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塑造出鮮活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接下來是一些名師給出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寫作的思路和方法。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一
回想起來,我一般會有8次跟朋友一起吃飯的安排(我會留出8頓飯和朋友一起吃)。其中四個我的目的僅僅是參加,其他四頓有時會改到下一個星期。平時每天我只吃兩頓飯,我比較喜歡和朋友們一起吃飯,但如果趕時間,我就索性不吃了。
如果遇到一些計劃之外的社交活動,我都沒去成,有時是因為我總是會盡量兌現我之前所作的承諾。有時候也會因為要準備接踵而來的一些期中考試而錯過。不過也有一個例外,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那是在一個周六晚上,參加了一場舞蹈盛會,想知道為什么我去了嗎?哈哈~我得去支持我最要好的朋友呀!
周五到周六,我計劃參加8場派對。其中4場,我只是參與者而已。為了給自己減壓,每周我會出去玩兩次,不然的話,我可能會發瘋的。
我也熬過很多夜,有時會熬到可以直接透過窗子看日出...然而,我記得有個周末我試圖在食堂熬夜工作,卻碰到了一個朋友,結果一直聊到凌晨5點。
無論我有多忙,我總會提醒自己要把一些時間留給我生命中我在乎和關心的人,當我深情地回憶自己已逝去的大學生活時,這些才是我最為珍惜的時刻。
看完上面一個典型哈佛學子的日常,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美國名校學生普遍都睡眠不足了,因為在學業、社交和睡眠之間,只能三選二,而學業和社交都不能少,那能犧牲的只有睡眠了;明白了為什么哈佛會有裸奔的傳統了,因為實在需要一個方式來解壓;也明白哈佛為什么能在排名中拔得頭籌了,因為這里的學生都充滿理想并且為之奮斗;為什么這么多人把哈佛列為自己的理想學校,因為與優秀的人打交道才會變的更優秀。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二
在瑞士有火車,輪船、纜車、地鐵及公共汽車,交通網絡遍布全國每個角落。最高的火車站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少女峰上,被成為歐洲之顛。瑞士的交通網絡是世界上最繁忙也是最準時的網絡之一。學生來到瑞士以后可以購買一張半價卡,150瑞士法郎,有效期一年。憑此卡,可以享受瑞士所有火車、輪船、郊區公共汽車的半價優惠。在市內,學生可以購買月票,53瑞士法郎,可以乘坐市內的公共汽車及地鐵。
2.住房。
3.銀行。
瑞士銀行的信用是被全世界認可的。大家必須知道,在瑞士銀行里存外匯,如美金等必須每月交繳管理費,一般為1%左右。最明智的方法是把外匯兌換成瑞郎再存入銀行,不僅不需要管理費,而且還有每月利息可以拿。瑞士的州立銀行是對外國學生開放的銀行之一,其利息高,分行多,便于提取存放現金。但如果你的戶口里未滿10,000瑞郎的話,需要每月交給銀行每月大約6瑞郎的管理費。學生還可以申請瑞士聯合銀行(ubs)的帳戶,該銀行是瑞士最大的銀行,幾年前也曾列為世界第一大銀行。
4.醫療。
5.物價。
在瑞士,同種商品不同的品質,其價格會有很大差別。如一個雞蛋的價格可以從0.2到0.6瑞士法郎不等。所以在購物時可以多比較一下。一般在migro超市里的商品價格最便宜。牛奶每公升為1.5瑞士法郎、雞蛋為0.28瑞士法郎、普通牛肉每公斤為12瑞士法郎、雞每公斤為9瑞士法郎、大米為每公斤1.9瑞士法郎。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三
留學生活還教會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能獨自完成的事情自己首先去嘗試,如果碰到問題再去請教身邊人和專業人士。”
小編每年都會幫助新生學弟學妹,偶然發現有些孩子特別愛走捷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擺在他們前面。這里的重點在“所有”。
