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數一數教案 小小班數一數教案篇一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估一估”“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數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和一萬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并熟記萬以內數位順序。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教具:多媒體、課件、正方體模型
1、安排學生提前調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2、學生每人準備20個小正方體。
3、教師準備10個正方體模型。
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
活動一:
1、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百以內的數,誰能從1數到100?他是幾個幾個數的?為什么29后面的數是30?
2、剛才他一個一個地數了,誰能5個5個地數?
3、你們能10個10個地數嗎?為什么你們數了90后數的是100呢?
4、同學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從1數到100,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數的比較快呢?
(設計意圖:以數數活動為引子,既回顧了已學知識“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又使學生體驗了有多種數數的方法,為新課數數部分的教學做好鋪墊。)
活動二:
1、在我們生活中除了剛才數過的這些數外還有別的數嗎?(出示課件資料圖片)在圖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誰愿意介紹給大家?
2、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大數?誰來把你收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大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它。(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以學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數為引線,先展示老師提供的資料,再交流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大數,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
活動三:
1、(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這是一個什么物體?(出示課件大正方體與小正方體對比圖)這個大正方體就是由很多個這樣的小正方體組成的,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學生匯報完后)誰估的比較接近呢?我們還是來數一數吧。怎樣才能又快又準確地數出來呢?
2、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仔細思考,想一想,擺一擺,議一議,怎樣數比較好。(學生分5人小組活動,每組一個正方體模型,學生每人20個小正方體,合作討論數的方法)
3、小組匯報:可以怎樣數?(根據學生的敘述教師操作演示)
4、哪一組數的方法比較好?我們一起來這樣數一數。(課件演示由10個小正方體到一條,由一條到一層的過程)這就是大正方體中的一層,這樣的一層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是怎樣數的?(板書: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5、我們知道了這樣的一層是100個小正方體,那么在大正方體中有這樣的幾層呢?(課件演示由10層小正方體組成一個大正方體的過程)一起數數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體中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就可以象這樣幾個幾個地數了?數了幾個100?10個一百是多少呢?(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設計意圖:出示大正方體后先讓學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然后再數一數,這是一個較有難度的問題,學生在觀察、思考、操作、討論后,評價選擇出較好的數的方法,在數出一層有100個小正方體后,再數出一共有這樣的十層,發現可以一百一百的數,得到10個一百是一千的結論。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課件,由抽象到具體,突破了重難點,同時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有條理的思維方式。)
7、我們知道了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如果有2個這樣的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個呢?4個呢?5個呢?現在你們是幾個幾個地數的?為什么這樣數?那如果有這樣的10個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呢?一起數數看。你能得到什么結論?(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8、現在如果有7個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還差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夠一萬?
(設計意圖:對學生剛學習的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的知識進行鞏固,并教學了數幾千的數,一個一個大正方體的出示,既引導了學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數的方法,又讓學生得到10個一千是一萬的結論。提問有7個大正方體后還差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夠一萬,既鍛煉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又為以后學習大數的計算打好了基礎。)
活動四:
1、請同學們感受一下一張紙的厚度,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并比劃出來。
2、請同學們感受十張紙的厚度,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并比劃出來。
3、我們的數學書大約是50張紙,兩本就是100張,再請同學們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說一說,并用手比劃出它的厚度。
4、請同學們估計一下1000張紙的厚度,并用手比劃出來。
5、請同學們估計一下10000張紙的厚度,并用手比劃出來。
6、現在你們知道一千和一萬誰比較大嗎?一萬里面有多少個一千?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身邊天天接觸的數學書的教學,讓學生對一千和一萬這兩個數的大小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不但鞏固了10個一千是一萬,訓練了學生的估算技能,更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活動五:
1、我們在記數時,一個一個地數,個就作為了計數單位,十個十個地數,誰是計數單位?一百一百地數呢?一千一千地數呢?一萬一萬地數呢?(板書:個、十、百、千、萬……)
2、在這些計數單位中,哪個計數單位最小?哪個計數單位最大?你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3、我們在寫數時,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數就會把數字寫在不同的位置上,這些數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數位。要表示幾個一,數字就要寫在個位上,要表示幾個十,就要寫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幾個百,就應該寫在什么數位上?要表示幾個千呢?要表示幾個萬呢?(板書: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4、那么你能在計數器上找到千位和萬位嗎?從右邊數起第幾位是千位?第幾位是萬位?為什么?
