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如果說一個班級體是一個大家庭的話,那么我們班主任無疑就是這個班級的大家長。這個大家庭是否團結穩定,是否具有向心力,是否能讓家庭的每個成員感到溫暖,很大程度上都取決與班主任的組織和領導。班級是構成學校這個大集體的重要組成單位,只有把每個班級組織管理好,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杜小才能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而這一重任很直接,很自然的就落在了我們—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的身上。
二、現代教師素質與班主任工作藝術
任小艾是全國聞名遐邇的教育專家,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她的睿智、博學、能言善辯深深的吸引了我們。讓一個成年人反思自我是一件困難的事,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會自我反思的人,教師職業更是一個需要不斷反思的職業,我們的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等需要我們時刻反思,才能有好的收獲。還記得圣經中有關夏娃、亞當、蛇偷吃禁果,但是又不敢承認,互相推卸責任的故事,讓我感觸到一個人要勇于承擔責任,推卸責任將會給你帶來厄運。
人生要學會反思。教師更要學會感恩,愛有職業的愛和情感的愛之分,現代教育學把教育定義為服務與人、服務與社會的一門學科,人們常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愛孩子是作為教師合格的底線,我們教師是需要對孩子們付出愛的,只有愛的教育才是沒有缺憾的教育。
我認為目前教育面臨三大難題:
(1)網絡。孩子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弱的,他們對網絡上的信息沒有自制力,他們不能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往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游戲的誘惑而不能自拔,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強,因此孩子們就會誤入歧途,作為“教師就要永遠保持一顆童稚的心——斯霞”,走向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摸清孩子們的內心需求,從心理輔導孩子們健康成長。
(2)單親子女問題。當今的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的思想觀念在改變,成年人的婚姻觀也在發生著變革,人們都發現,現在流行離婚,因此社會上的單親子女就隨之增加,這些孩子面對缺失的愛倍感迷茫,他們面對的愛是不完整的,孩子們就會在家庭因素的影響下漸漸迷惑,作為教師面對此類學生,更要付出更多的愛,來感化教育孩子們,以彌補孩子們的心理缺失的愛。
(3)早戀問題。現在電視、網絡等現代媒體技術高速發展,少年兒童能迅速了解世界,接受新生事物,但對孩子們的負面影響也是在所難免的,這些問題在小學階段還不太突出,但是到了初高中就成了非常棘手的教育問題。
結合自身發展歷程,總結了一個普通教師成長為名師的步驟:(1)、學會調查,也就是平常工作中的家訪、談話、問卷調查等;(2)、學會反思;(3)改變;(4)、創新;(5)學會總結,高層次的反思,也就是把實踐中的經驗轉化為教育理論成果;(6)學會讀書,不斷更新知識;(7)學會提升。
三、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高金英老師是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曾多次獲得國家教育類榮譽稱號,并著書立說,她是所有教師學習的楷模,“博才廣學真誠為師,兩袖清風坦蕩為師”是她的真實寫照。
她認為人生三大幸事:
(1)上學遇到一個好老師;
(2)工作中遇到一個好師傅;
(3)成家后遇到一個好伴侶。她說:“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就不會懶惰。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事你和誰在一起。讀好書,交高人”。
她總結出成功的秘籍就是:“每天比別人多做一點。”人們都說現在的孩子不好教育,這是社會發展迅猛的成果,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細節決定成敗,好行為決定好習慣,好習慣決定好命運,高老師舉例論證:值日生擦黑板,把值日生的名字寫在黑板角,上角的上午擦黑板,下角的下午擦黑板。
高老師詼諧幽默,用清代名臣李鴻章家廚師烤鴨子的典故,來說明激勵和表揚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這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高標準,現代教育就是要求教師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和表揚,用學生的優點來掩蓋缺點,達到揚長避短。對教師的社會地位、角色心理高老師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三個“正確”:(1)正確對待別人;(2)正確對待自己;(3)正確對待社會。
三個“既要”:(1)既要奉獻社會,又要享受健康人生;(2)既要積極進取,又要有一顆平常心;(3)既要精于專業知識,又要生活多姿多彩。記得莎士比亞說過:“生氣是拿別人的缺點來懲罰自己。”現實生活不可能是公平的,世界也沒有人感受你的自尊,我們教師在浮躁的社會風氣面前要學會寵辱不驚,在逆境中自享其樂。
四、班主任工作法
是常年工作在教育一線的基層教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既磨練了她,也成就了她,多次獲得各種榮譽光環。
“愛自己的孩子的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這句話把我們教師置于一個崇高的地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有崇高的思想道德靈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學生。同時“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光有愛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明確了教育的愛與父母的愛的區別,指出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們的同時,還要有廣博的學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她總結出了優秀班主任的幾個特質:(1)、業務精;(2)有愛心;(3)、肯吃苦;(4)講師德;(5)善思考。
開班會的目的:1、強調紀律;2、表揚先進;3、批評后進,查缺補漏。班級管理中辦干部要相對穩定,不能輕易撤換,這樣對被撤換的學生那是一個無情的打擊。各種班規班紀是冷的,班上的學生卻是熱的,班干部是優秀的,我們在班級管理中既要嚴肅認真,又要和藹可親,體現教育的人文性。
五、與孩子們一起成長
昆明武成z中學的×××老師,在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班級管理工作經驗,創設了體現素質教育及新課程的“小班主任”班級管理模式,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光“小班主任日志”本就達到25本,她的班級管理經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不管你處于成長的哪個階段、正在經歷怎樣的心路歷程,都有必要換個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和自己所從事的這份工作,努力發現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尋找并創造工作的快樂!總之這次學習,使我受到了心靈的啟發,對我今后的工作幫助非常大。
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心若在,夢就在"。教育因愛而存在。教育的對象是人,教師的工作是人的工作,因此,教師在工作中要有無限的良心和愛心。真正踐行陶行知所說:"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完善的人引領一個或一群不完善的人追求完善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教育雙方都要隨時力求完善,讓教育者不斷提升,讓受教育者不斷進步,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育的真諦是在于人的個性化和社會化的和諧統一,這就要求教育要注重個體差異性,發現并培養學生的長處;而且要把學生培養成實踐于社會、適應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的人才,讓教育為社會服務,讓學生成為有用的社會人。
