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出色的作文需要經過反復推敲和精心雕琢,才能呈現出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表達。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不同的寫作思路和技巧。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一
周末,媽媽與她的幾位同事相約,同游黃山。其中有幾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小伙伴,我覺得正合我意,因此,我也隨行同去。
數日清晨我們早早起床。天還蒙蒙亮,空氣中帶著幾分涼意,遙看黃山,山上云霧繚繞、如夢如幻,讓我心馳神往,真想早點置身其中!
心動不如行動,我們迫不及待地趕往黃山。可是,當我們到時,云谷索道那兒已經黑壓壓地排起了“長龍”。我們只得耐心等待。一個小時后,我們終于如愿以償地坐上了索道。我激動地跳向纜車,向目的地奔去。纜車越升越高,美麗景色盡收眼底:色彩豐富的花草樹木向我們招手,特別是高大挺拔的松樹,它們的“長相”千奇百怪,卻不失一番風采。連最美的天都峰、蓮花峰和光明頂都被我們一覽無余。
我們下了纜車,就進入了西海大峽谷。西海大峽谷是黃山最精華、最深邃的部分。一進入西海大峽谷,山路就變得十分陡峭,行路異常艱難,許多路盡在山峰之間,好像斧頭劈開似的,大多數的路全是在懸崖是人工建設的棧道,下面就是萬丈深淵。我每走一步,腿都直打哆嗦,有時,不經意間看到了底下的景象,心里就不禁打了寒顫。峽谷內怪石嶙峋,真叫我眼花繚亂!突然,路上有一棵松樹擋在了中間,我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走過去。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山路行走,終于到了谷底,回頭看到狹窄的棧道,我們都不敢相信,我們竟然走過了這么難走的山路!
我們準備下山了,大家一個個都變成了瘸腿。隨著一路的礦泉水越來越便宜,我知道我們即將告別黃山了,心里依依不舍。黃山,再見!
上一篇:假如我是老師。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二
上周末,我和爸爸去登了黃山。
首先我們爬到了一個叫“西海大峽谷”的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只倒著的靴子,我聽說這個背后還有個故事:“那個鞋子就像一位軍人在洗她的靴子。”旁邊還能看見了一個白球,在這個白球的不遠的斜線上,就是“天狗望月”了,“天狗望月”不像一只天狗望著月亮,我覺得應該叫“木頭望月”,因為他筆直的像棵樹。
還有一個是駱駝山,他長得很像駱駝,他兩邊鼓起來,頭望著遠處的幾座山峰。
我在黃山,看到了幾座山峰上的周圍環繞云朵,就像瀑布一樣從山峰上流下來;一朵朵白云連成一片,就像一條河流,靜靜地躺在天空上。
還看見了“金雞叫天都”,他離仙桃石的距離非常近,他是幾塊石頭連成一個大公雞的形狀,它的旁邊是天都峰,他仰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的啼叫!
我在一個陡峭的位置看見了猴子觀海,他在一座非常陡峭的山峰上望著云海,只不過我有點奇怪的是,他的下方是一座城市,我覺得應該叫“猴子觀城”!
我們還看見了一顆怪松,他是一棵樹,它中間空了,上面又彎了個彎,繼續往上長!離這不遠,有一個空中旋梯,他周圍沒有任何東西的情況下,在空中搭了一個樓梯,樓梯很陡峭!往上爬,我們又看到了一個怪松,他像一個剛洗完頭發的少女在梳著頭發,她的頭發偏向一邊!