5、請同學們試著完成書28頁的填一填。填完后讓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體驗了一千和一萬的大小后,繼續認識到千和萬都是計數單位,他們對應的數位是千位和萬位,并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找到他們,提問學生為什么以引導他們了解從右往左數位依次增高,計數單位依次增大,進一步鞏固對千和萬的認識。)
活動六: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練習)我會填: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是一千,()一千是一萬;千位的左邊是()位,千位的右邊是()位,百位的()邊是千位。
3、出示書29頁說一說的正方體木塊圖,先讓學生小組試做,在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4、出示書29頁的涂一涂,先引導學生分析題意,并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樣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數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個小方格。學生完成后展示學生作品并相互評一評。
(設計意圖:通過我會填的練習,進一步鞏固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和數位的排列順序,說一說木塊圖的數法是為了掌握大數的組成,為后面學習大數的大小比較和計算打好基礎,涂色的練習是對前面練習的補充,前面是看形說數,后面是看數擺形,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方向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數一數教案 小小班數一數教案篇二
1、對1-10的認識,以及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通過數學活動,初步體會數學的樂趣
3、能夠從場景圖中揣象出數再用點子圖表示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以及一一對應的思想
1、學會數數的方法
2、用點子圖表示數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會從1數到10嗎?我們一起來拍手數數看!(教師引領學生按由慢到快的順序進行)
師:數得真好!哪位同學愿意大聲地清楚地數給大家聽呢?(個別生數)真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數一數”(揭示課題)
二,活動開展
1、教授數字與數數方法
師:在數學王國里,要求同學們需要有一雙會觀察,能觀察的眼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幅圖畫了些什么?(出示掛圖)你們別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說一說你們在圖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讓學生間互動,體會合作與參與所帶來的數學樂趣)
師:誰來說給老師聽呢?(......)
師:你們說的真好,那老師要來提問了,你們仔細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紅旗?(1面)嗯!是的,我們用數字“1”來表示。(用類似方法呈現到3)
師:我看見垃圾桶了,你們發現了沒有?在哪里?有幾個呢?你是怎么數的?誰來數數看!(請生到黑板上數一數)你數得真不錯!揭示數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
師:我也來數數看這天上飛的鴿子哈,123456,總共6只!是嗎?我數對了嗎?(學生糾正,應該為7只)我怎么就漏數了呢?為了不遺漏,誰有什么好方法來數呀?(按順序來數)我們可以按照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的順序數!(板書)那好的,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還有沒有同學有別的方法的?(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可以數一個劃去一個,或者作好記號)用類似方法教授,8,9,10。
2、點子圖
黑板上列有1-10十個數字,然后教師說:我們除了可以用數字來表示數的多少,還可以用圖形來表示呢。比如說,1,我喜歡用一個點來表示,當然我也可以畫一朵紅花來表示1。在數學中,我們叫它們這種一個對應一個的稱為:一一對應。你呢?你想用什么圖形來表示?讓同學在本子上畫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師巡視檢查
3、認讀1-10
總體認讀幾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現來讀。
4、一起數一數教室里的實物
三,歸納總結
師:這節課里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布置
回去數給父母聽,再把我們不會數漏的方法告訴他們!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數一數教案 小小班數一數教案篇三
小學階段的第一堂數學課,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喜歡學習數學的情感。教材選擇兒童樂園的一些場景,組成生動活潑、惹人喜愛的畫面,吸引學生學習。主要教學活動是觀察場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數出各種物體的個數,并用畫圓點的方式表示各種物體的數量。通過這些活動,初步感受“看”和“數”能了解生活中的現象和事物,是學習數學的方法。同時,在活動中進行初步的常規教育。
教材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綜合性場景圖,里面有許多物體,各種物體的個數都不相同,分別為1~10個。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圖及相應的點子圖。每幅小圖里只有一種物體,是從綜合場景里分離出來的。點子圖表示物體的數量。
場景圖里的內容很豐富,其中的各種物體及其數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設計和安排的。有些物體數量較少,有些物體數量較多;有些物體比較集中,有些物體比較分散;有些物體容易看到,個別物體有較隱蔽的部分。觀察和交流是這部分內容的主要教學活動。容易興奮但不能持久是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的觀察比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體就不再關注其他物體;在交流的時候不能把話說清楚、說完整,不善于傾聽同伴的發言。因此,要組織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指指這些物體在哪里。帶領學生經歷“從整體到部分”“從粗略到細致”的觀察過程,不但了解圖的內容,而且學習觀察的方法。要組織學生交流,相互傾聽和相互補充,使觀察的效果更好,還要讓學生知道一些學習常規。