教師既要埋頭耕耘,又要抬頭看路——總結教育經驗,行動通過思想過濾后才能上升為理論,從理論高度掌握行動,行動才會上升檔次,才更有意義。陶行知說過:"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足見行動是第一位的,而沒有行動以后的思想總結,也就無法有創新,因此教師就應該深切追念教育家的理念,繼承孔子、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并付諸行動,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教育更加有實效。
教育是一項事業,事業需要獻身;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需要探索;教育是一種藝術,藝術需要創新。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具有四大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甘為人梯的園丁精神,終身從教的奉獻精神。
1、安心。任何事業都需要當事者從主觀上認真去做,才可能把事情做好,因此,教育要求每一位教師要安心于教育工作,要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要有終身奉獻于教育的思想。
2、愛心。沒有愛,教育不存在。教育需要教師具有無限的愛心,要用我們春雨般的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讓他們茁壯成長。
3、耐心。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的效應周期長,它的難度系數大,因此教師要很有耐性,要心平氣和地對待、處理好每一個學生、每一件事情。心浮氣躁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的。
4、細心。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忽視,所以,教師必須細致對待教育,讓教育的各個方面都落到實處。
如果師生之間有了隔閡,就會影響交往和思想溝通,必然影響教育效果。因此教師無論年齡大小都要與學生保持朋友一樣的感情,與學生打成一片,在課間、課外、節假日盡可能與學生交往、談心,一起做有意義的活動,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重視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其次我談教師崗位的特點——幸福的共享性。
我想:教師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夢"。胸中的夢就是我們人生奮斗有明確的目標。胸中有目標,認定方向的人,成長得快而平穩;沒有志向而彷徨猶豫的人,不但成長得慢,且容易出錯。1942年,一個14歲的少年默默記住了父親臨終時"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的囑托,在幼小的心靈里澎湃著"立志發達,建立一番事業"的鴻鵠之愿,帶著一定要"不報父恩,誓不罷休"的決心,迎接一浪復一浪的挑戰,攀過一個又一個高峰,成為了實業界的巨子。這就是香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
我們常常教育學生做人要有夢想,然后朝著夢想去堅持不懈地努力,夢想終究會實現。
因此對于胸中有夢的幸福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這個夢不是一定要干成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它應當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應當猶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在"照亮"學生的過程中,同時也"照亮"了自己。教師就應該這樣,不求所教的學生個個考上名牌大學,但只要是兢兢業業為學生,我想這其中的幸福快樂是常人難以體會得到的。
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8月15、16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市舉辦的中小學班主任培訓,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教育方法,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我簡單的就本次培訓談幾點體會。
一、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新時期的班主任應對教育對象實施影響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作為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所而做為一個班主任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好與每一個學生的接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進行因材施教。對學生要注意語言分寸,多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做到你尊重他,他才會尊重你。這樣才能搞好師生關系。
二、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首先應該是愛孩子。那老師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學生呢?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民主的愛等等,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還要抽時間和他們談心、交流,共同活動,縮短師生距離。一個班主任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順利進行,使學生能健康活潑的成長,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注入了愛的教育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會把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老師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受其術”的效果。教師不要老是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來威懾學生,以維護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師要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富于同情心,這樣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班主任,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
四、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在某些同學身上的優點不太多,我們只要一發現他的某個優點,就要進行表揚,并不斷強化。我認為作為一名老師,不能以學習成績去評價學生的好壞,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應該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即便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是開啟他們心靈窗口的金鑰匙。因此,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用全面、發展、欣賞的眼光去看學生,實事求是地評價學生,熱情鼓勵學生進步。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充實了自己的頭腦,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方法,心態得到了良好的改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把理論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不斷地總結經驗,經常地反思,不斷地改進、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爭做一名受歡迎的,幸福的,快樂的班主任。
