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清明節祭奠英烈活動方案篇一
一、活動主題
傳遞親情、緬懷先烈、弘揚四德
二、活動內容
(一)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三年級(周四上午8:00出發,具體另見方案)——去烈士陵園掃墓,引導學生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匯聚精神力量。回來后組織學生寫寫掃墓感受,每班推薦5篇,紙稿收齊教德育處。
四至六年級(周三——周五的信息課)——登錄中國文明網、日照文明網等網站,微機老師組織開展“ 網上祭英烈”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在網上向先賢英烈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低年級同學可回家與父母一起進行網上祭英烈活動)
(二)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隊會活動(周五上午三四節課)
1、走近清明
低年級老師認真備課,介紹“清明”相關知識,中高年級可由學生課前搜集資料,課上交流。(注意黑板及大屏幕氛圍營造)
2、清明誦詩會、故事會
1—3年級——開展清明故事會
4—6年級——開展詩文朗誦會
提前布置每位同學認真準備,搜集相關資料,指導練習。周五上午第四節組織活動,引導同學們慎終追遠、不忘傳統,讓大家在講述革命烈士故事或吟詠詩歌中,感受清明的意象萬千,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活動結束后,每班推薦一個經典節目報學校德育處,學校將組織在錄播室比賽展演。
3、節日小報編創
引導學生利用清明假期,學習節日文化、搜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通過自編自創“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獲和感悟,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開學后(4月8日)每班評選20份優秀作品,學段德育負責人收齊交德育處,學校將組織評價。< < < ?
清明節祭奠英烈活動方案篇二
通過本次活動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跡,激發隊員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和學習熱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現決定在全校開展清明節主題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內容安排如下:
一、參加對象:全校學生
二、本次活動時間:清明節前后
三、本次活動主題:緬懷祭奠革命先烈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四、本次活動內容:
(一)3月28日,國旗下講話---“緬懷革命先烈”。(負責:六年3班)
(二)3月28日-4月2日紅領巾廣播站播出以清明節為主題的節目。宣傳清明節的有關知識,讓隊員們緬懷革命先烈,對隊員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本次活動
低年級召開班會,了解清明文化,包括清明節的由來、各地的清明節習俗,有關清明節的傳說、故事等。(負責:一、二年級各班主任)
中年級開展清明詩文朗誦會,包括,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負責:三、四年級各班主任,詩詞內容見附件1)
(四)開展“網上祭英烈”本次活動
舉辦一場 “網上祭英烈”本次活動,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教育本次活動,讓全體學生在莊嚴肅穆的祭掃本次活動中,充分了解革命先烈為新中國建立的豐功偉績,充分感受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本次活動參與對象:中高年級
本次活動形式與要求:各班利用信息技術課在校多媒體教室進行,學生也可在家上網祭掃。登陸該本次活動平臺,可以通過鞠躬、獻花、留言等方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負責:中高年級班主任、信息科組教師)
(五)跟隨家人祭祖、掃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經歷等;關注祭祖、掃墓本次活動中的現象、習俗;談談自己對清明節各種習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為文化傳統可繼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本次活動應破除的。
(六)跟家人到郊外踏青,開展拔河、踢毽子、蕩秋千、打羽毛球等親近自然、張揚生命力的本次活動。
(七)舉行一次主題中隊會,請五老給少先隊員講革命故事。(大隊部組織四年級學生,4月2日下午班會課在電教室舉行)
五、本次活動要求:
各負責人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好有關紀念本次活動,注重實效,樹立典型,把學雷鋒本次活動引向深入。要充分利用校園各種宣傳媒介發動宣傳,努力營造本次活動聲勢,及時發現典型,總結經驗、全面報道、突出主題。
清明節祭奠英烈活動方案篇三
活動目的:通過清明節的主題教育,讓同學們了解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另外還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的一些習俗,清明節的歷史由來。通過這次主題教育,還讓學生來緬懷先烈,知道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活動過程:
