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南山導游詞200字篇一
今天我們即將前往的就是我們三亞南山文化旅游區。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在大家眼中,三亞除了有潔凈的天空、湛藍的大海、碧綠的椰林之外,還有什么呢,大家對海南的歷史文化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國家5a級景區——南山文化旅游區,相信在那里大家可以真切感受一下海南島獨特的文化了。
南山文化旅游區位于三亞市以西40公里處,古稱鰲山,海拔為487米,是中國緯度最南的山。該景區規劃和環境保護控制面積為50平方公里,它是集佛教文化、熱帶海洋風光、民俗風情和歷史古跡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大型文化旅游區。在三亞熱帶海濱,它不僅最具規模,而且是目前我國唯一的通過國際環境管理質量認證的景區。被海南省授予“生態環境恢復與保護示范工程”的稱號。目前該景區有大門景觀區、長壽谷、南山寺、海上觀音文化苑等6大部分組成。
各位游客朋友們,請大家準備一下,我們馬上就要到南山文化旅游區了。大家看到這塊花崗巖巨石了么,上面刻有“南山佛教文化苑”七個大字,這是由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先生親筆題寫的。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南北朝風格的闕樓是南山佛教文化苑的大門——不二法門。大家仔細觀察一下,不二法門的正面和背面分別題有“不二”、“一實”四個大字,它是由我國著名書法家顧廷龍先生題寫的。按照佛教理解,不二是佛家84000個法門中的至高法門,“不二”就是“一實”,萬事萬物歸根到底都是平等的,沒有彼于此之間的區別;除此之外有人還認為“不二”意為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尊重別人的觀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走進不二法門,我們來到了慈航普度園,既然到了這里,就不得不跟大家說一說園里觀音閣供奉著的稀世藝術珍寶、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金玉觀世音了。這個金玉觀音高3。8米,用150千克黃金和白銀、120克拉南非鉆石、數千顆珍珠,以及紅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翡翠、白玉等精工制成。由于制作過程中采用了世界手工藝之一絕的中國傳統的“宮廷金細工”技藝,從而使金像靈動飄逸,妙法傳神,金玉觀音面如滿月,安詳恬靜,慈悲仁愛,該金玉觀音身體微微扭胯,不僅展現觀世音塑像傳統的莊嚴美,還展現了飄逸灑脫的體態,這樣,宗教感染力與藝術的表現融為一體,增添了觀音菩薩的魅力。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長壽谷,在入口處,我們看到一座明清建筑風格的牌坊,上面有四個大字“鰲山壽古”,此為海南著名書法家吳東明先生所提。在牌坊北面還有中國著名書法家啟功老先生題寫的“壽比南山”。而在牌坊兩邊我們看到的是明朝黃芳詠南山文化景觀的一副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以及在排放內側還有中國書法協會副會長劉炳森題寫的大“壽“字,整個長壽谷洋溢著濃厚的長壽文化氣息,在這里,小張祝愿大家能夠多沾沾這里的福壽氣息,希望大家歲歲平安,壽比南山。 出了長壽谷,我們來到了中國唯一的一座面朝南海、背靠南山的寺院,也是我國最南端的寺院——南山寺。進了兜率內院,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正中的主尊佛像,就是天冠彌勒了,四周是四大天王,天冠米勒是被認為釋迦牟尼的繼承者,后又稱“后生佛”、“未來佛”。而在南山寺的正殿——金堂里又供奉著三尊主像,代表空間的橫三世佛。分別是東方凈玻璃世界“藥shi佛”“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出了南山寺,還可以看到那高達108米的南山海上觀音像,據說,南海是觀音菩薩發愿欲長居之地,為了了卻觀音菩薩的夙愿,在此用鈦合金塑成重約2600噸,高78米的觀世音像,連同底座108米,比美國自由女神像還高14。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海上露天觀音像。代表了東方世界“慈悲”、“智慧”、“和平”的精神。
好了親愛的團友們,究竟海上觀音是有多么神秘、魅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觀音文化苑去吧,相信在哪里,大家一定會用美麗的眼睛來看南山的美麗,也希望南山旅游區最美的東西能夠留在您的相冊里,留在您的記憶中。
南山導游詞200字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有道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又道是“壽比南山松不老,福如東海水長流”。游客朋友,您知道嗎,這個成語和這付對聯都是從我們南山來的。您到此一游,就是進了福壽之地、財富之鄉,祝您好運!
