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難忘的禮物作文300字篇一
小竹籃圓圓的,看起來雖不大,里面卻能裝很多東西。竹籃里,盛滿了我的愧疚、自責與懊悔—還有我對鄰居張爺爺深深的思念。
張爺爺是我的鄰居,家庭很富裕。他的兩個兒子都很有出息,他們想把老人接到城里,可老人堅決不同意。張爺爺生活省吃儉用,衣著樸素。
張爺爺的手藝很好,用竹子編出來的東西妙不可言。那一年,我七歲。學校放暑假,我到鄉下玩。在張爺爺家玩的時候,我看到他家放著一個小巧的竹籃,很是羨慕。于是,我央求張爺爺為我編一個。張爺爺想都沒想,答應了。我聽了,歡天喜地的說:“謝謝張爺爺!張爺爺了!”
從第二天開始,我天天跟著張爺爺到竹林砍竹子。可是有一天,意外發生了。在回來的路上,張爺爺被一塊石頭絆倒,跌倒在地,疼得直呻吟。我嚇壞了,跑回家里,,拉著爸爸媽媽往外沖。爸爸看到倒在地上的張爺爺,手忙腳亂地背起張爺爺狂奔醫院。
第二天,我們到醫院來看張爺爺。一見到張爺爺,我就嚎啕大哭起來:“張爺爺,我不要竹籃了,我只要張爺爺!”張爺爺的嘴角邊,依舊掛著往日慈祥的笑容,他安慰我道:“爺爺出院再給你編,乖,不哭了!”
半個月后,張爺爺帶病出了院,繼續給我編竹籃。竹籃編好后,張爺爺突發腦溢血,因搶救無效而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張爺爺,都怪我!如果不是當初的羨慕心理,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您雖不是我的親爺爺,對待我卻像親孫女一樣好!這些話,我還來不及對張爺爺說,他就不在了。或許,這些話在天堂里的張爺爺應該會聽到吧?
每當看到那精致的小竹籃,我仿佛看到無數個日日夜夜,張爺爺在枯暗的油燈下為我編竹籃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張爺爺那慈祥的笑容。這件難忘的禮物,我會永遠珍藏!
難忘的禮物作文300字篇二
這是一塊普普通通的手表,黑色的邊框已經不再閃著原有的光澤,兩個指針,一長一短,好似兩個親熱的兄弟,一個走得慢,一個走得快,匆匆見面后又各自忙碌。表面的玻璃蓋上有一層保護膜,現在上面有許多的劃痕。
它的功能很多,可以調時、分、秒,在整點的時候還會“嘀嘀”響兩聲,它還能計時、倒計時呢!按手表左上方的'鍵,還可以發出黃色的微亮,但時間很短,只有4秒,但在黑暗里卻能夠給我帶來溫馨。
它陪伴了我好幾年,每當我看到它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媽媽送我禮物的那一天,那一刻……
那天是我的生日,爸爸請我們吃飯,媽媽神秘地說:“我給你準備的禮物會在今天送到。”“是什么?”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眨眨眼睛說:“你猜一猜,會是什么呢?”車模?媽媽搖搖頭。樂高?媽媽依然搖搖頭……這些都不是,我的好奇心被媽媽吊得老高老高,期待禮物快點送到。
到了晚上,快遞終于送來了,我接過包裹,快速打開,里面是一個四四方方的盒子,原來里面是一塊黑色的手表,大大的表盤外是黑色的邊框,十分有光澤,兩根指針精巧極了,長長的秒針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音。這塊手表怎么那么熟悉呢,我回憶起來:哦,原來這個是我很久以前在淘寶上看到,很喜歡,將它收藏,準備攢夠錢后再請媽媽買下它。
原來,媽媽記住了我每一個喜好。感動的淚水流了下來,媽媽對我是那么無微不至……
每當我看到手表時,就想起媽媽對我的關愛。我喜歡這份帶著真情的禮物,我一直將它戴在手上,讓它時刻提醒我珍惜時間。
難忘的禮物作文300字篇三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見了。——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我從小到大收到過不少爸爸送給我的禮物。爸爸在我生日的時候,送我禮物;在“六·一”兒童節送我禮物;在我成績優秀的時候,爸爸會送我禮物,但有一個禮物,他常常會送給我,那就是“失敗并不可怕”這句話。