曾接到學弟微信截圖,是一封email關于學費什么時間截止讓我翻譯,里面粗體斜體標識著9月26號截止。又或者問我關于簽證、i-20政策的變化。
那次我回復他:“xx,重要的事情不能聽我的,就算身邊朋友有告訴你答案,但還是需要自己向官方再三確定,我曾吃過道聽途說的虧。朋友是真心告訴你信息,但有時信息到他手上已有偏差。另外簡單的郵件完全可以自己看,如果碰到復雜的事宜再詢問不遲。”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靠自己獨立生活,盡可能少麻煩他人。
一次好友在高速上撞了車,大約1點半出門緊接著2點發生事故。聯系保險公司、警察和拖車總共花了三個半小時。五點半左右我接到對方電話稱撞車了能否去接他,我說“可以,但為何現在才告訴我”。
他表示:“知道警察、拖車效率慢,因此等所有事項都處理好了才告訴我,不然小編去早了跟著一起干等著浪費時間。”之后細想,如果小編自己撞車了可能就立馬打電話給朋友了,也不會考慮到朋友早來晚來的后果和細節。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四
一、急于升學“省時間”
眾所周知,留學生在日本升學通常要用日語來進行解題,在日語沒有達到一定級別的情況下,一般無法升入心儀的大學。一些學生覺得縮短了半年甚至一年語言學校的學習時間,但實際升入大學的層次通常不會很高。當然,如果留學生將參加相關升學考試作為“練兵”,以此來感受日本大學考試形式,那么此做法便無可非議。但一些學生為縮短語言學校就讀時間,在日語能力尚不具備升學條件的狀況下執意參加日本大學升學考試的做法并不可取。
在目前教育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個人的實力通常要遠高于學歷。如果隨便進入一所普通的日本大學,那么便沒有達到留學的初衷。特別是,每所語言學校都會有自己的升學指導計劃,設置“升學特進班”。一些剛剛進入語言學校時間不長,日語能力偏低的學生通常不會成為語言學校升學指導的重點對象,對于高中生想要升入心儀的日本名牌國公立大學,優秀的語言學校就是一塊敲門磚。
二、認為日語學習“太簡單”
這部分學生通常在赴日前日語有一定基礎,其中有些人已取得相關日語能力等級證書,這類學生赴日后,常常錯誤地認為書面語法以前都學過,日本老師按部就班教授似乎是在浪費時間。實則不然。獲取相應等級證書并不意味著已掌握了日語,日語達到了精通。中國學生普遍都是啞巴日語,在此建議留學生在就讀語言學校時要有點“耐心”。
三、攀比心理作祟。
看到周圍的同學都升學了,如果自己還呆在語言學校會覺得“好沒面子”。升學條件不成熟,執意升學的學生往往會陷入名牌大學“名落孫山”,普通大學“于心不甘”的尷尬境地。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五
嚴謹是德國人的另一個身份標簽。
“比方說,你送給他一包茶葉,他會問你,一次泡幾克,多少水。讓我很無語。有一次,我在德國人家里做蛋糕。她有專門稱重量的電子秤,各種配料精確到毫克。還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市場買了5個土豆。沒想到,土豆全用紙袋子包著,然后賣菜的人還塞了一張說明書,告訴我們土豆可以怎么煮,怎么炸之類的。我真的都被雷倒了。”
楊婷的同學在日志上就寫道:“現在出門在車站等公交車,總想找一份時刻表。德國所有的公交車、地鐵,每個站臺都有時刻表,每天幾點幾分有車,非常清楚,固定不變(除了罷工)。車子一般準時到站,所以,出門前查好時刻表,去任何地方都不會浪費時間。”
但是,很奇怪的是,一向嚴謹的德國人,火車上卻是隨便坐的……。
原來,瓜子是留給寵物吃的。
說起吃來,楊婷很郁悶,她說,在德國吃很簡單,正餐也就是一塊肉、一堆煮土豆、一些配菜,類似于腌白菜蘿卜絲之類的。“回國后,有時吃個面包,就很奇怪怎么這么軟。因為歐洲的面包大多是硬硬的、酸的、干的。”楊婷無奈地說。
“德國這邊的零食,就是些薯片、妙脆角啥的,跟我們也差不多。不過,像瓜子吧,這邊好像是給寵物吃的。我在寵物食品店看到,是給鸚鵡吃的。像堅果類的東西,花生啊,夏威夷果啊,核桃啊,都是剝了皮的。”
