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讓讀者對事物有新的認識和理解。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提供一些參考和指導。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一
說起散步,還真有這么一回事。那天突發奇想――雨中漫步,所以特地在小雨的時候,跑出家門,看雨。
雨點噼噼啪啪地打在我的小花傘上,我穿著雨靴邊走邊瞧。伸出雙手,讓雨打在我的手上,涼絲絲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豎起耳朵一聽,穿著透明的紗衣雨,還在唱著無憂無慮歌,滴滴答答,真好聽。吐出紅潤的舌尖,雨點的味道在口中不停打轉,真像個淘氣的小孩子啊!
看完大馬路的雨,我一邊鉆進小區里的樹叢,一邊把撐著的小花傘收了起來。
不知為什么,大樹把天空遮的嚴嚴實實,昏暗的讓我有種莊重感。我走呀走,看!雨是自由的,風往哪走,它就往哪走。從葉子上滑落,又嬉皮笑臉地跟著“大眾”流到下水溝。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們小的時候玩滑滑梯的情景,最后還挺不情愿地被家長拉回家。深吸一口氣,那清新的空氣,讓我心曠神怡,我突然懷疑我來到了仙境。
漫步雨中,最美的,是雨……。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二
編者按:我喜歡在月光下散步,我走著走著,月亮也跟著我走著。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漫步月亮》。
秋天的月亮是皎潔而又沉靜的,緩緩地從姚江升起一輪明月。
月亮是溫柔的,如同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邁著輕盈的腳步走來。她走過學校,把月光鋪滿整個校園;她走過姚江,把月光灑在整個江面;她走過青林灣公園,把月光送給每一位路人。
月亮有時就像一個大餅,上面放上我最愛吃的牛肉,倒上番茄和調料醬,讓人忍不住想吃一口。月亮有時就像一個足球,讓我把它踢到祖國各地。月亮有時就像一張畫紙,我要畫上各種美麗的圖案,展示給大家看。
在風平浪靜的姚江上冒出了一個大月亮,江面上也有一個大月亮,它好像捧著這個大月亮。小魚從水里竄了出來,月亮一會兒就碎了,沒過多久,又出現了一個完整的大月亮。小魚十分調皮,在水面上竄來竄去,月亮若隱若現,有趣極了!
在月光照射下,人們在小區里散步、聊天,小孩在嬉戲玩耍,好一番熱鬧的場景。我喜歡在月光下散步,我走著走著,月亮也跟著我走著,月光灑在身上,微風輕輕吹來,讓月光將影子拉長的那種感覺真神奇。
每當想起中秋佳節吃著香甜的月餅,總是特別的開心,因為那時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吃著月餅、賞著月亮,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雖然現在還不是中秋節,但我依然盼望著能早日看到“嫦娥姐姐”拖著紅色的長裙,隨著音樂節拍輕盈地飛來,那時不但月亮圓,而且也是親人們團聚的時光。
作者:海曙外國語學校張鑫宇。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三
一直都很喜歡雨中漫步的感覺,但是能漫步的雨也是有條件的,所以我一直期待著。終于有一天,下起了小雨,所以特地在小雨的時候,跑出家門,看雨,漫步雨中。
雨點噼噼啪啪地打在我的小花傘上,我穿著雨靴邊走邊瞧。伸出雙手,讓雨打在我的手上,涼絲絲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豎起耳朵一聽,穿著透明的紗衣雨,還在唱著無憂無慮歌,滴滴答答,真好聽。吐出紅潤的舌尖,雨點的味道在口中不停打轉,真像個淘氣的小孩子啊!
