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設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體現其先進性的重要環節,為拒腐防變教育、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基本的黨性保證。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廉政文化建設交流研討發言材料,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廉政文化建設交流研討發言材料1
今天交流研討的主題是廉政文化建設,剛才XX結合個人思考和工作實際作了很好的發言,對于廉政文化建設的方向和路徑作了深入探討,其中的觀點我很贊同。下面我談三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義
廉政文化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的意見,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中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要把加強廉潔文化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堅持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意見》從“黨自我革命必須長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強調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賦予文化建設以鮮明的政治意義。文化服務于政治,政治賦能文化,文化具有鑄魂立根的作用,文化建設能夠提升政治能力。政治賦能與文化提升相統一,彰顯廉潔文化建設與黨的自我革命的辯證關系。貫徹執行黨自我革命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筑牢拒腐防變的文化堤壩。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意見》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既要靠治標,猛藥去疴,重典治亂;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養文化,守住為政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嶄新局面,實現了管黨治黨從寬松軟向嚴緊硬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內涵得到極大的豐富。新時代加強廉潔文化建設,通過發揮廉潔文化教育、感染、激勵等方面的作用,使廣大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把廉潔自律的準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廉潔從政內化為自覺追求,在任何時候都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推進黨內政治生態持續好轉,讓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不斷充盈,實現政治清明。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保持政治本色的內在需要。腐敗既是一種政治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代表著一種腐朽沒落、自私自利的文化價值觀,這種文化與我們黨的性質宗旨水火不容,與我們黨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格格不入。針對黨內存在的一些嚴重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嚴厲要求全黨必須堅決反對和抵制“碼頭文化”“圈子文化”以及關系學、厚黑學、“潛規則”等各種腐朽政治文化,必須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這些重要思想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二、準確把握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內涵
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自成一套體系,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
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夯實清正廉潔思想根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精神上“缺鈣”是一切思想滑坡的根源,我們要持續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黨性覺悟,涵養廉潔操守,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用持續的政治理論學習固本培元、凝神聚魂,喚醒干警為黨忠誠、勇于擔當的精氣神。必須確保黨的創新理論和思想得到精準詮釋、全面傳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不斷激發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夯實全黨清正廉潔的思想根基,最根本的就是加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武裝,使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正心修身,強化宗旨意識,以理論上的堅定保證行動上的堅定,以思想上的清醒守住為政之本,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把為黨和人民事業貢獻力量作為自己的最高追求,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錘煉“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自覺抵御各種外來風險,補足精神之鈣,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二是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廉潔奉公文化基礎。黨的歷史上有許多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榜樣,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背著時任江西省委書記交給他保管的黨的經費——十三根金條和一些銀元,隱姓埋名乞討數年,歷盡千辛萬苦尋找黨組織繼續干革命,卻不曾動用黨的經費一分一毫;還有周恩來總理,畢生克己奉公,一身正氣,是清正廉潔的楷模,他曾經手書一份“黨員守則”,對自己提出幾項要求,如不送禮、不拜壽、不迎送,在國內視察不準迎接、不準宴請、不準陪餐;兩菜一湯,不招待酒水,不吃高級菜;房間內不準擺糖果、水果,茶葉自備;去公共場所,不封園、不閉店、不戒嚴,這些規定,周恩來始終嚴格遵守。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就是要傳承和弘揚這種優良傳統,在全黨全社會營造風清氣正、海晏河清的良好氛圍。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不斷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營養和智慧,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的本領,培養清正廉潔的價值觀念,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堅持用革命文化淬煉身心,以清廉之姿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要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必須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整合系統資源,增強特色,保持本色。不忘本來,就是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充分挖掘好、運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尤其要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提煉廉潔文化,賡續紅色血脈。
三是加強作風建設,培養廉潔自律道德操守。文化育人,清風自來。清正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修身立業的基本道德,也是黨員干部的為官底色。常態化的廉潔教育以更直接、更形象、更有效的方式,促進黨員干部知敬畏、守底線,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廉潔自律、克己奉公。通過培養黨員領導干部的政德,使其明大德,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守公德,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嚴私德,錘煉堅強黨性,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自覺將黨紀國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擔負起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政治責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