泡吧是最常見的社交方式。
印象中,國外的男女交往會比中國人開放很多。像楊婷一求證,楊婷反而說,也不會,基本上不會差太多。如果說,相親是中國人交往的一種特色方式。那么,外國人的話,應該是去酒吧。
“外國人不論男女都喜歡去酒吧去party,不像我們把酒吧想象得那么亂,在這里,這是社交的主要方式。他們都很奇怪,中國人晚上都呆在房間里,怎么認識新朋友,或者怎么認識男女朋友呢?”楊婷笑著講。
“我經常在酒吧看到,不認識的男女在一塊聊了一會,就交換手機號碼。有很多男女朋友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楊婷說,她接觸的留學生,很多都跟她一樣,沒事的時候,就待在家里。大家的朋友也都是中國人。“原來把國外生活想象得很新奇,其實之后,覺得也是有所差別的。”楊婷最后感慨地說。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六
人生如歌,少年是一首歡快的幾歌,唱出對未來的期望與憧憬;青年是一首搖滾樂,充滿對世界的憤懣與質問;老年是一首古典排簫曲,飽含著滄桑的曠達和寬恕。
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展望未來,熱血澎湃。此時我們天真無邪,心中皆有追求夢想之歡樂,好奇之沖動。我們感受到完美、期望、歡樂,感受到勇氣和力量。——于是,我體驗到少年的朝氣。
青春年華,我們拋灑熱情,揮霍汗水,堅定信念,創造奇跡。青春是我們張揚活力的舞臺,是夢想升騰的.地方,青春是一種特權。——于是,我體驗到青年的活力。
年屆花甲,仍寶刀不老。雖無太多時光的拋灑,但多了許多成熟,少了許多盲從;多了幾分寬容,少了幾分偏激……。歲月給予晚年以經驗。經驗是一種知識財富,是一種智慧的象征。——于是,我體驗到晚年的沉穩。
智慧能帶來財富,簡單能帶來創造,灑脫能看淡死亡,人生就是這樣。
用心者往往能夠發現生活中的許多不為常人發現的許多美。用心去體驗生活,讓生活的每一分歡樂都與你同行;用心去對待生活,生活會每一天都很精彩的!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七
比較特殊的是,我這周參加了五場課外活動。分別是:
給雜志類網站投稿。her是一個比較適合大學女生在線閱讀的網站。因為我計劃下周在這個網站上發表一篇文章,于是這周我趕完了一篇名為《大二這年我所學到的七件事情》的文章。我還參加了跟小伙伴們約定的周日派對,每到周日我們就分享一些球類趣事和我們各自吃過的美味小吃。
參與大學委員會會議。聽起來很棒吧,其實這是由學生組織的大學委員會。雖然我周一參加不了再次安排的總理事會會議,但我還是可以順利地參加周四的委員會,周五的社交會,和周日晚上正常舉行的的總理事會議。
參加球類俱樂部。這屬于娛樂消遣類的活動。在俱樂部,我們可以練習曲棍球,也可以打籃球。但我選了其中一個我需要參加考試的運動(猜猜哪一個?)。
創立哈佛咨詢公司。這個咨詢公司,旨在為世界各地的高中畢業生提供一個申請大學的平臺,學生也可從中獲取一些資源和信息。有時會接到幾個意向學生的電話,主要解答一下他們在申請過程中遇到的疑問,也會給他們一些指導。與此同時,我也會處理一些使整個咨詢公司得以正常運作的后臺工作(初創公司真謂艱苦呀!)。
給哈佛政治網站投稿。哈佛政治評論是一個無黨派政治季刊雜志。當時我是從事風險投資研究,寫了一篇名為《從硅到金:哈佛的風險投資》的文章。
之前也包括現在,為了獲取一些新資訊,我參加了很多的校內俱樂部活動,活動包括正式工作和實習工作,聯誼會以及一些職前教育組織,知識分子的晚餐小組等。一般來說,每個學期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自己想要加入的俱樂部。但哈佛的學生通常只會加入幾個俱樂部(1到3個),努力工作并擔任領導人之類的角色,這樣一來他們自然就具備了普通學生所缺乏的領導才能。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八
沒錯,新加坡的面積與大家印象中的是一樣的,新加坡占地面積僅718.3平方公里,開車幾個小時,可以逛完整個國家。但就是這樣一個寸金寸土的地方,它把自己發展成為了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同時也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
