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的價值在于發揮媒體的監督作用,促使政府和企業等各方面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彩新聞報道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一
近日,學校收到了“微博校園”寄來的“暖冬大禮包”,內含筆、本、暖手貼等價值4000余元的愛心物資,這是在“暖冬行動,與愛‘童’行”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中我校學子聯手為困難兒童贏取的幫扶物資。
“你的`一個小小舉動,也許會觸動某個孩子心靈,改變他的一生”,日前“@新浪微博”“@微博校園”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內千余所高校舉辦“微博校園暖冬行動”,為偏遠地區的孩子送上溫暖,山東科技大學也積極參與其中。
為了讓更多同學了解此次活動,校團委宣傳部舉辦“暖冬行動,與愛‘童’行”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活動過程中,工作人員在線上通過微博發帖等形式向同學們宣傳此次活動的意義,同時舉辦線下宣傳,同學們將寫給兒童的祝福貼在展板上,并在“新浪新聞”客戶端積極給學校投票,為困難兒童贏取暖冬大禮包。
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累計參與人數多達3862人,在“校園暖冬行動”山東省票數排行榜中,我校以165024的票數位居第一,因此獲得了主辦方“暖冬大禮包”贊助。這些愛心物資全部用于“希望小屋”兒童幫扶。
暖冬行動不僅僅是一場捐贈、一次問候,更是一種傳遞、一份責任,山科學子在暖冬活動中積極參與,將科大的愛心傳遞給貧困地區的兒童,為他們帶去了溫暖和希望。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二
寒冬已至,氣溫驟降,為切實做好校園防寒保暖工作,近期,潛山市教育局精心組織調度,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部分學生免費發放防寒保暖“四件套”,偏遠山區學校實現發放全覆蓋,確保全市廣大中小學生溫暖、安全過冬。
12月29日,該市潘鋪初中為全校47名建檔立卡和低保家庭學生發放了防寒保暖物品。本次發放的防寒保暖物品包括線帽、手套、耳罩、充電暖袋。學生們領到物品后,滿懷喜悅,紛紛表示今后一定更加努力學習,不辜負學校和國家對自己的關愛。發放儀式上,學校有關負責同志還對冬季防凍保暖及飲食健康作了相關培訓。
12月27日,位于大山深處的潛山市割肚學校黨支部,組織為全校學生發放防寒保暖物品,確保在校學生人人享有。班會課上,各班班主任以班級為單位,先向學生普及防寒保暖安全小常識,再發放防寒保暖“四件套”——手套、耳罩、熱水袋和棉帽,并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和家長聯系,家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冬季防寒保暖安全教育工作。此次活動,營造了一種溫暖、和諧的校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防寒保暖安全意識,進一步強化了學校的安全管理。
截至目前,潛山市共為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免費發放防寒保暖“四件套”8000余套,價值48.5萬元。下一步,該市將繼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應對可能到來的冰凍雨雪天氣,加強部門聯動,強化屬地責任,做好防寒保暖相關工作,進一步釋放“教育溫度”,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確保教育民生工程惠及每一名莘莘學子。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三
為幫助20xx級新生戰寒斗冷,激勵他們的學習強國志向,助力學校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12月2日,基礎學院在軍工路1100號校區學院會議室舉行冬季送溫暖活動。學院黨委書記曹英,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馬軍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華俊及輔導員、經濟困難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由學院資助專項輔導員閆小磊主持。
曹英書記在發放儀式上首先作了發言。曹英代表學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表達了關心和慰問。學院非常重視資助工作,安排專人專司資助事務,也始終在關注、引入校內外資源為同學們的成長成才解憂排難、保駕護航。寒潮來臨、氣溫驟降,同學們的安危冷暖學院老師們始終記掛于心,同學們要注意添衣加被、防寒保暖,有困難主動和輔導員溝通、尋求幫助。曹英也代表學院向同學們表達了期盼。同學們要“立大志”,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要“明大德”,要自強不息、學會感恩,主動參與志愿活動回饋社會、錘煉自我;要“成大才”,聚焦學業發展、做好職業規劃,蹄疾步穩、扎實學好本領、提升創新能力;要“擔大任”,將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連,求真務實,敢于作為、善于作為,守正創新、迎難而上。
