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是教師為了達到預期教學效果而用于指導和衡量學生學習在這里,您可以找到一些精心設計的大班教案,希望能夠給您的教學帶來新的靈感。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一
1、在音樂情境、角色扮演中充分感受歌曲旋律,樂于用動作表現相親相愛。
2、體驗寶寶與媽媽之間的親熱情感。
多媒體、音樂。
一、我和媽媽相親相愛。
1、請幼兒說說自己和媽媽相親相愛的小故事。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相親相愛嗎?誰想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媽媽相親相愛的故事?"。
2、在音樂中感受誰也會與媽媽相親相愛。
師:"除了我們小朋友,還有誰也會和媽媽相親相愛呢?讓我們來聽音樂。你聽出來誰也會和媽媽相親相愛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3、欣賞媒體:動物親情。
師:"你覺得動物媽媽和寶寶相親相愛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是呀,媽媽與孩子的愛是最真最濃的.。現在我就來做動物媽媽,你們來做我的小寶貝吧,你們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對媽媽的愛?"。
5、幼兒扮演小動物,教師扮演動物媽媽,表現動物與媽媽相親相愛。
小結:就像優(yōu)美的音樂一樣,媽媽與孩子的愛是最真、最濃的。
師:"今天會有哪個動物媽媽和動物寶寶來到我們這里嗎?
1、放《袋鼠媽媽》音樂,讓幼兒猜猜會是誰來?
2、出示玩具袋鼠,請幼兒跟旋律模仿袋鼠跳跳。
師:"瞧,誰來了?(袋鼠寶寶和媽媽)打個招呼!"。
"你們會學學袋鼠的樣子嗎?"。
"袋鼠寶寶有個愛它的媽媽,袋鼠媽媽會用什么好方法愛自己的寶寶?"(介紹育兒袋)。
"袋鼠媽媽會對袋里的寶寶說什么?"。
3、教師扮袋鼠媽媽清唱一遍,邊唱邊表現,幫助幼兒理解歌曲。
師:"袋鼠媽媽還會唱好聽的歌給寶寶聽呢!"。
4、教師完整演唱。
3、幼兒學唱歌曲。
重點討論:小袋鼠在媽媽的育兒袋里會怎樣和媽媽相親相愛?(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語言表現)。
三、媽媽寶寶做游戲。
1、介紹游戲,教師做袋鼠媽媽,邀請幼兒做袋鼠寶寶,表現相親相愛。
師:"現在我來做袋鼠媽媽,誰想來做我的寶寶,到媽媽的育兒袋里來玩一玩?跟媽媽相親相愛?"。
2、幼兒扮袋鼠媽媽,選袋鼠寶寶做游戲。(寶寶可多選)。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二
1、熟悉歌詞、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鋼琴等。
一、律動:《你的眼里有個我》、《擠奶》、《手腕轉動》。
二、練聲:《山谷回音真好聽》、《小鳥醒來了》。
1、下雨的時候,我們回家誰來接我們?(媽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特別的歌曲,名字叫《雨中接媽媽》。
想知道歌曲里上怎么唱的.嗎?聽完老師的演唱你們就知道了。
2、教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個別幼兒回答)。
3、你們從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去接媽媽)。
還有誰聽到了不一樣的嗎?(請幼兒回答)。
4、教師再次演唱歌曲。
5、你聽到雨點聲是什么樣的?腳步呢?是怎樣去接媽媽的呢?(拿起大傘,撐起小傘)去哪里接媽媽?(車站)。
6、你們想學這首好聽的歌曲嗎?先跟老師把這首歌曲的歌詞先來念一念吧!
