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應當具有可行性和靈活性,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變。在以下教學計劃中,你可以找到適合不同學科和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一
教材分析:
《人有兩個寶》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的一篇課文,共六行三句話。主要講人有雙手和大腦兩個寶以及它們的作用,合作才有創造。語言樸實無華,容通俗易懂,符合兒童口語習慣,便于朗讀背誦。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幾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從小養成用手用腦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法學法:
1、教法: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的特點,我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指導學生看圖,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同時作為課文內容的延伸。
2、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觀察生活中用手用腦的成果,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生字;通過學生自讀自評、加動作讀、師生比賽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設疑自探:
1、講愛迪生發明創造的故事。
2、出示課題,認讀生字,讀題;說說“寶”是什么意思。
二、探究學習:
人有哪兩個寶?怎樣用好它們呢?書上有首兒歌,我們讀一讀就知道。
1、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讀兒歌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同句子。
3、這首兒歌共有幾句話?
4、指名分句讀課文,正音,指導停頓。
三、質疑再探:
1、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
(2)《人有哪兩個寶》。
(3)出示:雙手大腦認讀。舉起雙手,拍拍腦袋。
(4)指導朗讀第一句。重讀“雙手”和“大腦”。
(5)雙手和大腦分別有什么本領呢?下節課我們再學習。
2、學習生字。
(1)出示:人個大手。
(2)自學生字。看筆順,記憶字形、筆順,并分別給它們找個朋友。交流。
3、指導寫字。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雙手大腦兩個寶人。
2、給“人、大、手”找朋友。
3、人有哪兩個寶?
二、探究學習:
1、為什么說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
(1)指名讀第二句。出示“會”,認讀。雙手會干什么?出示“做工”,認讀,理解詞義。
觀察圖,問:圖上的小朋友雙手會做哪些事呢?出示:雙手會()。你的雙手會做哪些事呢?雙手會做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個寶啊!
(2)大腦會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觀察圖上的插圖,問:圖上的小朋友做這些事時,大腦里會思考些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風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指導朗讀第二句。
2、學習第三句。
(1)指名讀第三句。
(2)出示:才能創造。理解“創造”的意思。
(3)怎樣才能有創造?出示“用手又”,認讀。
(5)指導朗讀第三句。重讀“又”、“創造”。
三、總結全文:
四、朗讀背誦全文:
五、學習生字:
1、出示:會、工、用、又、才。
2、自學生字。看筆順圖,記憶字形、筆順,并分別給它們找朋友。再交流。
3、指導寫字。
(1)講清要點,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
(3)指導朗讀第三句。重讀“又”、“創造”。
六、總結全文:
七、朗讀背誦全文:
八、學習生字:
1、出示:會、工、用、又、才。
2、自學生字。看筆順圖,記憶字形、筆順,并分別給它們找朋友。再交流。
3、指導寫字。
(1)講清要點,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學生在《習字冊》上練寫。
板書設計:
1人有兩個寶。
人又工才大。
個手用會。
(拼音略)。
教學反思:
[人有兩個寶教學設計(蘇教版一年級上冊)]。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二
在一個美麗的小鎮里,住著兩只小動物,小兔多多和小狗汪汪,他們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個星期天,小狗汪汪給多多打電話:“我們約在‘翻轉樂園’玩吧。”“好!”小兔多多爽快地答應了。他們相約同時出發了。
到了‘翻轉樂園’,兩人相見打招呼說:“哈羅,好久不見!”他們蹦蹦跳跳地走進游樂園。多多說:“我們去玩旋轉木馬吧。”汪汪自告奮勇地說:“你去玩吧,我來給你拍照。”“好!謝謝!”多多歡天喜地邊說邊跑上去了。多多玩了“颶風飛椅”,玩得滿頭大汗。他又急急忙忙地去玩過山車,他邊跑邊大聲喊道:“汪汪快來給我拍照啊!”汪汪站著不動了,不高興地說:“為什么呀?每次都是我給你拍照!”“哼!我叫你拍照你就拍照!”“我就不!”汪汪生氣地說。小兔一聽愣住了,他大聲嚷嚷起來:“不拍拉倒!哼,我不和你做朋友了!”“誰稀罕?我也不奉陪你玩了!”他們就這樣吵架了,誰也不理誰,各自埋頭玩自己的。
正在這時候,忽然跑來一只小紅狐,他沖著小狗汪汪就是一拳,汪汪倒在地上,哇哇大哭。小紅狐在一旁得意地說:“哈哈哈------就這么弱小啊!”