之后,曹英、馬軍山、華俊代表學院為學生代表們發放了御寒保暖物資。領到物資的同學們倍感溫暖,紛紛感恩學校的幫助,并表示將認真學習、增強本領,奮斗不息、砥礪前行,做堅決聽黨話、堅定跟黨走的新時代大學生。當天晚上,基礎學院慈善志愿者輪班輪崗,在學院黨建工作站為未參會的同學發放慰問物資,確保一人不落、精準發放。
“冬季送溫暖”活動不僅給予經濟困難學生物質幫助,更鼓舞激勵受助學生勇于攻堅克難、迎難而上、奮發圖強,有力地提升了學院資助育人的成效和水平。
文檔為doc格式。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四
為進一步展現共青團人文關懷,傳遞愛心與溫暖,11月21日晚,校團委和各二級學院團總支深入學生宿舍,開展“2022暖冬行動”活動,走訪慰問家庭困難團員。
在宿舍樓前,校團委書記王攀將精心準備的過冬衣物交到學生手中,為他們在寒冷的冬季帶來了溫暖。同時詳細詢問了他們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情況,勉勵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同學們由衷表示感謝,紛紛表示今后會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爭取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暖冬行動”不僅是一份溫暖的問候,更是一種無形的鼓勵。目前我校團委已連續開展三年“暖冬行動”,已累計幫助40名家庭困難團員。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五
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廣大同學感受到冬季的溫暖,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氛圍,20xx年11月6日,樂山特校生活部牽頭組織開展了“餃子飄香暖人心”立冬包餃子活動。全體生活老師和留守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當天上午,大家齊聚學生食堂開始忙碌起來。食堂工作人員將準備好的面皮、肉餡放置在案板上,同時為學生們提供了和肉餡的技術指導,教大家將肉和白菜融為一體,然后進行調味。接下來大家分工協作,動作嫻熟,有條不紊,紛紛使出看家本領,活動現場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好像一家人籌備重大節日慶典一樣其樂融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包出了一排排獨具特色的.餃子,有大有小、有圓有扁,月牙餃、元寶餃、波紋餃、小籠包等造型相繼出現。有的同學是第一次包餃子,雖然動作略顯笨拙,但包出的餃子還是有模有樣!
包完餃子后最想做的當然是品嘗自己的手藝啦!經過廚師的蒸煮,一盤盤熱氣騰騰、新鮮出爐、香氣四溢的餃子便端上了桌,豐盛的立冬餃子宴開始啦!在孩子們開懷的笑容里,寒冷的冬日也變得無比溫暖。
吃不過餃子,溫暖不過集體。同學們在包餃子過程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感受到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此次暖冬包餃子活動,有效地傳承了中華民族民俗文化,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也讓同學們感受到相親相愛、團結和睦的學校氛圍,讓學生在校期間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六
11月22日至25日,學校開展了20xx年“暖冬行動”送溫暖活動,為80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總價值近15萬元的'保暖衣物。
學校高度重視“暖冬行動”,提前謀劃,精心部署。一是精準幫扶,全面覆蓋。學校將脫貧享受政策家庭學生、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等10類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學生全部納入此次發放范圍,確保特殊困難群體學生獲得重點資助。二是嚴保品控,選擇多樣。學校嚴把衣物質量關,優選款式顏色,分校區設置保暖衣物樣品選購環節,學生現場挑選自己喜歡的款式和合適的尺碼,貼合學生個性化需求。三是同頻服務,如期送達。學校及時將保暖衣物發放到三個校區在校生學生手中,確保寒衣比寒流到的早,同時以快遞形式為校外實習學生發放到位。
學校用心安排“暖冬行動”送溫暖活動,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溫暖過冬,讓學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七
為幫助建檔立卡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度過一個溫暖的寒冬,近日,學校組織開展“送溫暖潤心間”寒假暖心暖冬線上走訪活動。各學院、校區相關負責人及全體專兼職輔導員通過騰訊會議、qq視頻等多種方式對建檔立卡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走訪,將黨和國家的關懷、學校的關愛、老師的溫暖送到學生家中。
周密部署,精準制定走訪方案。鑒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學校召開學生工作委員會會議,專門研究部署走訪方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統籌規劃,各學院、校區學工辦對在籍各年級學生進行梳理,制定走訪計劃。負責輔導員在走訪前詳細了解走訪學生情況,堅持育人導向,充分發揮家校育人合力。
