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實施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經驗,靈活適應小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小編為大家搜集了一些小班教案,希望能夠給教師們帶來一些借鑒與啟發。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一
通過進行“垃圾”的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垃圾的產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應怎樣做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討論“垃圾是從哪里來的?”的問題時,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紛紛搶著發言,說出了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蓯鄣漠呪曣徽f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就是垃圾,雞骨頭也是垃圾”。聰明的李佳憬說出:“孫老師教我們做手工的時候會有很多紙片被扔掉,這也是垃圾?!奔毿牡拿绯叙⒄f出:“我媽媽在家收拾屋子也掃出很多的垃圾?!笨熳斓膹埼暮佬∨笥颜f出:“老師給小朋友吃藥,丟掉的藥袋也是垃圾。還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很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么表現?”孩子們紛紛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嘴里還嘀咕著:“臟死了?!薄罢娉?!”孩子們對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的認識。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完布偶劇,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辦?”的問題時,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還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過學習,我發現,孩子們較之以前更能自覺地保持班上的衛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臟物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臟東西的現象明顯減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紛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衛生表現,我們的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二
活動目標:
1、在游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活動準備: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寶寶:你想到哪里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律動:跟著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么?可講教室環境)。
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么小動物到公園里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a、小兔怎么了?
b、怎么會摔交的?(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是誰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兒學說。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分糖幼兒每人一顆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三
1、收集各種啤酒瓶、罐頭瓶或可樂瓶。
2、準備不同材質的物品:油性涂料或彩繪顏料、畫筆、花棉布、毛線、許愿星、剪刀、廣告紙、緞帶、剪刀、雙面膠、麻布、麻線、剪刀、雙面膠、干樹葉、干花、雙面膠。
3、多媒體課件《瓶子寶寶的新衣裳》,照相機一臺。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四
1、熱身: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螳螂們跟著媽媽一起來活動活動脛骨吧!(教師跟著音樂帶著幼兒跳螳螂拳。)。
2、基本部分。
(1)教師提問:蝗蟲又來偷吃農民伯伯的莊稼了,我們應該怎么做?
(2)有一只蝗蟲出來了,讓小螳螂們跟媽媽一起去抓住它。配班老師拉著有繩子系著的蝗蟲,引導幼兒追逐跑,教師提醒幼兒注意速度。
(3)哎呀!蝗蟲可狡猾了,讓它給跑了,我們現在呀,悄悄的去農民伯伯的莊稼地上看看,蝗蟲們有沒有偷偷躲在里面。
(4)哎呀!小螳螂們看,這一次那邊又飛來了一只大蝗蟲了,哇,這一次它吃得這么大了,而且生了好多小蝗蟲,我們一定要把它消滅!(玩法:教師示范將一只蝗蟲踩?。┦够顒舆_到高潮,讓幼兒拿到“戰果”,體驗成功。
3、結束部分。
上肢——“小螳螂,真漂亮,細細脖子能旋轉?!?/p>
頭部——“東瞧瞧,西望望,害蟲一個跑不了?!?/p>
下肢——“一對大刀高高舉,抬頭挺胸氣昂昂?!?/p>
腰部——“瞪大眼睛四處找,蝗蟲到底藏哪里。”
跳躍——“跳跳跳,跳到東,跳跳跳,跳到西。”
——“小螳螂,真能干,消滅蝗蟲保莊稼?!?/p>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五
孩子們,我們在幼兒園里都有這么多的垃圾,那家里肯定會有更多的不需要的垃圾,是不是?那么你在家里看到垃圾時,你要怎么做呢?對,扔到垃圾筒里。孩子們真棒。還有,孩子們在外面有垃圾時,要不要隨便扔在大街上呢?對,孩子們回答得太棒了。那,我們要做什么樣的好孩子呢?沒錯,我們要做不亂扔垃圾的好寶寶。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六
