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急救知識培訓免費篇一
3、健全應急救援體系構建平安和諧江西
4、加快推進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5、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59號文件精神、依托公安消防部隊組建應急救援隊伍
6、組建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能力
7、增強全民防范風險意識提高社會避險救助能力
8、弘揚井岡精神、打造江西消防鐵軍練就過硬本領、勇挑應急救援重任
9、健全部門聯動機制、提高應急處置水平
10、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急救知識培訓免費篇二
對輕度中暑者,首先應使其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通風良好、陰涼而又安全的巷道或硐室內。解開衣服,脫掉膠靴、礦帽,讓其平躺休息,位頭部不可墊高。給一些清涼食鹽飲料,如鹽汽水、綠豆湯、茶水、加少量仿鹽的涼開水等。
對重度中暑者,當其脫離高溫環境后,首要任務是降溫。用涼水或30%灑精進行全身擦浴,使皮膚發紅,末稍血管擴張、以促散熱。水不要很涼,以免寒冷刺激血管收縮,使散熱減慢。
有條件時,可在頭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放置冰袋,同時給患者吹風。必要時也可將中暑人員(除頭部外)浸在井下水溝中,若位于出水點更好,此外水很涼爽、干凈。應當注意的是,對于神志昏迷、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危重患者,不能使用浸浴法。
在降溫過程中,應注意體溫變化,以免體溫降得過低發生虛脫。若降下的體溫再度上升,超過38.50c時,應再進行降溫。
對能自飲的患者,應讓其喝些涼鹽開水或其他飲料。不能飲水者,要請醫務有員給以靜脈輸液。
由于井下醫療條件差,在現場處理有困難時,應根據中暑人員情況,上井進行救治。
急救知識培訓免費篇三
一旦懷疑自己食物中毒,要立即喝大量清水,并及時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如果因食物中毒引起腹瀉,并伴有面色蒼白、出虛汗、手腳冰涼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外出旅行,尤其是到森林、植被多的地方游玩時,切忌采摘食用不認識的蘑菇、野菜等,顏色越鮮艷的植物,有毒的概率就越大。
燙傷
發生燙傷時,要第一時間離開燙傷源。如果燙傷處皮膚沒有破損,可以用冷水、冰塊等進行冷敷,帶走熱量,避免繼續損傷;如果皮膚有破損,則應該讓傷口充分暴露,避免毛巾、衣物覆蓋,不要迷信土方,用醬油、牙膏等涂抹傷口,這樣做有可能會進一步損傷燙傷部位,并增加細菌感染機會。
如果燙傷面積比較大,在經過簡單處理后,一定要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消毒處理。
扭傷骨折
不慎扭傷后,不要隨意移動受傷部位,用樹枝或木板進行局部包扎固定,如果周圍有冰水或冰袋,趕緊敷在患處以消腫止痛。要注意的是,扭傷后可能出現韌帶損傷伴內出血,因此千萬不要熱敷,或者服用、涂擦活血化瘀藥物,這些做法都會加速血管擴張,使傷勢更嚴重。
如果無法判斷是扭傷還是骨折時,要先注意觀察,一般情況下,患處疼痛感強、腫脹明顯,那么骨折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拍片檢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蛇蟲咬傷
如果不慎被蛇咬傷,要第一時間用手機拍下蛇的照片,以便就醫時醫生能夠及時識別毒蛇的種類。同時迅速用皮帶等有彈性的條狀物在傷口近心端進行包扎,減慢毒素擴散進入血循環。可以適當擴大傷口面積,并用大量肥皂水或清水沖洗傷口,隨后及時送醫。
如果不慎被蚊蟲或蜜蜂叮咬,可以涂點氨水或肥皂水,因為大部分蚊蟲所帶的毒素都呈酸性,用堿性物質中和后便能解毒,有條件的話最好冰敷,這樣可減輕疼痛和腫脹。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情況經常會出現在老年人以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人群身上,因此這類人群出游時,要備齊急救藥品。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的3至6小時內是黃金救治期,一旦在旅行途中感覺胸悶、持續性的胸痛且無法緩解時,就應該立刻停止活動,并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避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魚骨卡喉
魚骨卡喉后,應立即停止進食,張大嘴發“啊”的聲音,讓親人借助光線或手電筒,看清魚骨所在部位,再用鑷子夾出。若未發現魚骨,則魚骨可能卡在喉咽更深處,應去醫院就診。
不少人喜歡采用吞咽干飯團的方法來對付魚骨卡喉,該方法對小的魚骨可能有效,但對稍大一些的魚骨無效,有時魚骨會因擠壓而刺得更深。還有些人認為,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會使魚骨溶解,其實這個辦法沒有太大作用。
急救知識培訓免費篇四
1、遵守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行民主、科學、依法決策。
2、注重校園安全工作,建設平安和諧校園。
3、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預防突發事件,保障公共安全。
5、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構建平安和諧社會。
6、有備才無患,平安常相伴。
7、應眾之意,及人所急。
8、應天下之召,急世之所急。
9、應天命,平世急,應急管理最無敵!
