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芳華電影演講篇一
想要急切看這部片子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倆娃生活還處于適應階段,騰不出太多的時間去影院看電影,憋壞了;二是之前看過太多馮小剛的喜劇電影,帶給我們很多快樂和段子,凡是不是喜劇的電影,實話講,我個人的偏好上沒有太喜歡的,所以,我想看看前段時間“暫停上映”的這部《芳華》是炒作還是部良心片。
文工團的生活顯然我是沒有經歷過的,身邊也沒有人有過類似的生活經歷,只是,在其他的一些小說或話題中偶有聽說。所以,我不知道這樣大背景的一步片子是否能給我帶來很強的代入感。故事的經過我不一一贅述,只想就著劇中的人物來說說我自己的觀后感。
一開始,何小萍“自己就像一個笑話一樣”的開始了自己的文工團的生活。片子沒有啰里啰嗦的背景介紹,也沒有虛頭巴腦玄幻式的讓觀眾去悟,幾個同舍女孩對何小萍的各種看不起讓人心里起恨,可惡的高高在上的“高干的子女”把圈層劃分的很明確,同是一個宿舍的姐妹,除了穗子,你感受不到接納和包容。相反,那個時候已經存在了“鄙視鏈”,而何小萍就是這個鄙視鏈的最低端。她隱忍著,因為她有一個有“身份”的爸爸,而這個爸爸從六歲已經離開他了,何小萍想念她的父親,又因為爸爸的“特殊身份”而選擇在被別人惡語消費時候保持了沉默。在我的價值觀里,我不能夠接受對別人撒謊,而當林丁丁質問何小萍是不是穿了她的軍裝去拍張時,當何小萍說出“沒有”的那一刻,我接受了她的撒謊,也替她開始揪心起來,不知道后面還有什么樣更糟的結果等著她。
劇中另外一個主角,劉峰,別人跟他貼的有標簽——“活雷鋒”。一樣的,劉峰也被消費著,只是別人消費的不是他的痛,而是他的“活雷鋒”的名號。影片進行到這里,我的心里有點痛,也有點恨,這是我最真實的感受。因為,在我的眼中,劉峰配得上所有這些榮譽,他是個骨子里的好人、善良的人、不求回報的“活雷鋒”式的人物。而別人呢,經常在戲謔著他頭上頂著的“活雷鋒”的招牌,關鍵,不是一個人,是一個群體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在現在的這個社會里,不一樣嗎,你的善意和禮貌,你的群體性的規則意識,這些道德的基礎性的東西,不也經常被人嘲笑和嫌棄嗎?你開車想禮讓行人能夠優雅的過去,后面車上不耐煩的喇叭聲立馬響個沒完;你想按規則辦事,讓整體或者社會更有秩序,馬上會有人說你迂腐。痛,痛的是關乎道德的悲涼;恨,恨的是聰明的無恥者的自我感覺良好。
在那樣一個年代,愛不像現在這樣說的那么隨便,它會藏得很深,深的可能錯過。劉峰心里就藏著林丁丁的愛,只是,他沒有錯過表白,然而這個沒有錯過的表白卻是個荒唐的錯誤。林丁丁說劉峰耍流氓,盡管穗子在回憶中說過后來她理解了林丁丁,理解了她對“偶像”幻滅的失落、惡心。但是,我沒有理解,我的理解就像何小萍后來讓穗子轉告林丁丁的那樣,她根本配不上劉峰的愛。因為這件事,劉峰被審查,審查官和陪審員的嘴臉可能被惡意刻畫,但是劉峰的反抗看的我痛快淋漓,是的,他們才是流氓!他們不懂真愛!他們在拿真愛耍流氓!
