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今天我當家今天我當家篇一
今天早晨,趁著爸爸、媽媽還沒有起床,我悄悄地爬起來,穿好衣服,系上鞋帶,帶上我的壓歲錢,來到我家附近的早餐店買了三碗熱干面,端面時我的手就像烤在火爐里那樣燙,想起爸爸媽媽每天在家里做飯是多么地辛苦呀!
在回家的路上,我尋思著爸媽起床后,沒有看到我,會說些什么?我的思想還真夠豐富的,他們沒有起床,害得我白白心驚膽戰一場。
我把面端到餐桌前,走進臥室問媽媽:“您餓了嗎?”
只見媽媽像風一樣地沖進廚房,“咦,這是什么?面,哪來的面,我還沒有做呢。”我在一旁呵呵地笑。
“老媽,您別再猶豫了,快吃吧,不然,面就涼了。”
“爸,開飯嘞!”我高聲喝道。
“你們吃什么呀,我還沒有去買呀。”爸爸一副迷迷瞪瞪的樣子。
吃完早飯,我把爸爸媽媽的水壺端來,給他們倒水喝,接下來的事可想而知,孝順父母的事一個接一個。
中午,跟媽媽一起買菜;回家后幫著他們炒菜、洗碗、掃地、拖地;給他們添飯;晚上爸爸媽媽睡覺,我跑去給他們蓋被子。我學著媽媽平日里照顧我的樣子,叮囑他們多吃菜、多喝水,注意保暖。
我真沒有想到,當家是那么的辛苦,一天下來,我忙碌不停,腰酸背疼,口干舌燥,我想我才干了短短的一天,而爸爸媽媽卻辛勤撫養我已經八年多,該是何等的勞累呀!
其實,孝順父母是身為子女應該做的,這讓我想起一首古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以后,我要好好照顧父母,報答他們的恩情。
今天我當家今天我當家篇二
誰說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在這個暑假,我也做了很多事,其中令我最難忘的就是燒菜。
我要燒的是西紅柿炒蛋。首先,我拿出三個雞蛋,取出蛋黃和蛋白。倒進碗里,用筷子在里面攪拌。之后,把油倒進鍋里,只聽油在鍋里“噼哩噼哩”地響著,我連忙把攪拌好的雞蛋倒進油鍋里,然后用鏟子在鍋里炒蛋,炒了兩三分鐘后,手都酸了,一旁的爸爸還說:“沒炒好呢!”“啊?!”我大吃一驚,繼續炒蛋。“終于好了,手都酸死了。”我自言自語到。
接著,我拿出三個西紅柿,用力切好后,正準備放進鍋里炒,在一旁陪同的爸爸說:“油不要放了?”幸好我還沒開動,連忙把油倒進鍋里,鍋里的油又“演唱會”了。我立刻把切好的西紅柿倒進油鍋里,隨后又把剛炒好的雞蛋倒進鍋里,“放鹽了!”我邊拿起白糖的盒子,邊自言自語地說:“這是什么?”爸爸在一旁問道“鹽啊!”我說。“這是白糖!”爸爸大聲說。“啥?”我又拿起味精的盒子,“這個呢?”“味精!”爸爸對我說。我又拿起鹽的盒子,十分肯定地說:“這次肯定對了!”“對!”爸爸點點頭說。
今天我當家今天我當家篇三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今天我當家》。
《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中提出,要讓學生“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通過活動體會數學、了解數學、認識數學,所以教科書設計了《今天我當家》的情境。借助有趣的情境,在實踐活動中綜合復習了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法、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可以提出有趣的問題,并能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加以解決。在這一活動中,滲透了對學生進行愛勞動的教育。
計算對學生來說可以說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但如果在有趣的情境中就不一樣了。一年級的小孩子喜歡活動,讓孩子們在買東西的模擬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使孩子們感到數學就在身邊,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數學的價值。
1.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實
踐活動,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知識的作用在于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中需要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孩子們明確學數學還要用數學。
