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是小班教師為引導幼兒系統全面發展而設計的行動指南。對于小班教學,我們精選了一些具有實踐意義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共享。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一
1、感受歌曲的優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2、會用動作表現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乎里不見了”的情趣。
3、小雪花的胸飾(數量跟幼兒人數相等)。
1、發聲練習:北風吹。
12|3一|32|l—|。
教師:北風吹。幼兒:呼呼呼。
2、學唱歌曲。
提問:歌里唱了誰?小雪花飄的時候像什么?
(2)教師戴上頭飾,邊做動作,邊念歌詞。
提問:小雪花飄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飄在手里哪去啦?
3、幼兒貼上胸飾邊聽音樂邊學念歌詞。
(1)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唱歌。
(2)幼兒跟著音樂演唱歌曲。
4、“小雪花”們跟著音樂,邊唱邊創編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姿態。
5、建議。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時引導幼兒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見了的情趣。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二
1、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讓幼兒熟練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節奏學習。
2、學習即興打節奏。
3、會聽信號有節奏的飛舞,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敏捷感。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小雪花頭飾每人一個,桌面玩具小雪花插塑若干,玩具筐、長方形卡譜各四個。塑料大圈8個。
幼兒帶小雪花頭飾版扮小雪花聽音樂飛進教室成圓圈站好。
1、玩游戲——下雪了。
以教師擊鼓為信號,小雪花在場地飛舞,聽鼓聲的'節奏,鼓聲快——快飛,鼓聲慢——慢飛,聲音輕,鼓聲停,幼兒飛到座位上。
2、集體復習已認知的節奏。
3、幼兒創編節奏。
幼兒分為四小組,在長方形卡譜中,幼兒隨便放入雪花片,每格中最多不超過2片雪花,以小組即興說節奏或拍打節奏,形成四個聲部節奏,教師巡回抽查各組,同時不斷鼓勵小組創編不同的節奏。
4、練習合奏。
聽小雪花音樂,幼兒先分組拍節奏,在熟練的基礎上看圖譜合奏,形成四聲部拍打節奏。
5、游戲——雪花找家。
場地擺好8個塑料圈,幼兒分組玩游戲小雪花聽音樂飛舞,音樂停下來,小雪花飛到塑料圈找自己的家。
規則:塑料圈內最多有兩片小雪花,小雪花到室外找家,游戲自然結束。
進入大班第一學期后,在音樂活動中,我發現幼兒整齊單一的節奏掌握的基本不錯,在教多聲部時,由于節奏的枯燥和易跟風,幼兒難以學習,因此設計了本節教育活動,旨在培養幼兒利用各種感官學習節奏,激發其注意力和敏感力。在活動中孩子們始終扮演小雪花身份在游戲中、操作中學節奏、說節奏、拍節奏,以小組的形式,以自主投放雪花片形成新節奏,體驗主體意識,有自主創編節奏的成就感。充分體現《綱要》中的教師的主導性和幼兒的主體性,分組創編節奏使孩子們有了集體主義思想和榮譽感,在即興拍節奏中注意力特別集中。而游戲小雪花找家,讓幼兒扮演雪花形成新節奏,更是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當然學習節奏不是一招一時,需要教師持之以恒,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孩子,才能達到愛學、樂學、會學節奏。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三
1.初步了解小雪花的特征,知道在冬天的時候才會下雪。
2.體驗小雪花的有趣,感受冬天的美好。
3.能在教師的帶領下朗讀兒歌,感受兒歌的美。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體驗兒歌游戲的樂趣。
1.雪花(碎紙屑)。
2.《小雪花》ppt。
一、手指操《小雪花》導入。
1.小朋友們,現在是冬天了,你們早上上學的時候感覺冷不冷呀?(冷)那我們一起來運動運動吧!