因為此事,劉峰和何小萍的人生開始第一次重大的改變。劉峰因為林丁丁事件被調出文工團前往“伐木連”。臨走收拾行李,他要扔掉所有關于“榮譽”的那些東西,不再留戀,也許,他根本不曾留戀。影片中沒有情緒化的表達,很平靜,但這平靜的背后是失望,是幻滅,是心涼。看到這里,我也感覺悲涼,我擔心這個善良人會開始選擇不善。當然,劉峰沒有這樣選擇,他選擇了平靜的接受和離開,營隊門口,送別的背景音樂響起,讓人唏噓。
也因此事,因為劉峰這樣的離開,何小萍徹底心涼。她怎么能夠理解,這樣一個善良的人,這個無非表達出真愛的人,怎們能夠被拋棄。她選擇了沉默,選擇了對自己前途的放棄,她的心里在激烈的反抗著這個群體。高原上的a角機會,不管如何,也許來自于政委的激勵,也許來自于她對戰友們的熱情所感染,她終于完美的演繹了這個a角。作為時常作為備胎使用的何小萍,盡管圓滿的完成了臨時到來的表演機會,但是,她要面對的也是離開,只是,她的離開應該也是一種解脫。
劉峰再次出現,已經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上,當他決定帶傷獨自留下來看護兄弟們的尸體時,那段旁白的猜測不知道是否準確,但是卻異常諷刺。是的,他如果死在了戰場上,也許才會被人記住,才會像英雄一樣被人記住,甚至,還可能被寫進一首歌里,填好了詞,被曾經傷害過他的文工團的一名女主唱來不斷演唱。這段旁白臆測的是劉峰個人的想法,而我們感受到的確實在現實社會中的一種暗喻或諷刺。的確,你不覺得嗎,很多真正的英雄們,更值得全國人民給與關注和致敬的人,卻連一個沒有多少文化底蘊的娛樂人物而霸屏。英雄,大多戰死沙場,他們保家衛國,舍小家而保了大家,但是,他們會被迅速的忘記。
何小萍在戰地醫院表現出色成為英模,可是她卻荒謬的瘋了。也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他被這場戰爭的殘酷沖擊著,也許她長久以來被人看低,突然被評為“英?!狈床钐蠖艽碳?,瘋掉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在她被評為英雄模范的`那一刻,她想到了劉峰,她想到了劉峰的離開,她想到了讓自己心都涼了的人和地方。
時代的變遷,影響著這個時代里的每一個人,影響著劉峰、何小萍還有她的戰友們。
只是,影片直到最后,用現實的價值來評判,劉峰和何小萍活的很難。就像何小萍在墓地問劉峰日子過的好不好那樣,劉峰說:和躺在這里的戰友相比,我敢說過的不好嗎?我在猜測,他對這個變遷的時代有怨氣嗎?不可以有嗎?那個曾經直接褻瀆了他的真愛,說他耍流氓的林丁丁,早早的、務實的追隨一個華僑而去,你能說她過的不好嗎?或者,她算過的好嗎?那個北京的高干女兒郝淑雯最終和西南軍區高干的子弟陳燦“門當戶對”的結婚了,可是,他們真的算是過的好嗎?是的,他們的生意做得很好,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呢,好嗎?也許,他們真的覺得很好!他們是“識時務”的人,是走在時代浪尖上的人,他們自然應該被人認為過的好。
最后,劉峰和何小萍走在了一起,沒有一紙證書,一對善良的人生活在了一起,過著平和而安靜的日子,像影片中說的那樣,“他們話雖不多,卻顯得非常溫和“。畫面雖好,但是,影片看到這里又添幾分悲涼。劉峰當年全能,何小萍練功刻苦,他們這對善良的人應該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應該被時代忘記,甚至被拋棄。
《芳華》結束,劇中人芳華已逝。
芳華電影演講篇二
這是一個發生在西南軍區文工團中的故事。一群正值芳華的青年男女,經歷著命運的變數,接受了許多殘酷的考驗,最終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電影中的主角是劉峰與何小萍,他們的生活都很艱苦,并沒有所謂的“主角光環”。在文工團中,何小萍本以為她可以過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但令她沒想到的是,從她走進文工團的那一天起,她的悲慘命運拉開了帷幕。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活雷峰”——劉峰。在她失望的時候,是劉峰給了她溫暖,幫助,關愛,和希望。在劉峰被派到戰場后,她徹底絕望了。在醫院里,她救了一個個的傷員,但也看著無數戰士從她眼前離去。后來,她無私地救助傷員,獲得了一枚英雄勛章,但是,她瘋了。
在觀影的過程中,我不停的問“為什么”,為什么劉峰這么好的一個人,卻得不到好報呢?若何小萍的經歷是生活的殘酷,那劉峰的經歷就是時代的殘酷。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活雷峰,但卻因為愛一個人而被誣陷。戰爭中,他雖活了下來,卻丟了一只胳膊,他的靈魂也隨戰車旁死去的戰士們一同死去。戰爭結束,他的妻子嫌他殘疾跟別人跑了,自己擺攤賣東西卻被城管欺負,甚至被推倒在地。他不明白,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會吃盡苦頭,不明白自己當好人有什么錯。
即使我們和那個時代有差距,即使我們不了解那代人的生活,但《芳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那一代人的熱血青春,點燃人們內心的火花。面對命運的安排,渺小的人類無力抗爭,但無奈里有我們永不放棄的追求。理想終會在青春里綻放光彩。
向理想致敬,向我們的芳華致敬。
芳華,正茂。
芳華電影演講篇三
最開始關注《芳華》是因為那張一只軍鞋一只舞鞋的海報。白色代表純潔,綠色代表生機,搭配在一起,顯得無比的美好。心里想著哪天有時間一定要去看。利用休班的時間,去看了這部電影,說實話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時,最直觀的感受是意猶未盡,總覺得還有時長,想著再不濟也會有個彩蛋,可等到最后,收尾卻全是電影里的畫面。
其實,《芳華》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卻講了大量的真話。電影中的男女主角也不是指定某一個人,而是一群正值芳華的年輕人,而主要的人物還是那兩個不被善待的人,何小萍和劉峰。首先,劉峰是那個時代英雄模范式人物,那個時候,平凡即偉大,每個人幫每個人的忙。他是英雄,因為他平凡,他平凡到了最不起眼的程度,但是他又是最具美德的人。那么,一個英雄或者說一個“活雷鋒”到底可不可以愛?答案是肯定的!而何小萍就是一直愛著這個“活雷鋒”,但故事是悲慘的,時代的洪流席卷了這兩個不被善待的人,也致使他們的命運顛沛流離!
