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種工作實施結果的總鑒定和總結論,是對以往工作實踐的一種理性認識。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作亮點和工作總結的區別篇一
1、主要都是介紹工作方面的執行情況,工作成果
1、摘要部分,簡單敘述工作情況
2、上一階段計劃執行情況,結合數據指標最好
3、主要工作成果及存在問題
4、對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5、建議改進措施
6、總結,簡要總結以上幾個方面,注意要凸顯出來結論部分
7、下一階段工作計劃
1.工作匯報前要充分占有材料。
2.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不夸大,缺點不縮小,更不能弄虛作假。
3.條理要清楚。匯報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匯報的目的。
4.要剪裁得體,詳略適宜。
5.工作匯報的具體寫作,可先議論,然后由專人寫出初稿,再行討論、修改。最好由主要負責人執筆,或親自主持討論、起草、修改。
調查研究
總結的對象是過去做過的工作或完成的某項任務,進行總結時,要通過調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情況和了解整個工作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進行全面總結,避免以偏概全。
熱愛
熱愛本職工作,事業心強,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總結的基礎。寫總結涉及本職業務,如果對業務不熟悉,就難免言不及義。
實事求是
總結是對以往工作的評價,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就像陳云同志所說的那樣,“是成績就寫成績,是錯誤就寫錯誤;是大錯誤就寫大錯誤,是小錯誤就寫小錯誤”。夸大成績,報喜不報憂,違反作總結的目的的不良行為,我們應當摒棄。
工作亮點和工作總結的區別篇二
計劃:
狹義的計劃是廣義工作計劃中最適中的一種。這個特點表現在,時間一般在一年、半年左右,范圍一般都是一個單位的工作或某一大項重要工作,內容和寫法要比規劃具體、深入,要比設想正規、細致,要比方案簡明、集中,要比安排闊展、概要。
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由于一些具有某種職能的具體工作比較復雜,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說明問題,因而公文內容構成勢必要繁瑣一些,一般有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
方案的具體寫法:方案的內容由于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所以不用落款,只有標題、成文時間和正文三部分內容。方 案的標題有兩種寫法:一個是“三要素”寫法,即由發文機關、計劃內容和文種三部分組成,如《東北師范大學五年發展規劃總體方案》;一個是“兩要素”寫法,即省略發文機關,但這個發文機關必須在領頭的“批示性通知”(文件頭)的標題中體現出來,如《治理采掘工業危機,實現良性循環方案》。成文時間,為鄭重起 見,方案的成文時間一般不省略,而且要注在標題下。方案的正文一般有兩種寫法:一是常規寫法,即按“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實施步驟”、“ 政策措施”及“要求”幾個部分來寫,這個較固定的程序適合于一般常規性單項工作;二是變項寫法,即根據實際需要加項或減項的寫法,適合于特殊性的單項工 作。但不管哪種寫法,“主要目標”、“實施步驟”、“政策措施”這三項必不可少的,實際寫作時的稱呼可以不同,如把“主要目標”稱為“目標和任務”或“目 標和對策”等,把“政策措施”稱為“實施辦法”或“組織措施”等。在“主要目標”一項中,一般還要分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實施步驟”一般還要分基本步驟 或階段和關鍵步驟,關鍵步驟里還有重點工作項目;“政策措施”的內容里一般還要分“政策保證”、“組織保證”和“具體措施”等。
寫好計劃的方法:
想”。因為設想是為計劃作準 備的,也不必寫得很細,甚至不用寫得很好,只要能把大致的“思路”或想法寫出來也就夠了。但這也不是說設想就可以寫得沒條理,而只是說它更注重“想”,即 要有突破和創新。如果計劃內容是某一項工作,一般則用“方案”或“安排”,工作項目比較復雜者用“方案”,較簡單者為“安排”。因為方案和安排都必須寫得 很細(或很全面,或很具體),否則工作就沒法開展。當然,若考慮到要給下級執行中留有余地,這方案可變成“實施意見”,這安排也可變成“安排意見”。如果 計劃內容既不是單項工作,又不是很宏大的,這就該用真正的“計劃”了。因為狹義的計劃是廣義計劃中最適中的一種。當然,若只想把這計劃摘要加以公布,則可 用“要點”來寫。
計劃寫作注意事項:
不論哪種計劃,寫作中都必須注意掌握以下五條原則:第一,對上負責的原則。要堅決貫徹執行 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指示精神,反對本位主義。第二,切實可行的原則。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定目標、定任務、定標準,既不要因循守舊,也不要盲目 冒進。即使是做規劃和設想,也應當保證可行,能基本做到,其目標要明確,其措施要可行,其要求也是可以達到的。第三,集思廣益的原則。要深入調查研究,廣 泛聽取群眾意見、博采眾長,反對主觀主義。第四,突出重點的原則。要分清輕重緩急,突出重點,以點帶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五,防患未然的原則。要預 先想到實行中可能發行的偏差,可能出現的故障,有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補充辦法。
二、區別異同:
一般常規性事務工作無須制定方案,只有歷時長久,責任重大,涉及面寬?熏工作量大,紛繁復雜的重要工作或重大活動須制定方案。如改革方案、城市建設方案、作戰方案、人才培養方案等,為確保工作正常開展,有成功的把握,避免或減少人財物力的浪費,事前做出全面的策劃、具體的安排,使之高屋建瓴,有序進行。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方案就是機關、團體、單位的組織領導者從實際出發,瞄準未來目標對重要工作或重大活動作出系統謀劃、全面構想的一種計劃性文書。其雖不是法定公文,卻在各行各業公務活動中廣泛運用,應屬機關事務文書范疇。
方案雖屬計劃系列,與計劃在內容對象、目標效用等方面有一致性,但它畢竟不是計劃,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南京政協文史工作委員會關于繼續征集建國后文史資料的工作計劃》
為了貫徹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會議精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在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征集建國后史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征集到一部分建國初期的有關史料和線索,有的已經編入到“選刊”和“專輯”中。1999年,我們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在繼續挖掘建國前史料的基礎上,重點開展征集和選編建國后史料的工作。
方案則針對一定時期內某一項、某一方面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動。如《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它是為了理順和完善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根據黨的十五大和《^v^中央^v^關于地方政府結構改革的意見》的精神,特制定改革現行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方案。
在例文中計劃的內容要全面原則些,而方案的內容則要單純具體些。計劃重宏觀把握,方案重宏微觀結合偏重于微觀,較計劃更具可操作性。
京政協關于繼續征集建國后文史資料的工作計劃》。方案卻可以根據需要和可能制定幾個,這樣才有比較、選擇的余地。
(4)在效能特點上的區別。計劃制定的是以后工作的目標、任務、方向、原則和措施辦法,重指導性。如計劃例文。方案擬訂的則是以后工作的藍圖和細則,重可操作性。盡管二者都具備很強的可行性,但細加比較,方案的可行性又比計劃更強一些。
關于加強培訓工會法律專業人才的實施方案
(全國總工會組織部1997年12月3日)
為了把工會工作總體思路落實到實處,推進各級工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開展工會工作,全國總工會決定從1998年起,進行工會法律專業人才的培訓工作。
一、培訓對象
1998年至2001年,用四年左右的時間培訓律師、勞動爭議兼職仲裁員、勞動爭議調解員、工會法律監督員四方面專業人才,以解決工會工作之急需。
二、培訓目標
1998年至2001年完成以下培訓任務: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30萬人【按1998年統計的基層工會委員會58萬個的1/2測算】。
三、培訓方案
1.律師
培訓方式:五個月脫產強化培訓。
培訓計劃:1998年在中國工運學院、天津工會管理學院、遼寧工運學院、陜西工運學院等七所院校舉辦五個月脫產強化培訓試點班。每個院校招60人,共420人。
第一是標題。作為方案,首先要有明確的標題。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標題是貫穿全篇的主線,無論是對方案實施的方法排列,還是對任務的提出,措施的制定,都要緊緊圍繞標題而進行。方案的標題可分為全稱式和簡明式兩種,而又以全稱式居多。凡由單位、事由、文種三要素構成的為全稱式;由事由、文種二要素構成的為簡明式。前者如《共青團社科聯委員會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大型文藝活動方案》、《市公安局刑偵分局“5?12”特大案件偵破方案》;后者如《環保工程建設方案》、《關于加強培訓工會法律專業人才的實施方案》。其中,“單位”即施事主體,也就是重大活動、重要工作的組織、承辦者,多為機關、團體或下屬的基層組織。“事由”即具體的工作內容、活動事項。“文種”即“方案”。無論哪種標題方式,都應力求簡明、準確,使人一目了然。