7、老師帶領幼兒學念歌詞。
8、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9、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演唱歌曲。
四、復習歌曲《鈴兒響叮當》。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三
培養(yǎng)幼兒與爸爸、媽媽的協作水平
沙包若干、帶繩的紙簍或者竹筐若干
一、出示沙包。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沙包”寶寶,和大家一起做游戲。
二、教師向家長和小朋友示范游戲玩法。
1、一名教師將紙簍捆綁在腹部前面,扮作可愛的“袋鼠”,站在“小河”對岸。
2、另一位教師扮作小朋友,手拿“沙包”寶寶,站在河的另一岸指定圈內。
3、小朋友在指定位置將“沙包”寶寶拋入爸爸或者媽媽身上的紙簍內,爸爸或者媽媽盡力用紙樓接住沙包。注意活動過程中,寶寶不能離開圈,爸爸、媽媽可以走動,但不能掉入河中。在規(guī)定時間內看誰接的“沙包”寶寶多。
三、游戲進行。
請小朋友和爸爸或者媽媽站到小河兩岸,進行游戲。
四、比較哪個袋鼠媽媽的'“沙包”寶寶多。
五、給表現好的小朋友及其“袋鼠”媽媽貼紅花,活動結束。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四
1、幼兒能夠隨著節(jié)奏進行蹦跳律動。
2、幼兒能夠根據歌詞意思創(chuàng)編動作。
1、活動前熟悉游戲歌曲內容。
2、袋鼠媽媽和寶寶活動的課件
一、導入:跟媽媽一起跳進活動室。
二、通過看課件了解袋鼠的特征,并練習跟音樂有節(jié)拍的.雙腳并攏跳。
1、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拍一拍練習跳。
師:袋鼠怎樣走路?誰能來學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設置情景,幼兒扮演乖乖,老師扮演媽媽。請乖乖跳到媽媽這里來,跳過來的,媽媽抱抱乖乖親親乖乖,并和媽媽做一個擁抱的動作。
三、老師鼓勵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現相親相愛的姿態(tài)、動作和表情,并隨音樂進行表演。
1、師引導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做相親相愛的動作
提問:什么是相親相愛?請幼兒說說自己對相親相愛的理解。
2、一部分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部分幼兒扮乖乖,乖乖跳到媽媽這里要和媽媽做一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四、完整隨音樂進行游戲。
1、師和幼兒2人示范表演一遍(手拉手)
2、全體幼兒拉手一起表演游戲。
3、幼兒2人手拉手進行游戲。
五、活動延伸:
鞏固游戲情節(jié),增添游戲趣味。
老師和一名幼兒在一個大口袋里扮演袋鼠媽媽和乖乖,玩游戲。
幼兒2人一組用口袋玩游戲。
游戲中可加入大灰狼和獵人的角色進行音樂游戲活動。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五
1.幼兒努力嘗試與同伴不同的親熱動作,體驗相親相愛的感覺。
2.幼兒能辨別不同的音樂并且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ppt、大灰狼頭飾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袋鼠圖片,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咱們來到這么漂亮的教室,開心嗎?
小朋友的開心引來了小動物,你們看,是誰來了?(袋鼠媽媽)咦,她的`寶寶呢?(在袋鼠媽媽的口袋里)。
2.復習歌曲,引出活動主題。
袋鼠媽媽有一首好聽的歌,我們先來聽一聽。
二、基本部分。
1.啟發(fā)幼兒用不同親熱動作表現“相親相愛”。
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
播放歌曲《袋鼠媽媽》,老師請2個小朋友嘗試不同動作,其他小朋友注意觀察,老師在一旁指導并小結。
2.進行歌表演,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游戲興趣,體驗相親相愛的感覺。
(1)激發(fā)起幼兒扮演小袋鼠的興趣。
(2)指導幼兒找到一個小伙伴,2個一組表演。
“請一個小朋友來當袋鼠媽媽,你的伙伴就當袋鼠乖乖,我們一起來表演一遍,好嗎?”
(3)播放音樂,進行歌表演,老師引導幼兒如何扮演袋鼠乖乖,提示幼兒在歌詞“相親相愛”處做一親密動作表示乖乖對媽媽的愛。
4.玩游戲---辨別不同的音樂并且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1)引導幼兒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袋鼠乖乖和媽媽游戲的時候,聽見了一個聲音,你們聽見了嗎?誰來了?”(播放低沉緩慢的旋律)“大灰狼來了怎么辦?”“蹲下不能動,媽媽要保護好自己的乖乖,乖乖千萬不能動,否則要被大灰狼捉走的,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動哦”
(2)我們一起完整地來一遍吧!幼兒再次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a:歌曲《袋鼠》旋律,進行歌表演。
b:大灰狼來了,低沉緩慢的旋律——“媽媽”保護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動。
a:大灰狼走了,回復《袋鼠》旋律,歡快地進行歌表演。
小結:今天袋鼠媽媽、袋鼠乖乖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得可真開心!她們說小朋友們的歌唱得好聽,動作也可愛極了!
