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美術教案篇一
第 18 課時
年 月 日
第7課 小小園藝師
共 3 課時 第 1 課時
知識與技能目標:欣賞盆景,能收集和利用一些盆景材料。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提高動手制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分工明確,體現創新精神。
利用材料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
欣賞、設計、制作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1、引導學生欣賞樹木盆景,初步感受盆景中樹木的形態和造型。
2、學生談談課前所了解到的對盆景的認識了解和興趣所在。
3、欣賞示范作品。用鐵絲、橡皮泥等相近材料塑造的各種錯的造型。
1、學生嘗試:根據剛才所看所想,試著運用所準備的工具制作一棵簡單的樹。
2、師生探討:在嘗試制作中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
1、欣賞圖片與講解:松柏--直立挺拔;
柳樹--婀娜多姿;楓樹--色彩艷麗。
2、教師示范。樹干的塑造:注意樹干的造型有特色。枝、葉的塑造:注意疏密組合。
3、學習制作樹木模型的方法和要領。
4、講解簡易的盆景制作方法。
1、作業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幾件盆景中的小屋、涼亭、小橋、小船等模型。
2、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展示學生的作品。
評一評:你認為造型大方逼真的模型有哪一些?
1、學生舉例回答印象最深的一處園林景觀。
2、小組交流,師生暢談。
3、比較后面的盆景和前面所看到的盆景的共同點和差別。
學生交流:在制作中積累初步經驗。
1、了解常見樹木的基本特征。
2、學生觀察,學習方法。
3、學生總結歸納制作步驟要領。
學生創作,按照要求完成作業要求。小組或二人合作形式。
說一說:在制作的想法和在制作過程中的感受。
美術教案篇二
(1)認知目標: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畫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畫出來。
(2)操作目標:學生通過欣賞學習和自己的想像力,參照藝術家的原作,用水墨畫進行表現。
(3)情感目標:借助于名畫的形式畫出對生活用品的回憶和感受。
通過學習,用水墨工具臨摹改編名畫。
運用毛筆的中鋒、側鋒以及水墨的濃淡表現畫面。
教學課時:1-2課時
課前準備:水墨畫工具;名畫投影片;補充的名畫;范畫作品。
(1)導入: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畫家和他們的作品。
(2)欣賞:
方案一: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中外名畫,引導學生欣賞。
提問:在欣賞時思考畫面的主題內容和構圖。
方案二:欣賞課本上高更的畫《高更你早》。思考畫面上的主題內容。
(3)討論:
師:什么是變體畫?
學生自學,相互討論,全班交流。
(4)作品評析:
欣賞書上的學生作品,與高更原作進行分析比較(主體物,構圖的表現方式)。
討論:怎樣才能完成變體畫。
(5)嘗試練習:
教師提出具體要求。請學生代表上黑板試畫,其他學生在草稿紙上試畫。
(6)創作水墨變體畫:教師示范水墨變體畫。
水墨畫的技法要求:
a、用毛筆的中鋒勾畫主要的形狀。
b、用毛筆的側鋒做大面積的渲染。
c、墨色的運用:焦、重、濃、淡、清。
(7)學生作業練習:
a、選擇《高更你早》或《故鄉的夢》進行改編。
b、可選擇橫或豎的構圖方式進行創作。
c、勾線后染墨。
(8)作業展評: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講評。
(9)課后拓展:選擇自己喜歡的水墨名畫改畫成水彩畫或油畫。
(1)復習導入:將上一課時的作業展評。討論作業的創作表現效果。
(2)欣賞;欣賞中國漢代畫像石和木版年畫。
(3)討論交流:
討論;漢代畫像石、木版年畫上畫面內容。讓學生聯系我們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談。
(4)創作構思:
a、欣賞書上的兒童畫作品。
b、在草稿紙上用鉛筆參照書上提供的三幅畫進行變體畫的創作。
c、教師點評:構圖和內容提要豐富生動,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師用線描的方法創作《老鼠娶親》,畫出結婚時的熱鬧場景。
(5)創作練習:
師:在宣紙上模仿漢代畫像石或年畫的形式共青團一幅水墨變體畫。
(6)作業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濃淡,用中鋒勾線,粗細勻稱,線條流暢。用側鋒渲染時注意墨色的焦、重、濃、淡、清的運用。
構圖要求:合理安排畫面,主次清楚,層次分明。
美術教案篇三
課時:2課時
欣賞、感受了解大自然的美麗,增強環保意識,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
如個啟發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及愛護方法。