南山古稱盧山,此山雖然不能與江西的廬山相提并論,但也自古有名,史書上說盧山“山色蒼秀,水光清沁,青松綴翠,秋柿縈紅”。唐朝的開國功臣尉遲敬德曾經在此修建過道觀,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經親筆題寫山門匾額,明朝的最后一位宰相范復粹在這里一住就是20xx年。
當然,古時候的盧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現在提起南山,人們就把它和福聯系在一起,和壽結合在一塊,南山成了福壽的象征。南山風景區建成之后,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各級領導多次到這里視察,國際友人也紛至沓來。
好了,欲識南山真面目,隨我慢慢來參觀。
宗教文化園
各位游客,我們南山旅游景區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園,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禪寺和開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錫青銅鑄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靈源觀等。第二部分是歷史文化園,這是一處以朝代為序,以不同風格的建筑群和大量的文化內涵建造的大型主題公園。大家現在參觀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園。
香水庵
香水庵原稱響水庵,始建于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0xx年)。相傳本地有個姓韓的人家,家中生活比較富裕,生了一個女兒,自幼喜好佛道,長大后毅然舍俗出家,在盧山北麓響水灣邊建了一座庵廟,取名為響水庵。相傳響水庵邊原有一巨大石壁,壁頂有石刻巨龍,嘴中流水,咆哮直下,聲響數里。庵廟是尼僧(即女性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就請大家去看看紅塵之外的女性世界。
香水庵中軸線上有四重殿閣,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兩側相對稱,建有鐘鼓樓、客堂、法物流通處、百子堂、應身堂及齋堂、僧舍等。
山門 山門是寺院的大門。因為寺院大都建在山上,所以叫山門,又稱三門殿。殿內兩旁的金剛,左邊的叫“密跡金剛”,右邊的叫“那羅延金剛”,擔任佛寺的保衛工作,據經書記載,兩位金剛因護持佛法有功而被封位仁王,所以三門殿又叫仁王殿。
鐘鼓樓 過了山門,左右兩側是鐘鼓樓,鐘樓在東,鼓樓在西。寺廟中一般都建有鐘樓和鼓樓。佛教用鐘聲來超度世人,認為鐘聲能消除人前世造下的罪孽,有“聞鐘聲,煩惱輕”的說法。
配房 鐘樓右側是一排配房,其中有一間叫客堂,是寺院迎來送往的重要場所。僧尼掛單,居士來訪,都要經過客堂。
天王殿 天王殿是進山門后的第一重大殿。殿中間供奉的是眉開眼笑、袒胸露肚的彌勒佛,人們送給他這樣一付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彌勒佛隨身攜帶一個布口袋,據說是里邊裝著不少東西,經常援助世上受苦難的人。與彌勒佛背靠背的韋馱菩薩,面北而坐,專護佛法,驅逐邪魔。它面朝大雄寶殿,注視著僧俗眾人。東西兩側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手拿一把寶劍,寶劍有鋒,隱意為“風”,職務是管風;南方增長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琵琶能撥調發音,隱意為“調”,職務是管調;北方多聞天王掌混元珠傘一把,傘能遮雨,隱意為“雨”,職務是管雨;西方廣目天王掌蛇或龍,蛇和龍都可以順著撫摸,隱意為“順”,職務是管順;所以民間又稱四大天王為“風調雨順”,象征著“五谷豐登,天下太平”。
大雄寶殿 前邊是大雄寶殿,左右兩側是百子堂和應身堂。百子堂又叫百子廟,塑的是一尊送子觀音和一百個天真可愛的小孩。佛教有一部《妙法蓮花經》,其中有一段專門講述觀音菩薩圓通自在隨機度人的事跡。
現在我們參觀大雄寶殿,“大雄”是釋迦牟尼的德號,大雄寶殿是佛國里的金鑾殿,它是香水庵的正殿。殿中這三尊大佛,從左到右分別是藥師佛、釋迦佛、彌陀佛。背后有觀音、善財、龍女,兩側是文殊、普賢、地藏菩薩。(資料:大乘佛教認為茫茫宇宙有無數個和我們一樣的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有佛在教化那個世界的眾生,因此,上下四維、過去未來、十方三世,佛無所不在,這樣就有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之說。)南山禪寺供的是豎三世佛,從空間上講是東方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中間的娑婆世界,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現實世界,佛教稱這是一個充滿痛苦的世界,有位僧人曾說:“在這個世界里就連人的臉形也是個‘苦’字,眉毛是草字頭,兩眼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由于眾生不同,釋迦牟尼同時為我們開了兩個凈土,東方凈土叫琉璃世界,教主是藥師佛,又稱大醫王佛,左手托一內盛甘露的金缽,右手持一藥丸。因為他曾發下十二道大愿要滿足眾生一切愿望,拔除一切痛苦,特別是他要“除一切眾生病,令身心安平”,使人們消災延壽,健康幸福,得到人們的普遍敬仰。