三、結束部分帶幼兒去室外游戲——活動結束。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六
1、能學會《接媽媽》這首歌,并用自然活潑的聲音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2、能夠認真的`聽賞《我愛媽媽的眼睛》,并用顏色表示歌曲的情緒。
1、唱歌《接媽媽》。
2、聽賞《我愛媽媽的眼睛》。
有表情的扮演歌曲《接媽媽》。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兩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課件范唱,學生欣賞。
三、學習歌曲:
1、聽琴學曲。
2、跟著老師朗讀歌詞。
3、聽琴依譜唱詞。
4、學生按聲勢動作邊拍邊唱。
5、小組競賽。
6、個別扮演。
7、小結、評獎。
四、課堂小結。
五、教學后記。
《接媽媽》是一首歡快的兒歌,小小朋友們喜歡唱,喜歡聽。通過這一堂課教學,能夠熟練的唱出歌曲,并能參與到歌曲扮演中,九班效果很好,扮演的積極性最高。
一、復習歌曲:《接媽媽》。
二、新課導入:誰能說說媽媽的的眼睛?你喜歡媽媽的眼睛嗎?為什么?今天我們就一同來欣賞:《我愛媽媽的眼睛》。
三、初聽樂曲。
四、分段賞析。每一段分別寫了一個怎樣的事情?
五、整體復聽。
六、根據感受,用顏色表示歌曲的情緒。
七、分角色扮演。
八、畫一畫自身的媽媽。
九、課堂小結。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七
1、能以情帶聲地演唱,注意歌曲連貫,斷頓的變化。
2、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媽媽的辛苦,增進母子親情。
幼兒用書、鋼琴。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擠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
2、練聲《小動物的叫聲》、《國旗紅紅的哩》、《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樂曲旋律。
——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的名稱和旋律。
——提問:剛剛老師彈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的名字叫《雨中接媽媽》。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小朋友記不記得這首歌怎么唱的,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提醒幼兒注意唱準字音。
3、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4、教師引導幼兒以情帶聲地演唱歌曲,并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1)提示幼兒注意歌曲連貫、斷頓的變化。
(2)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3遍。提示幼兒注意情緒的表達。
5、創(chuàng)編歌詞。
(1)、媽媽已經接回來了,可是爸爸還沒有回來,我們一起去接爸爸吧!(幼兒跟隨教師創(chuàng)編演唱)。
(2)、你還想去接誰?到哪去接?請你也把它們唱到歌曲里面吧!
(3)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歌詞唱出來。
三、結束部分。
復習歌表演《讓座》。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八
1.教幼兒學會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在反復傾聽中感受歌曲的旋律。
2.通過觀察圖片,情景表演等方法理解并記憶歌詞。
3.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媽媽的辛苦,增進母子親情。
能熟練的演唱歌曲,能以情帶聲的演唱。
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媽媽的辛苦,增進母子親情。
教學掛圖、教學課件。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紅蘋果》做律動。
2.播放課件,以談話的方式引出課題。
“聽,什么聲音?看,那邊走來了誰?這么大的雨,他要干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歌曲《雨中接媽媽》。
3.發(fā)聲練習。
1=c2/4。
1234|5-|555|555|5432|1-||。
橘子圓又圓,圓圓圓圓圓圓,橘子圓又圓。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范唱,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然后回答問題:
(1)歌詞里面說了誰?
(2)歌曲是幾拍子的?歌曲有幾段?
(3)剛才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他做了什么事?
