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與動物作文200字 與動物作文三年級篇一
我是一名小學(xué)生,當(dāng)你們捕捉到一只可愛的小動物的時候,你可否想過,如果你們每天都捕殺動物,照這樣的速度,我估計50年后的地球便不會再出現(xiàn)動物的可愛身影,所以,我們便失去歡樂,為此,請你們做到:
1.關(guān)愛動物,保護森林,讓茂密的森林成為野生動物的棲息護庇護場所。
2.保護植物,花草樹木,讓小動物在這個環(huán)境舒適的小天地盡情玩耍。
3.人人行動起來,積極勸說阻止,舉報各類破壞森林,傷害野生動物的行為,做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模范。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把地球建設(shè)成為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花城!
與動物作文200字 與動物作文三年級篇二
山竹特別喜歡小動物,她最喜歡孔雀、小狗和花中的蜜蜂。
她很喜歡孔雀,去動物園的時候,總是去給孔雀館給孔雀比美。只見她拎著裙子,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嘴里還說:“哈哈,怎么樣?你比不上我吧!”孔雀也不甘示弱,抖抖尾巴并展開來,似乎也在說:“我最美。”
山竹也喜歡小狗,姐姐在她生日的時候,爸爸送給她了一只比熊狗,雪白的卷毛,特別可愛。她每次放學(xué)回家,都會抱著小狗親一下,就像是見面禮一樣,她還給小狗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雪花。有一回,山竹去公園里玩,帶上了雪花,雪花開心的像個孩子一樣,在草坪上跑老跑去,還打滾,最后終于變成了一只黑狗,所以雪花又有了一個新名字——煤球。可現(xiàn)在雪花卻被送給了別人,山竹特別傷心。
她還喜歡小蜜蜂,她覺得小蜜蜂十分勤勞。每天都飛在花叢中采蜜,它一會兒采玫瑰蜜;一會兒采菊花蜜;一會兒躲在葉子下乘涼;一會兒又在花瓣上休息。山竹覺得自己太懶了,要像蜜蜂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
山竹自己也是一只動物,她屬牛,卻不輸勤奮的牛,不過她跟牛也很相似。牛喜歡吃草,她也喜歡吃素;牛早上勤奮,她早上也很努力;牛的脾氣很倔,她的脾氣也不好。
她的媽媽也是只動物,她的媽媽屬豬,不過她和山竹一樣,她和自己的生肖性格相反,她很愛勞動。每天起床第一句:“今天又是充滿動力的一天。”她還是只可愛的豬,有時候心情好,她就愛開玩笑,山竹說想養(yǎng)只狗,她就說:“人家小時候被狗追過,我怕!”山竹聽了立馬暈倒在床上。
山竹的姐姐屬蛇,蛇在冬天愛冬眠,她姐姐在冬天也愛睡覺,像是永遠睡不夠一樣。不過她姐姐卻很怕蛇,連蛇的照片也不敢看。
山竹的家就是一個動物園,一個生活和睦的動物園。
與動物作文200字 與動物作文三年級篇三
二戰(zhàn)中,一個年僅8歲的猶太女孩為了躲避納粹的魔爪,背井離鄉(xiāng),獨自逃進深山,意外地和狼結(jié)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米莎·迪芬塞卡今年70歲,從外表看她和普通人沒有什么不同。但她堅持說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我永遠也不可能和其它人一樣。我是大自然制造的一個錯誤。出門前我也會像別人一樣化妝,我和別人做著相同的事情,但內(nèi)心里我是個動物。”當(dāng)然,她指的動物是狼。
米莎的母親是個俄羅斯籍的猶太人,烏黑的眼睛,頭發(fā)又黑又長。米莎的父親是個德國猶太人,棕色的頭發(fā),藍眼睛。納粹分子剛開始屠殺猶太人時,米莎的父母從德國逃到了比利時。后來比利時也被納粹軍隊占,米莎的家人只得東躲西藏地生活。米莎的母親因為長相具有明顯猶太人的特征,始終不敢出門。米莎偶爾和爸爸一塊出去,她有時還要去上學(xué)。為了米莎的安全,她的父母事先做了周密的計劃。他們告訴米莎如果他們被納粹抓住,會有一個女人到學(xué)校接米莎,然后把她帶到安全的地方。
躲避納粹 與狼為友
