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有助于教師與學校、家長等各方面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中包含了具體的目標設定、教學內容的安排等方面,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一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祖國的思想感情。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祖國的思想感情。
長句子的讀法。
2課。
一、看圖導入,說話訓練。
1、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
2、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
3、有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課題)個人讀,全班讀。
二、初讀詩歌。
1、師范讀。
2、剛才大家聽得可認真了,誰聽出了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又說了什么。
3、同桌對讀,分角色,等會我們來比一比,哪一桌讀得好。
4、朗讀比賽,同桌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全班讀。
三、識字。
1、認讀詞語。
(1)這首詩歌中有不少詞用得可好了!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認得最快。
(2)出示詞語,生自由讀。
(3)比一比(開火車、挑戰讀、齊讀)。
2、認讀生字。
(1)剛才我們認識的詞語中有很多今天要認識的生字。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全班齊讀。
(4)師抽讀。
(5)小組學習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記住它們。
四、讀詩歌。
1、小組分角色讀。
2、全班讀。
一、復習導入。
抽讀生字卡片。
二、朗讀背誦詩歌。
1、看了天安門廣場儀式,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2、指導感情朗讀(個人讀—師生評議—教師范讀—自由讀—全班讀)。
3、背誦。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二
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知識教學要求:認識13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能力培訓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認識13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生字卡片。
山村遙遠天安門廣場。
看升旗。
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知識教學要求:認識13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能力培訓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及突出方法:認識13個字,熟練的朗讀課文。
結合課文識生字。
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生字卡片。
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入讀課題。
新授自由讀全文。
指名匯報讀。借拼音讀準拼音。
指名讀、評讀。小組交流。
這個孩子是那里的孩子,他想去看什么?
讀讀看。
他為什么這么渴望看升國旗儀式,去天安門呢?山區的孩子想去看升國旗。
遙遠、沒去過。抓詞體會。
看圖當你看到國旗升起來時,你會想些什么?
我們來讀讀這句話。國旗美麗!
我愛祖國,我愛北京。
學生自由讀。結合生活講一講。
學習生字練讀詞語。
猜字謎:
一口咬掉牛尾巴。
保蓋頭下一個女。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開火車讀。
同學挑戰讀。
告
安
學習方子旁、心字底。
討論交流。
讀兒歌小組讀一讀,看誰讀得好。四人讀、開火車讀。
指導書寫觀察“廣、升”
觀察“足、走”撇筆的運行方向及長短、平撇與豎撇的區別。描紅、書空。
巡視學生自己照田格里的范字寫字。從同學出現的實際問題中發現自己寫字中的優點或問題。好的方面得到強化,不足之處得以改進。
1、熟讀課文。
2、正確書寫。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三
教學設計:
小朋友,你們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看。課件出示北京風光圖片(課件)。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有什么想要告訴小朋友或老師的嗎?
能用上這課的課題來說一說嗎?(帶上感情說)突出“多想”。(課件)。
板書課題。
小朋友說得真棒??!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好嗎?齊讀。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想”?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辦法識記,同時學習“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課件)。
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2、那個小朋友學習特別聰明,他說:這有什么了不起,我還會自己讀準課文呢!你們行嗎?請小朋友們自己認真讀一讀,劃出生字詞語。
1、課件出示:大家讀得這么高興,小蜜蜂也來湊熱鬧了,看,幾只調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們的籃子里去了,讓我們去看看,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學生自己練讀。(課件)。
同桌檢查。指名讀。聽一聽電腦老師是怎樣評價的。(課件)。
讀得好的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什么生字?
學生暢所欲言,相機教學“方”字旁。學生講得好的獎勵玩猜字謎游戲。(課件)。
4、比一比,看誰的眼睛亮。(鞏固生字學習情況)(課件)。
看,調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詞送回了課文,你們還認識嗎?