云端相見,暖心關愛受訪家庭。走訪過程中,學院、校區相關負責人及輔導員向家長介紹了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表現以及學校對困難生資助等方面的政策規定,關心詢問了困難學生家庭生活等情況。同時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堅韌不拔,在逆境中勇敢成長,用實際行動報答國家和社會的關心。家長表示非常感謝學校和老師們對學生的關懷,一定要會勉勵孩子好好學習,成為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才。
精準關懷,愛心相伴真情相隨。各學院、校區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學生進行了線上視頻會議走訪,及時了解學生家庭所在地區疫情狀況及防控情況,并將疫情防控知識和學校的'關心和關愛送到學生心中。
以愛育愛,資助育人素質提升。學校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舉辦第五期“資心助力成長”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由“輸血”型資助向“造血”型資助轉變,提升資助育人實效。針對不同年級特點,設置人生修煉場專輯和從校園到職場專輯等60次課程,20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培訓。
學校歷來十分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理念,積極探索精準資助育人模式,不斷豐富“人”型資助管理體系,幫助受助學生實現“受助—自助—助人”的轉變。暖冬暖心活動是學校積極構建社會、學校、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徑,也是積極落實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解決春節期間生活難題的有效方式。學校發放慰問金、交通補助等近20萬元,各學院、校區分別組隊開展家訪,充分利用線上走訪等多種方式宣傳黨和國家在學生資助、大學生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民生政策,鼓勵學生勵志成才。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八
為進一步展現共青團人文關懷,傳遞愛心與溫暖,11月21日晚,校團委和各二級學院團總支深入學生宿舍,開展“20xx暖冬行動”活動,走訪慰問家庭困難團員。
在宿舍樓前,校團委書記王攀將精心準備的過冬衣物交到學生手中,為他們在寒冷的冬季帶來了溫暖。同時詳細詢問了他們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情況,勉勵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同學們由衷表示感謝,紛紛表示今后會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爭取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暖冬行動”不僅是一份溫暖的問候,更是一種無形的鼓勵。目前我校團委已連續開展三年“暖冬行動”,已累計幫助40名家庭困難團員。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九
寒意踏冬來,溫情暖人心。近日,學校開展了“寒梅飄香工程”暖冬關愛行動,奏響暖冬特別資助、暖心早餐、暖冬勵志沙龍三部曲,為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上學校冬日的特別關懷,為寒冬增添了絲絲暖意。
“學校好貼心,竟然收到這么暖心的大禮包!”林學院李同學收到學校贈送的暖冬特別資助禮包時激動地說,她表示今后定要加倍努力,好好學習,回饋學校。
12月29日,學校正在為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送上暖冬特別資助大禮包,禮包包含毛毯、保溫杯、防疫包,還送上了“寒梅飄香工程,暖冬助你圓夢”的溫馨祝福。今年,學校為24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準備了暖冬特別資助大禮包,已經實現了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此外,食品學院等10余個學院紛紛為考研學子派發精心準備、寓意深刻,別出心裁的禮包,送達溫暖和祝福,如署名訂制版暖心禮包、驚喜盲盒、lucky保溫杯、印有院徽的筆記本套裝、精巧的u盤、“一研為定”定制明信片等。
為激勵同學們冬日早起學習,12月13日至17日,學生處在三校區各食堂門口設立了“暖心早餐券”發放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在早上6:50—7:30期間領取免費早餐券。
初冬的早晨天氣寒涼,卻抵擋不住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大家有序排隊登記領取早餐券,活動期間共計發放早餐券2500余張。來自水利水電學院的王同學感嘆道:“太暖了!早上起來就能吃到這么溫暖的早餐,在考研的沖刺階段收到來自學校的鼓勵與支持,一天都動力十足!在川農學習生活了四年,學校真的是事事以學生為主,時時為學生考慮”。
為進一步發揮榜樣激勵、朋輩引領作用,12月23日-24日,三校區分別開展暖冬勵志沙龍。學工部副部長陳中桂,學生處副處長馬海、向葵分別在三校區參會。
沙龍特別邀請到了9位20xx年“寒梅飄香工程”自強之星、科創之星、公益之星的獲得者到場為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他們或講述自己成長體會、學習規劃、或講述科研、雙創的經歷、或講述職業規劃和就業選擇……現場氣氛非常活躍,與會同學積極提問、踴躍發言、熱烈討論,暢談目標與理想。來自草業科技學院的趙同學談到:“通過學長學姐成長成才的感恩勵志故事分享,我更加堅定了信心,對未來充滿期待”。
