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講文明話做文明人演講稿篇一
你們下午好!
伴著生命的旋律,踏著青春的節拍,沿著漫長的人生路,我們步履輕盈地走進了初中,進入了我們人生中最珍貴、最艷麗的花季時期。可是,有一些不良的習慣,卻在青春的路途上,對我們設下了重重阻礙,令我們在寧靜而和諧的精英,沒能盡情地釋放光彩,它就是——陋習。
面對“陋習”的挑釁,讓我們捫心自問,深刻反省:面對果皮紙屑,你及時清理了嗎?面對老師長輩,你鞠躬問好了嗎?面對公共設施,你珍重愛惜了嗎?面對食宿生活,你做到了克勤克儉嗎?面對同學朋友,你平等互助,和睦相處了嗎?面對校紀校規,你身體力行,爭做楷模了嗎?……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在這如詩如畫的精英學校里,我們要爭做一名知榮辱,講文明的中學生,學校為我們創造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廣闊舞臺,每一個人都從心底深深地感謝她,愛校如家就是我們愛的回報。愛,是彎一下腰撿起身邊的一張廢紙;愛,是拿起抹布擦掉墻上的污跡;愛,是對校園一草一木的珍惜,愛,是擁抱文明革除陋習。
革除陋習,現在做起,呼喚文明,只爭朝夕!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對同學朋友的悉心幫扶;是對老弱病殘的熱情援助……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是先進文化的繼承者,也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我們每一位學生都要本著“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向陋習告別,從小事做起;和文明握手,從我做起。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并肩,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動感召行動,使自己成為“真的種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幟,愛的化身”,讓我們在此宣誓:革除陋習,勢在必行;倡導文明,美化精英!
大家知道陋習就是壞的習慣,顧名思義,向陋習告別就是向壞的習慣告別。到底什么是陋習呢?隨手亂扔果皮紙屑是陋習;出口成“臟”是陋習;打架罵人是陋習。真是數之不清,說之不盡。陋習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呢?如,上課做小動作就會影響學習,影響了學習考試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不好就會挨你們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父母的打罵。反之,你們就會受到表揚。那向陋習告別我們又有什么好處呢?那可就多了,只要你上課不講小話下課不說臟話,你就能提高學習成績,受到老師的關注,受到老師的好評,能選上三好學生,甚至還能使這個班級變成“文明班級”。
反之,大家就不得而知了,好壞兩條道你們自己挑。陋習是毒藥,染黑你鮮紅的心臟,文明是仙草,使你重見光明;陋習是利劍,粉碎你脆弱的心靈,文明是吸鐵石,將你破碎的心靈重新組裝;陋習會使華麗的外表變得暗淡,平凡可使平凡的人生變得偉大;愿大家與陋習告別向文明握手。
講文明話做文明人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好習慣伴我成長》。查·艾霍爾曾經說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命運。”而好習慣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的同學認為:一點壞習慣不要緊,以后我再注意改正就是了,但是其實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比如—做作業不認真;上課時做小動作;打架罵人,不禮貌;亂涂亂畫,不愛護公物;不尊老愛幼,不尊敬師長;亂扔垃圾,亂吐痰。這些小壞習慣疊加在一起以后就成了大壞習慣。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不積硅步,無以成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滴水穿石”就是古人告訴我們要無論做什么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是這樣。比如:不說謊,不騙老師、同學;講禮貌;守紀律;讀書時邊讀邊做筆記;尊重他人;看到垃圾把垃圾送回家;主動幫忙做各種家務活等都是養成良好習慣的一部分。
講文明話做文明人演講稿篇三
道德就是道理與品德之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是每個人做人的根本。