指名讀課文。朗讀擂臺賽。聽一聽學習伙伴怎樣評價。(課件)。
1、學寫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筆。(課件示兩次撇的筆畫。)。
2、你看清楚“廣”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嗎?(“點”靠近豎中線起筆。)。
3、“走”和“足”: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會覺得舒服呢?(“豎”在豎中線上。)。
他們的區別是什么呢?
4、注意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師范寫,生描紅并在書本田字格上書寫。
比一比,看誰寫得漂亮。(投影)。
收集有關北京的風光圖片和天安門廣場上升旗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第一冊第十一課。復習生字新詞,學習課文內容,了解北京風光,培養學生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產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北京風光圖、教學課件。
教學理念:
在學習的課堂里,常常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通常是學生自己充滿個性、充滿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課堂上,應充分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快樂地學習?!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自己的天地,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自己充滿個性化的活動;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設置游戲、旅游等環節讓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四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北京的風景圖,.課件、升旗儀式錄像片。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難點是有的長句子不容易讀好。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說話訓練。
1.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
2.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
3.導入新課:有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出示課題:我多想去看看。
二、初讀詩歌。
1.出示多媒體.課件。
最好。
4.朗讀比賽。
三、識字。
1.認讀詞語。
在.課件中結合景物出現詞語:告訴,彎彎的小路,遙遠的北京城,天安門,廣場,升旗。
儀式。
2.自由練讀詞語。比-比。
3.認讀生字。
用筆在詩歌中圈出這些生字,并大聲練讀。
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聽一聽,評一評。
4.教師抽查生字卡。
5.聽音找卡片。
6.全班齊讀生字卡片。
四、說話訓練。
1..課件出示圖片和句子:"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2.個人練讀,指名讀.男、女同學讀,全班讀。
五、讀詩歌。
1.小組讀一讀,比比哪組讀得最正確、最流利。
2.全班與老師分角色朗讀。
六、寫字"廣、升"。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復習詞語。
3.轉盤游戲:這些生字又交上了新朋友,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
出示轉盤,開火車:
二、朗讀、背誦詩歌。
1.觀看升旗錄像。
2.看了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4.背誦詩歌。
三、擴展練習。
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當地的風景圖片。
說話訓練:我多想--。
四、寫字。
位置。
2.比較字形,識記漢字。
3.指導書寫。(教師范寫一學生描紅)。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認識足字旁、巾字底、丬字邊,會寫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文中的感嘆句。
2、積累文中“……的……”類型的短語,豐富語言資料,了解北京和天山的不同景致。發現課文中疊詞的運用,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積累并運用更多的疊詞。
3、借助文本句式,結合生活實際,以“我想……”開頭,表達自己的愿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積累詞句,練習表達。
教學難點:
以“我想……”開頭,借助文本句式,選擇恰當短語,描述生活實際和愿望。
教法:示范朗讀法、換詞拓展法、情境引導法。
學法:生活引入法、對比觀察法、朗讀感悟法。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學習過程:
一、直入課題,指導朗讀:
2、誰愿意來讀讀課題?(結合學生朗讀點評,突出“多想”,體會愿望強烈,引導質疑,“看”的人物和對象。)。
3、結合課題質疑:想看哪里?看什么?
(問題導向課文內容,為后面的整體感知做好鋪墊。)。
二、閱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己出聲朗讀課文,注意盡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正確、流利。
2、師生賽讀,全體聽辨,注意讀音,感受節奏和韻味。
3、師生對讀,在示范引領中提升,同時感受文章的內容和句式的對比聯系。
4、同學練習后,分組分段展示,提升朗讀的質量。
5、學習短語:
(1)在大家讀的時候,我特別喜歡一個短語“彎彎的小路”。(課件出示)。
這個短語寫出了小路的特點――彎彎曲曲,其實,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小路,你能換個詞說說嗎?(學生自主表達,預設:狹窄、河邊、塵土飛揚、坑坑洼洼等。)。
(2)你能從文中找出這樣的短語嗎?請在下面劃橫線,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學生自主勾畫)。
(3)和同桌比一比,看看有沒遺漏的,趕緊補充。
(4)班級交流考驗:
課件出示:彎彎的小路遙遠的北京城雄偉的*寬寬的公路遙遠的新疆美麗的天山潔白的雪蓮。
(出示: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引導提煉“壯觀的升旗儀式”,積累“非?!焙徒x詞“特別”“十分”。)。
你能記住他們嗎?(前后變空練習,增強記憶)。
仔細觀察這些短語,你有沒有發現什么?