接著我們又往上爬,不久之后,就來到了一個叫仙桃石的地方,仙桃實在很在很高的山峰上呢,左上半部分,被人咬了一口,雖然我不知道是誰咬的,但是課文里說她是從天空中飛下來的大桃子,我想應該是天上的神仙咬的吧。
這就是我的黃山之旅,黃山太壯觀了!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三
從安徽一路向南走去,嶺地逐漸起伏,道路越發彎轉。茶壟,蔗田,桔園,不知名的山嶺,但是期待的心,早已被想像填滿。終于在幽谷處下了車,站在黃山腳下,凝神遙望,但見峰巒疊嶂,重疊環繞,山路蜿蜒深邃,游人無數。
走過數程,進入西海大峽谷。這里有著名的一線天,和網紅小火車。初到此處,便覺磅礴之勢。峽谷好似一個大井,四周有群山環繞,中間深不見底,只隱隱約約地看見一把把雨傘五顏六色地插于巖壁。走在棧道上,扶著石欄桿,雖不往外看,卻也有一種恐懼。再用一小時,走至“一線天”。那里四周巖壁潮濕,唯獨上方有一道口子,被云霧遮擋,空氣卻格外清新。石階陡峭,僅供兩人并排而過。凡至者,無不感嘆其妙。最后從山谷底向上看,只覺得山格外的高,人類如此渺小。山路十八彎,在這里也是一樣。一道道小路環繞在壁邊,好似一個漩渦,直到小火車站。
次日到達光明頂看日出,我帶著攝像機,占好了一個位置。起初,天空中灰蒙蒙一片。四周的山峰上有一兩絲云霧,環繞在山峰左右。沒有太陽的地方涼嗖嗖的,呼出的熱氣瞬間化為云霧,繚繞于空中。過了好久,只見太陽從西邊露出了半邊臉,好像還要賴床似的,嫌棄那一群等候多時的游人。太陽最初散發出的光芒只照亮了云霧,暗黑的天空被照成深藍。太陽好似要給自己弄一個舞臺特效,在峽谷照的云彩五顏六色,紛紛逃竄,它炫弄著,站了出來。
太陽整個出來的一剎那間,我看到無數相機拍下了這美麗而又激動人心的時刻。朦朧的霧已散去,只見太陽在灰色的云海中慢慢升起,灰色的天空被照亮了大片。松樹,小草,巖壁,山峰,都被映紅了。天空萬里無云,只有光芒四射的太陽唱起了歌。它自顧自地散發出前所未有的溫暖,照得一棵棵松樹深綠,似乎所有在太陽底下的,都是生機蓬勃的。此時的太陽,雖依舊能直視,卻光亮了幾倍。
太陽一點一點向上升,越升越高。放眼望去,太陽是多么的耀眼、多么的明亮。它再次打開嗓門,用光線唱起了一首洪亮的歌聲。它不再是原先的小蛋黃了,它變得越來越亮,直到成為一個大火球。它用溫暖喚醒了整個世界,并用強大的身軀趕走了黑暗的生物。此時,已經六點了。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里,我親眼見證了太陽從地平線升起來的景觀,在場的所有人無比欣喜若狂,回味著那自然現象。
這就是連綿不絕的黃山,它不僅風景秀麗,還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真是”今日黃山游不得,三十六峰空待君。”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四
五一長假中,爸爸媽媽帶我去黃山玩,那里的景色真讓我過目難忘啊!
尤其是黃山日出的美景更讓我印象深刻!
那天我們到達黃山已經是下午了,而且黃山上面的賓館也住滿了,我們只好住到山下的賓館。當天晚上我很早就睡了,凌晨三點,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賓館門前,跟著導游上了車子,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我們坐上纜車,到達山頂。我們的屏住呼吸,等待著日出的到來時刻。漸漸地,煙云悄悄隱退,山行樹影,時隱時現。天邊已是火紅的一片,彩霞萬象,有的象奔馳的駿馬,有的象仙女飄蕩,有的象玉樹瓊宮。千姿百態,讓人遐想無窮。此刻,游人們都架好像機,等待著激動人心的時刻。忽然間,從海天相接處躍出一個紅點,慢慢的紅點變成一個弧行光盤,在冉冉升起中變為半圓,到后來,就變成一個大紅球,躍上了天際,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啊!人們都快按像機,想留住這人間難得一見的美景。
我也被這壯觀的場面激動了。日出,是新一天的開始,充滿希望,也充滿光明。它給人們帶來溫暖,也給大地帶來生機。
黃山日出的美景,會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五
秋日的余暉照在火紅的楓葉上,染紅了整片天空,但它終于會落下去;春雨時分,大地充滿生機,雨絲劃破凝重的氣氛落下,但它終于會停止;冬陽剛剛升起,伴著一聲雞鳴,把溫暖撒向整片大地,灑在雪上的金黃,溫暖著人的心,但它終于會消失。
有人說“美景的消失,意味著它會再來!”但是它永遠也不會像第一次那樣美了。
當你第一次走在林蔭小道上,你會想,盡頭是一片花海?一座池塘?一片草地?還是沒有盡頭?第二次踏上這條小路,你就如同看透了這世間紅塵燈火之謎的人一樣,厭倦、反感,你明白盡頭是一座有著無數鮮花的花海,可你卻不那么興奮了!
花開了,就會謝去!同樣,賞過一次的美景,也只會在夢中才能出現了!
