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五年級聯合中隊的隊員們來到了云居山浙江省革命烈士紀念館,緬懷那些為了新中國英勇犧牲的烈士。
行至山腳,大家便嚴肅起來。俞校長講完了掃墓的要求,我們就開始拾級而上。甬道是石階鋪成的,一眼望不到盡頭。甬道兩旁種著青翠的柏樹,象征著革命烈士的精神萬古長青。
默哀完畢,少先隊員們向烈士紀念碑深深地三鞠躬,感謝他們為我們作出的犧牲;接著我們繞著紀念碑參觀了浮雕并且敬獻了親手制作的小白花,表達我們的哀思。
掃墓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革命先烈們堅強不屈的形象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革命先烈們舍身報國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好好學習,用知識做武器,長大后報效祖國!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二
四月五號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學校在四月一日(星期五)舉行了“緬懷革命先烈”掃墓的活動。
下午一點半,學校全體三年級學生和大隊部的干事們集合操場,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著少先隊隊旗,步行來到革命烈士陵園。師生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下,向革命先烈門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我們聽著老紅軍激昂的話語,了解了許許多多為祖國犧牲的烈士們的事跡,感動不已。
在宣誓儀式上,學生代表--白夢璐同學說出了我們的心聲,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高舉旗幟,沿著他們沒有走完的路奮勇向前,讓星星火炬代代相傳。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三
今天下午,我們五年級全體同學去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掃墓。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云居山上。是1985年新建的。來到紀念館,同學們都一反平時外出時活潑、愉快的習慣,一個個邁著沉重的步伐,整個氣氛莊嚴肅、肅穆。紀念館里,到處都是蒼松翠柏,它們象征著革命烈士們地精神萬古長青,永垂不朽。
悼念活動開始,我們緩步來到紀念碑前,唱國歌,默哀,在整個默哀過程中,我的心情很難過,革命烈士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在與反動派的斗爭中,他們英勇頑強,前仆后繼,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幾十年才建立了新中國,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他們卻沒有看到、更沒有享受到這美好的一切!
在向革命先烈們三鞠躬后,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握著小拳頭向革命先烈們莊嚴宣誓,并獻上我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革命烈士紀念館,腦子里不停地涌現出一個個先烈們的名字。
我要永遠記住他們。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四
今年的清明節父母別出心裁,除了帶我回老家寶山寨的祖墓掃墓之外,還帶我去寶山寨山頂的革命根據地緬懷了曾經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這是父母用心良苦地對我進行最實在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受益匪淺。
那天,我們繞著山路順勢而上,兩旁花草茂密,鳥語花香。在上山的途中,父親指著一棵樹告訴我那不是一棵普通的樹,而是當年紅軍用來傳遞信息的樹。聽了父親的解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烈士們曾經利用這棵樹來傳遞紅軍的各類宣傳單和情報。我想,這些烈士們為了革命戰爭能取得勝利,絞盡腦汁,跟敵人斗智斗勇的革命大無畏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
慢慢登上山頂時,感覺空氣無比清新,四周靜謐無比。只見青山肅立,綠樹長歌。走著走著,前面一個大洞口映入了我的眼簾,父親告訴我,那就是當年紅軍用來打游擊戰的洞,并要帶我進去看看。不知為何,一向膽怯的我竟然變得勇敢起來。洞口很小,我們只能躬身進去。洞內約有丈寬,如廳堂大小、置有案臺。父親繼續講解道,1927年,紅軍利用寶山寨險要的山勢和山高林密的有利條件,在洞中秘密召開會議。當年由劉光夏主持并開展游擊戰活動。為革命工作的順利進行爭取了主動權。劉光夏還在洞中寫了一首詩:“高山倒水流崗下,日頭一出藍勝青。此間疑是桃源洞,天地容我己出頭”來自勉,那是多么可嘉的革命斗爭精神??!頓時,我對這些革命烈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沒想到自己的家鄉當年還是紅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突然感覺有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
當走出洞口后,在父母的指引下,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靜靜肅立,把鮮花放在洞口,默默地向洞口深深地行三鞠躬禮,默哀三分鐘,真誠地表達了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感恩之情和懷念之情。
我站在山頂,心潮澎湃,眼前仿佛浮現出當年革命先烈奮勇殺敵的情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祖國今天的繁榮富強,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他們為國家、民族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雖然這洞口已成為歷史陳跡,但是它卻以可歌可泣的歷史鼓舞著人們的堅強意志,激勵著人們的愛國情懷。當我眺望寶山寨遠處的油茶基地、茗茶薈基地、梅子天下基地時,心想,這一幅幅美麗的風景圖畫,不正是寶山寨人們繼承革命先烈精神而建設的美麗新農村嗎?一陣陣山風吹來,令人神清氣爽,我頓感心胸寬闊了許多。父母教育我,要踏著先烈的足跡,牢記使命,傳承和弘揚我們中華民族頑強拼搏、機智勇敢、排除萬難、為祖國奉獻一切的大無畏精神。聽著父母的講述,我深深為自己之前的貪玩、懦弱、懶惰的行為而愧疚!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勤奮努力,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苦難,迎難而上,不斷進取,長大后報效祖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慰不朽的英魂。
下山了,我依依不舍地跟在父母的身后,不斷回頭盼望那讓人崇敬的圣地。今年的清明節確實讓我受益匪淺,父母對先烈們的崇敬之情和先烈們的偉大精神必將激勵著我奮勇前行。我在心里默默地念著:先烈們,安息吧!祖國的繁榮昌盛一定后繼有人!
緬懷革命先烈英雄故事篇五
清明節前夕,老師帶領同學們去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一路上,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一位同學說:“烈士陵園是什么樣子呢?”其他同學立刻接過話:“應該很莊嚴吧!”“一定很壯觀吧!”“好期待呀!”當然,我也不例外,加入了討論行列。突然,老師大聲說:“快到烈士陵園了,大家安靜了,那里可是革命烈士安息的地方,大聲說話是對烈士們的不尊重!”同學們立刻安靜下來,列隊走進烈士陵園。
我們首先來到革命英雄紀念碑,向革命烈士們獻花,并列隊默哀三分鐘。接著,十多名同學依次走到紀念碑前,為大家講述革命英烈的感人故事。大家的演講都很精彩,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我是第二個上場,講述的是《英雄黃繼光的故事》。
瞻仰了革命英雄紀念碑,我們又參觀了牛蹄嶺戰役博物館。那些珍貴的畫像和照片,把我們帶回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尤其是一個沙盤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上面標有牛蹄嶺、漢江橋、安康城等,噢,原來那是指戰員們指揮戰役的“法寶”吧。另一個讓我肅然起敬的是一個學生作戰隊,他們也參與了牛蹄嶺戰役,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留下了傳世英名。
從牛蹄嶺戰役博物館出來,我們不約而同地把手中的小白花獻給英烈們,以寄托我們的哀思。
“同學們,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無憂無慮地讀書學習時,你可曾想過:今天美好的生活從何而來?”這是演講時的開場白。緬懷了革命先烈,我終于明白:正是英雄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我想:我們都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去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讓我更加堅信:信仰有著無窮的力量,信念編織出彩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