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母親記敘文 母親記敘文500字篇一
我每次考差,哭喪著臉回家時,我媽就會極其靈敏的感覺到不對的氣氛,她不會直接問我考的如何,而是旁敲側擊。當我說出成績后,她也依然微笑著對我說:“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你付出的我們都看在眼里,不怕下次考不好。”其實聽完這話我也十分愧疚,因為我總是不能達到預期,反而還是他們一次次的來安慰我。
當我說我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她又會對我說:“盡自己所能,不去管其他的,不讓自己后悔就行。”是的呀,我無需顧慮名次排多少,無需害怕被她責罵,我只需要一往直前,做自己想做的的事,盡自己的努力不后悔就好。
她總是一直在背后支持我,不會刻意要求我一定要完成這,完成那,她幾乎從來不逼我做任何我不想做的事情,她想要的只是我的健康成長。她和別人的媽媽似乎不太一樣,但是和天下所有的媽媽又一樣,希望子女可以變得越來越好。
她的那些話常常指引著我,如同漆黑的夜里的一盞明燈,為我照亮前方的路;又常常在我迷茫的時候,我擁犀利的話語點醒我,讓我迷途知返。
我該如何能夠表達我對她的感激,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負她對我的期望,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的母親記敘文 母親記敘文500字篇二
蒼穹間一抹殘陽斜斜地射進屋里,氤氳著薄暮的蘆薈香。獨坐窗前,望著陽臺外那盆青翠欲滴的蘆薈,那我與母親的故事,一幕幕回憶時淺時深,我的心頭微微一蕩,感動至深。
夏日炎熱干燥,街上的柳枝像得了病似的,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陽光燙著行人的臉,空氣處處悶熱,使人喘不過氣來,蚊蟲也無精打采地在空中盤旋,不愿到外頭。剛睡醒的我望著手臂上小蟲叮咬后留下的紅包,不由得感到騷癢和厭煩,“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驚動了隔壁的母親。母親一邊幫我拭淚,一邊用藥物幫我止癢,可是那些藥物是那么辣!那么疼!無疑是在給我火上澆油,雪上添霜!
聽著我的哭聲,母親心如刀割,她好像沒有什么辦法了。她一邊安慰我,一邊腦袋高速運轉:哪里還有東西可以止癢?好像想到了什么,母親迅速跑向陽臺,又“噠噠噠”的跑回來,懷里抱著的,竟是母親平日最喜愛的蘆薈!母親咬咬牙,緊閉雙眼折下蘆薈。用那稠而清涼的汁液輕拭我的手臂。她的手輕握著蘆薈,輕輕的劃過我的手臂,留下一道汁液。好像不夠用,母親又去折蘆薈,在“啪、啪、啪”聲中,我不知道母親的內心有多少次交戰,又有多少次折磨。
母親小心的用手將汁液均勻攤開,輕撫我的手臂,她的動作十分輕柔,怕刺激到我。當母親的手滑過手臂上的紅包時,我感覺到母親手上有許多老繭,我看著母親的手,一絲愧疚油然而生:多久沒仔細看看母親的手了?⑤老繭在她手上肆意生長,指甲縫里滿滿的污垢,歲月的她手上刻下了痕跡,生活的艱苦讓她的手早已變成干枯的樹皮一般干燥硌人。我望著那雙手,記憶的碎片在悄然拼湊著……
小時候母親用手輕握住我的手教我學走路,寫字;長大了,母親拉著我的手,在書海中徜徉;可是后來,我與母親的關系開始漸漸疏遠……“媽,謝謝您。”我淚水漣漣,我的手臂不再騷癢。
原來母愛,一直蜷縮在那一棵青翠欲滴的蘆薈中,她如蘆薈外邊那厚實的葉片,輕輕地包裹著我,給我呵護和幫助。我多想保留住這愛,在蘆薈長青的時候再看看母親年輕時的容顏。
那個夏天,那棵蘆薈,那份愛,我不能忘也不敢忘……
我的母親記敘文 母親記敘文500字篇三
小區里有一位精神恍惚的女子,剪著男人式的板寸頭,穿著男式服裝,目光呆滯,整天幽靈一般在小區周圍兜圈,特別喜歡看著小孩傻笑。每次帶兒子從她身邊走過,我都會立刻抱起兒子急急地避開,生怕她傷害到孩子。