第二是署名落款。與計劃、總結等應用文體不同的是,方案既無須在標題中標明時間,又不完全是將生成時間放在文末,而大多是將其列在標題之下、正文之上的特定位置。其標注的內容和方法也因預案、方案而有所不同。一般講,以“方案”出現的,不另行署名,只需注明什么時間什么會議審定、通過或什么時間經誰批準即可;而以“預案”出現的,則不僅要署明是誰草擬的,還要注明是什么時候草擬的,以示負責和便于查考。
第三是正文部分。無論預案或方案,其正文部分大都由以下兩部分構成:
首先是導言或引語。引言要求簡明扼要地交代預案或方案制訂的目的、意義和依據,一般是以“為了……根據……特制定本方案”的慣常形式來表述的。這是方案、預案生成的基礎,一定要有,否則,就失去了制訂的意義和依據,就是盲目隨意的,因而一定要抓住要害和實質將其簡明扼要地表述清楚。在例文中,引言強調制定本方案是為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開展工會工作”,簡要地交代了方案要達到的總目標。
第二部分是方案的基本內容,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基本情況的交待。諸如重大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方式、主題以及主辦、協辦單位等。其中,時間、地點、方式等應具體明確;“內容”要概括、精當;“主題”不等于標題,也不等于主要內容或活動本身,而是活動的目的、意義、價值的集中概括表述。如《關于加強培訓工會法律專業人才的實施方案》的主題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開展工會工作。如果是重要工作的方案,基本情況的交待也可以是工作的時限、范圍、對象、內容和重點。總之,這部分內容一定要有,但又必須從實際需要出發而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或詳或略地表述,切忌千篇1律。
(二)對相關活動、相關工作按階段或進程做具體的部署安排。
例文中的小標題如“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方案”等眉目清楚,要點突出,在每個標題下具體展開說明實施方案的實施時限、實施對象。在“培訓目標”中不但說明每專業人才總數,而且補充說明人數是按照什么原則測算出來的,使方案內容更有說服力。這部分包括各階段工作的內容、基本任務目標、主要措施手段、步驟作法、相應的安排和要求,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的組織安排和部署等等。從總體上說,也就是要寫明在什么時間、多大范圍內由哪些人做哪些工作,采取什么方式于何時做到何種程度。這是方案的核心內容所在,也是方案價值、功用的集中體現,是方案制定者素質、能力、水平的充分展示,要求既具體詳盡又嚴密可*,使之既具可行性又便于操作,做到主次分明、張弛有度、得體自然,以求最大限度地確保工作或活動的順利開展,促成方案目標的圓滿實現。
(三)對相關問題的處理與解決辦法。重大活動的開展,重要工作的推進,涉及的問題必然是多方面的,諸如組織領導、人員經費、財力物力的安排,有關矛盾和問題的解決等等,都是不可避免而又至關重要的,雖然沒有納為主體內容,卻是實現目標完成任務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務必將其處理、解決好。
工作亮點和工作總結的區別篇三
概念概念是反映對象本質屬性的。述職報告和個人工作總結在概念的本質上有所不同,應把兩者加以區分開來。述職報告是各類公職人員向所在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上級機關和職工群眾,如實陳述本人在一定時期內履行崗位職責情況的一種事務文書。《孟子?;梁惠王上》說:“諸侯朝天子日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可見,所謂述職就是陳述職守,報告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而不涉及與本職無關的事項。而個人工作總結則是個人對做過的某一階段的工作進行系統的回顧、分析,從中找出收獲、經驗教訓及帶有規律性的認識的一種事務文書。
目的述職報告和個人工作總結行文的目的和作用是不一樣的。述職報告是群眾評議組織、人事部門考核述職干部的重要文字依據,不僅有利于述職者進一步明確職責,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素質、改進工作,還有利于增強民主監督的良好風氣。而個人工作總結則是為了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理性認識,借以指導今后的`工作,同時,也有助于針對性地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回答兩者在具體寫作中,文中具體所要回答的問題也有所不同。個人工作總結是對一項工作或一段時間里的工作給予的歸納,它要回答的是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績,取得了哪些經驗,存在哪些不足,要吸取什么教訓,今后有何打算等問題。而述職報告要回答的是有什么職責,履行職責如何,是如何履行職責的。稱職與否等問題。既要表述履行職責的結果,展示履行職責的過程,又要介紹履行職責的出發點和思路,還要申述處理問題的依據和理由。
