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既能體現作者的個人特色,又能符合文體的要求,給人以美的享受。下面是一些在各大作文比賽中獲獎的優秀作品,讓我們共同學習和提高寫作水平吧。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一
江南有個書生,有天夜里突然夢到有個身披鎧甲的人來跪求說:“明晨我將有難,現在您的某某朋友家里面,請您大發慈悲前去救我?!?/p>
書生驚醒后,急急忙忙起床跑去朋友家里,剛巧就見到一位仆人挎著竹籃走了進來,就警覺地問道:“里面是什么?”
仆人說:“哦,這是早起在菜場集市上買來的鮮魚呀,準備早餐時煮著吃的?!?/p>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二
高中。
作文。
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寫作素材的積累是學生寫好作文的重要基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20xx高考作文禪理小故事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禪師跟弟子一起歇息,他拿出一個西瓜,切成兩半,跟弟子每人吃一半。
吃西瓜的時候,弟子問:“師父啊,既然你做的每件事都有一定的意義,你跟我分享這個西瓜也是在教我什么道理吧?”
禪師一言不發,繼續啃西瓜。
弟子繼續說:“你的沉默一定是隱藏著一個問題——我吃西瓜體會到的快樂到底在西瓜里還是在我的舌頭上?”
禪師還是什么也不說。
弟子繼續興奮地說:“既然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有意義的,我想我已經找到那個問題的答案了:那種快樂是愛的行動,存在于我們中間,沒有西瓜就沒有快樂的載體,沒有舌頭……”
“夠了!”禪師打斷他說,“真正的傻瓜是那些認為自己很有智慧,試圖花所有的時間去闡釋所有事情的人。西瓜很好吃,這就夠了,不要打擾我吃西瓜了?!?/p>
一青年向一禪師求教。
“大師,有人贊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眼中,它不過做兩三碗大米飯而已;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1元錢罷了;在賣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賣出3元錢;在制餅者看來,它能被加工成餅干,賣5元錢;在味精廠家眼中,它可提煉出味精,賣8元錢;在制酒商看來,它能釀成酒,勾兌后,賣40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p>
大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于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p>
青年豁然開朗。
佛說: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后的回憶。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認真過好每個今天。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腳踏實地,不漠視,不虛度,有緣無緣,一切隨緣,保持一份好心情,就算心碎也要擁有最美的姿態。
世界是一個和合。凡事都有不可窮盡的因緣。人走到哪一步,的確受自己無法把握的神秘“命運”的支配。因此,當人遭遇不幸,一方面應坦然面對命運的殘酷,不可長久沉湎于負面情緒;另一方面,應跳出事件本身,從更高層面尋找事物的新的可能性。
事實上,有時候“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打開另一扇門”。
有些話有很多機會說的,卻想著以后再說,要說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你要多去經歷,使你更多方面的了解自己,別因為貪求那些無法擁有的,有些事,盡力不成,無奈,只好走開;有些人,苦等不來,無緣,只好離開;有些情,苦戀不明,無果,只好割舍。盼不來的,只能放棄;留不住的,只能終止。