南山導游詞200字篇三
歡迎來到鎮江,我是大家此次行程的導游,大家叫我或者x導都可以,坐在我旁邊的是我們的司機x師傅,x師傅已經有了多年的駕駛經驗,因此,在旅途的安全問題上請大家可以放心,今天就由我們兩個為您的旅途鋪平道路。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今天就由我來為您講述歷史文化名城市鎮江的故事。
鎮江雄踞在我國兩大黃金水道的十字交匯之處,京滬鐵路貫穿東西,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是一座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著名古城,可謂“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擁有一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山風景區”。 兩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四個國家4a級風景區。那么今天呢,我們首站為您安排的就是南山風景區,乘車大約還需十分鐘就會到,那么在車上這段時間我就先來介紹一下南山風景區的概況。
南山風景名勝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鎮江市南郊,距市中心2。5公里,方圓18平方公里,由四大景區組成,它們是招隱景區、竹林景區、鶴林景區和文苑。景區內重巒疊翠,山深水秀。山上有樹木160余種,飛禽70多種,居滬寧線之首。景區內景點有增華閣、讀書臺、虎跑泉、鹿跑泉、林公泉、鳥外亭、文心閣等,整個景區給人的感覺就是幽深、古樸、素雅。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曾將它稱為 “城市山林”。
南山風景名勝區在南北朝至明代時是鼎盛時期,六朝后,歷代文士墨客曾在此居住,游覽。留下了珍貴的古跡和名篇,使得它在中國文學史,美術史,音樂史,園林史,建筑史以及考古學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天下賢才,在招隱寺增華閣編纂的《昭明文選》。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在此開創了山水畫新技法“米氏云山”。大詩人蘇東坡在鶴林寺留下了“蘇公竹院”等等,不勝枚舉。
我發現呀,剛才在講解的時候,有的游客對大書畫家米芾頗感興趣,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來重點介紹一下,南山風景區內一個和米芾相關的景點,米芾墓。
米芾墓位于鶴林寺西南面的黃鶴山,占地一畝多,從山腳到墳墓有臺級60級,分為四段,長約60米。有平臺三座,在第二個平臺臺級兩側有石坊一座,上方橫額刻有“米芾墓”三個大字。墓的外圍用石砌成,直徑約4米,周圍有柏樹。墓前豎著石碑,上面刻的碑文是“1987年重建,宋禮部員外郎米芾元章之墓”。米芾曾任禮部員外郎,字元章,生活在距今920xx年前的北宋時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大書畫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為北宋四大家。他畫的山水人物自成一格,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為他舉止癲狂,所以常稱“米癲”。 米芾在鎮江生活了40年,欣賞鎮江美景,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珍貴的書法,繪畫作品,如焦山碑林中的“城市山林”橫額石刻,北固山多景樓的匾額“天下江山第一樓”,都是不可多得的米芾真跡手書。米芾繪畫藝術的成功與鎮江秀麗的山水是分不開的,其中南山千姿萬態的山水奇觀尤其令米芾陶醉,他置身于天然每景當中,領會其奧妙所在,創造出獨特的“潑墨畫水,水墨點染,煙云掩樹石,深淺溶為一體”的“米氏云山”。為我國的山水畫創作出了“變古創新”的路子,至今仍為中西方畫壇所推崇。而正因為南山的風景對其創作影響之大,在米芾死
后,其子遵照父親的遺愿,將遺體歸葬鶴林寺前,并舍宅建祠紀念。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去參觀的米芾墓。