預設:結合“彎彎的小路”“寬寬的公路”豐富關于“路”的積累,指導“路”的書寫,觀察“足”作為偏旁的變化,拓展鞏固“足”字旁的漢字。
結合“遙遠的北京城”“遙遠的天山”豐富關于“遙遠”的積累。
結合學生的自主發現,尊重個性化發言,拓展短語積累的量。
(5)看圖猜短語,將圖文結合,鞏固短語積累。
(6)回文朗讀,抓住特色短語提升朗讀水平。
6、了解課文:
(1)“我多想去看看”,這句話是誰說的?你能從書中找出答案嗎?
結合學生發言,引導完整表述,新疆的小朋友說:“我多想去北京看看!”北京的小朋友說:“我多想去天山看看!”
(2)可是這兩個地方太遠了(結合地理位置說明),他們怎么去看呢?
(聽爸爸、媽媽講)。
爸爸、媽媽一邊說,孩子們就一邊想象,那我們在讀的時候應該這樣――(教師范讀)。
你能來試試嗎?(學生嘗試朗讀)。
(引導學生關注段尾的重復句式,體現出強烈渴望之情。)。
(3)新疆孩子們的眼中,北京有“雄偉的*”“壯觀的升旗儀式”,其實,北京可不止這些!(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完成填空練習)。
爸爸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遙遠的北京城,有()的(),()。我對爸爸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的孩子們又會怎么說呢?
爺爺告訴我,沿著寬寬的公路,就會走出北京。遙遠的新疆,有()的(),()的()。我對爺爺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4)咱們的祖國特別遼闊,每一個地方的'風情都不一樣,你想去哪里?
(出示特色地域風景,引導學生去表達。)。
(5)“我想去看看”,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其實我們的愿望不僅僅是看美麗的風景,應該還有其他的。
(出示句式:我想,因為。)同桌交流,看誰說得清楚。
組織全班交流,聽聽大家的愿望。
(6)其實,每個中國人都會把去一趟首都北京當做自己的美好愿望,今天我們雖然沒有辦法真的去北京,但是我們可以寫下這兩個漂亮的字,表達我們的愿望。
指導“北京”的書寫,注意“北”第三筆的提,第四筆的撇;注意“京”最后兩筆撇和點的位置。及時關注、點評、糾正。
三、課堂小結:
全國美景都想看,人人愛國在心間。千里萬里不遙遠,只要敢想就能見。
四、板書設計:
新疆北京。
天山天安門。
雪蓮升旗儀式。
(美景)(生活)。
文檔為doc格式。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六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2、能理解課文內容,產生熱愛北京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了解天安門升旗儀式的壯觀及其意義。
二課時。
北京天安門相關圖片,國歌磁帶,國旗圖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去過北京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浚ㄖ该病次唬?。
2、聽了他們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引出(北京太美了!我真想去看一看……)。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有這個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第11課《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里,請齊讀課題兩遍,板書課題,分析生字“想”,并組詞、造句。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字卡:開火車讀;組詞造句。反饋課文內容(一個山里的孩子想到北京看升旗儀式)3句話。
3、師引:(請說說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把它讀出來)。
“我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齊讀。
4、師:對呀!他為什么這么想去看看呢?請同學們看掛圖。
三、學習一、二句話,出示掛圖。
圖:近處的大樹、房子、竹椅、石桌、一座連一座的大山,圖片,媽媽和孩子。
文:彎彎的小路,大山。