多多看見了,連忙跑過去,扶起汪汪,溫和地問道:“汪汪,你沒事吧?對不起,剛才是我不好。”汪汪立刻不哭了,他也不好意思地說:“沒事的,剛才我也做得不好。”他們倆又和好了,小紅狐一看,趕快溜走了。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完成“簽名任務”活動,繼續認識更多新朋友。
2.通過和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伴交流、誦讀小詩活動,獲得愉快的交往體驗。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教材內容分為四個環節。呈現的是新入學的學生在交往過程中真實的活動場景。第一環節“我的好伙伴”是引導學生回憶已有的交友經歷,介紹自己的好朋友。第二環節“‘網’到一個新朋友”是通過游戲引導學生結交新朋友,擴大交往面,同時嘗試用不同方式自我介紹。第三環節“好友大搜索”是引導學生尋找自己興趣相投的好朋友并進一步深入交往。第四環節“認識你真好”小詩旨在引導學生體會友情,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材副本《好朋友》以繪本的形式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交往的規則和方法。
本課教學劃分為2課時。本課為第2課時,主要學習第三環節和第四環節以及教材副本“交朋友”繪本。
學情分析:
一年級新入學的學生生活經驗相對欠缺,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交往經驗和能力,能通過一些日常玩耍等交往活動交到一些朋友,但同伴之間的交往仍主要以鄰桌同伴為主,還未真正建立交往群體,交友范圍比較狹窄。
這個階段的學生天真可愛、好動,部分學生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控制能力較弱,不懂得尊重同伴;還有部分內向型的學生不敢積極主動交往,在班里還沒有自己的朋友,但又具有強烈的被同伴接納和認可的團體歸屬需要。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和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伴交流,獲得愉快的交往體驗。
難點:愿意與同伴交往,獲得與同伴交往的積極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興趣愛好調查、制作興趣愛好牌、簽名任務單。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對教材內容的適當補充拓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繼續認識新朋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認識新朋友。老師這里有一些小任務,你們完成了任務就能認識新朋友,而且還能發現新朋友的特點呢!
(二)指導觀察“簽名任務單”樣本。
設計意圖:通過簽名活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促進大膽交流。以完成簽名任務作為游戲結果,便于交往水平的評價。同時關注交往弱勢群體,為后續的個別指導做鋪墊。
師:請你去發現班里頭發最長的女生,和她一起握握手,請她給你簽個名。
1.課件出示“簽名任務單”樣本。
2.請一位學生示范,其他學生仔細觀察該同學的表現,教師指導,指導要點:
(1)仔細觀察同學的特點;
(2)找到同學,完成一項任務;
(3)請同學簽名。
(三)組織學生進行簽名活動。
師:請大家拿出課桌下的任務單,先仔細觀察同學,發現你想認識的同學的特點,再和他一起完成一個任務,最后請他簽個名。
1.學生找同伴完成任務。
2.反饋簽名活動情況。
師:你請哪位朋友簽了名?你們一起完成了什么任務?
(四)小結。
師:你們不僅發現了新朋友的特點,還和他們一起完成了任務,做得很出色哦!
二、活動二:好友大搜索。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擴大交往范圍,促進學生深入交往,獲得愉悅的交往體驗。
(一)導入。
師:每個小朋友都會有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愛好,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也可以交到好朋友,還能和好朋友一起愉快地交流共同喜歡的事情呢!
(二)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組織現場分組并交流。
設計意圖:關于“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調查”是為了能更準確地把握學情,提升教學針對性。
師:老師課前調查了一下我們班小朋友的興趣愛好,我們一起來看看。
1.出示班級學生興趣愛好調查統計表格。
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現場分組,并放上相應興趣愛好的提示牌。
師:現在我們就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分組,一起交流你們都感興趣的事情吧!
