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也是一個提升自己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過程,能夠培養邏輯思維和清晰表達的能力。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寫作心得體會,這里整理了一些相關的典型范文供參考。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一
今年7月份以來洪澇災害已經造成了全國24個省級地區的萬人次受災。面對異常嚴峻的防汛形勢,一大批基層的黨員干部挺身而出,不分晝夜奮戰在抗洪一線,巡堤搶險、轉移群眾。而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他們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的利益,保全群眾的利益;毫不遲疑地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群眾,留下了許多感人的瞬間。他們是乘風破浪的逆行者。
這是7月9日晚上8時,發生在江西新余市觀巢鎮觀巢村的一幕,漫過河堤的洪水倒灌村莊,水勢不明。危急之際,村里的綜合治理員張志平想到了用敲鑼的方式發出警示。
面對不斷上漲的水勢,通知村民迅速轉移的同時,村里的黨員、干部們還要查看險情,帶領群眾開展搶險工作。
發現村莊進水且水勢仍在上漲的情況后,觀巢鎮也第一時間分派了人員趕到各個被淹的村小組,組織村干部、村民轉移被困群眾和物資。
很多黨員干部一邊勸導群眾撤離,一邊主動幫村民搬東西。
在轉移群眾時,一位老人想在退水時及時清洗地面,避免泥漿留在家中,堅決不肯轉移。
最后經過村委干部的反復勸導,這位老人才趕緊轉移。一直忙到晚上11時左右,村民家中財產得到妥善處置。33名群眾也全部轉移,積水在第二天凌晨開始慢慢退去,由于救助及時,當地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這位一手拎一袋砂石跑在前面的壯漢叫楊述雄,江西九江都昌縣薌溪鄉新豐村的村委會主任,大家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楊大力”。
楊述雄從小在湖邊長大,是一個典型的湖區漢子,嗓門大、性子急。盡管已經52歲,但工作起來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急先鋒”,老百姓一遇到難事,他總是挺身而出。自從七月初參加抗洪搶險以來,他干活總是搶在最前面,而且往往是一個人干了兩個人的活。
老楊是防汛的“老把式”,參加過很多次防洪搶險,積累了不少實用的辦法。7月3日以來,新豐村開始下雨,起初只是小雨,但是從6日傍晚連續幾天連降暴雨,席卷了全村。記者趕到這里時,雖然洪水水位已經在緩慢下降,但是它對村莊造成的傷害還是清晰可見。老楊帶著記者走進一戶人家,他家門前本來是一片田地,如今也完全泡在水里,而他自己的家也被淹了。
老楊說,原本有一個大壩將鄱陽湖和內湖隔開,但如今也完全被淹,連成了一片。
為了抗洪搶險,村黨支部立刻成立了臨時抗洪搶險小組,老楊帶領著黨員們轉移安置百姓,加固堤壩,吃住全在堤壩上,24小時待命。截至目前,他已經在防汛抗洪一線戰斗了9天9夜,處置泡泉、滲透等險情二十多次。
洪水來襲,老楊沖在最前面,可他家里還是有牽掛的。他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種糧大戶,家里種了近300畝地,那個時候,再過一個星期就要收割了,但是卻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淹沒。本來他可以和其他人家一樣搶收自家的水稻,但抗洪搶險的任務來了,他連家也沒顧得上回。
雖然沒顧得上回家搶收水稻,但老楊沒有忘記需要緊急轉移的老鄰居。楊世升身患尿毒癥,身體非常虛弱,甚至需要拄雙拐才能行走,一家5口,兩個小孩還只有八九歲。7月6日,暴雨突如其來,讓楊世升一下子犯了難。
在楊述雄的幫助下,不僅楊世升一家順利搬了家,全村地勢低洼的4戶16人在晚上7時前也都全部安全轉移到位。村里還有七八位老人和五保戶,他們原來住在敬老院,汛情開始后,也都在老楊的安排下被轉移到了地勢較高的小學校。
“上前線,不能退縮,退后就不是黨員了。”短短一句話擲地有聲,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線,有許許多多像老楊這樣的抗洪“老把式”勇挑重擔,也有很多年輕的突擊隊員日夜奮戰,洪水來臨他們絕不后退。防汛抗洪是一場硬仗,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最能夠彰顯出一名黨員的初心和本色。眼下防汛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需要廣大共產黨員沖鋒在前,奮力構筑起一道道堅固的“紅色堤壩”,守護鄉親們的平安。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二
身處抗洪一線的逆行英雄們:
你們好!近日,南方強降雨持續,多地防汛形勢嚴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于擔當”“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在此緊要關頭,你們聞“汛”而動,逆行而行,在抗洪一線留下一道道美麗的“逆行”背影。在此,我要向你們致以衷心的敬意與感謝!
