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整理這些教學工作計劃范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一
1、嘗試在繪本的情境中理解有序地排好隊,一個接一個的意思。
2、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會遵守游戲規(guī)則,學習一個接一個的排好隊,等待游戲。
1、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周老師要帶小朋友們?nèi)ヒ粋€地方玩,(ppt顯示“滑滑梯”)。
師:你們玩過滑滑梯嗎?滑滑梯有什么好玩的?
師:哦,滑滑梯可好玩了,從上面搜——的一下就到了下面。
欣賞故事,理解故事情境。
1、師:瞧,大森林里的小動物也喜歡玩滑滑梯,看,誰來了?
師:哦,原來剛玩好游戲,要排在隊伍的最后面。
2、師:看,小動物們又在玩什么了?
師:幾個小動物要玩秋千?誰坐在秋千上?(小貓)。
師:小貓排到隊伍的哪里了?它有沒有插隊?
3、師:瞧,誰在開汽車?
師:嘟嘟——,開汽車真神氣。大家都想快點輪到自己開小汽車,他們怎么做的呢?
4、師:大家在排隊,猜猜它們要干什么?
師:原來上廁所也要——(排隊,一個接一個)。
三.拓展談話,遷移經(jīng)驗。
師:我們?yōu)槭裁匆抨牐浚ㄅ抨牪粫頂D,混亂,而且排隊很公平,大家都能玩到)。
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需要排隊?
四.創(chuàng)設情境,學小動物排隊。
師:寶貝們,瞧,我變成誰啦?(教師帶上兔子的頭飾)。
我是兔媽媽,你們做我的寶寶吧!
師:(情境)兔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趕快一個接一個排好隊,跟媽媽出去采蘑菇吧。(兔子舞的音樂響起)。
師:哇,前面有一個好長的山洞,我們要一個接一個過山洞。
師:草地上長了好多的蘑菇,快幫媽媽采蘑菇吧。
師:恩,采了這么多蘑菇,天都快黑了,我們趕緊去買票回家吧。(引導幼兒一個接一個排隊買票)。
師:好了嗎?那一個接一個跟媽媽回家咯!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二
活動目標:
1.提高看圖說話的能力。
2.了解朋友的重要性。
3.知道朋友間互相幫忙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著幼兒一起看”鼴鼠搬新家”掛圖。提問。
1.小朋友這張圖里面有什么動物呢?他們在做什么?
2.教師指著第二章圖:屋子里為什么會有亮光?是誰飛進屋子里?:
3.教師指著第三張:說說看,是誰在窗邊?他在做什么?
4.圖里出現(xiàn)了那些動物?
5.第五張:房子漂亮不漂亮?和第一張圖的房子比起來,你覺得更漂亮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討論故事內(nèi)容。提問:
1.小朋友想象看如果你也是鼴鼠的朋友,你會怎么幫他呢?
2.為什么你會想幫鼴鼠這個忙呢?是不是因為這是你最會做的事情?
3.如果你的朋友要搬家,你會怎么幫忙呢?
(三)教師請幼兒想一想,以前是否曾經(jīng)搬過家呢?
1.你們有沒有搬過家?搬家的情景是什么樣子呢?
2.想想,搬完家以后,有沒有請客?有哪些人送禮物祝賀你們搬新家?
(四)教師最后做活動結(jié)語。
是不是很重要呢?朋友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來幫我們,我們也要在朋友的幫忙的是侯去幫助他們。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三
1.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7個字和1個新筆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4.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相似經(jīng)歷。
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詞并會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相似經(jīng)歷。
學前。
準備。
留心觀察平時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提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交談,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出示帶音節(jié)的字:
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卻趣這這些字剛才老師讀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嗎?借助拼音,把它們讀出來吧。
(1)自由讀(2)個別讀(3)齊讀(4)討論識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節(jié)的字:
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
(1)開火車讀(2)齊讀3.出示詞語:
月夜影子回家睡覺各種各樣起床學校伙伴開心上課鈴。
操場有趣快樂老師講故事。
(1)自由讀(2)指名讀。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齊讀第一小節(jié)。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覺的時候,我一開始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啊?從哪句話里面能夠看出來?學生體會“我好想多玩一會兒”,說一說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在家長的意見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樣做的?體會“不過”的用法:雖然小作者一開始不太高興,但是很快想到了,聽大人的話回家睡覺也有好處。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己讀第二小節(jié)。
(2)師:睡覺的過程中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我”一開始是怎么想的?
