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主題紅色經典篇章朗誦稿報告一
紅色小品劇本游擊隊
紅色小品劇本;游擊隊
旁白一:在抗日戰爭年代,游擊隊的物資相當的貧乏,除了依靠自己的生產,大部分還是需要鬼子的“友情贊助”。
場景一:
(舞臺布局:一桌一椅,最簡單的擺放,不要任何裝飾)
游擊隊長:同志們,根據組織上傳來的消息,明日下午將有一個鬼子的運輸小分隊經過我們的根據地,到時候我們要一舉拿下他們!
游擊隊員一:隊長,明天鬼子那里都有什么物資啊?
游擊隊員二:是啊,透露一下嘛!(詭異地笑)
游擊隊長:這個嘛……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游擊隊員全體:藍天六必治
游擊隊長:(笑了笑)嘿嘿。
明天的明天,你還會送我“水晶之戀”嗎?(作曖昧狀)
游擊隊員全體:喜之郎果凍
游擊隊長:一切皆有可能(作健美狀)
游擊隊員全體:李寧
游擊隊長:哈哈!好,不說了!這次的行動同志們有沒有信心?(大聲地問)
游擊隊員全體:有!堅決完成黨交給我們的任務。(異口同聲)
(燈光暗下,換舞臺布景)
旁白二:另一邊,鬼子因為遭到多次游擊隊的阻擊,為了這次運輸的成功,現在正在商量對策。
場景二:
(舞臺布局:一桌一椅,鋪上桌布,桌子上可以擺放花或者茶具,加上日本國旗也可)
鬼子隊長:你們滴這些家伙,明天給我大大滴準備好,不要丟皇軍的臉
鬼子二:太君,我頭疼,快死了……(捂者頭痛苦地叫道)
鬼子隊長:想死?運完了你再給我去死(發怒)!
鬼子三:(對著天自言自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說三個字“我不去!”
鬼子隊長:(撥出佩刀)你再說一次?
鬼子三:為人民服務(行軍禮)啊,不,不是……皇軍萬歲!(因為說錯話轉身就跑)
(燈光暗下的同時)
鬼子隊長:我怎么養了這幫不聽命令的膽小士兵啊?(苦笑狀)
場景三:
(不用舞臺布景;鬼子運送物資走過來,放“鬼子進村”音樂)
(鬼子從舞臺一邊走到另一邊的時候,游擊隊員上,槍聲響起)
主題紅色經典篇章朗誦稿報告二
“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彝海同盟”、“強渡大渡河”……一幕幕場景以宏大的氣勢在湖南大劇院的舞臺上展示出來,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發起復排的紅色經典話劇《萬水千山》日前在長沙彩排演出便吸引了很多觀眾。“演出結束后,《萬水千山》劇組將沿著紅軍長征路巡演。”該劇制作人馮學東告訴記者。
話劇《萬水千山》曾經鼓舞了新中國幾代人,而今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復排,更有一番別樣的意義。當年《萬水千山》由解放軍將軍戲劇家陳其通導演,今日《萬水千山》由陳其通之子、總政話劇團一級編導陳嘉陡導演;在演員上,飾演紅軍戰士的湖南話劇院演員平均年齡28歲,典型的“80后”、“90后”,可謂青春出演……
歷史的接力棒,就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
經典的魅力
1931年,15歲的陳其通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之后,陳其通以紅軍的長征經歷為主線,完成了話劇《萬水千山》劇本的創作。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1952年《萬水千山》走上話劇舞臺進行公演并取得巨大成功,觀眾踴躍,好評如潮,許多老紅軍紛紛提筆寫評論,回憶往事。
1975年,陳其通將軍再次擔任編劇,在原劇本的基礎上強化并增加了相當一部分人物與情節,并由原來的六幕話劇增加為十幕,這臺話劇復排復演感動全軍,在當時掀起了《萬水千山》的熱潮。鄧小平及聶榮臻、王震等老戰友一起觀看重排的話劇《萬水千山》,共同回顧難忘的戰斗歲月。此后至1978年的3年里,演出盛況不衰。“《萬水千山》表現的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魂的集中體現,它撼人心靈、發人深思、催人奮進,其情其景,在大多數如今45歲以上的國民心中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萬水千山》藝術指導蘇叔陽告訴記者。
2009年經國家文化部及相關部門批準,由中華文化促進會聯合田漢基金會等單位主辦復排話劇《萬水千山》,經過2年多的籌備,前期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復排及巡演工作蓄勢待發。
新時代的“長征”
“在保持話劇《萬水千山》原有的高度寫實主義表演風格的同時,此次復排的《萬水千山》加入了全新創作的7段大合唱、3段集體舞,以寫意的畫面來展示行軍、對仗畫面,戰斗畫面與輕松歌舞渾然一體,把不同藝術形式的感染力發揮到極致。”導演陳嘉陡說,“我們希望帶給今天的觀眾鮮活、震撼的畫面。”一位觀看過此劇的老太太認為,此劇排得相當不錯,“比我們當初看過的要好很多”。