3.學生小組交流,教師指導,適時鼓勵交往弱勢學生參與活動。(配樂)。
(三)反饋交流。
設計意圖:“小組交流學習”的方式意在引導學生與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伴深入交往,在參與中獲得多元體驗。
設定“其他組”目的在于照顧全體,觀照還沒有形成興趣愛好或者愛好獨特學生的交往狀態。
師:剛才你們和同學交流了什么?
1.預設:
(1)閱讀小組交流;
(2)繪畫小組交流;
(3)跳繩小組交流;
(4)唱歌小組交流;
(5)其他組交流。
2.指導要點:
(1)說交流的內容;
(2)適時展示;
(3)采訪感受。
(四)小結。
師: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玩,一起看書,一起學習,一起唱歌等,我們有自己共同的興趣愛好,可以相互交流,真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啊!
三、活動三:認識你真好。
(一)導入。
(二)指導交流朋友間的故事。
1.預設:
(1)快樂的故事;
(2)傷心的故事。
2.板貼(書):分享快樂分擔憂愁。
(三)組織學習小詩《認識你真好》。
設計意圖:小詩的學習不過多展開,旨在引導學生回憶交友經歷,升華情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師:有朋友真好!在我們的書上有一首小詩,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1.聽小詩錄音;
2.齊讀小詩。
四、活動四:怎樣做個好朋友。
(一)導入。
師: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也上小學了,他們是怎樣交朋友的呢?來聽聽它們的故事吧!
(二)播放微課“交朋友”
(三)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交朋友”繪本是本課教材的副本,不作為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學。旨在引導學生明白故事道理,初步了解交朋友的技巧。
師:聽了這個故事,請和同桌討論一下,明白了什么道理?
1.學生交流感受。
2.指導要點:要大膽認識新朋友;和好朋友一起玩時要講文明;和好朋友一起玩時要遵守規則。
(四)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許多新朋友,還和有同樣愛好的朋友一起交流了共同喜歡做的事情。下課后,請大家和新朋友一起去分享更多的快樂吧!祝大家朋友越交越多,在啟源小學105班這個新家里越來越快樂!小朋友們,再見!
板書設計:
拉拉手,交朋友。
分享快樂分擔憂愁。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四
這篇課文寫了兩個農夫在秋收后都從自己角度出發,一個認為趁天冷之前賣牛可以從中獲利,另一個認為天冷前買牛節省金錢。買賣成交后,兩個農夫卻分別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引導學生學會換角度審視問題。
2、積累閱讀資料。
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2、兩個農夫各自有怎樣的盤算,結果如何?
3、你怎樣看待這兩個老農?
4、小組討論:賣牛者和買牛者還應該想到什么?分別給兩個老農提建議,然后寫下來。
5、討論交流。
6、齊讀課文。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五
在赤日炎炎的夏天里,小熊在家熱得發慌,它想,我快不行了,得去公園里的涼亭乘乘涼。在去涼亭的路上,猛然間發現小猴一直在后面緊緊跟隨著,嚇了一跳,差點掉入河里,連忙伸出雙手,搖擺了幾下才穩住。小猴連忙說:“別怕,別怕,我只想跟你結伴游玩。”
它倆很快就來到了涼亭。小猴說:“熊大哥,你還沒看過我的絕技吧?還沒等小熊回答,它就已經蹬上柱子上,寫下了“孫小圣到此一游”熊大哥,看見了吧!我就是孫悟空的后代,哈哈!”小猴得意的說。“功夫是不錯,讓我開了眼界,不過,你這樣做是破壞了環境,這樣做法是不對的。”小猴不服氣的說:“哼,這有什么呢?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我高興就行。”
第二天,小猴一起床,迷糊的眼睛來沒完全睜開的時候,忽然間,被眼前的一切愣傻了。只見原來白花花的墻壁、干凈的桌子......上面全用粉筆寫滿了:熊大俠到此一游。熊大俠到此一游。小猴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于是,來到了熊大哥家。“對比起,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慚愧的低下了頭。小熊微笑著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同志。”
走,我們去涼亭,去除柱子上的字跡。走!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六
我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小陳,另一個就是“書籍”姐姐。我對這倆個朋友有著同樣的深情厚誼,和同樣親如手足的愛意。
一次,我們玩“踩腳”游戲我不小心踩在她雪白的新鞋上印出了個黑乎乎的大腳印,顯得格外“刺眼”,我不禁一嚇,糟了!她可是有很深的”潔癖“的。我正要說”對不起”,可她瞪了我一眼,怒氣洶洶的走了。使我剛到嘴邊的“對不起”成了一聲淡淡的冷哼,”又亂發脾氣了!”我無比郁悶的.回到了座位上,拾回情緒,捧起《夏洛的網》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但是,每天,我都很孤單。看著別人和他們的好朋友形影不離,使我心里像打翻五味瓶似的,鼻尖酸酸的,想起以前我們情如手足,整天快快樂樂,嘻嘻哈哈的。
我重新捧起書閱讀,想:書籍是我們的老師,更是我的知心朋友。果然,她使我忘記了所有的不愉快,好想身臨其境。這時,我看到夏洛為了幫助他的朋友,生命走到盡頭時,眼淚”嘩啦啦“地掉了下來,似斷了線的珍珠。我想:動物界的夏洛都能為朋友犧牲,我和小陳卻因為小矛盾誰也不理誰,真不該!
