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領導在醫院慈善活動上的常用講話稿篇一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襄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向各位領導百忙之中蒞臨指導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地感謝,向在座的老年殘疾朋友們表示深切的慰問。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弊鹄蠍劾?,扶弱濟殘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漢代的“施粥”到清代的“義倉”、從明代的“同善會”到清代的“安濟堂”,無不閃耀著人間慈愛的光芒。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得到發揚光大,我們在座的老年朋友們就是最好的見證。
我們襄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自改制之初,便確立了“以人為本,全心服務,扎根社會,回報社會”的經營理念,把關注健康事業,投身社會公益,擔當社會責任當作我們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做到取之于社會,回饋于社會。
此次開展為福利院老人和孤殘人員“送醫 送藥送溫暖活動”是我院發揚“慈善”“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我們將通過為老年朋友提供送醫送藥、義診檢查、健康教育、家庭醫生式服務,進行慢病管理,贈送藥品和生活用品的方式為老人們獻一份愛心,送一份溫暖,緩解他們的看病難問題。
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市福利院一定會越來越好,老年和殘疾朋友們的生活條件也會越來越好,最后,衷心祝愿老年朋友們身體健康、生活開心、壽比南山,都能有個幸福安康的晚年。
謝謝大家!
領導在醫院慈善活動上的常用講話稿篇二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xx年“萬人獻愛心 慈善一日捐”活動啟動儀式。首先,我謹代表中共*委、*人民政府,向長期無私奉獻的廣大慈善工作者,向所有關心、支持、熱心慈善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宣傳和促進*愛心慈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新聞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
作為老城區、中心城區,*有著良好的慈善事業發展基礎。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支持下,*慈善會通過“慈善一日捐”等愛心捐助活動,積極開展扶貧濟困、安老助孤、醫療救助、救學資助、扶殘助殘等工作,自xx年1月成立以來累計募捐款物5617.08萬元,救助支出5432.07萬元,救助弱勢群體65.35萬人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會效益,為引導社會風氣、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金規模、關愛弱勢群體的重要途徑,是奉獻愛心、扶貧濟困的有效平臺。希望廣大機關公務人員、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和市民群眾積極參與“愛心慈善一日捐”活動,伸出無私的援助之手,為慈善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為需要幫助的人們撐起一片藍天,為建設“幸福思明”、推進社會文明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后,預祝xx年“萬人獻愛心、慈善一日捐”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領導在醫院慈善活動上的常用講話稿篇三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能在百忙之中蒞臨本次慈善酒會。今天是“君子在行動“慈善系列主題活動的啟動儀式,同時也是我們xx商務會館正式開業的日子。我本人謹代表“君子在行動”活動小組及xx商務會館全體員工,向在座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和感謝。
什么是有意義的事?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多年前有幸我參加了由婦聯組織的“愛心媽媽”慈善活動,走進貧困地區普通的留守小孩,讓我感觸很深的是,在那種條件和環境之下,他們對學習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此后,我參加了幾次慈善活動,雖然杯水車薪,但我覺得是開心的,是滿足的,我的良心得到了一次次的升華。那時的我便萌生了要建立一個長期的,廣泛的慈善聯盟事業的想法。如今,在各位領導的支持下,在社會各界朋友的幫助下,“君子在行動”慈善系列主題活動得以順利的起航,在此向所有支持這項慈善事業的領導和朋友由衷的感謝,謝謝你們?。ㄉ罹弦还?/p>
xx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方的支持與關注。所以xx人更愿意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執行社會義務。在我們眼中,慈善不等于一個活動、一次捐助,而是企業長期的責任和目標。我們相信,顧客更愿意選擇并接受具備“社會責任”的企業的服務。我們的宗旨是,在黨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廣為聯合靈寶的商家、民間團體及個人,對靈寶當地各個層面的弱勢群體,進行長期的精神及物質上的扶助。并將這種行為影響整個靈寶,在我們金城掀起慈心善舉之風。
在此,再次由衷的感謝市工商聯、市民政局、教體局、殘聯等有關單位及領導對我們“君子在行動”活動的大力支持!歷來黨和政府十分關注弱勢群眾這個問題,在迎接黨的召開的時候,我們更要努力讓黨的陽光普照全社會,多多關心、幫助弱勢群體,傾聽他們的呼聲,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努力促進社會公平公正,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由衷的感謝本次活動的協辦單位的鼎力支持,才有了“君子在行動”,我想念出他們的名字,他們是“友好醫院”、“中國太平人壽靈寶支公司”、“靈鈺金屬有限公司”、“羅門婚紗攝影有限責任公司”、“金蘋果假日酒店”、“袋鼠酒店”、“馬可波羅文化陶瓷”、“徠客21美容美發養生會館”、“大福源汽車裝飾”、“靈寶市金蘋果圖片設計制作中心”及本次慈善酒會所在地“金蘋果假日酒店”。
“君子在行動”一共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
“關愛貧困學子,君子在行動”
“關懷高齡老人,君子在行動”
“關注弱勢群體,君子在行動”
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愿意接受社會監督!