2.小朋友們跳的真好,那你們知不知道剛才表演的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小雪花)。
3.小雪花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啊?(顏色、大小、形狀)小結:小雪花是白白的,小小的,一片一片,一朵一朵的,像樹葉,像羽毛,像花朵,真漂亮!
4.小雪花是從哪里飄落下來的?(從天空中高高的云層里飄落下來的)。
5.小雪花飄落的樣子真美,誰能用動作展示一下小雪花是怎么飄落的?叫幼兒上來展示,大家一起學一學。
二、出示ppt,欣賞兒歌。
小雪花飄落下來的樣子真美,那它會飄到哪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小雪花飄到哪里了(小松樹上),小松樹有什么變化(像是給穿了一件厚厚的白棉襖)。
2.小雪花飄到哪里了(小房子上),小房子有什么變化(像是給屋頂戴了一頂白棉帽)。
3.小雪花又飄到哪里了(草地上),草地有什么變化(像是給草地蓋了一床棉被),小花貓高興的喵喵喵的叫著,小黃狗快樂搖著尾巴在草地上玩耍。
4.小雪花又來找誰做游戲了(小朋友)它飄到我們小男孩的衣服上,臉蛋上,感覺冰冰的,涼涼的。它飄到小女孩的頭發上,白白的,像美麗的白雪公主,真漂亮!
三、集體帶幼兒誦讀兒歌。
四、總結:小雪花把樹木,房子,草地都打扮的漂漂亮亮得了,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環境,還給小動物,小朋友們帶來了樂趣,小雪花我愛你!
五.幼兒創編兒歌。
你喜不喜歡小雪花,如果我們小朋友是一片小雪花的話,你想飄到哪里呢?(我想飄到高高的山上,把大山也裝扮成白色的。)。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四
1.感受歌曲的優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2.會用動作表現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乎里不見了”的情趣。
小雪花的頭飾一個。
小雪花的胸飾(跟幼兒人數相等)。
1.發聲練習:北風吹。
12|3一|32|l―|。
(教師)北風吹,(幼兒)呼呼呼。
2.學唱歌曲。
提問:歌里唱了誰小雪花飄的時候像什么。
教師戴上頭飾,邊做動作,邊念歌詞。
提問:小雪花飄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飄在手里哪去啦。
幼兒貼上胸飾邊聽音樂邊學念歌詞。
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唱歌。
3.“小雪花”們跟著音樂,邊唱邊創編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姿態。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時引導幼兒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見了的情趣。
喜歡創編動作模仿小雪花跳舞。
1.會唱歌曲,能根據歌曲內容做穿大鞋的模仿動作。
2.體驗在活動中的有趣、快樂。
1.初步會唱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2.給每位幼兒一雙成人的大鞋。
1.復習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
2.練習穿大鞋的動作。
幼兒穿大鞋邊唱邊走。
幼兒脫下鞋子,模仿出自己穿大鞋左右搖擺的.樣子。
3.完整地表演歌曲2―3遍。
4.幼兒穿上大鞋跟著音樂歌表演,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1.在活動前讓幼兒多次欣賞歌曲,并初步能跟唱。
2.多給幼兒表現的機會,在集體面前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3.請幼兒涂色“有趣的大鞋”。
1.喜歡演唱,并能初步表現歌曲的有趣。
2.能初步跟隨音樂表現穿大鞋走路的動作。
[附]歌曲。
1=f4/4馬成詞曲。
[1][3]。
1330。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邊唱邊根據歌詞做動作。