于是,我鄭重地向小陳道歉,她馬上原諒了我,并說她也不對。我們又和好如初,親密無間了!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七
三維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幾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從小養成用手用腦的好習慣。本課1-3教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重點識字、寫字。
難點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明確目標、課前預習: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2、出示課題,認讀生字,讀題;說說“寶”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指導。
人有哪兩個寶?怎樣用好它們呢?書上有首兒歌,我們讀一讀就知道。
1、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讀兒歌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這首兒歌共有幾句話?
4、指名分句讀課文,正音,指導停頓。
三.學習生字詞。
1.在課文中找出生字,用直線畫出來。并認真的多讀幾遍。
2.同位學生互相學習生字詞。
3在教師的指導下檢測學生學習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可以指名同學認讀,也可以分小組讀,齊讀,賽讀。
4.分析字形,說筆順書空練習。講愛迪生發明創造的故事。學習生字詞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習。
質疑探究、交流展示: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
(2)《人有哪兩個寶》。
(3)出示:雙手大腦。
(4)指導朗讀第一句。重讀“雙手”和“大腦”。
(5)雙手和大腦分別有什么本領呢?下節課我們再學習。
2、學習生字。
(1)出示:人個大手。
3、指導寫字。
“人”:撇從豎中線起筆,撇和捺都要舒展,撇腳要平。
“個”:“人”偏上,豎在豎中線。
“大”:撇從豎中線起筆,捺從交點起筆。
“手”:第一筆是平撇,豎鉤在豎中線。
教師范寫。
學生描紅。
學生在《習字冊》上練寫。雙手”就是左右兩只手,舉起你的小手,輕輕地拍拍你的小腦袋!
認讀。舉起雙手,拍拍腦袋。
(2)自學生字。
看筆順,記憶字形、筆順,并分別給它們找個朋友。
交流。
歸納整理、拓展提高:一、復習。
1、出示:雙手大腦兩個寶人(認讀)。
2、給“人、大、手”找朋友。
3、人有哪兩個寶?
二、繼續精讀訓練。
1、為什么說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
(1)指名讀第二句。
(2)出示“會”,認讀。
(3)雙手會干什么?出示“做工”,認讀,理解詞義。
觀察圖,問:圖上的小朋友雙手會做哪些事呢?出示:雙手會。
雙手會做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個寶啊!
(4)大腦會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5)指導朗讀第二句。
2、學習第三句。
(1)指名讀第三句。
(2)出示:才能創造。理解“創造”的意思。
(3)怎樣才能有創造?出示“用手又”,認讀。
(5)指導朗讀第三句。
重讀“又”、“創造”。
你的雙手會做哪些事呢?學生討論交流。
反饋檢測、課后訓練:
一、總結全文。
二、朗讀背誦全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會、工、用、又、才。
2、自學生字。看筆順圖,記憶字形、筆順,并分別給它們找朋友。再交流。
3、指導寫字。
(1)講清要點,教師范寫。
“工“:獨體字,形體扁寬。末筆橫略長。
“用“:上包下結構。第一筆是豎撇,倒數第二筆是橫在橫中線,最后一筆豎豎在豎中線。
“又“和“才“都是獨體字。
(2)學生描紅。
學生在《習字冊》上練寫。總結:
這首兒歌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我們身上的兩個寶,我們從小就要養成用手又用腦的好習慣,把事情做好。老師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對不對!
