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及反思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篇一
《秦兵馬俑》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讓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下是百分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2016《秦兵馬俑》優秀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教材解讀:《秦兵馬俑》是一篇略讀課文,從兩方面詳盡介紹了秦兵馬俑:一是用詳實的數據說明了兵馬俑宏大的規模;二是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神態各異、個性鮮明。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過閱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師:同學們在暑假去哪旅游了?(學生交流)
師:我國有很多名勝古跡,截至2003年7月,我國已有29處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師出示北京故宮等圖片,最后一幅圖片為秦兵馬俑的圖片)
師:對于秦兵馬俑,你了解多少?(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北京故宮等世界遺產的圖片激起學生上課的興趣,也回應了本單元的主題---“我國的世界遺產”。最后一張圖片停在了秦兵馬俑上,教師借此了解學生對秦兵馬俑的了解情況,也培養了學生搜集資料后的歸納、匯報能力。】
教師談話導入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秦兵馬俑,一起去感受秦兵馬俑,一起去贊美秦兵馬俑。(讓學生反復朗讀課題)
【設計意圖:反復誦讀課題,力圖激起學生對秦兵馬俑的向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思考:秦兵馬俑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教師出示生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后,對生詞的檢查尤為必要,因為課文較長,生詞較多,有四五個生字字音特別容易讀錯,教師通過對生詞的檢查,了解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力求讓學生把易讀錯的字音讀準。】
3、學生交流讀完課文后,秦兵馬俑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文中的過渡段。
師:誰知道這個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學生交流)
師: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過渡句,因為它單獨成段,也叫過渡段。這句話告訴我們,上文寫得是兵馬俑的規模宏大,下文寫得是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師板書:規模宏大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學生齊讀“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師:我們找到了過渡段,就抓住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也是一種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學生初讀課文后對兵馬俑的整體印象,讓學生整體上俯視全文,總體上概括出秦兵馬俑特點,教師順勢引導學生抓出課文中能概括全文內容的過渡段,了解這個過渡段的作用,明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為下面學生分版塊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1、師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用直線畫出描寫兵馬俑規模宏大的句子。
(2)默讀4至7自然段,圈畫出兵馬俑的類型,并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兵馬俑。(3)默讀8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兵馬俑神態的句子,用“~~”畫出作者由兵馬俑的神態產生聯想的句子。
2、指生朗讀自學提示后,學生根據自學提示進自主行學習。
【設計意圖:教師利用“自學提示”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生借助“自學提示”進行學習,有力的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由于“自學提示”可行性強,力圖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3、交流匯報:
(1) 感受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師:同學們都在課本上留下了自己思考的痕跡!課文中是怎樣體現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的?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生:“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
師:我們也來讀讀這句話,(師出示:“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看看作者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寫出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學生讀句子)
生:列數字
師:我們以前在學說明文時,學過列數字的方法,在這作者不僅用了列數字的方法,還拿我們熟悉的籃球場與俑坑作比較,讓我們感受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誰來給大家讀讀這段話?
指生讀,指導學生讀出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生齊讀。
師出示圖片并配樂渲染:同學們,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現在這支雄壯威武的大軍,正踏著激越的鼓點,穿過歷史的硝煙,邁著鏗鏘的步伐向我們走來。讓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去傾聽他們的心聲!
【設計意圖:學生讀書思考后已感受到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學生匯報后教師著力引導學生從數字中、從比照周圍事物中感受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讓學生的感受更深刻,順勢有感情地讀出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2) 感受秦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師:同學們,作者近距離地向我們介紹了幾種兵馬俑?
