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今天我當家教案今天我當家父母感言篇一
1、創設游戲情景通過模擬購物來幫助幼兒在生活中,游戲中復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提高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
2、感受爸爸媽媽當家的不易,培養幼兒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3、嘗試與其他小朋友愉快協商合作。
3、一段三口之家逛超市的錄像。
4、家庭收支統計表。
一、放錄像,觀看一家三口逛超市的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成立三口之家
1、三人一組自由組成一個小家庭
2、分配角色
a、出示號碼牌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分析:幾張?一樣大嗎?各代表什么?(最大的表示爸爸、最小的表示寶寶、中等大的表示媽媽)
b、孩子自由分配角色并且進行簡單介紹(爸爸媽媽做什么工作的)?
3、每個家庭分配10元錢
準備買東西有錢嗎?沒錢怎么辦?(幼兒發散思維回答)
老師獎勵孩子錢:數一數獎勵給你們多少錢?
4、一家三口商量分配任務,誰管錢、誰記賬、誰拿選好號物品。
1、出示家庭收支統計表(這的什么表?什么叫收入?什么叫支出?結余是什么意思?)
2、教師指導幼兒記錄:
1號家庭:支出了多少錢?買了什么?還有結余嗎?沒有用什么表示?
3、幼兒自己記錄:
2號家庭:“獎勵了這些錢用掉了這些錢還剩下多少錢?沒有了寫什么?”(提醒幼兒自己用別的符號做記錄)
請3號:有沒有結余?支出了多少錢?
請4號:你們家還有錢嗎?沒有用什么表示?
請5號:說一說用掉了幾塊錢?買了什么東西?
4、看統計表“比較哪些家庭有結余?”
“剛才你們出去的時候我接了個電話要收電費了”出示電費一欄
1、電費的什么?什么叫電費?(幼兒發散思維回答)
2、家里什么地方用到電?
3、電費不付會怎么樣?
4、沒錢怎么辦?
5、還有哪里需要付錢?
6、問“平時怎么節約錢?”
7、總結:一個家庭真不容易平時要節約不要浪費
今天我當家教案今天我當家父母感言篇二
1、創設游戲情景,通過模擬購物來幫助幼兒復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提高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
2、感受爸爸媽媽當家的不易,幫助幼兒樹立健康消費的觀念,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有節制。
3、能遵守游戲規則,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一、成立三口之家。
2、組成三口之家。
1)幼兒自由結合,組成三口之家,將胸標貼好,教師擺好椅子,一家一處。
2)請一個三口之家上來介紹一下。
二、游戲:今天我當家
1、師:今天我請每個家庭自己當家,去超市買一些需要的物品。買東西需要錢,那我就給每個家庭發一個錢袋,請先數一數有多少?(每個家庭數完后報金額,都是10元。)
2、買東西。
請3位老師做售貨員,貨架分類擺放,有價格簽,老師觀察孩子買東西的情況,及時指導幫助。
1)提醒幼兒注意用錢時不要大聲說話,以免被他人聽到。
2)提醒幼兒如果覺得自己家中不需要什么,也可以回家。
三、記錄與分享交流
1、交流感受。
師:逛街累了,都回家休息了。現在我靖一位爸爸上來說說今天感覺怎么樣?(請一名幼兒上來說一說都買了哪些物品,花了多少錢?自己感覺如何?)
2、出示家庭收支統計表(這是什么表?什么叫收入?什么叫支出?結余是什么意思?)
家庭消費統計表
家庭收入支出結余電費
2、教師指導幼兒記錄:
1號家庭:支出了多少錢?買了什么?還有結余嗎?沒有用什么表示?(0)
3、幼兒自己記錄:
師:別的家庭還有結余嗎?(請自己上臺在表上填上。)
4、看統計表:“比較哪些家庭有結余?”
四、了解爸爸媽媽當家的不易。
師:“剛才你們出去的時候,我接了個電話,要收電費了”,出示電費一欄。
1、電費是什么?什么叫電費?(幼兒發散思維回答)
2、家里什么地方用到電?
3、電費不付會怎么樣?
4、沒錢怎么辦?
5、還有哪里需要付錢?
6、討論:“平時怎么節約錢?”