有一天,我帶兒子在小區里玩,見到幾個熟悉的鄰居,便讓兒子獨自一邊玩去了。就在我和鄰居聊得正歡時,突然聽到一聲銳利的尖叫,然后看到一個身影沖向小區中間的車道,我轉頭一看,一輛小車正駛過來,而一個小孩正笑呵呵奔向車子,那個小孩,是我兒子!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朝兒子沖去。有個身影比我還快,她一把抱過兒子,小車從他們身邊擦身而過!我跑過去后要接過兒子,她卻緊緊地抱著他怎么也不愿給我,滿臉憤怒,朝我吼:“你怎么帶孩子的!如果出事,有你后悔的!”我看到她的眼神里充滿驚恐、抱怨、深情,似乎這是她的兒子。我連忙點頭:“是你救了我兒子,謝謝你!對不起,我沒照顧好孩子,你放心,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我如此說了好幾遍,她才極不情愿地把兒子給了我。接過孩子的那一剎那,我看到小家伙朝她燦爛地笑了,她也露出了充滿母愛的笑臉。
我后來才知道,她在十多年前也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因為疏忽,孩子出事夭折了。她覺得自己不配做女人,更不配做母親,剪掉了長發,男人裝扮,由于對兒子的思念,精神狀態也漸漸走向崩潰,變成了今天的樣子。難怪那天她會奮不顧身去救我的兒子,而且會對我那么憤怒。從此,每次見到她時,只要兒子在身邊,我都會讓兒子叫她阿姨,有時,我還讓兒子擁抱她。她配得上這擁抱,我想。
后來兒子上小學,由于工作太忙,我經常推遲去接兒子。每次碰到這種情況,兒子都會被一個叫作“文姨”的女子接去她家,文姨雖然是兒子同學的媽媽,可由于不熟悉,我終究還是不放心。但是兒子回來告訴我,文姨對他特別好,給他好多零食吃,還很耐心地指導他做作業。兒子還說,只要是父母沒有按時來接的同學,文姨都會帶去家中好吃好喝地伺候著。我忍不住問老師這位文姨的情況,老師悄悄告訴我:文姨生下第一個兒子后,由于生活所迫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給婆婆帶,但是婆婆沉迷于麻將,沒有看好孩子,以致孩子掉進池塘淹死了!從此,她對別的小朋友就特別好,她每天來接自己的孩子回家,順便在校門口等半個小時,看到有的孩子因看不到家人來接著急,她就帶回家照顧。
有一次,我去文姨家接兒子,看到她拎著好多零食把兒子送出來,我忍不住由衷地說:“謝謝你,你對孩子真好!”她勉強笑笑,然后小聲地說:“我希望我的大兒子在那個世界雖然沒有媽媽,但是也能碰到這么好的阿姨。”不知道為什么,聽她這么說,我的眼淚嘩就流了下來,我握住她的手,說:“你放心,他一定會遇到像你這么好的阿姨的,因為天下母親的心是相通的。”
又是一年母親節,我忍不住想寫下這兩位母親,祝她們節日快樂,同時也想告訴天下所有兒女:對于母親來說,你若安好,便是給母親最好的禮物,因此,請珍惜你生命的每一天。
我的母親記敘文 母親記敘文500字篇四
①這些年,我出遠門最喜歡給母親買的禮物就是拐杖,竹的、木的、鋁合金的,已經有好幾根。可母親最喜歡用的,還是大哥從山上精挑細選砍回家,精心打磨過的那根拐杖。
②母親收藏著那些拐杖,每當村里有老人來串門時,便一一拿出來炫耀:“這是我家小兒子坐飛機買回來的。”那些老人就會當著母親的面,夸我有孝心。
③母親是個苦命的女人,七大八小生了一窩孩子。可惜,在那缺乏營養的年代,只拉扯大我們兄弟姊妹六個,其中一個就是我。