會下棋的人永遠不會與不相實力之人下,因為結果已定,沒有了意思,對于那些只為輸贏的棋手,他們只是在看哪一朵花開的美,卻不知一株怒放于高原之上,而其另一株謝落在人們的溫室中。很多人會與自己下棋,因為他永遠不明白黑白之勝負,紅黑之輸贏,他們在于享受過程。
村上春樹經常去釣魚,可他從不讓魚上鉤,他要的不是魚,要的是在山清水秀之中,聽著那潺潺水聲,望著那平靜湖面,嗅著那清新草香的那一顆平靜的心,他在與心對話,魚上了鉤,就打破了寧靜,雙方都在你死我活地拼,這不是釣魚,而是殺戮。
“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才是最好的生活狀態,花開了,就要謝了;月圓了,就要缺了;當一個人到達了頂峰,他就要下山了。世間萬物,自然規律,皆如此,花開了,月圓了,就滿了,馬上也就缺了,所以,寧可保持在這半山腰的狀態,也不要往上拼命了,因為這不是最好的巔峰,但這是最好的狀態,往往不想放下的那些,才是最后值得去珍惜的,享受生活,即刻把名利失去,多么好啊!
但愿花,不要開滿;月,不要太圓!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六
一天,媽媽回來告訴我7月5日我們去爬黃山,我聽了好興奮啊!7月5日那天早上,媽媽把我從夢中拉了出來,因為我們要經過6小時的長途旅行,一路上我還可以繼續睡覺。
我們要到黃山了,這時已經是中午12點,我們吃完飯就開始登黃山,黃山真高呀,像巨人一樣高聳入云,黃山上真爽呀,舒服的山風吹在臉上,涼在心里。等我們站在黃山的最高處時,我感到小腿很累很累。這時想到一句話:不來黃山想黃山,來到黃山怨黃山,再到黃山是豬頭三。哈哈哈哈哈!
黃山上迎接我們的是迎客松,黃山上的巖石更是個個千奇百怪,山上的美景有的如仙女彈箏;有的像仙女曬鞋;有的如龜兔賽跑、夢筆生花;有的如火炬云又稱鴛鴦戲水圖;有的如仙女望月……最有趣的是夢筆生花,那個人的手上拿的是一棵長了200年的小松樹!
第二天,凌晨4:00我們就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因為我們要到山頂看日出。爬到半路,我的身子出現深紅色的警報,我好餓啊!但我還是堅持爬到了山頂上。人們開始猜哪個地方太陽會升出來,我們看到有一個山頭特別特別紅亮,就在那個亮點的地方,太陽慢慢的升起。那速度十分緩慢,突然又猛地升起,當人們以為太陽已經要加速上升,可太陽卻又升得慢了起來。不過這時的天空已是朱紅一片,這紅中帶橙帶紫,襯托了太陽那紅紅的臉蛋。人們個個拿起照相機拍了起來。
太陽終于升起來了,可人們還在議論那精彩的一瞬間……。
從黃山上下來,我們就去漂流。我真的好興奮好興奮。心里想:耶!我可以快快樂樂的打個水仗了。可萬萬沒有想到,漂流是這么刺激。
游玩很快結束了,我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不過我還想再登上黃山,再次體驗黃山的美景。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七
10月2日是我最難忘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阿姨姨父一起去了黃山。
那天早上我們五個人5點鐘就起來了,那時候外面的最低溫度是3度,因為天氣很冷,我們五個人就穿了很多衣服才開始出發。到了換乘中心,發現好多人在那排隊等車。我們等了半個小時才輪到。有云谷寺和慈光閣兩個終點站。我們選了慈光閣,聽說這條路上山有點陡。上車了,我很開心。因為馬上就可以看到那些奇石了。我只是從課文上讀過黃山,還沒有真正看見過呢。
25分鐘后,車子到達了慈光閣,我一下車心都怦怦的直跳,很興奮。在買票的門口,我看見了后面有兩座各周圍不一樣的山。兩座山像是假山,又像是畫出來的一樣,太漂亮了。我們的目的地是海拔1860米的光明頂,有很多人在等纜車。要排隊3個小時,我們選擇的是自已走上去。去光明頂要經過從容亭,立馬橋,半山寺,小心坡,百步云梯等很多景色。
在立馬橋那我還看見了九龍瀑,我數了一下,怎么數出來有10個小瀑布了。那不就是10龍瀑了嗎?百步云梯的地方很陡,我都是小心的扶著石頭過的。快到下去的時候,我都是和爸爸半蹲著走下去的。然后就發現好多人在排隊了,原來是要過一線天,一線天很窄很陡,只能一個人一個人排隊過。因為是放假人多,我們排了2個小時,排隊的時候我在旁邊的小樹林里還看見了小松鼠。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小松鼠。很開心。一線就是在兩座山的中間有一條很陡的路,而且兩座山中間還有一塊石頭,看起來好像要掉下來的樣子。我走到那的時候我都開始發抖。我都擔心石頭會掉下來。
我們還看到了迎客松和送客松,山上還有很多松樹,它們都長在石頭上,生命力很強。他們都是往太陽照射到的方向生長著。山上的風很大,把我們穿的雨衣吹的嘩嘩響,但是這些松樹都不怕。因為我們去的時候天氣不好,山里的霧也很大,很多漂亮的景色都沒有看到,很可惜。
