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生作文素材篇一
在美國,有一條著名的大街,因為在這條大街的每一個角落,都布滿了流浪漢。而這群流浪漢也便終日靠別人的施舍來生活,慢慢地,這種靠別人施舍成為了一種習慣。
那天,天很冷,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安逸,他一身名牌,似乎很有錢。他對流浪漢們喊道:“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些過冬用品,請大家依……”他話還沒說完,身后的物品便被搶奪一空。那人無奈地嘆了口氣,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傳入耳朵。
“謝謝你,叔叔。”他轉頭一看,竟是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衣服破爛,而手里只拿著一塊面包。
后來,人們再也沒見過那個男人與小孩,只是多年后,一位成功人士,nba傳奇巨星回憶道:“如果沒有當年的那聲‘謝謝’,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我不禁陷入沉思,是什么樣的力量讓“謝謝”二字成就了一個傳奇巨星?沒錯,就是常識,是在小孩內心中最純凈的一方土地。但是,就是這一個常識,一聲感謝,卻被無數人拋之腦后,取而代之的是名為“利益”的.東西。
眼前的電視機,不知什么時候被換到了中央三套,演的正是在春晚上給我們留下深刻記憶的小品“扶不扶”。
當老太太被汽車撞倒在地,當她的手在地上顫抖時,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去扶。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于,一位男士走了過來,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在老人面前拍了幾張照片便揚長而去。看到這兒,我氣得直咬牙,好在,赫健不顧一切地扶起了那位老人。當人們以為皆大歡喜,以圓滿結局收場時,不料老人又百般刁難起來。最終,還是好人赫健的耐心與熱心,化解了矛盾,他的努力,無疑也給這個寒冷的冬天帶去了陣陣暖意。
但事情真的有我們所想的那么簡單嗎?為什么對于扶老人這樣舉手之勞的事情都要猶豫?當扶老人變成了一種“冒險”,變成了一句句“少管閑事”時,我不禁啞然:何時,人與人之間竟成了這樣?
常識是什么?其實,常識僅僅是一種底線,一種人盡皆知的做人準則。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被利益與金錢束縛,而心中的道德天平,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平衡。
早在幾千年前,古代圣賢便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訓,但幾十年、幾百年后,孔子的訓誡會不會成為封塵的記憶?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會不會在未來終結?
想來,其實幸福很簡單,簡單到只需拾起“忽略的常識”就可以輕易獲得,簡單到只要尊重常識,敬重萬物,內心就會有永恒的力量。
中學生作文素材篇二
這幾天的軍訓生活,伴隨著酸與辣,也伴隨著清爽的笑聲。細細想來,軍訓雖苦,但卻別有一番風味。
站在籃球場上,頂著太陽,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但卻感覺不到天氣有多么炎熱,因為心中有一個意念:一定要做好。走正步,對以前的我們來說有點害怕,因為它耗力。訓練中,同樣的,我們也是腳疼腿酸,但走在籃球場上,卻聽不見抱怨聲,聽見的只是那洪亮的“一、二、三、四”,展現了大學生的風采。 同學們都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集體的榮譽感更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先顧好集體,才能顧好個人。幾天的軍訓,對我們新生來說,是一種歷練,也是一種享受。
陳丹
黝黑的臉上露出他那凝重、莊嚴的神情,似是尊永遠都不會被風吹到的雕像,黑亮的眼睛嵌在其中,透著軍人堅定的神光。
他一絲不茍,對于我們的每一個細小動作,他都不會放過。他以軍人所應具備的品質要求我們,因為此時的我們正是軍人。他一次次地演示、一次次地糾正我們的錯誤。然而,惰性的我們哪能一夜之間蛻變成真正的軍人呢。他說:“你們這樣多丟人,還笑得出來!”一字一句砸在我的`心里,卻使我擁有了越挫越勇的勇氣。炎炎烈日,曬得我臉龐生疼。他一邊注視著我們,一邊給我們講他在軍營里的故事。這樣的他又讓我感到他就是我們的朋友,他把那些事與我們分享,因為他已經把我們當成了朋友。
