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豐碑課教案設(shè)計篇一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課題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課題的含義。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1、通過初讀,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這是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的故事。
2、觀看錄象,感受紅軍爬雪山時環(huán)境的惡劣。
3、自讀課文中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體會當時環(huán)境的惡劣。
4、指名讀課文中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讀中體會環(huán)境的惡劣。并想像可能還有什么情況發(fā)生?
5、教師帶讀。
(一)提出問題:面對重重困難,紅軍戰(zhàn)士們能否經(jīng)受住考驗的?
1、自讀課文并畫出重點語句,邊讀邊體會,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形式)
(1)將軍
a、將軍讓馬(與士兵同心協(xié)力)
b、聽說士兵被凍死,很傷心。(一愣步履踉蹌眼睛迷離)
c、面對凍死的士兵,很氣憤。(陰云密布肌肉抽動肌肉抖動)
d、第13自然段:吃驚——自責、內(nèi)疚——傷心——崇敬。(怔怔淚珠閃爍緩緩地莊嚴的軍禮)
讀中通過理解詞語感悟?qū)④姷那楦凶兓?/p>
(2)軍需處長(讀出不同的理解。)
a、抓住重點詞語感悟軍需處長的精神。(一尊塑像倚著單薄)
b、想象軍需處長在犧牲前會想什么?
c、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1、理解題目、解題:此時,你對題目有了什么更深的理解?
2、教師小結(jié):軍需處長像一座豐碑,矗立在長征路上,指引道路。
1、齊讀最后一段。
2、你讀懂了什么?
3、看錄象,分享紅軍勝利時的喜悅。
1、學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資料。
2、向?qū)W生介紹一本書《二萬五千里長征》。
3、教師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之情。
豐碑課教案設(shè)計篇二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基礎(chǔ)上朗讀課文的能力。
3、學習寫文章時把重點的內(nèi)容寫詳細,把其它內(nèi)容寫簡略的寫作方法。
理解課文,從軍需處長被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及將軍的心情變化,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弄清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一)情景導入??。
視頻顯示創(chuàng)設(shè)情景,談話導入??。
(二)略讀第二自然段。
引導質(zhì)疑,設(shè)置懸念:將軍最憂慮的是什么?
(三)研讀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讀,初步感知。
2、品讀第七自然段。
視頻顯示凍死的軍需處長,抓住關(guān)鍵詞,讀悟老戰(zhàn)士的品質(zhì)。
3、讀議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讀、自悟,體會將軍的心情變化。
(2)視頻顯示配文插圖,展開想象,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
(3)理解豐碑的含義。
(四)略學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讀。
2、釋除懸念,將軍此時的憂慮不存在了。
(五)總結(jié)課文。
22、豐碑
軍 舍
需 己
處 為
長 人
嚴峻考驗 ? 沉著堅定
豐碑課教案設(shè)計篇三
1、讀懂課文,能體會出軍需處長自我犧牲,一心為公的崇高精神和紅軍隊伍為人民而奮斗,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的豐功偉績。
2、理解:嚴峻、思索、安詳、晶瑩、豐碑(本義、喻義)等重點詞語,重點理解四個自然段。
3、培養(yǎng)學生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從讀中悟出情、重點體會軍需處長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將軍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戰(zhàn)士,好干部而沉痛和崇敬之情。