板書:不上學起床上學。
生:大人讓我起床上學,我想不上學。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2)指名讀第三小節(jié)。
(3)師:到了學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又發(fā)生了什么?我是怎樣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課鈴響了。板書:沒有上課鈴上課。
體會“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樂很有趣的。
事情,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小節(jié)。
(1)齊讀第四小節(jié)。
(2)師:讀了這一小節(jié)你想說什么?
如果小作者是在問你?你會怎樣回答?生:我們也是這樣,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著多玩一會兒,不想停下來,但是大人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只好停下來,去做大人讓做的事情。然后做著做著,就覺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樂了。
四、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詩中的意思。
(2)默讀全詩,說說詩的題目“一個接一個”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歡的事情。生:是指一個又一個大人給“我”的命令。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來不喜歡的事情,后來都變成了“我”喜歡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評一評,說出好在哪里,不足的應怎樣讀。)。
2.借助課后題“讀一讀,記一記”檢查詞語認讀。
(1)同桌互讀。
(2)指名讀(對讀得好的進行表揚)。
二、改寫句子,綜合提高。
1.詩中的哪些句子是描寫“我”遇到一件新事情時一開始的想法的?把它們找出來,集中讀一讀!生(讀):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
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唉,要是沒有上課鈴就好了。
2.師:這里面用到了兩種句式:“我好想??”和“要是??就好了”。這兩種句式可不可以互換呢?試著變換句式說一說。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改為: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改為:唉,要是沒有上課鈴就好了。改為:
3.師:詩中哪些句子是描寫“我”遇到一件事情時后來的想法的?找出來讀一讀。
它們是不是都表達了一種比較相似的心情呀?生:這些句子,都用一個“不過”開頭。
它們表達的都是一些很高興、很開心的.事情。
4.分“角色”朗讀(背誦)詩歌。(齊或?qū)W生甲)月夜,正玩著踩影子,
就聽大人叫著:“快回家睡覺!”
(男或?qū)W生乙)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女或?qū)W生丙)不過,回家睡著了,
倒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呢!??
(齊或?qū)W生甲)別的孩子也是這樣嗎?
也像我一樣,這么想嗎?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過各種樣伙伴這(指名讀)。
2.用字組詞、擴詞。
3.指導書寫(用帶田字格的小黑板)。
“過、這”半包圍結(jié)構(gòu),提示走之旁的寫法。強調(diào)筆順規(guī)則,重點指導新筆畫的寫法。
“種、樣”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左右等大),示范寫,邊寫邊提示各個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各”指名書空,范寫并提示:撇和捺交叉的地方在田字格的中點位置。生寫。
“伙、伴”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左小右大)4.每個字再寫3遍。
5.作業(yè)展評(對書寫好的進行表揚)。
四、說話練習。
大人(或者****)叫我.我好想.不過。
2、學生小組交流,說說這樣的經(jīng)歷,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小組推選說的好的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
4、教師講評。
五、作業(yè):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例,模仿課文中的句式,可以寫成詩,也可以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踩影子睡覺起床上學上課。
多玩一會兒不上學沒有上課鈴。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四
現(xiàn)階段我班正在開展主題活動《周圍的人》、通過參觀周圍環(huán)境、熟悉商店、醫(yī)院等服務場所、幼兒已對周圍的環(huán)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初步知道了周圍的人和我們的關(guān)系。而故事《一個郵包》正來源于子主題《我居住的地方》中的一個拓展點、這個故事內(nèi)容有趣生動、貼進幼兒生活、所以我選擇了此活動。主要想通過故事讓孩子逐步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讓他們知道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讓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干凈和漂亮。
近階段、我們研究的內(nèi)容是“核心經(jīng)驗的確立”、核心經(jīng)驗的確立思考從教材分析、幼兒分析、階段目標分析及主題目標分析、尋找?guī)渍咧g的結(jié)合點。本人在核心經(jīng)驗確立時存在核心經(jīng)驗過易及過難的問題、因此本次活動通過教研組共同的研討、在第一研的基礎(chǔ)上和組員再次詳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幼兒等確立了我們認為比較適合的核心經(jīng)驗: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2、樂意在同伴面前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并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故事課件。
圖片2、3、4、5(狗熊先生亂扔垃圾) 提問1:狗熊先生在吃什么東西呢?你吃完這些東西后、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呢?(瓶子、骨頭、瓜子殼)
提問2:你們覺得狗熊先生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