米芾的家族世代行武,雖然父親是個將軍,但北宋時期社會風尚是重文輕武,因此,從小家庭就把改變門風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兒時的米芾天資聰明,六歲就能背詩上百首,但是那時寫字很難看,幸運的是他的先生書法上造詣很高,在先生的指導下,他刻苦研習書法,為了鍛煉臂力,長手臂懸空在墻上寫字,到了青年時期,他對褚遂良的書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多年后他感覺到唐代的書法講規范而過于死板,這與他自由奔放的性情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他就尋找新的突破,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在書法界可以說是造詣很高的了,因為王羲之被稱為“書圣”,米芾就對這二王的書法奧妙進行了探索,這對他來說是終生受益,米芾的書法中可以看出他的藝術個性和超越古人的創新精神,而那些前輩書法家的精妙之處,也融入到他的字里行間。從他50歲開始到過世的這段時間,進入了藝術風格的成熟時期,也是他書法的高峰,而他的性情此時放任不羈,他對褚遂良,歐陽荀等一代大師都提出了嚴厲的批評,這在當時許多人看來都是狂妄無禮的,因此人們說他癲不可及。同時,他的癜還表現在他穿唐裝,有潔癖,愛怪石等諸多方面,比如他愛怪石,他喜歡從怪石的奇特造型和色彩紋路中悟出天然造化的鬼斧神工,因此,他有收集怪石的雅興,相傳,他要是遇到怪石呀,也會高興的像遇見什么寶物,三拜九叩,稱兄道弟,癲狂固然引人發笑,不過,我們應該看到正是這種對于藝術的執著追求,才促成了米芾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這也正是我們后人值得借鑒的一點。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到了南山風景區的門口了,這里有甘泉可飲,奇洞可探,鳴鳥可聞,秀山可看,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幽深、古樸、素雅的懷抱之中吧。
南山導游詞200字篇四
歡迎來到鎮江,我是大家此次行程的導游,大家叫我或者x導都可以,坐在我旁邊的是我們的司機x師傅,x師傅已經有了多年的駕駛經驗,因此,在旅途的安全問題上請大家可以放心,今天就由我們兩個為您的旅途鋪平道路。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今天就由我來為您講述歷史文化名城市鎮江的故事。
鎮江雄踞在我國兩大黃金水道的十字交匯之處,京滬鐵路貫穿東西,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是一座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著名古城,可謂“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擁有一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山風景區”。 兩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四個國家4a級風景區。那么今天呢,我們首站為您安排的就是南山風景區,乘車大約還需十分鐘就會到,那么在車上這段時間我就先來介紹一下南山風景區的概況。
南山風景名勝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鎮江市南郊,距市中心2。5公里,方圓18平方公里,由四大景區組成,它們是招隱景區、竹林景區、鶴林景區和文苑。景區內重巒疊翠,山深水秀。山上有樹木160余種,飛禽70多種,居滬寧線之首。景區內景點有增華閣、讀書臺、虎跑泉、鹿跑泉、林公泉、鳥外亭、文心閣等,整個景區給人的感覺就是幽深、古樸、素雅。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曾將它稱為 “城市山林”。
南山風景名勝區在南北朝至明代時是鼎盛時期,六朝后,歷代文士墨客曾在此居住,游覽。留下了珍貴的古跡和名篇,使得它在中國文學史,美術史,音樂史,園林史,建筑史以及考古學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天下賢才,在招隱寺增華閣編纂的《昭明文選》。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在此開創了山水畫新技法“米氏云山”。大詩人蘇東坡在鶴林寺留下了“蘇公竹院”等等,不勝枚舉。
我發現呀,剛才在講解的時候,有的游客對大書畫家米芾頗感興趣,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來重點介紹一下,南山風景區內一個和米芾相關的景點,米芾墓。
米芾墓位于鶴林寺西南面的黃鶴山,占地一畝多,從山腳到墳墓有臺級60級,分為四段,長約60米。有平臺三座,在第二個平臺臺級兩側有石坊一座,上方橫額刻有“米芾墓”三個大字。墓的外圍用石砌成,直徑約4米,周圍有柏樹。墓前豎著石碑,上面刻的碑文是“1987年重建,宋禮部員外郎米芾元章之墓”。米芾曾任禮部員外郎,字元章,生活在距今920xx年前的北宋時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大書畫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為北宋四大家。他畫的山水人物自成一格,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為他舉止癲狂,所以常稱“米癲”。 米芾在鎮江生活了40年,欣賞鎮江美景,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珍貴的書法,繪畫作品,如焦山碑林中的“城市山林”橫額石刻,北固山多景樓的匾額“天下江山第一樓”,都是不可多得的米芾真跡手書。米芾繪畫藝術的成功與鎮江秀麗的山水是分不開的,其中南山千姿萬態的山水奇觀尤其令米芾陶醉,他置身于天然每景當中,領會其奧妙所在,創造出獨特的“潑墨畫水,水墨點染,煙云掩樹石,深淺溶為一體”的“米氏云山”。為我國的山水畫創作出了“變古創新”的路子,至今仍為中西方畫壇所推崇。而正因為南山的風景對其創作影響之大,在米芾死