1941年的一天,不幸發(fā)生了。米莎的爸爸沒有像以往那樣到學(xué)校接她,來的是個陌生的女人,她把米莎接到了位于布魯塞爾市郊的一處陌生人家里。從那以后,米莎再也沒見過她的父母。
一次偶然的機會,米莎聽到收養(yǎng)她的一家人正在悄悄商量要不要把米莎交給納粹官兵。惶恐之下,米莎決定出逃,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她從養(yǎng)父母家里偷了一些面包和幾個蘋果,身上還戴了個指南針。據(jù)她的養(yǎng)父母說她的親生父母去東歐了,所以米莎決定向東走。一路上,米莎盡量避免和人接觸,能找到什么偷到什么就吃什么。人在饑餓的時候什么都吃,腐肉、蟲子,甚至是泥巴。這樣做僅僅是為了用東西來填滿肚子。”她睡在谷倉里、樹洞里、山洞里、或者干脆露天,她說有幾次居然蜷在被屠宰后的馬的尸體里睡著了。在波蘭境內(nèi),米莎第一次遇到了狼。那天,她從一戶農(nóng)舍里偷了
點吃的,一個男人追出來,向她扔石頭。米莎拼命地跑,躲進了樹林。她受了傷,疼得直叫,那叫聲好像狼嚎。突然,米莎發(fā)現(xiàn)有什么東西在看著她。她開始以為是一只狗,就丟給它一塊肉,但它不肯靠近。它的叫聲讓米莎意識到這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狼。
米莎漸漸和狼稔熟起來,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母狼對米莎很好,捕食到的獵物都分給她吃。米莎叫她麗塔媽媽。那段日子,米莎過得很開心。麗塔媽媽打獵回來,會和米莎分享她的戰(zhàn)利品,如兔子之類的野味。吃飽后,米莎就依偎在麗塔媽媽身邊,笑著睡去。米莎仿佛又找到了一個媽媽,對米莎而言,麗塔媽媽就是整個世界。后來,麗塔媽媽有了一只公狼做伴。公狼起初對米莎很不友善,它幾次企圖襲擊米莎,都被麗塔媽媽阻止了。摸清了公狼的性情后,米莎學(xué)乖了很多。每當(dāng)公狼發(fā)威時,米莎就做出屈服的表示,身子往地上一躺,蜷起四肢,露出喉嚨,公狼見狀也就罷休了。
米莎和這兩只狼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至于到底有多久,米莎說自己當(dāng)時太小,沒有時間概念。后來,兩只狼被獵人打死了,米莎為此非常傷心。她離開了樹林,一個人繼續(xù)趕路。
幾個星期后,米莎遇到了一群狼。這可是個大家庭,有狼爸爸、狼媽媽,還有幾個幼崽。米莎也加入其中。狼爸爸、狼媽媽外出捕捉獵物時,米莎就留下來照顧幼狼,做起保姆來。等它們回來了,米莎模仿幼狼的樣子,四肢蹲下,舔舔狼媽媽的鼻子討食吃。起初,狼媽媽身子向后一退,不肯給米莎喂食。但米莎不斷發(fā)出輕輕的叫聲,哀求著,狼媽媽慢慢靠近,這才把食物吐給米莎吃。漸漸地,狼媽媽開始像對待自己幼子一樣對待米莎,米莎也成為這個特殊家庭的一員。然而,好景不長,狼群解散了,米莎又重新回到一個人的生活。她向東走到了烏克蘭,也曾偷乘火車到克羅地亞、意大利。前前后后用了四年多的時間。
戰(zhàn)后回歸人類 保護動物
1945年二戰(zhàn)結(jié)束,米莎回到了比利時。她把自己的經(jīng)歷講給別人聽,但人們都不相信她的話。米莎的故事實在太離奇,人們不相信一個孩子能忍受這種遭遇。于是,米莎選擇沉默,她把過去的事情深深放在心底。
在比利時,兩個老師收留了米莎,還送她上了大學(xué)。米莎的腳趾前后接受了四次手術(shù),因為之前她的腳趾已經(jīng)長到了一起,而且可以深深抓地,就像猿人一樣。米莎嘗試過很多工作,她曾被送到女子修道院,但她逃走了。后來她留在一家運輸公司做女乘務(wù)員。
半個多世紀(jì)過去,米莎和丈夫莫里斯現(xiàn)在住在美國東海岸的一座小村莊里。他們1985年從荷蘭移民到美國。他們擁有一間白色的平房,外觀很樸素。她的家很好找,是遠近聞名的動物庇護所。門前臺階上立著一座大象雕塑,灌木叢里有一座熊的塑像,家里養(yǎng)了23只貓和2只狗,院子里每棵樹的樹枝上都掛著鳥食。兩只狗在院子里互相追逐,肆意打滾。柵欄上掛著個牌子“小心院里有狗”。
米莎走進廚房,見一只大肥貓正躺在水槽里,還有一只在櫥柜上找了個地方歇著。這時,她的狗跑進來,跳上桌子,搶到了一片意大利香腸。“不行。親愛的,不行。”米莎用憐愛的語氣說,邊說邊撓。
與動物作文200字 與動物作文三年級篇四