提問3:狗熊先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看課件)
提問4:狗熊先生亂扔垃圾后、小區(qū)的環(huán)境發(fā)生什么變化了? 小結(jié):原來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本來很干凈整潔的小區(qū)環(huán)境越來越臟、人們住在里面感覺不舒服、不開心了。
圖片6(熊貓?zhí)霓k法) 提問:狗熊先生天天亂扔垃圾、讓住在樓下的熊貓?zhí)浅5目鄲馈⑿茇執(zhí)珪胧裁崔k法讓狗熊先生不亂扔垃圾呢? (熊貓?zhí)K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將……故事結(jié)尾) 提問: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什么呢?她為什么要以郵包的方式把垃圾寄給狗熊先生? 小結(jié):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把垃圾以郵包的形式寄給狗熊、讓狗熊自己知道自己亂扔垃圾的行為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個郵包》。
(二)完整欣賞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后、我們知道了不要亂扔垃圾、亂扔垃圾會破壞環(huán)境的整潔、影響人們的生活、但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這樣一些現(xiàn)象:
圖片2(有人亂扔垃圾):這個人的行為對嗎?你看到了會怎么做呢?
圖片3(有人隨地吐痰):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圖片4(有人在墻壁上亂涂亂畫)、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小結(jié):我們家里、幼兒園里、周圍其他地方環(huán)境的整潔是靠我們大家的。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不亂扔垃圾。如果別人不講衛(wèi)生亂扔垃圾、我們要提醒他、并且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這樣、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就會整潔干凈了。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五
2、對體育活動感興趣。
3、能踩著線走,不推、不睬前面小朋友。
1、學會兒歌。
2、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1、導入,學習兒歌。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在玩這個游戲前,我們先要學習一首兒歌。”
走走走,走走走,跟著老師向前走。
不掉隊,不亂走,都是聽話的好朋友。
2、講故事帶入情節(jié):小動物玩一個跟著一個走,小豬總踩人推人。
3、游戲。
師:小朋友,我們現(xiàn)在也來玩玩這個游戲,不過,我們不能像小豬一樣推人、踩人。
歌邊鼓勵幼兒站成一路縱隊,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走成圓圈或其他不同的形狀。
(活動規(guī)則:幼兒必須一個跟著一個在教師帶領(lǐng)下,沿著場地走直線或圓圈。)。
1、評價。
2、總結(jié)。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六
1.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7個字和1個新筆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4.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相似經(jīng)歷。
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詞并會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相似經(jīng)歷。
學前
準備
留心觀察平時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提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交談,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出示帶音節(jié)的字:
接 覺 再 做 各 種 樣 夢 伙 卻 趣 這這些字剛才老師讀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嗎?借助拼音,把它們讀出來吧。
(1)自由讀 (2)個別讀 (3)齊讀 (4)討論識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節(jié)的字:
接 覺 再 做 各 種 樣 夢 伙伴 卻 趣 這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出示詞語:
月夜 影子 回家 睡覺 各種各樣 起床 學校 伙伴 開心 上課鈴
操場 有趣 快樂 老師 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
三、研讀課文 重點探究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齊讀第一小節(jié)。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覺的時候,我一開始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啊?從哪句話里面能夠看出來? 學生體會“我好想多玩一會兒”,說一說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在家長的意見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樣做的?體會“不過”的用法:雖然小作者一開始不太高興,但是很快想到了,聽大人的話回家睡覺也有好處。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己讀第二小節(jié)。
(2)師:睡覺的過程中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我”一開始是怎么想的?
板書:不上學 起床上學
生:大人讓我起床上學,我想不上學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2)指名讀第三小節(jié)。
(3)師:到了學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又發(fā)生了什么?我是怎樣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課鈴響了。 板書:沒有上課鈴 上課
體會“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樂很有趣的
事情,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小節(jié)。
(1)齊讀第四小節(jié)。
(2)師:讀了這一小節(jié)你想說什么?