2、誰能想像一下,圖中的媽媽在給孩子說什么?假如你是媽媽,你會拿著天安門圖片對孩子說些什么?(自由說,指名說)。
(孩子,你要好好學習,長大到北京去。孩子,知道嗎?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3、誰能用課文中的話說說?指名一、二句師生,生生互評鼓勵你們讀的真好,老師也忍不住想讀讀,可以嗎?(可以)(生評)。
4、齊讀,突出重點詞“遙遠”老師不懂意思,誰來解釋給大家聽?(路程非常地遠)評價道謝。
5、同學們,現在我要帶領大家走入圖中的天安門廣場去看看升旗儀式,好嗎?現在我們來到了遙遠的北京城,回想一下,每周一校園里的升旗儀式有什么樣的場面,在北京天安門升旗,你雙看到了什么樣的場面?(有氣勢、人多、場面大、莊嚴、壯觀……)。
當五星紅旗和太陽一起升起的時候,過路的學生、工人,農民,老人,小孩都停了下來,向我們的國旗致敬,這個場面非常地壯觀,讓我們讀好這個句子吧?。ㄗ杂勺x,指名讀)。
6、個人,小組伙伴賽讀,師生互評一、二句。
現在,我明白了,這個山里的孩子家離北京那么遙遠,從來也沒去過北京城,而北京城里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又是這么壯觀,怪不得這個孩子這么想去北京親眼看看呢,讓我們把這種迫切的愿望用朗讀表達出來吧!(指導讀第3句)。
8、質疑,為什么要重復“我多想去看看呢?”(非常非常想去,很想很想去)。
9、誰能讀好這一句,讀出“我”想去的心情?(自由讀,指名讀,評價)同學們讀的真精彩,讓我們深深地體會想去的心情,齊讀。
四、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并背誦。
(個別,小組,同伴,匯報朗讀,背誦情況)。
五、通過聽介紹,感知體會課文內容,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
1、出示句子:“北京啊,我想對你說:”小組交流說一說。
2、現在老師要當一次記者,把你的話錄下來,寄給北京市的xxxx,一定要把你最想說的說出來!說、讀:
我還想帶同學們唱一去《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歌給北京聽,可以嗎?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3、朗讀全文,是呀!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我們愛北京,我們愛五星紅旗,我們愛我們的祖國,我想同學們的愿望和這個山里小朋友的愿望通過不斷努力的學習,一定都會實現的,讓我們滿懷著對北京無限的熱愛齊讀全文。
六、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祖國首都北京和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許多同學對北京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都像文中小朋友一樣,想到北京看看。課下,請同學們繼續搜集有關北京的資料,我們將召開一次“我愛北京啊”的主題班會。
七、下課。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認識足字旁、巾字底、丬字邊,會寫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文中的感嘆句。
2、積累文中“……的……”類型的短語,豐富語言資料,了解北京和天山的不同景致。發現課文中疊詞的運用,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積累并運用更多的疊詞。
3、借助文本句式,結合生活實際,以“我想……”開頭,表達自己的愿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積累詞句,練習表達。
教學難點:
以“我想……”開頭,借助文本句式,選擇恰當短語,描述生活實際和愿望。
教法:示范朗讀法、換詞拓展法、情境引導法。
學法:生活引入法、對比觀察法、朗讀感悟法。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學習過程:
一、直入課題,指導朗讀:
1、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題目是《我多想去看看》。(教師板書課題)。
2、誰愿意來讀讀課題?(結合學生朗讀點評,突出“多想”,體會愿望強烈,引導質疑,“看”的人物和對象。)。
3、結合課題質疑:想看哪里?看什么?