假設:人生一世只需十袋米;有些人卻還在為20袋米煩惱;為30袋米痛苦;為四十袋米犯罪;為五十袋米走向刑場。難道他們真的沒看見,有多少人窮盡了一生,只為了那聊以糊口的一袋米。
適度的貪婪為追求,無度的追求為貪婪。追求與貪婪僅一步之遙,方寸之間。我們要謹記古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小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后來發現自己束手無策。自信起來世界都是你的,自卑起來世界都和你無關,或許在尋找平衡點。接受你本來的樣子,別逃避,了解你的優缺點并全盤接受,才能發自內心地有所改變。自己都受不了的就改變,只有你能接受自己全部的樣子了,才能遇到能接受你全部的人。
世界上最浪費生命的三件事:1、評論。你未必了解別人的全部,也就無謂妄加評論,論人長短不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2、責怪。責怪人人都會,卻無法改變現狀。共勉好過責怪,因為既提高別人,也鼓勵自己;3、擔憂。準備不足或無力改變時才會擔憂,前者需要行動,后者需要放下。
別讓磨礪去收走了笑容。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是何等的堅強!快樂是心的愉悅,幸福是心的滿足。
別和他人爭吵,別和命運爭吵,無計較之心,心常愉悅;盡心之余,隨緣起止,隨遇而安,心常滿足。
你隨和,愉悅的是自己的心,別人計較,苦悶的是他自己。一天的心情靠隨和,一生的幸福靠隨緣。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三
一天,一個老禪師來到一個渡口邊,渡口上連著一條繩索,下面是一只孤零零的小船,隨著水波輕輕地搖晃著。禪師上了船,正準備拉繩索時,身后跑來一個臟兮兮的叫花子,一躍跳上了船。禪師卻趕緊走下船。坐在岸邊的石塊上。叫花子疑惑地問:“何必這樣呢?你不渡我,我來渡你不行嗎?”禪師平靜地說:“我不渡你。也不要你渡。我要自渡?!蹦墙谢ㄗ勇牭勉裸露?,不屑地看了一眼禪師,哼著小曲,得意洋洋地走了,嘴里還嘟囔著“有人渡你還不要,還偏要自渡,真傻。”
叫花子一邊走一邊不住地回頭看看坐在原地閉目養神的禪師,他實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就又拉著船繩回來。說:“你這個老和尚啊,脾氣怎么這樣古怪呢?偏偏不與我同渡過河,這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老禪師依然心平氣和地說:“做什么事情都要依靠自己,不要妄想別人來照顧你,這是沒有絕對保障的。自己靠自己,最可靠。因此,我不會渡你,你也不用渡我,我自己渡就行了?!?/p>
聽完禪師的話,叫花子終于恍然大悟。他馬上跪在禪師的面前,感激地說:“大師的指點我銘記在心,我一定好好從頭開始,不會辜負您,也不會辜負我自己的。從今以后我要自渡,要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幾個春秋過去了。一天,一位氣宇軒昂的施主來到老禪師跟前。二話沒說就跪下了。禪師微啟雙目,靜靜地說:“你就是當年的那個叫花子吧?”
施主說:“正是,受您點化之后,我經過幾年的努力,先是到一個裁縫店里當小伙計,后來自己開了個店,現在已經是鎮上有名的裁縫店老板,富甲一方了。我這次來,就是來報答您的,我帶了一百兩黃金,希望能讓您的生活不再這么清苦……”
禪師依然心平氣和地說:“佛不要報答,我也不要報答。你如果真有誠心,就在渡口處修建一座石橋吧?!辈痪?,河上就架起了一座彩虹似的石拱橋。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四
天明寺的外地香客有時會和戒嗔聊聊茅山,他們會贊嘆茅山的山水與環境,說這里山美水清空氣潔凈。
戒嗔微笑的聽著施主們的評述,心中總有絲絲疑惑,這里真的有那么多優點嗎?
可能是生活在山里太久了,施主們描繪的優點戒嗔很少關注過。
有時候仔細想想,茅山確有一番風味,這里人煙少,樹木繁多,在正午,再強的烈日也會被綠葉消融;在山頂,再疾的風也會被枝葉打散。
這片山林,戒嗔已經待了很多年,熟悉的草木,卻也常給戒嗔帶來意外。
記得有一年秋天,戒塵在后山中發現一顆很高大的樹,那顆樹生的奇怪,枝葉形狀與旁邊的樹木都不相同。