他嚴厲,因此把我們訓得勢氣旺盛;他無情,所以讓我們學會了堅忍和剛強。我敬畏他,這莊嚴的軍人;我更贊美他,這可愛的人,我們的親人。
中學生作文素材篇三
我是家里的小太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
在家里,每個人都讓著我。吃飯時,把最好吃的讓給我;看電視時,把黃金時段讓給我;上網時,把最好聽的歌讓給我……每一次,我都會欣然接受。但那一次,我拒絕了。
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得了糖尿病。過年時,許多親戚朋友來看望她總會給她帶大包小包的水果、補品等。待客人都走了后,她就向我招招手:“來,來,泱泱給你吃!”邊說,她邊拿起身旁的某樣東西塞到我手里。不懂事的我每次都拿了后便“噌——”跑開了。
有一次,我照常捧著奶奶讓給我的.一袋餅干往廚房走去。那天媽媽十分反常,居然一把奪過了我的餅干,數落我說:“奶奶近來身體不好,她生病都不想打點滴,你怎么能跟他搶食吃,太不孝順了!”媽媽的一頓數落把我徹底清醒了。過了年我已經十一歲了,一家人圍著我團團轉,就連奶奶也一直關注著我,盼望我更加聰明懂事。我搶過餅干就往奶奶房里跑,我要把它讓給奶奶。
“奶奶,奶奶!”我大聲呼道。奶奶見我捧著剛才的餅干來到房里,疑云頓起:“孩子,你怎么了?這餅干不好嗎?”“奶奶,這餅干很好吃,但我要讓你吃。”“為什么?”“你是長輩,晚輩要孝順長輩!”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孩子,奶奶不愛吃才給你的。”奶奶笑道。“胡說!”我大喝一聲,“你愛吃的,你一定要吃。”說完,我跑出了門外。關門時,我聽到奶奶小聲說了一句:“泱泱長大了!”我站在門外,破涕為笑:“奶奶,我要學會讓。”
車讓人,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在家庭中,讓出滾滾親情;在校園里,讓出深深友誼;在社會上,讓出和諧天地……
謙讓是一種美德,其實讓也能使人感到快樂。哦,我學會了謙讓。
中學生作文素材篇四
中學生要心存大事,心有大志,這是一個對我們健康成長有重大意義點題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件事使我深受啟發。
去年冬天,我參加了北京市中學時事競賽。在復習一年來的國內外大事的過程中,一疊疊報紙、一本本時事雜志向我襲來:一會兒”中導條約”,一會兒又是內政。與此同時,期中考試又來湊熱鬧,六本教科書也是書不離手。你一定以為這樣緊張的生活累透了,煩透了吧?但恰恰相反,我覺得絲毫不煩,生活充實了,眼睛豁亮了,似乎覺得“天下事無可不為者”。結果,期中考試我取得了年級第七名的好成績。這件事使我認識到:既努力讀書,又關心政治是十分有益的,它可振奮我們的'精神,激發我們的壯志。
過去社會上讀書人流傳這樣的話:“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十年寒窗苦,一日功成名就”。但那只是死讀書,讀死書古時多少書生在封建文化摧殘下,苦嚼面四書五經,只有升官發財。君不見范進、孔乙己之流的可笑可悲嗎?
這個時代的中學生,是未來建設的主力軍,廣闊天地任你飛騰,如果還死閉于書屋中做“學問”,豈不又重蹈古人之轍?有時,同學們在一起議論,有人不知里根、卡梅倫為何許人也。他們的眼光只限于課本。清不耍誤會,我不是否認學習文化知識,但一點不關心國家大事、世界大事,我們的世界狹小了,目光短淺了,只升重點高中啦,上大學啦,絲毫不為自己的成長與祖國大業、壯闊前景聯系在一起,那怎么稱得上是祖國新一代呢?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幅對聯說得何等好啊!周恩來總理不是上中學就一面努力學習了。一面積極領導愛國學生運動,尋求救國救民的真諦嗎?<毛澤東同志也是在青年時代學習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以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同學們稱他”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人梅。領袖如此我們少年“后生”不更應該這樣嗎?
心存大事,心有大志;既要努力學習,又要關心國家、天下大事。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遇事思考發展智力,增強判斷力。何樂而不為呢?
我在學習中,深刻體會到書本知識與政治知識相結合的益處。它像航標燈,又像啟明星,照亮了我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