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濃情端午濃情端午篇一
端午節(jié)時我們家家都要吃粽子,佩戴香包,還要買把門猴掛在門上,也可買小掃帚,掛在墻上,都是驅(qū)邪避邪的東西,有時把杏枝紅布掛在自己家的房門上。
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jié)馬上就到了,于是我們開始制作香包。
端午節(jié)是用來紀念屈原的,傳說屈原受盡了別人排擠最后跳江自殺了。
于是,老師領(lǐng)我們制作香包,我們穿針引線縫了香包的外殼,然后放進了艾草,最后縫上了裝飾用的東西。
縫了這個香包,讓我想到了媽媽,每次端午節(jié)都是媽媽給我買的香包,而我卻不知道要感謝她,所以,這次我也要做香包送給媽媽。
記得去年媽媽給我買了一個香包,我卻嫌棄不好看,不佩戴。現(xiàn)在想想真不對,今年就讓我做一個香包來報答媽媽。
想想媽媽總是無時無刻都在照顧我,我將來也要報答她,在我心中媽媽永遠是最偉大的。
我的香包要送給我的媽媽,希望給她帶來溫暖。
濃情端午濃情端午篇二
歲月無聲,紅塵擺渡,茶靡了幾季光陰,回首相望,時光,那條奔流不息的河,已在身后翻涌了十五年,河中似乎伴著點點粽的綠意與清香。遠方駛來高大的龍身,跳上龍身,走入記憶,細數(shù),那岸邊端午的往昔。
幽幽芳草,青青柳枝,淡淡清香,端午節(jié)的氣息愈發(fā)濃烈。過端午,最為講究的就是包粽子了,粽葉要碧綠新鮮的蘆葦葉或槲葉,散發(fā)著清新,又讓人感到縹緲的幽香。潔白的粽米浸泡在清水中,飽滿的蜜棗、紅豆、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外婆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絲線層層纏繞,一個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是制作過程中最難的一步,火候的掌握十分關(guān)鍵,前一天把粽子放進去,整整燜一個晚上。第二天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氣騰騰的粽子,屋子里,到處都彌漫著蘆葦葉和粽米混合的香氣。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甜蒜和雞蛋。這些食物放在桌上,扁圓的如玉般的甜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三角形狀的粽子,配在一起,煞是好看,拾起一個粽子,輕解羅裳,粽子便露出了雪白的身,清清葉香從里面涌出,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米香立即充滿了口腔,細細品味,用每一個味蕾感受它的清香,用每一個細胞體會它的軟糯,回味無窮,吃完過了許久,腦畔中還能品味到那淡淡的甜與香。
粽,是端午最不可缺少的,亦是我最愛的那個,伴著它,過了一個又一個清香的節(jié)日。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掛艾蒿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在集市上買一株艾蒿,端午時掛在門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枝在院子里熏一下,艾蒿的香氣便一直可以在院子中留一周。小孩子最期盼的,便是系香包和五彩繩了。小時候,這小小的香包和細細的絲線總是能輕而易舉的滿足我的愛美之心,任憑絲線在洗臉時把我的手腕印得紅一道,綠一道。
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就是去踏青。清晨,天空湛藍而高遠,云朵清靈而潔白,一切都靜悄悄的。遠處的深綠,近處的嫩綠與花的繽紛,構(gòu)成了一副秀美的山水畫。那么恬靜,淡雅與和諧。潤潤的空氣中夾雜著絲絲泥土的芬芳,清風吹來,林中葉嘩嘩作響,風從臉龐吹來,帶來清爽,植物也隨風舒展她柔軟的身。伴著風,伴著草,伴著春的氣息,趕在出太陽之前回家,總是累得滿頭大汗。
年華伴隨思念,美味與親情在這端午節(jié)中傳遞。行云,渺渺,煙水,茫茫,了卻了年華,泅渡了紅塵,愿你伴我永遠,我最喜愛的端午節(jié)。
濃情端午濃情端午篇三
端午節(jié)快到了,馬上要有三天的假期了,我們大家又開心又興備。臨放學了,老師問我們:“端午節(jié)的英文怎么說?”全班立刻鴉雀無聲。那你知道嗎?答案就在這兒哦。
回到家后,一個匆忙的電話打來說:“琳琳快下來。我們?nèi)ゴ笾ド桨兆印!币宦牭竭@個消息我非常興奮。馬上收拾書包、換鞋。急忙的往樓下跑。看到一輛車正在路口等我。我跨上了那輛車。車雖然有點快。風大,但我很開心,大風吹不掉我的興奮。
到了大枝山,我下車就去幫忙。開始把一大片粽葉旋轉(zhuǎn)成漏斗狀,再放糯米1/3放上肉再。再把糯米蓋上去包起來。一個又香又大的粽子完工了。在沸騰的熱水中一個個飽滿的種子,又香又糯,這就是最好的勞動成果。
聽說端午要做香包。晚上我用剪好的布料,用針縫好,在放上自己喜歡的香料。嗯,真香啊!想要有五顏六色的。其中,紫色最香,有薰衣草的味道,但它也是我的最愛。
畫雞蛋是我在端午節(jié)里最愛的環(huán)節(jié)。用水把水粉顏料的顏色調(diào)淡。在眾多的雞蛋里面,選一個與自己皮膚顏色最相近的一個,用水粉涂色。但之前,你可以用記號筆在雞蛋上畫上輪廓,再涂色,好比是好錦上添花。
包粽子、畫雞蛋、做香包。哪一樣都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端午的習俗,歷史的流傳,民族的智慧!