2.能感受笑的情緒。
1.哭、笑臉譜各一個。
2.歌曲錄音帶、錄音機。
1.感知大家喜歡笑娃娃。
對比哭、笑臉譜,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兩個寶寶,你喜歡誰為什么。
2.欣賞歌曲。
教師用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
提問:你能學學哭寶寶和笑寶寶的樣子嗎歌曲里唱了什么。
3.幼兒學習有表情地唱歌。
幼兒邊唱邊根據歌詞自由地做動作表演。
此歌曲幼兒可以在玩娃娃家時輕輕唱著哄“娃娃”。
會用兩種不同表情唱這首歌。
[附]歌曲。
1=c。
寶寶哭了,不好看了,寶寶笑了,大家都喜歡。
教學目的:通過學唱歌曲和表演歌曲,使幼兒懂得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爭取別人的幫助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準備:預備若干個較大的球當豆子,若干個螞蟻頭飾,"螞蟻"歌曲磁帶。
1.討論:教師請幼兒欣賞歌曲"螞蟻"后,提問:"一個螞蟻在洞口看見了什么?那只螞蟻為什么急得直搖頭?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幼兒說出小小螞蟻在自己搬不動豆子的時候回洞請來了好朋友,抬著一起走了。
2.解釋:在一個人遇到困難時,可以請人幫忙,合作,這樣一個人辦不到的事情能得到解決。
表演:幼兒學唱歌曲"螞蟻"后,請幼兒戴上螞蟻頭飾在音樂聲中進行表演。
1.能用活潑、愉快的聲音唱歌。
2.與同伴共享新年帶來的喜悅。
1.幼兒已經參加了新年游園活動,體驗了游園活動的豐富多彩和過新年的喜悅。
2.鑼一面,鼓一個。
1.讓幼兒暢談過新年游園活動的感受,引出課題。
2.新授歌曲《新年到》。
教師有表情地范唱。
師幼共同邊聽音樂邊按節拍朗誦歌詞,幫助幼兒熟悉曲調。
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3.幼兒創編拜年動作,增加歌曲的演唱興趣。
4.幼兒自由地找好朋友表演唱歌曲,與同伴共享新年帶來的喜悅。
鼓勵幼兒向家人及親戚演唱此歌曲,與每一個人共享新年到來的快樂。
能唱清楚歌詞,會用動作表示“恭喜”。
1.會唱歌曲,感受秋風吹、樹葉舞的意境。
2.能分辨音樂的快慢,并大膽地用動作表現。
每人一片秋葉。
1.教師朗誦歌詞,引導幼兒進入意境。
幼兒與教師一起聽伴奏朗誦歌詞。
2.學唱歌曲并用動作表現。
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引導幼兒一邊唱一邊大膽地用動作表現樹葉飛的情景。
3.分辨并表現音樂的快慢。
教師用鋼琴彈奏出快慢不同的音樂,模擬風聲,啟發幼兒想像,兩種風聲有什么不一樣,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示。
4.游戲:“秋風和小樹葉”。
幼兒手持樹葉,邊唱歌邊舞蹈,歌曲停時,教師用鋼琴彈奏模擬風聲:風聲快而強時,幼兒快速地飄來飄去;風聲慢而弱時,幼兒放慢動作;風聲停,幼兒便停止動作不動。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多種動作表現風吹樹葉飛的情境。
風停時,引導幼兒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動,教師可以提問:“小樹葉,你飄到哪里”幼兒自由回答:“我飄落在xxx。”
1.會用柔和優美的歌聲唱歌。
2.想像并會用雙手在頭上、體側、左右擺動,表現出多種樹葉飄落的動作。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五
1、把握3/4拍得音樂節奏,用抒情、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小雪花飄落的情景。
2、體驗用語言、肢體、樂器表現雪花飛落的樂趣。
1.冬天的雪景畫面數張。
2.節奏打擊樂器。
3.歌曲mp3,歌詞投影片。
一、欣賞歌曲,學念歌詞(12’)。
追問:雪景美在哪里?為什么喜歡雪景?小結:小雪花飄落的情景非常美。
分段播放mp3音樂,每放完一段后暫停,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追問1:小雪花飄到了哪些地方?
追問2:它在田野里、小河邊、院子里遇見了誰?