爸爸送我的這個“禮物”,讓我對失敗有了一種豁達。
這個學期我們班的籃球隊在年級聯賽中屢戰屢敗。我和我的隊員們都有些想放棄了,爸爸看到我垂頭喪氣回來了,便微笑地走過來說:“今天怎么不高興啊?”“沒有啊!”我沒好氣地答道。“是不是年級的籃球聯賽輸了呀?”爸爸好像擁有了超能力一樣。“王老師在群里發了照片,我已經對你們的戰況了如指掌。”我無言以對,只好承認的確輸了。“反正我們班就是贏不了,對手太強了!”我滿是怨氣地對爸爸說。爸爸皺了皺眉頭說:“失敗并不可怕,雖然心里一定會很不舒服,但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成功。你可能會覺得很幼稚,但這就是一個道理。就像馬云在一開始被很多人瞧不起,但是后來他不斷地努力,打造出阿里網。每個人風光的背后其實是有無數次的日積月累的失敗。馬化騰跟馬云的事例差不多,失敗再創業,打造出騰訊。我相信你應該有所收獲吧!”聽了這些,我覺得失敗確實并不可怕,于是在之后的比賽中,我沒有把比賽看得那么重,而是只去享受比賽帶來的樂趣,今年沒有贏,明年還可以拼搏。
爸爸送我的這個“禮物”,還讓我對輸贏有了一份坦然。
上學期,我們班要競選班干部,我準備競選班長。我又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特別不想輸給別人,所以我在競選的前一天就在心里想著:我到底能不能選上呢?如果在臺上忘記臺詞了怎么辦?如果同學們不給我投票,我會不會丟臉呢?回到家,看到爸爸在喝茶,我上前說道:“明天的競選我可怎么辦呢?”爸爸喝了一口茶,若有所思地說:“失敗并不可怕。選上或選不上都無所謂,有何關系?重在參與。只要你在班上優秀,尊重同學,得到大家的認可,我相信你一定能選上的!”“哦!那我在臺上太緊張了怎么辦?”我還是放不下心。“只要冷靜就好,爸爸以前在單位表演節目,突然設備壞了,我照樣冷靜地表演完,而且表演出色。”第二天,我也學著爸爸這樣沉著又冷靜,坦然又自信,果真競選成功!難道是爸爸的這句話給了我魔法嗎?
爸爸送給我的這個“禮物”,還讓我對成績的輸贏多了一份承擔。
記得又一次,我的數學又沒有考好,我很傷心,于是我又想到了“失敗并不可怕”這句話,我找到失敗的原因,又向爸爸請教,再一次考試,我便取得了進步。
“失敗并不可怕”是我難忘的禮物,它伴隨了我的春夏秋冬,它是我成功的方法,做人的準則,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冷靜的秘籍。
難忘的禮物作文300字篇四
有些話不該多說,說多了傷感。尤其是過年那些事。
有些話是指小時候,父母膝前,新衣服,壓歲錢,白饃豬肉好吃好喝過大年。幸福時光,懷念的讓人落淚。
成家之后,就沒這個福了。我把從父母那里得來的幸福,分享傳遞給家人、孩子、我無法忽視和冷落的人,回報給父母的非常有限。
結婚頭一年,沒新衣服穿,這在我二十二年的經歷中絕無僅有、破天荒。忽然間委屈不已,自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不受重視,有寄人籬下客居異鄉之感。這個家,不會再有父母那樣寵我愛我疼我呵護遷就我的人了。好不容易熬到正月初二,困鳥出籠、歡天喜地回娘家拜年,父母早知我要回來,準備了全套的席面菜,父親著名的蒸碗首當其沖,好像我在別人家餓了好久,餓壞了,一定要趁這個機會給心愛的女兒好好補補。
有一條大魚我永生難忘,來生也會記得,那是我這一輩子吃到的最好最好的魚。
那些年,家境已經好轉,漫說過年,就是平常日子,吃飽吃好也不是問題,但海鮮魚蝦這些稀罕物,在北方市場還是少見。酷寒臘月,有人倒騰一車死魚,擺在市場口賣,人們擠破頭的搶。父親不知道就買到一條,是條大鯉魚,很大,端上桌先讓我們嘖嘖驚嘆,圍觀品評夠了,才動筷子。現在想來,那魚不過三斤來重,只是少見,才會多怪。
年年有余,魚自然是該除夕夜吃的,但父親不許動,必須等我回來才能吃,年年有余的富足生活怎么能少了他的小女兒。那年打春早,天暖和,魚很快變質,油炸,紅燒,調料濃厚,也掩不住明顯的餿臭。其他人吃一口說臭了,不吃,我低頭猛吃,魚骨架也全扒拉進自己的碗里,我不敢抬頭,不想讓親愛的父親看我淚水奪眶。母親說:“你沒在家過年,你大的臉比這魚還臭,跟誰都不搭話。”