十幅小圖都是從場景中分離出來的,一幅小圖里只有一種物體,便于計數和表示數量。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尚未進行認數教學,暫時不宜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二是幾個物體畫幾個圓點,圓點與物體的個數相同,滲透對應思想;三是圓點能且只能表示各種物體數量方面的屬性,不表示物體的其他屬性。這種初步的抽象,對后面的認數十分重要。
前三幅小圖,物體及圓點都已畫好。可以通過“滑梯下為什么畫一個圓點”“秋千下為什么畫兩個圓點”“圓點表示什么意思”等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圓點的作用。這樣,在飛機、蝴蝶、鳥下面畫表示個數的圓點就不會有困難了。至于根據已經畫出的七個、八個、十個圓點,說出小圖中的物體,只要在情境圖里指一指有關的物體,數一數是這樣的幾個,不要求學生畫這些物體。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數一數教案 小小班數一數教案篇四
1、復習1、2的點數。
2、能在三個物體中找出1、2的物體。
音樂dvd一臺、一只灰太狼頭飾、兩只灰太狼圖片、兩只喜洋洋圖片、數字1、2、1-3的各種水果圖片(若干)、實物:蘋果3個、橘子3個、實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頭飾:“誰來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圖片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領幼兒數數,有幾只灰太狼,捉到了幾只喜洋洋?(引導幼兒用數數用數字1表示)比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幾只喜洋洋。
(三)、出示圖片二只灰太狼和兩只喜洋洋,帶領幼兒數一數,有幾只灰太狼,幾只灰太狼,(引導幼兒用數數用數字2表示),比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幾只喜洋洋。
(四)、按物點數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餓了,請幼兒拿水果給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個水果,來了幾只灰太狼,就拿幾個水果給它吃。
教師分別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請幼兒拿出相應的一個水果、兩個水果、三個水果,并檢查對錯。
實物:三個蘋果、三個橘子(讓幼兒點數,教師說出數字幾,幼兒拿出相應數量的水果)
(五)、游戲“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學本領:老師當灰太狼,幼兒當灰太狼寶寶,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兒拍一下,灰太狼拍兩下、三下,灰太狼寶寶也拍相應的下數。
(2)實物:玩具
教師給每一小組發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兒聽教師說的數字,從小筐中拿出相應的玩具。(教師巡回指導)
讓幼兒在我的數學《水果數一數》作業中在三個物體中圈出1、2的物體來。
數和形是幼兒身邊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根據幼兒
學習數學的特點,(在玩玩樂樂,拼拼擺擺中習得)以形象生動,深受幼兒喜歡的“灰太狼捉喜洋洋”為游戲情節,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運用比較多的物體及手口一致點數1、2以內的事物。孩子們都能在復習的過程中掌握1、2以內的點數,而手口一致的點數,只有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們去反復練習、反復操作,才能習得。但在實際教學中沒考慮細節問題,是本次教學顯得很失敗,通過今天的這節課,我最大的收獲是:要掌握時間是細節中的關鍵,在不同混淆的物體中找出相應的物體,讓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間。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數一數教案 小小班數一數教案篇五
北師大版第三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第一課時“數一數”。
本節課“數一數”是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起始課,為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義奠定基礎。學生經歷從數數的問題中抽象出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的過程,體驗這種相同加數的連加運算與生活的聯系。教材中有4個數數的問題,“數熊貓”和“數圓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數方格”給學生提供了應用前面數數活動的經驗、獨立解決問題與交流的機會,“數蘋果”的重點在于如何計算冗長的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1、結合數數的具體情境,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抽象過程,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以便進一步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2、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3 、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相同加數連加的問題,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數連加比較簡便,為學習乘法奠定基礎。
重點:感受相同加數連加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乘法和必要性。
難點:用兩種方法數方陣排列物體的個數,并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卡片、小圓片、墊板、可移動的圖形卡片2張。
師:小朋友,這是哪兒呀?(課件演示熊貓小學)
生:熊貓小學。
師:你們想去參觀嗎?
生:想!
師:我們坐上小火車(課件演示火車出發),就要出發了!小火車呀開呀開?
生:請你開到這里來!