10、應急知識進學校,確保祖國未來茁壯成長。
11、應急知識進鄉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12、應急知識進社區,建設平安幸福家園。
13、應急知識進企業,實現安全和諧發展。
14、應急知識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15、應急有預案,臨事不慌亂。
16、應急有方,從容天下。
17、應急應急,天下無敵。
18、應急意識在心中,和諧平安在廣東。
19、應急始于心,防范始于行。
20、應急管理無小事,粗心大意誤大事。
21、應急管理利萬家,預防為主靠大家。
22、應急管理,利國安民。
23、依靠群眾,立足基層,夯實應急管理工作基礎。
24、依法公開相關信息,保障公民基本權利。
25、依法采取應急措施,有效應對突發事件。
26、學校、幼兒園應當將應急知識納入教學內容。
27、學好用好應急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8、危機關系你我他,應急管理為大家。
29、完善預報預警機制,做好應對工作準備。
30、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打牢應急管理工作基礎。
31、突發事件應對工作應當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科學應對。
32、同撐應急保護傘,共筑事故防火墻。
33、天有不測風云,應急勢在先行。
34、提高應急管理水平,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35、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增強公共安全意識。
36、深化應急預案建設,夯實應急管理基礎。
37、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
38、加強應急物資儲備保障,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39、加強應急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公眾安全防范意識。
40、加強應急管理,維護公共安全。
41、加強應急管理,構建和諧廣東。
42、加強應急管理,共建平安廣東。
43、加強設施建設,提高監測能力。
44、加強評估分析,提升應急能力。
45、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消除突發事件隱患。
46、廣東應急管理,分分秒秒伴你。
47、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義務參與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48、多一份預防,少一份傷亡。
49、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政府指揮,有序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50、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人民政府指揮,有序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急救知識培訓免費篇五
20xx年9月20日到9月21日
xxx第九人民醫院
xxx
通過兩天集中式培訓,使團隊成員了解更多有關急救方面常識,學習急救基本技巧,最終使他們能夠在遇到緊急救助之時,能夠以正確和標準的急救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急救的病人,急救知識培訓總結。
9月20日上午8點30分,在河南省紅十字會的組織下急救知識培訓班正式開班,首先,由河南省紅十字會的張部長向大家介紹了學習急救知識的必要性和學習此項基本技能的意義,工作總結《急救知識培訓總結》。然后向參加培訓的志愿者介紹了兩天的課程安排。學習內容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心肺復蘇技術和創傷救護。20日主要傳授心肺復蘇技巧和進行心肺復蘇實踐操作。21日主要傳授創傷救護的基本技巧和進行創傷救護實踐操作。我們1689愛心團隊的志愿者們在楊麗老師的帶領下,經過兩天的認真學習和實踐操作。團隊參與這次培訓的13名志愿者最終都以熟練的操作通過了最后的考核。取得了由河南省紅十字會頒發的救護員證。本次培訓活動現場氣氛活躍,講師與學員互動性強,最終圓滿結束,取得預期成果。
此次急救知識培訓,意義深遠,一方面使志愿者們學到很多急救常識,另一方面使他們掌握了必要的急救技巧。使他們面對突發性緊急救護事件時,能夠把握時機,并用正確的救援步驟來救助那些需要急救的病人,提高生存的希望。
急救知識培訓免費篇六
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通風、陰涼、干爽的地方,使其平臥并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
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以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于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癥狀。
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對于重癥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后、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
急救知識培訓免費篇七
二克淺鎮中心學校
一、現場急救時首先要對病人作哪些檢查?
