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用來形容清明節的樣子,再貼切不過。
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雖然沒有上面詩中描寫的景象,但是沉重,悲痛的心情是少不了的。
每當回想起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英雄,和默默無聞被掩蓋在黃沙泥土下的諸位戰士,心中不免有些惆悵,有些悲傷。他們正在一步一步的遠離我們,但是歷史不允許我們忘記他們,一刻也不行。
在戰爭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那些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將自己的生死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的民族英雄就沒有現在的中國,就不會有中華民族。所以我們要用最赤誠的信去緬懷為國家作出貢獻的那些不求回報的革命先烈。
先烈們,你們在面對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時刻,是你們用你們那熱血和不屈的意志將敵人阻擋在外,是你們敢于對外來的入侵者說不,你們用行動證明了中國不是一個怯懦的國家,只是還沒有蘇醒而已,一旦中國崛起,那將讓全人類對中國刮目相看。
在歷史的長河中,你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你們中國或許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有了您——先烈們。
在此,請接受我的緬懷。讓您的精魂永留我心。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二
清明節前夕,老師帶領同學們去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一路上,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一位同學說:“烈士陵園是什么樣子呢?”其他同學立刻接過話:“應該很莊嚴吧!”“一定很壯觀吧!”“好期待呀!”當然,我也不例外,加入了討論行列。突然,老師大聲說:“快到烈士陵園了,大家安靜了,那里可是革命烈士安息的地方,大聲說話是對烈士們的不尊重!”同學們立刻安靜下來,列隊走進烈士陵園。
我們首先來到革命英雄紀念碑,向革命烈士們獻花,并列隊默哀三分鐘。接著,十多名同學依次走到紀念碑前,為大家講述革命英烈的感人故事。大家的演講都很精彩,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我是第二個上場,講述的是《英雄黃繼光的故事》。
瞻仰了革命英雄紀念碑,我們又參觀了牛蹄嶺戰役博物館。那些珍貴的畫像和照片,把我們帶回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尤其是一個沙盤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上面標有牛蹄嶺、漢江橋、安康城等,噢,原來那是指戰員們指揮戰役的“法寶”吧。另一個讓我肅然起敬的是一個學生作戰隊,他們也參與了牛蹄嶺戰役,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留下了傳世英名。
從牛蹄嶺戰役博物館出來,我們不約而同地把手中的小白花獻給英烈們,以寄托我們的哀思。
“同學們,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無憂無慮地讀書學習時,你可曾想過:今天美好的生活從何而來?”這是演講時的開場白。緬懷了革命先烈,我終于明白:正是英雄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我想:我們都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去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讓我更加堅信:信仰有著無窮的力量,信念編織出彩的'夢想。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三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于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涌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后,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活力,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期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并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并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很多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黨組織。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創立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托,幾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猛烈沖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五年級聯合中隊的隊員們來到了云居山浙江省革命烈士紀念館,緬懷那些為了新中國英勇犧牲的烈士。
行至山腳,大家便嚴肅起來。俞校長講完了掃墓的要求,我們就開始拾級而上。甬道就是石階鋪成的,一眼望不到盡頭。甬道兩旁種著青翠的柏樹,象征著革命烈士的精神萬古長青。
默哀完畢,少先隊員們向烈士紀念碑深深地三鞠躬,感謝他們為我們作出的犧牲。接著我們繞著紀念碑參觀了浮雕并且敬獻了親手制作的小白花,表達我們的哀思。
掃墓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革命先烈們堅強不屈的形象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革命先烈們舍身報國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好好學習,用知識做武器,長大后報效祖國!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五