教學反思。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八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內的9個只識不寫,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3.懂得在危難時刻應當互相救助,不能只顧自己。初步領悟友誼和合作的重要。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復述課文。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
遇到危險只顧自己不能做朋友。
課內:抄寫字詞。
課外:朗讀、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說說怎樣的人才是朋友。
3.學生置疑。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
(2)學生自己選擇自然段朗讀,師生共同正音。
3.齊讀課文。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課文。
精讀第一段。
1.自由讀,
2.交流:讀懂了什么?
3.齊讀第一節。
精讀第二段。
1.正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什么事?自由讀第二段。
2.讀后交流。
3.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大熊的兇猛?
4.指導朗讀。范讀,自由讀,指名讀。
5.小結。
四.指導寫字。
胖吼靈住焦。
五.作業。
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字詞。
2.齊讀一、二段。說說大意。
二.精讀課文。
精讀第三段、第四段。
1.自由讀。體會兩個朋友在危急情況下的表現。
2.讀后交流。
(1)從哪些地方看出他們的驚慌?
(2)瘦子是怎樣做的?
(3)胖子又是怎樣做的?
3.看圖說說圖意,體會當時的氣氛。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胖子”的話。
5.在這生死關頭,胖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瘦子表現怎樣?
6.你這時會有什么想法?
7.感情讀第二、三段。
精讀第五、六段。
1.指名讀。
2.情況越來越危急,大熊一步步逼近胖子,胖子無路可逃,而此時他又很不幸運,腳(),()?(齊答)。
3.如果你是胖子,這時你心情會怎樣?
4.正在這時,胖子想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5.胖子的辦法有效嗎?指名讀寫大熊的句子。
6.看圖體會胖子僥幸脫險的緊張氣氛。
7.小結,指導朗讀。
三.指導寫字。
梢閉甩危險。
四.作業。
抄寫生字。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一到五段。
2.說說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精讀七、八段。
1.指名讀。
2.提問:大熊走后,瘦子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胖子有些什么想法呢?
3.你們是怎么想的?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4.指導讀胖子的話,理解含義。
5.齊讀七、八段。
三.總結課文。
四.齊讀課文。
五.指導復述課文。
1.說說每段的大意。
2.學生自由練習復述課文。
3.同位討論說說。
4.指名復述課文。
5.師生評議。
六.作業。
抄寫詞語(課后第三題)。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九
1、閱讀課文,能簡要說出課文內容。
2、能初步認識文章中小標題的特點和作用。
3、感受人和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樂趣,同時認識野生動物的危險性。
感受小作者與野生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
了解小標題的特點和作用。
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一、揭題,釋題
1、你對野生動物有什么了解?交流有關野生動物的知識
2、想象一下,與野生動物交朋友會怎樣?
3、大家只是想像,有一位女孩真的擁有許多野生動物朋友。她就是蒂皮。
4、(出示書及圖片)讓學生談對蒂皮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了解小標題的作用
1、課文介紹了幾位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回憶上學期所學的《我們家的男子漢》一文中的寫作方法,說說小標題的作用。
三、再讀課文,感受人和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樂趣
1、自由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文中找出作者與野生動物相處的語句?用“()”表示。
2、歸納,小結,朗讀指導。
3、文中寫到的三種野生動物的性格各有什么特點?
板書:大象:身體龐大,與人友好
狒狒:兒時難舍難分,日久不認人
豹子:有時傷人,但聽蒂皮的話
4、說說野生動物的共性?(即通人性,也有危險性)對待它們的正確態度是怎樣?(絕不要害怕,但永遠要小心)。
四、課外拓展
1、出示蒂皮寫給中國小朋友的一封信,讀一讀,說說感受。
2、作為一名中國小學生,給蒂皮寫一封回信。
板書設計:
大象:身體龐大,與人友好
25、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狒狒:兒時難舍難分,日久不認人
(既通人性,也有危險性)豹子:有時傷人,但聽蒂皮的話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窗明幾凈、青翠欲滴、司空見慣”等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從現在起樹立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動物的意識,與動物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樂趣,培養珍愛自然,善待自己家園的美好情感。
難點: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師啟發思考:讀了課題后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二)學生自由回答后,教師提問: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與動物相處的?