現場急救,人命關天,現場急救時的檢查不容許象在醫院中那樣全面細致地進行,但是在給病人作急救處理之前,又必須首先了解病人的主要傷情,對病人進行必要的檢查,特別是對重要的體征更不能忽略遺漏。所以現場急救的檢查要抓住重點,首先要檢查心臟跳動情況。心跳是生命的基本體征,正常人每分鐘心跳60--100次。嚴重創傷,大出血等病人,心跳多增快,但力量較弱摸脈搏時覺脈細而快,每分鐘跳120次以上時多為早期休克。當病人死亡時,心跳停止。其次是檢查呼吸,呼吸也是生命的基本體征。正常每分鐘呼吸16—20次,垂危病人的呼吸多變快、變淺、不規則。當病人臨死前,呼吸變緩慢、不規則直至停止呼吸。在觀察危重病人的呼吸時,由于呼吸微弱,難以看到胸部明顯的起伏,可以用l小片棉花或小薄紙條,小草等放在人鼻孔旁,看這些物體是否隨呼吸來回飄動,來判定還有無呼吸。最后看瞳孔,正常人兩個眼睛的瞳孔是等大、等圓遇到光線照來時可以迅速收縮。當病人受到嚴重傷害,兩側的瞳孔可以不一般大,可能縮小或散大。當用電筒突然刺激瞳孔時,瞳孔不收縮或收縮遲鈍。
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是死亡的三大特征。
二、怎樣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臥壓背法、仰臥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1.口對口或(鼻)吹氣法: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臥位,即胸腹朝天。
(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后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并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
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2.俯臥壓背法:此法應用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臥位,舌頭能略向外墜出,不會堵塞呼吸道,救護人不必專門來處理舌頭,節省了時間(在極短時間內將舌頭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進行人工呼吸。氣體交瘓量小于口對口吹氣法,但搶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將要提到的幾種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搶救觸電。溺水時,現場還多用此法。但對于孕婦、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傷病人取俯臥、位,即胸腹貼地,腹部可微微墊高,頭偏向一側,兩臂伸過頭,一臂枕于頭下,另一臂向外伸開,以使胸廓擴張。
(2)救護人面向其頭,兩腿屈膝跪地于傷病人大腿兩旁,把兩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約相當于第七對肋骨處)、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開微彎。
(3)救護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壓縮,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壓。當救護人的肩膀與病人肩膀將成一直線時,不再用力。在這個向下、向前推壓的過程中,即將肺內的空氣壓出,形成呼氣。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氣進入肺內,形成吸氣。
(4)按上述動作,反復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14--16次。
3.仰臥壓胸法:此法便于觀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氣體交換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點是,傷員的舌頭由于仰臥而后墜,阻礙空氣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時要將舌頭按出。這種姿勢,對于淹溺及胸部創傷、肋骨骨折傷員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臥位,背部可稍加墊,使胸部凸起。
(2)救護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兩旁,把雙手分別放于乳房下面(相當于第六七對肋骨處),大拇指向內,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壓,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領與俯臥壓背法相同。
三、怎樣做胸外心臟按壓術? 胸外心臟按壓就好象“人工心跳”,暫時幫助心臟進行工作,將血液壓出去,流回來,使血液仍能繼續循環。
由于心臟按壓的部位在胸部,此時又必須同時做人工呼吸,而俯臥壓背、仰臥壓胸、仰臥牽臂式人工呼吸法就不易實施,只能作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可以十分協調地進行,一人作心臟按壓,另一人作口對口吹氣。為了使操作順利,病人要躺臥在木板或平整的地面上,以便救護人按壓時背面有硬物支撐。
具體方法是讓病人仰臥,搶救者站或跪在一側,用一手的掌根貼在病人胸骨上2/3與下1/3交界處,另一手疊在這只手背上,兩臂肘關節伸直,靠上身重量作快速按壓,使胸骨下陷約3—4厘米,心臟間接受到壓迫,然后放松,有節奏地一壓一松,每分鐘約60—70次。口對口吹氣與胸外心臟按壓常同時進行,一般每吹一口氣,作4—5次心臟按壓。如果現場搶救時,只有一人操作,則可以先吹兩口氣,然后作10次心臟按壓,按比例反復進行。
如病人出現面色轉紅,瞳孔縮小,可觸及脈搏或測到血壓,說明心跳已經恢復。反之,身體冰冷、關節強硬、肌肉變硬、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則病人已真正死亡。
四、外傷出血如何急救?