一、清明節的來歷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個節氣,按公歷來說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農歷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節氣,都從冬至起,從冬至到清明,中間整整隔了七個節氣。每個節氣按15天計算,整整105天,交清明節則是106天。所以古人說:“冬至百六日為清明”,又說:“春分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
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二、清明節的習俗。
1、祭祖掃墓。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锨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2、清明節要蕩秋千。秋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粗樹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3、清明要踢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4、清明一定要去踏青。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5、清明也要放風箏哦。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三、網絡祭英烈
1、講革命故事 :《的扁擔》,讓同學們體會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介紹英雄少年《雷鋒》的故事
3、全體默哀。(默哀三分鐘)
是呀,我們不能忘記他們。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今天,由于場地限制,我們只能默哀三分鐘來表達對英雄烈士的崇敬。(默哀三分鐘)
4、全班同學有序地上臺點擊視頻,對英雄烈士進行網絡現獻花。
四、總結。
今天,在這次主題班會中,我們同學既了解了清明節的一些知識,又知道了一些革先烈的事跡。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你們能發揚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五、退旗。
清明節祭奠英烈活動方案篇四
一、活動目標
(一)、終極目標:倡導文明祭掃、樹立文明新風
(二)、直接目標:
1、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
2、通過開展活動,進一步提高社區居委會和居民的關系、居民和居民之間的關系,提升社區的凝聚力和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
二、具體活動方案
(一)、宣傳階段
1、宣傳目的:通過清明節前一段時間進行宣傳,讓居民能夠比較詳細的了解到我們清明節社區將會實施的活動,為活動營造濃烈的氛圍。
2、宣傳時間:x月x日一天。
3、工作人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專業義工(實習生)、志愿者。
4、具體步驟:
(1)、準備宣傳欄內的海報。海報的主要內容是清明節文明祭掃的相關事項,以及清明節期間社區將舉行的活動,還有由于燒香燭、紙錢、燃放鞭炮等而引發的事故案例,以警示人們。請愿意參加活動的居民來社區報名,宣傳時間與報名時間同步進行。
(2)、準備兩條橫幅。橫幅主要用于社區居民在烈士陵園現場簽名。具體標語從文件中選擇兩個。
(3)、聯系志愿者。工作人員向志愿者介紹活動,在宣傳期間,志愿者也在其生活圈內幫忙宣傳。志愿者還要幫助社區居民解讀相關內容,協助社區工作人員與專業義工的工作。
(4)、向重點對象宣傳。重點對象包括:社區有威望的老人、老黨員、以前工廠的干部。希望他們以威信帶動他人參加活動。
(5)、向青少年進行宣傳。由于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并且青少年對家長乃至家庭的影響都比較大,通過對青少年的宣傳可以達到對社區及社會的宣傳。
(6)、制作宣傳單。宣傳單上的內容包括國家八部委發出的關于清明節的通知的相關內容,部分清明節知識,社會工作的理念及知識等。
5、活動需要的工具:
(1)、兩塊橫幅。
(2)、海報紙;宣傳單。
(3)、鮮花、小白花、車輛、應急藥品。
6、經費預算:約__元
(二)、實施階段
1、活動主題:倡導文明祭掃,樹立文明新風。
2、活動目的:通過讓居民參與文明祭掃的相關活動,改變傳統的祭掃方式,達到人、自然、社會的和諧。
3、活動時間:x月x日。
4、活動組織人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專業義工(社區實習生)、社區志愿者。
5、活動對象:參加報名居民。
6、活動地點:烈士陵園。
7、所需活動工具:前期準備的橫幅、宣傳單、筆、桌子、鮮花、小白花等。
8、具體步驟:
(1)、當天早上安排好車輛,請居民排隊上車。
(2)、到陵園后居民發送宣傳單。期間專業義工和社區志愿者向社區居民解說活動意義等。
(3)、活動中,主持人邀請重點對象(老黨員、老干部)述說他們對這次活動的理解和他們認為活動開展的意義。
(4)、對烈士敬獻鮮花。在敬獻鮮花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居民的情緒,符合居民需要,并且要宣講大家正確祭祖時可達到的社會效應,最后鼓勵大家在簽名。
(5)、由所有的工作人員(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專業義工、志愿者)帶領大家進行橫幅簽名活動。
(6)、活動結束,組織好居民上車。
(三)、總結階段
活動后,針對活動開展的整個過程進行總結,討論活動的成功與不足之處,為下次開展活動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