2、舒適的氣候。
因為新加坡是一個比起泰國更加靠近赤道的國家,所以大家可能會對新加坡產生氣候酷熱的錯誤印象。其實,幾乎一年都是夏天的新加坡并不是大家以為的那樣炎熱。
新加坡全年氣候溫暖而濕潤,常年氣溫在24-32度之間,讓你覺得時間靜止在了這個地區,在新加坡留學,你會發現,這里的室內大多時間都開著外套也難以抵御的冷氣,這對于熱愛夏天的同學來說,簡直不要太爽哦。
3、英語語言交流。
作為著名的華人為主的國家之一,在新加坡生活中所遇見的可以說幾乎都是華人。在大家的認知里,可能覺得新加坡大多數都是以英語作為語言交流,這點與現實情況是相符合的。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四種官方語言。因為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規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表示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的尊重。由于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4、新加坡美食。
相信在大家的想象中新加坡應該是熱帶水果的氣味,最先想到的是各種各樣的熱帶水果,榴蓮,香蕉,芒果,火龍果等等,但是新加坡大大小小的水果攤上,最受歡迎的應該是榴蓮,像是小山似的壘成一個又一個帶刺的金字塔,除了淡季,只要靠近任何一個攤子,最顯眼的氣味一定是榴蓮。
5、交通便利。
新加坡雖然面積小,但是它的交通并沒沒有因此而復雜。
在新加坡,公共交通設施非常完善,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四通八達,而且所需費用也很美麗。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九
在其他國家,高中的型式都大同小異,不過在日本的高中都各具特色,不但重視學生的出席狀況和他們對于學業的良好態度,同時學校的校規,文化和特點也都大不相同。這代表了當地的同學對于自己的學校都會有一份榮譽感。
為了替自己的高中爭光,學校每年都會舉辦不同的活動,慶典和表演活動及游行,所以國際交換學生們要有心理準備在校內參加不同的活動,當個活躍的交換學生。
二、友善的老師們。
日本的高中老師很友善,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也十分密切,如同其他的國家,日本高中也相當重視對老師的尊重態度,不過這并不影響到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國際交換學生來說,日本高中老師會是他們學習的模範,所以千萬不要害怕詢問老師問題,他們會相當歡迎同學們問問題。另外學校老師在課后也會同時擔任社團或是運動校隊的指導或教練。
叁、進入學校請脫鞋。
在日本的高中,進入學校后必須脫鞋,一般來說學校內會有專門的特製拖鞋給學生穿,所以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鞋柜。
四、學校社團。
對于日本的高中交換學生來說,課后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體育社團,音樂社團,或是校刊編輯等等。所以國際交換學生們若是能夠盡快地加入學校社團,就能夠迅速的交到好朋友,不但能夠幫助同學快速適應校內生活,練習自己的日文,更重要的是享受社團生活的樂趣。
五、學校出席情況。
雖然日本高中充滿樂趣,但是對于學生的遲到早煺情況卻是不容許的。如果同學上課遲到的話,學校就會處罰同學放學后留校查看哦。
6:30a.m.起床準備上學,大多數學生都會騎腳踏車或是搭乘電車去學校,而且國際交換學生們要記得要預留足夠的時間盥洗和穿衣服,因為對于日本學生來說,一個小時甚至以上的上學通勤時間是很平常的事情。
8:30a.m.正式上課前會有導師來點名,所以千萬別遲到!