師:請第四列小火車。
開火車口算 1+1 4+4 3+3+3 6+6 10+10
生:小司機,呱呱叫,你們的火車準點到!
師:小火車呀開呀開。
生:請你開到這里來!
師:有請第七列小火車。
2+2 5+5+5 7+7 9+9 2+2+2
生:小司機,要加油,你們的火車誤點啦!
師:沒關系!下次再加油哦!
你能像老師這樣編一道題考考大家嗎?
生1:10+10+10=
生2:8+8+8+8=
1、活動一:數熊貓
師:我們來到了熊貓小學(課件演示圖),今天小熊貓們正在軍訓呢!咱們去看看好不好?
生:好!
師:看,這是二(1)班的小熊貓,他們的隊伍站得可整齊了,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1:一共有多少個小熊貓?
師: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生2:15個。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2:我是數的。
師:哦,那我們也來數一數吧!
板書課題:數一數
師:說說看你是怎么數出來的?
生2:我是橫著數的,一排有5個。
師:哦,一排5個,大家一起說一遍。
生:一排5個。
(老師一邊演示課件)
生2:兩排就是10個,三排就是15個。
師:哦,你是5個5個數的。好,我們也這樣來數一數。
生:(師一邊帶著數)1個5,2個5,3個5,一共是15個。
師:怎樣列加法算式算出小熊貓的個數呀?
生3:5+5+5=15(個)
板書算式5+5+5=15(個)
師:真棒!小朋友們想想,還能怎么數呀?
生4:還可以豎著數的,一列有3個。
師:哦,一列3個,小朋友來說一遍。
生:一列3個。
(老師一邊演示課件)
生4:1個3,2個3,3個3,4個3,5個3,一共是15個。
師:怎樣列加法算式?
生5:3+3+3+3+3=15(個)
板書算式3+3+3+3+3=15(個)
2、小結
師:為什么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用兩個不同的加法算式來表示呀?
生6:因為橫著數可以列出一個,也可以豎著數再列出一個。
(一)活動二:數圓片
1、師:好,二(1)班的隊伍站好了,我們到二(2)班看看!(課件演示二(2)班的熊貓圖)
師:二(2)班的小熊貓也要站隊了。小朋友們猜猜,他們會怎樣排隊呢?
生1:(用手比劃著)我可以這樣豎著給它們排……
師:哦,看來不太好說清楚。這樣吧,四人小組用小圓片代替小熊貓擺一擺。
2、四人小組活動,師巡視指導。
3、學生上展臺匯報。
師:說說你們是怎么擺的?
生2:我們每排擺6個,有4排。豎著看,每列4個,擺了6列。
師:你的聲音真響亮!可以怎樣列式算出一共是24只小熊貓?
生3:6+6+6+6=24(個)
板書算式6+6+6+6=24(個)
生4:還有,4+4+4+4+4+4=24(個)
板書算式4+4+4+4+4+4=24(個)
師:還有別的擺法嗎?
生5:我們小組是這樣擺的,每排擺8個,擺3排。也可以豎著看,每列3個,擺了8列。
師:呱呱叫!怎樣列這樣的連加算式?
生6:8+8+8=24(個)
板書算式8+8+8=24(個)
生7:老師,我可以豎著看,算式是3+3+3+3+3+3+3+3=24(個)
師:哦,都不知道說了幾個了,你能不能簡單地告訴我要寫幾個3相加?
生7:寫8個3相加。
師:好,我們寫8個3連加。
板書算式3+3+3+3+3+3+3+3=24(個)
師:還有哪個小組有不同的擺法呀?
生8:我們小組是這樣擺的,擺2排,每排擺12個。豎著看就是每列2個,擺了12列。
師:這樣排隊行嗎?
生9:行!我們也常排兩條隊呢!
生10:老師,我知道列連加算式,12+12=24(個),還有2+2+2+2+2+2+2+2+2+2+2+2=24(個)
板書算式12+12=24(個)
2+2+2+2+2+2+2+2+2+2+2+2=24(個)
師:(寫了一些)哎呀,我的手都酸了,你說說得寫幾個2相加呀?
生10:得寫12個2相加。
師:好的,同學們想出了三種排法,我們來看看它們站成了什么隊形呢?
(課件演示排好隊的)
師:哦,原來它們是這樣排隊的,不過小朋友們想的辦法也是可以的哦!