3、運用樂曲的節奏一起學念歌詞,嘗試用語言展現雪花的美。
老師先運用節奏朗讀一遍歌詞,再帶著幼兒朗讀完三段歌詞。
二、運用樂曲,表現3/4拍得節奏。(7’)。
1、欣賞教師彈奏歌曲,進一步體驗雪花輕輕飛舞的情景。導語:老師來彈奏這首歌曲,你們在聽的同時來思考怎么能用身體來扮演小雪花?體驗雪花輕輕飛舞的情景。
彈完之后請二三位幼兒來扮演小雪花。
2、聽音樂、用手輕輕地拍掌,拍出3/4拍的節奏。導語:我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還可以用手來拍掌,拍的時候需要用3/4拍的節奏。
老師帶著幼兒分組練習。
三、學唱歌曲(10’)。
1、第一遍:聽教師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提問:老師唱的時候是怎么樣的?
2、第二遍:幼兒跟著教師將歌詞嵌入其中,學習演唱。導語:注意傾聽歌曲中的連音和延長音,想象小雪花在空中輕柔的飄動。注意,要像小雪花飄落一樣,用稍慢、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3、第三遍:部分幼兒運用砂罐為歌曲敲打節拍,創造小雪花飛舞的意境。注意:同伴之間要有合作,能跟著節奏打。
在個別化的時候每個人來畫一幅有關“小雪花”的畫。
這個教案是在原教案上做了一些修改和調整的。首先是活動目標,其目標2原來是“了解雪花與動植物生長的關系”,對于這一點,在整個活動中只有從歌詞中才能體現出來,而且是間接體現的。由于是音樂活動而非科學活動,因此我更改為一個情感方面的目標:體驗用語言、肢體、樂器表現雪花飛落的樂趣。這使得活動目標更加凝聚一些。
對于歌譜,我發現原譜有一些問題,比如f調的音太高,幼兒會唱不上去;3/4拍寫成了2/4拍;結尾的時候很倉促;伴奏和弦很難配。針對以上問題我稍微對原譜進行了修改,結果見附件。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六
1、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2、嘗試仿編歌詞,體驗創作的樂趣。
3、學會歌曲并能表現出雪花沙沙和小雨滴答的聲音。
1、活動前了解四季的特征。
2、關于四季的課件及春夏秋冬主要特征的大圖片。
3、四季不同特征的小圖片(每個幼兒一個)。
1、游戲《看誰找得對又快》。
請幼兒根據老師的口令快速找出關于冬天或者春天的圖片,分別貼在黑板上。
請幼兒說說冬天和春天的主要特征。(冬天寒冷,下雪;春天溫暖,下小雨)。
2、幼兒完整欣賞歌曲《雪花和雨滴》,理解歌詞內容。
3、學唱歌曲。
4、幼兒仿編歌詞并演唱。
利用課件及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夏天、秋天兩個季節的特征(夏天炎熱、下雷雨,秋天涼爽,小樹葉飄落下來了)。
選擇有代表性的詞語,啟發幼兒遷移經驗,根據原有歌詞的結構,仿編歌詞。提示語:“現在是什么季節?是誰在敲我們的窗戶?它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幼兒根據音樂用自己仿編的歌詞演唱。
5、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自己特征圖片,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歌曲。
1、水粉畫,用黑白水粉畫雨滴和雪花。
2、讓幼兒在表演區根據四季的特征繼續仿編歌詞,隨音樂自由表演。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七
小班音樂小雪花教案讓幼兒更為深刻的理解了大自然的冬天,是一個比較符合季節性的游戲,可以讓幼兒在學習歌曲中了解雪花的特性,培養了幼兒在音樂方面的情操。
1、結合季節教育,圍繞“雪”展開音樂活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幼兒從中認識雪的特性,并嘗試以“雪”為主題的詞,曲,歌舞及打擊樂等形式的音樂創編活動。
2、讓幼兒更加理解歌詞,熟悉歌曲的旋律,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
3、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幼兒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1、理解歌曲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2、感受歌曲的優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3、會用動作表現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乎里不見了”的情趣。
4、能運用肢體動作表演雪花飄落的'情景。
1、《小雪花》歌曲磁帶、錄音機。
2、小雪花的頭飾一個。
3、小雪花的胸飾(跟幼兒人數相等)。
小班音樂小雪花教案讓幼兒更為深刻的理解了大自然的冬天,是一個比較符合季節性的游戲,可以讓幼兒在學習歌曲中了解雪花的特性,培養了幼兒在音樂方面的情操。
1、發聲練習:北風吹。
(教師)北風吹,(幼兒)呼呼呼。
2、學唱歌曲。
放《小雪花》的音樂,教師隨音樂歌唱。
提問:歌里唱了誰?小雪花飄的時候像什么?