二、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為了新中國的勝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去聆聽發(fā)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打開書本,一齊讀課題《豐碑》。
二、下面就讓我們一邊看課文一邊用心來聆聽課文范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
他的什么事?結(jié)合回答(板書:軍需處長)
三、細讀課文,理解中心
1)讀1、2小節(jié)。
2)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大雪紛飛,狂風呼嘯,一支紅軍隊伍在云中山行進,云中山位于我國江西省的北部,由于海拔很高,山峰猶如在云霧中而得名,山高路遠,天寒地凍,這時隊伍將面臨怎樣的考驗?出示卡片的考驗,什么是嚴峻?(艱難、困苦、嚴厲、嚴肅)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冰天雪地、大冰砣、裝備差,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3)作者為什么連用四個可能,這是什么句式?(說明一切都有可能發(fā)生,困難重重,困難大)。
5)與其說將軍在思索,還不如說將軍是在擔心他的部隊能否經(jīng)受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一齊讀出將軍的憂慮(稍緩疑問的口氣)學完一、二小節(jié),誰能用概括的語言說說主要寫了什么?這一部分與后文寫出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有什么關(guān)系呢?前因后果,寫作技巧(簡介伏筆)
(一)讀講第二部分(接著,隊伍中發(fā)生了一件事,自己輕讀下面的課文,用筆“——”圈畫出描寫將軍的動作和幾次神態(tài)變化的詞句,并想想分別表達了將軍的心情和感情。
1、聽說有人凍死,將軍的第一次神態(tài)、動作是怎樣的?讀(將軍愣住了……)愣是因為……來得突然,你從將軍的動作神態(tài)中體會到了將軍是怎樣的心情?(急切關(guān)心戰(zhàn)士)
2、當他看到一位衣著單薄破舊,被嚴寒凍僵的老戰(zhàn)士時將軍的神情、動作又是怎樣的?讀(稍快)他的動作、神情,語言又說明了將軍怎樣的心情?(悲痛氣憤認為軍需處長的失職)(理解了將軍的感情和心情的同學,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讀)放大圖片投影軍需處長的形象。
引講3、當將軍要需處長跑步過來受訓時,可是沒有人應聲,不是戰(zhàn)士們沒聽見,也不是警衛(wèi)員不愿順從將軍的命令,此時,戰(zhàn)士們似乎凝固了,淚往心里流,他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為他們都知道眼前這凍僵的老戰(zhàn)士,他正是負責發(fā)棉衣的,他們可敬的軍需處長啊!(出示第七自然段,配樂)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高貴品質(zhì),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七自然段。
作者抓住了哪幾個方面來寫軍需處長犧牲時的樣子。
(1、動作2、神態(tài)3、衣著)
他的動作自然(神態(tài)鎮(zhèn)定安詳)(衣著單薄破舊)出示卡片一個人當嚴寒逼近,被活活凍死時其痛苦不言而喻是十分大的,但軍需處長的神態(tài)卻十分(鎮(zhèn)定安詳)沒有絲毫的痛苦和恐懼,由此,你能體會到軍需處長他當時是怎樣想的?他是負責發(fā)棉衣的,但自己卻衣著單薄、破舊,從中,你又覺得軍需處長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有著怎樣可貴的品質(zhì)?板書:毫不利已,專門利人,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這一小節(jié),(敬佩、深情、崇敬、悲痛)練讀。
5、當將軍明白真相后,又一次愣住了,這是為什么?(震驚,沒有料想到)引講,將軍震驚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為失去這樣的好戰(zhàn)士,好干部而痛惜,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千言萬語,無盡的哀思、化作了一個莊嚴的(軍禮)。(段落出示)(拉近圖片,將軍的形象)
這個軍禮飽含著將軍怎樣的思想感情?
(愧疚、激動、自豪、崇敬、追悼)
朗讀指導:由悲痛激動(語速緩慢)
6、這是一個特殊的追悼會,一起讀,(風更狂了,雪……)(出示段落)
板書:晶瑩的“晶瑩的豐碑”是什么意思?(透明潔白的石碑)為什么說……?