濃情端午濃情端午篇四
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們打算放三天假。我們都很快樂。放學時,老師問我們:“端午節(jié)的英語怎么說?”全班立刻鴉雀無聲。你知道嗎?這是答案。
當我到家時,一個匆忙的電話說:“琳琳,快下來。我們?nèi)ゴ笾巧阶鲷兆影伞!甭牭竭@個消息我很興奮。收拾行李換鞋。趕緊跑下樓去。我看見一輛車在十字路口等我。我上了那輛車。雖然車有點快。有風,但我很高興。風吹不走我的興奮。
到了大智山,我就下車幫忙。開始把一片大葉變成漏斗,然后在肉上放1/3的糯米。然后把糯米蓋上,包起來。一個又大又香的粽子吃完了。在滾燙的熱水中一個個飽滿的種子,芳香而糯,這是勞動的最好結(jié)果。
據(jù)說端午節(jié)要做一個香包。晚上,我用剪好的布料,用針縫好,然后放上我最喜歡的香料。很好吃!想要一個彩色的。其中,紫色最香,有薰衣草的香味,但它也是我的最愛。
畫雞蛋是端午節(jié)我最喜歡的部分。用水使水粉的顏色變淺。在眾多的雞蛋中,選擇最接近你膚色的一個,用水粉作畫。但在這之前,你可以用記號筆在雞蛋上畫出輪廓,然后涂上顏色。這就像是錦上添花。
粽子,雞蛋和香包。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端午節(jié)的習俗,歷史的傳播,民族的智慧!
濃情端午濃情端午篇五
鑼鼓響,棕葉青,端午今又至;糯米白,餡咸香,阿婆把棕包;又憶,斑斕龍舟水中游,綠棕味美永難忘,濃濃情思入我心。
友情·賽龍舟
方晨曦破曉,村子頃刻便熱鬧起來,大人小孩不約而同地圍在龍舟旁邊,等著送它上賽場。不得不說,這舟身五彩斑斕,宏偉壯大,龍頭上印有刻刀留下的痕跡,一眼一須,逼真極了。我和伙伴盼著我們的龍舟能贏,于是從頭到尾都緊緊跟著它,形影不離。
正午時分,烈日當頭,江岸邊人潮擁擠,擋住了眼前的江水,像一股晃動的水,時而向右傾,時而向左倒,我們仗著自個兒小小的身材,鉆過人群,待眼界開闊后,便又將視線放在我們的龍舟上。
“鏘……鏘鏘。”鑼響舟動,岸上的人用力地喊著加油,我緊緊抓住伙伴的手,微微顫抖,耳邊除了那鼓聲,便是什么也聽不見了,眼見那最熟悉的最耀眼的龍舟遙遙領(lǐng)先,沖過紅線,我像終于吸到了空氣,活了過來,回頭與伙伴面面相覷,熱淚奪眶而出。
親情·包粽子
一竹籃洗凈了的粽葉整整齊齊地擺在地上,綠得出油。又一盆盆糯米、綠豆、五花肉,將嬉戲玩鬧的小孩都吸引了去,坐在小木凳上,耐心地教著如何包粽。
我望著手中松松垮垮的粽,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包,總不成樣子。阿婆大笑,接過我的粽,不過是三兩下,松松垮垮的粽便在她又大又有力的手中變的結(jié)實又飽滿。她端去鍋中煮,整個房里氤氳著誘人的粽香,我兩手撐著頭,看著阿婆把糯米綠豆一層一層放下,突然發(fā)問:“阿婆,為什么粽子里要放綠豆啊?光是糯米不是更好吃嗎?”阿婆不假思索地說:“因為糯米熱氣啊,你們小孩子吃多了是消化不了的。”聽到這奇怪的回答,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這樣啊,原來糯米熱氣。”阿婆也笑了。
鄉(xiāng)情·品粽子
節(jié)后返校,舍友們都帶回了自家的粽子,放在以往我也只知道阿婆包的那種餡,可她們帶的卻是各式各樣,論餡,有花生、咸蛋、與甜米;論樣子,有竹筒狀、六角狀、與四方狀的,眼花繚亂。
舍友小心翼翼的脫去它嫩綠的衣裳,它外容金黃,甚是可愛誘人看,再將它分成一個個小塊,我早已露出了一副饞涎欲滴的樣子來,舍友將其端至我的面前,“嘗一嘗,這是我家鄉(xiāng)的味道!”拿起一塊,放入嘴中,濃濃的粽香充斥著我的口,不由得嘆一句“真棒!”。舍友的臉上立刻洋溢著許多許多的幸福與自豪,“我最喜歡我家鄉(xiāng)的粽子了,這可是我家鄉(xiāng)的味道哦!”說罷,也將粽子放入口中。
端午又至,人兒也活潑了起來,又是那綠葉長舟,將人引入了纏綿的情思之中,銘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