下山我們是坐纜車下來的。整個纜車線路是2665米,落差有775米。我們是8個人坐在一個纜車里,大概10分鐘后我們就到了山底。然后又坐了景區的換乘車回去了。
我覺得黃山很漂亮,下次我還想來。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八
說起家喻戶曉的黃山,大家一定立刻想到千變萬化的怪石,蒼翠勁的奇松和云霧繚亂的云海。今天我來到黃山,我才真證領略到了黃山之美。
我們從玉屏索道坐纜車上山,索道兩邊有數不清的松樹,那松樹玉潔松貞,鶴骨松姿,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在看看旁邊的山,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到了山上,我們披上外套,就開始了黃山之旅。
我們先來到了玉屏樓,玉屏樓的左側就是黃山“國寶”迎客松。這迎客松倚青獅石而出,是黃山標志性景觀。迎客松樹高10米左右,胸徑0。64米,樹齡已有800多年,一側枝椏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寬容大度,姿態優美。
我們還看到了送客松,陪客松,盼客松……真是千姿百態啊!
“終于到住宿啦!”我激動地叫著。當時已經是晚上7點了,我們吃了晚餐,雖然很普通,但是在黃山上吃晚餐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吃完晚餐,我們就像病人一樣躺在床上睡覺了。
“兒子,起床啦!”
隨著媽媽震耳欲聾的叫聲,我迷迷糊糊的起床了。我們吃過早餐,就上丹霞峰看日出了。
過了好久,日出還是沒來。天都亮了,看來今天不適合看日出。
我們繼續爬山,爬到了黃山最高峰——光明頂。從光明頂往下望,真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啊!
終于下山啦!我們經過了飛來石,那巨大的奇石,真是壯觀啊!
就這樣,我們坐著云谷索道的纜車下山了。
雖然這次有許多遺憾,但是,我相信,我下次還回來挑戰這巍峨壯闊,千變萬化的黃山的!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九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在天上的皇宮里,有一位仙女,因為她喜歡彈琴,所以皇后娘娘讓她去皇宮里彈琴,因為她琴彈得很好,皇后娘娘恩準她去凡間日游三天,于是仙女便去了黃山游玩。在黃山仙女看見了很多美麗的風景和奇怪的石頭很喜歡,一時興起便于黃山山頂彈起了琴。很快三天就過去了,被黃山美景吸引住的仙女還沒有回到天上皇宮,皇后娘娘很生氣,就把仙女也變成了石頭,這就是“仙女彈琴”了。
“老人采藥”,在一座山上有一位老人,他今天要上山采藥。他走到了一座陡峭的山上,看見有很多種草藥,就都采了一些,一直到天黑他才背著這重重的草藥回家。
“金龜探海”,山上有一只烏龜,它有著金色的龜殼,它走到山邊望著茫茫的云海,像是要想跳下去看看海底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
自安徽一路向南,嶺地逐漸起伏,道路越發彎轉。半山的茶壟,整齊的蔗田,收獲的桔園,路旁小院的柿樹上,綴滿橙黃的果實,不知名的遠山近嶺,從眼前一一閃現,望斷南飛雁,不曾抵達,期待的心,早已被想像填滿。
終在幽谷處下了車,站在黃山腳下,凝神抬望,但見峰巒起伏,重疊環繞,山路蜿蜒深邃,漫山紅葉,織就了深秋的彩錦。靜立半坡,倚在古老的松下,只覺自然造物博大,人是那樣的低矮渺小。
循級而上,半山處停駐,見索道橫跨山巒,懸空承載人往復來去,好一個穿云越谷的云谷索道!想像著,半空凌駕,在千米高空眺望山嶺,不曾登臨,心已慌跳。未及思想太多,轎廂忽的啟動,心隨之悠蕩起來,廂內乘坐數十同行,一時都噤了聲,再沒了方才的'談笑,仿佛一開口便錯失了美景。坐在一隅,緊貼玻璃窗,膽怯下望,那樣快速的運行,瞬間掠過急緩的山坡,深邃的峽谷,多彩的秋色,蒼翠的松林……淡淡的霧靄,縹緲的浮在山巔,恍如期許的夢幻,曾經真切的向往,而今就在眼前。
登臨白鵝嶺,但覺高處不勝寒。清冽的山風,了無阻擋的輕拂,和著風的號子,漫山松林簌簌淺唱。雨狀霧,霧狀雨,行走間,就那樣隨風撲面,粘濕了面頰和衣衫。匆匆穿了山下早備的透明雨衣,才發現,崎嶇的山路上,盡是五彩通透的形象。于是,不辨身影,尋了聲音來感知彼此。清涼的雨滴,不時從松端落下,那是山借雨霧的別樣招呼嗎!恭候眺望迎客松、依依話別送客松、并肩齊眉連理松、清雅彈奏豎琴松……知名或不知名的漫山蒼松,清頎、偉岸、挺拔、孤傲,深深扎根在瘦土巖隙,成為山的形象,山的代言。站立松下留個影,松峁然無語,人的心中,卻刻下一生難忘的印記。