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十二歲就有了功名,少年時便名冠一時,很受當地人們的尊重。
有一天,鎮上一位老紳士病故,喪主特派家人去請少年湯顯祖寫祭文。可偏偏另一個村子里有一位老農做壽,其子女也來請他去寫壽聯。顯祖一想,按理說,死者為大;可按情論,死者停靈多日,一篇祭文只要在出殯前寫畢就可,而做壽卻只能在當天宴賓客時使用,何況眼下壽星家生活艱難,拿不出什么潤筆費,我小小年紀,不可勢利。就回答那家喪主,他遲一天到,肯定誤不了事的。說完,湯顯祖先去了壽星家把壽聯寫完,這才連夜往鎮上趕。
再說鎮上那家,因為家產富有,來吊唁的親朋眾多。其中一位遠親狂生,自恃有些文才,聽說要等個什么湯顯祖來寫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區區小事,拿什么架子。”他吩咐仆人筆墨伺候,鋪開宣紙,洋洋灑灑,直寫到次日天明。
正自鳴得意呢,湯顯祖來了。狂生沒料到這么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當地好事的就慫恿湯顯祖也寫一篇。湯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陳詞濫調,矯揉造作,全無真意,心中很不以為然。也是年輕氣盛,便不客氣,只見他略一思索,拿起筆來,幾乎是一氣呵成,驚得眾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見了,自知技不如人,只好甘拜下風。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六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這次學校組織了一次活動,去濟寧烈士陵園掃墓。
早晨,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學校。有幾分高興,又有幾分肅穆。隊伍浩浩蕩蕩的從學校出發了。路程比較遠,平常我們誰也沒有步行過這么長時間,但同學們竟沒有一個喊累的,伴隨著一路的腳步聲,我們已經站在了“烈士陵園門口”了。同學們一個個的表情分外莊重。
我們整齊的在園內排好了隊,靜靜的參觀了葬在園內的無數著名烈士的事跡。但更多的是在戰場上為和平而戰死的無名英雄,為了戰斗,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當地的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是他們卻不求人們記住,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為我們的和平生活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我們班首先進入了烈士們的墓群區,放眼望去:無數個小小的土丘在這兒靜靜的挺立著,小土丘下裝著的是烈士們的偉大身軀,同時這里也裝著他們大無畏的精神,指引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去傳承這一寶貴的革命精神。
同學們五個一組圍在烈士墓前:鞠躬、獻花、靜默。然后解散。自由參觀烈士陵園。同學們的臉上莊嚴而肅穆。最后,大家集體拍照留念,走出了“烈士陵園”。
這次活動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意義是重大的,我們這一代這個時期人生的價值觀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它強烈地提醒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革命先輩用熱血、生命創造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同時也激勵著我們要好好學習,用自己的知識為和平建設貢獻也自己的一份力量,默默無聞的為人民、為祖國、為和平出力。
站在烈士墓前的我們,該想些什么?站在烈士墓前的我們,該說些什么?站在烈士墓前的我們又該做些什么?想得很多,要說的也很多,但我希望這些能化作一種動力,激勵著我們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我們的每一天,要自己漸漸變得強大起來,那么我們的祖國就會強大起來。
緬懷革命先烈,珍惜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展望明天,我們一定會使祖國的未來更加輝煌!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七
清明節前夕,老師帶領學生去烈士陵園緬懷革命烈士。
一路上,大家都在說啊說。有同學說:烈士陵園是什么樣的?其他同學馬上接過消息:應該很莊嚴!一定很壯觀!我很期待!當然我也不例外,加入了討論。突然,老師大聲說:要到烈士陵園了。大家都很安靜。這是革命烈士安息的地方。大聲說話是不尊重人的!學生們立刻安靜下來,大步走進烈士陵園。
我們首先來到革命英雄紀念碑,向革命烈士獻花,默哀三分鐘。然后,十幾個同學輪流去紀念碑給大家講革命英雄和英雄的感人故事。每個人的演講都很精彩,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掌聲。我是第二個上場的,講的是英雄黃繼光的故事。
我們參觀了革命英雄紀念碑,參觀了牛體嶺戰役博物館。那些珍貴的肖像和照片把我們帶回了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尤其是一張沙盤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標有牛蹄嶺、漢江橋、安康市等。哦,是指揮官和戰士指揮戰斗的法寶。另一個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學生戰斗隊。他們還參加了牛體嶺戰役,最后都英勇犧牲,留下了傳世的大名。
從牛體嶺戰役博物館出來,我們都把手中的小白花獻給英雄們,以寄托哀思。
同學們,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無憂無慮的學習時,你們有沒有想過:美好的生活從何而來的今天?這是演講的開場白。在緬懷了革命先烈之后,我終于意識到,是英雄們用他們的頭顱和鮮血,給我們帶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覺得: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去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讓我更加堅信信念有無限的力量,信念編織著輝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