紅軍長征路途二萬五千里,巍巍雪山、茫茫草原和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都是人們熟悉的場景,但今日《萬水千山》如何將這些變化眾多的畫面和場景在舞臺上鮮活呈現呢?據了解,除了現代話劇中常見的電腦燈制作的特效以外,《萬水千山》劇組首次在話劇表演中運用了led顯示屏,屆時,一塊寬14米、高6米的顯示屏將立在舞臺后方,陳嘉陡介紹說:“采用led顯示屏,能讓寫實的畫面更真實,寫意的畫面更靈動,讓沒去過大渡河、雪山,沒進入過彝族區的觀眾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
記者在演出現場看到,話劇《萬水千山》采用的全部是實景,所有的假山、磚石都是實打實重新做的立體道具,而不是常見的沒立體感的背景畫。“劇中用到的近百支步槍、手槍和其他的大刀、斧子全是金屬的,在舞臺上打上去哐哐響,絕不是木頭道具。”陳嘉陡說。
復排與巡演
2011年1月初,復排紅色經典話劇《萬水千山》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媒體見面會。出席見面會的有老紅軍代表王定國、王定烈、黃靜波、蒲文清等;知名導演及演員有黃定山、尚敬、吳若甫、巫剛、吳玉華等;當年參演《萬水千山》的老演員李淑芬、李寶義、陳惠良等。
作為出席《萬水千山》發布會的嘉賓,一些青年演員從中認識到這部話劇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不僅是滿腔熱情地謳歌了長征精神,同時更是對個人的信仰以及價值觀進行一次深入思考。他們感慨說,難得與歷史相逢在這和平盛世,并且能夠親身體會這段不能被忘記的大無畏精神。留給自身的豪情與激昂,至少是在多年后仍可回味,同時在個人的人生道路上仍可保留積極進取的處世態度。
記者了解到,復排版《萬水千山》的5位制作人都為軍人后代,他們在介紹這部話劇時表示:《萬水千山》是對那段悲壯歷史在現今社會的完好保存,是屬于紅軍長征路上的記憶。今天我們之所以復排《萬水千山》,不僅是情感元素的真實解讀與還原,還應該是重塑信仰和理想的一個刷新。
主題紅色經典篇章朗誦稿報告三
誦讀紅色經典,勵志當代少年
引導學生參與誦讀,廣泛了解民族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提升文明素質,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應用水平。同時促進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機構
為加強對活動的指導和協調作用,成立了活動組委會:組長:陳晶副組長:周嬌主持人:鄒素花
評委:
小語組教師(5人)會場秩序:各班主任。
狀填寫:各班主任。
1、活動形式:以個人誦讀和集體誦讀為主。集體誦讀可由多名學生參與,也可由老師和學生合作,但以學生誦讀為主。允許適當穿插伴舞、情景劇等。要求自備配樂。
2、內容:以近代百年來中華紅色經典詩文為主,也可自選經典愛國篇目或自創。所選詩篇必須緊扣主題。參賽者人數不限,朗誦形式不限。誦讀使用普通話,并脫稿。節目時間控制在5分鐘。
2018年9月30日下午,學校操場
本次活動一等獎設2名(高低段各一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若干名。
評委共由5位老師擔任。實行10分制,采取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平均計分并保留兩位小數做為最后的比賽成績。
1、朗誦水平與表演技巧(5分)
能正確把握詩(散文)內涵,聲情并茂。語氣、語調、語速與朗誦內容相協調,表達順暢,感情真摯,富有韻味和感染力。積極向上,充實生動,符合主題要求。節奏處理得當,朗誦技巧運用自如。超時酌情扣0.5分。
2、普通話水平(2分)
語音標準,吐字清晰,聲音洪亮,音色優美,語言流暢,無方言痕跡。
3、現場感染力(1分)
表演時輕松自然,有較好的舞臺氣質,表現力和觀賞性強,能夠引起評委和觀眾的共鳴,舞臺整體效果好
4、形式及儀表(2分)
朗誦形式采用恰當、富有創意,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脫稿,可配樂;輔助選擇符合作品風格,與朗誦內容、節奏協調,能增強朗誦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主題明確,格調高雅,藝術性較強;儀表整潔;舉止得體,端莊大方。
主題紅色經典篇章朗誦稿報告四
