維特求死的決心已定,他不愿破壞夏綠蒂和阿爾勃特的家庭。
維特在最后的一個晚上,給夏綠蒂寫了最后一封信,“子彈已上膛……時鐘正巧了十二下,一切就這樣吧……夏綠蒂!祝你幸福!別了!永別了!我們來生再相見了!”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書筆記200字篇三
再沒一個人可以像歌德那樣,把人類最美好的情感刻畫的如此細膩,如此扣人心弦。 -----題記
這部小說沒有什么引人入勝的故事,正如歌德本人所說:“我描寫了一個有著深沉細膩情感和真正觀察力的年輕人,特別是被一種無止境的愛情所粉碎,用一顆彈丸射入自己的腦袋。”這段極具概括性的話句將整篇文章的脈絡描述清晰,卻不能描述出這本書帶給我的震驚。
“有一種奇妙的歡暢填滿我的整個心靈,宛如我正一心一意享受著這甜蜜的春晨……環抱我的可愛山谷霧氣蒸騰,天上紅日滯留在我的森林的表層,照不透它的濃蔭,只有幾道光線偷偷潛入表層下的圣地,這時我躺在淙淙流淌的小溪旁高高的草叢中,更貼近地觀察泥土中千差萬別的小草,我的心更貼近地感覺到草莖間小世間的熙熙攘攘,還有小蚊子和小蟲子千千萬萬難言其妙的形狀。”啊,這是怎樣敏感的心,才能寫出這般美妙的情景,山霧,紅日,濃蔭,小溪,草叢還有小蟲子,小蚊子,在我的腦海里一一閃現,并拼湊成一幅安謐美麗的風景畫,一個有著如此敏感的心的少年,不難想象,當愛情的種子在他心底萌發時是多么的美好纏綿
與綠蒂的想試試那么的美好,它外貌美好,身穿一樸素的白裙,袖子和胸前都飾有淺紅色蝴蝶結,她含著笑,親切地給周圍的孩子切面包,這一切都是維特著迷。維特說:“交談時,她的黑眼睛給我怎樣的享受呀!生動活潑的嘴唇,清新活潑的臉頰又怎樣地勾住了我整個的靈魂呀!我,完全沉浸著她的談話精彩的含義里,卻往往聽而不聞她用以達意的詞語。”“這毫不避違的贊美沒有絲毫的做作,是如此自然美好!然而,當美好的思慕之情遭受挫折時,維特所出的痛苦與不理性又讓我感到如同身受。”人人都會錯吧天望當希望,都會在深切期待中受騙。多么痛心的話語,讓我再一次煩維特之煩,惱維特之惱,痛維特之痛。
如果說歌德是“言情小說”的創始人,這一點都不文章中細膩的情感描寫讓我嘆服。然而,若只把《少年維特之煩惱》定為“言情小說,”則優先的粗俗。海涅曾說過:“世界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樣子,于是創造了歌德。所以這不僅是一本情感豐富的小說,同時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書籍。
維特在與綠蒂,與啊爾貝特的談話中所表現的思想無一不是對社會丑惡的批判,對美好的追求,現實的鄙俗使他只有在大自然的領略中,在與天真兒童的交往中,在閱讀荷馬的作品中得到慰籍。然而,正是這種不同常人的情感使得維特在傷痛過候選擇輕聲。
這本小說除了細致的情感和對人生感悟帶給我一以震驚,同時,它的語言運用也同樣的讓我思考,它細致的情感描寫不用再多說,其中他引用了大量《圣經》中具有譬喻的名詞,語句《圣經》是西方獨特文化的載體。是每個家庭所必知的,同樣《論語》,等也是我們幾千年文化的積淀,在古代也是每個學者所必須掌握的,然而到了今天,西方人仍然將他們所特有的文化傳承,融合在生活中,而我們哪?都快將其忘完了,更不要說,引用其中的句子,作為譬喻了。
總之,《少年維特之煩惱》帶給我很多思考,當然,我也會思考如果用一天我如同維特一煩惱,那該怎么辦?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書筆記200字篇四