3.解決問題要成為數學教學的核心,而解決問題的核心是要引起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探索、研究和創新的過程,是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歷程。
4.自主為本,合作協作。把每一個人的能量凝聚為團隊精神,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的意識。
根據以上設計理念,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今天我當家”的模擬情境中,讓孩子們靈活運用100以內
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歷“我當家”的過程,培養良好的合作、傾聽意識,勇于思考、大膽嘗試的意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教學重點是: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是對提出的問題能正確解答,培養孩子們勇于思考,大膽嘗試的意識。
在本節課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把孩子們引入到購物和吃
飯的模擬活動中,引導孩子們在小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數學最主要的是要有學習的興趣,在購物和吃飯這樣的模擬活動中,足以能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的興趣,孩子們就會用原有的數學經驗在活動中自主地提出問題,并能對提出的問題加以解決。同時引入小組競爭機制,開展小組之間的比賽,能進一步保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孩子們參與到活動中來。也正是因為孩子們有了學習的興趣,有了參與活動的熱情,對于他們提出的問題中有些也可能是不可預料的,所以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不再是簡單的接受,而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也只有這樣的學習方式,才會充分挖掘孩子們的資源。
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真實的實踐活動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我把教材中的圖片情境設計成模擬商店的情境。在課前,布置每個孩子都帶一些商品實物,對于雞、鴨、魚、肉比較難帶的實物,可以讓孩子們設計成一幅圖。這樣課堂上會出現一個小小的購物模擬商店。除了準備商品實物外,還要準備一些假鈔,用掃描儀掃出來的鈔票,為學生在購物活動中做準備。
教師的評價對孩子來說是最具有震撼力的,所以我不會吝嗇我的語言,會給他們鼓勵。同時會培養孩子們之間的相互評價、相互欣賞的能力。
(一)、導入新課:(1分鐘)
同學們,平時都是爸爸媽媽為我們買菜做飯,爸爸媽媽很辛苦,今天讓我們也當回家,讓我們自己去采購自己動手為爸爸媽媽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好嗎?(板書課題:今天我當家)
用這樣的話導入,讓孩子們體會到爸爸媽媽勞動的辛苦,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欲望,并直奔課題。
(二)、實踐活動:(25分鐘左右)
們說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各小組確定方案的過程,確定自己要買什么,誰買誰賣,并注意在買東西過程中不要算錯錢。
接下來四個小組分頭進行模擬購物活動。我們班是34個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大約是8、9個學生。每組可以有2-----3個售貨員,其他的是小小購物員。教師參與活動,詢問有沒有要包餃子的小組,如果有就參與其中,如果沒有教師建議其中一個小組今天的晚餐包餃子,為后面在“吃飯”這個情境中也有數學問題做準備。
各小組進行匯報:各小組說說買了哪些東西,怎樣買的?在買東西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嗎?在學生匯報過程中引導學生互相說說匯報得怎樣,如果有聽課教師,可以讓孩子詢問聽課教師的意見,可以這樣說:“老師,您好!您認為我們小組的同學匯報得如何?您給我們小組打多少分呢?”這樣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膽量,使各小組的比賽更激烈。