(一)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同時注意文中的生字詞。(出示課件)
(二)向學生展示作者簡介。(出示課件)
(三)讀課文1~2自然段,找一找:描寫美國環境優美的詞句有哪些?(課件展示)
(四)讀課文3~5自然段,思考:文中寫到的“人類的朋友”都有誰?(板書答案)(展示課件)
小鳥
兔子松鼠浣熊鹿
野鴨天鵝大雁
(一)同桌互讀:思考動物與人的關系怎么樣?從哪看出來的?句子練習:
許多鳥都是我從未見過的,有的____,有的____,有的____……令人不能有贊嘆大自然的神奇。
(二)指名回答讀相應的段落,深入體會動物與人的和諧關系。
(三)讀課文第6自然段“在美國的幾個月里,我們沒有一次見到有人在家中養鳥和兔子之類的野生動物。那種把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抓回來據為己有、供自己玩賞的做法已為人們所拋棄。”
展示課件。
課文為我們展現了作者在美國親身經歷的多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寫出了自己的認識:“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環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棲息之所;動物和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也是動物的朋友。”
課文語言生動、感人,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作者想要表達的愛自然、愛動物就是愛人類自己的朋友的真情。
布置作業:
1、讀一讀:課下閱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2、看一看:觀看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節目并寫一份“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倡議書。
3、寫一寫:讀完《人類的朋友》后,你想到了什么?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讀后感。
六、課堂檢測
1、詞語填空
窗明()()()翠()滴
司()見()
2、課文內容我知道。
本文主要講了,告訴人們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圍繞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來告訴我們熱愛
自然、熱愛環境。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多讀多思考,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尋求問題的答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只是拋出問題,多讓學生去文中找答案。注重探索、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善于發現。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延伸,并聯系實際生活,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十一
小練筆。
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寫出醫生和阮恒的對話。
小練筆。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感受了“朋友”這個詞的真正意義。打開書,把你感受最省的部分再用心讀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
小練筆
同學們,隨著血液不斷被抽出,阮恒認為自己快死了,所以越來越痛苦。你覺得他會死嗎?
自由讀課文。
同為合作演一演。
寫一寫。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十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動作、神情的變化中體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3、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的,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包含的對阮恒的敬佩之情。
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一、渲染氣氛。
1、出示戰爭圖片
2、讀題,板題,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朋友間的那份真情.
二、讀中感悟。
一傷勢嚴重
1、快速默讀全文,想想:小姑娘傷得怎么樣?用_劃出相關句子
2、相機出示句子讀,感受
3、理解“迫在眉睫”
a、說說你怎么理解這個詞?
b、如果不馬上給小姑娘搶救,她會怎樣?如果不立即搶救,她又會怎樣?
c、帶著理解再讀句子。
二、初塑形象
1、可憐的小姑娘就這么等著,靜靜地等著。難道就這樣讓她死去嗎?孩子,你愿意救她嗎?你愿意嗎?……。
2、醫生和護士也都愿意,可他們都不具有同樣的血型,只有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可以給他輸血。(置靜)這時我仿佛看見(出示句子:一陣沉默— 舉起來)
a、誰想讀?誰:女生讀
b、讀了感受到什么?他會堅定地舉起手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c、帶著敬佩再讀
3、因為小姑娘輸血(迫在眉睫),所以(出示句子:叫阮恒——一句話也不說)
a、誰愿意讀?誰:男生讀
b、透過這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什么?他會這么做還是因為(她會是我的朋友)
c、帶著敬佩再讀
三角色互換體驗害怕
2、文章又是怎樣描述他的害怕?自由讀課文第9.10段,用波浪線劃出相關句子。
3、學生匯報,相機出示句子讀。
a、每句話中都有表示哭的意思的詞,發現了嗎?讀詞。
b、同是哭,你理解哪個?