致敬中國軍人的“悠悠報國心”
抗洪戰斗以來,在統一調配下,數以千計的中國軍人奔赴災區。在你們中間,有“洪水不退,我們不退”的空降兵,有“肩負萬鈞重量,身擋千層風浪”的武警官兵,有“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退役軍人,有“召之即來,不負使命”的民兵……在抗洪一線,你們永遠處于“24小時戰備狀態”;你們隨地“倒頭就睡”,只為能第一時間聞令而動;你們雖然磨破了皮、磨出了血,但想到洪水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不愿花時間去處理傷口。是你們,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奮戰一線,讓人民群眾在洪水之中,看到了希望,感到了暖心。向你們致敬,你們用“忠于黨和人民”的“報國心”,為人民群眾筑起了抵抗洪水的堅固堤壩。
致敬逆行青年的“拳拳赤子心”
在抗洪救災的第一線,出現了許多90后、00后的身影。你是才下高考考場就上防汛“戰場”的18歲小伙;你是在防洪大堤上過生日的20歲戰士;你是放棄休假、馳援鄱陽抗洪的90后消防員;你是自行乘車50分鐘歸隊抗洪的29歲退役軍人;你是一想到為了家鄉內心自豪充滿力量的00后大學生。是你們始終堅持哪里有險情就沖到哪里、哪里有群眾需要就出現在哪里,是你們用實際行動,在抗洪一線展現了青年人的責任擔當。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在你們身上,我看到了青年人身上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向你們致敬,你們用一顆顆愛國愛家的“赤子心”,在人民群眾危難時刻展現了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
致敬抗洪志愿者的“赤誠奉獻心”
在抗洪就在的前線,除了專業的救災隊伍外,還有一批志愿者的身影。在你們中間,有“兩鬢斑白,決心不改”的退休老黨員,有“是舞友,也是戰友”的廣場舞阿姨團,有“抗洪有我,保衛家園”的村民……在洪水面前,你們積極踴躍,挺身而出,積極參與排澇查險、安全救援、轉移安置、秩序維護、消殺防疫、扶危濟困等志愿服務,匯聚了戰勝洪魔的強大合力。向你們致敬,你們用舍己為人的“奉獻心”,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雖然汛期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但是在你們的堅守、奮戰下,定能在防汛救災一線筑起沖不垮的“堅固堤壩”,奪取防汛救災這場“硬仗”的最終勝利。同時,也希望你們在危險之中,提升防范意識,加強防范舉措,學會保護自己。
向奮戰在抗洪一線的每一位逆行英雄致敬!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三
今年以來受極端天氣影響,截至7月12日12時,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災情發生以來,我國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在大江南北筑起了防汛救災的“紅色長城”。
“為人民服務”的吶喊響徹云霄,“解放軍來了”的消息振奮人心,“敬禮”的動作感人肺腑。抗洪暖心畫面的背后是中國人紅色信仰的精神力量,是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拳拳深情,是新時代中國團結一致向前進的行動,凝聚起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為人民服務”——守護“你我”的力量之源。人民軍隊忠于黨,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人民子弟兵總能第一個站出來,“謝謝你們的守護”“為人民服務”,簡單的一問一答飽含人民魚水之情。在“98抗洪”的戰場上,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軀筑起安全的堤壩,而今已過去20多年的時間,這種精神仍然永遠被人民銘記,并為英雄的人民軍隊傳承。在抗擊洪災的現場,他們義無反顧“投入激流”救人民群眾于危難之間,寧愿累倒在路邊,也不愿意打擾麻煩群眾。18歲、19歲、20歲……父母眼中的孩子,穿上軍裝就是戰士,是什么讓他們如此?是忠誠、是信仰,是職責,更是使命,用鐵一般的信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兌現對人民群眾的錚錚誓言。這種紅色信仰是堅定守護的力量之源。
“解放軍來了”——戰勝困難的希望之光。曾幾何時“解放軍來了”是在人民心中的希望之光,這句話是嚴寒凜冬的“一把火”,是久旱不遇的甘霖,更是中國人民面對艱難困苦時心中的“救世主”。一位解放軍戰士在朋友圈說,“馳援江西,鄉親父老別怕,解放軍來了”,雖然短短的幾個字,彰顯為民初心,彰顯軍人使命。給深受洪水災害的人民群眾帶去生的希望,給他們吃下安全的“定心丸”。那句“把我家看好,我去你家了”感人至深,“為戰士們點贊,你們辛苦了”,正如網友所說的那樣,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逆向沖鋒盡顯忠誠大愛,是時代青年最美的寫照,是新時代中國的磅礴力量。
“起立,都有,敬禮”——信任鑄就民族凝聚力。一段“暖心!小女孩與抗洪武警戰士互相敬禮”視頻刷爆網絡,滿滿的都是正能量。一聲“敬禮”戰士和小姑娘互相敬禮,畫風感人至深。“起立、都有、敬禮”是解放軍戰士最基本的標準禮儀,一套動作的背后是令行禁止的嚴明紀律,是當代中國軍人的擔當作為,是人民解放軍優良作風的傳承,更是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抗洪搶險后,疲憊的軍人席地而睡!雖然是非戰爭軍事行動,但是聽到軍令便席地而起,是一種“時刻準備著”為了維護黨和人民利益挺身而出的政治自覺。正如他說的那樣:“群眾對官兵的關心和愛戴,讓我特別感動。我會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工作中發光發熱,不辜負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幾十年來,人民子弟兵在大災大難中,用犧牲和奉獻和人民群眾建立起無堅不摧的信任。