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這讓我們明白了道德的重要性。可是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呢?那就要講文明,懂禮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記得有一次,我乘公交車回家。運氣真不好,車上人山人海,早已座無虛席。這時,上來一位老大爺,白發蒼蒼,眼角爬滿了歲月的皺紋,手里還提著兩袋沉甸甸的菜。頓時,我的心里悄悄冒出了一個念頭:如果我有一個座位,我一定會給他讓座的。老大爺眼巴巴地盼望著,得到的仍然是一群人的無動于衷。突然,車上的廣播里響起了這樣一句話:請您為身邊的老、弱、病、殘、孕及帶小孩的乘客讓個座。有位叔叔馬上站了起來,讓出了座位,老大爺還客氣的說:“沒關系,你坐,你坐。”看到這一場面,我還感到有一絲欣慰,原來還是有一位有道德叔叔啊!可是,天不順人意,那位叔叔馬上又坐下,說:“沒有,我還沒到呢!我只是站起來舒活舒活筋骨而已。”我頓時為老大爺寒了心,人家幾十歲的人了,你才二十幾歲,怎么就不愿意為他讓個座呢?正想著想著,一個學姐似乎是看不下去了,立刻站了起來,攙扶著老大爺,坐到她的位置上。此時,全車的人都用贊嘆的眼光看著那位姐姐,那位叔叔也羞愧的低下了頭。瞧!多么簡單的一個動作,卻體現了那位叔叔的“丑陋”,那位姐姐的“美麗”。蕓蕓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著一顆關愛他人的心,這樣就是一種道德。
還有一次,我記得是發生在我老家的一件事。老家有一座時間久遠、簡陋的汽車橋,橋上有許多凹凸不平的坑坑洼洼,如果逢上下雨天,汽車快速經過時,就能濺你一身的污水。那天下雨,我要經過汽車橋去媽媽的學校送傘,有位孕婦只身一人打著傘走在橋上。突然,飛速駛來一輛小車,我提醒前面的阿姨小心一點,她沒有聽見。小車和我擦肩而過,我下意識地用傘檔住水,這才沒有成落湯雞。阿姨卻倒了大霉,被小車淋濕了鞋子,車主不停地給她道歉,而她正在那兒咒罵車主沒有公德,一定會遭報應。此時,我暗暗地想:車主撒了路人一身水,是不對的,可是阿姨咒罵車主,自己不也就沒有公德了嗎?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道德。
道德像一架天平,有一方傾斜,就可能走向犯罪;又像一根平衡木,超越它的邊緣就將走向不歸路。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歲月在穿梭,但是道德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會與日俱增。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要講文明、懂禮貌,人人力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講文明話做文明人演講稿篇四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八禮: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伙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游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四儀:入學儀式(7)、成長儀式(10)、青春儀式(14)、成人儀式(18)
三愛: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
看來同學們只記得一些,沒有記牢,其實這些內容就在我們身邊,看起來都是小事,真正做到位、做好很難。上學期我們評比表彰了一批文明禮儀小標兵,下周我們校園櫥窗將會展示他們的風采,希望受到表彰的這些同學繼續發揚優點,并帶動身邊的同學一起努力,爭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有道德的人。
今天中午有很多客人老師來我們學校,他們除了聽課,也一定會巡視我們的校園,同學們一定要以主人翁的態度歡迎客人的到來,見到客人老師主動問好:客人老師好!客人老師離校時說:客人老師再見!今天下午的活動地點放在多功能教室,為了不影響活動,因此美術課、勞技課、音樂課都在教室里上,信息技術和科學課由任課老師帶領同學們排好隊伍有序地進入、離開。課間請同學們注意不追逐打鬧,大聲喧嘩。
下周一聯晨會舉行一年級新隊員入隊儀式,到時請二~六年級的同學出場速度要快,佩戴好紅領巾,齊唱隊歌。
最后,送給同學們四句話,請記住:“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腳下”、“文明在我心中”!
講文明話做文明人演講稿篇五
文明,對于許多人而言,是一種束縛,是被動的強迫性的接受。“不許隨地吐痰”“不許亂丟垃圾”“禁止喧嘩”“禁止吸煙”……在明確的指令下,人的外在行為因制約而沿著文明的軌跡緩慢的運行著。
法國思想先驅伏爾泰論及的“被動的文明”就觸到了人類締造文明世界的尷尬的軟肋:你看,“禁止吸煙”的標牌下不乏吞云吐霧之士,宣誓“文明公約”后仍有污言穢語之辭,正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港城仍存在“看著紅燈過馬路”“亂丟果皮視無睹”的反文明現象。
“現象永不能替代真理去詮釋未來”,愛因斯坦曾用這句話勸誡戰后垮掉的一代,今天我們同樣用這句話告訴堅守著文明陣線、從未以陰霾而忘卻藍天的人們。只是我們更要理性的認識到:文明不僅僅是一條干凈的街道那么簡單,文明必須成為靈魂的需要,正如周國平先生所說,文明從來都是人類最需要的。當然,之上高達194的天才馬斯洛說過,生理的需要,物質的滿足才是最基本的需要,其實這并不矛盾,只是回答的角度不同,正如一位經濟學家所說,文明的倡導就在于讓人們在文明中得到實惠,在陋習中吃到苦頭。從農村計劃生育工作難到城市知識分子的丁克家庭很能從某個層面反映這個問題。
如此看來,靈魂與文明的碰撞還是很具有物質性的。當然,倡導文明不是讓我們去追求物質,而是要明白文明并不是讓我們變得木納、貧窮。相反,只有文明存于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世界才會更加有序、和諧與富強!