本次暖冬關愛活動秉承“扶貧扶志扶智”的資助工作理念,旨在進一步貫徹好國家和學校資助政策,發揮資助育人實效。關愛三部曲在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實際困難的同時,也著力培養受助學生自立自強、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立志成才的良好品質,助力學生更好成長發展。
文檔為doc格式。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
11月22日至25日,學校開展了2022年“暖冬行動”送溫暖活動,為80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總價值近15萬元的保暖衣物。
學校高度重視“暖冬行動”,提前謀劃,精心部署。一是精準幫扶,全面覆蓋。學校將脫貧享受政策家庭學生、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等10類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學生全部納入此次發放范圍,確保特殊困難群體學生獲得重點資助。二是嚴保品控,選擇多樣。學校嚴把衣物質量關,優選款式顏色,分校區設置保暖衣物樣品選購環節,學生現場挑選自己喜歡的款式和合適的尺碼,貼合學生個性化需求。三是同頻服務,如期送達。學校及時將保暖衣物發放到三個校區在校生學生手中,確保寒衣比寒流到的早,同時以快遞形式為校外實習學生發放到位。
學校用心安排“暖冬行動”送溫暖活動,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溫暖過冬,讓學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一
為響應中國春節期間惠民生促和諧青春送溫暖活動,我市大學生青年志愿者總隊積極組織開展無私奉獻活動,結合寒假社會實踐,1月20日,組織十余人前往興化釣魚鎮海河小學,寒假,以溫暖的冬天關愛貧困兒童為主題的專項行動。活動期間,各種體育學習用品、毛絨玩具、防寒日用品主要送到學校和當地數十名貧困兒童,為孩子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帶來了絲絲溫暖。
大學生志愿者為孩子分發學習用品,并為孩子們帶上笑臉徽章,希望這些孩子笑得更燦爛,把棉毯和食用油送到家里,愿我們的小動作在這個春節給這些孩子增添溫暖。
大學生志愿者參觀了一些經濟困難家庭,把棉毯和食用油、防寒日用品送到孩子家里。父母對我們的到來非常高興。在與父母交談的過程中,我們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平時的表現和性格趨勢。我們還進一步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困難,為今后建立對應定點扶貧志愿者工作奠定了基礎。
志愿者和受資助的孩子合影留念,同時,還與釣魚鎮海河小學校長就進一步加強志愿者扶貧、長期、有效、系統、規范的措施,交換了寶貴意見。校長非常贊成我們的措施,并承諾大力合作和支持我們的計劃。
雖然溫暖活動時間不長,但在孩子們的小臉上看到燦爛的笑容,感受寒假的社會實踐。
著非常長遠和重要的意義。在此我們衷心希望這些孩子們能在我們青年志愿者或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下能更溫馨、更快樂的成長,更希望這番愛心能永遠傳遞下去,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充滿關愛、充滿溫暖的雙手!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二
12月5―6日,我校開展“暖冬行動”愛心冬衣捐贈活動,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去冬日的溫暖。活動由我校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關工委主辦,校“筑夢”輔導員工作室承辦。
活動前期,學生工作部對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狀況進行摸底,在寒冬到來前計劃為貧困生準備冬衣。此舉獲得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學校關工委的大力支持。在充分考慮學生體型、喜好等因素的基礎上,為學生定制了兼具時尚與實用性的冬衣。
12月5日早晨,黨委書記馬順圣走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力行社區服務中心,慰問了在現場的信息工程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代表,并送上御寒衣物,并與受助學生親切交談。他表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貧困學子的就學問題,通過建立健全資助體系,讓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安心學習。隨后,他又詳細詢問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并向同學們贈送了其親手書寫寄語的筆記本,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克服困難,勤奮學習,努力成才。現場愛心物資滿滿,除了學校訂制的冬衣外,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關工委為學生購置了棉被、臺燈、書筆、口罩等生活、學習及防疫物品,學院教職工還積極行動,自發捐贈衣物,盡力為貧寒學子解決實際問題。