如果小作者是在問你?你會怎樣回答? 生:我們也是這樣,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著多玩一會兒,不想停下來,但是大人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只好停下來,去做大人讓做的事情。然后做著做著,就覺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樂了。
四、再讀課文 深化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詩中的意思。
(2)默讀全詩,說說詩的題目“一個接一個”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歡的.事情。 生:是指一個又一個大人給“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來不喜歡的事情,后來都變成了“我”喜歡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導入新課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評一評,說出好在哪里,不足的應怎樣讀。)
2.借助課后題“讀一讀,記一記”檢查詞語認讀
(1)同桌互讀
(2)指名讀(對讀得好的進行表揚)
二、改寫句子,綜合提高
1. 詩中的哪些句子是描寫“我”遇到一件新事情時一開始的想法的?把它們找出來,集中讀一讀! 生(讀):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
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 唉,要是沒有上課鈴就好了。
2. 師:這里面用到了兩種句式:“我好想??”和“要是??就好了”。這兩種句式可不可以互換呢?試著變換句式說一說。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改為: 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 改為: 唉,要是沒有上課鈴就好了。改為:
3.師:詩中哪些句子是描寫“我”遇到一件事情時后來的想法的?找出來讀一讀。
它們是不是都表達了一種比較相似的心情呀? 生:這些句子,都用一個“不過”開頭。
它們表達的都是一些很高興、很開心的事情。
4.分“角色”朗讀(背誦)詩歌。 (齊或?qū)W生甲)月夜,正玩著踩影子,
就聽大人叫著:“快回家睡覺!”
(男或?qū)W生乙)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 (女或?qū)W生丙)不過,回家睡著了,
倒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呢!??
(齊或?qū)W生甲)別的孩子也是這樣嗎?
也像我一樣,這么想嗎?
三、學習生字 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過 各 種 樣 伙 伴 這(指名讀)
2.用字組詞、擴詞。
3.指導書寫(用帶田字格的小黑板)
“過、這” 半包圍結(jié)構(gòu) ,提示走之旁的寫法。強調(diào)筆順規(guī)則,重點指導新筆畫的寫法。
“種、樣”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左右等大),示范寫,邊寫邊提示各個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各”指名書空,范寫并提示:撇和捺交叉的地方在田字格的中點位置。生寫。
“伙、伴”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左小右大) 4. 每個字再寫3遍。
5.作業(yè)展評(對書寫好的進行表揚)
四、說話練習
大人(或者****)叫我 . 我好想 . 不過
2、學生小組交流,說說這樣的經(jīng)歷,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小組推選說的好的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
4、教師講評。
五、作業(yè): 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例,模仿課文中的句式,可以寫成詩,也可以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3 一個接一個
踩影子 睡覺起床 上學 上課
多玩一會兒 不上學 沒有上課鈴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感嘆句。
2、體驗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學會轉(zhuǎn)換角度看問題。
3、能仿照課文練習說話。
教學重點:
認字和寫字,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分辨漢字,認識偏旁。讀好課文中的感嘆句。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一、復習檢查。
找一找游戲:我在哪里?
1、老師叫學生閉上眼。
2、老師把本課生字圖片貼在黑板上。
3、老師說漢字,叫學生睜開眼去找。
二、朗讀課文,初悟課文。
1、老師示范朗讀課文。
2、學生自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找出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
三、分析課文,深悟課文。
1、讓學生說一說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4個小節(jié))。
2、你是怎樣確定的?(這課文里有4個地方空一行處。)。
3、同學們齊讀第一小節(jié)。
(1)第一小節(jié)有幾句話?(3句話)。
(2)你是怎么確定的?(有一個句號,兩個感嘆號)。
(3)月夜,我正玩著什么?(踩影子游戲)。
(4)大人叫孩子去干什么?(去睡覺)。
(5)句中哪個詞語說明了已經(jīng)很晚了?(月夜)。
月夜:有月亮的晚上。
踩影子游戲:一人跑,一人追逐他的影子,踩上影子,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6)我愿意回家嗎?哪一個字體會出我不愿意回家?(我不愿意回家,唉字體現(xiàn)出我的無奈)。
(7)不過,回家睡著了可以干什么?(到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
不過:表示轉(zhuǎn)折。
各種各樣:種類多,樣子多。
(8)第一小節(jié)寫我在夜月玩的開心時,被大人叫回家睡覺,開始我很不情愿,后來轉(zhuǎn)變態(tài)度后心情就變得非常好。
(9)你覺得可以做哪些夢呢?(空中飛等)。
4、請男生一起讀第三小節(jié),女生聽著,聽她們讀得對不對。
(1)第三小節(jié)有幾句話?(3句話)。
(2)你是怎么確定的?(有2個句號,1個感嘆號)。
(3)我正干什么?(正和小伙伴們玩著跳房子)。
(4)發(fā)生了什么事?(操場上想起了上課的鈴聲)。
跳房子游戲:畫九個格子,用沙包玩,是一種有趣的游戲。
(5)我愿意去上課嗎?(我不愿意去上課,唉字體現(xiàn)出我的無奈和不情愿)。
(6)不過,上課可以干什么?(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
不過:表示轉(zhuǎn)折。
(7)第三小節(jié)寫我在正在玩游戲,被上課鈴打斷了,開始我很不情愿,可是想到聽故事有趣后,轉(zhuǎn)變態(tài)度后我又變得開心了。
5、請學生一起讀第四小節(jié)。
(1)第四小節(jié)有幾句話?(2句話)。
(2)你是怎么確定的?(有2個問號)。
(3)別的孩子也這樣想嗎?也像我一樣這樣想嗎?