④“小尾巴”的我九歲那年,頭上的哥哥、姐姐已長大成人,娶的娶、嫁的嫁,女的出了窩,男的也想出巢。分家時,留給母親養老的財產是一個老房子。按契約,房子由大哥使用,母親由大哥贍養。就我沒成葫蘆沒成瓢的,還需要母親繼續喂養。母親便和大哥、大嫂分開過日子。我如一只小雞,依賴著母親,在母親呵護的翅膀下刨食成長。母親仿佛就是我頭頂上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泥濘道路中跋涉依靠的拐杖。而長子為父的大哥,不僅承擔了贍養母親的責任,還配合母親供我讀書,讓我畢業后,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⑤后來,出門離家在城里筑巢的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樣,結婚成家。令我欣慰的是,六十多歲的母親,為了了卻最后一個心愿,也“農轉非”,進城來幫我帶孩子。
⑥女兒上完幼兒園讀小學后,母親常念叨:“樹長萬丈,葉落歸根,我該回去了。”聽說母親要走,在母親手掌心里長大的女兒不同意,母親只好留下來,繼續幫我們買菜、煮飯、照顧孩子。
⑦可從農村來的母親,不會像城里的老人們一樣,無事時,去唱歌、跳舞、練太極拳。母親活動量越來越小,身體不斷發胖,經常頭暈心慌,我帶她去醫院檢查,才知患了高血壓。醫生再三囑咐,不僅要天天吃藥,更要防止跌倒。
⑧意外的事還是發生了。那天清晨,早起的母親跟往常一樣,為我們煮好早點,和上學的女兒一起出門買菜去了。在菜市場彎著腰買菜的母親站起來時,突然覺得一陣天旋地轉,身體支撐不住,倒在了地上。等我趕到,母親已不省人事。
⑨母親第一次住進了醫院。接下來的日子,我雖然每天都去幾次醫院,看望母親,但日夜陪護神志不清的母親,幫母親翻身、擦洗、按摩、端尿、端屎,給母親喂水、喂藥、喂飯的事,幾乎全由任勞任怨的大哥包攬。直到住了二十多天,漸漸恢復的母親像個孩子咿呀學語,僅能下床挪步。迫于殘酷的現實,我竟然狠心地把母親送回了老家。此時的母親已經半身不遂,生活起居,仍然需要大哥服侍。
⑩近幾年來,在大哥的悉心照料下,母親已經能扶著床頭、墻壁挪移,還能自己拄著拐杖搖搖晃晃走動了。可我每次回老家,吃飯時,行走不便的母親卻不愿上桌,自愧不如地說:“我嘴歪眼斜、沒牙沒齒的,羞死人呢!”幾經大哥和我勸說,母親才被扶上桌。只見大哥拿來一塊大嫂縫制的圍嘴(巾),套掛在母親胸前,又拿來調羹,教小孩子一樣,給母親盛飯、夾菜。一頓飯吃完,由于手和嘴不聽指揮,母親胸前漏了很多湯水,地上灑落了很多飯菜,引來雞、貓、狗爭斗搶吃。我不忍目睹,不禁默然流淚。
?母親要上廁所,我過去扶母親,母親總是拒絕,偏要大哥扶。只見大哥走過來,彎下腰,把肩膀喂進母親的腋下,慢慢撐起母親,攙扶著走向廁所。此刻,我終于明白,誰才是母親最貼心的拐杖。_________
(原文有刪改)
1.從記敘的順序看,本文采用了________ 。
2.與母親有關的事情,都給作者帶來強烈的內心感受。閱讀文章④—⑩段,填寫下面的表格。
與母親有關的事情
帶給作者內心的感受
母親撫養我長大
①
②
欣慰
母親生病住院
③
④
心痛
3.文章最后一段畫線句對大哥的描寫生動而感人,請簡要賞析。
4.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標題“母親的拐杖”的理解,并據此說說你的感悟。(不超過150字)
參考答案:
1. 倒敘
2.①依戀②母親進城幫“我”帶孩子。
③自責(愧疚)④母親吃飯漏灑湯水、飯菜。
3.參考答案示例:運用“彎”、“喂”、“撐”這些細小的動作描寫,生動地寫出了大哥攙扶母親時小心翼翼、盡心呵護的情狀,表現了大哥對母親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
4.參考答案示例:“拐杖”既指母親手上用的拐杖,還指大哥本人。大哥配合母親撫養我,大哥對生病的母親精心服侍。我們不難看出,大哥是母親生活上的依靠,大哥更是母親精神上的依賴。由此我們悟到,在父母年老之后,我們不僅要給予他們物質上的照顧,更要關注他們精神上的需求。
我的母親記敘文 母親記敘文500字篇五
(甲)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著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乙)我的視線頃刻間模糊了。朦朧的淚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長長的路,路旁那長長的小巷,巷里那根長長的竹棒,竹棒后蹣跚著一個長長的、長長的人影。