小結:我們不能干活掙錢,但是可以幫助爸爸媽媽節約錢的,還可以把舊報紙,礦泉水瓶賣掉,廢舊的用品制作玩具等。我們花錢要節約,要省著用,不能想要什么就買什么,看到什么就買什么。平時要節約用水、用電,愛惜我們的物品、玩具、衣服。平時常常這樣做,我們能節約很多錢。
7、總結:一個家庭真不容易,平時要節約,不要浪費。
今天我當家教案今天我當家父母感言篇三
1、能熟練地計算100以內兩位數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2、能夠運算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2.同學們在兒童節這一天都非常愉快,老師也為你們高興,那如何使“六一”兒童節過得更有意義呢?我們看看小明和妹妹是怎樣過的。他們向媽媽提出“今天我們來當家”,讓媽媽安心去工作……媽媽交給小明30元錢,給妹妹20元,讓他們到超市去購物。
3.你們想不想知道淘氣和笑笑是怎樣過兒童節的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哥哥他們每人拿了50元錢,先來到了肉類區,有雞、鴨、肉和魚和肉餡,同學們想一想,哥哥用3050元錢可能買哪些商品?注意所買的商品的總價不能超過3050元,你們估計一下。
4、接著哥哥隨妹妹他們來到了蔬菜水果區。
妹妹笑笑用20xx元錢可以在這里買哪些商品?
除了香菇、蝦仁以外,請同學們任選兩件商品并算出它的價錢。幫她算算。
3+5=8 3+1=4 3+5=8 3+9=12
3+9=12 3+3=6 3+10=13 3+8=11
3+6=9 3+3=6 5+1=6 5+5=10
5+9=14 5+3=8 5+4=9 5+10=15
……
老師請同學列舉出三件商品并計算出結果。
讓學生說一說如果買四件商品、五件商品都是哪幾種,各是多少元?
(讓每個學生都說一說,做到全員參與)。
小組討論,然后再集體交流匯報。
5、出示圖片:這位老爺爺用100元購物,他可以買到什么?還剩多少?請同學們說一說,最多不超過三件商品。
讓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自己算。
小明淘氣應找回:
妹妹笑笑應找回:
老爺爺應找回:
同學們,你們來幫助妹妹笑笑算一算。(50+50=100)
9、到了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媽媽向爸爸夸獎了小明和妹妹淘氣和笑笑今天不但幫媽媽買東西,還幫助媽媽包餃子,真是媽媽的小助手,這時妹妹笑笑說:“我幫媽媽包了43個肉餃子”,小明淘氣說:“我幫媽媽包了38個菜餃子”。
11、同學們,今天通過小明和妹妹當家這一天,我們一起復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希望同學們也能向小明兄妹淘氣和笑笑倆學習,做一個孝敬父母、勤勞能干、愛勞動的好孩子。
教后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復習課,對于求幾種商品一共花多少錢這樣的問題,學生掌握得比較好,對于已知花了41元,問買了哪些東西,部分學生算起來還是很不容易,原因在于對100以內的加減法不熟練,可見,計算是最基礎的東西,必須熟練,多練習吧。
今天我當家教案今天我當家父母感言篇四
眾所周知,蔬菜中含有許多的營養素,但是許多的家長反映孩子不愛吃蔬菜,想了多種方法都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一次游戲的過程中給了我啟示,為什么不讓孩子與家長來一次換位游戲呢?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
1、通過換位的游戲形式,增加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
2、通過游戲,進一步掌握對蔬菜的認識,對其感興趣,為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打好基礎。
3、通過自己與別人合作,培養互相協調的能力。
活動準備:場地及材料準備:活動室一角布置成超市,內設各種常見蔬菜若干(青菜、白菜、大蒜、花菜、蘿卜、豌豆頭、菠菜、黃瓜、芹菜……);幼兒用桌,貼有數字,上設籃子、玩具錢幣、刀、抹布。洗凈或已制熟的各種蔬菜六盤做獎勵備用;幾種幼兒不太熟悉的蔬菜少量(茭白、洋蔥、馬鈴薯、紅薯、荸薺、芋頭);供烹調用的調料若干。知識準備:幼兒對常見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有了初步的認識。幼兒玩過超市游戲。與家長聯系,以便參加活動。
一、引起游戲的興趣
1、建立家庭告訴幼兒今天和爸爸媽媽一齊玩游戲,而且是爸爸媽媽當小寶寶,請幼兒兩人為一組,分配角色,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老師為他們貼上數字,請他們按照數字帶上寶寶(父母)找自己的家坐下。
2、介紹自己的家庭請各個家庭的爸爸或媽媽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二、基礎部分
1、買菜師:快中午了,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買菜呀?現在請爸爸媽媽拿上籃子,帶上錢到我們的超市去買菜,超市的菜是一元錢一樣,你買幾樣就要付給營業員幾快錢。好了,快去買菜吧。
2、說菜
1)請買好菜的爸爸媽媽和寶寶說說今天買的什么菜?
