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先進事跡材料題目篇一
“用愛詮釋教育”,這是她一直向往并為之不斷追求的教育境界。她總是把每個孩子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從心底里關心愛護她們。對她們的生活照顧也就更多、更細。對于剛入園的孩子,她總是以親切的語調、溫暖的擁抱、細致的照料、友善的笑容來吸引幼兒。把哭鬧不肯來園的孩子抱在懷里,輕聲的安慰他們,并為他們擦去臉上的鼻涕和淚水,還準備了很多孩子們喜歡的零食和有趣的游戲,使孩子們很快信任喜歡上她,繼而開開心心地來園。
幼教工作既是腦力活又是體力活,但再忙也不會忘記家長的囑托,幾年來,看著讓家長頭痛的“小調皮”們在自己的教育引導下長成樂于助人的小模范;看著一口蔬菜都不吃的寶貝在自己的鼓勵幫助下不再挑食;看著體弱多病的孩子在自己細心照顧下出了滿勤……聽著家長們聲聲感激的話語,她心中充滿著欣慰和驕傲。真誠的付出會感動自己,也會感染孩子。當活動中,孩子情不自禁順口喊她媽媽時;當她患咽炎孩子帶來金嗓子喉寶時;當站在高凳子上懸掛飾物孩子們擔心地說:“老師小心點”時;當走在街上,曾帶過的畢業生撲進她的懷里說:“老師,好想你!”時,那一刻,她深會切地感受到一種幸福,一種當幼兒教師的幸福。
記得有一年,班上有個叫菲菲的小朋友,上小班的時候從來沒在幼兒園午休過,開學時,她媽媽就告訴老師說是工作忙,孩子姥姥身體不好,不能接她回家,孩子在家從不午休,請老師多費點兒心,實在睡不著就讓她躺在床上。聽了她的話,午休時她就留心觀察菲菲。還真是,一連著好幾天,她都躺在床上不是玩手指就是扯窗簾,有時候還會把身邊的小朋友弄醒。可到快起床的時候她卻睡著了。原來她不是沒瞌睡,而是一直以來被依著順著,沒有養成午休的習慣。于是,每天午休劉老師安頓好其他孩子睡好后,就來到她身邊握著她的小手,輕輕地拍著她,慢慢的她就睡著了。漸漸地,她就養成了午休的習慣。
這樣的例子在她從教的歷程里可以說是不甚枚舉。喂飯,換洗尿濕拉臟的褲子,手把手的教握筆畫畫……雖然辛勞,但刷新了超越、充盈著快樂、帶來了滿足,她用“無怨無悔”、“辛勤耕耘”演繹著成長的每一個堅實步伐。
人生總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帶班、第一次上公開課課、第一次開家長會,第一次登上舞臺,第一次主持活動……作為從小學轉崗的幼兒教師,她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就要更努力。平時,她勤學好問;活動中,她認真,肯動腦;課余,她肯下功夫 ,不斷反思學習。劉老師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只滿足于現有的技能是不夠的,必須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各項基本功水平。在教育教學活動方面,在園領導的帶領下,她和其它老師一起刻苦鉆研教材,根據幼兒年齡特征的不同,精心設計每一次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她用新穎奇特的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地激發幼兒的思維,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去探索。在學習生活上,她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重視良好班級常規的建立,也為孩子們將來步入小學打好堅實的基礎。閑暇之余,她廣泛閱讀多種幼教雜志書刊,學習最前沿的幼教理論,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她在工作之余,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業務學習及觀摩課的評議,到優秀園所參觀學習,汲取有益的教育經驗。她總是說:“我每天都很快樂,因為我每天都和南園長帶領的團隊用最前沿的幼教理論武裝自己,最大限度地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生活!”
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劉老師用一顆熱愛嘗試,敢于創新的進取心,在積累之余,將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收獲和點滴啟示記錄下來,將自己的體悟加以創新,運用于幼兒教育教學,短短的五年來,她成長進步的很快,不僅在專業技能競賽和園內賽教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還屢次參加展示活動。20xx年以來,她撰寫的教育敘事《靜待花開》、《管住你的小獅子》分別獲得了市級二等獎和縣級一等獎。論文《動畫片在幼兒教師中的價值》獲得國家級一等獎。
從20歲到36歲,她已經在教育第一線奔忙工作了16年,由青澀到成熟,她的每一步成長與進步無不包含著領導的信任與同事們幫助。雖有過不知所措的困惑,有過被人埋怨的苦衷,留下過委屈的淚水,然而,她依然堅信,只要無愧于孩子,無愧于千千萬萬個家庭,她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終會開滿鮮花……
教師先進事跡材料題目篇二
今年前不久在《琿春四中學生心中好教師》的師德問卷中,一位教師脫穎而出,她的各項評比率均在96%以上,位居所有評比教師之首。
她是誰?她為何在學生心目中有如此高的評價?