(問題導向課文內容,為后面的整體感知做好鋪墊。)。
二、閱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己出聲朗讀課文,注意盡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正確、流利。
2、師生賽讀,全體聽辨,注意讀音,感受節奏和韻味。
3、師生對讀,在示范引領中提升,同時感受文章的內容和句式的對比聯系。
4、同學練習后,分組分段展示,提升朗讀的質量。
5、學習短語:
(1)在大家讀的時候,我特別喜歡一個短語“彎彎的小路”。(課件出示)。
這個短語寫出了小路的特點——彎彎曲曲,其實,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小路,你能換個詞說說嗎?(學生自主表達,預設:狹窄、河邊、塵土飛揚、坑坑洼洼等。)。
(2)你能從文中找出這樣的短語嗎?請在下面劃橫線,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學生自主勾畫)。
(3)和同桌比一比,看看有沒遺漏的,趕緊補充。
(4)班級交流考驗:
(出示: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引導提煉“壯觀的升旗儀式”,積累“非常”和近義詞“特別”“十分”。)。
你能記住他們嗎?(前后變空練習,增強記憶)。
仔細觀察這些短語,你有沒有發現什么?
預設:結合“彎彎的小路”“寬寬的公路”豐富關于“路”的積累,指導“路”的書寫,觀察“足”作為偏旁的變化,拓展鞏固“足”字旁的漢字。
結合“遙遠的北京城”“遙遠的天山”豐富關于“遙遠”的積累。
結合學生的自主發現,尊重個性化發言,拓展短語積累的量。
(5)看圖猜短語,將圖文結合,鞏固短語積累。
(6)回文朗讀,抓住特色短語提升朗讀水平。
6、了解課文:
(1)“我多想去看看”,這句話是誰說的?你能從書中找出答案嗎?
結合學生發言,引導完整表述,新疆的小朋友說:“我多想去北京看看!”北京的小朋友說:“我多想去天山看看!”
(2)可是這兩個地方太遠了(結合地理位置說明),他們怎么去看呢?
(聽爸爸、媽媽講)。
爸爸、媽媽一邊說,孩子們就一邊想象,那我們在讀的時候應該這樣——(教師范讀)。
你能來試試嗎?(學生嘗試朗讀)。
(引導學生關注段尾的重復句式,體現出強烈渴望之情。)。
(3)新疆孩子們的眼中,北京有“雄偉的*”“壯觀的升旗儀式”,其實,北京可不止這些?。ǔ鍪緢D片,引導學生完成填空練習。)。
爸爸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遙遠的北京城,有()的(),()。我對爸爸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的孩子們又會怎么說呢?
爺爺告訴我,沿著寬寬的公路,就會走出北京。遙遠的新疆,有()的(),()的()。我對爺爺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4)咱們的祖國特別遼闊,每一個地方的風情都不一樣,你想去哪里?
(出示特色地域風景,引導學生去表達。)。
(5)“我想去看看”,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其實我們的愿望不僅僅是看美麗的風景,應該還有其他的。
(出示句式:我想,因為。)同桌交流,看誰說得清楚。
組織全班交流,聽聽大家的愿望。
(6)其實,每個中國人都會把去一趟首都北京當做自己的美好愿望,今天我們雖然沒有辦法真的去北京,但是我們可以寫下這兩個漂亮的字,表達我們的愿望。
指導“北京”的書寫,注意“北”第三筆的提,第四筆的撇;注意“京”最后兩筆撇和點的位置。及時關注、點評、糾正。
三、課堂小結:
全國美景都想看,人人愛國在心間。千里萬里不遙遠,只要敢想就能見。
四、板書設計:
新疆北京。
天山天安門。
雪蓮升旗儀式。
(美景)(生活)。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八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件、卡片。
2課時。
一、看圖導入,說話練習。
1、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
2、導入新課,有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去北京看看。
二、初讀詩歌。
1、詩歌中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又說了些什么?