后,其子遵照父親的遺愿,將遺體歸葬鶴林寺前,并舍宅建祠紀念。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去參觀的米芾墓。
米芾的家族世代行武,雖然父親是個將軍,但北宋時期社會風尚是重文輕武,因此,從小家庭就把改變門風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兒時的米芾天資聰明,六歲就能背詩上百首,但是那時寫字很難看,幸運的是他的先生書法上造詣很高,在先生的指導下,他刻苦研習書法,為了鍛煉臂力,長手臂懸空在墻上寫字,到了青年時期,他對褚遂良的書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多年后他感覺到唐代的書法講規范而過于死板,這與他自由奔放的性情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他就尋找新的突破,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在書法界可以說是造詣很高的了,因為王羲之被稱為“書圣”,米芾就對這二王的書法奧妙進行了探索,這對他來說是終生受益,米芾的書法中可以看出他的藝術個性和超越古人的創新精神,而那些前輩書法家的精妙之處,也融入到他的字里行間。從他50歲開始到過世的這段時間,進入了藝術風格的成熟時期,也是他書法的高峰,而他的性情此時放任不羈,他對褚遂良,歐陽荀等一代大師都提出了嚴厲的批評,這在當時許多人看來都是狂妄無禮的,因此人們說他癲不可及。同時,他的癜還表現在他穿唐裝,有潔癖,愛怪石等諸多方面,比如他愛怪石,他喜歡從怪石的奇特造型和色彩紋路中悟出天然造化的鬼斧神工,因此,他有收集怪石的雅興,相傳,他要是遇到怪石呀,也會高興的像遇見什么寶物,三拜九叩,稱兄道弟,癲狂固然引人發笑,不過,我們應該看到正是這種對于藝術的執著追求,才促成了米芾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這也正是我們后人值得借鑒的一點。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到了南山風景區的門口了,這里有甘泉可飲,奇洞可探,鳴鳥可聞,秀山可看,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幽深、古樸、素雅的懷抱之中吧。
南山導游詞200字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有道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又道是“壽比南山松不老,福如東海水長流”。游客朋友,您知道嗎,這個成語和這付對聯都是從我們南山來的。您到此一游,就是進了福壽之地、財富之鄉,祝您好運!
南山古稱盧山,此山雖然不能與江西的廬山相提并論,但也自古有名,史書上說盧山“山色蒼秀,水光清沁,青松綴翠,秋柿縈紅”。唐朝的開國功臣尉遲敬德曾經在此修建過道觀,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經親筆題寫山門匾額,明朝的最后一位宰相范復粹在這里一住就是20xx年。
當然,古時候的盧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現在提起南山,人們就把它和福聯系在一起,和壽結合在一塊,南山成了福壽的象征。南山風景區建成之后,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各級領導多次到這里視察,國際友人也紛至沓來。
好了,欲識南山真面目,隨我慢慢來參觀。
宗教文化園
各位游客,我們南山旅游景區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園,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禪寺和開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錫青銅鑄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靈源觀等。第二部分是歷史文化園,這是一處以朝代為序,以不同風格的建筑群和大量的文化建造的大型主題公園。大家現在參觀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園。
香水庵