教師戴上頭飾,邊做動作,邊念歌詞。
提問:小雪花飄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飄在手里哪去啦?
幼兒貼上胸飾邊聽音樂邊學念歌詞。
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唱歌。
3、“小雪花”們跟著音樂,邊唱邊創編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姿態。
1、活動內容簡單易懂,貼近孩子們的生活。
2、孩子通過對歌曲的學習,理解歌詞的內容,并感受在寒冷的天氣里運動的快樂。
3、在學唱歌曲時,老師伴隨著動作,讓幼兒能較好的接受。
4、以后還需更努力、多探索,找尋更多適合班級幼兒進步的方法用到教學中。
5、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意教學中細節的開展。
6、在整個活動中也可看出,幼兒的積極性高,對旋律的熟記的能力較好,能較快將樂曲哼出來。
音樂教育應該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生活中到處都有音樂,生活中也經常蘊含著音樂教育的因素,要多利用平時的各種機會將教育活動和幼兒的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所以,只要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我想他們一定會學的更好。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八
1、結合季節教育,圍繞“雪”展開音樂活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幼兒從中認識雪的特性,并嘗試以“雪”為主題的詞,曲,歌舞及打擊樂等形式的音樂創編活動。
2、讓幼兒更加理解歌詞,熟悉歌曲的旋律,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
3、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幼兒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游戲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2、感受歌曲的優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3、會用動作表現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乎里不見了”的情趣。
4、能運用肢體動作表演雪花飄落的情景。
游戲準備。
1、《小雪花》歌曲磁帶、錄音機。
2、小雪花的頭飾一個。
3、小雪花的胸飾(跟幼兒人數相等)。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九
教學目標:
1、用抒情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唱出小雪花飄落的情景。
2、用動作表現下雪是幼兒歡快愉悅的情緒。
教學準備:
1、有關下雪的錄像2、雪花3、音樂磁帶4、圖片天線寶寶。
教學過程:
一、師幼互相問好,向客人老師問好!
二、律動和練聲。
1、老師和幼兒一起跳舞《花仙子之歌》。
2、新的一年又來了,們把《新年好》這首歌送給后面的老師。幼兒邊拍手邊唱歌。
三、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天線寶寶),師:今天我們中五班可熱鬧啦!有一位小客人也來到了我們班,你們看,這是誰呀?(幼兒答)今天丁丁要帶你們去寶寶樂園玩,你們高興嗎?我們出發吧!
2、師放音樂,老師和幼兒一起做開火車的動作。音樂停止,幼兒動作也停止。
4、幼兒匯報看碟片的結果。師:看看哪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剛才在寶寶樂園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5、認識雪花及雪花的顏色和形狀。
6、雪花是從哪里來的?(從天空中飄下來)老師讓幼兒做雪花飄的動作,師加以指導。
7、師:什么時候才會下雪?(讓幼兒知道一般到了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會下雪)。
四、幼兒欣賞歌曲。
1、記住歌曲的名稱。師:今天丁丁還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這首歌的個名字是《小雪花》,讓幼兒說說歌曲的名字。
2、師清唱歌曲《小雪花》,幼兒認真聽歌曲里講了什么?