由于外傷引起的大出血,如不及時予以止血與包扎,會嚴重地威脅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外傷出血,按血管的種類分動脈出血、靜脈出血和毛細血管出血三種。
按出血部位分為:
外出血:身體表面受傷引起的出血,血液從傷口流出。
內出血:體內的臟器和組織受損傷而引起的內出血,血液流入體腔內,外表看不見。如肝破裂,胸腔受傷引起的血胸等。
皮下出血:皮膚未破,只在皮下軟組織內出血,如挫傷,淤斑等。
外傷出血的臨床表現:
1. 動脈出血:由于動脈血管內壓力較高,所以出血時呈泉涌、搏動性,尤其是大的動脈血管破裂,血液呈噴射狀,顏色鮮紅,常在短時內造成大量失血,易引起生命危險。
2.靜脈出血:出血時緩緩不斷地外流,呈紫紅色。如大靜脈出血,往往 受呼吸運動的影響,吸氣時流出較緩,呼氣時流出較快。
3.毛細血管出血:出血時,血液成水珠樣流出,多能自動凝固止血。
外傷出血的急救方法
指壓止血法,在傷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跳動的血管,用手指緊緊壓住。這是緊急的臨時止血法,與此同時,應準備材料換用其他止血方法。
采用此法,救護人必須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壓迫點。
面部出血: 用拇指壓迫下頜角與頦結節之間的面動脈。
前頭部出血:壓迫耳前下頜關節上方的顳動脈。
后頭部出血:壓住耳后突起下面稍外側的耳后動脈。
腋窩和肩部出血:在鎖骨上凹,胸鎖乳突肌外緣向下內后方,對準第一肋骨,壓住鎖骨下動脈。
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施以壓力,將肱動脈壓于肱骨上。
手掌和手背出血:在腕關節內,即我們通常按脈搏的地方,按到跳動的橈動脈血壓住。
手指出血:用健側的手指,使勁捏住傷手的手指根部,即可止血。
大腿出血: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松,用大拇指壓住股動脈之壓點,(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溝中點),用力向后壓,為增強壓力,另一手的拇指可重疊壓力。
足部出血:在踝關節下側,足背跳動的地方,用手指緊緊壓住。
加壓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的紗布,棉花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此法應用普遍,效果也佳。
五、如何進行急救包扎?
傷口是細菌侵入人體的門戶,如果傷口被細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膿或并 發敗血癥,氣性壞疽、破傷風等,嚴重影響和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急救現場上如果沒有條件做清創處理,一定要先進行包扎,因為及時妥善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 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的目的。
包扎時,動作要輕巧、迅速、準確,做到包住傷口、嚴密牢固、松緊適宜。包扎時一般使用繃帶,繃帶通常分硬繃帶和軟繃帶兩大類。硬繃帶是在布制的繃帶上灑以石膏粉,干涸而成石膏繃帶。在急救中通常使用軟繃帶。軟繃帶又分為多種如 :
粘膏:即橡皮膏。
卷軸繃帶:既紗布卷帶是用途最廣,使用最方便的一種包扎材料。卷軸繃帶根據卷軸形式又分為:單頭帶、兩頭帶;即一條繃帶從兩頭卷起,也可以用兩個單頭帶聯結起來等。
應用繃帶包扎,應注意如下幾項使用原則:
急救人員必須面向傷員,取適宜位置。
必須先在創面覆蓋消毒紗布,然后使用繃帶。
包扎時左手拿繃帶頭,右手拿繃帶卷,以繃帶外面貼近局部。
包扎時應由傷口低處向上,通常是由左向右,從下到上進行纏繞。
包扎繃帶不宜過緊,以免引起局部腫脹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脫。
為了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一般包扎手臂時要彎著綁,包扎腿部時,腿要直著綁。
六、如何安全轉送病人?