她叫趙蓮姬,一位女數學教師,職稱一級,教齡23年,現就職于琿春市第四中學。說起趙蓮姬老師,與她共事的老師都一致評價她是一位“堅強、樂觀、向上的實干家”,她教的學生都會津津樂道地說她是一位具有“教學獨特、愛生如子、一視同仁、高尚情懷的好老師”。經過她幾年來不斷實踐探索,先后評為校內課改明星教師和市級數學學科帶頭人及州骨干教師;201x——201x年全市“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研究的活動中被琿春市教育局評為優秀實驗教師;今年,她又終于圓滿地完成了課題《如何在初三總復習中實施獨學、對學、群學的研究》的結題。她從教以來,能堅持以飽滿的.教學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牢記教師的職責與使命,在本職崗位上,勤于學習,努力工作,奮發作為,工作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及廣大學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趙蓮姬老師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干滿點,從不遲到早退。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學中她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和教育活動,積極參加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并認真寫心得體會。工作期間,她既教書又育人,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做人要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為人正直;在學習上要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待人要寬厚,做事要有責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勞節儉。經常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做一個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她總是用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影響著身邊的人,留給人們的永遠是堅強的一面。
趙蓮姬教師的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很好,十分低的血壓讓她時常處于眩暈,渾身無力的狀態,去年又得了嚴重的甲亢。但走上講臺的她始終面帶笑容,活力四射,給學生們留下的永遠是快樂。她上課很有特色,聲音洪亮,感情充沛而有活力。她在課上常常會用生動、形象又不乏幽默的語言,吸引著每一個學生,在她的講解下,同學們心目中枯燥乏味的數學問題由復雜變簡單了,由難變易了,就連不想學習的學生也開始對數學感興趣了。課堂間她經常俯身于學生中,她用自己的超凡能力和特有的耐心挽救了一個個要放棄數學的孩子。
她的學生們是這樣評價她的:
楊x文同學說:“趙老師經常對我們說:‘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不管你有多差。我相信你們不是因為笨,而是還沒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我將和你們一起努力,一定會把成績提上去的。’每個老師都能說出這樣的話,但能堅持做下來的只有趙老師。”。
吳碩同學說:“我的數學最差時只有36分,曾經讓我很沮喪,一度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這時趙老師找到了我并跟我談了很久,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從此我開始認真聽講,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學。我每一次進步時,趙老師總會第一時間鼓勵我,平時經常給我打電話詢問我學習上的困難。在趙老師的幫助下我的數學成績逐漸從36到66,從66到74,從74到86,從86到96,從96到如今的109。當我拿到這張優秀成績的試卷時,我第一個想到的人便是趙老師。當我高興地找到趙老師時,沒想到她比我表現得還開心。成績的背后是趙老師的真誠幫助,我會永遠感謝趙老師,也將永遠衷心祝福趙可親可敬的老師身體健康!”
姜知延同學說:“我們都把趙老師稱為‘老趙’,因為‘老趙’能給我們帶來親切感,我們已把趙老師當成我們大家中的一員。”
趙老師在學生們心中是不折不扣的良師益友。學生們更多地談到她的是對待每一個學生的真誠付出,她教過的孩子都接受過她耐心的指導。
李京昊同學是一個比較聰明但又十分好動的孩子,他的父母長期在南韓務工,平日里他和姥姥一起生活,很多學生和老師都認為他是一個很“難纏”的學生,但是趙老師每次都會不厭其煩地解釋他所提出的一個個“怪異”問題。由于母親長期不在家,他幾乎把趙老師當成了媽媽,每天晚上都要給趙老師打一個電話心里才踏實。勞累的趙老師無論一天的工作有多疲倦,家里面有天大的事,她都會在第一時間接他的電話或把電話撥回去,通過電話溝通幫他消除了生活和學習上的一個個困難,趙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可以為學生付出一切的優秀老師,她的高尚品格折服了班級里的每一位同學。
上屆的王澤偉同學是班級的一位差生,對學習完全失去了信心。趙老師常常抽時間找他談心,并利用午休時間從最基礎的“有理數運算”開始一步步耐心地同他一起拾起學過的知識,同時也慢慢地為他樹立起了學習的信心。在趙老師的辛勤付出下,王澤偉同學的數學成績從一開始的幾分到最后的九十多分。此后王澤偉同學對數學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并且有了很大的進步。有時班級同學很難解決的的幾何題他卻能輕松的做出來,看到他做出題目后興奮的樣子,趙老師臉上露出了幸福而滿意的笑容。由于家庭等諸多因素他最終沒有完成初中的學業,悄然離去,但離開時給趙老師留下了一封充滿歉意和感激的信,信中表達了對趙老師的無限感激和留念之情,并向趙老師保證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牢記趙老師的教誨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并囑托趙老師一定要注意身體,看到這封信,趙老師流下了無限遺憾但又十分欣慰的眼淚。