接下來各小組根據自己買的東西,設計今天的晚餐,設計在一張4開紙上,可以畫、可以寫。教師巡視各小組,給出建議,并引導想能否在晚餐中找出數學問題。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晚餐內容,在展示中注意是否與自己買的東西相符,在展示中看哪小組發現了數學問題。在給各小組打分時可以像前面讓聽課教師來打分。如果沒有聽課教師,教者即是裁判。
在整個“今天我當家”的模擬實踐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有趣的
購物活動靈活地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合作、傾聽意識,體會到學習數學是快樂的,并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三)、小組對抗:(13分鐘左右)
一個問題,不知道怎樣解決,你們能幫助一下我嗎?”像這樣開放性的問題,只要學生的答案合理就給予鼓勵。
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開放地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勇于思考、大膽嘗試的意識,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最后進行總結,評選出優勝小組,說說他們為什么會取勝?讓孩子們知道團結合作的重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的意識。
(四)、課外延伸:(1分鐘)
回家后在父母的幫助下真正“當一回家”,去幫助父母買菜或買其他的東西。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我希望在我的課堂中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數學是快樂的,能夠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孩子們在互動有序、活而不亂的課堂氛圍中敢想、敢說、敢爭議。
今天我當家今天我當家篇四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媽媽為了鍛煉我的自理能力,為了讓我不再亂花錢,讓我當了一次家。
“叮鈴鈴”鬧鐘悅耳的歌聲將我吵醒了。我睜眼一看,才六點半。我翻了個身,準備繼續睡覺,可我猛然想到:今天不是我當家嘛!我急忙從床上跳起來,開始了我一天的當家生涯。
一切洗漱完畢之后,我又悄悄回到臥室,拿出媽媽昨天給我的50元錢生活費,下樓買走點了。15分鐘過后,我提著豆漿和豆沙包子回家了。“喲,老爸老媽,你們早上好!我買了早點快趁熱吃吧!”我一回到家就給爸媽獻殷勤。”這頓早飯吃得我真是飽!”爸爸摸了摸他圓滾滾的肚子滿意地說。說完,他剛要打開他最愛看的《朝聞天下》,卻被我一把奪過遙控機,說道:“爸媽,下面是晨練時間。我今天當家,一定會合理安排好你們的作息時間!”我乘機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看他那欲哭無淚的樣子,我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
晨練結束了,又到了我最煩難的時候——做家務。望著那狼狽不堪的地板,我也只能“望地興嘆”。我奮力地擦著地板,可爸爸卻為早上的事來“復仇”。他故意在我辛辛苦苦擦干凈的地板上,來回地走了幾趟,才心滿意足地回書房炒股。我“看在眼里,狠在心里”,但也無可奈何,只能自認倒霉。
“當當當······”家里的報時鐘敲了十下,我又該去買菜了。我拿起布袋就往樂購超市奔去。哇!這么多的菜,真看得我眼花繚亂。終于,在我的精心篩選下,以下幾種菜“奪得桂冠”:1、蠶豆(我最愛吃的)2、炸雞翅(爸爸朝思暮想的美味)3、黃瓜(媽媽的寵兒)4、······我提著這些菜滿載而歸!來到家中,我急忙淘米、煮飯,剛把電飯鍋插上,爸爸又進來添亂了:“怎么就買這么點雞翅,還不夠我塞牙縫的!”我好不容易把他老人家請了回去,又聞到微波爐飄來一陣陣焦味!我驚慌失措地打開微波爐。呀!原來是炸雞翅焦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好不容易把一桌菜端上了桌,并且盛好飯,爸爸這才大腹便便地走向了餐桌:“嗯!吃女兒做的菜,就像在吃‘山珍海味’!”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可是當我自己吃飯時,才真正體會到這”山珍海味“的真實含義。
用看電視打發了一個漫長而又無聊的下午。傍晚五點,叔叔和嬸嬸又帶著妹妹來我家做客了。萬般無奈之下,我只得拿出自己的積蓄和剩下的生活費湊一湊,帶著他們去肯德基“大飽口福”。
一天的當家生涯結束了,我才真正體會到媽媽平時當家的辛苦!