大家好,我是四年級1班的姬梓文,今天我給大家講的紅色經典故事是:革命英雄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1932年,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山西人民開展救亡運動,文水縣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從此,劉胡蘭開始接觸到革命道理,10歲就積極參加村里的抗日兒童團,和小伙伴一起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在前線表現得十分勇敢,不但為傷員包扎傷口,而且還幫助戰士們運送彈藥。這時的劉胡蘭才13歲。后來,劉胡蘭當上了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她發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做軍鞋,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劉胡蘭在斗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準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她才14歲。
為了革命的需要,黨派劉胡蘭回云周西村領導工作。其間,劉胡蘭曾配合武工隊員,將大惡霸石佩懷處死,贏得了老百姓交口稱贊,也惹怒了反動派。為了報復,反動派率軍突襲云周西村。上級命令劉胡蘭轉移,但是,為了幫助更多群眾和黨員轉移,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敵人的威脅之下,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敵人問她:“你給八路做過什么工作?”劉胡蘭大聲說:“我什么都做過。”
“你為啥要參加共產黨?”
“因為共產黨為窮人辦事。”
敵人惱羞成怒:“你小小年紀,嘴巴這么硬,難道你就不怕死嗎?”
劉胡蘭斬釘截鐵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要殺要剮由你們,要我自白,妄想。”殘酷的敵人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將同時被捕的六位革命群眾用鍘刀殺害。劉胡蘭毫不畏懼,從容地走向鍘刀,壯烈犧牲。就這樣,年僅15歲的劉胡蘭結束了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1947年春天,毛主席聽到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后,感動地揮毫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大字,高度贊揚這個年紀很小的大英雄-劉胡蘭。1947年8月1日,劉胡蘭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英雄浩氣傳千古,胡蘭精神照后人。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當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學習,奮發有為,一定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前行!
主題紅色經典篇章朗誦稿報告五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革命教育”我校在20xx年清明節期間,組織學生開展了“紅色經典誦讀”活動。
1.班主任先對這個星期的推普周,作宣傳,并倡導同學們說標準的普通話。
2.大家讀一段繞口令,有些同學讀得斷斷續續,一部分同學讀得聲情并茂,還有一些同學讀得很溜。
3.老師出示岳飛的《滿江紅》給我們讀。
齊讀時,大家氣勢磅礴,好像自己真的是岳飛了,被岳飛的英勇與悲壯感動,都化在他的詞里。
4.誦讀完激情澎湃的《滿江紅》,教師又出示李清照的凄美哀婉詩詞的《聲聲慢》,讓同學們誦讀。
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讀出了詞中的凄涼,把感動都融入到朗讀中。讀出了詞人的傷感之情。而《長相思》這首詞,我們又讀出了納蘭性德的思鄉懷親之情。
這次班隊會,我們的收獲很大,誦讀詩歌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并深深地陶醉在古代優美的詩詞中。
此次活動,達到了:
一、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形成了誦讀的良好氛圍。
二、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道了“詩前幕后故事”、“文壇軼事”,他們了解、知道詩人多了,了解的歷史事件多了。
三、學生初步掌握了誦讀的方法,并能運用,部分學生還能把學到的經典語句運用于作文之中。
四、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鑒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