9:00a.m.第一節課開始,可能是日本歷史,數學等課程。
10:00a.m.第二節課開始,可能是生物課或是體育課。
12:00noon.午餐時間,日本的高中裡都會有餐廳讓同學購買經濟實惠的午餐,許多同學也會從家中自己帶便當。這個時間也是跟同學們聊天的好時機。
1:00p.m.下午課程繼續,例如日本政府或是物理課。
3:00p.m.放學了,但是這是參加課外活動或是校隊練習的時間.當國際交換學生回家之后,大約還會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寫回家作業.
六、初中與高校。
日本的中學系統與臺灣類似,分為初中與高校,一般ef的高中交換學生都會被安排在高校就讀。初中生的年紀一般在12歲到15歲。高中生的年齡則是16歲到18歲。
七、大學入學考試。
雖然日本的高中不是義務教育,但是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會就讀高中,許多學生會在這段時間準備大學入學考試。不過部份的學生在初中之后,會選擇唸職業學校或是直接工作。
八、根據不同的城市,會有不同的活動與課程安排。
因為日本的中學各不相同,政府給予各個中學高度自治的權利,所以國際交換學生們無論就讀哪裡的高中,都會有相當特別的學校生活體驗。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十
在我的家有三個年代的人,爺爺奶奶是四零后,爸爸媽媽是七零后,而我是最幸福的九零后。
“四零后”寵著“九零后”,教育“七零后”:“我們小時過苦日子的時候,吃野菜,喝稀飯,不知道學堂在哪里……”。而“七零后”又經常教訓我這個“九零后”:“你要好好學習呀!我們那時哪有什么電腦、點讀機和鋼琴?你們這些‘小祖宗’可要珍惜呀!……”
暑假來臨,為了讓“九零后”體驗“七零后”的辛苦,“七零后”出了一個主意——讓我去當“賣報童”!
一天下午,我和小伙伴們手拿十份2角一份買來的《湘潭晚報》,第一次站在步步高門前賣報紙,還真有點開不了口,突然想起了動畫片里那個因為第一次到公園里賣報而不好意思開口的“小櫻桃”——挨著賣報老爺爺的“賣報紙咯——”低聲附和著“我也是——”
這天我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在一村路口,我看到一位慈祥的老爺爺,就鼓起勇氣問他:“您買報紙嗎?”他點點頭,我又說:“要五角錢。”誰知他卻用手扯扯耳朵、指指嘴巴,搖搖頭。噢,我明白了,他是個聾啞人。
我們繼續走著,在向一位奶奶推銷報紙時,她叫嚷著:“這么小,太陽這么大,誰讓你們出來受苦的!”我回答說:“是媽媽。”她又說:“你媽真狠心,你們這群小笨蛋!”
還有一位老奶奶更有趣,她一邊搖著扇子,一邊拿著我遞給她的報紙看了半天,驚奇地問:“送給我好嗎?”我說:“不行,要5角錢。”她又說:“那我就不要了。”
唉!怎么賣一份報紙這么難呢?
正在這時,我們碰到一位好心的爺爺,他微笑地看著我們說:“你們這么小就出來賣報紙,真棒!我買一份吧!”那時候,我們真是高興得不得了,啊,終于成功了!爺爺又接著說:“記得走樹蔭下,過馬路要小心。”
第二次賣報紙,我決定跟隨“銷售明星”陽熙來哥哥學學經驗。果然,他直接進入“錦江華庭”小區,挨家挨戶推銷報紙。我們有點害怕,他就帶我們敲開了第一戶人家,甜甜地叫聲“hello”,還介紹報紙內容,說明學生社會實踐的來由,報紙一下就賣掉了。我也試著敲開了另一位阿姨的家,心里特別緊張,但馬上就放松了,因為她不但買了一份,還給了“小費”,我一下得到1元錢!
當我興奮地敲開第三戶人家時,“怎么是你!”開門的居然是我認識的人——天天哥哥!我們哈哈大笑起來。
還剩6份報紙,我突然想到,媽媽醫院里不是有很多認識的叔叔阿姨嗎?于是我火速趕往醫院,哈!不到五分鐘,報紙全部賣空,居然還有預訂的人!下次干脆就到醫院去賣!