2.教師范第二遍范唱歌曲,幼兒記憶歌詞。
3.引導領幼兒按節(jié)奏朗誦歌詞。
節(jié)奏:xxxx|xxx0|xxxx|xxxo||。
4.教幼兒整體朗誦歌詞并理解詞義,提出要求:朗誦歌詞要清晰準確。告訴幼兒這首歌曲是說唱形式的,說的部分要跟隨節(jié)奏并吐字清楚。
5.教幼兒學唱新歌,用整首演唱的方法教唱,要求幼兒用自然地聲音唱歌。
6.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重點指導說唱部分。
7.教師帶領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
8.幼兒引導幼兒以情帶聲的`演唱歌曲,并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9.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結束部分。
1.小結學習情況,對幼兒進行思品教育。
2.幼兒聽音樂出活動室。
通過這次教學,幼兒不僅掌握了歌曲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激發(fā)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更懂得如何去關愛媽媽,能夠有感情的去演唱歌曲,讓幼兒懂得了愛媽媽的一些實際行動。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九
1.在與教師"唱,說"互動的過程中,學會反復傾聽,掌握歌曲內容。
2.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緒,借助教師的動作預令學唱歌曲。
3.體會父母愛自己的美好情感。
1.手偶表演,音樂。
2.歌曲內容圖片(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
3.節(jié)奏圖譜若干張。
1.談話:爸爸媽媽愛你嗎?當你表現的很棒的時候,他們是用什么動作來愛你們的?(幼兒大膽回答)。
2.: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
有一個寶寶,她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寶寶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他的呢?
妞妞說:我叫妞妞,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我有爸爸(爸爸出場),媽媽(媽媽出場)我的爸爸媽媽非常愛我。不信,你們瞧……(依次導入圖譜1)。
1.師:你看到了什么?妞妞的爸爸媽媽是怎么愛他的?
2.根據幼兒的回答,陸續(xù)出示圖譜(1)(爸爸媽媽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妞妞真幸福啊!
3.出示圖譜(3),提問:這些圖譜跟上面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是怎么念的?
后面這個有節(jié)奏的地方我們用拍手表示,你會試一試嗎?
1.欣賞整首歌曲。
師:這個圖譜里藏著一首好聽的歌曲,這首歌的名字是《愛我的爸爸媽媽》。教師提問聽到了什么歌詞?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2)。
2.教師范唱。
師:請你認真仔細的.聽,哪里是唱的,哪里是說的?
3.出示標記,幫助記憶歌詞。
師:老師了標記你記憶,你覺得哪個標記是標記唱的?哪個是表示說的?
4.完整學唱。
師:請你看著圖譜,來完整的唱一遍。
5.分析歌曲中唱的部分的難點,出示"陪陪陪陪陪陪我……"的小圖譜。
師:你覺得哪個地方唱起來有困難?這里有很多的"陪"唱不清楚,到底有幾個呢?老師畫了一些圖譜你,讓我們來試一試。
6.師:現在這些唱的地方會了嗎?我們完整地來唱一遍。
1.師:這首歌曲你們學會了嗎?那我們就來玩一個"圖片捉迷藏"的游戲。
2.分角色歌表演。
你覺得第三幅圖譜表示節(jié)奏的地方,除了拍手還可以做什么?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
1、教幼兒學會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在反復傾聽中感受歌曲的旋律。
2、通過觀察圖片,情景表演等方法理解并記憶歌詞。
3、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媽媽的辛苦,增進母子親情。
4、啟發(fā)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chuàng)編新歌詞并演唱。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能熟練的演唱歌曲,能以情帶聲的演唱。
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媽媽的辛苦,增進母子親情。
教學掛圖、教學課件。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紅蘋果》做律動。
2、播放課件,以談話的'方式引出課題。
“聽,什么聲音?看,那邊走來了誰?這么大的雨,他要干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歌曲《雨中接媽媽》。
3、發(fā)聲練習。
1=c2/4。
1234|5-|555|555|5432|1-||。
橘子圓又圓,圓圓圓圓圓圓,橘子圓又圓。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范唱,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然后回答問題:
(1)歌詞里面說了誰?
(2)歌曲是幾拍子的?歌曲有幾段?
(3)剛才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他做了什么事?