1、提高幼兒畫、包、扎、剪、貼等的技能,讓幼兒學習裝飾瓶子的多種方法。
2、引導幼兒了解廢棄瓶子對周圍環境的污染。讓幼兒認識到廢棄瓶子可以制成美麗的裝飾品。
3、初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體驗創造帶來的無窮樂趣。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七
1、通過參觀汶河,了解河水被污染的原因。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分析綜合能力。
3、讓幼兒進一步體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做好出發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包括喝水、入廁、檢查衣服、鞋子是否穿好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強調參觀汶河的注意事項,并提出參觀要求:"認真看、仔細聽,積極回答問題,隨時聽從老師的口令。"。
二、引導幼兒有順序地參觀河水、河邊的植物等,然后讓孩子們討論:"汶河的河水是什么顏色的?水上飄著什么?河岸上種了些什么植物?發現了什么問題?"水上、岸上垃圾到處都有,花草樹木也被亂踩亂折,呈現在孩子們面前的是一片狼藉的景象。
師幼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人們亂扔垃圾、不注意愛護花草樹木、不愛護周圍的環境等)。
三、引導幼兒為保護汶河獻計獻策不往河邊、河水里亂扔垃圾;愛護岸邊的花草樹木,不踐踏,不攀折;不讓小寵物在河邊和河里大小便;不往河里亂排污水等等。
四、分發環保袋,師幼共同把垃圾帶回家。
〔活動延伸〕。
1、讓幼兒做保護河流的宣傳員,號召大家都來保護水資源,從而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
2、定期組織幼兒去汶河,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汶河。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八
1、在游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小兔,小猴圖片,糖若干。
重點:知道不亂丟垃圾,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一.我們出去玩。
1.寶寶:你想到那里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今天公園有小動物在玩,我們去公園玩。
二.公園里的小動物。
1、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么小動物在公園里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表演:
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
a、小兔怎么了?
b、怎么會摔交的?(快幫小兔揉揉)引導幼兒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是誰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應該扔那?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兒學說?,F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分糖幼兒每人一顆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如有孩子丟地上,教師以小猴的身份提示孩子把糖紙撿起放垃圾桶。
三.回家。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教師和幼兒一起做開汽車動作繞活動室走一圈結束。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九
1.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質。
2.培養幼兒的粗淺的環保意識。
三根不同高度的平衡木、垃圾、垃圾袋、垃圾箱。相同高度的平衡木、小積木若干。
1.聽好音樂跟著教師做運動。
2.動作有力,有精神。
3.指導個別幼兒動作到位。
1.教師帶幼兒去娃娃城玩,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臟的環境,激發幼兒的情感。
2.這么臟,怎么辦呢?
.3.提出撿垃圾的規則。
(1)老師這里有許多垃圾袋,請你們把垃圾撿好后放在垃圾袋里,扔到垃圾箱里。
(2)記住廢紙放在一起,垃圾罐放在一起。
(3)幼兒活動老師檢查幼兒是否按照規則活動。
1.今天,我們來玩平衡木,誰能告訴我,這平衡木是怎么玩的?
2.請個別幼兒示范。
3.討論:
(1)看看他是怎么走的?
(2)他的手是怎么放的?為什么要伸手?
(3)仔細看看腳是怎么站的?
1.幼兒分散練習,教師指導。
2.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調節幼兒選擇不同高度練習。
3.提高幼兒不斷增加練習難度。
4.鼓勵膽小的幼兒大膽地參加活動。
5.提醒幼兒擦汗。
1.現在我們把這些垃圾都運走。
2.提出游戲規則:每次只能運1——2袋垃圾;去的時候“獨木橋”上走,回來的時候從“小石頭”上走;運垃圾的時候注意動作,要兩側舉手才走得穩。
3.幼兒開始活動,教師指導。
(1)你們知道這些垃圾運到垃圾廠后有什么用?
(2)廢紙,飲料罐它們又會變成什么呢?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
1、創設樂樂的生日情境,感知3以內的數。
教師出示木偶樂樂:今天是我的生日,小朋友和我一起唱歌跳舞吧!
師幼隨音樂跳舞。
教師出示娃娃卡片:看,娃娃們也來祝賀我的生日了!來了幾位小朋友?我們一起數一數,用手指一個數一個,1、2、3,畫個圈,有3個。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點數,引導幼兒正確感知3以內的數量。
2、送禮物給娃娃,一一對應比多少。
在標記圖上排排隊。
教師出示標記圖:快!我們要用禮物招待娃娃們,先請娃娃們站在這兒排隊吧!