一幅幅防汛戰斗的畫面彰顯著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在新時代,這種眾志成城的精神,凝聚起的中國力量必將愈發強大,并將不斷升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四
近期,長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于超警戒水位,重慶、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蘇、浙江、貴州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現就在防汛救災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受災地區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極端負責的精神,恪盡職守、勇于擔當,采取得力措施,有效應對災情,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到災情最嚴重、搶險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加強現場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全力以赴做好搶險救災工作,妥善安置受災群眾、保障基本生活;積極進行災后重建、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受災的貧困地區要把防汛救災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與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全面排查受災情況,抓緊修復因災受損基礎設施和房屋,認真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二、受災地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守土盡責、奮力抗災。要視災情為命令,把防汛救災作為當前第一位的任務,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團結帶領群眾筑牢戰勝洪澇災害的堅強戰斗堡壘。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制,組織黨員群眾嚴防死守,加強輪流值班、監測預警、堤庫巡查、應急處置等,及時排查化解各類風險隱患。通過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責任堤”、開展“黨員聯系戶”等方式,組織黨員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成為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推動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防汛救災隊,組織機關黨員、干部下沉防汛救災一線,以在危急關頭、危險時刻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增強信心、戰勝災害、渡過難關。
三、非受災地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心系災區、全力支援。要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積極行動起來,組織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力量,幫助和支持災區抗災救災、恢復生產生活,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水利、電力、交通、通信、應急管理、物資保障等部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立足本職、發揮優勢,千方百計支援災區,為防汛救災作出應有貢獻。
四、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要動員組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救災一線沖鋒陷陣、挺身而出,全力投入到防汛救災工作中去。在防汛救災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把在防汛救災中的表現作為評價干部的重要依據;指導基層黨組織發現和考驗入黨積極分子,對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及時發展入黨。注重發現、及時表揚、宣傳表彰防汛救災中涌現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先進典型,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營造不畏艱險、敢于勝利、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加強對防汛救災一線黨員、干部的關心關愛,會同有關方面對因公犧牲的黨員、干部家屬及時給予撫恤、慰問,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五
汛情就是“集結號”,險情就是“沖鋒號”,我是黨員我帶頭。哪里汛情最急,哪里險情最重,哪里就能看到黨員干部的身影,他們無懼艱險、不畏生死,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