2、教師范第二遍范唱歌曲,幼兒記憶歌詞。
3、引導領幼兒按節(jié)奏朗誦歌詞。
節(jié)奏:xxxx|xxx0|xxxx|xxxo||。
4、教幼兒整體朗誦歌詞并理解詞義,提出要求:朗誦歌詞要清晰準確。告訴幼兒這首歌曲是說唱形式的,說的部分要跟隨節(jié)奏并吐字清楚。
5、教幼兒學唱新歌,用整首演唱的方法教唱,要求幼兒用自然地聲音唱歌。
6、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重點指導說唱部分。
7、教師帶領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
8、幼兒引導幼兒以情帶聲的演唱歌曲,并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9、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結束部分。
1、小結學習情況,對幼兒進行思品教育。
2、幼兒聽音樂出活動室。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一
1.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嘗試自主性填唱。
2.結合生活經驗創(chuàng)編歌詞“畫xx”,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3.激發(fā)幼兒熱愛地球的情感。
能熟練的演唱歌曲并嘗試自主性填唱。
結合生活經驗創(chuàng)編歌詞“畫xx”,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教學準備:
水彩筆、白紙若干,熟悉歌詞內容,教學碟片一張,鋼琴一架。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做端,準備上課。
2.教師談話,調動幼兒學習經驗,復習兒歌《畫地球》。
3.發(fā)聲練習。
1=c-d4/4123215︱123215︱5353153︱454322||。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配合旋律自主學習填唱。
(1)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旋律。
(2)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旋律,嘗試自主性填唱。教師:我們再來聽聽這首好聽的歌曲,小朋友們可以試試把兒歌和音樂配在一起,看能不能合起來唱。
(3)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自主填唱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進行重點練習。
(4)教師與幼兒跟隨音樂共同演唱歌曲2-3遍。
2.結合已有經驗,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編歌詞,并進行演唱。
3.集體交流創(chuàng)編經驗,教師提煉部分創(chuàng)編內容進行集體演唱。
4.反復練習唱歌,指導幼兒唱準節(jié)奏。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對幼兒進行思品教育,教育幼兒要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地球。
2.下課休息。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二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fā)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guī)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三
1、學唱歌曲,感受︱xx0x︱的節(jié)奏,并唱出休止符后的歌詞。
2、探索歌曲前后的不同唱法,用相應的聲音演唱。
3、注意控制自己的聲音,與同伴保持一致。
了解幼兒在家中是否為媽媽做過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談話:你在家里會做哪些事情。
二、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媽媽》。
1、范唱歌曲,幼兒反饋歌詞。
2、跟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重點學習︱xx0x︱中休止符后的歌詞。
三、幼兒探索歌曲的前后兩種不同的唱法。
1、幼兒討論兩種唱法的不同。
教師:你們能自己做事情,心里感覺怎么樣啊?那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呢?(跳躍、歡快)。
教師:最后,是我們表達對媽媽的愛,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歌唱呢?(連貫、有感情)。
2、幼兒嘗試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
四、幼兒嘗試評價自己的演唱。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四
一、談話:你在家里會做哪些事情。
二、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媽媽》。
1、范唱歌曲,幼兒反饋歌詞。
2、跟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重點學習︱xx0x︱中休止符后的歌詞。
三、幼兒探索歌曲的前后兩種不同的唱法。
1、幼兒討論兩種唱法的不同。
教師:你們能自己做事情,心里感覺怎么樣啊?那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呢?(跳躍、歡快)。
教師:最后,是我們表達對媽媽的愛,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歌唱呢?(連貫、有感情)。
2、幼兒嘗試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
四、幼兒嘗試評價自己的演唱。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五
小小烏鴉身穿黑褂回家找媽媽。
小小烏鴉身穿黑褂回家找媽媽。
1、引導學生觀察兩個樂句的異同。(節(jié)奏一樣,由密集到稀疏,音高不一樣,前一句高,后一句低)。
2、看屏幕跟琴默唱歌譜。
3、指導學生正確處理連音和非連音,氣息悠長的發(fā)聲。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六
(一)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愉快地同老師游玩了迪斯尼樂園,學習了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同學們的表現比小烏鴉更懂事、更可愛,老師謝謝大家。
(二)組織下課:
1、師生用音樂語言互道再見:
(師):友好地。
同學們再見!
(生):親切、甜美地。
再見!再見!胡老師再見!