當日下午,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剛前往醫學院a306實驗室內為6位經濟困難學生送上棉衣。林剛對現場的同學們給予了親切的`關懷和問候,希望同學們永懷夢想,踏實奮進,以更加奮發向上的精神去投入到學習當中,鼓勵大家心中有愛,常懷感恩之心,將來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林校長親自給我遞上棉服,像親人一樣叮囑我們,讓我感到特別暖心。”獲助學生張同學說。在場學子紛紛表示,在寒冷的冬天深切感受到了學校大家庭的溫暖,一定要堅定目標,努力學習,勇于擔當,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成為合格的新時代青年,絕不辜負學校對自己的期望。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許金如,關工委主任張網女也分別走進旅游學院技能大賽備賽現場和師范學院會議室,把愛心送至學生身邊。
“暖冬行動”是我校精準幫扶、愛心助學的重要舉措,旨在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今后,學校將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秉持“三全育人”理念,持續開展資助育人一體化工程,統籌校內外資源,創新資助方法,以多樣形式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紓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綻放青春之花。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三
為了呵護、關懷我國特殊兒童,11月7日至9日,“義捐”志愿服務活動在xx大學#校區青志指導中心辦公室門口和雨母校區篤行園1、2棟之間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該活動由xx主辦,xx大學青年志愿者指導中心和守望陽光愛心助殘志愿者服務隊承辦,衡陽市聆音聾兒言語康復中心、xx大學醫學院志愿者分隊、xx大學護理學院志愿者分隊和xx大學核資源工程學院志愿者分隊協辦。“義捐”志愿服務活動面向南華大學全體學生,為學生們捐獻愛心、關愛特殊兒童提供了一個平臺。
本次義捐活動于11月7日正式開展,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很多學生自愿把自己的一些書和閑置物品捐獻出來,貢獻了屬于自己的一份愛心。這些義捐收集到的物品將會被整理分類、記錄及標價,以此為之后的義賣活動做準備。守望陽光志愿者服務隊的隊員黃詩穎表示從這個活動中感受到了傳遞愛心的快樂,同時她也真切表達了對捐贈者的感謝:"紙筆書籍、拼圖玩具、零食飲品,一品一物,皆是愛心,謝謝你們。"。
通過此次活動,xx大學全體學生參與到了奉獻愛心、關注公益、關愛他人的`行動中來,有利于學生樹立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意識,有助于他們形成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良好品質。同時,該活動也讓更多人關注到殘障兒童,投身于社會公益。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四
為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給更需要溫暖的人送去愛與關懷,11月15日至11月17日,由文法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舉辦的.“暖冬義捐”活動順利開展,文法學院全體學生積極配合參與本次活動。
暖冬義捐活動前期,我院志愿者通過qq等公眾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動員,并向大家傳達本次活動的意義。本次活動在校內共設置五個愛心捐贈點,為確保活動有效進行,志愿者們從早上七點四十到下午五點半,輪流值班,堅守在捐贈點,為前來捐贈的同學解答疑惑,文法學子積極踴躍分獻愛心。同時,志愿者們還準備了定制書簽對前來捐贈的同學表示感謝。所有捐贈衣物收集結束后,由青年志愿者進行分類收納整理。
本次活動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踐行了“盡我力,做公益”的升達格言,營造了人人參與公益的和諧氛圍,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升達學子將繼續秉承感恩之心,樂于奉獻,服務社會,將這份愛和溫暖傳遞下去!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五
“大娘,在采暖季不管您用多少度電都是0.5469元/度,要是家里光晚上開取暖設備,建議申請居民峰谷分時電價,另外今年還出臺了新政策,政府給您一度電補貼3毛錢,每戶最高補貼600元呢。”近日,在膠州市洋河鎮黃墩后村,電力彩虹服務隊員熱情地為村民講解“煤改電”取暖新政策。
為超前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寒潮天氣,膠州市供電公司全面貫徹落實各級政府、上級公司部署安排,多措并舉全力做好2022年清潔取暖建設工作,保障膠州市煤改電用戶安全溫暖過冬。
建立健全服務保障機制。公司營銷部、黨建部、供電所抽調部分黨員業務骨干,成立“煤改電”安全用電服務小組,根據政府提供確戶清單,公司指定包保責任人,安排網格化經理逐村逐戶核實服務保障范圍。
延伸臺區經理網格化供電前端服務。對全部煤改電客戶開展表后線、漏保及供暖設備安全排查、“煤改電”電價政策宣傳等入戶暖心行動,確保煤改電客戶實地走訪到位、信息摸排到位、服務保障到位。
扎實做好配網設備運維。為應對煤改電負荷大幅度增長,公司針對2022年新增的1.21萬煤改電客戶逐村梳理摸排線路和臺區設備運行信息,確保供電設備臺賬全覆蓋,投入技改大修資金8677萬元,完成16條線路、237個臺區改造,有效保障迎峰度冬期間電網可靠運行。