抓撫石欄,依山勢上行,等待穿越那一線天。越往上走,山路越發險陡。站在盤踞的巖石眺望,山谷深邃,不辨方向,山形混沌,樹影依稀,迷蒙的天宇下,旋轉升騰的是雨的精魂。揮動雙臂,觸摸懸浮的雨霧,隱約感知了風的流向。恨不能生出飛鳥的翅膀,飛越緩行的隊列,快些臨近。此時,招呼前行的伙伴兒,再沒了夸張的呼應。但見石階垂蕩,空落陡窄,恍如垂掛的懸梯,任年輕人走來也小心翼翼,緊握兩側石欄,踩踏前行腳印,螃蟹狀橫行。再不敢大聲說笑,仿佛說了笑了,便會增加行走的艱險。此時,霧靄越發濃郁,光影越顯黯淡,屏息站定,抬頭仰望,見兩扇深褐陡崖,直指高空,透過依稀雨霧,一線清亮的弧光,縱橫醒目,仿佛遠古開天的裂隙……走出回望,起落的心,逐漸平靜,遠離塵世煩擾,這一刻,只剩下靜默的思想。
山間的黃昏,來得那樣迅速,那樣了無聲息,恍惚行走間,漫山雨霧緊隨身后,一路追籠上來,不知不覺,松也肅穆,石也黯淡,影也婆娑。置身山頂開闊處,不辨星光,雨霧氤氳,挾裹了遠山近嶺,風輕輕拂過松林,如隱隱的濤聲。腳下秋蟲呢喃,不知名的鳥兒,偶爾在林間高聲說著什么,潮濕的夜幕,就像墨汁一樣濃。入住在山頂,屋子簡樸得有些原始,和衣躺下,回想行走來時路,山的影子,風的呼吸,松的執著,霧的裊娜,恍惚依然在近前。夜色幽寂,難忘點滴回憶。
盼望著,天開云散,光明頂上待日出。一早醒來,雨霧仍蒼茫籠罩,清晨如夜晚一樣墨黑。山風凜冽,晨暮里尋了石階,一級一級前行,朝向破曉的東方。相互的提攜支撐,趨散了彼此的黑暗。走了許久,山路逐漸清晰,樹影依稀可辨,遠山起伏綿延,但風的后面是風,雨霧的后面仍然是雨霧,望日終留遺憾。一路走來,煙雨霧氣,淺顯林間,彌漫山谷,山岳盡失巍峨。清涼臺臨風,排云亭覽霧,煙云浩渺,大象無形。遠遠眺望飛來石、仙人對弈、夢筆生花、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梯……峰林形象,忽隱忽現,豐盈的想像,在雨霧的另一端。
在山坡上駐足,眺望的瞬間,云霧被風輕輕撥散,一時間,云朵隨風飄移,蒼松栩栩挺拔,山川嶙峋突現,山隨云動,清奇如畫,大自然賦予世間的美,盡在黃山體現。最是遺憾,不遠千里,卻趕上了黃山的雨霧天氣,踏行也短暫,甚至沒能走近飛瀑山泉,那精心選購的畫冊和光盤,便成為值得珍藏的記憶。
在那個日落的黃昏,在黃山腳下,行走的腳步不舍向遠,起伏的心,苦苦追尋飛鳥的翅膀,飛越重疊山岳,放逐心愿。
期待,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再讀黃山。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一
我的家鄉在安徽,那里有一座聞名中外的山,叫黃山,那里的景色異常美麗,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拿“仙桃石”來說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塊巨石,那模樣,簡直比真正的猴子還真。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的蹲在山頭,呆呆的望著翻滾的云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那塊巨石真像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一動不動的站在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到太陽升起的時候,在一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統統變成了一只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們伸著長長的'脖子,對著天都峰沒完沒了的啼叫。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其實,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什么“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石,正靜悄悄的待在那,等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二
說起家喻戶曉的黃山,大家一定立刻想到千變萬化的怪石,蒼翠 勁的奇松和云霧繚亂的云海。今天我來到黃山,我才真證領略到了黃山之美。
我們從玉屏索道坐纜車上山,索道兩邊有數不清的松樹,那松樹玉潔松貞,鶴骨松姿,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在看看旁邊的山,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到了山上,我們披上外套,就開始了黃山之旅。