今天我當家今天我當家篇五
今天早上,我6點就起床了——因為今天我當家。原本是要去叫姐姐起床晨跑的,可上樓一看,姐姐早已在洗漱了,一定是被“定時鬧鐘”——外婆叫醒的。揭開鍋蓋一看,哇!外婆做好早飯啦!那今早的粥就不用煮了。
我趕緊下樓晨跑,吃完早飯還要搞衛生呢!鍛煉上來,我已經滿頭大汗,累得不想動彈了。但我還得履行自己的諾言。
匆匆吃完了周粥就開始行動了。我在盆里裝滿水,又去陽臺拿了塊抹布,抹布浸濕后就撈起來開始擦地板了。剛擦了幾下,就遭老媽批評了:“唉喲!你要把水擰干呀!”可不是,抹布擦過的地方,都是濕漉漉的。我趕緊用另一塊干抹布“清理痕跡”。就這樣,我右手濕抹布,左手干抹布,右手擦完換左手。
剛擦完地板姐姐弟弟就下樓了。我知道,已經八點半了。
接下來要做的也是我最拿手的——整理書本。本來只需用十幾分鐘。可我是小書蟲,隨便翻了一本《小讀者》,便愛不釋手地看起來。看完了才反應過來——我的任務是整理書呀!哎呀!我還有兩件事沒干呢!
無可奈何地放下心愛的《小讀者》,開始整理書桌。整理完了,又開始擦桌子,忙得不可開交。
干完了這些事,早就超過11點了。來不及做午飯了,我把老媽給我的100元放入錢包,就去接姐姐和弟弟放學,然后去吃了肯德基。100元就只剩下25元了。
下午,我先去超市購物,回到家又疊衣服、洗襪子……累得骨頭都要散架了!哎!誰叫俺當家呢!干完了一堆事,已經4:00了。我該準備晚飯了。在冰箱里搜尋了一下,發現有上餐余留的紅燒肉、青椒牛肉絲及藕片。那就不用買太多了。
走到小區旁的一家蔬菜食品店里,買好了原料,就準備做菜。沒想到削黃瓜皮、切番茄也是困難重重。盡管有超級幫手——老媽,但是炒菜時,還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嘗嘗自己做的菜,發現鹽沒放均勻。看看黃瓜片,大大小小,還有幾塊連在一起的呢!真是慚愧。
唉!今天總算體會到了當家不容易。兩個字——真累!
今天我當家今天我當家篇六
“起床了!”我伸了個懶腰,從溫暖的被窩里鉆了出來,穿上了衣服慢悠悠的向前屋走去。“早上好,婆婆。”我揉揉惺忪的睡眼對婆婆說。“嗯,早上好。對了,今兒個是正月二十八,大人們都有很多事干呢!那一群調皮鬼就交給你了!”婆婆露出兩顆淺黃色的大門牙拍了拍我的肩膀。“嗯。”我表面一副不在乎的模樣,實際上心里正盤算著怎么收拾那群壞小子呢!哈哈,今天你們可逃不掉了。
吃過早飯后幾位小朋友就“黏”在我的身上,一個個都鬧著要唱歌,我心想:這幾個小壞蛋,可算開竅了,想唱歌,這可比平時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好些。于是我便點頭答應了。“小白兔,穿花衣,愛吃青菜和白菜……”幾位小朋友興致勃勃的唱了起來。“你們唱的這是哪里和哪里呀?小白兔還穿花衣,雜種吧,青菜和白菜不都差不多嘛。”我真是傷透了腦筋。“姐…姐姐,你..你欺負我們!”他們幾個一聽就開始帶哭腔。完蛋了,完蛋了,一會兒準哭,怎么辦呢?對了,糖,拿奶糖,我從口袋中拿出一把糖,“看,這里有……”“哇——姐姐欺負我們,哇——”我還沒說完幾位小朋友就“悲痛欲絕”的哭了起來,“我暈。”我無奈的說,“小祖宗們,看這兒看這兒,有糖。”幾位小朋友看見糖就不要命,各自抓起一把就往兜里裝!嘿,還真不客氣,不到五秒鐘桌子上的糖包括哭聲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既然不哭了就得趕緊打發走,“你們出去玩過家家好不好?”我問到。“好啊好啊!”他們一個個嘴里含著糖含糊不清地說。”那就去吧!“我用手揮了揮。看見他們出去后,我站了起來倒了杯茶,剛喝一口還沒咽下肚,只聽“哇——”“噗——”一聲驚天動地的哭聲把我口中的水“嚇”了出去,又怎么了?我朝門外看看,沒事呀,都在玩那,呀,壞了,小家伙!我急急忙忙趕到他床邊,只見小家伙臉憋得通紅,雙手亂抓著,我急忙將他抱起來,估計想尿了吧,我想把他放到床上去拿尿盆,可還沒放呢,只聽“嘩啦啦”完了,小家伙尿了,我可憐的褲子呀……有時又一陣忙活開始了。
今天我當家今天我當家篇七
《今天我當家》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第六冊第9課,本課的內容比較多,可以分為兩個局部。第一個局部一個活動,要求同學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活動結束后完成兩個表格的填寫。第二局部先用一副圖簡單介紹了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改變行高和列寬,合并單元格,設置單元格中字符的格式、單元格的邊框與背景等,還說明了在一個excel文件中可以建立多個表格。課文中特別提出了選中單元格的操作方法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操作,要求同學學習好、掌握好這一操作,并能探究不同的選取方法。