2)請爸爸媽媽向大家介紹今天買的什么菜?說說今天的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師:我們都知道,植物分為根、莖、葉、花、果實幾個部分,今天每個家庭買的菜都很多,那么誰能說說今天買的菜是吃的哪一部分?(請爸爸或媽媽分別說說各種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說得不對的可由寶寶補充)
3)出示幾種老師準備好的蔬菜,請爸爸媽媽和寶寶共同商量這種菜吃的是哪一部分?(說對的家庭獎勵一盤準備好的菜)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當家教案今天我當家父母感言篇五
眾所周知,蔬菜中含有許多的營養素,但是許多的家長反映孩子不愛吃蔬菜,想了多種方法都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一次游戲的過程中給了我啟示,為什么不讓孩子與家長來一次換位游戲呢?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
1、通過換位的游戲形式,增加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
2、通過游戲,進一步掌握對蔬菜的認識,對其感興趣,為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打好基礎。
3、通過自己與別人合作,培養互相協調的能力。
供烹調用的調料若干。
幼兒對常見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有了初步的認識。
幼兒玩過超市游戲。
與家長聯系,以便參加活動。
一、引起游戲的興趣
1、建立家庭
告訴幼兒今天和爸爸媽媽一齊玩游戲,而且是爸爸媽媽當小寶寶,請幼兒兩人為一組,分配角色,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老師為他們貼上數字,請他們按照數字帶上寶寶(父母)找自己的家坐下。
2、介紹自己的家庭
請各個家庭的爸爸或媽媽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二、基礎部分
1、買菜
師:快中午了,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買菜呀?現在請爸爸媽媽拿上籃子,帶上錢到我們的超市去買菜,超市的菜是一元錢一樣,你買幾樣就要付給營業員幾快錢。好了,快去買菜吧。
2、說菜
1)請買好菜的爸爸媽媽和寶寶說說今天買的什么菜?
(請爸爸或媽媽分別說說各種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說得不對的可由寶寶補充)
3)出示幾種老師準備好的蔬菜,請爸爸媽媽和寶寶共同商量這種菜吃的是哪一部分?(說對的家庭獎勵一盤準備好的菜)
3、做菜
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寶寶真棒,說了這么多,我們的寶寶肚子都餓了,現在我們就來做菜吧。(請每個家庭的爸爸媽媽和寶寶利用獎勵的菜和買的菜制作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以幼兒為主,家長做參考)。
三、結束部分
大家相互品嘗,評比,老師小結。
此次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結束后,幼兒還是爭吃自己做的菜,并吃得津津有味,雖然有的幼兒在放調料時掌握不好,有的太咸,有的又甜又咸,有的很酸,但他們都吃得十分香。家長都覺得奇怪,為什么孩子在家時不愛吃的蔬菜,做得很美味也不吃,變成自己動手做時就吃得十分香甜呢?我想其中原因很多,要大家細細去品吧。
今天我當家教案今天我當家父母感言篇六
眾所周知,蔬菜中含有許多的營養素,但是許多的家長反映孩子不愛吃蔬菜,想了多種方法都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一次游戲的過程中給了我啟示,為什么不讓孩子與家長來一次換位游戲呢?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
1、通過換位的游戲形式,增加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
2、通過游戲,進一步掌握對蔬菜的認識,對其感興趣,為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打好基礎。
3、通過自己與別人合作,培養互相協調的能力。
活動準備:場地及材料準備:活動室一角布置成超市,內設各種常見蔬菜若干(青菜、白菜、大蒜、花菜、蘿卜、豌豆頭、菠菜、黃瓜、芹菜……);幼兒用桌,貼有數字,上設籃子、玩具錢幣、刀、抹布。洗凈或已制熟的各種蔬菜六盤做獎勵備用;幾種幼兒不太熟悉的蔬菜少量(茭白、洋蔥、馬鈴薯、紅薯、荸薺、芋頭);供烹調用的調料若干。知識準備:幼兒對常見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有了初步的認識。幼兒玩過超市游戲。與家長聯系,以便參加活動。
一、引起游戲的興趣
1、建立家庭告訴幼兒今天和爸爸媽媽一齊玩游戲,而且是爸爸媽媽當小寶寶,請幼兒兩人為一組,分配角色,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老師為他們貼上數字,請他們按照數字帶上寶寶(父母)找自己的家坐下。
2、介紹自己的家庭請各個家庭的爸爸或媽媽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二、基礎部分
1、買菜師:快中午了,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買菜呀?現在請爸爸媽媽拿上籃子,帶上錢到我們的超市去買菜,超市的菜是一元錢一樣,你買幾樣就要付給營業員幾快錢。好了,快去買菜吧。
2、說菜
1)請買好菜的爸爸媽媽和寶寶說說今天買的什么菜?