金志勇同學是一個性格很孤僻的孩子,由于父母長期在國外打工,平時缺乏交流的他對別的同學尤其是老師的關心總是拒之千里。看到這種情況,趙老師通過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和小組團隊意識來喚醒他對一切事情的渴望,選他當數學課代表,給他一切展示自己的機會,為他傳輸正能量。從此這位同學轉變了,從開始不愿和老師說話到最后主動找老師提問題甚至合理化的建議,一步步成長為班級最優秀的學生。在備戰中考階段,趙老師又怕他的父母不在家會影響他的中考,特意在周六周日把他招到家中進一步強化他的數學思維。最后這位同學真的是不負趙老師的重望,在20xx年的中考數學考試中取得了滿分,這段佳話在班級和全校久傳不衰。
與趙老師搭檔的班主任都說,趙老師不知有什么魔力,我們班的孩子聽她的課時每個細胞都在動,每根神經都在跳躍。學生的思維在高速飛轉,在課堂上總是躍躍欲試,對數學十分癡迷。
其實趙老師的魔力就是愛,她愛生真摯如子。記得那次去杜郎口學習的時候,一同去的的老師都想給家里人捎點東西,可是趙老師想到的是給她的學生們捎點什么。她就是這樣愛著自己的學生、自己的班級一位可敬可愛的老師。
趙老師不僅對學生有如此的寬厚和博愛之心,對同事一樣是無私奉獻,尤其是對青年老師的幫助,這些事跡大家聽了無不為之感動。我校青年教師孫海霞參加全市的青年教師講演賽,趙老師聽了幾次試講后,感覺在課件的制做上存有很大的問題,所以回到家后,她重新制做和調整課件直到深夜,感覺滿意后她才安心地躺下休息。在趙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下,孫老師最終在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我校的王國平老師參加全市的數學觀摩課,趙老師同她一起反復修改著課件、教法、習題,認真思考課堂中可能發生的每一個細節問題,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王老師最終獲得了成功,她所設計的課受到了全市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對于青年教師陳非非,趙老師更是不知付出多少努力,從對學生的管理上到每一節課的新課引出、習題選擇上,趙老師一步步細心地指導著陳老師,使陳老師在業務和管理能力上有了質的飛躍,很快成為了我校的骨干力量。趙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大公無私、值得所有老師尊敬和佩服的人,是我們教師心中的最美麗的老師。
(三)把精力用在鉆研上
在數學教學中,她是學校的骨干,杜郎口學習之后,她成為琿春四中“獨學、對學、群學”學習方法的創始者,她的小組合作式的教學管理已經形成完整的模式體系。科學的教學方式也給她帶來了教學上的成就,經過她教的班級無論初一基礎如何,經她的悉心經營總會成為學年的前茅。
她的小組合作式教學,基于本校和學生的實際進行了科學分組。課堂上她大膽實施“師徒結對”、“師傅帶徒弟”、“師傅引領講―徒弟跟著學”、“師徒捆綁量化”等教學方法。她的做法不僅讓好學生保持著積極性,更讓學困生看到了希望。有時為使小組組合更合理,她會熬夜排兵布陣進行仔細研究,直至滿意為止。有效的措施加之她耐心的管理,班級的差生沒了,不及格的學生也明顯減少了。
她的經驗在全校得到推廣,并代表學年組和學校多次開出各種類型的公開課,在課堂上同學們自如的、真實的表現,以及各種測試的優秀成績面前,她簡直令同行們刮目相待。
趙老師每天無論多忙多累,她總會認真準備每一節課,她把課前、課中、課后的常規工作做好、做精,并做到認真鉆研教材。在課堂上,她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充分地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信息的主動攝取者和加工者,充分發掘學生自己的潛能,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從而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的“要我學”轉化為主動的“我要學”。在培養學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綜合思維能力的同時,她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求新、求異、發散等創新思維方式和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她精心設計練習題目,作業做到有層次、有梯度,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并認真做好學生的查缺補漏工作。
在教學中,她始終走在課改的最前沿,大膽創新,努力采用最先進的思想、最新穎的方法去引導學生,先后在全校和全市以師友“對學”的方式展示了《平行四邊形復習課》、《正方形的判定》、《垂徑定理》、《切線的判定和性質》、《對圓錐的探究》等課程,做到了引領全校和全市的課堂教學改革。
她說,每次優秀評選都是她未來工作的新起點,慶幸自己選擇了“教書育人”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她將無怨無悔地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耕耘,讓嬌嫩的生命之花永遠綻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個人的美不在于她的外貌,而在于她對愛的奉獻;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她為人做了什么;一個人的幸福不在于富有什么,而在于她是否能樂觀向上地去面對生活。趙蓮姬教師就是一個存有美,能創造價值,擁有幸福的人。這樣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優秀學生。這樣的教師才是最美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