這兩句運用疑問句表達了我也希望其他小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也像我一樣轉(zhuǎn)變態(tài)度,讓自己開心。
6、老師總結(jié):這篇課文通過一個接一個作者不愿意做的事情,通過自己轉(zhuǎn)變態(tài)度,讓自己在必須要做的事情中找到了新的開心和快樂,在樂觀中生活。
很快樂很有趣的呀!
四、課文升華。
1、想一想,你有沒有和“我”相似的經(jīng)歷?和同學們說一說。
2、寫一寫:以“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為題,寫一寫你的想法和做法。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八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渺孝慷慨、枯竭、和藹可親”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讀,交流討論,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使學生明白“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fā)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我做起。
2、與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作斗爭。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九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作者用兒童最自然的語言講了一個小孩兒無奈又快樂的一天,表現(xiàn)了孩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這首兒童詩簡明易懂,學生只需要多讀幾遍就能了解內(nèi)容。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當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是怎么調(diào)整心態(tài),讓快樂一個接一個的,并從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教學目標】。
1、認識“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等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重點】。
認識“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等13個生字。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教學準備】。
字卡,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檢查鞏固。
1、指名認讀生字。
2、齊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齊讀第一小節(jié)。
(2)師:這一小節(jié)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歡做嗎?還要做什么事情?
生:踩影子睡覺。
板書:踩影子。
睡覺。
多玩一會兒。
體會“不過”的用法:雖然小作者一開始不太高興,但是很快想到了,聽大人的話回家睡覺也有好處。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己讀第二小節(jié)。
(2)師:睡覺的過程中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一開始是怎么想的?
生:大人讓我起床上學,我想不上學。
板書:不上學起床上學。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2)指名讀第三小節(jié)。
(3)師:到了學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又發(fā)生了什么?我是怎樣做的?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課鈴響了。板書:沒有上課鈴上課體會:“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小節(jié)。
(1)齊讀第四小節(jié)。
(2)師:讀了這一小節(jié)你想說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問你?你會怎樣回答?生:我們也是這樣,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著多玩一會兒,不想停下來,但是大人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只好停下來,去做大人讓做的事情。然后做著做著,就覺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樂了。
三、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詩中的意思。