憨厚的黑熊被活體取膽,可愛的小貓遭無情踐踏,忠誠的小狗被無情虐殺……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不禁引發(fā)人們的深思:我們該如何對待我們身邊的生命?動物雖然沒有人類高度發(fā)達的思維,但它們也有情感,它們的生命也應(yīng)受到尊重。
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園之中,人和動物是平等的,都有生存和獲得尊嚴的權(quán)利。
當(dāng)然,我們說尊重生命,保護動物,并不是提倡素食主義。作為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物種在食用其他物種的同時又充當(dāng)其他物種的食物,生態(tài)平衡也正以此得以維持。我們說要尊重生命,保護動物,是說我們要保證人類及其他生命生存的尊嚴,避免使它們遭受無謂的痛苦和折磨。齊宣王因不忍見牛之“觳觫”而以羊易牛以釁鐘,孟子贊其有“不忍之心”,相比之下,當(dāng)今社會活熊取膽、虐殺小貓、活吃猴腦等行為,又是何等之殘忍?
為了保障動物生命尊嚴不受侵犯,政府部門應(yīng)通過立法,提倡愛護動物的文明行為,對于任意踐踏生命尊嚴的行為予以懲罰。
其實,立法保護動物國外早已有先例。德國、意大利、英國、美國等國家均有明確《動物保護法》保護動物權(quán)益,并明確規(guī)定處罰措施。美國甚至將虐待動物行為定位“重罪”。我國雖然在20xx年也制定了《動物保護法》,但由于處罰措施不夠明確,且相關(guān)部門執(zhí)行力度不夠,《動物保護法》執(zhí)行效果很不理想。為更加有效地保護動物不受傷害,相關(guān)部門應(yīng)在國家制定的《動物保護法》的基礎(chǔ)上,充分聽取民意,制定具體的法規(guī)條例,明確執(zhí)行部門權(quán)責(zé)及處罰措施。
法律手段只是防止人們殘害動物,保護動物權(quán)益的手段之一。但是,堵不如疏,要從根本上解決動物權(quán)益保護問題,還必須加大社會公德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
一個人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代表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而一個社會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則體現(xiàn)了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中華民族素以文明著稱。中國文化融儒釋道為一體,非常注重“人與人相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相和諧”:其中儒家學(xué)說講“仁”,“仁者愛人”,倡導(dǎo)人與人的和諧;佛教“八戒”第一誡即為“戒殺生”,包括殺人和殺害其他生物;道教相信萬物生靈皆可修煉成仙,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相和諧,也戒殺生。改革開放以來,受國外不良思想文化影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受到?jīng)_擊,一部分人道德水平下滑嚴重,包括殘忍虐殺動物、虐待動物在內(nèi)的惡性的事件時有發(fā)生,這其實是市場經(jīng)濟大背景下,道德教育和宣傳不到位造成的惡果。所以,相關(guān)部門要通過各種途徑對人民群眾開展道德教育和道德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重新樹立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
地球是包括人類在內(nèi)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園,愿我們善待他人,善待身邊的生命,營造一個人類與其他生物和諧共處的伊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