c、帶著對詞語的理解讀句子。
e、師引讀:當針管輕輕扎進阮恒的手臂時,他覺得自己已經踏上了死亡之路了,所以……
看著鮮血從身體中流出,阮恒覺得自己離死亡更近了,所以……
抽血時間越來越長,阮恒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死了,所以……
g、看著在勇敢與善良之中掙扎的阮恒,你猜猜,醫生會怎樣安慰他?
h、小小的阮恒,在以為獻血就會死時,卻仍然能坦然地面對,此時展現在你眼前的是個怎樣的阮恒?為勇敢的阮恒送上欽佩的掌聲。
三、情感升華。
1、小阮恒,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可為什么要獻血給她?
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你為何還要獻血給她?
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可為什么仍然要堅持獻血給她?
2、是的,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多么鏗鏘有力的聲音!多么樸實無華的話語!
3、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所以(當一陣……)讀
a、阮恒,你舉起的小手為什么會顫抖?最后又為什么要堅定地舉起?
b、此時舉起的是什么?
c、把感動融入朗讀,為阮恒這勇敢的舉動再次送上掌聲。
4、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叫阮恒……)讀
a、小阮恒,你為什么很快的躺?為什么不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b、此時展現于你眼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阮恒?
c、再次把敬佩的掌聲送給他
5、為了朋友,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這樣的朋友,值得我們一生珍惜(出示句子,讀)
6、友愛是真誠的,你為朋友做過什么?
7、出示朋友的名言
8、走進課文,我們認識了阮恒,從他身上知道了朋友的真正含義,走出課文,讓我們記住這種愛,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中撒播友愛收獲感動。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十三
本文是一篇自傳體小說的節選,教學時應根據自傳體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應用到平時的寫作指導中,同時還應學習本文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方法。
抓住外貌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教時安排:一課時
同學們,我們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請大家說說,你在假期里見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嗎?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他的童年的朋友,會是誰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樣,寫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們今天就一同走進高爾基的童年生活吧!
1、你了解到高爾基的哪些情況。(提問學生,先由學生先說一說)
2、教師補充說不到的情況。
1、生字詞語音檢查(加點字注音)先由教師出示卡片(或ppt課件),列出下面詞語,提問學生。
咕噥()噗噗()發綹()顫動()胸脯()兜起來()
馬鬃()詛咒()兩頰()鑲銀()嗅煙草()然后由課代表,教學生拼讀這些詞語,并當場聽寫出“噗噗”“發綹”“兜起來”“馬鬃”“詛咒”這幾個詞語。
2、各學習小組根據課文,各提出一個問題考察其他各組。
3、課堂討論:本課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老人家?
4、教師提出以下問題作為課堂練習
(1)本文采用第幾人稱進行敘述?
(2)本文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地點?
(3)本文出現的人物有哪幾個?為何要簡單的交代母親?
(4)課文采用外貌描寫的方法,請問作者具體寫到了外祖母的方面?
(5)課文有幾處寫眼睛,為何要突出的寫她的眼睛呢?(體會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
(6)課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請問:有哪幾句是比喻句?本體、喻體分別是什么?
(7)課文出現兩個破折號,作用是什么?