教師指標記圖:看看,娃娃應該從哪里開始排隊呢?誰來試試?
集體討論、觀察個別幼兒的操作,明確小娃娃排隊的方法:在小紅旗的旁邊、黑線的上面一次擺放小娃娃。
送蘋果給娃娃。
教師出示3個蘋果:數數有幾個蘋果?怎樣給小娃娃送蘋果?
教師帶領幼兒練習手口一致點數3一內的數。并請個別幼兒示范重疊對應的擺放--將蘋果放在娃娃身上。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和操作的幼兒一起說:一個娃娃送一個蘋果。
觀察、比較兩組物品數量的多少。
教師:每個娃娃都有蘋果嗎?娃娃和蘋果哪個多哪個少?
3、分組操作活動。
教師介紹各組禮物和活動規則:先數數有幾個娃娃,在標記圖的黑線上面擺放娃娃卡片;再數數有幾個禮物,在標記圖的黑線下面擺放禮物卡片,一邊擺一邊說。取卡片的時候,先將標記圖黑線上面的娃娃卡片放回小盤里,再將標記圖黑線下面的禮物卡片放回小盤里。
幼兒自主的選擇送水果、送玩具、送糖果等操作活動,邊送禮物邊講述。玩完一組活動后,再換組活動。
4、說說"我送的禮物"。
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材料。
教師:看看,他(她)送的禮物對嗎?它們一樣多嗎?
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組物品的多、少、一樣多。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一
1、學習使用剪刀,會用剪刀剪眼睛和嘴巴,教案《環保教案(二)》。
2、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3、激發幼兒積極動手用塑料袋制作玩具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細繩、即時貼、小剪刀。
1、導入活動:“這是我們上次拾的塑料袋,今天我們讓塑料袋象風箏一樣飛起來好嗎?”
2、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制作風箏。
(1)提問:“風箏是什么樣子的?”“我們要怎樣做這個風箏呢?”
(2)啟發幼兒想出在塑料袋上貼上眼睛、嘴巴等。
3、教師提出要求先用即時貼剪出眼睛、嘴巴和裝飾物,貼在袋子上,在用細繩做風箏的線。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將做好的風箏拿到戶外,四散奔跑著玩。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二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隨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為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安全教育月”,根據“擁抱健康、關愛生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初步的環保意識。
1、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而產生的工業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見過這些現象?
2、看圖了解并討論: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布滿蚊蠅等害蟲;(2)在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里。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布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里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么害處?應該怎樣做?
1、課前排練布偶?。骸肮珗@里”。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么辦?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桶到室外撿垃圾。
通過進行“垃圾”的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垃圾的產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應怎樣做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討論“垃圾是從哪里來的?”的問題時,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紛紛搶著發言,說出了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蓯鄣漠呪曣徽f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就是垃圾,雞骨頭也是垃圾”。聰明的李佳憬說出:“孫老師教我們做手工的時候會有很多紙片被扔掉,這也是垃圾?!奔毿牡拿绯叙⒄f出:“我媽媽在家收拾屋子也掃出很多的垃圾?!笨熳斓膹埼暮佬∨笥颜f出:“老師給小朋友吃藥,丟掉的藥袋也是垃圾。還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很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么表現?”孩子們紛紛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嘴里還嘀咕著:“臟死了。”“真臭!”孩子們對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的認識。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完布偶劇,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辦?”的問題時,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還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過學習,我發現,孩子們較之以前更能自覺地保持班上的衛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臟物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臟東西的現象明顯減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紛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衛生表現,我們的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三
1、合理利用廢舊物品,培養環保意識。
2、使用粘貼裝飾,變化出各種物品,培養幼兒對動手制作的興趣。
1、觀看錄象、討論。
師:出示一次性飯盒和筷子,看看錄象中的他們把盒子放在哪了?你喜歡嗎?你看到了,你想怎么辦?(觀看錄象)。
師:誰告訴我你喜歡這樣的行為嗎?你看到了你想怎么辦?(應該把一次性飯盒和盤子放到垃圾箱里。)。
師:你們這種行為真好,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了,你們可以討論一下。師引導:仍在垃圾箱里就沒有用了,能不能利用一下,美化一下我們的環境,誰來說說可以怎么辦?可以做什么東西?(桌、椅、花盆、包)。
2、引導幼兒看看講講廢物做成的玩具,獲得“化廢為寶”的知識。
師:我們要舉辦一個“廢物大變身”手工藝術品,你們參觀完后自己想一想,討論一下如何制作。
(1)如何制作鏡框:剪兩塊一樣大的圓紙盒,將飯盒邊剪下一塊,然后粘貼在后面。
(2)制作臉譜,把飯盒分成兩半,然后在后面畫上臉譜,貼上布、線、紙或用水彩筆圖上顏色等。
(3)還有牙膏盒、吸管、紙杯它們還能變成什么呢?