我拿什么回報我的父母?我學了不少菜式,哪里再有機會孝敬他們。很想很想,很想耍的灰頭土臉,回到家母親訓斥著擦臉擦手,父親把最好吃的方塊肉夾來松緊我的嘴里。如果上天慈悲,讓父母和姐姐到我夢里來,這會是我最好的新年禮物。
說好不說的,忍不住說了這許多。
說起禮物,我家丹丹有心,生日時送我一套《博爾赫斯文集》,她知道我愛書,執意要買,讓我選。我嘴里說不用不用,心里缺喜滋滋的,不等人走,就拆開來翻看。雖然是套盜版,有輕微的重影,也是滿心知足了。燕是小棉襖,嫌我曬得黑,買套化妝品要我好好擦。還有密友的保健枕頭,很管用,挨上枕頭,瞌睡就來,有時一頁書都看不完。
進入臘月,遭遇數十年不遇低溫,給排水管網大半癱瘓,一時四面楚歌,自顧不暇。忙完回到宿舍,鋪上被褥,櫥里衣服,一應零碎,全部漿洗干凈,枕巾也洗了,紗巾也洗了,洗漱臺也擦了。她們是我的女員工,還沒我家路大,還不知道曲意逢迎巴結討好。
夜深加班,小丁發來信息:“最近忙,你太累了,讓我們幫你分擔一點吧。”親戚看我狼狽,要幫我置辦年貨,我婉拒了,有這些理解、關心和問候墊底,這年過得也不錯呢。這是我最滿意的禮物。
我也會照顧自己。
去年在網上淘書,除了《不二》之外,馮唐作品基本購得,錢是路出的,他說算是送我的新年禮。我為此得意。知我莫如子嘛。路還順帶買了一盒彩色鉛筆,專門用來閱讀勾畫。后來我才知道,他背地里給他女朋友買了一盒。書比較成功,印刷、字體、排版都好,是正版。正版和盜版的區別,是感覺。正版自有它莊重貞靜不俗的文化氣味,不刺眼,不花哨,不賣弄,淡淡和煦的光芒,水一樣潤澤圍繞。盜版沒有,盜版賊眉鼠眼,邋遢猥瑣,卻又服飾華麗,假模假樣。你似乎看得到它歪斜丑陋的影子。
今年又見好書,李娟。在微信朝華時文偶遇,便一愛專情,上月逛書店又得一本《冬牧場》。我喜歡的書不是一口氣讀完,不是豬八戒吃人參果那樣囫圇吞棗不知其味,我會細細的讀,慢慢的讀,反復的讀,不放過一個標點符號。在午夜枕邊,在晨起賴床時。那時,肚子不餓,沒有緊急的要做的事,厚重的衣服脫到最少,也沒有電話之類的干擾,我掃凈床,擰開落地燈,靠墊在最舒服的位置伺候,路送的彩筆和信紙也在枕邊,有杯開水有安詳的期待。我走進文字,穿過它而進夢鄉。
后來才知道我的運氣是多么的好。許多人還不知道李娟,實際上,她的影響力早已不可小覷了。梁文道是什么人,讀書人!中國讀書最多的人!對書評價最有權威的人。他說李娟是本世紀最后的散文家。我的天,本世紀才只過了十分之一呀。或許老梁是上世紀末說的這話,那也了不得。還有那個誰,說她具三毛風,非虛構寫作,體現最本真的生活狀態。評論很多很高很震撼,我學不來,三毛風這個說法比較合我心意。
和三毛相同,李娟的文字里,景作底色陪襯,人情世故才是主題。所以親近,所以感人,所以沒有閱讀理解和接納的障礙。
這一點對我頗有啟發。讀三毛好幾遍。為什么獨愛三毛。李娟為何讓人不忍釋卷。她們都寫人,寫人的生存,人情世故,這些角色和狀態,被她們用內心用情感處理的不著痕跡渾然天成,你只管喜歡,只管讀不夠,只管無法躲避的被書里的人物吸引感染。他們絕不會是圣母、圣徒、賢士、英雄、哲學家,他們是螻蟻一樣的小人物,亦正亦邪,個性鮮明,好也讓人喜愛,壞也讓人喜歡。這些俗人,俗的春雨秋濃,俗的生動活潑。
我絕不會忘記珈瑪和嫂子,絕不會忘記聰明手巧,能吃苦、又貪杯、孩子氣的居麻。我相信他們都是真人,而非虛構杜撰,世上誰有這樣的虛構能力?絕對沒有。
進入臘月后,我就盤算著像去年一樣買套李娟作品過年。忙于事務,一直耽擱到中旬,琴又怕買到二手或盜版(這點我是有潔癖的),拿不定注意,等到敲定書目,快遞公司大部分放假了,不過書店承諾說可以在春節前送到。買書當天就查到書已從鄭州送出,算算鄭州到西安,再到銅川,也就是兩三天,如果到了銅川沒人送,我可以去取,路也可以順道捎回來。后來,快遞停止在黃馬甲,再無進展。聯系商家,問是否告知地點,我們自己取,答說不能,偏遠地區集中派送。從臘月二十,一直到年底,也沒看到李娟。如果純粹沒買,也就不這么惦記了。
因為沒有書,新年滋味多少有點寡淡。
小蘭每年都會送我一束白百合,今年還記得。我們有一年多沒見過面了,很不好意思接受饋贈(她執意不收錢)。她還給我一只布猴子,萌萌的。
最愛書香,沒有書,卻有花香,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