香水庵原稱響水庵,始建于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0xx年)。相傳本地有個姓韓的人家,家中生活比較富裕,生了一個女兒,自幼喜好佛道,長大后毅然舍俗出家,在盧山北麓響水灣邊建了一座庵廟,取名為響水庵。相傳響水庵邊原有一巨大石壁,壁頂有石刻巨龍,嘴中流水,咆哮直下,聲響數里。庵廟是尼僧(即女性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就請大家去看看紅塵之外的女性世界。
香水庵中軸線上有四重殿閣,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兩側相對稱,建有鐘鼓樓、客堂、法物流通處、百子堂、應身堂及齋堂、僧舍等。
山門 山門是寺院的大門。因為寺院大都建在山上,所以叫山門,又稱三門殿。殿內兩旁的金剛,左邊的叫“密跡金剛”,右邊的叫“那羅延金剛”,擔任佛寺的保衛工作,據經書記載,兩位金剛因護持佛法有功而被封位仁王,所以三門殿又叫仁王殿。
鐘鼓樓 過了山門,左右兩側是鐘鼓樓,鐘樓在東,鼓樓在西。寺廟中一般都建有鐘樓和鼓樓。佛教用鐘聲來超度世人,認為鐘聲能消除人前世造下的罪孽,有“聞鐘聲,煩惱輕”的說法。
配房 鐘樓右側是一排配房,其中有一間叫客堂,是寺院迎來送往的重要場所。僧尼掛單,居士來訪,都要經過客堂。
天王殿 天王殿是進山門后的第一重大殿。殿中間供奉的是眉開眼笑、袒胸露肚的彌勒佛,人們送給他這樣一付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彌勒佛隨身攜帶一個布口袋,據說是里邊裝著不少東西,經常援助世上受苦難的人。與彌勒佛背靠背的韋馱菩薩,面北而坐,專護佛法,驅逐邪魔。它面朝大雄寶殿,注視著僧俗眾人。東西兩側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手拿一把寶劍,寶劍有鋒,隱意為“風”,職務是管風;南方增長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琵琶能撥調發音,隱意為“調”,職務是管調;北方多聞天王掌混元珠傘一把,傘能遮雨,隱意為“雨”,職務是管雨;西方廣目天王掌蛇或龍,蛇和龍都可以順著撫摸,隱意為“順”,職務是管順;所以民間又稱四大天王為“風調雨順”,象征著“五谷豐登,天下太平”。
大雄寶殿 前邊是大雄寶殿,左右兩側是百子堂和應身堂。百子堂又叫百子廟,塑的是一尊送子觀音和一百個天真可愛的小孩。佛教有一部《妙法蓮花經》,其中有一段專門講述觀音菩薩圓通自在隨機度人的事跡。
現在我們參觀大雄寶殿,“大雄”是釋迦牟尼的德號,大雄寶殿是佛國里的金鑾殿,它是香水庵的正殿。殿中這三尊大佛,從左到右分別是藥師佛、釋迦佛、彌陀佛。背后有觀音、善財、龍女,兩側是文殊、普賢、地藏菩薩。(資料:大乘佛教認為茫茫宇宙有無數個和我們一樣的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有佛在教化那個世界的眾生,因此,上下四維、過去未來、十方三世,佛無所不在,這樣就有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之說。)南山禪寺供的是豎三世佛,從空間上講是東方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中間的娑婆世界,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現實世界,佛教稱這是一個充滿痛苦的世界,有位僧人曾說:“在這個世界里就連人的臉形也是個‘苦’字,眉毛是草字頭,兩眼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由于眾生不同,釋迦牟尼同時為我們開了兩個凈土,東方凈土叫琉璃世界,教主是藥師佛,又稱大醫王佛,左手托一內盛甘露的金缽,右手持一藥丸。因為他曾發下十二道大愿要滿足眾生一切愿望,拔除一切痛苦,特別是他要“除一切眾生病,令身心安平”,使人們消災延壽,健康幸福,得到人們的普遍敬仰。
南山導游詞200字篇六
走出香水庵我們又來到南山禪寺。
南山禪寺前身是龍口市境內最古老、最著名的石泉寺。據史料記載:佛教在唐時傳入龍口,自唐至清,佛教興盛,全縣800余村,都建有廟宇,境內寺觀有三觀八寺之稱,石泉寺是八寺之首。
石泉寺,原稱昭慶寺,唐朝貞觀元年(620xx年)初建,宋建隆(960—961年)、明萬歷(1573—1620xx年)、清雍正(1723—1735年)、光緒(1875—1920xx年)年間屢經重修,盛年廟容嶄新,金碧輝煌,為邑內西南一大勝景。
石泉寺北依山巖,東臨溪澗,西北圣水山上有石泉一眼,巖石上刻有“圣水濟患泉”5個大字,當年古寺曾建在泉邊,后因山高路險,唐代后期方才遷到盧山西麓。
石泉寺旁“有大石,望如懸鼓,其下百石平鋪崖底,叩之有聲,遠聞數里”,“澗中沙土,成塊如拳,搖擊之有聲……”,俗稱石鼓,古有“石鼓澗泉”之勝。石泉寺名的由來,一說源于圣水濟患泉,一說源于石鼓澗泉。
古時石泉寺占地30余畝,有出家僧人30多眾。“每逢農歷三月二十六日、十月初六廟會,設戲酬神,善信之士,競相隨喜,波及都社州縣”。直至民國初年,廟會之日進山朝拜者依然絡繹不絕,香火十分旺盛。由于解放前連年戰亂,至上世紀中葉,古寺毀壞殆盡。
1999年對石泉寺進行重修,改名為“南山禪寺”,20xx年7月對外開放。重修的南山禪寺,占地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800平方米。