4、引導觀察
師:觀察黑板上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1:它們前兩個的得數是15,后面的全都是24。
師:哦,其它小朋友發現了嗎?
生2:我發現了,在每一個算式里,相加的數全都是一樣的。
師:噢!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呀!這是3個5相加,這個算式是8個3相加,你能像老師這樣說一說你發現哪個算式是幾個幾相加嗎?
生3:第二個是5個3相加。
生4:右邊這個是2個12相加,還有12個2相加的。
生5:……
(二)小練習
活動三:數方格
1、師:看來今天小朋友的發現可真不少哇!(課件演示寢室圖)接下來我們去參觀它們的寢室吧?
生:好。
師:你看,這是小熊貓午休的地方,請同學們先數一數,然后在書上第3頁列出算式,看看有多少個床位。
生邊數邊在書上寫著。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算式的?
生1:我可以列出兩個算式,一個是10+10+10=30(個),一個是3+3+3+3+3+3+3+3+3+3=30(個)。
用課件出示算式。
2、小結:小朋友,剛才的每一幅圖,我們都可以寫出兩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誰來說說是為什么呀?
生2:因為每一幅圖都可以橫著看列一個,也可以豎著看再列一個。
(三)擺一擺,移一移,說一說。
(1)展臺出示 圖片
師:這幅圖與我們前面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
每一排的個數一樣嗎?每一列呢?現在能列出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嗎?
生:不能。
師:想想辦法,怎樣移動一個就能讓我們寫出兩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呢?
生1上臺操作。
師:現在可以怎樣列式了?
生2:4+4+4=12(個)
師:還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嗎?
生3:3+3+3+3=12(個)
(2)展臺出示 圖片
師:想一想,這兒至少要移動幾個,才能寫出兩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
生4上臺操作。
師:你能說兩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嗎?
生5:6+6+6=18(個)
3+3+3+3+3+3=18(個)
(3)(課件出示梨)
師:怎樣移動,四個盤子里的梨才會同樣多?
生6說說移法。(課件演示)
師:誰能說出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
生7:2+2+2+2=8(個)
(四)師:原來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能用這樣的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來表示。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例子嗎?
生1:我們這棟教學樓有4層,每層有3個教室,3+3+3+3=12,我算出一共有12個教室。
師:哎呀,說了我們身邊的例子,真棒呀!
生2:我來說,你看我們教室里面,一排坐了8人,有5排,8+8+8+8+8=40人。
師:真是個觀察小能手!還有誰能舉例的?
生3:我們學校的升旗臺有4邊,每邊都擺了5盆花,5+5+5+5=20盆。一共有20盆菊花。
師:說得如此生動,你真不簡單!
1、活動四:數蘋果
師:參觀了半天,累了吧?
小熊貓拿出了紅紅的蘋果招待我們這些小客人。(課件出示圖)
師:準備了多少呀?
生1:有5盤。
生2:每盤一樣都是3個。
師:怎樣算一共是多少呢?
生:算式3+3+3+3+3=15(個)
板書算式3+3+3+3+3=15(個)
2、師:(課件演示加蘋果)如果現在有同樣的6盤怎樣算呢?
指名學生說算式。
板書算式3+3+3+3+3+3=18(個)
有這樣的10盤呢?
指名學生說算式。
板書算式3+3+3+3+3+3+3+3+3+3=30(個)
有這樣的15盤呢?
指名學生說算式。
板書算式3+3+3+3+3+3+3+3+3+3+3+3+3+3+3=45(個)
有這樣的100盤呢?
師:現在請你把它寫下來。
(一些學生開始動手寫,還有一些不寫的。)
生1:啊?不會吧?這么多!
生2:不會累死啊?
生3:要寫太多了,太麻煩了!
師:你有想法嗎?
生4:是啊!書上都寫不下了。
生5:老師,我能不能用乘法哦?
師:哦?你會用乘法?你怎么知道的?
生5:以前媽媽教的。
師:哦!你和智慧老人的辦法是一樣的哦。請小朋友們翻開書第3頁,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說的?
生:用乘法就方便了!
3、總結。
師:來,小朋友看,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也可以用什么來計算呀?
生:乘法!
師:對,用乘法就方便了。我們下節課開始學習乘法。
師: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生1:我覺得今天學習得很快樂!(學生們大笑)
生2:我會用相同加數連加來計算。
生3:我覺得加法很重要。
生4:加法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要寫那么一大串,我還是覺得乘法好,更方便。
師:聽你們的回答真是我的享受!小朋友們還想知道什么呀?