看完大馬路的雨,我一邊鉆進小區里的樹叢,一邊把撐著的小花傘收了起來。
不知為什么,大樹把天空遮的嚴嚴實實,昏暗的讓我有種莊重感。我走呀走,看!雨是自由的,風往哪走,它就往哪走。從葉子上滑落,又嬉皮笑臉地跟著大眾流到下水溝。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們小的時候玩滑滑梯的情景,最后還挺不情愿地被家長拉回家。深吸一口氣,那清新的空氣,讓我心曠神怡,我突然懷疑我來到了仙境。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四
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江的另一邊升起來了。
月是那樣的明亮,是那樣的柔和,又是那樣的調皮。
每當到了夜晚,我都會坐在陽臺邊,思考著哪一天可以邊看著圓月,邊吃著月餅。我回憶著每次中秋節吃月餅時的情景,月亮倒映在河邊使我驚嘆……。
中秋節的月亮是那樣的圓。那一天的夜晚,我總會去姚江邊散步,看著倒映在水面上地月光,那樣子舒服極了!姚江的水面是那么的平靜,波光粼粼。有時,會有一些貨船緩緩地經過這里,在這個時候,臥在水面上的月亮抖動了起來,接著,就慢慢地散開了。可是過了一會,江面又恢復了平靜,正在抖動的月亮又變成一個圓餅臥在水面上。
在那天晚上,青林灣公園是那么的熱鬧。伴隨著歡快地音樂,一些愛跳舞的老人們隨著音樂左跳跳,右跳跳,快樂極了。小孩子們也是忙急了,跑來跑去,一會兒給正在跳舞的奶奶送水;一會兒和朋友們一起追追跑跑,回家時已氣喘吁吁,那樣子可愛極了。
吃月餅也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了。我們總是在院子里的桌子上放著一盒大大的月餅。邊吃著月餅邊賞月。那時,我會挑一個黑芝麻味的月餅坐下來吃。因為我最喜歡吃黑芝麻味了。
臨睡前,奶奶都會給我講一些關于月亮的古老傳說。就這樣,漸漸地我枕著月光進入了夢鄉。
圓圓地月亮總會讓我們的心情更加美好。中秋節,你快來吧!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話。
作者:海曙外國語學校盧妍彤。
公眾號:陽光小語工作室。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五
秋天的月亮是皎潔而又沉靜的,緩緩地從姚江升起一輪明月。
月亮是溫柔的,如同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邁著輕盈的腳步走來。她走過學校,把月光鋪滿整個校園;她走過姚江,把月光灑在整個江面;她走過青林灣公園,把月光送給每一位路人。
月亮有時就像一個大餅,上面放上我最愛吃的牛肉,倒上番茄和調料醬,讓人忍不住想吃一口。月亮有時就像一個足球,讓我把它踢到祖國各地。月亮有時就像一張畫紙,我要畫上各種美麗的圖案,展示給大家看。
在風平浪靜的姚江上冒出了一個大月亮,江面上也有一個大月亮,它好像捧著這個大月亮。小魚從水里竄了出來,月亮一會兒就碎了,沒過多久,又出現了一個完整的大月亮。小魚十分調皮,在水面上竄來竄去,月亮若隱若現,有趣極了!
在月光照射下,人們在小區里散步、聊天,小孩在嬉戲玩耍,好一番熱鬧的場景。我喜歡在月光下散步,我走著走著,月亮也跟著我走著,月光灑在身上,微風輕輕吹來,讓月光將影子拉長的那種感覺真神奇。
每當想起中秋佳節吃著香甜的月餅,總是特別的開心,因為那時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吃著月餅、賞著月亮,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雖然現在還不是中秋節,但我依然盼望著能早日看到“嫦娥姐姐”拖著紅色的長裙,隨著音樂節拍輕盈地飛來,那時不但月亮圓,而且也是親人們團聚的時光。
作者:海曙外國語學校張鑫宇。
公眾號:陽光小語工作室。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六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姚江那邊升了起來。
月盤是那樣皎潔,月光是那樣純潔,是在姚江淘洗過嗎?月亮照亮了高高的四明山,照亮了城市的欒樹,也照亮了小區的小路......
這時候,媽媽喜歡拉著我的手,在潑灑了月光的街道上走著。
美麗的姚江,看到許多垂釣的人坐在青苔上釣魚。江面上的滔滔江水,被陽光照得波光粼粼,貨船慢慢地行駛過來,在水面抱著的月亮,漸漸地變小,變扁,最后碎了。旁邊的野花野草的香氣,流入了月光里。
啊,我和媽媽走月亮......
清新撲鼻的青林灣公園,那些在跑步健身的人們,流下了汗水。那些汗珠被月光照得金光閃閃,每一條小河流,好像都睡著一個小月亮,河水慢慢地蕩漾開去。跳廣場舞的大媽大爺們的身影被月光照得閃閃發光。
啊,我和媽媽走月亮......