影壁 首先你看到影壁。中間雕刻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兩側分別是“常轉”、“佛日增輝”的字樣,這里的人工河,叫金水河,與之相連的是放生池。過了金水河,我們就要到南山寺的大門了。寺院的大門叫山門,亦稱三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象征要追隨佛祖,“三解脫”,故名“三門”。
山門內兩側站著兩個威武雄壯的武將,這兩尊武將是守護佛法的天神,一為密跡金剛,一為散脂大將。
據佛經記載,轉輪圣王有一千個兒子,俱修成佛道,是為賢劫千佛,其中包括釋迦牟尼。最小的兩個兒子青葉髻和樓圣德為了保全史長們成佛和護持佛法,便做了佛護法。法意手執寶桿,作為金剛力士,即密跡金剛;法念為梵王,侍于佛側。漢化密跡金剛的造型為白面善相,常與散脂大將構成一組。
散脂大將,又稱叉將,北方多聞天王屬下八大將之一,統領二十八部。
進寺院之后可分為三條路線進行游覽。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定殿、觀音殿、藏經閣;東路有鐘樓、地藏殿、伽藍殿、東方三圣殿、準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樓、祖師殿、西方三圣殿,普賢殿。
另外,還有展室,值房、僧房、法物流通處、齋堂齋舍等附屬和配套建筑設施。
鐘鼓樓 進了山門,在天王殿前左右兩側就是鐘樓和鼓樓,鐘樓在東,鼓樓在西。因為南山禪寺是坐南朝北,所以在殿堂法器的布置上,采取了調轉乾坤的做法,鐘樓就在東邊了,正好符合佛教的晨鐘暮鼓的要求。
地藏殿 鐘樓下面是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菩薩。“地藏”是梵文的意譯。他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禎密,猶如地藏,故名地藏。說他如同大地,含藏著無數善根種子。地藏菩薩,受佛祖釋迦牟尼的托付,在現世佛釋迦寂滅后,而未來佛彌勒下世前這一段“無佛世界”里,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釋迦牟尼命他作幽冥教主,即管理陰間,地藏菩薩膺此重任,遂后在佛前立下大誓愿:“為使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全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佛教傳入中國后,地藏菩薩與中國冥神東岳神逐漸融混,成為專管幽冥的神靈,稱為“地藏王”。地藏菩薩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朵(或一手持幡幢,一手持寶珠),頭戴毗盧冠(或光頭)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身邊有一怪獸坐騎,叫“諦聽”,又叫“善聽”,它似虎似豹,雙目神光閃爍,耳朵極為靈敏,說他能聽到四大部洲山川河流,洞天福地之間的動物,各種生物及神仙的動靜,地藏王靠它搜集情報,照鑒善惡,察聽賢愚。
南山導游詞200字篇七
煙臺南山集團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港口城市—龍口市,這里地處環渤海經濟帶,東臨煙臺、南靠青島、西依龍口港、北與大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南山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以民營股份制經濟為主體,進入中國企業500強行列的國家級大型企業集團。
目前,南山集團轄屬三個園區(南山工業園、東海工業園、南山旅游區),十個居民生活區,40 余處企業,擁有能源、鋁業、紡織、建材、旅游、教育、房地產、商貿等八大主導產業。主要產品:煤、電、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高精度鋁板帶箔制品、精紡呢絨、服裝、塑鋼型材、塑料管材、散熱器、葡萄酒、裝飾板材、家具、計算機軟硬件開發、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等。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老年公寓”為體現集團對職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精神,集團興建了豪華的“老年公寓”實行“吃穿住娛”的賓館話管理。