1、顯性目的:通過欣賞使學生能夠發現大自然的美,并結合自己的認識和聯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隱性目的:通過課堂活動的參與與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發現美的愉悅,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教學思路:1、通過啟發回憶,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大自然中的景物,使學生明白自然界所包括的內容。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感知和發現自然界中各種景物的美,經過小組的討論和交流表達自己喜歡大自然的情感。最后延伸到如何從我做起保護好大自然。
2、教師設問:同學們,爸爸媽媽經常帶你們到大自然或公園玩嗎?那里的風景美不美呢?給你印象最深感覺最美的是哪些景物?請學生大膽地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要調動氣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師小結:你們回答得真好!大自然非常的美,我們都非常的喜歡大自然,這節課老師就將帶領大家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教師板書課題。
4、講授新課:
⑵教師重點介紹一到兩幅圖片,重點從圖片中的造型、顏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上來介紹,為學生分組評訴作品時提供一個范例。
⑶學生分小組進行欣賞和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景物以及喜歡它的原因。
⑷小組進行學習后的匯報工作。幾哦市要多鼓勵表揚發言的同學。
⑸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身邊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在生活中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們傳遞美的信息。你們感受到了嗎?樹木正在發芽,葉子正在由淡綠變成深綠,露珠兒在小草尖上晶瑩的閃動著,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你們能感受到嗎?大自然是最美好的,我們能為保護她而做點什么呢?請同學們來自由談談。
⑹學生發言,教師總結。
在這一課中,學生在活動中度過,在田野、學校的沙坑里進行。學生玩得很愉快同時也學到了親身體驗到自然中的樂趣。再一次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設想在其他季節、地點進行此類活動,夏游、秋游或班隊活動中實施。那他們更容易理解這課的內容。
美術教案篇四
1、回憶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并相互介紹。江蘇版美術教案,美術論文,美術,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制作ga)
3、 觀察生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
教學重點:用獨幅或連環的畫面表現印象深刻的事。
學生:準備好各種繪畫工具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
1、 在你記憶里“印象深刻的事”有嗎?介紹給大家!
2、 你準備表現哪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1、 你認為哪張作品表現的主題最好?
2、 你準備用單幅還是用連環的畫面來表達主題?
3、 欣賞的作品中都用了些什么工具或材料?
(小組就以上問題再進行討論),美術論文,美術,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制作品。
把記憶變成畫面——“印象深刻的事”。作業期間以小組形式相互交流非成品。
1、 全面觀察學生作業。
2、 對個別學生進行畫面構圖指導及畫面連續性的指
3、 鼓勵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美術教案篇五
“中國杜鵑之鄉”是古鎮柴橋擁有的一項美譽。一進柴橋鎮,山上田里,花木場一片連著一片,村村落落仿佛點綴于大花園中。幼兒在這個大環境下對花花草草也非常的感興趣,為了使幼兒更加了解我們鎮的特色,我們決定以此為切入口,開展活動。
1、感受杜鵑盛開的美麗景象,初步觀察認識杜鵑花的特點。
2、大膽與農民交流,運用語言表達所見所聞。
1、選擇杜鵑盛開的時候開展活動,與花木場聯系確定參觀地點。
2、告知家長本次活動的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項。
3、讓幼兒知道參觀的要求,想好自己要了解的問題。
一、看一看。
引導幼兒在花木場里觀察杜鵑,初步認識杜鵑并感受杜鵑花的美。
二、問一問。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向花木場的員工提問,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三、說一說。
幼兒相互交流,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看到的杜鵑花,教師做紀錄。
四、畫一畫。
回來后請幼兒將自己看到的杜鵑化畫下來。
1、嘗試運用觀察、紀錄的方法區分西鵑和毛鵑的不同之處。