除上文涉及的三點理論方面區別以外,在實際寫作操作過程中,還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即兩者寫作的側重點不同、結束語不同以及表達方式的不同。
寫作應用文在寫作時,并不是對每個部分平均分配筆墨,把所有的材料羅列開來,而是有所側重,詳略得當。在這點上,述職報告與個人工作總結在寫作的側重點,主要著筆的地方也有所不同。個人工作總結一般以歸納工作事實、匯總工作成果為主。重點在于闡述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績都可以歸納在總結之中。而述職報告則必須以報告履行職責情況、報告德才能績為主,重點在于展示履行職責的思路、過程和能力,重點和范圍有確定性,僅限于職責的范圍之內,圍繞職責這個基點精選材料,職責范圍外的概不涉及。
結束語應用文的結構一般有固定的模式,它崇尚程式化的結構,循規蹈矩而不別出心裁。述職報告與個人工作總結在結構上大致相同,只就是在結尾部分有所區別。述職報告結束時一般在指出存在的問題后,闡述自己的態度,歡迎大家對自己的述職報告進行評議,常用“以上報告請批評指正”、“述職至此,謝謝大家”、“專此報告,請審閱”等字樣。而個人總結結束時即在指出存在問題后,還要寫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努力方向及解決問題的措施。
表達方式文章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好的內容,必須通過恰當的形式才能得以充分的表現。應用文寫作也如此,由于寫作目的、內容不同,所使用的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總結一般采用敘述的方式,運用敘述語言,語句概括,不要求展示工作過程,只需歸納工作結果。述職報告則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運用敘述和議論,還輔以適當的說明。回顧工作情況,主要用敘述;分析問題,評價成績時,用議論;需要交代某些情況時,用說明。
把握他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才能更好地充分發揮這兩種應用實用文體的作用。
工作亮點和工作總結的區別篇四
述職報告是各類公職人員向所在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上級機關和職工群眾,如實陳述本人在一定時期內履行崗位職責情況的一種事務文書。所謂述職是陳述職守,報告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而不涉及與本職無關的事。
而個人總結則是個人對做過的某一階段的工作進行系統的回顧、分析,從中找出收獲、經驗教訓及帶有規律性的認識一種事務文書。
二、目的不同
述職報告是群眾評議組織、人事部門考核述職干部的重要文字依據,不僅有利于述職者進一步明確職責,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素質、改進工作,還有利于增強民主監督的良好風氣。
而個人工作總結則是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理性認識,借以指導今后的工作,同時,也有利助于針對性地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回答的問題不同
述職報告要回答的是有什么職責,履行職責如何,是如何履行職責的,稱職與否等問題。即要表述履行職責的結果,展示履行職責的過程,又要介紹履行職責的出發點和思路,還要申述處理問題的依據和理由。
而個人工作總結是對一項或一段時間里工作給予的歸納,主要回答的是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績,取得了哪些經驗,存在哪些不足,要吸取什么教訓,今后有哪些打算等問題。
工作亮點和工作總結的區別篇五
(一)標題
述職報告的標題有多種寫法.可大致概括為單標題和雙標題兩種模式.
1.單標題
只用文種名稱作標題,如《我的述職報告》或《述職報告》.
2.雙標題
(二)前言
(三)主體
(四)結尾和落款
四述職報告寫作的注意事項
(一)實事求是
(二)突出特點
(三)抓住重點
(四)虛實結合
(五)語言簡練
述職報告的語言要精練,要盡量寫短一些,精粹一些.述職報告的撰寫需要一定的綜合概括和文字表達能力,切忌數字化和概論化,也不必過于追求文字的華美.要盡量少用形容詞和諸如xxx大體上xxx,xxx差不多xxx之類模棱兩可的話.對情況的交代,過程的敘述以說明問題為宜,切忌冗長空泛,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