3、幼兒操作。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做巡回指導。(制作后幼兒自有結伴玩)。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四
1、通過看情景表演,讓幼兒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使幼兒知道保護水源清潔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環境保護的意識。
1、大透明框1只,清水;垃圾,污水,圖片2副。
2、魚頭飾,魔棒,污水,面具各一。
3、錄音機,磁帶。
一、看情景表演。
1、(出示有水的透明框)這水干凈嗎?有什么用?
2、看情景表演,“這條河現在變的怎么樣?還有用嗎?”
3、小結:
使幼兒認識河水被污染后,水很臟、很混濁,就不能飲用了。
1、請一名幼兒扮演小魚,介紹她的'家的轉變。
2、出示圖片,進行圖片對比。
1)、尚未受到污染的河流讓幼兒觀察,上面怎么樣的?有什么?
2)、出示一些工廠廢水,住宅區的生活垃圾的圖片,讓幼兒觀察、體會。
3)、啟發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水污染問題。
3、小結。
三、幼兒游戲:救小魚。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幼兒扮小魚,在快樂的游者,(請出情景劇中的污水參加游戲),當“污水”來時,“小魚”全倒下“死”了,教師出示魔棒,請一名幼兒拿著魔棒做勇敢者,把“污水”趕跑,“小魚”又復活了為勝利而歡呼!
2、幼兒游戲,結束。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五
1、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觀察興趣,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環保教案(二)。
2、愿意嘗試多種方法,來改變環境和事物。
3、感知與環境的關系,愛護環境活動一:《小手――環境的小衛士》活動目標: 1、愿意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觀察環境的活動,觀察時專心、認真。
2、感知塑料袋、廢紙、落葉與環境的關系,愿意撿起它們。
3、懂得小手是環境的小衛士,要愛護環境。
活動準備: 1、選擇有落葉、廢紙、塑料袋等垃圾的環境 2、人手一只塑料袋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事先選好的場地,運用語言、表情誘發幼兒觀察興趣。
“這里美嗎?為什么?”教師指著被風吹起的塑料袋問:那是什么?塑料袋到處扔好嗎?你有什么感覺? 讓我們在看一看地上的紙、樹葉小朋友有什么感覺啊? 2、我們怎么才能讓這里變的干凈,美觀呢?引導幼兒討論出用我們的小手來幫助這里的環境。
3、幼兒動手拾樹葉、廢紙和塑料袋 4、教師小結: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把這里的環境改變的真干凈。
我們還要做到不亂扔紙、塑料袋,使這里的環境一直這么美。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剪刀,會用剪刀剪眼睛和嘴巴,教案《環保教案(二)》。
2、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3、激發幼兒積極動手用塑料袋制作玩具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細繩、即時貼、小剪刀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這是我們上次拾的塑料袋,今天我們讓塑料袋象風箏一樣飛起來好嗎?” 2、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制作風箏。