四是強化教育監督,打造廉潔文化長效機制。新時代的廉潔文化建設,既要敢于動真碰硬、紀挺法前,有貪必查、違紀必究,不斷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處力度,使“不敢腐”的高壓震懾持續彰顯;又要使廉政制度作用于外,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制度要求落到實處,讓“不能腐”的制度籠子不斷織密扎牢;更要推動廉潔文化落地生根、良性擴展,使“不想腐”的思想自覺顯著增強,真正構建起清廉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三、扎實推進機關廉潔文化建設
一是提高站位講政治。自覺學習貫徹總書記的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要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永葆對黨絕對忠誠。要緊緊圍繞“四聯四增”“十查十看”,扎實做好“學查改立”四項重點舉措,確保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效果。
二是圍繞履職抓管理。要弘揚法治精神,使公正廉潔成為廣大干部的職業信仰、職業操守、職業良知,在執法中自覺抵制各種潛規則,做到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嚴格落實懲戒和動態管理制度,特別是針對干部違紀違法高發的問題,強化績效考核,從嚴監督管理,該處理的堅決處理。
三是嚴明紀律重規范。要充分認識嚴明紀律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大力加強紀律建設、制度建設。要進一步加強黨風黨紀教育,把各項紀律要求和制度規定貫徹到日常、融入到血脈,提高紀律約束力和制度執行力,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要發揚斗爭精神、勇于刀刃向內,對違紀違法問題始終保持“零容忍”,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
四是嚴管厚愛促擔當。要將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與“優良作風建設年”活動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干警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政績觀,捋清楚思想上、辦案上、人際關系上權與利的關系,敬畏黨紀、敬畏國法、恪守底線。要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把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套路”中解脫出來,在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中沖鋒在前、建功立業。
廉政文化建設交流研討發言材料2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厚植“人人思廉、全民崇廉”的文化基礎,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應將其作為一項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作為反腐倡廉的基礎性、關鍵性和全局性工作來抓實抓好,不斷提升廉潔文化建設質量。結合近期學習,談三點體會。
一、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新時代的廉潔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當前,就是要圍繞和服務“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充分發揮文化教育人、塑造人、感染人的功能和作用,圍繞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這一重大戰略目標展開,實現“廉潔”與“文化”有機融合。必須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深度體現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的要求,深度體現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的要求,真正讓廉潔文化建設成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成為拒腐防變的免疫工程,成為提振黨風、匡正政風、滋養民風,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治本工程,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守住為政之本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撐。
二、要堅持用好資源、增強特色。新時代的廉潔文化建設離不開已有的思想理論資源。要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必須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整合系統資源,增強特色,保持本色。不忘本來,就是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充分挖掘好、運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尤其要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提煉廉潔文化,賡續紅色血脈。吸收外來,就是要包容、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廉潔文化建設的有益成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提煉符合時代特征和要求的廉潔文化建設核心價值觀。面向未來,就是廉潔文化建設要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與時代精神相承接,跟上黨中央要求、跟上時代前進步伐、跟上事業發展需要,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堅持與時俱進,緊跟形勢要求,確保廉潔文化建設不偏離人類文明發展的大道。
三、要堅持著眼主力、立足長效。廉潔文化建設必須遵循文化發展的規律。新時代的廉潔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工程,是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再出發,一切工作都應該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必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從供給側發力,不斷提高文化產品的質量,不斷豐富廉潔文化建設的科學內涵,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新時代的廉潔文化建設需要典型引路、上下聯動、合力推進,必須著眼主力軍,立足長效,摒棄“運動式”“突擊式”“一陣風式”的工作模式和形式主義做法。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推進新時代的廉潔文化建設,關鍵也在黨。黨員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作為推進清廉中國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工作的主力軍,是代表黨風政風和引領社會風氣的重要力量,是帶動“絕大多數”的“關鍵少數”,應自覺主動從廉潔文化中汲取精神之“鈣”,嚴格遵守黨章黨規黨紀,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在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的過程中修好對黨忠誠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嚴于律己的品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以廉為榮、以腐為恥,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為廉潔文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新時代的廉潔文化建設,既要敢于動真碰硬、紀挺法前,有貪必查、違紀必究,不斷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處力度,使“不敢腐”的高壓震懾持續彰顯;
又要使廉政制度作用于外,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制度要求落到實處,讓“不能腐”的制度籠子不斷織密扎牢;
更要推動廉潔文化落地生根、良性擴展,使“不想腐”的思想自覺顯著增強,真正構建起清廉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