2、在錄音伴奏《小烏鴉愛媽媽》的音樂聲中,有序地出教室。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七
幼兒聽《小雞進行曲》做律動走進教室準備上課。
二、導入部分。
教師播放光碟,請幼兒欣賞,教師同幼兒交談:
1.動畫中的媽媽每天周而復始的忙碌些什么?
2.媽媽累不累?教師給予肯定回答:媽媽很辛苦!
3.那么我們還要麻煩媽媽為我們做事情嗎?(教師搖頭說:如果是那樣就太不知心疼媽媽了,就不懂事了!)。
4.你在家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哪些呢?(導出歌名:不再麻煩好媽媽)。
三、新課部分。
1.教師邊板畫織毛衣的媽媽,喝茶的杯子,沙發(fā)等畫面邊引出歌詞。
2.用自己的理解來記憶,熟讀歌詞,教師導出“愛”字,此時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
a.運用二拍子節(jié)奏型度歌詞。
b.分組比賽讀歌詞。
c.用拍手、拍腿的形式讀歌詞。
d.用打擊樂伴奏來讀歌詞。
3.歌曲教學。
a.教師隨音樂有感情的范唱。
b.請小朋友拍手來為老師伴奏,進一步熟悉旋律。(想學嗎?)(歌中唱到的你能做到嗎?)。
c.哼鳴歌曲,附點處教師用手勢提示。
d.幼兒填詞。
e.情緒指導時及時對幼兒進行愛媽媽的教育。(幫助媽媽的同時你也會得到快樂。)。
f.讓幼兒體會這首兒歌的情緒是怎樣的呢?(憂傷的?抒情的?親切的?熱烈的?)。
4.師生創(chuàng)編律動,完整的表演。
四、休息部分。
老師放音樂《我愛媽媽的眼睛》(師:閉上眼睛傾聽音樂讓我們來共同感受媽媽的關懷,享受媽媽的愛,最后給媽媽我們的愛。)。
五、表演部分。
大部分幼兒用打擊樂伴奏,掌握歌曲好的幼兒到板前做歌表演。
六、總結。
活動延伸:
我們把這首歌曲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八
1、體驗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初步學唱歌曲,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3、學習在配樂朗誦的基礎上,自然地將歌詞填入旋律中唱出。
學會有表情地朗誦歌詞,(注意句子和呼吸)。兩首樂曲:一首歌曲的'伴奏,一首活潑的樂曲。
1、發(fā)聲練習
(1)喊嗓:嘿、哈!
(2)半音模進:我的小娃娃。提醒幼兒正確的呼吸。
2、復習歌詞
(1)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2)選擇合適的音樂為歌詞朗誦配樂。指導語:"請小朋友聽兩首樂曲,選擇一首為詩歌朗誦配樂。"
(一首為活潑歡快的旋律,一首為歌曲的旋律。)
(3)隨音樂朗誦歌詞。
3、學習歌曲。
(1)先傾聽伴奏音樂。
(2)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哼唱。
(3)嘗試將歌詞填入旋律中唱出。
(4)教師范唱,引導幼兒從欣賞入手感受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你聽了之后什么感覺?"(感動、優(yōu)美、思念)
(5)學習有表情地演唱。
a、第一段前半部分有幾個附點音符?進行節(jié)奏訓練。
b、指導語:"風兒問過誰?"(重點學唱第9、第11小節(jié)休止符與弱起拍處,可用比較傾聽的方法。)
c、指導語:"風兒捎給媽媽什么話?"(重點學唱最后一句漸慢結束。)
4、練唱歌曲
(1)分小組練習演唱,其它幼兒傾聽。
(2)可以用師幼對唱形式練習以提高幼兒的興趣。(最后一句合唱)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十九
1.運用情緒表現歌曲內容,教育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
2.感受節(jié)奏兒歌的韻律之美,嘗試自編相應節(jié)奏動作。
3.通過學習這首兒歌要幼兒用心愛媽媽,培養(yǎng)幼兒情商。
1.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來學習、掌握歌曲旋律,有感情的演唱。
2.通過學習歌曲要幼兒感受愛,傳播愛。
唱準曲子中的附點和休止符。
錄音機dvd板畫打擊樂。
一、課前準備。
幼兒聽《小雞進行曲》做律動走進教室準備上課。
二、導入部分。
教師播放光碟,請幼兒欣賞,教師同幼兒交談:
1.動畫中的媽媽每天周而復始的忙碌些什么?