真渴啊!我和唐珂用自己賺來的錢一人買了一支冰棒,味道怎么這么甜啊!
賣報紙既體驗了生活,又鍛煉了身體和膽量,還有錢賺,真不錯啊!感謝我家的“七零后”,讓我這個“九零后”明白了:雖然錢賺得不多,但這是靠自己的努力五角、五角得來的,只有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才能創造幸福生活!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十一
我有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在我孤單時總是把我陪伴;在我傷心時它總是把我給逗得哈哈大笑;在我快樂時它陪我共度快樂;當我心事重重它又陪我談心……這個“朋友”已經陪伴我四五年了。
在它的“肚子”里有篇故事深深地打動我,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它給我“講”這篇故事時,我總是潸然淚下。這篇故事叫《真實的高度》大家都知道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在法國文壇原非常有名,但大仲馬的兒子小仲馬,卻一直碰壁,大仲馬對小仲馬﹕“也許你在信上寫上我是大仲馬的兒子,情況就好多了。”小仲馬卻說“我不想在你肩膀上摘蘋果,這樣的蘋果吃起來沒味兒。”大仲馬知道小仲馬的堅持后,一直在默默無聞給小仲馬加油。最終小仲馬的《茶女花》被一位資深編輯看上了,這位資深編輯去拜訪這位作家,發現這位作家竟是大仲馬的兒子,這位編輯提出了與爸爸一樣的問題,小仲馬卻說﹕“我也想過這樣,但我更想擁有自已最真實的高度。”小仲馬的《茶花女》一上世就遠遠超過了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馬一時聲名鵲時。
看了我“朋友”給我“講”這篇故事,你是否也感動了。你是否也想擁有這個“朋友”,悄悄告訴你,它是《實用文摘》。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十二
今天,我特別高興,你們知道為什么?哈哈,為了迎接第22個“119”消防日,增強小記者們的消防意識,鄂州市小記者站組織兩百名小記者去參觀消防支隊。我很榮幸自己是其中的一員。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到了消防支隊。進去之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個大燈泡,每個燈泡上面都有一個像單杠一樣的鐵條,懸著一根鐵絲在燈泡的上面,和燈泡距離很近,燈泡的后面還有五個啤酒瓶。消防兵叔叔首先向我們展示穿消防服。哇噻,動作好快呀!幾秒鐘就穿好了。緊接著,一個消防兵叔叔向我們展示他的絕活——切燈泡上面的鐵絲,距離那么近,鐵絲斷了燈泡居然毫發無損。他的絕活還不少呢,他還用一個大的液壓鉗夾啤酒瓶,從一個桌子移到另一個桌子上,啤酒瓶既沒有夾破,也沒有掉下來摔破。看得我們都目瞪口呆。
接下來,叔叔帶我們去參觀消防車,真沒有想到,我們平時看到的消防車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其實它們的功能都不一樣。有普通的專門救火的消防車;有搶險救災的消防車;有云梯消防車;有泡沫消防車;還有洗衣劑消防車……最神奇的是洗衣劑消防車,它能把消防員進入火場救火后,衣服上殘留的毒氣、毒液排出來,避免消防員叔叔再次中毒。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學到了許多消防知識,提高了我們的消防意識。俗話說“水火無情”,只要我們做好防范,其實,許多災難都是可以避免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十三
他們深陷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尋找快樂、尋找刺激。他們只認識網絡里的刀光劍影,狂轟亂炸。忘記了這個星球上清風的吹拂,白云的撫摩,陽光的照耀;忘記了無垠的天空,連綿的山峰,清新的花草;忘記了朋友的關心,父母的體貼,社會的溫暖;忘記了春夏秋冬,忘記了這個世界的斗轉星移,忘記了一切,忘記了所有。在他們眼里,這個世界圍繞著他們,所有的事物都是虛幻的,真實已成了空白在他們腦海里銷聲匿跡。