(1)提問:“風箏是什么樣子的?”“我們要怎樣做這個風箏呢?” (2)啟發幼兒想出在塑料袋上貼上眼睛、嘴巴等 3、教師提出要求 先用即時貼剪出眼睛、嘴巴和裝飾物,貼在袋子上,在用細繩做風箏的線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將做好的風箏拿到戶外,四散奔跑著玩。
: 1、嘗試制作環保標志 2、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人手三張白紙。
蠟筆活動過程: 1、討論:怎樣使環境一直保持干凈呢?怎樣提醒每個人都來愛護環境呢? 2、啟發幼兒討論出要制作環保標志。
3、幼兒動手繪畫、制作環保標志 4、讓幼兒將自己做的環保標志貼到自己想貼的地方。
香煙的危害(小班)一、活動目標通過幼兒親自動手實驗,發現香煙中含有有毒物質,了解香煙對水的污染,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香煙、金魚、魚缸。
三、活動過程1.做一做(1)金魚在魚缸中快樂地游動。
(2)把香煙泡在水中。
(3)把金魚放入泡有香煙的水里。
(4)金魚死了。
2.想一想、說一說金魚放入泡有香煙的水里,數分鐘后金魚死了。
請幼兒通過討論得出:香煙中含有有毒物質,吸煙對身體有害。
四、活動建議1.本篇活動中的實驗兩人一組進行,結果由幼兒觀察說出,教師可做簡單小結。
2.可用螞蚱做實驗:在玻璃缸里放入螞蚱,用在泡香煙的水中泡過的青菜葉喂它,發現螞蚱會避開菜葉,并遠離菜葉進入睡眠狀態(時間需用20分鐘左右)。
3.活動延伸(1)創編一個表演游戲,讓幼兒進行表演。
(2)幼兒可在家與父母一起用小蝌蚪做實驗。
可用小草魚、小蝦等其它小水生動物代替金魚。
香煙水的濃度越大,實驗效果越好。
(3)幼兒可在家里觀察、比較吸煙和不吸煙的人,如他們的手指顏色、牙齒顏色、嘴里氣味等。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六
垃圾在一樣平常生存中隨時可見、到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舉動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平安教誨月”,憑據“擁抱康健、關愛性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造就幼兒精良的衛生習性和開端的環保意識。
1、讓幼兒開端相識垃圾是奈何孕育發生的以及垃圾的傷害。
2、讓幼兒知道應當天天排除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運動預備:
1、種種亂堆放的生存垃圾、工場臨盆而孕育發生的產業垃圾及修建垃圾的照片、圖片。
2、什物投影儀。
運動流程:
1、參不雅圖片、相片,評論辯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那里見過這些征象?
2、看圖相識并評論辯論:垃圾是奈何孕育發生的?
3、小結:垃圾的孕育發生重要有—一樣平常生存中孕育發生的垃圾;工場臨盆歷程中孕育發生的垃圾;修建垃圾。
4、幼兒自由評論辯論:我們生存中的垃圾是從那里來的?
運動預備: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充滿蚊蠅等害蟲;(2)在病院辦理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幼兒園教育隨筆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入口袋里。
2、什物投影儀;運動室地面分布一些紙屑、紙片。
運動流程:
1、讓幼兒檢察地面上有什么,排除地面。
2、構造幼兒評論辯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傷害?
3、看圖片(1)—(3)相識:垃圾的傷害。
運動預備:
1、課前排演布偶?。骸肮珗@里”。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什物;種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運動流程:
2、幼兒評論辯論:有了垃圾應怎么辦?垃圾的“家”在那里?