有時,媽媽和我一起回憶去年中秋的故事,我拿了一個月餅,吃得不小心,月餅餡流到了我的身上。走過月光閃閃的姚江,走過月影團團的青林灣公園。有時,月餅像一張白紙,讓我在白紙上畫出幾個精致可愛的圖案吧。有時,月餅像一個大餅,讓我在里面放上許多調料吧。
我咬了一口月餅,是甜甜的。
媽媽輕輕的咬了一口,是咸的。
爸爸一口一個,有甜有咸。
雖然中秋還沒到,但是我們盼月亮。
作者:海曙外國語學校龔鈺涵。
公眾號:陽光小語工作室。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七
太陽又下山了,一切又靜了。小草趴在地上睡著了,小河躺在橋下也在打著呼嚕。唯有那家鄉的明月,在星空中守望著大地的夢......
坐在庭中,一縷清爽的月光象那熟悉的朋友,撲在身上,撲在大地上。那輪玉盤,看似孤單,又有些愉悅。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自然浮現在腦海中,美不勝收。心中的那份閑不免適展開來,想體會一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快感――雖然家鄉賜給我們的是那杯濃濃的綠茶。
只可惜,我的家鄉沒有如此的奇妙的青山碧水,卻也不失獨特韻味:“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的奇幻,沒有“八月湖水平”的氣派,沒有“無言獨上西樓”的抑郁。家鄉的明月,有的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怡然自樂,有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心曠神怡。
也看過別處的月亮:上海的月亮,被霓虹燈照的暗淡無神;新疆的月亮,被高山惹的寒風四起;內蒙的月亮,則有些空曠孤寂,其境過清。而家鄉的明月,雖無大城市的奔放,卻有小城市的靦腆;雖無草原高山的威嚴,卻有小橋流水的溫馨。那在別處被污染,夸張了的月亮,在家鄉變得那么樸實:小草樸實,流水樸實,家鄉的人更樸實。每逢望月,一論皓月當空,銀光萬里,上下皆空,香遠益清,卻毫無令人惆悵之感。家鄉的明月,既有青春的笑意,也有成熟的深沉;既有孩童的稚氣,也有壯年的穩重――那輪月亮,這片家鄉,還有我......
文檔為doc格式。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八
第一段:引言(100字)。
關于“賞月亮吃月餅”的話題,一提起便讓人聯想到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在這個美麗而祥和的節日里,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在銀燈初上、皓月當空的夜晚賞月、吃月餅、品嘗著這美好的時刻。賞月與吃月餅在中秋節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并帶給人們深深的思考與感悟。
第二段:美麗的月亮(250字)。
月亮作為中秋節最美麗的景色,給人們帶來無限的遐想和溫馨的感受。當我仰望著那幕潔白的圓月時,心中充滿了寧靜與憧憬。月亮的潔白、輝煌的光輝和悠遠的背景音樂,讓人沉浸在寧靜的空氣中,舒緩了身心。它給了人們重要的啟示: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應該學會放慢腳步,靜心欣賞身邊美好的事物。
第三段:美味的月餅(350字)。
月餅作為中秋節最傳統的美食,凝結了人們對親情團圓的期盼和珍重的思念。在吃月餅的時刻,我意識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不僅僅是美味,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與家人團聚,品嘗著暖心的月餅,我們不僅可享受美味的滋味,也能感受到親情的溫馨。此外,月餅蘊含豐富的寓意和文化內涵,象征著祝福和團圓,讓人更加珍惜身邊的家人、親友和健康的生活。
第四段:思考與感悟(300字)。
在賞月亮吃月餅的過程中,我撫摸到了心靈的深處。這個時刻給予了我深思和感悟的機會。我們都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時常忽略了那些美好的事物和人際關系的真正價值。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重新審視了生活的真諦。賞月亮吃月餅的過程不僅是對自然美妙的敬賞,更是對親情、友情與愛情的強化。也讓我深深體味到,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財富,而珍惜與感悟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美好的時刻,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第五段:總結(200字)。
