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年前祭祀,在農(nóng)村,大人們都會買一些豬頭和大豬腿,選一個好的日子到廟里上香,祭拜。
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吃水餃,還要吃年夜飯,表示團團圓圓,而且在遠方的親人要回家吃飯。
大年三十晚上,大人都會給小孩一些壓歲錢。
關(guān)門炮,開門炮,是必打的鞭炮。關(guān)門炮在30夜12點前,開門炮則在12點后。
臨晨五六點時,大人會在門前放一張桌子,上面有各種玩意,豬頭,年糕等,到中午才收回。
初二不可以到朋友家玩,可以去廟里上香。
元宵節(jié)到了,我們的元宵節(jié)是過正月十四,也是春節(jié)的最后一天,這一天要吃糟羹的,糟羹是用芥菜,蘑菇等東西作成的。
吃完飯,和大人上街看花燈,觀舞龍,可熱鬧了,等這一天過完,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就結(jié)束了。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時間滴答滴答,見證四季變換。
在中國人心目中,過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大年三十那夜,暖融融的燈光照著張羅年夜飯的外婆,勾映出她忙碌的身影。外婆一手壓著鯉魚,一手拿著菜刀“唰唰唰”在魚背上刮了起來,一片片魚鱗天女散花般落了下來,除去魚鰓,剖開魚肚,挖出魚腸。
我早已等在外婆身邊,等著那魚肚里的白色“小氣球”,只要我輕輕一踩,它就會發(fā)出“啪”的響聲。
魚洗凈后,外婆如雕刻大師在魚背上劃來劃去,然后抹上細鹽,浸入料酒里,撒上蔥段,蒜瓣、姜絲腌制入味。敲開雞蛋,碗里瀝上蛋液,加入面粉、水。金黃的蛋液在筷子尖上歡快地舞動著,包裹著顆顆細小潔白的面粉。
抓一把淡黃色的面粉均勻地抹在腌制的魚肉上。霎時,魚兒變得嫩黃。油鍋里咕咚咕咚泛起珍珠般的小泡。唰”的一聲,魚兒滑入油鍋,掀起一層層油泡,像極了游泳池里戲水的頑童。“啪啪啪,啪啪啪”,放鞭炮似的,魚兒慢慢地變成金黃,魚背上的肉一圈圈反卷起來,高高的像盛開的菊花。撈出油鍋撂干,擺入魚盤里,撒上白芝麻。
外婆拿起一口小鍋,倒入少許油,一大勺番茄漿,一小勺橙汁,大火攪化開。再加入一小碗水,一些調(diào)味鹽、冰糖、白醋、小勺淀粉勾芡,勺子不停地攪拌著,漿汁在鍋里翻滾著冒起一陣陣酸甜的香味。等漿汁越來越稠,這時起鍋,把它淋在魚兒身上,魚兒又換上了橙黃的新裝。我看得直咽口水,迫不及待地夾一塊放嘴里,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外酥里嫩的肉質(zhì),香中帶著甜,甜中帶著酸,仔細品嘗,顆顆芝麻夾雜著鮮嫩的魚肉,酸甜的漿汁在舌尖上跳動。
外婆的這道“年年有魚”不但味美,而且寓意深刻。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春節(jié)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jié)日,每逢春節(jié)都會有很多獨特的習俗,比如吃年夜飯、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當然必不可少的是貼窗花。
這事在行,我爽快地答應了。我們先把門上的玻璃用抹布擦干凈,然后我找來透明膠帶和剪刀。媽媽把窗花整理好,攤好,拿出一卷雙面膠,一段一段的把雙面膠撕下來,仔細地貼到春聯(lián)的反面。
我搬著一張板凳來到門旁,小心翼翼地站上去。媽媽把窗花遞給我,我接過窗花,剛想把雙面膠的另一面撕下來,可又停下來了:不能這么早就把它撕下來,因為窗花是用紙做的,只要稍不留神,就會撕破或貼歪了,還是先放在玻璃上試一下吧。
我小心地捏著一張窗花,請媽媽來看好不好。“就這樣,很好?!眿寢屧趯γ嬲f道。聽見了媽媽的聲音,我才小心翼翼的撕掉頂端的雙面膠。
我兩只手分別抓著窗花的左右角,緊緊的貼到窗戶上,為了防止窗花沒貼牢,在調(diào)整下一個部分的時候歪了,我使出吃奶的勁摁著春聯(lián),確定了窗花已經(jīng)徹底貼牢固后,才放心的去調(diào)整下一個部分。
我不僅貼好了春聯(lián),還和爸爸媽媽合作布置好了家,家里別提有多好看了!這時,窗外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愉快的新年就這樣開始了。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春節(jié),一年只有一次,每次都值得我回憶,但前年的春節(jié)最讓我難以忘懷!