(8)結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
抽出本班的兩個男生,要求學生當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寫比賽,看誰寫得快,描寫得象。
通過大家的描述,外祖母的形象逐漸在我們的腦海中豐滿起來,那作者在刻畫人物時使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呢?明確: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通過外祖母的語言描寫外貌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明確:外祖母的愛使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使我有了生活的勇氣和力量。(齊讀最后一段)
請閱讀下面一段材料,說說你心中的朋友應該是怎樣的人,用一段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材料一:小東、小南、小西、小北四個女孩是好朋友。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四個好朋友形影不離,不管缺了誰就像一只漂亮的碗缺了個口子一樣地不完美。十幾年的時間不但為她們儲蓄了豐富的知識,也為他們儲蓄了深厚地感情。彼此關懷,彼此信任,彼此傾訴。
材料二:《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例如:朋友是一杯酒,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誠;朋友是一盞燈,在我們最黑暗的時候,是他給我們以無窮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陽,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是他們處處為我們驅散陰霾,送來溫暖。真摯的朋友給我們鼓勵,給我們力量。
1、收集開學第一個星期本班發生的主要事跡,在練習冊中寫出三四件。
2、對課堂進行的外貌描寫進行補充完善。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十四
第六單元識字(二)5兩個又字做朋友(1)
1、學會9個生字,認讀2個字。認識又字旁。
2、會讀指定的詞語。
3、朗讀課文,了解句子的意思。
4、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重點識字,學習識字的方法
教學難點識字,正確書寫
教具學具生字卡片
一、導入
我們的祖先在創造漢字時用了很多方法,如:我們學過的“日”“木”就是根據太陽和樹木的樣子畫下來的,像這樣的字叫象形字,還有一種字叫會意字,會意字又有哪些特點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幾個會意字。
二、新課
1、借助音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同桌之間互讀課文,檢查字音。
3、正確朗讀課文
(1)、指名讀,其他學生評議。
(2)、說說課文的大概內容。
(3)、齊讀。
(4)、提出不懂的問題。
4、識字
(1)、指讀生字
(2)、給生字組詞
(3)、讀讀詞語
朋友一起許多聽眾觀眾夏天炎熱冬天亮晶晶星光閃閃
(4)、自學本課生字
提出要求:
1、自學筆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字形
2、觀察范字
3、書空練習
(5)、交流匯報
認識又字旁
板書:
雙眾炎晶
做許聽亮
(6)、觀察第一行字,說說這些字的意思和字形有什么聯系。
師小節:這樣的字叫會意字,字的意思是由各部分的意思組成的。
(7)、你還知道哪些是會意字?說一說。
三、鞏固練習
1、讀生字和詞語
2、書寫生字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1、書寫生字。
2、讀課文給爸爸媽媽聽。
兩個朋友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篇十五
1.培養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認真觀察周圍植物、并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的良好習慣。
2.激發學生熱愛植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使學生初步掌握觀察記錄卡的填寫方法。
讓學生明白從哪些方面記錄觀察到的景象。
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記錄組合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美麗的春天已經到了,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讓我們走進大自然,選擇一種植物,認真觀察,走近它,了解它,和它做一對好朋友吧!
二、出示圖片,指導觀察
教師多媒體出示一枝桃花的圖片,指導學生進行認真觀察,并試著填寫觀察記錄卡。
名稱:桃花
樣子:花骨朵兒脹鼓鼓的。已經綻放的花朵,一個花瓣挨著一個花瓣兒,圍成圓形。
顏色:有粉紅的,鮮紅的,還有純白的。
氣味:淡淡的清香
其他:早春開放 結出的果實就是桃子。 也有只開花不結果的觀賞桃花
三、學生觀察,填寫記錄
學生拿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自己最喜歡、最熟悉的植物圖片或者實物,進行認真觀察,并從名稱、樣子、顏色、氣味、其他五個方面,填寫《觀察記錄卡》。
學生觀察的同時,教師巡回指導填寫。
四、展“下水文”,打開思路
教師巡視一圈,學生基本填寫完整自己的《觀察記錄卡》。
“同學們,大家經過認真觀察,已經掌握了這種植物的樣子、顏色、氣味等基本情況,而且詳細地做了記錄。那么,接下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記錄卡上的內容,整理成一篇小作文。老師事先也把自己觀察到的植物——麥子整理成了一篇小作文,大家想聽嗎?”
多媒體出示老師的“下水文”,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五、學生動筆,教師指導
“同學們,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大家了。你可以仿照老師的方法,把自己《觀察記錄卡》上的內容寫成一篇小作文,我們比一比,哪位同學寫得更加具體!更加生動!”
學生動筆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六、課堂小結,升華主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在今后的生活中,讓我們養成留心生活、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去發現我們周圍的美,并用筆把這種美寫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七、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沒有寫完的同學,課下把這篇《我的植物朋友》的作文寫完整,寫完的同學認真閱讀,仔細修改其中的錯別字和病句。
板書設計
我的植物朋友
名稱
樣子 留心生活
顏色 喜愛之情
氣味 認真觀察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