引講:大雪覆蓋,軍需處長與高大的云中山化為一體,從形象上來看確實是晶瑩潔白、高大的,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與高山同在,與日月共存,在戰(zhàn)士們的心中,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二)一起讀最后一段(出示段落)
此時,將軍的憂慮還存在嗎?(不,我們可以堅信,勝利一定會屬于這樣的隊伍。你聽(那沉重而又堅定的腳步聲已經(jīng)能夠證明)為什么說那腳步聲是沉重而又堅定的?那聲音從表面上來看是(戰(zhàn)士們的腳步聲)其它是戰(zhàn)士們怎樣的心情和信念的體現(xiàn)?(他們既為軍需處長的犧牲而悲痛,又為軍需處長的精神所鼓舞,他們再也不會為嚴寒所畏懼,再也不會為死亡而害怕)所以說,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這是句(反問句)它所表達的感情比肯定句來得更為強烈,更為肯定。一齊讀出強烈的語氣。
四、學完全文,讓我們來深思本文的主題(中心)。(出示填空)
課文的中心要贊美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高尚品質(zhì),為了表達這一中心,詳細描寫了軍需處長犧牲時的形象,并通過對將軍的動作,語言和幾次神態(tài)變化的描述,突出表達了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盡力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表述)
五、請同學選讀最受感動的段落。
附:板書設(shè)計
22豐碑(晶瑩的)
軍需處長
毫不利已專門利人
延伸閱讀——豐碑課文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lǐng)戰(zhàn)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后續(xù)部隊開辟一條通路。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huán)境和殘酷的戰(zhàn)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jīng)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前面有人凍死了。”警衛(wèi)員跑回來告訴他。
將軍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一個凍僵的老戰(zhàn)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tài)十分鎮(zhèn)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zhàn)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zhuǎn)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fā)棉衣?”
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fā)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wèi)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豐碑課教案設(shè)計篇四
1.了解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的詳寫與略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一.談話揭題,簡介背景。
二.學習課后生字。
三.聽錄音,注意讀音
四.自由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五.給課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為四段:第一段(1 自然段)
第二段(2 自然段)
第三段(3—13 自然段)
第四段(14 自然段)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思考:從哪里看出部隊在艱難地前進?
3.回答以上問題。
4.概括段意。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這一段。思考:除了惡劣的環(huán)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2.討論:
(1)“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說明了什么?
(2)面對這些困難,將軍想到的是什么?
3.回答以上問題。
4.概括段意。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布置自學思考題:
(1)將軍的神態(tài)有幾次變化?每次變化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
(2)說說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和穿著。
(3)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3.學生按思考題思考以上問題。
4.指名回答問題。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朗讀這一段。思考:這支隊伍能不能經(jīng)受得住考驗,將軍還有疑慮嗎?
2.討論:
(1)為什么“將軍什么話也沒說”?
(2)“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說明了什么?
(3)“那聲音”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3.回答問題并概括段意。
五.總結(jié)全文。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豐碑課教案設(shè)計篇五
教材簡析:
學情分析:
教學時要抓住軍需處長凍死這一情節(jié)作重點分析,體會軍需處長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 革命精神,還要抓住將軍神態(tài)的幾次變化(吃驚、激動、難過、內(nèi)疚、自豪等表情),體會軍需處長高尚品德的感人。另外要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語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嚴峻、覆蓋、晶瑩、豐碑”等詞語。
2、 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刻領(lǐng)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確理解“豐碑”的正確含義。
4、 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變化的脈絡(luò)進行記敘的方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理解有關(guān)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在六十年代前,為了和國民黨反動派斗爭,為了北上抗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之下,中國工農(nóng)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長征途中,條件極為艱苦。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板書課題:25、豐碑),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長征途中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
二、檢查預習
1、 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
(2)、特別指導。劣lie、潤run、覆fu的讀音,碑、豹、潤、覆的寫法。
2、 學習新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冰坨:坨,是成塊成堆的東西。冰坨就是冰山。文中是說整個云中山冰封雪凍,看去簡直就是一座冰山,氣候極其嚴寒,行軍艱難。
嚴峻:嚴厲、嚴格。
豐碑:本指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偉大的功績。文中指凍僵了的軍需處長。
晶瑩:光明而透亮。文中一方面指雪凍結(jié)后,本身光明而透亮,另一方面又喻指軍需處長的形象光彩照人,閃閃生輝。
3、 檢查讀課文,及時糾正。
4、 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將了一件什么事?(紅軍二萬五錢里長征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凍死的感人故事)。
三、自讀課文。
理清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這篇文章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浚ㄏ冉榻B行軍途中冰天雪地的惡劣環(huán)境,有介紹了還將遇到的更多困難,然后介紹了軍隊中被動僵的老戰(zhàn)士就是軍需處長,最后是作者的想法,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
四、熟讀課文,提出問題。
1、 同桌互讀,提高熟練程度,體會軍需處長感人之處。
2、 歸納提出的問題,下節(jié)課自學解決。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課文,領(lǐng)會軍需處長那種坦然自若的神態(tài)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韌剛強,把生命的希望留給自己,面對困難和死亡泰然處之的忘我精神。
一、質(zhì)疑,明確學習任務。
二、指導自學。
1、 自讀課文,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2、 交流,教師點撥。
三、學習課文。
1、 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明確為什么說紅軍面臨的考驗是嚴峻的?