2、同桌對讀,一個當“媽媽”,一個當“我”,讀讀看。
3、朗讀比賽。
三、識字。
1、認讀詞語自由練讀詞語。
比一比,開火車,教師隨即抽讀,全班齊讀。
四、認讀生字。
1、圈出這些生字,大聲練讀。
2、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五、說話練習。
1、出示句子,個人練讀,指名讀,全班讀。
2、說話練習: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國旗是——。
六、讀詩歌小組讀一讀,全班與老師分角色朗讀。寫字“廣、升”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范寫,書空,描紅。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復習詞語。
3、轉盤游戲。
二、朗讀、背誦詩歌。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背誦詩歌。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九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難點是有的長句子不容易讀好。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天安門圖片和升旗儀式錄像片。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教師應鼓勵學生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復習檢查時,要用生字卡片檢查學生是否把字音讀準。“想、能、京、城、廣、升”等字比較難讀。如果有的學生讀錯了,教師可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幫助他糾正。
教師要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認字。“想”,在學生認識新偏旁“心”以后,把它拆成“木、目、心”來記憶?!案妗笨捎米种i“一口咬掉牛尾巴”記憶。結合認記“旗”字,認識新偏旁“”。形近字“北”與“比”、“走”與“足”、“升”與“開”要區別音形義。
2、寫字。
“廣”的橫不要太長,左低右略高?!吧钡谝还P是短撇,第三筆是豎撇。
(三)詞句。
1、本課有的詞語,如“想、告訴、小路、北京、天安門”,學生見過或聽過,比較容易理解。有的詞語,教師稍加指導也能懂得意思。如“遙遠”這個詞,可以告訴學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車到北京需要幾天的時間,路途非常遠,因此說“遙遠的北京城”。學校每周一早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讓學生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錄像片,學生能從雄偉的場面中領悟“壯觀”的意思。
2、“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抒發了“我”向往北京的強烈的思想感情。用“我想去看看”與書上句子比較,再通過朗讀,學生就能有所體會。
(四)朗讀、背誦。
這首詩押an韻,朗讀時要讀出韻腳。通過指導朗讀,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朗讀第一、二兩句語速舒緩,體現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皬V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是個長句子,學生容易把它讀破,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儀式”以后稍停一下?!拔叶嘞肴タ纯矗叶嘞肴タ纯础保首x時語氣要堅定,“多想”讀重音,表達出“我”強烈的愿望。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用引背的方法指導背誦。
(五)實踐活動。
1、學生自己練習讀課后“我會讀”的四個句子。
2、請音樂老師教學生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3、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北京風光的圖片,如,天安門、人民大會堂、亞運村、故宮、長城、頤和園,出一期《美麗的首都北京》的壁報,請去北京旅游過的學生當小導游,介紹北京美麗的風光。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揭示課題。
提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我”是誰?他想去看什么?)。
(二)初讀課文。
學生帶著問題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交流。
1、指名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后評議。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四)指導朗讀、背誦。
結合看圖和升旗儀式錄像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六)練習讀“我會讀”中的句子。
(七)指導學生寫字。
(八)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十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以詩歌的形式,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一年級同學活潑,好奇心強,感情純真,喜歡朗讀,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致力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充滿感情地讀課文并與生活相結合,增強熱愛祖的深情。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讀好長句子。
兩課時。
一、讀題激趣質疑。
1、齊讀題。
2、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問題自由看圖讀文。
2、同桌問對讀正音。
3、小組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氣氛活躍)。
4、指名讀,全班評價(教師適時點撥,指導長句)。
5、匯報:從圖入手、從文入手均可(山里的孩子想去北京看看)。
6、出示圖畫:群山環繞中的小山村,男孩和媽媽坐在樹下。
三、再讀課文。
2、自己練讀后回答。
3、指導讀出媽媽和藹語氣,充滿遐想的意境,語速稍慢。
4、學生質疑,同學討論解決。教師適時點撥。
重點:沿著:
遙遠:結合圖畫,走出大山要很長時間。
壯觀:結合多媒體天安門升旗實況去感受,人多,場面宏大,嚴肅莊重。
5、看圖上的男孩,雙手托腮,他聽入迷了,正在想什么?