前年的春節(jié)我是在姥姥家過的,姥姥家在一個小山村,那里過春節(jié)的感覺和在城里完全不一樣。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lián),還沒到中午,家家門上都紅彤彤的,好像告訴我明年的日子就像這春聯(lián)一樣紅紅火火!這里的風俗是,中午下餃子時必須放鞭炮,而且要在餃子剛剛下鍋時點著。姥姥她們剛開始包餃子時,我和表哥就忙著把鞭炮掛在了樹枝上,表哥緊張地拿著打火機,我又高興又緊張地躲在表哥身后,大聲喊:”姥姥,餃子下鍋了嗎?能開始放鞭炮了嗎?“姥姥說:”再等一會,鍋里的水還沒燒開?!斑@一會,我覺得時間過得真慢。
我正扭頭朝屋里張望時,聽到舅舅朝我們喊:“放鞭炮,餃子開始下鍋了!”表哥把打火機伸向鞭炮,我捂著耳朵躲在墻角,“噼里啪啦!”炸開的紅紅紙屑在空中飛舞,我似乎聞到空氣中有一股濃濃的年味!
我端著滿滿一碗餃子,和表哥站在滿是鞭炮紙屑的地上,大口大口的吃,看著門上的春聯(lián),院子里跑來跑去的小羊羔,在我身旁搖著尾巴的大黃狗,一家人團聚的喜氣,我真想再放一掛鞭炮。
這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春節(jié)。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我的家鄉(xiāng)在樂山農(nóng)村,每到春節(jié),那兒可熱鬧了。
清晨,人民沿著小路背著菜到鎮(zhèn)上賣。有的人趕場買春聯(lián),窗花,鎮(zhèn)上紅紅火火,熱鬧非凡。
人們買到春聯(lián),窗花就急急忙忙把它貼在門上,遠遠就能看見。他們拿起春聯(lián),用膠水在后面黏一層,用力將它貼在門兩邊。
我欣賞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春聯(lián),最突出的還是哥哥家的春聯(lián),周圍波浪形的樣子好似很勇猛。中間寫著:接喜神月月平安,迎財神年年增富,幾個大金字。
中午,人們吃著香噴噴的土雞,談著趣事。
晚上,人們常在門前吃著飯,聽著動物們的歌會,聽著風在玩耍,聽著小河滾回家……這時,月亮拉著星星出來透氣,坐在藍天上欣賞著漂亮的煙火。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我吟誦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來。
我的家鄉(xiāng)在文成,那里的春節(jié)熱鬧非凡。在除夕的前一、兩天,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新年的物品:衣服、春聯(lián)、小零食……當然,做年夜飯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還買了燈籠掛在門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進行大掃除,用干凈的環(huán)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則是過年的一大“重頭戲”。還沒等到天黑,炮聲早已“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
長輩們顧不上看風景,手忙腳亂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媽媽則跟姑姑、阿姨們一起精心準備年夜飯。天空變得更加漆黑了,遠處煙火的光芒卻沒有減弱。孩子們趁著這個時間從屋內(nèi)跑出來玩。女孩子們聚在一起,互相述說著自己對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們,總是愛調(diào)皮搗蛋。玩火、扔石頭、放危險的鞭炮,他們哪一樣沒做過?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家長們忙完后會把孩子們老老實實地關(guān)在屋里,不讓出門。
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大約在七、八點就開始播出了。這時,年夜飯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長輩們允許吃飯后,才能動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歡樂的春晚,整個縣城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吃完飯后不能睡覺,要守歲。這時,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時不時能聽到幾句表示贊嘆的家鄉(xiāng)話。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個縣城的街道上空蕩蕩的,全縣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爭先恐后地去親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們這樣的小孩子,都要說祝長輩們?nèi)f事如意、壽比南山之類的話,才能拿到壓歲錢。不過,拜年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里能夠更好地生活。