電影從劉峰接何小萍開始,這也是他們第一次相遇,也從此難于割舍;而電影的結束則以劉峰和何小萍兩人相擁在蒙自的一個角落,也映襯了兩個人相依為命不可割舍的命運。這也是電影有趣的地方,承上啟下。不僅如此,電影還用了三次完美的長鏡頭卻演繹青春,應該說是我理解的《芳華》。
首先,第一個完美的長鏡頭,馮小剛用在了電影開篇的開場舞蹈,一群正值芳華的年輕人,唱著歌跳著舞,鏡頭也是一鏡到底。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青春的綻放。
第二次完美的長鏡頭,馮小剛用在了邊境的戰爭上,以劉峰為視角,縱觀全場戰場,接近10分鐘的長鏡頭,拍攝也相當難,也演繹的非常好,戰爭的殘酷,戰友的友情都完美的表現到位,而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青春的湮滅,因為這次戰爭之后,很多東西都物是人非了.而第三次完美的長鏡頭,表現在了何小萍和劉峰在蒙自祭拜戰友之后,兩人長談了一翻,相依相靠,噓寒問暖,這個鏡頭也是電影的結局,其實我理解為了,這是釋然,就如劉峰所說的:“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這要看跟誰比,比起那些躺在陵園里的兄弟,我敢說不好嗎?”而且,經過十幾年了,也是時候該釋然了。
最后,我想說:所有本性善良、積極陽光的生命,在歷經苦難后的綻放,抑或湮滅,抑或茫然,依然不能阻撓我們陽光燦爛的初心!所以感謝我身邊所有善良的人,愿你們的善良都能被溫柔以待!
芳華電影演講篇四
大家好!
春節遇上情人節,年味與浪漫撞個滿懷,這天去看了剛剛上映的《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是由喜劇演員賈玲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自導自演的。
這部電影從花絮和預告開始,就已經讓人處處都覺得感動,雖然這部片子是以賈玲媽媽為原型,但是天下父母都是差不多的。每一個人都想拯救世界,卻沒有人換位思考一下,大部分人的愛是慕強的,是有要求的,但爸媽的愛不是,他們的愛是希望你好,健康快樂,就是他們的心愿。
生老病死是不能避免的,但別留遺憾,雖然看《你好,李煥英》,之前已經做好了心里準備,但還是忍不住哭得一塌糊涂,電影穿插著搞笑煽情,中間也很讓人反思,或許我們都可能是“賈曉玲”一個普通人,所以顯得結尾更加感傷。
賈玲想通過電影告訴我們不要等要你想要表達那份愛的時候,接收的人已經不在了。背井離鄉與陪伴父母,這也是當代很多奮斗在大城市年輕人心中的痛,我們離開父母來到異地打拼,是為了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你討厭父親的平庸,卻不知道他也曾經是個滿懷夢想的少年,你嫌棄母親的嘮叨,卻不記得她也曾經是個對鏡貼花的姑娘。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雙親故,此生只剩歸途。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管什么事情,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靈前兩行淚,不如生前一碗飯!莫做遲孝之人,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珍惜父母健在的時光,盡自己一份孝心,用心感受父母的不易,感恩母愛的偉大,也許你還小,是個孩子,也許你已至中年,已為人父母,但你仍然是父母眼中孩子,不管你是何種角色,不管你作為游子身處何方,過年了記得回家看看!在新年第一天用心對爸媽說:新年好,我愛你們!愿全天下父母新年快樂,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芳華電影演講篇五
《芳華》是部好電影,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好在哪?不好說。一樣東西不好,我知道它哪不好;一樣東西好,我往往不知道好在哪。
以前聽到好歌也這樣,看到好小說也這樣。反正就是好,對口味。