3、幼兒回答歌曲里講了什么?
4、放錄音,幼兒認真聽錄音老師是怎么唱的。
1、跟著錄音老師輕聲地唱歌曲。
2、接著跟錄音老師輕聲地唱歌曲(有節奏地左右擺頭)。
3、再次跟錄音老師唱歌曲。(有節奏地左右拍手)。
六、表演歌曲。
1、師把準備的雪花飄到每位幼兒的手中,幼兒拿在手上邊唱邊創編動作。
2、師問唱:是誰敲著窗戶,沙沙沙沙沙,幼兒答唱: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我從天空中飄下來。告訴你,告訴他,冬天來到了。
七、課堂延伸。
你喜歡下雪嗎?為什么?(幼兒知道下雪了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滑雪等)過渡(原來下雪這么好玩,我們也來畫雪花吧)。
八、畫雪花。
1、老師在黑板上示范畫雪花(鞏固:雪花是白色的,每片雪花有六瓣)。
2、發給每位幼兒一支粉筆,幼兒在地上自由的畫雪花。(老師巡視指導,畫得好的幼兒給予肯定。)。
九、結束:我們一起到雪地里唱歌跳舞吧!(音樂《小雪花》)。
活動反思:
在孩子的.認知經驗里,雪是冬的典型的特征。歌曲《小雪花》來自于建構式課程中班“勇敢的我”主題中的一首歌曲,歌曲通過生動的語言把“冬天里雪花輕輕飄落,敲打著窗戶發出沙沙之聲,把大地變成一片雪白”的動態的美麗世界呈現在孩子眼前。歌曲抒情柔和,在帶給孩子美的感受之時,更讓孩子增進對冬的感知。尤其是歌曲以擬人化的情境對話形式呈現,充滿情趣,讓孩子們會產生“冬天雖然很冷,但依然充滿生機與趣味”的情感,歌曲十分貼近孩子的學習興趣。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十
活動目標:
聯系聽信號變換速度四散跑,體會冬季活動的樂趣,不拍寒冷。
學習游戲的玩法及規則。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0分鐘。
重點難點重點:
感受游戲的快樂難點: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一塊平坦的場地,游戲前學會兒歌。
活動玩法:
請幼兒扮做“小雪花”,教師做東婆婆一起說兒歌,冬婆婆發出指令:“下大雪了!”小雪花在場地內四散快跑;冬婆婆發出指令“太陽公公出來了”小雪花在場地上慢跑;冬婆婆發出指令“太陽公公出來了”小雪花在原地蹲下。游戲隨老師口令反復進行。
建議:
當幼兒熟悉兒歌后,教師可增加指令如:“雪花飄到滑梯上,飄到……”請幼兒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還可以把“雪花”分成幾組,“落”在不同的地方!