“媽媽!”我奔過去,為自己的虛榮,為自己的無知,流著淚。在風中,她的臉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他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哪兒卻是那么挺拔,那么堅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待。
媽媽,我回來了,我已經回來了。我其實還記得,還記來時泥濘的山路,還記得赤足跑過石板的清涼,還記得家里厚重的木門栓,還有,還有我們曾共同相偎走過的那條小巷,那條深深的小巷。
21、從表達方式看,甲文重在 ;乙文重在 。(2分)
22、甲文對母親高度評價的句子是: ;
乙文中表現被母親無私而深沉的愛感動而悔悟的句子是:
。(3分)
23、分別用一句話概括甲乙兩段文字的內容。(2分)
甲:
乙:
24、甲文中劃線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辭手法,表達了 的決心;乙文中劃線的句子是對“我”的 、 、 的描寫,表現了“我”
。(2分)
21、議論 抒情 22、母親是……的歷史。乙文中的劃線句及最后一段。
23、甲:高度評價母親,表達報答母親深恩的決心。乙:表達自己的悔悟和愧疚之情。
24、設問 報答母親深恩 語言、動作、神態 在深沉母愛面前的悔恨之情
我的母親記敘文 母親記敘文500字篇六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似乎和“關心”這個詞格格不入。
母親是一個指南針,一個古老的指南針。她的臉似乎很苗條,她的眼睛像兩顆黑色的珍珠,像無月之夜的星星一樣明亮。最常見的是她伸開雙腿,僵硬地站著,像個“兩條腿的指南針”。
媽媽是一個生銹的指南針,她的嘮叨只是生銹的指南針發出的吱吱聲。那次旅行,和她告別,讓我大吃一驚,她沒有一千單,也沒有加衣服和塞水果。她只是重復平平淡淡地說了幾遍那句普通的話,“路上保重,做好自己的事。”我聽著,沒在意,欣然同意。然后洶涌,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心里的不滿沖到了頭頂,我就拿著行李跑了出去,留下了一個不熟悉的孩子的背影。
我開始覺得我媽不是很關心我。
母親是一個不精確的指南針。“媽媽給我的飯少了,大概半碗。”我把嗓子眼的碗遞過去,肆意使用“圓規”。我的飯碗來了,滿滿的都是不滿。那碗飯,優雅得像秋天的落葉,而碗里堆積的白米粒,卻像一個不講理的娃娃,挺著肚子在嘲笑我。“,嘿,不是說半碗嗎?這就快出來了!”我心不滿,口快。這一刻,就像理發師永遠不知道一厘米有多長,有多深,她永遠是半碗飯。
母親是帶刺的指南針。那天,我很貪吃,忍不住又吃了幾顆糖。然后我的牙齒傳來難以忍受的疼痛。這時,我媽拿著一袋糖大步走到我面前,把糖扔在桌子上,腿卻叉開了,擺出一副屬于圓規的姿態,開始毫不留情地“補刀”。“來,讓,然后吃!今天我請你吃飯!”我氣得說不出話來,心里只有嘀咕。她看到我的反應,就笑我,大步走了出去。心里委屈,就把糖包扔垃圾桶里了。但是突然一盒止痛藥出現在我面前,靜靜地躺在糖包里,周圍是五顏六色的糖果。我哭了.
冰冷的液體劃過我的心田,母親關心我。那三句重復的話,雖然簡單平淡,卻充滿期待;雖然盛飯的飯不盡如人意,但堆積的是她的一點點愛;傷了所有人心的“補刀”,刺痛了我的心,卻開啟了愛的道路。
我媽媽是一個指南針。其實廣闊世界里的媽媽都不是圓規。也許,我們關心的是它們是“好看”、“不會生銹”、“精準”還是“扎眼”。但是,他們關心的'只有一個人一件事,總是默默履行著圓規的職責。
用青春畫一個圈,以我們為中心,以愛為半徑.