遇到了急癥病人,采取什么樣的體位好?用哪些搬運方法轉送安全?途中應注意什么問題?這些都是應該了解的。
一般說來,對急癥病人,應該以平臥為好,使其全身舒展,上下肢放直。再根據不同的病情,作一些適當的調整。如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頭部可適當墊高,減少頭部的血流,昏迷者,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便嘔吐物或痰液污物順著流出來,不致吸入; 再如對外傷出血處于休克狀態的病人,可將其頭部適當放低些;至于心臟病患者出現心力衰竭、呼吸困難者可采取坐位,使呼吸更通暢。
當把病人從床上拾到擔架上時,動作應該輕柔協調,盡量減少病人的勞累和痛苦。對于各種外傷病人,在搬動時要注意對傷處的保護,如骨折的肢體應有人專門扶持,脊椎骨折時要使其背部保持平穩;頭部顱腦外傷者,要有人專門包頭避免晃動。
抬擔架上下樓梯時,應當盡量保持水平位置。
到了醫院后,應介紹病人的病情以及救治情況,供醫生參考。
在這里應當指出的是盡量不要用拖拉機轉運傷病員。因為拖拉機的噪聲大易引起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對于破傷風、腦炎、妊娠子癇等病人,可以引起抽搐。
七、如何使用止血帶、繃帶止血?
止血帶是1886年埃斯馬赫發明的,它是一種橡皮管,主要用于較大的動脈血管破裂,用其他止血方法無濟于事時采用。
使用止血帶時,應綁在四肢出血傷口的上方(以能止住血為度),事先將患肢抬高數分鐘,局部墊上毛巾或其軟組織物,以防組織擦傷。由于用止血帶后,結扎部位下方組織血液供應中斷,時間一久易致組織缺血。壞死,所以綁血帶的時間不宜過長,每隔30分鐘應放松一次,每次約半分至一分鐘,以使血液流通。為此,凡上止血帶的地方應有明確標記,注明綁止血帶時間,以便轉運,接收單位據此能放松,并作必要處理。
如果沒有止血帶,也可以用寬的布條、毛巾、繃帶等代替,但要嚴防勒傷組織。
在外傷急救中,常常用到包扎。包扎傷口除了具有保護傷口、預防感染外,還有止血功能;某些包扎又可以作為固定患肢的方法。
目前常用繃帶包扎小傷口,而把三角巾作包扎大傷口之用。
繃帶包扎法:繃帶通常分硬繃帶及軟繃帶兩種,硬繃帶是在市制的繃帶上灑上石膏粉,干涸而成石膏繃帶。這里,我們主要談軟繃帶。
(l)常見的軟繃帶有以下幾種:
a.粘膏(即橡皮膏)。
b.卷軸繃帶:用紗布卷成,是繃帶中用途最廣也最方便的一種,一般長度是5米,寬度根據需要而定。
使用時,救護人面向傷員,取適宜位置,先在創面上蓋好消毒紗布,然后左手拿繃帶頭,右手拿繃帶卷,用繃帶的外面貼近局部,包扎時通常由左向右,從下到上纏繞。繃帶不易過緊,以免引起局部腫脹,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脫。一般手臂彎著綁(屈肘),腿要直著綁,以便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
八、如何進行傷口的初步處理?