切實加強煤改電客戶智能監測預警。為確保煤改電客戶用電“零閃動”,公司分類梳理記錄煤改電客戶用能設備及負荷信息,依托供電服務指揮中心24小時不間斷監視煤改電客戶用電情況,并在偏遠地區、網架薄弱地區增設電力搶修服務點,確保面對突發電網風險和突發停電事件時搶修服務高效暢通。
下一步,膠州市供電公司在做好今冬明春“煤改電”供電保障及優質服務的同時,將進一步細化推動各項便民服務措施落地,持續向居民普及用電安全知識、宣傳煤改電電價政策,解答居民用電難題,并積極引導客戶通過網上國網app、支付寶、農商銀行代扣等線上購電渠道,實現疫情期間日常購電方便快捷,讓群眾過一個溫馨干凈的暖冬。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六
又是一年春運時,志愿服務暖人心。2月2日,在20xx年春運來臨之際,由我校第一、二支部聯合舉辦的黨員志愿者服務春運“暖冬行動”,為我校外地學生回家提供志愿服務。
志愿者服務隊提前為學生提供了“愛心車票代辦”服務,共統計外地學生399人,幫忙包車11輛,讓學生的春節回家路更加快速便利,幫助他們無憂返鄉。
下午2點開始,志愿者服務隊在人流集中的地方開展志愿服務,匯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維護秩序,有序引導家長私家車輛;重點幫扶,為學生搬運行李;客流引導,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助力學校實現平安、有序、溫馨春運。
那一抹抹鮮亮的志愿紅,讓寒冬里的回家路倍感溫暖與溫馨。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七
為了弘揚樂于奉獻、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11月27日至28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紅十字會與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同學在校內與萬科社區開展以“衣往情深,讓愛暖冬”為主題的暖冬義捐活動,此次活動累計收集捐贈衣物數量近400余件。
活動開始前,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了廣泛宣傳,得到了學校同學與社區居民的積極響應。在活動中,志愿者們耐心地向同學與居民們講解了此次活動的細節,呼吁和鼓勵同學與居民將自己閑置的衣物捐贈給真正有需要的'人。有居民多番詳細詢問志愿者們哪些衣物可捐贈,往返家中,整理出一袋又一袋閑置衣物。天氣雖冷,但志愿者們心中倍感溫暖。
本次捐贈活動旨在號召居民們捐贈自己閑置衣物,送給有需要的人,既弘揚了勤儉節約、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宣傳了青年志愿服務精神,有利于樹立學生關愛他人、樂于奉獻的人生價值觀。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八
為進一步深化推進青年志愿者服務春運“暖冬行動”,不斷提升全區志愿服務工作水平,1月22日,團區委組織多名青年志愿者在長治客運東站開展“青春志愿行奉獻新時代”志愿服務春運活動,正式拉開了20xx年我區“暖冬行動”志愿服務的帷幕。
活動中,針對春運旅客的普遍性需求和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群體,志愿者們提供熱水、引導咨詢、重點幫扶、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務,幫助過往旅客照看行李,張貼《安全出行溫馨提示》,并發放一站式辦理綠色通道告知單宣傳冊。同時協助車站服務區進行安全隱患輔助排查、文明勸導、進出站引導、安全宣講等秩序維護和乘客疏導工作,服務返鄉人員,讓旅客在返鄉的.起點和終點感受到共青團的溫暖。
本次春運志愿活動在長治火車站、長治北火車站和故縣汽車站等地同時開展。志愿者們本著全心全意服務廣大旅客為宗旨,努力讓旅客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順暢、更溫馨,確保春運工作便民利民、安全有序,為我區平安春節,平安春運,做出應有貢獻。
校園暖冬新聞稿(通用19篇)篇十九
為服務社會需求,營造平安出行、溫暖同行的良好社會氛圍,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在春運工作中的作用,1月21日,團市委組織小星火青年志愿服務隊、雨夜善行志愿服務隊、思源公益事業服務中心、愛心飛揚公益協會共計110余名志愿者在汽車站、火車站開展“青春志愿行溫暖回家路”主題服務春運“暖冬行動”,服務旅客2500余人。
年關將近,再美的風景,都不及過年回家的那段路。活動前,團市委對青年志愿者們進行了集體培訓,詳細講解了服務禮儀及突發狀況的應急措施。志愿者們明確分工,各司其職,針對不同旅客的`需求,提供了問詢指導、秩序維持、安檢協助、行李幫提、安全隱患輔助排查等志愿服務,還為老年人、兒童等送去了熱豆漿,用一顆公益心溫暖了旅客的回家路,大家的身影穿梭在車站內外,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此次服務春運“暖冬行動”,是團市委組織動員青年志愿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舉措,也是弘揚志愿精神的具體行動。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為旅客送去了春節的溫暖、歡笑和平安。今后,團市委還將繼續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志愿服務能力,奮發新作為,建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