(2)默讀全詩,說說詩的題目中所說的“一個接一個”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歡的事情。生:是指一個又一個大人給“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來不喜歡的'事情,后來都變成了“我”喜歡做的事情。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踩影子多玩一會兒。
睡覺不上學。
起床上學。
上課沒有上課鈴。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十
課文教學第一課時,教學課文前三小節(jié)。本課時教學目標也是教學重點,即讀好這首童謠,理清情感主線。通過老師重點范讀第一小節(jié),重點指導朗讀第一小節(jié),讓學生多次讀,找準確完整的語句,讀好獨詞感嘆句“唉”,進而說說“我”的心情變化,有幾個孩子能說出情感變化:開心——沮喪(難過)——期待(很想)。我就發(fā)現(xiàn)啊,“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就是在說這種效果嗎?我通過引導找出跟“沮喪”和“期待”意思特別相近的已知詞語,用表情符號板書情感主線,孩子們也很新奇,當然這節(jié)課就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下課了。童謠的題目是《一個接一個》,所以內(nèi)容上環(huán)環(huán)緊扣,通過老師讀前一小節(jié)最后一句,學生接后一小節(jié)第一句,讓學生感受題目中的“一個接一個”,感受童謠在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上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
課文教學第一課時課文教學第二課時,完成童謠最后一小節(jié),還是在多讀中說說“我”此時的心情是“好奇”,補充完成板書。本課的重點是看圖說話,分別找出課文插圖所對應的內(nèi)容,再自己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提示:在什么時候?有哪些人?這些人在干什么?)結(jié)合插圖,給孩子兩個新詞語灌灌耳音。比如第一副圖告訴學生,月光下,周圍靜悄悄。第二幅圖,老師講故事時,神情并茂,讓學有余力的孩子嘗試運用四字詞語或成語。
課文教學第二課時本課教學亮點:
1、把表情符號設計成板書,吸引學生的眼球,把孩子帶進課堂;
2、嘗試教給學有余力的孩子運用四字詞語或成語。
不足:
1、讀的形式太少,課堂插曲太多,組織課堂教學占用時間過長。
2、課文教學占用課時太多,沒有緊湊按預訂課時完成教學。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十一
1、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喜歡聽、念兒歌、并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嘗試改編兒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使幼兒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3、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十二
《一個接一個》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兒童詩,內(nèi)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感興趣。本課教學內(nèi)容我一改從前的課時安排,僅用了一節(jié)半課時左右,兩個早自習讀的練習。半節(jié)課講文理解拓展,半節(jié)課字詞的書寫和運用。效果較好。
優(yōu)點之處:
1、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課文上。識字,先由學生自主認字,自己想辦法記字,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識。
2、通過多種方法指導朗讀,以讀促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領(lǐng)悟,感受到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會得到不同的結(jié)果。要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3、字詞的理解和讀法感悟情感,“正”“哎”“但是”三處的讀法指導,同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感受當時的情感。
不足之處:
個人認為本次課相較于其他課是比較好的,但是不足之處是字詞的巧記部分沒有詳講,可能對于能力弱的孩子來說,要求識記的字詞掌握不太牢固。
整改措施:
在練習課時,根據(jù)優(yōu)化設計的題來,復習鞏固一下識記字詞的方法。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十三
學習分角色演唱歌曲《一個一個說》,增強傾聽和演唱能力。
1、動物的家(鴨子、青蛙、小雞、小羊)。
2、圓舞板、串鈴、木魚、碰鈴若干。
一、律動“小老鼠的故事”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用肢體動作講述小老鼠的故事(爵士律動)。
2、引導幼兒聽著歡快的'樂曲,自由表現(xiàn)老鼠的各種動態(tài)。
3、個別幼兒用肢體動作講述“我的小老鼠故事”。
4、大家來講故事。集體用肢體動作講述自己的小老鼠的故事。
1、看節(jié)奏卡學小動物叫。
觀察動物節(jié)奏卡,說一說什么動物來了?學一學它們是怎么唱歌的?