我沒有經歷過文革,我問老家的人,文革時候的事有印象嗎?說有,大集體嘛,吃大鍋飯,也有下放的知青,窮。講起來,都是干活記公分的事,都是為了生存怎樣小偷小摸的事。問有人被迫害嗎?說沒有,很少,有過斗地主,點天燈把人點死了,這家人現在還仇視村里人呢。
問我爹,文革時你們干嘛?說讀書,打架,干活。主要是是和其他生產隊的人打架。也是分了幫派的,打得比較狠。倒有點像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文革是一個意象,只能想象,想象里,有芙蓉鎮的樣子,有活著里的樣子,有兄弟里的樣子,也有動物兇猛里的樣子,霸王別姬里的樣子。感謝這些文藝作品,把我們帶回那個年代。
伍迪.艾倫拍過一部電影,叫《午夜巴黎》,里面主人翁就在午夜時分和各個時代的大藝術家交流,挺過癮的一件事。
就是一個時代,無所謂好壞。對某些人好,對某些人壞。文革后一段時期的文藝作品,被稱為傷痕文學。小平批評說:哭哭啼啼,沒出息!他老人家也是受害者,但他不計較,反而越挫越勇。
你看歷史,類似事情不勝枚舉。只是有些離我們近一些,感知深一些。
我看芳華,其實就是看一代人的經歷。和我們懷念童年沒啥區別。芳華是馮小剛的青春,嚴歌苓的青春。
嚴歌苓真牛,寫天浴,寫陸犯焉識,寫芳華。都和那個時代有關。
另有一個旅居國外的女作家也牛。張翎。那年看她寫的《金山》,筆法細膩,跨越上百年的歷史,寫得柔腸百轉,真好。
我不是影評人,也根本不會寫影評。我覺得芳華好,就是覺得人好,故事好,色彩好,音樂好,能夠引起我情緒的波動,能夠讓我笑的時候笑,恨的時候恨,哭的時候哭。我沒那能耐挑毛病。
芳華電影演講篇六
歷史的每個階段,都有它的標簽,或是太平盛世,或是朝代更迭,或是馬革裹尸,或是歌舞升平。在和平年代,透過大屏幕走進歷史,沉下心來,也能嗅到幾分歷史的氣息。
那是個激昂澎湃的年代,《芳華》里的主人公們生活的場景看似平和,但周遭環境處處透露壓抑感,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觀眾:現在是戰爭時期,生存問題依然面臨威脅。平凡樸實的老好人劉峰,淳樸堅韌的農村女孩何小萍,一心想往高處攀爬的林丁丁、心高氣傲的郝淑雯、理性善良的蕭穗子……每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人性有正直也有扭曲。
電影里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亦有正邪之分,然而站在劇中人物的立場上,每個人都是生命的主角,如若大家都通過自我的目光去審視人性,似乎能得出千百種答案。無論是追逐富裕還是平淡,宣揚正義還是崇尚邪惡,修成高雅還是淪為俗人,人所求的大抵都是一個活著——以自己最想要的姿態活著。在走向未來的路上,極少有人能得償所愿,或多或少留有遺憾,如同上天跟人開了個沒有營養的玩笑。
影片很短,只有兩個多小時,它又很長,承載了一段冗長的歲月。在熒屏里,它是小圈子的人生百態,在歷史中,它是大社會的時代縮影。到了快完結的階段,更多的故事卻還沒講完,只因旁觀者無法窺見他人全貌,當局者也無法評判自我得失。雖然不幸的事總在發生,但每個人都還是在努力堅強地活著,這就是人生。
電影很仁慈,仿佛把戰爭的殘酷性隱藏了大半,那個時候的'人們既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也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在時代的齒輪里艱難獨行,他們看不見前路,卻從未泯滅追尋的勇氣。沒有誰的人生是不辛苦的,但生活中和平年代的人們,已經比前輩先烈們幸福了很多很多。所以,既然生而有幸,便更好地活著吧。
芳華電影演講篇七
這是我們在心里想過無數次的場景還原,也是電影《芳華》最大的主題。
它最大的痛處在于再也回不去了。人間有多少芳華,就有多少遺憾,一個人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就會發現,青春真的是一個人擁有過的最美好的東西。
這讓我想起每次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散伙飯,我明明覺得這樣的學習生活無趣又累得要死,盼著它快點結束,可是真的快要結束的時候,又非常舍不得,這里埋葬著我的整個青春啊!