戒塵帶了幾片樹葉回去寺里,問問寺里的人,即便是幾位師父也不知道這樹叫什么名字,其實戒塵也不是那么關注樹的名字,他之所以留意到這樹,是因為戒塵發現在高樹的頂端上生長了一些火紅的果子,戒塵最想了解的其實是,那些果子是不是能吃。
給了戒塵解答的人是戒傲,他從網上找到了答案,找到了樹木的基礎情況,更令戒塵興奮的是,戒傲說,網上介紹這樹生的果實不多,但是味道很好。
那天下午,戒嗔與戒傲陪著戒塵去了樹的旁邊,戒傲猶豫了好久,還是輕手輕腳的爬上樹枝,從上面一個個的往下扔果子,戒塵很高興的把果子塞在自己僧袍中。
雖然這種程度的攀爬對戒傲來說不算什么,但戒傲的行為也違反了師父們的規定,因為自從去年戒傲學習人猿泰山中的場景,從兩棵高樹中跳躍,把師父們嚇的嘴巴都合不上之后,師父們便不準戒傲再去爬樹了。
把果子帶回寺里,和幾位師兄弟一人分上幾個,吃到嘴里,覺得果子的味道很是一般。
問問其他人,都覺得果子太酸澀,并沒有戒傲資料上所說的美味。
去問戒傲是什么原因,戒傲說,或許是因為果子沒有成熟,又或許等明年果樹上也許能生出美味的果子也說不定。
不知道戒傲是不是隨便說說,大家都沒有放在心上,到了第二年,到了果樹成熟的季節,有一天,無意中聊到那果子,戒傲說,不妨去看看,趕到去年的大樹下,卻不知為什么,今年的果樹上居然一個果子也沒有生長。
忽然懷念起去年我們曾經抱怨的酸果子,因為到了今時今日,連酸果子也不再生長了。
我們是不是總是這樣,在得到之后,還在不停的抱怨得到的不多不好呢?或者只有在遺失之后,我們才能意識到曾經擁有是一種幸運!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五
一只熊在溪邊苦等了一天……….終于捕到一條小魚。
“我太小了根本不夠你塞牙縫。放我回溪中吧,過幾年我就長成一條大魚,那時你再吃我才肥美也夠你飽餐。”
“你知道我為什么能長得這么高壯肥胖嗎?因為我不會為了一個大而無望的機會,而拋掉手上擁有的小利益?!?/p>
佛禪:
人多懷念著過去,期盼著將來而沒有在過現在。能掌握目前擁有的真切地過著現在,才算是體會人生的人。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六
歸宗禪師聞言失笑,反問李渤:“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有這回事?”
“當然!當然!我讀書豈止破萬卷,還在萬卷之上呢!”李渤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歸宗禪師接著又問:“那么請問,你從前所讀的萬卷書如今何在?”
李渤指著自己的腦袋說:“萬卷書都讀到頭腦里了。”
歸宗禪師就說:“奇怪,我看你的腦袋也不過一個菠蘿、一個椰子那么大小,怎么可能裝得下萬卷書呢?莫非你也是騙人的?”
李渤聽了,腦中轟然一聲,當下深有省悟。
佛法,有時從事上去講說,有時從理上去解釋。要知宇宙萬有,事上有理,理中有事;事不可廢理,理不可無事,事理要圓融。
“須彌藏芥子”是事,“芥子納須彌”是理,如果我們能夠明白理事無礙,那么就能把宇宙的本體和現象融合在一起,把人我融合在一起。
本體與現象是平等的,人我也是平等的,無是無非豈不是一個逍遙自在的境界?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七
大安為了尋求作佛的真理,身背衣缽,手執拄杖,游歷叢林,參謁高僧。
在一位老人的指點下,他投奔江西百丈山的懷海禪師。
一見到禪師,大安便問:“學人欲求識佛,佛在哪兒呢?”
“你真像騎著牛去尋找牛?!倍U師回答道。
“認識了佛又如何?”
“就像騎著?;氐郊依??!?/p>
“以后又該怎樣保持呢?”
“應該如牧牛人那樣,手執竹鞭,時時小心監視,別讓牛侵犯他人的莊稼。”
大安聽罷,如醍醐灌頂,心頭明亮,領悟了禪旨,從此不再四處馳求了。
【禪悟】。
騎牛找牛:喻指自身是佛,卻向外尋佛。
騎牛至家:喻指認識了自己的佛性。
不讓牛侵犯他人莊稼:喻指別讓塵慮俗念染污佛性。
迷———悟———保持,是許多禪師經驗過的參禪歷程。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八
靜夜讀書,一則禪門公案故事令我沉思良久。
某日,寺院要擴建殿堂,有一棵珍貴的銀杏樹需要移栽到別的地方。方丈命他的兩個弟子去做這件事,辦好后回來復命。
兩人來到樹前開始挖土移樹,但剛挖了幾下,一位小和尚就對另一位說:“師兄,我這把鐵鎬木把壞了。你等著,我去修一下再挖。”師兄勸他移完樹再修不遲,他說:“那怎么行?用這樣的鎬要挖到什么時候呀!”