朋友們,來吧,一起讓我們加入這項有意義的事情,并讓這份真誠和愛心播撒整個靈寶!
最后,祝愿在座的領導和嘉賓身體健康,全家幸福。
謝謝。
領導在醫院慈善活動上的常用講話稿篇四
同志們:
現在,讓我們用記憶,一起來回想一張照片。它的色調以黑色和灰色為主,主角是一名正在課桌前溫習的小女孩。在女孩整齊的流海下,有一雙特別吸引人的大眼睛——明亮、聰慧。膠片將畫面定格在了女孩與鏡頭凝視的瞬間,她的眼神純凈不含雜念,卻讓看過的人難以遺忘——這就是希望工程一張真實的宣傳照。1991年,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解海龍,在安徽省一個偏僻的鄉鎮小學里偶然捕捉到女孩的眼神,然,從此,這張簡約卻不簡單的照片就與希望工程的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曾經,“失學兒童”是我們每個關心兒童成長問題的人的痛處,但“希望工程”的誕生和發展,給他們帶來了筑夢的空間和圓夢的機會。可是,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許多比“失學兒童”更嚴峻的問題正一點一點地浮現在人們眼前。
近幾年,有一個詞兒,在社會各個階層里廣泛流傳著,它描述的,是那些被外出務工的父母留在農村的孩子。正是根據這樣的現象,這些孩子被統稱為“留守兒童”。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萬的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的占86.5%。這種現像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去年春節期間,有12名留守兒童在某新聞媒體的幫助下,從全國各地來到烏魯木齊,和分離了許多年的爸爸媽媽見了面,吃上了一頓久違的團圓飯。只是,當孩子面對這么長時間以來父母第一次的擁抱,竟然顯得有些淡漠和被動。同樣的,這頓看似平常的團圓飯,也因為時間的痕跡,夾雜著百般滋味。
一名四川的.孩子對記者說,在得知自己能夠去新疆見到分開了8年的父母的時候,心里很激動,但是又有點膽怯。在見到父母的那一刻,竟然還有點兒不知所措的感覺。這些,我們都能夠理解。父母給孩子的感覺,本來應該很近,可是在沒有父母陪伴的8年里,仿佛是顯得那么遠。
家是什么?在這些留守兒童的眼中,家,不只是戶口本;家,不只是房子。家——只要有爸爸媽媽陪伴的地方,就是家!
偶爾,我也會到農村去。那里不乏留守兒童的身影,在當地人的眼中,留守兒童比不上那些有母親時時帶著的孩子漂亮,也不如那些在父親的督促下練習寫字的孩子可愛。也許,當留守兒童在為捍衛自己的尊嚴和別人打罵的時候,還會有過路的人指著他們說,“瞧,這都是些沒人管的野孩子”。這樣一句話,足以刺傷一顆小小的心靈。夜幕下的留守兒童,避開了喧鬧人群的他們,唯有對這漫天星空訴說滿腔的委屈。
在今天繁忙的社會里,我們應該嘗試著放慢腳步,會看出我們身邊留守兒童的脆弱和無助,如果能在傷害來臨之前幫助他們,至少,會帶給他們一些依靠。不計較得失,因為我是一名志愿者;不在乎小小的付出,因為我代表陽光灑下溫暖。其實,假如每一個人在生活里都做一個有心的人,就會發現社會會因為你存在,變得流光溢彩。
生命中,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出發,那是夢與夢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抵達,是愛與愛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近,是心與心的距離!讓我們向留守兒童伸出雙手,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給他們帶去光和熱,用多一點點的愛去開啟那些緊閉的心扉,用多一點點的行動牽著他們快樂成長!