我的母親記敘文 母親記敘文500字篇七
近幾年來,母親的記憶越來越差,有時候連我也認錯了。本想接母親進城好好盡孝,誰知道,母親一來,本來平靜的家,一下子炸了鍋。
母親閑不住,一出門就搬回一些塑料袋舊報紙什么的。家里本來空間就不大,母親這些垃圾一堆,更是沒有落腳的地方了。為此,妻和兒子都意見很大。我也和母親談過,讓她別這么做了,家里并不缺這點錢。可母親不聽,說是我們剛買了房子,經濟不寬余,這些廢品一出手,也能換點錢。
這還不算個事,更嚴重的是,母親一走出小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每次被警察送回來,我和妻都告誡母親,讓她別走遠了,可母親一出門,就控制不住自己,會越走越遠。
我們合計再三,決定請一個小保姆。小保姆請來后,母親有人陪著,我們也可以放心工作了。從此,母親再也沒有走失的記錄了,可我也發現,母親的情緒卻越來越低落了。
這天晚上,我下班回家,發現母親正拿著父親的照片發呆。父親是一名軍人,參加自衛反擊戰時犧牲的。那時候,我剛出生,母親沒有再婚,含辛茹苦地把我養大,送我上大學。我知道母親的苦,也清楚母親對父親的感情。當下,我坐在母親身邊,和母親一起緬懷父親。
30年了,不知道他在那邊可好?他要是還在的話,也是個老頭子了。母親嘆了口氣,好象是對我說,也好象是在自言自語。
我說媽,您健健康康的,父親在那邊才會安心。母親點點頭。勸說一番,我就回自己房間了。
后來,母親的精神好了很多,我們也稍稍放寬了心,看來母親慢慢適應了。
這天下班后,卻發現母親和保姆都不在家,接到保姆的電話,才知道母親再一次走失了。
我們四處尋找,猶如大海撈針。不得已,到派出所報了警,期待著警察再一次將母親送回來。
可是這次卻杳無音訊。
正當我們焦心似焚的時候,家里堂弟打來電話,說母親回到家鄉了。
這怎么可能?她怎么搭車回去的?母親可是患了失憶癥的。
我們急忙趕到家里,發現母親拿著一頂軍帽,站在村頭的龍眼樹下發呆。我忍不住責怪母親不該這樣,讓我們一頓好找。
母親說,孩子,你們都很忙,我不想連累你們,所以就回來了。雖然我記不得其他東西,但回家的路我還是知道的。特別是這顆樹。秋風中,單薄的母親撫摸著樹干就像撫摸著久違的親人。
站在一邊的三伯告訴我,當年你母親就在這樹下送你父親去當兵的。而今天,正是父親和母親訂婚的日子。
1.“本想接母親進城好好盡孝,誰知道,母親一來,本來平靜的家,一下子炸了鍋。”那么,母親來了之后,發生了什么事情讓“我們”比較頭疼?(3分)
2.聯系上下文,分析“父親是一名軍人,參加自衛反擊戰時犧牲的。那時候,我剛出生,母親沒有再婚,含辛茹苦地把我養大,送我上大學”這句話在文中的表達效果。(5分)
3.“秋風中,單薄的母親撫摸著樹干就像撫摸著久違的親人。”這句話表現了母親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4.選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5.關愛空巢老人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讀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認識?(5分)
1.(1)母親閑不住,一出門就搬回塑料袋舊報紙。(2)母親一走出小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3)母親再次走失,卻獨自回到了老家。
2.交代“我”的家庭情況,寫父親去世,母親含辛茹苦把“我”養大,為后文寫母親再次走失,回到老家情節埋下了伏筆。
3.因為母親就是在這棵大樹下送父親當兵的,表現了母親對父親的無限懷念之情。
4.勤勞善良,雖然失憶,但是沒有忘記父親。分析從略。
5.言之成理即可。如:我們要多關心空巢老人,關心他們真正想要什么。多與他們交心,減少他們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