通過賞月與吃月餅,我深深感受到了中秋節的文化內涵和美好意義。月亮和月餅作為中秋節的象征物,借此象征了和諧、團圓和幸福的價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與珍惜,感悟家人、朋友和親情的可貴,品味生活中的滋味和美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獲得內心的平靜與滿足。賞月亮吃月餅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同時感受到自然的壯麗和親情的溫暖,讓人在這個美好的節日中達到身心的平衡和和諧。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九
大自然的神奇景物是無法用語言能形容出來的。就比如今年的農歷10月15日,就出現過一次最大最圓的月亮。
這天晚上,我飛快地把作業寫完,準備去觀看“超級月亮”。這是68年來月亮最接近地球的一次,而下一次機會等到2034年。
這一天,“超級月亮”出現在晚上9點52分。我們一家人早早地散步到五緣大橋賞月。登上五緣大橋,一輪明月掛在湛藍的天空上,美不勝收。明月把五緣大橋照亮了,使得原本就很美的五緣大橋,又增添了幾分光彩,月亮把五緣灣的每個角落都裝扮得色彩斑斕,許多游人都來拍照留念。仰望天空,我發現夜空像無比寬大的海洋,滿天的星星像一顆顆晶瑩而閃亮的寶石;放眼望去,浩瀚的大海一望無際,水天相接,仿佛隨手就可以摘到月亮。
這時,不管是大人、小孩、還是老人,都在歡快地欣賞著皓月當空、感受宇宙之美,人們盡情地聊天、嬉戲著,就連可愛的小魚兒也不錯過這美麗的景色,它們形態各異,色彩鮮艷,歡快地吐著泡泡。
不知不覺中,爸爸已催著我回家睡覺,因為明天還要上學呢!我決定回去之后把“超級月亮”的壯觀景象給畫下來留念!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
賞月亮吃月餅是中國傳統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也是人們表達團圓與祝福的方式之一。在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傳統的節日中,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月亮,還可以品嘗到美味的月餅。每年的中秋節,我都會與家人一同賞月亮吃月餅,這讓我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家人間的溫情。
段落二:美麗的月亮。
賞月亮是中秋節的傳統活動,而中秋之夜的月亮格外的明亮和圓潤。當滿月的時候,我總是會駐足在露臺上,仰望著天空中那明亮的月亮。它宛如巨大的玉盤,掛在深藍的天幕上,散發著柔和的光芒。面對如此美麗的景色,我不禁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世界。賞月亮不僅帶給我美的享受,更讓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體會到富有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段落三:美味的月餅。
除了欣賞月亮,吃月餅也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中秋節是月餅的盛季,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各種口味和品牌的月餅令人眼花繚亂。每一種月餅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各自的故事,讓人無法拒絕。我喜歡的是傳統的蛋黃蓮蓉月餅,每當我咬下一口,那濃郁的蓮蓉香味和滑嫩的蛋黃便讓我回味無窮。吃著月餅,我仿佛感受到了團圓的溫暖和親友間的牽掛,心中涌現出無盡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段落四:家人團聚的溫情。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它讓我有機會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分享快樂和溫暖。賞月亮吃月餅是我們家庭的傳統儀式,每年中秋之夜,我們都會提前準備好月餅和茶水,一同坐在院子里,欣賞著明亮的月亮。這個時刻是我們全家人共同擁有并珍惜的,我們會談笑風生,道出對彼此的祝福和關心。這種團聚的溫情在中秋節期間尤其明顯,讓我感受到家人之間深厚的感情,也讓我明白到家庭的重要性和建設家庭的責任。
段落五:中秋的意義和思考。
賞月亮吃月餅雖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但它背后蘊含著更深層次的意義。月亮代表圓滿和團圓,而月餅象征著家人的心意和祝福。賞月亮吃月餅這一活動讓我認識到家庭的重要性和親情的可貴。雖然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往往忽略了一些傳統的活動,但賞月亮吃月餅的傳統依然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珍貴。同時,中秋節也提醒著我,要珍惜家人間的團聚時刻,關心彼此,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總結:
在每年的中秋節期間,賞月亮吃月餅成為了我與家人團聚、表達情感的重要活動。美麗的月亮帶給我無盡的美的享受和對自然的感慨,而美味的月餅則讓我感受到團圓的溫暖和親人間的牽掛。更重要的是,這個活動讓我意識到家庭的重要性和傳統文化的珍貴。中秋節的賞月亮吃月餅不僅是一種活動,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傳統文化的傳承。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一
“十五的月兒,十六圓……”,今年的9月19日正是中秋節,說,今年的月兒就是十五圓,我一定不能錯過這個好時光。
我還深思在“嫦娥奔月”故事中。忽然,“月亮不見了!”姐姐大叫起來。媽媽聞迅過來,說“一會又會出來的。”我和姐姐耐心地等待月兒的出現。“出來了,出來了!”我和姐姐歡呼雀躍。只見白云飄開,月兒向我們微笑,這真像美麗的少女向我們展示它的優雅。我不禁想起了詩人張九齡寫的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想:這時大寫一定跟我一樣,懷著一顆溫暖的心在觀賞明月。
好幽靜、好溫馨的夜啊!好一個花好月圓的中秋夜啊!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二
丹桂飄香,氣爽清清;江楓若赤,菊影重重,中秋節賞月。每逢中秋,我的腦海里便浮現一輪皎皎圓月。
賞月如品人生。我清楚的記得孩堤年月,那是在計劃經濟下的大集體年代,生活很苦,家里因沒錢打煤油,我常常在月光下寫作業、讀書。所以對月亮倍感親切,油然而生出感恩的情愫,對中秋節更是渴望,這不只是為了吃月餅。
那時已過了“兒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懵懂年齡,所見到的秋月,是那樣的皎潔明亮,是那樣的玲瓏剔透。月宮嫦娥仙子呼之欲出,從來沒有朦朧的感覺。
長大以后很少去關心月亮了,對中秋節也不象兒時那樣向往。尤其后來身居鬧市,夜里不是與電視、電腦作伴,就是同歌友、牌友為伍,根本無心顧及天呀月的,中秋短信《中秋節賞月》。更何況月過星移,潮流涌動,在紅塵萬丈的市囂觀月,看到的是被凡人踐踏過的月球,神奇漸失,詩韻頓減。即是重返童年,也很難找到當初的心境和感覺。皎皎兒時月,在晶瑩的瞳仁中,早已別有風韻了。
今年中秋,欣逢祖國六十華誕,八天長假更是難得。人們對今年中秋節自然高看一籌。特別是近年來,在“環境友好型”的推動下,自然環境得到改善。山青了,水綠了,天藍了,空氣清爽了。所以,今年的中秋月也顯得特別的圓,特別的亮,品起月餅來也特別的香。
為了中秋賞月,我與老伴特意把兒女們接回家吃晚飯。按照鄉下過去的習俗,做了八道土菜。一家人圍著桌子,大口吃著“土八道”,小口品著葡萄酒,說說笑笑,喜氣洋洋,好不愜意!
一頓飯吃到“月上柳梢頭”。我對著東方皎皎明月暗暗祝愿道:一愿國泰民強;二愿家人安康;三愿兒孫學習進步,事業有成!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三
-->4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每當我讀到賀知章的詠柳時,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校園里那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柳樹。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校園里的柳樹發芽了,那一個個快樂的小精靈一夜之間從樹枝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非常可愛,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好像在對人們說:”春天來了“。一群鳥兒在柳樹上”嘰嘰喳喳“地叫著,仿佛在呼朋引伴,嫩綠的柳樹把校園打扮得生機勃勃。
夏天到了,柳樹的葉子翠綠欲滴,柳枝隨風搖曳,像一個個少女在翩翩起舞,一棵棵柳樹好像一把把綠色的大傘。
秋天到了,柳樹的葉子變黃了,秋風吹掉了柳葉,一片片柳葉落了下來,好像給校園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踩上去軟軟的。它也給值周生帶來了煩惱,掃了一遍,第二天,又落下了一層。
冬天來了,柳樹的葉子都掉了,那光禿禿的樹干依然在寒風中挺立,像衛兵一樣守衛著校園。
我愛校園里的柳樹,它給我們的校園帶來了無限快樂。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四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中秋鑒賞月亮的優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
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五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贊賞月亮學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若把太陽比作有虓虎之勇的呂布,那明月定是與他相伴的美人貂蟬,靜謐,皎潔。