一個讓座的落魄者得到了洛克菲勒的百萬美元饋贈,東山再起;一個彎腰撿起廢紙的青年在落聘的情況下得到了重用的機會,創建了“美國福特公司”,現實中的故事正在很親切的講述著文明的普遍意義,也只有這種普遍的物質意義為人接受時,與靈魂的對話才成為繼續的可能,文明的傳承才真正具有可持續的意義。
讓文明與靈魂對話,就是讓我們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方式去思考我們需要什么,文明是否能帶給我們這種需要。在這樣的思考中,讓文明成為我們內心天幕中的燦爛星空,照亮夜行的自己和他人,溫暖黑暗中的一切草木和鳴蟲!
謝謝大家!
講文明話做文明人演講稿篇六
做怎樣的人,這個問題會有很多的答案,但是這些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本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傳統的禮儀之邦,“講禮儀”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顯著特色,《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也明確要求現代中學生要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嚴于律己。
在我們的身邊,有一部分同學還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比如樓梯上經常會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為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的角落里食品包裝袋隨處可見,甚至有些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生和清潔工打掃,扔在地上是沒有關系的。
有些同學經常在學校的走廊里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還有一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破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學習文化放在首位,而忽視了社會公德的培養和文明習慣的養成。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注重自己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的言談、行為舉止,自覺履行我們應帶遵守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原因就在于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對文明禮儀并不怎么重視,從而我們會忽略文明。
做文明人就要文明用語,文明做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中學生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傳統美德,就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學生,不能做一個文明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同時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應當遵照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嚴格的要求自己,只要我們從平時的一言一行做起,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用語,我們就會成為新時期文明的中學生。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你還有明天;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你人生的價值不在于金錢;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將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良好的行為習慣做起,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南寧學生。讓文明之花,禮儀之花,開滿校園。
靖邊因文明,有禮而驕傲!
講文明話做文明人演講稿篇七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的題目是《爭說文明話,爭做文明事,爭做文明人》。顧名思義,今天所要講的內容就是行為規范教育,一晃又一個月過去了,11月份,我們的行為規范表現如何呢?有哪些班級在這一個月中有進步了?那些班級在原有基礎上退步了?學校中出現了那些好人好事?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本學期我們共設了五枚獎章:分別是紀律章、勤學章、文化章、節能章、衛生章,大拇指獎章。我們一項項來分析一下,在這五枚獎章中,我們做的最好的是節能章和大拇指獎章,在11月份的2次突擊檢查節能節電中,只發現一例違反規則的現象,另外,每周我們都有許多班級因好人好事獲得大拇指獎章,如一(3)班的肖揚同學,主動撿起地上紙屑,五(1)班的朱堯撿到五元錢主動上交大隊部等等,這些都是在我們日常行為規范中表現突出的先進事跡,值得全校學習。