2、觀看感知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1、ppt課件
2、西鵑、毛鵑實物。
3、幼兒人手一張紀錄紙。
一、觀看ppt,使幼兒感知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教師邊觀看邊介紹杜鵑花的品種,并滲透柴橋是“中國杜鵑之鄉”。
二、區分西鵑和毛鵑的不同。
1、教師介紹西鵑和毛鵑。
2、出示紀錄紙,明確觀察目的,了解紀錄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瓣和葉子。
4、利用紀錄表,大家一起討論、總結西鵑和毛鵑的不同。
三、教師總結,區分不同杜鵑花的主要方法。
美術教案篇六
1、認知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討論,感受太空的奧妙,了解星座形成的有關知識和命名規則。認識自己的星座圖。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感受、體驗不同星座的圖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操作目標:利用適合自己的各種材料、工具繪制自己的星座圖。
根據星座進行想象并畫出各種圖型。
有關星座意境的想象和創造。
星座的圖片,課件、實物展臺等。
彩筆、顏料等。
1、出示課件,展示宇宙星空的動畫和圖片,在寧靜幽雅的音樂中將學生的思維、想象引到太空。
2、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太空中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樣的景色?(……)
3、滲透星座的知識:天上的星星會按時間順序出現。如果把同時期出現、比較亮的星星群連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人們還根據它們不同的形狀,命名成了不同名稱的星座。今天我們要來根據自己的星座進行聯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星座圖畫出來。(板書:《星座的聯想》)
1、欣賞:(了解星座的形成和命名規則)
⑴太熊星座。⑵天龍星座。⑶天蝎星座。⑷處女星座。⑸水瓶星座。
2、拓展:
⑴你知道太空還有哪些星座嗎?(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水瓶座、雙魚座、天瓶座……)
⑵你想知道自己屬于哪個星座嗎?說說你是屬于哪個星座的。
欣賞老師課前準備的作品,(利用實物展臺或課件,逐圖播放,欣賞不同星座的圖片,啟迪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了解它們的表現形式,從中受到啟發?為自己的作業收集素材,尋找靈感。)
在小組中,談談自己屬于什么星座,準備怎么畫,小組成員達成共識,確定自己的創作意圖和主題,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
教師在輔導中注意以下幾件事:
1、不同的星座應畫出不同的造型,構圖要飽滿,適當添畫周圍的環境。
2、上色時應細致周到,教師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圖案讓學生參考資料。
3、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確實可行的材料進行制作。
1、四人小組進行交流并互相點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2、畫面是否有創意。
3、構圖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協調。
將小組交流后,選擇出來的較好的作品,集體拼合成一幅大的星座圖,引導學生欣賞評價。
用泥塑、彩紙折疊等其他材料制作星座圖。表現立體的星座圖。
札記:在網上搜索時無意中找到一個“”,有許多美麗的星座繪畫,我把它展示給同學們看。真的激發起了學生無限的創造欲望。比老師一個人講效果要好多了。
施教時間:11月7日——11月10日
美術教案篇七
1,通過情景,知道春天柳樹媽媽會長出新頭發。
2,通過觀察和嘗試畫線,初步了解給柳樹梳頭發的技法。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1,材料準備:范畫、柳樹枝畫紙、綠色蠟筆、桌布
2,經驗準備:角色扮演,師是春姑娘,幼是春寶寶
一、情景導入
幼:樹媽媽。
師:對,她是柳樹媽媽。
2,春天來了,柳樹媽媽長出了新頭發,她的頭發是什么顏色?
幼:綠色
師:對,綠色的長頭發。
二、春姑娘給柳樹媽媽梳頭發
師:春姑娘悄悄的走來了,她看到還有一個柳樹媽媽沒有長出長頭發。她就拿出綠色的梳子給柳樹媽媽梳出了長頭發。
師:春姑娘梳的很認真。梳子從樹媽媽的枝頭上慢慢梳下來,這里梳一下,那里梳一下。
三、春寶寶給柳樹媽媽梳頭發
師:咦!春寶寶能梳出長頭發嗎?現在請一位春寶寶試一試。請王秩輝(梳子要從樹媽媽的枝頭上慢慢梳下來)。好,非常棒!王秩輝的本領也很大。再請一位春寶寶,請張宇琛(梳子要從樹媽媽的枝頭上慢慢梳下來)。他也很棒。
師:我看到很多春寶寶也想給柳樹媽媽梳頭發。現在請阿姨把桌布鋪鋪好,請春寶寶輕輕的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邊(操作略)。
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大部分能獨立完成作品。我能關注幼兒主體性,并及時指導,教學目標順利達到。但還存在不足,發現個別幼兒畫面較臟,個別幼兒不能獨立完成。在以后的活動中在這方面問題中加以引導。