a、畫出重點詞:可能……可能……可能……可能、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
b、邊讀邊畫出描寫“冰天雪地”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一個大冰坨。整個云中山被大雪覆蓋,像一個巨大的冰塊,戰(zhàn)士的周圍、腳下都是冰,用這個比喻說明天氣非常寒冷。再加上“狂風呼嘯,大雪紛飛”說明天氣十分寒冷、惡劣,使得隊伍行軍十分困難。
c、連用四個“可能”,寫出了紅軍在前進路上還會遇到的環(huán)境的惡劣和戰(zhàn)斗的殘酷。
第一個“可能”是吃不上飯。冰雪封山,沒有燒飯的柴火,沒法做飯。帶的糧食路上吃完了,又不可能找到野菜和野果。
第二個“可能”是睡雪窩。茫茫風雪路,腳下一走一滑,一天不可能走過雪山,過夜是自然而然的事。戰(zhàn)士們又累又餓,一停下來,馬上就會睡著。連棉衣都很缺乏的情況下,上哪去弄棉被呢,只好睡在雪窩里。
第三個“可能”是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以稍加計算,體會一天走一百幾十里路的困難。
第四個“可能”是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紅軍在長征路上,一直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還有敵機轟炸,敵人的追兵隨時都可能追來。
2、 體會將軍的心情:
3、 了解軍需處長犧牲的形象。
動僵的軍需處長怎么樣?請畫出他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小組討論。(啟發(fā)聯(lián)系1、2自然段寫裝備差、天氣冷,聯(lián)系軍需處長自己負責發(fā)棉衣的工作,體會如此安詳?shù)纳駪B(tài),說明他非常樂意把自己的棉衣讓給戰(zhàn)士穿,保護戰(zhàn)士的生命,這充分體現(xiàn)出軍需處長毫不利己、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
4、 理解將軍的心情。
讀8——10自然段,體會將軍憤怒的心情。
體會軍禮的莊嚴及將軍由衷的崇敬之情。
對比 :他舉起右手,敬了一個軍禮。
他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敬了一個軍禮。
5、 理解“豐碑”的含義。
體會軍需處長那克己奉公、舍己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遠光閃閃、亮晶晶的。軍需處長已成為將軍和戰(zhàn)士們心中的一座豐碑。
6、 戰(zhàn)士們的腳步聲為什么是“沉重而堅定”的。有感情地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指導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 要求: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件什么事?朗讀時應注意什么?
2、 分組討論
(感情基調(diào)——歌頌、懷念;基本語調(diào)——沉重、悲壯;基本語速——緩慢)
3、 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4、 集體評價。
二、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指導寫碑文。
1、 碑文的內(nèi)容:主要介紹軍需處長的身份、職務,英雄事跡及我們對他的評價歌頌。
2、 注意:語言要精練,用詞要準確,標點要正確。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