愛心牽手,共享陽光。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在行走的途中看到留守兒童的身影,請不要只是從他們身邊淡漠地走過,試著給他們一個微笑、一聲問候,只要點亮了孩子心中昏暗的那盞燈,心的溫度,會把希望點燃;愛的光芒,會把奇跡創造!
領導在醫院慈善活動上的常用講話稿篇五
大家好!
“七一”即將到來,今天,我們在某某村舉辦“迎七一〃送健康”義診活動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這是貫徹中央送醫下鄉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實際表現。在此,我代表縣委向某某村的各位黨員致以節日問候!并向參加義診活動的'各位專家表示衷心感謝!今年是建黨九十三周年,也是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關鍵年。值此“七一”來臨之際,我想談以下幾點意見,同各位黨員干部共勉。
一要牢記宗旨,為民謀利。
回顧黨的歷史,不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我們都堅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最終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今天,我們的事業蒸蒸日上,更要飲水思源、憶苦思甜,牢記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進一步密切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系,增進黨同群眾的魚水之情,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增輝添彩。
二要建好組織,夯實基礎。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根基堅強,事業興旺。如果說黨的事業是萬丈高樓,那么基層組織建設就是樓的根基,也是我們農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堅定不移地抓緊抓好。今年以來,某某鎮黨委和某某村黨支部堅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扎扎實實查問題、抓整改、建制度、強組織,取得一定成績,但今后不能停步,更不能懈怠,一定要繼續把組織建設的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努力建設為民服務、引領發展和群眾滿意的黨組織,為全鎮、全村的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三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今后,柏井鎮和某某村一定要繼續改善民生事業,提高群眾生活水平,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凝聚人心、構建和諧、推動發展。對于群眾最關心、最關注、最關切的民生熱點難題,一定要及時擺上議事日程,積極加以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也要向群眾說明。今天,在柏井鎮和某某村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在這里舉辦這次義診活動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不但能向群眾宣傳健康知識,而且能讓群眾感受黨的溫暖。同時,我也希望通過組織這樣的活動,形成一個良好契機,帶動某某村公益事業的扎實開展。
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萬事如意!祝義診活動圓滿成功!
領導在醫院慈善活動上的常用講話稿篇六
你們好!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風景怡人,值此收獲的時節,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松原市20__年慈善愛心助學儀式”,資助100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品學兼優、家庭特殊困難的應屆大學生,1600名在校中、小學生幫助他們圓上大學夢,更好地完成學業,激勵更多的莘莘學子為中華民族新的崛起奮發學習。這一舉措是我市開展“希望工程”的延展和具體行動,是一項體現社會愛心、凝聚民心、溫暖人心的善事義舉,是順民意、得民心、真情暖萬家的社會系統工程和德政工程,是落實民生松原、幸福松原的重大舉措。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290萬松原人民向樂于奉獻愛心、全力傾注真情、真誠關心支持助學活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向那些受到捐助的、家貧志堅、勤學上進、如愿考入大學的學子們表示真誠的祝賀!
近年來,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慈善捐助力度,市慈善總會多方募集善款,用于解決弱勢群體的困難,突出加大了興教助學力度,連續多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情系教育、愛心助學”活動。每年,市慈善總會都拿出100余萬元,用于資助我市貧困的大學生和在校中、小學生。這項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涌現出一批像華民房地產公司這樣用愛心回報社會、用熱心資助貧困家庭學生的企業、單位和個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有力地推進了我市慈善事業的發展。
愛因無私而珍貴,生命因希望而永恒?!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此,我希望受資助的同學們,立志高遠,珍惜今天所有一切的來之不易,發奮圖強,立志為民族爭光、為祖國爭光、為家鄉爭光;我真切地希望受資助的同學們做人要做只爭朝夕,自強不息的人,要有理想、有抱負,充分利用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腳踏實地、刻苦讀書,掌握新知識、新本領、不斷增長新才干,努力爭做學之驕子;也殷切的期望你們,有一顆知恩、感恩的心,努力傳承友善誠信和樂于奉獻的品格,把愛心的接力棒永遠傳承下去,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斷發揚光大,真正要把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社會各界的真心關愛,轉化為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強大動力,不斷為家鄉、為母校傳來青春之歌、奮斗之歌、時代之歌、勝利之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愛心助學,利國利民,功德無量。扶貧助學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義務。在這里,我也希望全社會人人都要本著對社會、對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開展助學活動的重要意義,積極投身到慈善愛心助學的行動中來。我們今天多幫助一個貧困家庭的學子,就是為松原明天的騰飛積累一份財富;我們今天為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多盡一份力,就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強盛做一份貢獻。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弘揚文明,共創和諧,拼搏進取,為民生松原和幸福松原獻計出力,為松原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最后,在第28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衷心的祝愿全市廣大教職員工節日快樂。同時祝同學們在新的學期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謝謝大家!