我們先來到了玉屏樓,玉屏樓的左側就是黃山“國寶”迎客松。這迎客松倚青獅石而出,是黃山標志性景觀。迎客松樹高10米左右,胸徑0.64米,樹齡已有800多年,一側枝椏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寬容大度,姿態優美。
我們還看到了送客松,陪客松,盼客松……真是千姿百態啊!
“終于到住宿啦!”我激動地叫著。當時已經是晚上7點了,我們吃了晚餐,雖然很普通,但是在黃山上吃晚餐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吃完晚餐,我們就像病人一樣躺在床上睡覺了。
“兒子,起床啦!”
隨著媽媽震耳欲聾的叫聲,我迷迷糊糊的起床了。我們吃過早餐,就上丹霞峰看日出了。
過了好久,日出還是沒來。天都亮了,看來今天不適合看日出。
我們繼續爬山,爬到了黃山最高峰——光明頂。從光明頂往下望,真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啊!
終于下山啦!我們經過了飛來石,那巨大的`奇石,真是壯觀啊!
就這樣,我們坐著云谷索道的纜車下山了。
雖然這次有許多遺憾,但是,我相信,我下次還回來挑戰這巍峨壯闊,千變萬化的黃山的!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三
星期六早上,天還沒亮,我和媽媽就早早地起床了。我們要去游黃山。
一路上,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不住地和媽媽嘮叨著黃山的美麗。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
終于,車子來到了黃山腳下。草草地吃過午飯,我們的隊伍就出發了。乘著景區內的車來到慈光閣,這時天空中飄起了蒙蒙細雨,接著又乘索道到了玉屏樓。我們乘坐的纜車被濃霧包圍著,外面的景色時隱時現,出了車廂才明白我們剛從“云”里鉆出來。
我往下看云霧翻滾著,一座座險峻的山峰矗立在云端,身旁的松樹是那么蒼勁有力,我感覺猶如身處仙境。這時導游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在海拔1300多米的高度了。
我們跟著導游一步一步登上了石階,隨處可見奇形怪狀的石頭和蒼勁挺拔的松樹。黃山上“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一棵半徑足有五六米的大松樹伸展著枝干,像一把巨型傘在對過往行人說:“進來避雨吧!”英姿颯爽的迎客松伸出手臂對每一位游客說著歡迎詞,我在迎客松旁流連往返。龜兔賽跑、松鼠跳天都、豬八戒、鯽魚、小平爺爺的側像等,這些都是怪石自然形成的,形狀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飛來石真如天上掉下來一樣落在一塊平坦的大石頭上。一塊長得像雞大腿的巨石讓我垂涎欲滴。
經過艱難的攀登,終于登上了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只可惜找不到張無忌和朱元璋。(最高峰蓮花峰和最險峰天都峰都因封山而沒上。)光明頂海拔1860米,上面有一個我國最高的氣象站,我們馬上讓導游去了解天氣情況,得來的消息既有失望又有驚喜:明天我們欣賞不到美麗的黃山日出,但是將看到雪景,今夜將下雪。當晚我們住在北海的獅林大酒店。
第二天早上,我們早早地起來,來到外面。哇!白茫茫的一片,真美!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奇松怪石在白雪的包裹映襯下,顯得分外美麗妖嬈。雄壯威武的黑虎松也變得溫柔起來。我們在白雪的世界里盡情地玩著樂著。
由于山路上積滿了雪,出于安全考慮,我們又乘纜車回到了山下,就這樣結束了黃山之游。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和媽媽嘮叨起來,我對媽媽說:“下次我還要去黃山,我要去看日出,還要去爬蓮花峰天都峰。”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四
來到黃山,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之中。那盤根錯節的古松,縹緲翻騰的云海,巍峨險峻的山峰,栩栩如生的奇石……多么奇異迷人啊!但最使我贊嘆不絕的卻是奇峰和怪石。
黃山號稱七十二峰,各有各的名稱。至于怪石,則無以數計,僅前人留下名稱的就不勝枚舉。奇峰怪石又與云海古松互相媲美,如同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當親眼看見大自然這一件件杰作之后,我不由驚呼:大自然啊,你真是世上無與倫比的最偉大的雕塑家!