讀后三行。
指名讀,對比讀,指導讀(飽含期盼之情)。
再讀文,背誦。
四、識字。
1、指字寶寶:(邊找邊畫邊讀)。
想告訴路能走北京城安廣升旗。
2、自由記憶字形,有困難時找同學。
3、匯報識字情況,質疑:有困難的字大家共同解決。
4、讀字比賽,奪紅旗。
五、鞏固識字。
1、猜字。
2、小組比賽。
六、小結。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十一
1、能理解課文內容,發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天安門圖片和升旗儀式錄象片。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我們學校每周一早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在升旗儀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國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要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那局面,你見過嗎?你想去看看嗎?有一個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升旗儀式。于是,他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這個小朋友為什么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呢?讀讀課文,看誰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交流:指名讀喜歡的句子,檢查字音。
3、你讀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別想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
(2)理解"遙遠"(從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幾天的`火車,與"遠"比較);
(3)理解"壯觀",通過觀看錄象理解(人多、解放軍叔叔的威武……)難怪這個小朋友要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讀這句話。(提倡個性朗讀)。
三、再讀課文,指導背誦。
1、小朋友們很會學習,讀懂了課文,你認為怎樣能把這篇課文讀好,你就怎樣讀?能背誦的就背誦。(自由嘗試)。
2、指名朗讀,評價交流。
3、有感情地齊讀(背誦)課文。
四、練習讀"我會讀"中的句子。
剛才課文讀得這么好,這些句子你會讀嗎?(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五、寫一寫。
指導同學寫四個生字。
六、課外延伸。
1、你對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門廣場上隆重的升旗儀式,還想看什么?
2、課件展示北京的圖片,更加激發同學愛國熱情。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部編版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大全(12篇)篇十二
1.認識“想、告、訴”等12個生字和足字旁一個偏旁,會寫“會、走、北”等6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短語,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3.通過誦讀和交流,體會“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強烈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難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美麗的圖片,你們想看看嗎?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有這個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里。
二、明確目標。
1.認識“想、告、訴”等12個生字和足字旁一個偏旁,會寫“會、走、北”等6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短語,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3.通過誦讀和交流,體會“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強烈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自主探究。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對照生字表圈出生字讀一讀。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四、點撥指導。
學習第1自然段。
2.理解“彎彎的”“遙遠”。
(1)讀讀詞組:“彎彎的小路”和“遙遠的北京城”。
(2)想一想:山里的孩子沿著“彎彎的小路”,走出大山后,還要走多少路才能到“遙遠的北京城”?(理解“遙遠”)(3)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還有哪些地方也離我們很遙遠。3.他為什么這么想去看看呢?(出示媽媽的話)課件出示: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1)這句話連續說了兩遍,抒發了小男孩向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朗讀時語氣要堅定,讀出小男孩的迫切心情,重讀“多”,表達強烈愿望。
(2)“我多想去看看”為什么要說兩遍呢?(說明小男孩非常想去)。
1.課件出示新疆風貌圖、天山圖、雪蓮圖等。說一說圖片上的景物都是哪里的。
2.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全班齊讀。讓學生邊讀邊畫出描寫新疆的句子。
(1)教師提問:這段話是誰與誰的對話?“我”想去哪兒?為什么想去?
(2)新疆有這么美好的事物,同學們都想去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也想去看一看。那句話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想去看看?(課件出示文段最后一句話)。
3.開火車讀文段最后一句話,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我”迫切想去看看祖國邊疆的愿望,體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五、知識運用。
六、回顧總結。
1.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兩個小朋友分別想去祖國的北京、天山看一看的愿望,知道了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2.同學們,你們想去祖國的哪里看一看呢?和爸爸媽媽計劃一次旅行,去感受祖國的美吧!3.照樣子,寫一寫。
板書設計。
北京天安門升旗儀式新疆天山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