領導在醫院慈善活動上的常用講話稿篇七
同志們:
現在,讓我們用記憶,一起來回想一張照片。它的色調以黑色和灰色為主,主角是一名正在課桌前溫習的小女孩。在女孩整齊的流海下,有一雙特別吸引人的大眼睛——明亮、聰慧。膠片將畫面定格在了女孩與鏡頭凝視的瞬間,她的眼神純凈不含雜念,卻讓看過的人難以遺忘——這就是希望工程一張真實的宣傳照。1991年,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解海龍,在安徽省一個偏僻的鄉鎮小學里偶然捕捉到女孩的眼神,然,從此,這張簡約卻不簡單的照片就與希望工程的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曾經,“失學兒童”是我們每個關心兒童成長問題的人的痛處,但“希望工程”的誕生和發展,給他們帶來了筑夢的空間和圓夢的機會。可是,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許多比“失學兒童”更嚴峻的問題正一點一點地浮現在人們眼前。
近幾年,有一個詞兒,在社會各個階層里廣泛流傳著,它描述的,是那些被外出務工的父母留在農村的孩子。正是根據這樣的現象,這些孩子被統稱為“留守兒童”。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萬的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的占86.5%。這種現像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去年春節期間,有12名留守兒童在某新聞媒體的幫助下,從全國各地來到烏魯木齊,和分離了許多年的爸爸媽媽見了面,吃上了一頓久違的團圓飯。只是,當孩子面對這么長時間以來父母第一次的擁抱,竟然顯得有些淡漠和被動。同樣的,這頓看似平常的團圓飯,也因為時間的痕跡,夾雜著百般滋味。
一名四川的孩子對記者說,在得知自己能夠去新疆見到分開了8年的父母的時候,心里很激動,但是又有點膽怯。在見到父母的那一刻,竟然還有點兒不知所措的感覺。這些,我們都能夠理解。父母給孩子的感覺,本來應該很近,可是在沒有父母陪伴的8年里,仿佛是顯得那么遠。
家是什么?在這些留守兒童的眼中,家,不只是戶口本;家,不只是房子。家——只要有爸爸媽媽陪伴的地方,就是家!
偶爾,我也會到農村去。那里不乏留守兒童的身影,在當地人的眼中,留守兒童比不上那些有母親時時帶著的孩子漂亮,也不如那些在父親的督促下練習寫字的孩子可愛。也許,當留守兒童在為捍衛自己的尊嚴和別人打罵的時候,還會有過路的人指著他們說,“瞧,這都是些沒人管的野孩子”。這樣一句話,足以刺傷一顆小小的心靈。夜幕下的留守兒童,避開了喧鬧人群的他們,唯有對這漫天星空訴說滿腔的委屈。
在今天繁忙的社會里,我們應該嘗試著放慢腳步,會看出我們身邊留守兒童的脆弱和無助,如果能在傷害來臨之前幫助他們,至少,會帶給他們一些依靠。不計較得失,因為我是一名志愿者;不在乎小小的付出,因為我代表陽光灑下溫暖。其實,假如每一個人在生活里都做一個有心的人,就會發現社會會因為你存在,變得流光溢彩。
生命中,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出發,那是夢與夢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抵達,是愛與愛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近,是心與心的距離!讓我們向留守兒童伸出雙手,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給他們帶去光和熱,用多一點點的愛去開啟那些緊閉的心扉,用多一點點的行動牽著他們快樂成長!
愛心牽手,共享陽光。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在行走的途中看到留守兒童的身影,請不要只是從他們身邊淡漠地走過,試著給他們一個微笑、一聲問候,只要點亮了孩子心中昏暗的那盞燈,心的溫度,會把希望點燃;愛的光芒,會把奇跡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