(1)呷呷。
(2)呱呱呱。
(3)咀咀咀咀。
(4)咩咩。
呷豎塑呷。
呱巫嘔巫呱。
嘰咀咀咀咀嘰。
咩一。
教師摘句提示,例如:青蛙叫——呱呱呱呱,嘴巴放松,靈活地反應。
2、分角色把握不同的節(jié)奏。
(1)幼兒聽著音樂將座位由原先的半圓變成集合的四小組(教師彈奏《一個一個說》音樂)。
(2)教師將動物家的標志圖分別放于各組,分組單一練習對應的動物叫聲。
(3)幼兒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按順序?qū)W動物唱歌。
3、集體演唱歌曲。
(1)按照歌詞順序演唱。
(2)教師當指揮,提示幼兒明確自己扮演的角色,輪到自己扮演的動物才唱歌。
(3)注意:動物在唱時,其他小動物就要安靜聽。輪到自己唱時立刻接上去。
4、幼兒指揮。
(1)每家動物請出一個小指揮,輪到唱歌時用動作帶大家唱。
(2)老師伴奏,幼兒完整地演唱。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十四
《一個接一個》這篇淺顯易懂的兒童詩是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的作品。她用兒童最自然的狀態(tài)來體驗、感受這個世界,用最接近兒童的語言表達簡單的內(nèi)心世界。詩歌共4節(jié),前三節(jié)格式相似,每節(jié)共3句話:第一句講孩子被成人世界驚擾后的不開心,第二句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轉(zhuǎn)念之后的喜悅。
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連接著上一節(jié)的結(jié)尾,內(nèi)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與題目“一個接一個”相契合。最后一節(jié)詩中孩子天真的發(fā)問,使詩歌更富有童趣,引發(fā)小讀者們的情感共鳴。內(nèi)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感興趣。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課文上。識字,先由學生自主認字,自己想辦法記字,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另外,通過多種方法指導朗讀,以讀促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領(lǐng)悟,感受到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會得到不同的結(jié)果。由扶到放,讓學生模仿課文進行語言遷移運用,從而完成了由書本語言到自我語言的讀書內(nèi)化的過程。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十五
初步理解。
學習兒歌內(nèi)容。
1、教師模仿大蘋果的口氣:啊,我是一個大蘋果,誰喜歡歡我呀?為什么?
3、老師帶軍軍洗洗手。
欣賞和學念兒歌1、欣賞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
(1)老師帶上大蘋果胸飾:“看,我是誰?”(2)大蘋果唱歌。2、幼兒學念兒歌。
(1)幼兒一起來唱一唱大蘋果的歌。
(2)請幼兒做做大蘋果的樣子,表演兒歌。
嘗試仿編兒歌。
1、(出示傷心小蘋果)看,小蘋果怎么啦?發(fā)生了什事?你們喜歡小蘋果嗎?(為小蘋果編歌)小蘋果笑了。
2、蘋果的歌和小蘋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教師引導幼兒如何仿編兒歌)。
3、請個別幼兒摸口袋內(nèi)的食物,學習仿編兒歌。
4、你除了喜歡大蘋果、小蘋果,還喜歡哪些好吃的東西?
5、通過請幼兒為“大蘋果”的朋友編兒歌嘗試改編這首兒歌。
(1)今天,“大蘋果”還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呢,你們看:(出示背景圖片)。
“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快上來選一個吧。”
(2)請幼兒自己為手里拿的好吃的東西編兒歌。
6、個別幼兒仿編兒歌。
7、請幼兒把編好的兒歌說給客人們聽。
知識遷移。
1、請幼兒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幼兒吃東西前要洗手。
3、幼兒品嘗蘋果。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重點: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交談,引入新課。
1.師生交談你每天都做過哪些事?
2.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出示帶音節(jié)的字: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這些字剛才老師讀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嗎?借助拼音,把它們讀出來吧。
(1)自由讀(2)個別讀(3)齊讀。
(4)討論識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節(jié)的字: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
(1)開火車讀。
(2)齊讀。
(1)自由讀。
(2)指名讀。
三、拓展練習。
1.自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大家交流。
2.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游戲?qū)搿?/p>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齊讀第一小節(jié)。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覺的時候,我一開始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啊?從哪句話里面能夠看出來?學生體會“我好想多玩一會兒”,說一說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在家長的意見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樣做的?體會“不過”的'用法:雖然小作者一開始不太高興,但是很快想到了,聽大人的話回家睡覺也有好處。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己讀第二小節(jié)。
板書:不上學起床上學。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2)指名讀第三小節(jié)。
(3)師:到了學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又發(fā)生了什么?我是怎樣做的?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課鈴響了。
體會:“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小節(jié)。
(1)齊讀第四小節(jié)。
(2)師:讀了這一小節(jié)你想說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問你?你會怎樣回答?
三、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詩中的意思。
2.默讀全詩,說說詩的題目中所說的“一個接一個”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歡的事情。生:是指一個又一個大人給“我”的命令。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來不喜歡的事情,后來都變成了“我”喜歡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買一個教案(優(yōu)質(zhì)17篇)篇十七
六年級的學生對于語文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并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閱讀的重點開始由理解詞句的意思轉(zhuǎn)向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一學段的孩子有著很強的表現(xiàn)欲。因此,課堂應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空間,創(chuàng)設展示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大膽地參與朗讀、討論、交流,并進行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