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頭,木匠說:“真是不巧,我的斧頭昨天砍東西弄壞了,就讓我用菜刀給你修一下吧?!毙『蜕新犃苏f:“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讓我去找鐵匠把你的斧頭修一下吧?!?/p>
小和尚帶著斧頭去另一個村子找到鐵匠,鐵匠苦笑著對他說:“我的木炭剛用完,你看……”小和尚放下斧頭,又去山中找燒炭的人。燒炭的人對他說:“我已經好多天沒有燒炭了,因為找不到牛車去把木料運到這里來。”小和尚又去找一位專運木料的車把式,車把式說:“你看我的牛生病了……”
幾天之后,當僧人們經過四處打聽找到這位小和尚時,他正提著幾包草藥匆匆從一個集鎮向車把式的村子中趕。大家問他買藥干什么,他說為牛治病,又問他為牛治病干什么,他說要用牛車運木料……挖樹的事,他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或者經歷這樣的事。認認真真忙碌,辛辛苦苦奔波,到最后聽到有人問“你在干什么”時,卻惘然不知如何作答,因為在目標的不斷轉換中,那個最初的目標早已漸漸模糊以至消失了。
在人生的過程中,那個“最初的目標”便是我們的寶貴自我———生命存在的意義和根據,丟棄了它,就只能像一個空殼人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游蕩。
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曲折,也不論走出有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因為我們必須有個家,必須回家。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九
日本國有一位禪師,法號白隱。他修行高深,生活純凈,聲名遠揚,深受百姓的敬仰與稱贊。白隱禪師所在的寺院附近住著一戶人家,家里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兒。忽然有一天,夫妻倆發現女兒的肚子大了起來,這使他們非常的生氣,好端端一個黃花閨女,竟做出這種見不得人的事。起初,無論父母怎么追問,她都不肯說出那個男人是誰,后來,在父母的威逼下,她終于說出了“白隱”兩個字。她的父母迫不及待,氣勢洶洶地找到了白隱,狠狠地將白隱禪師痛罵了一頓。
可是,白隱并沒有生氣,只是若無其事地說道:“就是這樣嗎!”等孩子出生后,她的父母就將孩子交給了白隱。這件事給他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幾乎使他名聲掃地,但他并沒有因此放棄孩子,而是非常細心地照顧孩子,四處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在遭到別人的白眼和羞辱時,他總是泰然處之。
時光流逝,在白隱禪師的精心呵護下,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了。看見可愛而又可憐的寶寶,這位孩子的媽媽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譴責,她終于向自己的父母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孩子的生父是一位年輕的卡車司機。此刻,她的父母一想起當初對待白隱禪師的那種態度,就覺得非常羞愧不安。于是,他們一家人便匆匆趕到寺院向白隱禪師道歉,請求他的原諒,并要求帶走孩子,為他挽回聲譽。白隱禪師還是像當初那樣,不急不火,淡然如水,更沒有趁機訓訴他們。他只是在交還孩子時輕聲說道:“就是這樣嗎!”仿佛不曾發生過什么。即使有過,那也像一陣云煙早已隨風而去。
同白隱禪師相比,我們所遇到的那些挫折和指責又算得了什么呢?其實,為人處事,只要心存善念,胸懷坦蕩,寬厚待人,一切的矛盾就化解了,人際就和諧了,所有的不如意都會變得順耳、順眼、順心??鞓窌肋h環繞在你的周圍。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十
豁達是一種明智的處事方式,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人生境界。
三伏天,寺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草種子吧。”小和尚說。
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毙『蜕泻?。
“沒關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只小鳥啄食。
“怎么辦?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跺腳。
“沒關系!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沖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的直拍手。師傅點頭:“隨喜!”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十一
有一學僧想到覆船禪師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個賣鹽的老翁,于是就向前問道:“請問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學僧又問一次。老翁:“我已經向你說過了,你聾嗎?”學僧:“你回答過我什么?”老翁:“向你說覆船路?!睂W僧:“難道說你也學禪嗎?”老翁:“不止是禪,連佛法也全會。”
學僧:“那你試說看看?”
老翁一句話也不說,挑起鹽籃便要走。學僧不解只道了一聲:“難!”老翁:“你為什么這樣說?”學僧:“鹽翁!”老翁:“有何指示?”學僧:“你叫做什么?”老翁:“不可向你說這是鹽?!?/p>
文檔為doc格式。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十二
從前有一個和尚跟一個屠夫是好朋友。
和尚天天早上要起來念經,而屠夫天天要起來殺豬。
但是他們都愛睡懶覺,經常睡過了頭。
為了不耽誤早上的工作,他們約定互相叫對方起床。
多年以后,和尚與屠夫相繼去世了。
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卻下地獄了。
為什么?