生5:我想知道乘法到底是什么?
生6:我想看看乘法是怎樣算的?
數一數
5+5+5=15(個) 12+12=24(個)
3+3+3+3+3=15(個)2+2+2+2+2+2+2+2+2+2+2+2=24(個)
6+6+6+6=24(個) 3+3+3+3+3=15(個)
4+4+4+4+4+4=24(個)3+3+3+3+3+3=18(個)
8+8+8=24(個) 3+3+3+3+3+3+3+3+3+3=30(個)
3+3+3+3+3+3+3+3=24(個) 3+3+3+3+3+3+3+3+3+3+3+3+3+3+3=45(個)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數一數教案 小小班數一數教案篇六
1、愿意參加點數的操作活動。
2、初步感知數的實際意義。
3、正確點數1~5個物品,能正確說出總數。
1、集體教學:5個玩具車、5個鈴鼓、5盒蠟筆、5個玩具、5個書包。
2、分組材料:雪花片、點卡若干。
1、游戲“數一數”,鼓勵幼兒參與活動。
(1)分別請5名男孩、5名女孩到前面,請其他幼兒進行點數,并說出總數。
(2)教師小結點數的要求。
師:點數時,一定要用手指點一個、數一個,數完后數到幾就是總共有多少個;要從左往右邊數。
2、點數手指,感受數的重要和有趣。
(1)手指游戲:數一數左右手分別有幾個手指頭。
(2)幼兒之間互相數一數同伴的每只手一共有幾個手指頭。
3、分組操作“數5個物品”。
(1)“雪花片”操作規則:請幼兒挑選出5枚雪花片,能力強的幼兒可加上顏色要求。
如:請拿出5枚紅色的雪花片。
(2)“點卡”操作規則:在1~5點卡中,挑選出5的點卡。
(3)“排隊”操作規則:準備一堆物品,請幼兒選出5個指定的物品。
4、共同檢驗操作結果,感知數的實際意義。
(1)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2)讓幼兒觀察活動室內數量是5個的物品。
將點數物品放置于數學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練習5以內的點數。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數一數教案 小小班數一數教案篇七
1、知道10以內數的名稱和順序。
2、培養幼兒的數數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數學掛圖《數一數》
一、觀察掛圖《數一數》
1、看一看,畫面上有哪些動物,分別說出動物的名稱。
2、數一數,圖中每種動物的數量各有幾個。
3、說一說,引導幼兒按動物數量的多少說出每種動物的名字。
4、幼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數一數》,引導幼兒掌握數詞和量詞。
二、觀察畫冊《數一數》
1、引導幼兒觀看畫冊,指讀兒歌。
2、鼓勵幼兒和同伴一起講述小動物的故事。
三、手指游戲“十個手指頭”
1、教師說兒歌《十個手指頭》,幼兒跟讀。
2、教師啟發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創編動作。
3、幼兒自由表演兒歌。
日常生活教育及區域活動投放材料:
1、引導幼兒觀察《看猴山》
1)、說出猴山上有多少只猴子。
2)、數一數,樹上有幾只猴子,蕩秋千的小猴有幾只,梯子上的小猴有幾只等。
3)、說一說,山上的猴子多還是山下的猴子多。
4)、找一找,與照片上相同的小猴子是哪只,體驗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在數學活動區,引導幼兒根據數字卡片取出物品數量,學習物品與數字的對應。
兒歌有明快的節奏,念起來順口,容易記住,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數數的興趣。家長在教孩子學習口頭數數時,可以用一些簡短的數數兒歌,如《數字歌》等。
附:
數一數
一頭象,兩只虎,
三只熊貓四只鹿,
五匹馬,六只鴨,
七只小侯八只兔,
九條金魚十只鼠,
大家都來數一數。
十個手指頭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頭;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兩只手,十個手指頭。
數字歌
一一一,一只小雞嘰嘰嘰;
二二二,二只小狗汪汪汪;
三三三,三只綿羊咩咩咩;
四四四,四只老鼠吱吱吱;
五,五只布谷咕咕咕;
六六六,六只小鴨嘎嘎嘎;
七七七,七只蟋蟀唧唧唧;
八八八,八只青蛙呱呱呱;
九九九,九只斑鳩啾啾啾;
十十十,十只蜜蜂嗡嗡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