大家請看,現在印入大家眼簾的是南山康樂宮,南山康樂宮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室內綜合游藝場所,總建筑面積36000平方米,設有風味餐廳、中西餐廳、酒吧、游藝廳、保齡球館、健身房、桑拿洗浴、兒童樂園、商場等,集游樂、休閑、健身、餐飲、購物于一體。四季如春的嬉水樂園,仿佛熱帶風光的陽光海岸就呈現在你的面前,岸邊花團錦簇、爭奇斗艷、五彩繽紛。池內碧波蕩漾,時而驚濤拍岸,濺起朵朵浪花,時而平和如鏡。池中嬉水,讓你自由揮灑心中的樂趣。16球道的保齡球館,設施豪華,寬敞明亮,是健身與自我挑戰的極佳場所。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南山景區的大門了,南山旅游景區是國家首批授予的 187處aaaa級景區之一,她位于龍口市境內景色秀麗的盧山之中,是一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優秀旅游勝地。旅游風景區內還建有景色怡人,極具挑戰的綠草如茵的27道南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球場,與整個風景區配套建設的南山康樂宮、南山賓館、南山文化會議中心,南山莊園葡萄酒堡等,形成了功能齊全的度假休閑、旅游觀光、餐館娛樂,會議接待服務體系。20xx年南山的旅游企業全部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雙重認證。整個景區分為宗教文化園和歷史文化園兩大部分。南山旅游風景區正以她優雅的自然景觀和底蘊豐厚的人文景觀,構畫出一幅“壽比南山”的人間美景。
結盧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南山景區宗教文化園由南山古文化苑,南山禪寺、南山大佛、香水庵、靈源觀等組成。其景點均是晉、唐、宋、元、明、清代遺跡,千年古剎,可謂勝地重光,更添新顏。古建筑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構造,古樸典雅,迤邐壯觀,氣勢宏偉。景區內的南山大佛,是一座舉世罕見的錫青銅釋迦牟尼大坐佛,高 38.66米、重380噸,堪稱世界第一銅鑄坐佛。大佛蓮花座下建有功德堂,、萬佛殿、佛教歷史博物館。萬佛殿內陳列著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銅佛像,與大坐佛共同構成了萬尊佛像的宏大陣容,佛教歷史博物館內展示了佛教文化興起興盛的歷史記載,館內陳列展出了釋迦牟尼佛舍利等數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藝術珍品。
香水庵
香水庵(原名響水庵)始建于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過去庵內有個荷花池,當地民謠曰:“荷花池、香水庵,廟里的菩薩大齊天”。香水庵內有四重殿閣,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兩側相對稱建有鐘樓、鼓樓、客堂、百子堂、應身堂及齋堂、僧舍等
南山禪寺
南山禪寺前身是黃縣境內(今龍口市)最古老最著名禪寺――石泉寺,據《縣志》記載:佛教唐時傳入,“自唐至清、佛教興盛,全縣800余村,村必有廟。境內城西南(今南山)石泉寺最古老,創建于唐貞觀年間。
1999年為發展旅游業,對石泉寺進行重修,改名為“南山禪寺”,重修后的南山禪寺復舊貌,換新顏,整體建筑氣勢宏偉,占地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800平方米。進入山門中路有彌勒殿、大雄寶殿、圓通殿、藏經閣;東路有鐘樓、地藏殿、伽藍殿、東方三圣殿、菩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樓、祖師殿、 西方三圣殿、普賢殿、大雄寶殿 。
南山文峰塔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滅度后百年,阿育王(無憂王)以佛舍利起八萬四千座塔以示尊崇,佛寺建塔之風遂開,南山文峰塔為七層六角樓閣式石塔,塔高24米,各層每面有小型佛龕,內供奉釋迦牟尼舍利一粒。南山文峰塔始建于唐貞觀年間,重建于庚辰年(公元20xx年)。
南山古文化苑
南山古文化苑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28平方米,苑內集民俗文化、神文化、道教文化于一體,13組古典建筑依山就勢,若隱若現;25處殿堂樓閣、20處塔廊亭榭氣勢宏偉,古樸典雅;198尊塑像,栩栩如生,神韻悠悠;山林水系,清新幽靜,嫵媚秀麗。
進入苑內迎面是一座長19.8米,高4.9米的漢白玉影壁,上面雕刻著王母娘娘、麻姑、壽星、八仙等33位神仙漢白玉像,整個畫面所展現的是八仙慶壽的故事。影壁東側為鐘樓,銅鐘高2.3米,直徑1.3米,重2.5噸;西側有鼓樓,大鼓直徑1.8米,“晨鐘暮鼓”鐘聲、鼓聲將祝福我們國家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游覽南山古文化苑有東路、中路、西路三條路線:東路有三星殿、關圣殿、元辰宮、生肖殿、財神殿、香山祠、南風塔、忠烈祠;中路有望鶴樓、三皇閣、三官殿、圣母殿、雷公殿、慶壽宮、徐公祠、通玄閣;西路有八景宮、醫圣苑。
靈源觀
靈源觀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間,元初道士王志全重建,因與南面山上的上觀遙遙相對,故稱其為下觀。觀內主要殿堂有山門、三清殿、關帝廟、老母堂 、練功房等建筑。山門外東側的龜趺fu螭chi首碑,是按照靈源觀元代石碑資料雕刻的,原告中記載了靈源觀的建筑年代和歷史沿革。明代黃縣賈璋的《游盧山》詩中,曾這樣描述靈源之旅:
盧山勝概冠東黃,幾次登臨興未忘。雨過云巖芝草綠,風生石洞藥苗香。
高峰塔聳仙蹤古,深井龍潛水氣涼。我欲凌云飛羽翮,窮顛一笑海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