語文課上,介紹了這本特殊的小說,但當時只有五分鐘的介紹時間,有很多東西都沒機會說出來,只有在這兒把它寫完了。
作者歌德在西方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西方評論界認為他是“唯一一個活著時候就已成神的人”,有的歌德研究者認為,歌德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一個貫穿歌德一生以及他創作的主題——女人,當然我們不妨理解為愛情。而有一個女人是任何研究歌德的人都無法避開的,她就是夏綠蒂。
1771年,23歲的歌德來到小城拉茨維爾,在一次鄉村舞會上邂逅了美麗的夏綠蒂,一見鐘情。但當時夏綠蒂已經訂婚,而且深愛著她的未婚夫,雖然她為歌德的才華所折服,但她還是沒能接受歌德。而歌德,雖然深愛夏綠蒂,但也不至于做奪人所愛的小人,最終離夏綠蒂而去。這個決定無疑是痛苦的,他的仆人曾說過他在拉茨維爾的那段時間,喜歡上收藏匕首,晚上會拿出匕首,在自己的胸口劃來劃去,仿佛想要以此來暫時結束苦痛。后來,是很后的后來,當歌德的妻子伍碧絲去世后,夏綠蒂的丈夫也早已過世,他們曾有過短暫的會面,但并沒有像人們希望的那樣再次擦出火花。事實上,此后一直到去世,他們都沒在見面。
這是小說創作的背景,我在開篇是已經說過《少》是一部特殊的小說,這就是它的第一個特殊之處——因為它看起來更像是自傳的一部分,小說的情節與歌德的這段經歷有著驚人的一致。不同的是,男主人公維特在離開女主人公綠蒂后又再一次回來,而且回來后,綠蒂和未婚夫阿爾貝特已經結婚,一切都讓維特觸景生情,而綠蒂也對與維特的交往產生了顧慮,最終維特承受不了這種痛苦,選擇了自殺來結束一切。
小說的第二個特殊之處在于它的寫作方式,或許應該說是體裁方面。小說沒有其他小說那樣的敘事手法,整部小說幾乎是由一百多封信組成的。這也是小說在語言方面的一大特色,我們在讀它的時候,仿佛就是在讀一位老朋友的來信,聽他訴說他呼之欲出的激情,無可名狀的悲傷,陪他一起激動,一起傷心,所以在讀完《少》之后,你往往會有一種又談了一次戀愛的感覺。
小說的第二個語言特色在于它的詩意。歌德作為一位詩人,他的小說處處也都有詩的痕跡,像對于小城拉茨維爾優美景色的描寫完全可以作為一篇上乘的散文詩佳作。小說在技巧上的引人之處,無外乎情節和語言。《少》的情節固然不算跌宕,但它的語言絕對堪稱經典。
還有,在整個故事中,歌德也加了一些很耐人尋味的細節。比如說那個因失戀而投河自殺的。少女;愛上自己女主人的長工;還有那個也愛上綠蒂最后發瘋的書記員等等,它們的出現加深了這部愛情小說的內涵,細細體味,你會發現它們實際上表達了歌德對愛情的一些看法。
最后,想談一談我個人對維特這個人物的看法。縱使數百年已過,歌德筆下的維特還是有著太多與我們相似的地方,這也印證了一句話“惟有情感,可以穿越千年而歷久彌新”。維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追求自由,鄙視一切條框和束縛;他熱愛自然,厭棄宮廷的傾軋和虛偽;他渴望愛情,甘為愛人赴湯蹈火。他率真的話語,自然的流露,比結尾他的自殺給了我更大的震撼,我有時甚至想,在這個充滿花言巧語的人世間能夠做一回維特也是一種幸福。
好了,就到這兒了,希望大家可以找一個下午,讀讀這本不怎么厚卻很重的小說,和維特一起,戀一次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