何小萍穿著病服在月下獨舞,那是全片最美的片段。劉峰遭人陷害,被開除出文工團,幾乎所有人和他劃清界限,那是全片最殘酷的片段。
劉峰唯一一次釋放,就是對林丁丁表白,擁抱了她,這個擁抱卻讓他萬劫不復。何小萍唯一一次釋放,是拿了林丁丁的軍裝去拍照,作為新人的她,卻永遠被室友們釘在恥辱柱上面。
《芳華》懷舊美好的畫面背后,展現出來的,是無奈的現實。
“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這句話是我在全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也是把何小萍和劉峰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條線,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是善良的人。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團隊里的人集體背叛了劉峰,只有何小萍覺得他是一個好人。
人與人之間為什么會疏遠?因為三觀早已不同。
劉峰和何小萍都是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人,何小萍看穿了文工團所有人的勾心斗角,利己主義,即使給她跳主角的機會,她也不屑與那些人為伍。
后來她從文工團離開,跟隨劉峰的腳步去當了一個戰地護士,她在病榻前,那個十七歲的士兵問她有沒有心上人,她說:“我配不上他(劉峰),他是個很好很好的人”,看得我眼淚差點掉下來。
多年之后,蕭穗子成了知名記者,林丁丁嫁給了華僑,陳燦變成了地產商,郝淑雯跟他有了孩子,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劉峰斷了一只手之后,變成了一個從事書籍運輸的小販,他的車子還讓城管收了,自己沒錢交罰款。
劉峰的日子雖然不富裕,但是自足而充實,他和何小萍相約著一起看望那些在戰爭中死亡的戰友。
電影在最后用蕭穗子的角度說:我是在20年的春天,孩子的婚禮上,見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戰友的,不由得感嘆,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但是不難看出歲月對每個人的改變,和難掩的失落,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青春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流離失所,在洗盡鉛華之后,許多人對人生滿是失落,而只有那兩個相同的溫暖靈魂靠得越來越近。
芳華電影演講篇八
你們好!
青春像奢侈品,又像稀世珍寶。每個人都喜歡她,愛她。青春是我們人生中必經的階段,也是人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過去。這個時候,我們在青春里可能會迷茫,不知所措,可能會在歡笑和歡笑中自得其樂。但無論我們在這個迷人的時代以什么樣的姿態開放,它都將是我們未來自己生活中的一道彩虹。
大一的時候,對自己充滿期待,定了三個小目標:
1、改善自己的性格,做一個不那么討厭的人;
2、參加豐富多彩的校園社交活動;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但是,在我度過了很多大一的時候,我終于意識到,所謂轟轟烈烈,只是因為我看了《還珠格格》太多遍。所以我的目標是完善人格,參與豐富的活動。后來,我參加了一個戲劇,我扮演了祝英臺。我在這里補充一下:我演的很差,本來應該哭的時候,我看起來像是在笑,但是笑的時候,我看起來像是在哭。所以,我對癡迷于愛情的英臺,對和我一起參與的小伙伴們,深感惋惜。(鞠躬)后來我成功面試,在常州烈士陵園做了14天的志愿者講解員。而且我很幸運,是唯一一個去常州電視臺采訪的人。事后,我非常興奮地搜索新聞。結果電視制作人把我三分鐘的發言壓縮到三秒鐘。是的,沒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覺得很開心,很充實。
兩個月前,我在常州萬澤海洋賓館實習。那里嘗到的所有的委屈和看到的所有的現實在我的記憶中已經逐漸模糊起來。但是有一件事情,即使我再怎么想模糊,也總是揮之不去。
就是有一次,我們部門主管向我和艷秋談起她大學時代爬山看日出的經歷,騎車觀光的經歷等等精彩活動的經歷。她講得神采飛揚、,我聽得心馳神往!我在那里實習了整整兩個月,從來沒有見過她笑得如此地情真意切。那不是僅僅地掛在臉上的微笑,是能夠從她的眼神里、從她的牙齒縫隙里射出來的具有感染力量的微笑。那一刻我陡然明白了青春的意義是什么:青春的意義在于經歷、在于回味!所以我想告訴我自己,告訴我們:請捧出我們的勇氣,乘著青春之疾風,想飛往哪里就飛往哪里吧??!
或許,將來某一天我們會約上三五好友圍坐一起,然后像那位部門主管一樣興致勃勃地開始回味著我們那一段領略游玩樂趣的青春,那一段深陷迷??嗨嫉那啻?,那一段觸到奮斗滿足的青春。然后,一起舉杯且豪爽大氣地說一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