天都峰,是黃山第一險峰。來到峰腳下,仰望天都,只見峰櫻云霧繚繞,上山的石道猶如一條白色的綢帶,垂直地飄落下來。一陣風吹來,云煙四散,我一眼就看見了峰腰突起的兩塊巨石,一大一小,叫“童子拜觀音”。看!大石象個古代女子,儀表端莊,合掌閉目,真和《西游記》里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小石象個小孩,躬身膜拜觀音。嘿!真不比杭州靈隱寺大殿上的童子拜觀音差哩!
登上天都峰腰,無意間一回頭,玉屏峰跳入我的眼簾。啊,好似蓬萊島,不,它比蓬萊更美麗。它象一塊晶瑩的白玉鑲嵌在千峰萬壑之中,玉屏樓后,一塊筆直的絕壁,如同一塊巨大的屏風,在立在峰巔之上,故有“天上玉屏”之稱。想必這里過去定是再皇大帝的行宮,玉皇大帝就坐在這玉屏前,喝著黃山的甘泉,聽著百鳥的歡叫,觀賞著這在天宮所不能看到的景色哩!
下了天都峰,二來到鰲魚峰前。從對面山頭看鰲魚峰,只見一個巨大的“整魚頭”矗立在眼前,虎視耽耽,齜牙咧嘴,仿佛一張嘴,“啊嗚”一口就要把你吃掉似的,令人膽戰心驚!
離別了鰲魚峰,又走了一段路,我無意間往后一看,咦,“鰲魚”怎么馱了只小“烏龜”?那“烏龜”得意洋洋地昂著頭,似乎在說:“你們這些人呀,見了鰲魚就怕成這樣,哼,真沒用,瞧我,騎在它背上也沒啥哩!”
到西海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清涼峰上的清涼臺。遠望對面的始信峰,只見山凹中突起幾塊怪石,中間一塊象張桌子,旁邊坐著兩個老人,都穿長袍子,大把的胡須,倒真象神仙哩。他們正聚精會神地下著棋,一個凝神思考,另一個舉著一枚棋子,可這棋子舉了幾萬年都沒放下呢!仙人后面還有一個“人”,正背著只大口袋,低著頭向前走。仙人的口袋里總是裝著寶貝,所以此景就叫做“仙人進寶”。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五
晨霧還未散去,空中又飄起了朦朧的'雨絲。
天灰蒙蒙的,一切都罩在霧氣里,只有形狀之分沒有虛實之分;只有深淺之分沒有顏色之分。世界變成了一張白紙,而黃山則變成了一幅壯麗的水墨畫。
畫中的松筆直、挺拔,直插云霄。松枝平著向外長,幾乎沒有斜著長的,如果把樹干遮住,松樹還真像松鼠的寶塔呢!像是要證明自己的“寶塔”很舒適,一只小松鼠突然從石頭后面躥出來,一口氣爬上樹頂,消失在雨霧中。
遠處的山峰若隱若現,像幻影,又像實物。有時,那些山峰仿佛近在咫尺,一伸手就能摸到;有時,那些山卻遙不可及。過了一會兒,那些山峰消失了,像水霧一般蒸發了;或者,那就是顏色較深的霧。
霧中的深淵像茫茫的大海,給人的感覺是愜意,是安全,讓人想要將自己置于其中。霧中的深淵才真正得深不見底,感覺深淵的底部比什么都深,或者沒有底部,這卻讓人更覺得愜意。
霧散了,可雨還在下著。
幾棵小樹顯了原形,枝子上掛滿了露珠,晶瑩剔透。一切不再是幻影,一切又變回了現實。
雨中的黃山,的確是一幅壯麗的畫卷。
雨停了,感覺自己如夢初醒。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六
游過黃山,腦子里只剩下一個“奇”字。
水是奇的。黃山的九龍瀑,在兩峰之間的懸崖上奔流而下,整條瀑布共分九折,一折一瀑,一瀑一潭。如同一個活潑可愛的水娃娃在滑滑梯,他滑得可真起勁啊,連我都躍躍欲試。
松是奇的。黃山的迎客松遒勁挺拔,蒼翠奇特,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它們站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之巔,歷經了一千多年的風雨雷電,夏陽冬雪,仍然郁郁蔥蔥。它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張開雙臂,以優美的姿態和慈祥的表情熱情地廣迎四海賓朋,傳遞著真誠的友誼。
黃山的美,美在奇石,美在奇水,美在奇霧。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七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山-寫景作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當你觀賞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時,就像走進了連綿不絕的畫卷。
一進入黃山,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飛流直瀉的瀑布懸掛在巖壁上。它如同一條銀色的綢緞,從云里抖落下來,夾雜著嘩嘩的'流水聲,奔騰而下,氣勢雄偉,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啊。瀑布順著山溝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那一池子水真清,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見。