最后一抹黃昏消失了,天空被黑色渲染,這是夜。夜,來得遲,月,也來得慢。繁星點點,我仰望星空,卻瞧見那月。“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而我所見的,卻是圓如盤。圓月何所似?曰:“既不大如車蓋,也不小如盤盂,玉盤差可擬。”那圓月明而靜,美而潔,有如美人,靦腆、羞澀,卻又時不時展現光彩。月的美,給夜空增添了一份色彩。
論月,月光也是大美。
月光如水,它似瀑布一瀉千里,花盆里,大樹上,所到之處,仿佛一灣湖水,閃動著銀色的漣漪;月光如紗,隱隱約約,它被云層遮住,灑下朦朧的光亮,“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我幻想,月光灑向湖面,必定是如紗如畫的景象;月光如影,它悄然映在樹上,透過密密麻麻的樹枝,灑下七零八落的月影,有如繁星,美不勝收。這就是月光,柔情,安然。
原來,月亮也會玩捉迷藏,它消失了。縱使我知道,它躲進了云層,我還是著急,那份美,那份靜不見了。瞧!它又出來了,散發光芒,嵌在高空,哦!月亮也淘氣。它又開始了它的調皮,我仔細的'觀望,那玉輪冰盤在消失,云寶寶不停地向它湊過來,不一會兒,殘月似弓。我突然發現,這一刻,也是美的。這月牙,如銀,似霜,雖只有淡淡的光芒,但我不以為然,這是一種美,黯淡的美。或許月,在任何時候都光彩奪目。
古人把月看得不同,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思鄉;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淘氣;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思親,而我認為,月,平淡、安靜,就夠了。美,往往是默默無聞。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六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中秋鑒賞月亮的優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
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贊賞月亮學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若把太陽比作有虓虎之勇的呂布,那明月定是與他相伴的美人貂蟬,靜謐,皎潔。
最后一抹黃昏消失了,天空被黑色渲染,這是夜。夜,來得遲,月,也來得慢。繁星點點,我仰望星空,卻瞧見那月。“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而我所見的,卻是圓如盤。圓月何所似?曰:“既不大如車蓋,也不小如盤盂,玉盤差可擬。”那圓月明而靜,美而潔,有如美人,靦腆、羞澀,卻又時不時展現光彩。月的美,給夜空增添了一份色彩。
論月,月光也是大美。
月光如水,它似瀑布一瀉千里,花盆里,大樹上,所到之處,仿佛一灣湖水,閃動著銀色的漣漪;月光如紗,隱隱約約,它被云層遮住,灑下朦朧的光亮,“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我幻想,月光灑向湖面,必定是如紗如畫的景象;月光如影,它悄然映在樹上,透過密密麻麻的樹枝,灑下七零八落的月影,有如繁星,美不勝收。這就是月光,柔情,安然。
原來,月亮也會玩捉迷藏,它消失了。縱使我知道,它躲進了云層,我還是著急,那份美,那份靜不見了。瞧!它又出來了,散發光芒,嵌在高空,哦!月亮也淘氣。它又開始了它的調皮,我仔細的'觀望,那玉輪冰盤在消失,云寶寶不停地向它湊過來,不一會兒,殘月似弓。我突然發現,這一刻,也是美的。這月牙,如銀,似霜,雖只有淡淡的光芒,但我不以為然,這是一種美,黯淡的美。或許月,在任何時候都光彩奪目。
古人把月看得不同,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思鄉;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淘氣;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思親,而我認為,月,平淡、安靜,就夠了。美,往往是默默無聞。
星期六的晚上,天氣晴朗,星星就像調皮孩子的眼睛,眨巴眨巴的,一輪明月則像一盞燈籠高掛在天空。我和媽媽坐在陽臺上,觀賞著那美麗的月亮。
我吃著水果,和媽媽一起看那明晃晃的月亮。雖然不是中秋,但月亮還是像小姑娘的臉,圓乎乎的。她的光輝靜靜地灑在大地上,仿佛白晝似的。