教學反思: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以“雪花”這一主題為線索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很自然的過渡到展開這一環節。這一環節的重點是讓幼兒欣賞雪景圖,加深對雪的喜愛之情。然后引導幼兒在欣賞雪景圖得基礎上,導入主題——小雪花。重點定于:理解兒歌內容,激發對雪的喜愛,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在這個過程中,我利用幻燈片,讓幼兒欣賞,活動的難點定于:通過學習作品,大膽的對兒歌進行創編,發揮幼兒想象力,在此過程中我先讓幼兒通過觀看雪景圖的幻燈片加深對雪的喜愛,對欣賞了雪景得基礎上回憶有關雪的記憶,對雪花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后,引導幼兒想象雪花飄落時的優美,它會飄落到哪兒?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并直接數詞兒歌——小雪花。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十一
1、理解歌曲內容,并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2、創編不同的雪花飛舞動作感受雪花飄落時優美的情景。
理解歌曲內容,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小雪花飄落時的情景。
創編不同的小雪花飛舞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一、談話激趣,引入主題。
1、出示雪景圖畫。
小朋友們,在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3、小雪花會飄到哪些地方?(樹枝上、房頂上、草地上、窗戶上)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沙沙沙沙沙)。
二、學唱歌曲,理解歌詞。
1、小雪花來做客還為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歌曲中你們聽到了什么?(根據幼兒回答,隨機出示圖譜并清唱該句)。
4、幼兒學唱歌曲3—4遍(教師翻唱歌曲第一句提問,幼兒看圖譜回答,一至兩遍后互換)。
5、請幼兒邊唱邊編動作。
1、幼兒扮演小雪花,自由做雪花飄落動作。
師:現在我們要來扮演一朵美麗的小雪花,聽著音樂,請你來做做雪花是怎么飄落的(鼓勵幼兒邊唱邊做)。
師:小雪花要被吹走了,我們快快抱住它(引導幼兒找到好朋友抱成一團)。
四、活動延伸。
今天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這首歌曲這好聽,請你們回去把它唱給其他的小朋友聽好嗎?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十二
活動設計背景:
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引導幼兒體驗小雪花帶給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用歌曲、動作充分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活動準備:
1、小雪花的圖片。
2、請小朋友用自己話的描述一下雪花飄舞的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在《小雪花》樂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飄舞動作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學唱歌曲《小雪花》。
1、聽音樂,說出音樂是幾拍子的。
2、和教師一起用拍手等動作表現3/4拍節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師范唱。幼兒說出歌曲內容。
5、輕聲完整學唱。
三、體驗歌曲的起伏與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
1、大家都來扮一朵小雪花,在錄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聲停了,“小雪花”就不動了。
2、在歌曲錄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雪花,音樂休止時保持原姿勢不動。
3、集體練習同伴的創編動作:如前進、搖晃、后退、轉圈等。
四、合作律動。
1、在錄音伴唱下,自由結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饋幼兒創編的“小雪花”,并集體練習。
3、嘗試邊唱歌邊做動作,停止是堅持不動。
4、全體幼兒做“小雪花”隨音樂飄向遠方,出教室。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雪花,一種晶體,結構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其又名未央花和六出,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十三
活動設計背景:
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引導幼兒體驗小雪花帶給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用歌曲、動作充分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活動準備:
1、小雪花的圖片。
2、請小朋友用自己話的描述一下雪花飄舞的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在《小雪花》樂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飄舞動作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學唱歌曲《小雪花》。
1、聽音樂,說出音樂是幾拍子的。
2、和教師一起用拍手等動作表現3/4拍節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師范唱。幼兒說出歌曲內容。
5、輕聲完整學唱。
三、體驗歌曲的起伏與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