2)請爸爸媽媽向大家介紹今天買的什么菜?說說今天的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師:我們都知道,植物分為根、莖、葉、花、果實幾個部分,今天每個家庭買的菜都很多,那么誰能說說今天買的菜是吃的哪一部分?(請爸爸或媽媽分別說說各種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說得不對的可由寶寶補充)
3)出示幾種老師準備好的蔬菜,請爸爸媽媽和寶寶共同商量這種菜吃的是哪一部分?(說對的家庭獎勵一盤準備好的菜)
3、做菜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寶寶真棒,說了這么多,我們的寶寶肚子都餓了,現在我們就來做菜吧。(請每個家庭的爸爸媽媽和寶寶利用獎勵的菜和買的菜制作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以幼兒為主,家長做參考)。
三、結束部分
大家相互品嘗,評比,老師小結。活動后記:此次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結束后,幼兒還是爭吃自己做的菜,并吃得津津有味,雖然有的幼兒在放調料時掌握不好,有的太咸,有的又甜又咸,有的很酸,但他們都吃得十分香。家長都覺得奇怪,為什么孩子在家時不愛吃的蔬菜,做得很美味也不吃,變成自己動手做時就吃得十分香甜呢?我想其中原因很多,要大家細細去品吧。
今天我當家教案今天我當家父母感言篇七
1、創設游戲情景,通過模擬購物來幫助幼兒復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提高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
2、感受爸爸媽媽當家的不易,幫助幼兒樹立健康消費的觀念,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有節制。
3、能遵守游戲規則,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2、組成三口之家。
1)幼兒自由結合,組成三口之家,將胸標貼好,教師擺好椅子,一家一處。
2)請一個三口之家上來介紹一下。
1、師:今天我請每個家庭自己當家,去超市買一些需要的物品。買東西需要錢,那我就給每個家庭發一個錢袋,請先數一數有多少?(每個家庭數完后報金額,都是10元。)
2、買東西。
請3位老師做售貨員,貨架分類擺放,有價格簽,老師觀察孩子買東西的情況,及時指導幫助。
1)提醒幼兒注意用錢時不要大聲說話,以免被他人聽到。
2)提醒幼兒如果覺得自己家中不需要什么,也可以回家。
1、交流感受。
師:逛街累了,都回家休息了。現在我靖一位爸爸上來說說今天感覺怎么樣?(請一名幼兒上來說一說都買了哪些物品,花了多少錢?自己感覺如何?)
2、出示家庭收支統計表(這是什么表?什么叫收入?什么叫支出?結余是什么意思?)
家庭消費統計表
家庭收入支出結余電費
2、教師指導幼兒記錄:
1號家庭:支出了多少錢?買了什么?還有結余嗎?沒有用什么表示?(0)
3、幼兒自己記錄:
師:別的家庭還有結余嗎?(請自己上臺在表上填上。)
4、看統計表:“比較哪些家庭有結余?”
師:“剛才你們出去的時候,我接了個電話,要收電費了”,出示電費一欄。
1、電費是什么?什么叫電費?(幼兒發散思維回答)
2、家里什么地方用到電?
3、電費不付會怎么樣?
4、沒錢怎么辦?
5、還有哪里需要付錢?
6、討論:“平時怎么節約錢?”
小結:我們不能干活掙錢,但是可以幫助爸爸媽媽節約錢的,還可以把舊報紙,礦泉水瓶賣掉,廢舊的用品制作玩具等。我們花錢要節約,要省著用,不能想要什么就買什么,看到什么就買什么。平時要節約用水、用電,愛惜我們的物品、玩具、衣服。平時常常這樣做,我們能節約很多錢。
7、總結:一個家庭真不容易,平時要節約,不要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