一、課前準備:我們要求大家在課前準備時,必須做到快、靜、齊,認真有序的在班級里組織唱歌、背古詩。現在檢查下來,發現,許多班級的得分意識還是很強的,看到行規示范員來了,就自覺做好了,而在沒有行規檢查員的情況下就吵吵鬧鬧,我們還是停留在“要我學”的階段,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不是自覺的守紀行為。
1、就餐排隊問題:就在上個星期三的中午,王老師在食堂值日,下課鈴聲剛響,一個五年級班級就飛奔進食堂,還大聲喧嘩,頓時把安靜的環境給打破了,接著就是整個食堂里亂哄哄,許多班級在外面排隊時相互追逐打罵,嘻嘻哈哈!因為在進食堂的地方有階梯,所以甚至有的同學因打鬧而不小心摔跤,我們的檢查員與老師在旁邊大聲訓斥,許多同學還是當“耳邊風”,不加理睬,而且許多同學沒有班級榮譽感,你管你扣分,我管我講話,從本周起,大隊部要加強處罰力度,在扣除班級分數的同時,要你對自己的不良行為負責,譬如:排隊講話的行規示范員要求他一起參與檢查等等。
2、吃飯講話問題:老師記得在開學初的行規廣播中,還表揚了大家在食堂用餐方面有進步,可最近卻退步不少。每次,老師經過食堂都會發現許多同學在交頭接耳,不僅影響消化,而且還影響吃飯速度,導致后面的同學吃飯找不到位置,我想接下去天氣冷了,我們更抓緊時間,否則飯會變冷。上個星期四、星期五連續兩次對食堂用餐講話進行突擊檢查,確實發現了不少問題,交頭接耳的,大聲喧嘩的,尤其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搬凳子時,一定要輕輕的拿,不要托,造成食堂里面都是托凳子的聲音。還有就是天氣漸冷了,有的同學在放餐具時縮手縮腳,放盤子也不規范了,有的明明堆的很高了,他還拼命放上去,有的明明放倒了也不管,一扔就跑。這些現象希望在下一個階段注意改正。
當然還有表現好的班級,譬如說四(1)中隊、四(3)中隊和五(3)中隊,這三個班級就在食堂用餐方面表現的比較好,整個11月份沒有扣分,在路隊整齊方面,老師發現最近的中午路隊比較差,很多班級都是一路飛奔下樓梯,一個形象很差,而且也不安全。上周四突擊檢查,六個班級被王老師抓到,要求整好隊再走出校門,中午門口隊伍較多,奔跑很容易引起事故。好幾次,老師中午在門口值日,班級隊伍都是三三兩兩,隊伍彎彎扭扭走出來,本周起我們要求門口值日的老師一定要嚴格控制好學生的出校隊伍,一定要整齊了才能走。而且放學路隊最近的副班主任的有所松懈,希望協助班主任老師一起護送學生出校。
三、早讀:這一方面我們的一年級做的比任何一個年級都好,一年級早讀總扣分是4分,二年級是8分,三年級是6分,四年級是13分,五年級是10分,其中一個班級就扣去了6分。我想,我們高年級接受的教育要比低年級多得多,更應該有示范作用。
四、文明禮儀:我記得在上個星期施老師的感恩教育中,就告訴大家,我們小朋友在校表現是很好,可是在校外呢?好幾次我在校外,小朋友看到老師都是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打招呼,同樣,除了老師,每天家長接送我們很辛苦,我們也要熱情的說一聲“再見”!
五:領巾標志:隨著開學初的一再強調,我們同學的'領巾標志基本規范了,但是隨著天氣漸冷,許多同學喜歡把紅領巾、校牌藏在衣服里面,使我們檢查的同學一點不方便,還有許多同學將就餐券放在校牌的前面,將名字、照片都遮住了,我想如果我們要放統一,統一放在校牌的后面,接下去的檢查,如果你沒有按照要求,屬于佩戴不規范。在這一方面做得好的是這些班級:一(1)班、一(2)班、四(3)班、五(1)班、五(2)班、五(4)班。
六、兩操:我發現廣播操的現象要比室內操好得多,也許大家認為廣播操在外面。老師會看到,室內操看不到,所以明顯室內操的扣分十分嚴重,主要原因是講話和相互喧鬧。一(1)班、二(1)班及三(3)班有明顯進步,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如:“值日班長制”“為中隊當一天家”,讓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
七、節水節電:我們班主任教育的還是十分到位的,11月份共突擊檢查了三次,只發現2位同學忘記關水龍頭,沒有發現其他浪費水電現象。
八、環境衛生:這一直是需要我們常抓不懈的工作,最近發現在車棚、綠化帶附近經常有紙屑,而且許多次看到同學經過都沒有彎腰撿起,我想這一點,我們一(3)班的俞老師學生的教育工作比較到位,他們班的肖揚、鄒敏因主動撿起地上的紙屑而受到大隊部的大拇指獎章。在11月份從總體的檢查分數來看,做得比較突出的、有示范作用的班級是一(2)班和三(2)班。
同學們,我想我們經常在思考,將來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我想:做人的基點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有這么多不文明的現象,很多同學把文化學習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其實文明并不難,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自覺撿起地上的紙屑,認真遵守學校的每一項規章制度。
學會文明,就要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做文明人。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生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