1、大家都來扮一朵小雪花,在錄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聲停了,“小雪花”就不動了。
2、在歌曲錄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雪花,音樂休止時保持原姿勢不動。
3、集體練習同伴的創編動作:如前進、搖晃、后退、轉圈等。
四、合作律動。
1、在錄音伴唱下,自由結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饋幼兒創編的“小雪花”,并集體練習。
3、嘗試邊唱歌邊做動作,停止是堅持不動。
4、全體幼兒做“小雪花”隨音樂飄向遠方,出教室。
教學反思。
9月剛開學的第二個星期,我把藝術書打開就發現了歌曲《小雪花》,感覺特別好聽,我就很快準備了教具,上了這節音樂課。(老師。)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導入——學唱歌曲——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合作律動,我覺得各環節過渡自然,在學唱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詞美,從而產生愉悅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勵孩子隨著音樂用動作自由大膽地表現《小雪花》輕柔飄落的情景,通過肢體動作表現、感受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最后幼兒隨著《小雪花》音樂,做雪花飛舞的動作出活動室。激發孩子對小雪花的興趣和這首歌的興趣。整個活動過中,孩子們的積極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較為理想。
但是,由于自己以前很很少帶音樂課,沒有豐富的經驗,因此課后仍然覺得還存在著很多缺憾:1。如果這節這課放在冬天下雪的時候上,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效果會更好的。2導入不夠新穎。3。歌曲的休止體驗上,小部分幼兒沒有掌握。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備課盡量備的更細致些,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上好每一節音樂課。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十四
1、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體驗“我”在雪中盡情嬉戲的愉快情境。
2、初步學會朗誦詩歌,理解詞語:飄、物、掛滿、鋪滿。
(重點:掌握和理解詞匯飄、掛滿、鋪滿。難點: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的優美意境,理解雪花飛舞,大地一片潔白的意境。)。
活動準備。
1、繪制雪花飄舞的圖片或搜集下雪天的資料。
2、歌曲《雪絨花》的磁帶,雪花指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受雪花的美。
1、欣賞雪花飄舞的畫面,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2、學習詞語:飄、舞,并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飄、舞的意思。
3、播放《雪絨花》的音樂,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雪花輕盈地旋轉、飄舞的情景。
二、欣賞兒歌。
1、結合“雪花飛舞,大地一片潔白”的畫面或實景,播放優美的配樂兒歌。
2、引導幼兒看一看、找一找“小雪花在哪里”。
3、結合背景圖,重點學習詞語:掛滿、鋪滿。
4、啟發幼兒討論“如果你們看到了這么美、這么多的雪花,想干什么?”
5、學習完整朗誦兒歌。
三、分組表演兒歌。
1、鼓勵幼兒戴上雪花指偶進行表演。
2、交換朋友進行第二次表演,進一步感受兒歌的優美意境。
活動延伸:
提供指偶繼續讓幼兒在語言區進行表演,并擴展想象,雪花還會飄到什么地方,有什么變化。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十五
一課時,30分鐘。
重點難點重點:感受游戲的快樂難點:掌握游戲的玩法。
一塊平坦的場地,游戲前學會兒歌。
請幼兒扮做“小雪花”,教師做東婆婆一起說兒歌,冬婆婆發出指令:“下大雪了!”小雪花在場地內四散快跑;冬婆婆發出指令“太陽公公出來了”小雪花在場地上慢跑;冬婆婆發出指令“太陽公公出來了”小雪花在原地蹲下。游戲隨老師口令反復進行。
建議:當幼兒熟悉兒歌后,教師可增加指令如:“雪花飄到滑梯上,飄到……”請幼兒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還可以把“雪花”分成幾組,“落”在不同的地方!
小班音樂教案小雪花總匯(優質16篇)篇十六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2.能運用肢體動作表演雪花飄落的情景。
活動準備:
白紙撕成細小的紙片模仿雪花、白色顏料、藍色紙板、記號筆、舊報紙。
活動過程:
1.冬天來了,北風呼呼的吹,吹來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誰?
2.教師手捧“雪花”,吹起來,模仿雪花在風中飄落的情景。
2.小雪花來做客是要告訴我們什么事呢?
3.教師邊有節奏的讀歌詞,一遍即興以簡筆畫的方式表達歌詞內容。到“我是小雪花”、“冬天來到了”處,用舊報紙粘上白色顏料粘在藍色紙板表示雪花。
4.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1.小雪花為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小雪花》,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邊指圖譜邊逐句范唱,幫助幼兒理解歌詞,進一步熟悉旋律。
3.教師范唱歌曲第一句提問,幼兒看圖譜唱回答部分。兩至三遍以后互換,由幼兒先唱提問部分,教師唱回答部分,或者男孩女孩互為互答。
4.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若干遍。
1.幼兒扮演小雪花,邊唱邊表演歌曲。唱完歌曲,若老師彈奏舒緩優美的旋律,就表示北風微微吹,“小雪花”做自由飄散的動作;若彈奏急促熱烈的旋律,則表示北風猛烈地吹,“小雪花”必須找到好朋友抱在一起,不然就會被北風吹跑。
2、游戲2-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