黃山的松在黃山四絕中最有名。黃山奇松在斷崖絕壁上依勢生長,剛毅挺拔,造型奇特,富有藝術魅力。迎客松是黃山最有名的松樹,它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依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開雙臂,熱情地迎接著我們的到來。往山下走,我們還目睹了黑虎松、豎琴松、龍爪松和團結松的風采:黑虎松如同一只怒氣沖沖的黑虎,霸氣側漏,氣勢不凡;豎琴松則與黑虎松截然不同,它像一架豎琴矗立在半山坡,奇松主干直挺,頂如傘狀,另伸一千,形作倒u狀,形似豎琴,等待著人們來彈奏出一曲曲優美的樂章;龍爪松高大挺拔,身形魁梧,因根部破土而出,酷似龍爪而得名;團結松鐵根盤結,五干圍抱,枝葉茂盛,團團簇簇,狀若兄弟五人相互擁抱,人稱團結松。
黃山的云海又是一番景象。近看,層層濃霧圍繞間,把那些奇峰異景遮掩地無影無蹤,微風拂過,霧氣四處飄散,種種奇妙景象又展現在眼前;遠看,朵朵白云像縷縷輕柔的白紗,圍繞山巒,欲遮還迎在云海中若隱若現,像睡夢初醒的少女,優美盈盈,神秘莫測;高處看,就像波濤滾滾的大海,一座座崇山峻嶺只露出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島時隱時現在云霧繚繞之中,恍如處在仙境一般。
黃山,以蒼翠挺拔的奇松、鬼斧神工的奇石、變幻莫測的煙云、噴涌不絕的泉水而著稱,獨特奇異的美景令我們駐足觀賞,流連忘返。黃山是當之無愧的人間仙境啊!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八
黃山,以雄偉壯麗馳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臨游覽啊!沒想到,我居然有機會和媽媽一起去游覽,真另人興奮啊!
黃山的云海也很美麗,進看它像層層濃霧,把那些奇風異景遮得無影無蹤,大風吹過,霧氣飄散,種種奇妙景象又忽然展現在眼前......
黃山游記寫景范文(19篇)篇十九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而人們對黃山的奇松,更是情有獨鐘。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瀟灑、挺秀的身影。
在玉屏樓前的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由玉屏樓左側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15米;西面兩棵,干圍1米。冠幅直徑均為5米。四棵古松,猶如四位美麗的仙女下凡,亭亭玉立,長年累月在此陪伴游人觀景。
送客松高4.8米,樹齡約450年,立于玉屏樓右側道旁,虬干蒼翠,側伸一枝,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似乎在作揖送客,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別。
我們都知道,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能長出植物,可是黃山奇松則是從堅硬的石壁長出來的。它們有的長在峰頂,有的長在懸崖峭壁上,還有的長在深山幽谷里,可是它們不管長在哪兒,都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而且不管哪一棵都有它獨特的天然造型。黃山松的種子被風送到花崗巖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鉆勁,在那里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巖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后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巖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巖石,把巖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后,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巖縫中存活、成長。
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奇松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扎根于巨巖裂隙。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臥、忽起,正所謂“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山東青島李滄區金水路小學六年級:俏皮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