元宵節(jié)到了,家家做湯圓,到處都能聞到湯圓甜美的味道。
過了元宵節(jié),春節(jié)差不多結(jié)出了。春節(jié)悄悄地到來,又隨著我們的歡笑聲悄悄溜走。春節(jié),承載著我們的期望與歡笑。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我們這里剛進入臘月,孩子們還在上學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為過春節(jié)做準備了。家家戶戶的陽臺、門前都有一串串誘人的香腸,還有一條條腌魚、一塊塊臘肉。放學回家的孩子總會被饞得直流口水,眼里滿是對春節(jié)的向往。
從過小年的前幾天,就有了很濃的節(jié)日氣氛。街上是一種紅火的美麗,許多超市、商店的屋檐下都掛上了大紅燈籠,金色的流蘇在寒風中舞動,讓人心頭一暖,眼前一亮。音響里傳出喜慶的歌,《步步高》、《恭喜發(fā)財》……音樂聲震耳欲聾。超市里人山人海,雖擠得滿頭大汗,卻還是不亦樂乎。女人們一個勁兒地往小推車里裝,車里裝不下了,堆起了一座小山,男人們閃亮登場,各自的丈夫發(fā)揮巨大作用,脖子上、手上全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老太太也一改往日的節(jié)約,把糖果餅干可勁兒拿,嘴里還念叨著自個兒孫子愛吃的、玩的。每個人都空著手進去,卻是滿載而歸。
除夕,那是萬家團圓的日子。無論多遠、無論多忙,都要回家吃團圓飯,一家人歡聲笑語。香噴噴的糯米飯在唇齒間游走,人人都吃出了愛的味道。那一夜燈火不間斷,燈會亮一整夜。屋外,深夜約十一點半一到,就開始鞭炮齊鳴,響徹云霄,絢爛的煙火會將天空裝點得格外燦爛,帶著人們對新年的希望與企盼綻放,一直會持續(xù)到凌晨約一點。
大年三十,吃過晚飯后,一家人團坐在一起看春晚。和父母摟在一起,為一場雜技表演驚呼,為一個精彩小品而歡笑,為一首歌曲陶醉,春晚讓人心里感到不一樣的溫馨。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天邊無數(shù)的孔明燈將夜空點亮,那里面裝載著人們的不開心與不快樂一并遠去,留給人們幸福安康。元宵節(jié),顧名思義,必吃元宵,香甜的元宵又糯又軟,是孩子們的最愛。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一個人人都喜愛和向往的節(jié)日。難道不是嗎?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八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略微不同。但每一個地區(qū)的風俗都是多種多樣、新穎有趣的。我的家鄉(xiāng)紅安也不例外,也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習俗。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是一道難忘有趣的風景線,也是難忘的回憶。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上旬就開始了。人們都紛紛開始準備過年時的物品。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了臘八,表示年味越來越濃。在臘八這一天,家家都會熬臘八粥,以示今年的農(nóng)業(yè)大收成。臘八粥材料琳瑯滿目,口感香甜可口,是許多人都愛吃的美食。晚上,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日夜不絕,全城都非常熱鬧。
轉(zhuǎn)眼間,春節(jié)的高潮——除夕到來了。這也是人們最忙最熱鬧的時候。在我們老家,團圓飯要吃好幾次。除夕一大早,轟隆隆的鞭炮聲震醒睡夢中的我,一大早起來吃團圓飯,年飯吃的越早預示這一年家里會有更多的好運。吃完團圓飯后,每個人都忙了起來。首先是全家大掃除。名曰“掃房”。寓意掃去去年的不好的運氣。然后后是貼春聯(lián)和福字。福字一般倒著貼,寓意“福到”。大人們忙碌,小孩兒們也不例外。小孩兒們要么在外面玩著鞭炮,要么在里面幫大人們做事。除夕晚上家里人又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時,家家都要看春晚、放爆竹,以示過年熱鬧的氣氛。
團圓飯很講究,有肉丸,魚,年糕等菜。其中,肉丸寓意“團團圓圓”魚寓意“年年有余”,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吃團圓飯時,全家人說著往事,歡樂無窮。吃完團圓飯后,還要進行祭灶王爺、拜佛燒香等習俗。
正月初一,街坊鄰里開始互相拜年,你到我家,我去你家,進門做個發(fā)財儀:“恭喜發(fā)財,身體健康”。初二開始就是各家親戚老小的來拜年,這時,最熱鬧的時候就來了,大人們聊天,聊著過去一年的收獲喜樂事,小孩們給長輩拜年領(lǐng)著紅包,互相玩耍著,好不熱鬧!