因為屠夫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來念經。
相反地,和尚天天叫屠夫起來殺生……。
小哲理:做了你認為對的事情,卻不一定是對的。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十三
一青年向一禪師求教。
“大師,有人贊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眼中,它不過做兩三碗大米飯而已;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1元錢罷了;在賣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賣出3元錢;在制餅者看來,它能被加工成餅干,賣5元錢;在味精廠家眼中,它可提煉出味精,賣8元錢;在制酒商看來,它能釀成酒,勾兌后,賣40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p>
大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于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p>
青年豁然開朗。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十四
天剛破曉,朱友峰居士就興沖沖地抱著一束鮮花和供果,趕到大佛寺想參加寺院的早課。
可是,剛踏進大殿,迎面就跑出一個人,正好與朱友峰裝個滿懷,將他捧著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著滿地的水果忍不住叫起來:“你看!把我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打算怎么辦啊?”
那個人名叫李南山,他非常不滿地說:“撞翻已經撞翻,頂多說一聲對不起就夠了,你干嘛那么兇?。俊?/p>
朱友峰十分生氣:“你這是什么態度???自己錯了還要怪人嗎?”接下來,兩個人互相咒罵起來,互相指責的聲音很大。
廣悟禪師正好經過這里問明原委后,說:“莽撞的行為是不應該的,但是不肯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為。能坦誠承認自己的過失及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舉止?!?/p>
停了片刻,廣悟禪師又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協調的生活層面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在社會上,我們需要與親族、朋友取得協調;在經濟上,我們需要量入為出,在家庭里,我們需要培養夫妻、親子的感情;在健康上,我們又需要身體健全;在精神上,我們還需要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才不會辜負我們可貴的生命。想想看,我們有這么多需要協調的事情,為了一點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了一片虔誠的心境,值得嗎?”
聽到這里,李南山先生先說:“禪師!我錯了,實在太冒失了”。說著便轉向朱友峰說:“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我實在太愚癡了!”
朱友峰也由衷地說:“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該為點小事就大發脾氣,實在是太幼稚了!”
禪思禪悟: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許多時候,為了一點小事而與人動怒,只會徒然耗費自己的時間精力,想想多么不值得!
高考禪理故事(優質15篇)篇十五
印度有座破落古廟,由于香火不旺,古廟內僅住著一位禪師。在古廟旁的小巷里,有位窮漢名叫西塔拉姆。他一直渴望發財,但30多歲了,仍是身無分文、孑然一身。
西塔拉姆到古廟虔誠問道:“大師呀,你說我頭腦靈活、志向遠大??蔀槭裁礄C遇不光顧我呢?”禪師答道:“與其等著非凡的機遇,不如抓住普通的機會。廟里現在需要一個勞工,雖然工錢少一些,但能夠供你吃穿?!蔽魉肪囱龆U師,就聽從他的話,在古廟安心做起勞工來。
西塔拉姆的工作就是掃地挑水等雜活。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下了一場特大暴雨。古廟院內的黃土被沖走,地上露出幾塊石頭來。因為這幾塊石頭凹凸不平,西塔拉姆掃起地來,遠遠不如以前那樣順當。西塔拉姆想把這幾塊石頭移走,可卻懶得出這么大的氣力。他只是在古廟外鏟了些黃土。鋪在這不平的石頭上。
花開花落,一年年過去,西塔拉姆在古廟內每天重復做著同樣的工作。
有一天,一位香客買來一批青磚,他請人刮去院中黃土,準備將青磚鋪上。由于那幾塊石頭凹凸不平,這位香客就叫人移走這幾塊石頭。
石頭移開后,卻發現石頭下方有一個洞——里面埋藏著大批黃金!用價值連城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10分鐘前還是笑嘻嘻的,在一旁監工的西塔拉姆,現在呆若木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只能跑去找禪師,哭訴道:“暴雨過后,我是第一個發現石頭的人。我要是將石頭搬走,那么我就是這黃金寶藏的發現者了!可這么好的機遇,我卻錯過了。”禪師慢慢說道:“機遇往往被多數人錯過,因為它衣著樸素、貌不驚人。”
西塔拉姆哭過后,異常悲痛的選擇離開這個傷心地。
禪師望著西塔拉姆遠去的身影,喃喃自語道:“有心人會把絆腳石變為成功的機遇。如果他繼續留在古廟中,今后不知有多少記者會來采訪他,不知會有多少慕名而來的香客愛屋及烏,崇拜起西塔拉姆來。這足以改變他的一生——西塔拉姆呀西塔拉姆,一系列好機遇,你又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