隨后用兩副圖介紹了利用工具對數據進行簡單求和的操作方法。同學在學習了這些內容后(或者邊了解邊完成),一是同家長談談自身的感受(回家完成),二是要將自身制作的表格簡單地畫在課文中相應的方框中,也是同學應完成的學習任務。最后是對完成本次學習過程的回顧與評價。
1、培養同學進行收集整理數據的意識。
2、熟悉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能利用電子表格軟件對數據進行簡單求和。
4、在學習的過程中滲透倫理道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
進一步熟悉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
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求和。
小屏幕投影
整理分析法、講解法、演示法、練習法。
1、同學完成計劃表。
2、教師準備課件。
一課時
一、導言揭題。
2、揭題。(出示課件)
第9課《今天我當家》
二、新授。
1、出示學習目標。(讓同學齊讀)
2、過渡:當好家,首先要做好計劃。計劃主要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布置:費用和時間。
3、出示計劃表。(檢查完成情況)
費用開支(元)
時間布置(分鐘)
項目
計劃開支
實際開支
項目
預計需要
實際使用
⑶、學習“利用電子表格軟件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求和”。
步驟:①先選中要求和的單元格和存放求和結果的單元格(存放求和結果的單元格在所選中的單元格的最后)。
②然后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按鈕,所有選中單元格中的數字之和(總數)就放到了最后一個單元格中。
4、操作演示。
三、練習
1、用電子表格軟件制作一個計劃表。
2、對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求和。
3、輔導后進生操作。
四、評價
1、看誰設計的表格合理、美觀。
2、把下面方框中所缺的內容填寫完整。
我這一天預計總支出為( )元,實際支出為( )元。
實際支出比預計(節省/超支)了( )元。
我這一天用于當家的時間預計為( )分鐘,實際用了( )分鐘。
實際用的時間比計劃(縮短/延長)了( )分鐘。
3、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
五、課堂小結。
1、讓同學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
2、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堂綜合運用課。在教學中,主要是這樣做的:
一、巧妙導入,誘發動機。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就是勝利的一半。”在課堂一開始時,教師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創設適合、輕松、愉快、活潑的情境,激發同學情感,努力營造出一種同學想進行自主探索的氛圍。在教學本課時,在導言中我問,你想當家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想。這時我請同學說說怎樣當家。同學們紛紛舉回答。這樣,同學們帶著快樂進入了學習的主角。充沛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同學的學習熱情,使學習不再是“要我學”,而讓同學發生“我要學”的主動性,為整堂課的開展作好鋪墊。
二、結合任務,進行學習。在教學本課時,揭示課題以后,首先就直截了當出示學習任務:1、培養同學進行收集整理數據的意識。2、熟悉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3、能利用電子表格軟件對數據進行簡單求和。4、在學習的過程中滲透倫理道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出示驅動任務后,就可以讓同學明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怎樣去做等。教師在這階段的指導作用尤其重要。教育學家朱熹認為:書用你自去讀,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個引路的人,做得個證明的人,有疑難處,同商量而已,教師就是這個“某”。