正月初一人們互相串門拜年,而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又要吃一次年飯,放鞭炮,也是年飯吃的越早越好。元宵節(jié)晚上,家家門口點著燈籠,人們吃著元宵預示著團團圓圓。
過完元宵節(jié)春節(jié)就結(jié)束了。大人們外出打工,孩子們?nèi)ド蠈W了,家鄉(xiāng)變得空蕩起來。這就是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風俗,難忘又有趣。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九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各自的風俗。在我家過年時,舞龍、貼春聯(lián)、掛燈籠、放鞭炮必不可少的。
在過年前的十幾天,家家戶戶開始大量置辦年貨,大人們還要買過冬的衣服呢。還要在過年的那天之前進行大掃除。到了真正過年的那天,大家都開始掛燈籠、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是為我們迎接新的一年,而燈籠是讓我們這年過得紅紅火火。不僅如此,還要在窗戶上貼福,而且要倒著貼,意味著福倒了,福到了。
春節(jié)吃飯前要先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吃飯時,小孩的嘴可甜了,他們走過去跟爸爸媽媽說新年快樂,就能得到紅包。吃完飯后,外面開始熱鬧起來,一條條長龍接二連三地從巷子里跑出來,彩色的龍頭歡勁地扭著,在大馬路上顯得格外引人入勝,路旁的煙花給舞龍的人們打氣,他們舞的更歡了。
每當?shù)搅顺σ雇淼氖c真是極為熱鬧,一大筒煙花排山倒海得飛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煙花飛快地沖向天空,炸開了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七彩的煙花炫染了整片天空,顯得格外美麗,一條長長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響著,在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趕走一只叫“年”的怪獸,喜歡在過年時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過年時放鞭炮。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一個不一樣的春節(jié)習俗。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十
新年是國內(nèi)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由于新年可以收壓歲錢、貼春聯(lián)、放煙火、吃年夜飯……目前新年就快來到了,我心里不由得欣喜。
大年夜上午,我和父親在大門上貼起了春聯(lián),掛起了燈籠,家家喜氣洋洋。下午,父母特別忙,忙著包餃子,籌備年夜飯,當然我也不閑著,把我們的房間全打掃一遍,把地拖得干干凈凈,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夜終于來了,舅媽家、姥爺家和大家家圍著圓桌旁,吃著豐盛的菜肴,大伙有說有笑。8點鐘,全家都守在電視機前,一邊吃瓜子,一邊看春晚。晚會上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歌舞、雜技、魔術(shù)、小品……看到他們的表演,不由得想起“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諺語。快到12點,外面鞭炮齊鳴、震耳欲聾,我在窗戶口放眼遠眺,只見無數(shù)的煙花在城市的上空綻放,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一眼望去,整個黑夜金光閃閃。我特別激動,快點叫著父親同我去放炮竹,辭舊迎新。來到樓下,父親把煙火放在平地上。一只特大號的煙火點燃了,只聽“咝”的一聲飛上天,展開了艷麗的火花,有赤、橙、黃、綠、藍五種顏色,真是絢麗多彩,此時此刻,整個天空,仿佛是彩色的世界,好似仙境通常。我萬分激動、興奮,也拿起小煙火自己放了起來。這個夜晚使我感覺到了熱鬧的春節(jié)氛圍。
大年初中一年級,我起了個大早,和父母趕著去向長輩們拜年,同時我也收到了不少壓歲錢,我真開心呀!
新年春節(jié)可真豐富啊!既看到了五顏六色的煙花,又收到了不少壓歲錢,還看到了精彩的春晚。不過,過了年,我也大了一歲,要懂事了,要在學習上愈加努力。期望下一個新年能趕快到來??!我愛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