各種外傷,常常引起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嚴重時甚至斷肢。傷口處理正確,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膿感染,經久不愈,甚至因并發全身感染、氣性壞疽、破傷風等危及生命。因此,對于創傷的傷口,一定要進行嚴 格認真的處理。
人體一旦遭受創傷,如果處理傷口不及時,便容易使傷口感染。
處理傷口的原則為:
1.止血:可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止血。
2.包扎:傷口包扎得當,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膿,少痛苦。扎時要做到快、準、輕、牢,快,動作迅速敏捷;準,部位準確、嚴密;輕,動作要輕,不碰傷口;牢,包扎牢靠,松緊適當。
具體步驟是:
(1)先用碘酒后用酒精消毒,沿著傷口的邊緣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涂入傷口內。傷口內如有異物,要慎重處理,大而易取的,可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強取,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
(2)小傷口可以在其淺表涂一點紅汞(紅藥水)或紫藥水,較大傷口則不宜涂上述藥水,以免給下步處理增加困難.傷口上用消毒紗布或敷料覆蓋,并用繃帶(或三角巾)包扎。遇有腸或組織膨出時,應用干凈飯碗,紗布圈套扣住膨出物再包扎,以防擠壓損傷組織。
(3)在處理較大的創傷傷口時,必須進行詳細檢查,不能只顧傷口表面而忽略內在損傷,頭部傷口合并顱腦外傷者,傷員一般都有神志異常,兩側瞳孔不一般大;胸部傷口合并有腦膜、肺腔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呼吸困難;腹部傷口合并臟器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腹肌緊張、腹痛等表現;肢體傷口合并骨折時,會有肢體活動障礙,骨異常活動等現象。
下面談一下大創傷斷肢的處理,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既要保護好創面,更要將斷肢冷藏好,及時地送到醫院,盡量為斷肢再植成功創造條件。
正確的作法是:用消毒過的紗布(或干凈紗布)將斷肢、斷指包好,放進無 漏洞的塑料或橡皮口袋中,緊扎袋口,周圍再敷以冰塊冷凍。
千萬不要在斷肢上面涂擦消毒液或把斷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這樣做使組織細胞凝固、變質,失去再植的機會,結果事與愿違。
將斷肢、指泡在各種高滲或低滲的溶液中同樣也是錯誤的,前者使細胞癟縮,后者使細胞破裂。因此,我們一定要冷靜地按著上述正確的方法,將斷肢冷藏好,并以最決的速度送往醫院。
九、低血糖的預防與急救
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血糖低于3.0毫摩爾/升(55毫克/分升血漿真糖法),臨床上產生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及腦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低血糖最早出現的癥狀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冰冷、麻木和無力,同時有頭暈、煩躁、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錯亂等神經癥狀。繼續發展,則出現劇烈頭痛、言語模糊不清、答非所問、反應遲鈍、眼前發黑、視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說不出話來,有時全身肌肉抽動、甚至抽風,最后完全失去知覺發生昏迷和各種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時搶救,最終將導致死亡。低血糖對人體有啥害處嚴重的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是很大的,如不及時進行搶救治療。昏迷超過6小時可造成不能恢復的腦組織損壞,甚至死亡,即使搶救過來,也會變成傻子。低血糖發生后,如果及早給于葡萄糖等治療,可以迅速緩解;如果無人發覺或治療不當,可引起死亡。預防措施:
1、避免過度累及劇烈運動,按時一日三餐進食。
2、正在應用胰島素的患者,應嚴格計算好普通胰島素與長效胰島素的用量比例。嚴密觀察口服糖藥的使用,發現低血糖反應時,及時調整。
3、經常有低血糖的人應隨身攜帶一些水果糖,餅干等食品。
多吃防止夜間低血糖嗎? 急救措施:
1、絕對臥床休息,聲速補充葡萄糖是決定預后的關鍵。及時補糖將使癥狀完全緩解;而延誤治療則出現不可逆的腦損害。因此,應強調在低血糖發作的當時,立即給予任何含糖較高的物質,如餅干、果汁等。重癥者應注意誤使食物吸入肺中嗆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張。
2、能自己進食的低血糖患者,飲食應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時午夜加飲糖料一次。
3、送醫院
十、什么叫家庭急救“八戒”
一旦家中發生危重病人,家庭里如果有人能在醫生到來之前進行急救,則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安全和預后。因此,家庭急救是很重要的,但必須注意:
一戒驚慌失措:遇事慌張,于事無補,如慌慌張張用手去拉觸電者,只能連自己也觸電。此時應首先切斷電源,用木棍、竹竿等絕緣物將病人離開電線,方可進行急救。
二戒因小失大:當遇到急重病人時,首先應著眼于有無生命活動體征,知道現場急救時必須對病人作哪些初步檢查,看病人是否還有心跳和呼吸,瞳孔是否散大,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則應馬上作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而不能一見出血,便忙于止血,連病人死了也不知道,還止血干什么!!