3、展現種種垃圾的“家”的什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桶到室外撿垃圾。
結果闡發:
經由過程舉行“垃圾”的系列運動,孩子們對垃圾的孕育發生、幼兒手工制作傷害以及有了垃圾應奈何做有了開端的熟悉和相識。在評論辯論“垃圾是從那里來的?”的題目時,孩子們憑據已有的生存履歷,紛紜搶著談話,說出了一樣平常生存中所孕育發生的垃圾??蓯鄣漠呪曣徽f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便是垃圾,雞骨頭也是垃圾”。智慧的'李佳憬說出:“孫先生教我們做手工的時間會有許多紙片被扔失,這也是垃圾?!弊屑毜拿绯叙⒄f出:“我媽媽在家摒擋房子也掃出許多的垃圾?!笨熳斓膹埼暮佬∨笥颜f出:“先生給小朋友吃藥,丟失的藥袋也是垃圾。另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許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么表示?”孩子們紛紜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嘴里還嘀咕著:“臟逝世了?!薄罢娉簦 焙⒆觽儗膫μ岢隽吮旧淼拇譁\的熟悉。當孩子們饒有愛好地看完布偶劇,在答復“有了垃圾怎么辦?”的題目時,孩子們都眾口一詞地說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還靜靜把本身口袋里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經由過程進修,我發明,孩子們較之曩昔更能自發地堅持班上的衛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臟物能自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臟工具的征象顯著淘汰,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紜反應孩子在家中的衛生表示,我們的教誨取得了滿足的結果。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七
1、讓幼兒練習聽信號迅速反應,錘煉幼兒動作靈敏、協調。
2、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幼兒對緞煉的愛好及活潑爽朗的性格,培養團隊精神。
3、教育幼兒應該愛護小樹。
4、培養表演的興趣。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1、制作小樹一棵。
2、場地布置如右圖。
(一)開始部分。做預備運動,活出發體。
師:小朋友們,過會我們要玩一個游戲,現在大家跟著我活動一下身體,等下才能表示的更好。
小鳥飛,飛啊飛,拍拍翅膀飛啊飛。(上肢運動)。
小鴨走,走啊走,搖搖擺擺走啊走。(下蹲運動)。
小象走,走啊走,甩甩鼻子走啊走。(俯背運動)。
小馬跑,跑啊跑,嗒嗒嗒嗒跑啊跑。(跳躍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樹,引出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小樹)哪個小朋友能告訴老師和小朋友,樹有什么好處?(能乘涼、小鳥可以住在樹上……)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小樹。今天我們玩的游戲就和這小樹有關。游戲的名字叫"愛護小樹"。在我們旁邊,地上畫了個什么圖形?(圓圈)小朋友們先拉好小手,站在線上,圍成一個大圓圈。
2、老師交代游戲規則。
小朋友在叫他的小朋友到他位置前沒扶到樹,就是接著扶樹。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反應最快,最注重。
3、教師提要求。
師:
(1)扶樹的小朋友叫名字時,聲音要大聲,清楚,讓大家都聽得見。
(2)扶樹的小朋友要在數完"一、二、三"后才能松開小樹。
(3)圈上的小朋友不能推擠。
4、開始游戲。
教師與幼兒一起游戲,在游戲中對呈現的問題進行提醒,讓幼兒更清楚游戲的規則。
5、分組進行游戲。
幼兒人數較多,可讓幼兒分組游戲,使幼兒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對活動情況進行評價。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啟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他們長大以后成為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隨著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并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于是我們在植樹節這天,為美化、凈化環境,組織幼兒給種路旁的植物澆水,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
2、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懂得保護植物就是保護環境的意識。
3、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耐心、愛心,體驗同伴間相互勞動的喜悅。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1、介紹植樹節的相關活動。
2、已學會用水壺給植物澆水的技能。
3、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知道要保護好植物,不能隨便折斷樹枝。
1、交代具體要求,告訴幼兒今天是植樹節,我們將為路邊的'植物澆水,為環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2、幼兒提著水壺出發到路邊。
3、師提出要求,要按順序給路邊的植物澆水并注意不碰斷小樹苗不踩壞小花蕊。
4、幼兒開始給植物澆水,教師巡回觀摩并給予指導,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
5、教師對幼兒的勞動給予肯定并進行評價。
6、幼兒收好小水壺回園。
7、互相交流體會,師總結活動。
從活動的結果來看,我們對幼兒進行的愛護植物保護環境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我們不是通過說理、說教的方法對幼兒灌輸環保知識,而是重視讓幼兒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讓他們從有趣的活動中去體驗、去認識。幼兒的這些情感及知識是來自于他們的自身經驗的,其中的因果關系也基于思維可及的范圍,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獲得正確的認識,作出正確的反應,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為和習慣。
雖然很累,但是他們很開心,一張張小臉干的紅彤彤的,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好看。因為他們知道植樹能美化環境,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生活中的教育無處不在,生活中的美麗點點滴滴,讓我們的心更溫暖,真正生活在“藍天、綠地、紅積木;健康、快樂、我最棒”的教育藍圖下!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八
一、培育晉升幼兒開端的節約用水意識,教育幼兒顧惜以及護衛水資源。
二、向導幼兒相識人們的生計離不開水。
臟娃娃、水盆、毛巾、洗衣粉等。
1、起頭部門
一、幼兒隨《灑水車》音樂自由默示自己,自有舞蹈。
二、師:"噓,小朋友們(輕聲地),瞅你們跳的這么暖鬧,我就一向在煩悶兒,灑水車用什么感召呢?它是干什么的?"