三、進行練習,強化鞏固。通常演示完后再進行鞏固性練習,同學的知識、技能的掌握會更加的牢固,對學習的方法影響就會更深,或者還會運用更加創新的方法,因此,同學的能力得到的強化性的訓練。
四、和時評價、深刻反思。主要運用了激勵評價,設計一些評價表格讓同學在方框填空,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評價體現了學習的要求,從全方面、有深度地對同學實施評價,但評價內容既要評到“點”上,又要能使同學容易簡便地操作。不但學會自我評價還學會評價他人,能培養其人際交往能力。通過進行評價,協助同學進行自我反思,和時調整學習方式,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
面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多學習、多鉆研,這樣才干在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信息技術的教學一定會變得舉足輕重。
4、學習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⑴學習“改變行高和列寬”。
①講解方法:把鼠標指針移動到行列序號中間的線上,拖動鼠標可以改變行高和列寬。②演示。
⑵學習“合并單元格”。
方法:選中多個單元格,然后單擊合并單元格按鈕,可以合并單元格。
⑶學習“設置單元格中字符的格式、單元格的邊框與背景”。
(方法同上,先講解后演示。)
5、利用電子表格軟件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求和。
⑴出示表:仔細觀察時間布置。
費用開支(元)
時間布置(分鐘)
項目
計劃開支
實際開支
項目
預計需要
實際使用
做早點
5
做早點
15
做中餐
10
做中餐
40
買菜
10
買菜
40
做晚餐
15
做晚餐
60
做清潔
5
做清潔
30
洗衣服
5
洗衣服
40
合計
合計
今天我當家今天我當家篇八
1、能熟練地計算100以內兩位數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2、能夠運算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同學們在兒童節這一天都非常愉快,老師也為你們高興,那如何使六一兒童節過得更有意義呢?我們看看小明和妹妹是怎樣過的。他們向媽媽提出今天我們來當家,讓媽媽安心去工作媽媽交給小明30元錢,給妹妹20元,讓他們到超市去購物。
哥哥先來到了肉類區,有雞、鴨、肉和魚,同學們想一想,哥哥用30元錢可能買哪些商品?注意所買的商品的總價不能超過30元,你們估計一下。
接著哥哥隨妹妹來到了蔬菜水果區。
妹妹用20元錢可以在這里買哪些商品?
除了香菇、蝦仁以外,請同學們任選兩件商品并算出它的價錢。
3+5=8 3+1=4 3+5=8 3+9=12
3+9=12 3+3=6 3+10=13 3+8=11
3+6=9 3+3=6 5+1=6 5+5=10
5+9=14 5+3=8 5+4=9 5+10=15
老師請同學列舉出三件商品并計算出結果。
讓學生說一說如果買四件商品、五件商品都是哪幾種,各是多少元?
讓每個學生都說一說,做到全員參與。
出示圖片:這位老爺爺用100元購物,他可以買到什么?還剩多少?請同學們說一說,最多不超過三件商品。
讓學生自由發言。
讓同學們算一算他們各找回多少錢?
小明應找回:
妹妹應找回:
老爺爺應找回:
同學們,你們來幫助妹妹算一算。(50+50=100)
到了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媽媽向爸爸夸獎了小明和妹妹今天不但幫媽媽買東西,還幫助媽媽包餃子,真是媽媽的小助手,這時妹妹說:我幫媽媽包了43個肉餃子,小明說:我幫媽媽包了38個菜餃子。
同學們,今天通過小明和妹妹當家這一天,我們一起復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希望同學們也能向小明兄妹倆學習,做一個勤勞能干、愛勞動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