2.媽媽累不累?教師給予肯定回答:媽媽很辛苦!
3.那么我們還要麻煩媽媽為我們做事情嗎?(教師搖頭說:如果是那樣就太不知心疼媽媽了,就不懂事了!)。
4.你在家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哪些呢?(導出歌名:不再麻煩好媽媽)。
三、新課部分。
1.教師邊板畫織毛衣的媽媽,喝茶的杯子,沙發(fā)等畫面邊引出歌詞。
2.用自己的理解來記憶,熟讀歌詞,教師導出“愛”字,此時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
a.運用二拍子節(jié)奏型度歌詞。
b.分組比賽讀歌詞。
c.用拍手、拍腿的形式讀歌詞。
d.用打擊樂伴奏來讀歌詞。
3.歌曲教學。
a.教師隨音樂有感情的范唱。
b.請小朋友拍手來為老師伴奏,進一步熟悉旋律。(想學嗎?)(歌中唱到的你能做到嗎?)。
c.哼鳴歌曲,附點處教師用手勢提示。
d.幼兒填詞。
e.情緒指導時及時對幼兒進行愛媽媽的教育。(幫助媽媽的同時你也會得到快樂。)。
f.讓幼兒體會這首兒歌的情緒是怎樣的呢?(憂傷的?抒情的?親切的?熱烈的.?)。
4.師生創(chuàng)編律動,完整的表演。
四、休息部分。
老師放音樂《我愛媽媽的眼睛》(師:閉上眼睛傾聽音樂讓我們來共同感受媽媽的關懷,享受媽媽的愛,最后給媽媽我們的愛。)。
五、表演部分。
大部分幼兒用打擊樂伴奏,掌握歌曲好的幼兒到板前做歌表演。
六、總結。
我們把這首歌曲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大班音樂教案雨中接媽媽(優(yōu)秀20篇)篇二十
1、體驗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初步學唱歌曲,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3、學習在配樂朗誦的基礎上,自然地將歌詞填入旋律中唱出。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學會有表情地朗誦歌詞,(注意句子和呼吸)。兩首樂曲:一首歌曲的伴奏,一首活潑的樂曲。
1、發(fā)聲練習。
(1)喊嗓:嘿、哈!
(2)半音模進:我的小娃娃。提醒幼兒正確的呼吸。
2、復習歌詞。
(1)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2)選擇合適的`音樂為歌詞朗誦配樂。指導語:"請小朋友聽兩首樂曲,選擇一首為詩歌朗誦配樂。"。
(一首為活潑歡快的旋律,一首為歌曲的旋律。)。
(3)隨音樂朗誦歌詞。
3、學習歌曲。
(1)先傾聽伴奏音樂。
(2)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哼唱。
(3)嘗試將歌詞填入旋律中唱出。
(4)教師范唱,引導幼兒從欣賞入手感受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你聽了之后什么感覺?"(感動、優(yōu)美、思念)。
(5)學習有表情地演唱。
a、第一段前半部分有幾個附點音符?進行節(jié)奏訓練。
b、指導語:"風兒問過誰?"(重點學唱第9、第11小節(jié)休止符與弱起拍處,可用比較傾聽的方法。)。
c、指導語:"風兒捎給媽媽什么話?"(重點學唱最后一句漸慢結束。)。
4、練唱歌曲。
(1)分小組練習演唱,其它幼兒傾聽。
(2)可以用師幼對唱形式練習以提高幼兒的興趣。(最后一句合唱)。
小結及反思。
在此藝術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思維的具體形象性設計本次活動,利用圖片、掛圖等直觀教具來引導幼兒理解歌曲的大意,此形式大大增加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多種有趣的練習方法使幼兒在學習中感到有趣不乏味,重點學習了休止符和弱起的旋律,進行了雙聲部的練習,孩子們很輕松的學會了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