學生交流。
師出示將軍俑的圖片:猜猜看,這是什么俑?說出自己的理由。
學生交流。
師出示:“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作者描寫將軍俑特點的詞語,感受將軍俑的威武,并朗讀出來。
師:同學們,我們之所以感受將軍的威武,是因為作者不僅寫到了將軍魁梧的身材,還寫了他的裝束,他的動作,以及他的神態,再加上作者的聯想,把將軍俑寫得栩栩如生。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生的匯報和讀為主,學生匯報后,教師通過出示將軍俑圖片讓學生說理由,不僅考查了學生對兵馬俑類型的`掌握,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加深了對將軍俑特點的認識,隨后的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了。同時讓學生在交流和朗讀中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細致的觀察加上由此產生的聯想】
師:誰喜歡武士俑?把你的喜歡讀出來!(學生朗讀)
師:武士俑高的近兩米呢,這么高大的兵馬俑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師:誰喜歡騎兵俑?把你的喜歡讀出來!(學生朗讀)
師:喜歡陶馬的同學一起讀!(學生朗讀)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了將軍俑的威武和作者的表達方法后,因為作者對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陶馬的表達方法是一樣的,所以對武士俑、騎兵俑、陶馬俑的感悟就以讀為主,讓學生感受到秦兵馬俑的鮮明特點和絕無僅有。】
師: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參觀陶馬時,他說:“我真擔心他會踢我一腳呢!”兵馬俑真是類型眾多、生動逼真,所以作者說:“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神態各異。誰來讀讀第8自然段中你畫的句子?
生讀句子。
(師出示:“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師:作者抓住了兵馬俑的神態展開聯想,讀讀這段文字,邊讀邊想象兵馬俑的神態,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畫面!
生讀句子,想象畫面,交流自己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一幅畫面。
師:現在就把你腦海中浮現的一幅幅畫面用朗讀表現出來,自己練練。
指生讀,師生合作讀。
師:八千個兵馬俑就有八千種不同的神態!(教師出示搜集到的八幅兵馬俑神態的圖片)請你選擇其中一幅,仔細觀察他的神態,展開想象,像作者那樣,用上“有的……,好像……。”說一說。
學生交流自己想象的兵馬俑神態。
師:八千個兵馬俑就有八千種不同的神態!他們或蓄勢待發,或摩拳擦掌,或一馬當先,或視死如歸,我們仿佛也聽到了他們的呼吸聲!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學生匯報后,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印象最深的兵馬俑的神態,加以感情朗讀,學生觀察秦兵馬俑的神態,展開想象,交流表達,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兵馬俑惟妙惟肖地神態深深地留在學生的腦海,充分感受到了秦兵馬俑的“神態各異、個性鮮明”。】
1、師:迄今為止,秦兵馬俑已經接待了五千多萬的游客,其中還有一百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元首,他們在秦兵馬俑前留下了這樣的感慨:法國前總統希拉克說:“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國,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感嘆道:“秦兵馬俑的發現是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
2、師:同學們,秦兵馬俑這沉睡了千年的瑰寶,一朝醒來,震撼了世界!現在已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世界八大奇跡:(出示八大奇跡的配樂圖片)
師:看到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交流。
師:是啊!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自豪!
師:讓我們驕傲、自豪地呼喊:“秦兵馬俑!”
師:這就是我們的(秦兵馬俑);這就是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秦兵馬俑);這就是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秦兵馬俑);這就是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與自豪的(秦兵馬俑)!(學生反復誦讀秦兵馬俑)
【設計意圖:通過各國元首對秦兵馬俑的評價,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生對秦兵馬俑和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呼之欲出,所以教師讓學生表達自己對兵馬俑的想法,學生對秦兵馬俑和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進一步強化,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師再引領學生反復齊誦課題,將整個課堂狀態推向高潮。】
1、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2、搜集有關我國“世界遺產”的資料,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
【設計意圖:積累好詞佳句,為習作積累語言;搜集有關我國“世界遺產”的資料,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可以繼續體會我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秦兵馬俑
規模宏大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s("content_relate");【2016《秦兵馬俑》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15篇05-09貓優秀教學設計04-14《對稱》優秀教學設計10-01《散步》優秀教學設計08-31《挑山工》優秀教學設計07-03《荷葉圓圓》優秀教學設計06-19《觀潮》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5-17《認識photoshop》優秀教學設計11-29《湘夫人》優秀教學設計12-19《漢江臨眺》優秀教學設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