2、底子部門
(1)娃娃變潔凈了
一、師:"哦,正本灑水車是給馬路洗浴的!在灑水車違面的大大年夜水壺里裝著良多的水呢,這樣才華包管有富裕的水源來給馬路痛利落索性快的洗個潔凈!正本水的感召還真不小呢!"
(2)奇異的'水――開導幼兒評論爭論水在咱們生計中的用場以及危險
一、水的用場水能喝、能洗馬糊象,人與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
二、水的危險
a、水多――造成洪流,沖毀良田、房屋、樹林、橋等。如印度發生的印度大大年夜海嘯、中國在多雨時令發生的洪流等。
b、水少――造成干旱,人們不能因水,莊稼干涸等3〉鑒賞故事《小強的夢》
一、教師有豪情的報告故事。
二、向導幼兒依照故事內容評論爭論:
a、水龍頭的感召是什么?為什么要關好水龍頭?
b、要是發現水龍頭在滴水,該如何辦?
c、入修兒歌《關好水龍頭》
關好水龍頭自來水,嘩嘩流,小朋友,忙歸頭,踮起腳,伸著手,擰呀擰,扭呀扭,使勁關好水龍頭,節約用水記心頭。
3、收場部門
一、師:"小朋友們,水的感召可真大大年夜,小朋友們渴了要喝水,魚兒離不開水,花朵也必要水;水還能幫忙小朋友們講衛生、變潔凈,所以咱們應該愛護水資源,不能浪擲!"
二、師:"而今,咱們就先往洗洗手,然后一塊兒站齊整的軍隊,往喝水吧!"
4、教學延伸
一、教師鼓舞激勵幼兒對峙干凈,用準確的行動措施洗手,養成卓異的衛生民風。
二、察瞅科學區內植物的發鋪,經由過程幼兒自己辦理,相識植物的發鋪離不開水。
三、提醒幼兒多喝水,對峙身段健康。(重視是適宜的喝水,過量的飲水會誘發幼兒的水中毒,飲水過度會造成幼兒體內的鹽分過稀,導致體現全身無力等水中毒現象)
小班環保課程教案大全(19篇)篇十九
1、能熟練用剪刀,并知道剪刀的作用和特點。
2、幼兒嘗試創新剪落葉。
3、學會對稱剪法。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剪刀彩色的紙張膠水。
1、教師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秋天有什么變化?(水果熟了、天氣變涼爽了、樹葉飄落下來了----------)。
2、教師出示一片已經剪好的落葉。
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落葉的顏色和特征。
3、教師示范剪落葉。
先拿一張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彩紙,對折,在紙上畫出葉子的半部分,在沿著線條剪下。打開就是一張美麗的落葉。
教師著重講解畫落葉的方法:畫樹葉的時候,要畫出落葉的特點:有細細葉柄,寬寬的葉面,尖尖的葉角。
4、幼兒動手操作。
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并幫助動手操作比較弱的幼兒。
5、幼兒作品評價。
在剪紙活動中,應耐心、引導孩子克服困難,產生對剪紙的興趣,讓孩子從沒耐心變的`慢慢愿意剪,逐步養成他能習慣的參與剪紙,使他對剪紙活動的興趣有增無減。同時,對他完成的作品給予贊賞和肯定,讓他體驗到完成剪紙活動作品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