美術教案篇八
本課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不同種類的線條帶給人的美感,培養學生的設計造型能力。教材中展示出畫家畢加索《坐在柳條椅子上的朵拉馬爾》,目的是引導學生感悟畫面中不同種線條合理組織給人帶來的美感,感受畫家非凡的創造力。《苗族蠟染圖案》線條流暢,既有秩序又有變化。給人以裝飾的美感。教材還選擇了一些不同內容的學生作品,給師生比較大的選擇空間。同時,學生在作畫過程中也可以參考。
1、初步感受不同種線條帶給人的美感。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知識與技能)
能用不同種線條組織一幅畫面,表現出一定的美感。
2、通過對作品的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過程與方法)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重點:初步感受、體驗藝術作品中線的美感。
難點:如何運用不同種線條表現美感。
1、小蝸牛去奇妙的旅行,邀請四個小朋友陪同,誰愿意呢?展示小蝸牛爬行的痕跡,引出四種不同的線條,導出課題。
3、小小的線條真神奇,能變換出這么多種,今天我們就用這些會變的線條上一節有趣的繪畫課。
4、課件欣賞:建筑物、動物身上的線條
2、比一比,看看哪一組畫的最棒。
3、進行小組評比。
2、播放課件:
(1)欣賞線條動畫“神舟七號”飛行。
(2)欣賞藝術作品:線條肖像畫:畢加索的作品《坐在柳條椅上的朵拉.馬爾》看看藝術大師是如何運用這些線條的。
(3)《苗族蠟染圖案》
有秩序、有變化、線條流暢,給人以裝飾美感
小結:線條既要有不同種類的變化也要有一定的秩序才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好,那我們作畫得時候也要注意這幾點。
剛才同學們看了這么多學生作品,你能畫出這么多有變化又很漂亮的線嗎?那就要同學們多練習啦!這節課我請同學們當一回設計師,你們自己設計喜歡的東西用會變的線條來裝飾衣服、陶罐以及很多各種各樣得物體。
1、學生自評互評:哪一幅作品線條比較突出?為什么?哪一幅需要改進?
2、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通過這節課學習,我們認識了線條朋友!它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豐富的想象、美麗的畫面,還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美術教案篇九
此課是在《鳥和家禽》、《鳥的紋樣》、《水墨畫鳥》、《我做的鳥和家禽》基礎上的一堂“綜合、探索”課。像一只小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是每個孩子的夢想。本課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利用生活中廢棄的材料,從色彩、造型、巧妙的搭配入手,創意性地把自己裝扮成一只小小鳥,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本課是在"變廢為寶、變廢為美"的美術教學新觀念下一次革新性的創作會活動。
(1)認知目標:進一步了解鳥的外形特征,培養學生的造型概括能力。
(2操作目標:能綜合多種廢舊材料設計和制作鳥的形象。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關愛小動物的情感,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如何有選擇地利用一定的廢舊材料把自己裝扮成一只鳥。
教學難點:能夠綜合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創作,造型美觀、別致。
師生共同準備:a.各種廢舊材料(瓶、罐、紙箱、紙板等)。
b 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膠水、雙面膠、訂書機、膠棒等)。
c 各種繪畫工具(顏料、畫筆、調色盒等),以及抹布等整理收拾工具。
利用前兩節課中有關鳥的創作作品,來說說鳥的形象特征。
將師生共同準備的廢舊材料,分放于教室四周,根據自己帶的材料,學生介紹自已的創作意圖。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部分學生的創作意圖,討論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討論問題:
1 制作的成品是否安全?
2 色彩搭配是否吸引h?
3 如何合理利用不同質地的廢舊材料來制作鳥的各個部分?
欣賞:
l 一組有關鳥類的卡通真人秀造型,從色彩、造型等方面引導學生觀察。
2 歷屆學生的鳥類化裝造型圖片或書本上學生的學習活動圖片。
教師以鳥的其一部分進行示范制作,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制作,共同完成。
作業設計: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制作一件以鳥為主題的造型作品。
巡回指導:
l 及時協調學生的合作意識。
2 重點指導部分學生的細節制作。
3 友情提醒:注意美工刀的安全使用,注意膠棒的正確使用。
4 提供有關鳥的圖片,協助學生搞好創作。
展示活動:在教室中央,搭建"舞臺",進行鳥的真人秀表演,在座的學生組成"小小評講團",進行評議(根據色彩、造型、表演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