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想在當代社會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班主任,必須努力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專業能力。
向書本去學,學習新的教育思想、現代教育理論、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做中學、學中做,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常流水,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愛是亙古不變的主旋律。作為班主任更需要愛,博大的愛。對于每一個學生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來關愛。要用真誠的愛去感化學生,觸動他們的心靈。在學生偶爾犯錯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于留守兒童和學困生,盡一切努力,給他們愛,給他們尊重,給他們希望,不僅教師如此,還要教育其他學生如此,要學會欣賞他們,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班主任用自己博大的愛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孩子們感受到時刻生活在愛的家園里。“親其師,信其道”,這樣,教育管理起學生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全班所有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不能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對于有生理或心理殘疾的學生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關愛。要用換位思考替學生著想。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多考慮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想一想自己在與學生同齡時的行為與想法;正確把握學生行為的性質,分清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要從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出發,選擇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不簡單粗暴,不去傷害學生。在課余時間,走到學生中,到學生休息的課間中去,到宿舍中去,到學生食堂去與學生平等交流,營造一種平等氣氛,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不管什么老師,你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是班級工作的主要操作者,在班集體建設中起著主導、決定作用。如果我們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質吸引學生,令學生欽佩,那么,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比如:學生退步了,送上一句鼓勵的話;學生學習遇到困難,就給予耐心的幫助與輔導;對缺少家庭溫暖的學生,給他送去體貼的關懷……這些看來都是小事,但我認為教師的人格魅力就是體現在這些小事上。
要做一個輕松的班主任,必須培養一批管理能力強,在班上有影響力、凝聚力、還有責任心的班干部。這樣的班干部培養起來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有了這樣的班干部,我們以后的工作就容易多了。我們可以在開學初就抽一節課選班干部,首先宣讀擔任各種班干所具備的能力、責任、義務以及所賦予他的權力,然后自愿報名,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決心,再由全班同學舉手表決,老師根據對他們的調查了解在心中打打分,合理安排班干部的職責與權力。這樣選出的班干部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有全心全意為班上做事的決心,加上以后一段時間老師的點撥引導,把他們培養成在班上有權威,管理有方法的班干部也不是難事了。
孩子的進步,集體的成長,離不開教師,更離不開家長。要教育管理好學生,做好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除了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外,還要做好家長的工作,要與家長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這樣校內外結合,雙管齊下,才能把學生教好。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經常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共同關心和教育兒童。如可定期舉行家長會,開展一些親子活動,根據需要不定期地進行家訪等。
總而言之,這次全縣的班主任培訓讓我學到了太多太多,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讓我找到了更好的班主任工作策略,面對具體細致、瑣碎繁雜,艱苦而長期的班主任工作,我會用自己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好班主任工作。總之,做一名班主任,就要做到“教學生一天,想學生一生”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力爭做一名更加優秀的班主任。
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篇五
新年的第五天,我驚喜地得到新年第一份禮物。
這禮物是題為《潤物細無聲》的班主任工作講座,由羅湖外語學校魯艷老師呈獻。這份禮物像一條光潤厚重的珍珠鏈,鏈上的每一顆珍珠就是魯艷老師工作中的一個小故事。
聽講座前,主持人對魯艷老師所獲殊榮作了簡要介紹。我想,一定是位從交教幾十載的老教師,要不怎能有這么令人仰慕的成就?誰料想,從聽眾位上款款走上發言臺的竟是位年輕的女教師魯艷,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友善,具有活力。
從魯艷老師的講座中,我深切領悟到作為一名教師更應志存高遠。“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魯艷老師正是以此來激勵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對老師的基本要求。作為班主任更應博學多才,魯艷老師的工作經驗告訴我,班主任老師不光要管住學生的身,還要洞察學生的心,要“投其所好”,這就要求教師多學專業以外的知識,如:心理學。
教育學生,首先你得愛學生,這樣的話是魯艷老師講座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她的工作經驗讓我懂得,要達到教育好學生,管理好學生的目的,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不經意間對學生以誠相待,在細節上關心學生,有原則地包容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走近你,向你敞開心扉,才樂意你的“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你對學生用心,學生定會對你用情。
魯艷老師用愛,用寬容,用真實,用言出必行這些基石鋪出一條班主任工作之路,沿著塑造自身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管理藝術水平的路徑,用無痕的教育,無聲的關注,引領學生向成功之顛攀登。
講座結束了,余音繞梁。我深信,魯艷老師還有很精彩的故事沒講完。她率真,質樸無華的語言,那不著雕飾的故事,縈繞在我腦際。她那經得起檢驗,行之有效,成熟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是一門藝術,我為這種藝術折服。
我滿懷激情踏上返校汽車,明天我將帶著今日所獲,投身到工作之上,融入到我的學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