媽媽轉過臉,笑瞇瞇地問我:“兒子,你可知道月亮的傳說嗎?”“怎么不知道!‘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故事,我早就知道了。”我胸有成竹地說,“還有呢?”媽媽繼續問,我搖搖頭,“還有什么傳說啊?”媽媽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媽媽笑了笑,慢悠悠地說:“其實月亮在天上就是一個‘花瓶’。天上的星星就是‘花朵’,天的牛郎和織女因為被銀河分開,所以牛郎每晚都會摘幾朵‘花’放入‘花瓶’里,以此獻給織女。于是,星星變得越來越少,而月亮變成了圓月;”“噢!怪不得有‘月明星稀’這一說法呢。”我略有所悟地插了一句。媽媽繼續說道:“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勃然大怒,打翻了‘花瓶’。‘花瓶’倒了,‘花朵’散落。以后‘花瓶’又逐漸恢復到原先的形狀。所以有時月亮是彎彎的,有時是圓圓的。”哦,我恍然大悟。多么美麗動人、令人神往的故事啊!于是,我打算明晚再賞一次月亮。
第二天,夜色終于降臨了,星星陪伴著月亮在薄薄的彩云間穿行,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發現今晚的月亮似乎比昨晚小了一點,邊緣上出現了一道小小的彎彎的缺口。“是王母娘娘打碎的吧?”我想。我同情牛郎、織女的不幸,我更痛恨王母的蠻橫無理。
月亮默默無言,然而她卻似乎告訴了我許多,她讓我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七
-->5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都很興奮。昨天我們到超市買了一箱月餅,今天早上又起了個大早,大家各自忙著準備過節的事。
我因為還有一項作業未完成,所以一起來就開始猛刷作業,希望中秋節能夠在沒有作業的情況下才能快樂。爸爸媽媽起來后在給我和妹妹煮好吃的面條,我看到媽媽在廚房有條不紊地準備各種調料,抽油煙機、媽媽的切菜聲、鍋里水煮開的咕嘟聲匯集在一起,節奏是那么的歡快明亮,就像是在演奏一首歡樂的交響曲一樣,我在心里甜甜地笑了起來。
中午的時候,有人按門鈴主,妹妹飛快地跑去開門,令我沒想到的門外是好久不見的堂哥和堂嫂!他們帶來了兩盒月餅,包裝得非常漂亮。還給我和妹妹帶了很多零食,真是太棒了!我們一起聊了一會兒天,然后我們看電視的時候媽媽和堂嫂就跑到廚房去了,我感覺她們又在演奏著不但有音樂還有色香味齊全的中秋大餐交響曲!一會兒媽媽就叫我們吃飯了。我們到桌子旁一看,哇,好豐盛的美大餐啊!有香噴噴的蒸得橙黃橙黃的大閘蟹,有令人口水直流的酸菜魚,還讓人開胃的辣椒炒牛肉,以及各種我最愛吃小炒。
享受完豐盛的午餐后,妹妹搶過電視遙控器又看起了她最愛看的的動畫片。看得正起勁時,媽媽說微信群里有紅包搶,我趕緊抓起手機打開微信,原來是舅舅、姥爺、堂哥們好多大人在發紅包,我和妹妹開心地搶起來。不過今天手氣不太好,別人都搶了好幾十,我只搶到了幾塊錢;每個紅包都沒超過10塊。但妹妹好像搶得還沒我多,她有次搶了個幾毛錢的,氣得大叫。
下午我們一家和堂哥堂嫂一起去看我們正在裝修的新房子;一出去,正當中午,天氣非常好,有點驕陽似火的感覺。我們的車經過錢塘江邊時,我們發現車窗外,火辣辣的太陽光齊刷刷的照耀在寬闊的錢塘江水面上,波光鱗鱗的,很是壯觀。
晚上,吃過晚飯后,我們帶著月餅,邊走邊吃,在樓下小區里賞月。爸爸媽媽不停地用手機給月亮拍照;今天的月亮真圓啊,高高的掛在樓頂的天空,我想月亮應該是一位潔白的天使吧,每年都給人們送來團聚的光芒和美好的祝福!
賞月漫步月亮(優質18篇)篇十八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秋節應該吃月餅,賞月亮,我們一家也不例外。晚飯過后,我早早的帶著月餅、花生和蘋果,在陽臺上等著、盼著欣賞那皎潔的月亮。
天漸漸黑了下來,我們將一盤盤豐盛的供品放在陽臺上,我昂望著天空,心里別提有多激動,可是黑黑的夜空怎么也找不到月亮的身影,我盼了又盼,等了又等,看著烏云密厚的夜空,我有些失望了。
媽媽說今天天氣異常,可能月亮不會出來了。媽媽便講起了以往中秋的月亮,我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一邊聽媽媽講:以往八月十五的月亮可美了!月亮嵌在天空中,又圓又大,它像一顆龍珠,又像一個白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片片云彩圍住月亮,像兩只龍在戲珠。月亮上有個黑影,那可能是嫦娥吧,她旁邊的小黑影應該就是玉兔了。一會兒,月亮被云彩遮住了,她蒙上了一面輕紗。一會兒,月亮又掙脫云彩,露出了它美麗的笑臉。月亮把那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這時爸爸說:“其實月亮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這些光是不熱的。它引起了我豐富的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藥,被關在寂寞的月宮內;吳剛,被罰砍那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月宮里為嫦娥搗藥。我多想去跟她們會會面,去幫吳剛砍樹,一睹嫦娥的風采,玉兔的純潔呀。啊!多么迷人的月亮呀!
雖然今晚我沒有親眼目睹那迷人的月色,但是聽了媽媽生動的講述,我也沒有了遺憾。那香甜的月餅,讓我久久回味。啊!今年的中秋節過得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