就這樣,美麗的世界在他們手中溜走。其實世界是屬于每一個人的,可他們卻放棄了,所有的美好都化作一塊鵝卵石,沉淀在河底;所有的真實都化作深秋最后一片落葉,掛在樹梢,像揮別的手。他們將其擱置一旁,任時光的流水沖淡,卻不知挽回;任風吹落凋零,卻還未恍然大悟。所有的一切都流向未知,飄向遙遠,遙遠得那么刻骨銘心。
不再是短視的飛蛾,不再是落如水中的飛鳥,天空燃盡煙火的剎那,小草破土而出,用渴望生存的信念,染綠曾經的荒蕪。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十四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會體驗到各種滋味,酸、甜、苦、辣,樣樣俱全。就像是聽一首音樂,它有一串跳動的音符,旋律時而舒緩,時而急促;就像是走一段山路,路面一點也不平坦,哪哪兒都有大石塊小石塊,讓你走得又慢又累;就像是品嘗一道美食,或許剛入口時是酸酸的,但細細品嘗才會發現它是甜的。生活就是這樣,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體驗。
“生活”這個詞其實說說很簡單,但要想生活地好,又無憂無慮,真的很難。現在這個社會上,競爭非常激烈,要想有個好職位,光憑你埋頭苦干,一股熱情之外,還必須要學會做人處事。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活是殘酷的,只要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就隨時有可能被淘汰,會感覺到生活的緊張與刺激。
不過,生活怎么可能只有緊張與刺激呢,當然還有甜美與幸福。在美麗的校園里,你可攜帶一本厚厚的文學著作,坐在樹陰下朗讀詩歌,讓自己抑揚頓挫的讀書聲變成樹葉演奏的二重唱。也可到一個靜靜的曠野里,體味文中作者的闊達胸懷,也可以感受詩人流離失所的痛苦。總之,你可以想像變成天地間任何人,任何事,去體會生活的.甜美。當春風撫摸你的臉龐時,你會感覺是多么溫暖,如果你心情不好,這一吹,什么煩惱都隨風而去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就等于擁有了一筆財富。
生活不一定每天都是幸福美滿的,也會有一些困難、挫折和坎坷。但不管怎么樣,這都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只是有早晚之差罷了。也只有體驗這些不同的經歷,人生才會完美。
體驗真實的生活(優秀15篇)篇十五
朋友,當你看到大街上啞巴們邊比劃邊咿咿呀呀地叫著時,你也許會嘲笑他們,可是當你設身處地地體驗一下啞巴的生活時,你就能體驗到他們的艱辛了。今天我們就體驗了一把,讓我更加同情和敬佩那些殘疾人。
體驗開始前,郭老師說明規則:不能說話,不能寫紙條,只能肢體語言來表示。大家一開始都不以為意,認為當個“啞巴”有什么難的.,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老師宣布開始,首先上場的是馮鵬宇。只見他先指指自己,做了一個吃的動作,然后用手做成一個圓。接著,他左手似乎拿著鍋,右手拿著鍋鏟,仿佛在翻炒著什么。臺下的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他要吃炒菜。”“啞巴”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我們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他又做了一個雞的動作,從屁股下掏出了什么。突然,有人大喊:“他要吃雞肉!”“啞巴”氣得直搖頭,又是跺腳,又是擺手。我想:他到底要吃什么呀?我一點頭緒也沒有。大家議論紛紛,但就是猜不出來。啞巴臉憋得通紅,動作做了一遍又一遍。我靈機一動,大喊“他要吃番茄炒雞蛋!”“啞巴”興奮地點了點頭,神情像解脫一樣,高興地又蹦又跳。
第二個“啞巴”上場了,只見他臉通紅,豆大的汗珠從臉上留下,捂著肚子,左右走動。有些同學想帶他去“醫院”,他推開那些同學,仍在亂跑。我們實在猜不出來了,最后老師公布了答案:“啞巴”要上廁所。我們恍然大悟。
這次親身體驗告訴我,“啞巴”的生活是如此困難,他們雖不能說話,但是意志卻如此堅定,讓人欽佩。我們不應該嘲笑他們,而是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善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