三戒隨意搬動:萬一發生意外時,病屬往往心情緊張,亂叫病人姓名或稱呼,猛推猛搖病人,其實,寧可原地救治,切忌隨意搬動,特別是骨折、腦出 血、顱腦外傷病人更忌搬動。
四戒舍近求遠:搶救傷病員時,時間就是生命.應該就近送醫院,特別是當傷病員心跳呼吸頻臨停止時,更不該遠送。
六戒濫進飲料:不少人誤以為給病人喝點熱茶熱水會緩解病情,實際上毫無必要。
七戒一律平臥: 并非凡急重病人都要平臥,至于以什么體位最好應該根據病情來決定,可以讓病人選擇最舒適的體位。如失去意識的病人讓其平臥,頭偏向一側;心臟性喘息者,可讓其坐著,略伏在椅子上;急性腹痛者可讓其屈膝以減輕痛者;腦出血病人則讓其平臥,但可取頭高腳低體位。
八戒自作主張亂處理:如敵敵畏、敵百蟲中毒時,忌用熱水及酒精擦洗,而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服,用冷潔水洗干凈;小而深的傷口切忌草率包扎,以免引起破傷風;腹部內臟受傷脫出,切戒還納腹部,而應用干凈紗布覆蓋,以免繼發感染等。
急救知識培訓免費篇八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盡快控制事態,盡量減少損失,盡早恢復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定義、編制依據及原則
1、定義: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指公司為減少事故后果而預先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是進行事故救援活動的行動指南。
2、編制依據:公司施工生產過程中潛在危險源和事故后果分析。
3、編制原則:
(1)、預案是針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受到嚴重破壞而又具有突發性的事故、災害,如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火災及自然災害等。
(2)、預案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財產安全和環境防護,盡量減少事故、災害造成的損失。
(3)、預案是發生緊急情況時的處理程序和措施。
(4)、預案要結合實際,措施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5)、預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公司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機構公司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機構圖:
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人員組成:由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及公司安檢科人員組成,工程管理部是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常設辦公機構。
2、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人員組成:項目部經理(段建鋒)、主管安全的副經理(段江濤)、專職安全員(司留戰)及相關部門人員組成。
(1)、事故現場搶險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安全負責人任組長,作業隊負責人、專業工長等相關人員組成。
(2)、事故現場救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領導任組長,相關人員組成。
(3)、事故現場保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骨干任組長,現場保安人員組成。
(4)、事故現場通訊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行政負責人任組長、現場其他應急小組負責人組成。
三、公司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職責
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職責:
(1)、負責事故救援的整體指揮;
(3)、負責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對事故調查處理工作進行監督。
2、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工程事故救援的全面指揮;
(2)、負責所需救援物資的落實;
(3)、負責與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聯系及情況匯報。
(4)、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
(5)、負責指揮處理緊急情況,保證突發事件按應急救援預案順利實施;
(6)、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救護及通訊工作;
(7)、負責所需材料、人員的落實;
(8)、負責與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聯系及情況匯報;
(9)、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
(10)、負責工程項目生產的恢復工作。
4、項目部應急專業組職責:
(1)、事故現場搶險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包括受困人員、現場貴重物資及設備的搶救、危險品的轉移等。
(2)、事故現場救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護送重病傷員到醫療中心救治。
(3)、事故現場保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人員的清點及疏散工作。
(4)、事故現場通訊組職責:負責收集相關單位部門的通信方式,保證各級通訊聯系暢通,做好聯絡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相關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整體配合、協同作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2、必須確保應急救援器材及設備數量充足、狀態良好,保證遇到突發事件時各項救援工作正常運轉。
3、各應急小組成員必須落實到人,各司其職,熟練掌握防護技能。
4、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必備的資料與設施:
(1)、數量足夠的內線和外線電話、或其它通訊設備;
(2)、危險品數據庫:危險品的名稱、數量、存放地點及物理化學特性;
(4)、現場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
(5)、結合工程特點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實施方案。
(6)、各專業小組人員聯絡方式、現場員工名單表、各宿舍人員登記表;
(7)、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應急服務機構的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