領導干部靠前指揮。江西建立省領導防汛包片分工負責制,11位省領導分包全省11個設區市,下沉汛情一線調度指導。安徽合肥市、亳州市、宿州市、六安市、安慶市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的防汛抗旱責任制,建立完善市、縣、鄉、村四級防汛工作體系,做到分級負責、分片包干、分項落實。湖北宜昌市面對城區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的危情,緊急動員全市1540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深入聯系點,全力防汛抗災。江西泰和縣34名縣處級領導第一時間深入23個鄉鎮(場)聯系指導,包片負責防汛抗洪工作。重慶綦江區區領導干部全員分片蹲守鎮街,38名區直部門“一把手”帶領機關黨員干部趕赴社區報到,由社區統一組織投入應急搶險、轉移安置、卡點值守、清淤消殺等工作。面對暴雨襲擊,湖南吉首市市領導按照聯系鄉鎮(街道)、分管單位、分管或責任項目工地分工,連夜深入一線指導防汛抗災工作120余次。吉首市己略鄉副鄉長石順勤身患高血壓,仍通宵達旦巡查防汛、轉移群眾、忘我工作,因體力不支暈倒在防汛一線。
突擊隊員沖在前頭。在抗洪一線,各級黨組織紛紛成立黨員突擊隊、先鋒隊、服務隊等,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安徽滁州市委組織部以年輕黨員干部和村級后備干部等為主體,組建黨員先鋒隊500多支,設立黨員先鋒崗2萬多個,全力支持防汛抗洪一線。江西鄱陽縣14座圩堤出現漫堤決口險情后,大余縣金蓮山大道消防站迅速組成8人青年黨員突擊隊,在暴雨中連夜奔襲10余小時,馳援1100里外的鄱陽縣災區,連續奮戰三天兩夜,救出被困人員251人、疏散277人、運送物資326件。安徽蕪湖市鳩江區組織4000多名黨員組建抗洪搶險突擊隊270多支,按照每百米設立1個黨員責任區、每公里10至15人的要求,日夜駐守在274.4公里的防汛大堤上。南昌市新建區城管大隊黨支部成立150人的內澇搶險黨員突擊隊,連夜冒雨在城區大街小巷巡查,排查重點積水低洼地段,及時排除險情。安徽歙縣120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成立60支先鋒隊,開展“服務企業—幫助災后復產”結對幫扶活動,幫助受災企業和沿街商戶做好災后消毒防疫工作,協調解決實際困難。
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廣大黨員干部舍小家、為大家,前赴后繼、接續奮戰在防汛搶險一線,用血肉之軀筑起守護群眾安全的“鋼鐵之堤”。洪災中,江西鄱陽縣鄱陽鎮桂中村一名9個月大嬰兒突發疾病、急需救治,3名黨員突擊隊員用橡皮艇護送就醫途中遭遇洪水,當即跳入水中護住橡皮艇,直到將孩子送至安全區域。江西安義縣鼎湖鎮水管站長、老黨員張師深即將退休,仍堅持每天從清晨巡堤至深夜,他說“雖然馬上要退休了,但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崗”。江西武寧縣甫田鄉綜合黨支部書記況兵不顧去年剛動過一場大手術、身體尚在恢復期,仍帶頭參加防汛站崗值守,鄉親們勸他回去休息,他卻說:“我是共產黨員,在組織和鄉親們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退縮!”回家鄉江西永修縣同興村探親的葉玉祥是一名現役軍人黨員,面對洶涌的洪水,他主動放棄休假,向村黨總支部申請參加防汛,“作為一名軍人黨員,我有義務到圩堤參與防汛,這是一名軍人的職責,更是一名黨員的職責。”75歲的鄱陽縣古縣渡鎮星塘村原黨支部書記王仁元每年都會到圩堤上參加防汛,他指著身邊的4位搶險隊員說:“只要還能動,我就會在這里!這4位也當過咱村的支書,我們會一直在圩堤上守著!”一段圩堤5任村黨支部書記并肩守衛,讓村民們感動不已:“有他們在,我們就有信心戰勝洪魔!”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六
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連日來,江蘇各級黨委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打贏防汛抗災這場硬仗。
7月13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省委書記婁勤儉強調,全省上下要保持最清醒認識,做好最充分準備,堅決克服松懈麻痹和僥幸心理,嚴陣以待、嚴密防范,切實以安全度汛的實際成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大程度減少財產損失。
隨著江蘇進入主汛期,各地黨政一把手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親自督戰,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運轉、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到位、各個崗位全面履職盡責。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始終沖鋒在防汛抗洪第一線、堅持戰斗在救援解困最前沿,充分發揮堡壘先鋒作用,成為各守其責、各彰其能的主心骨,成為無畏堅守、無私奉獻的逆行者,凝聚起抗洪救災的強大力量。
7月10日,南京江北新區啟動防汛ii級應急響應后,長蘆街道各社區(村)第一時間成立黨員突擊隊,投身防汛工作。濱江村10余名老黨員毅然走到防汛前線,分布在新豐涵閘、劉營泵站等四個點位,24小時值守。
揚州邗江區瓜洲鎮在防汛救災一線成立5個“行動黨支部”,拉起警戒線,設置勸導崗,組織突擊隊,分三班倒24小時巡堤查險。
蘇州相城區望亭鎮地處太湖平原中部洼地,防汛工作十分艱巨。鎮防汛指揮部提前制定應急防汛措施,成立10支應急搶險隊,提前準備編織袋、排澇泵等物資。
各省屬企業織密織牢防汛網。江蘇交通控股集團黨委聚焦重點路段、重點區域,強化應急儲備,完善應急預案,系統各級領導干部靠前指揮,確保了全省路網運行平穩,未出現重大交通事故。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運管委充分發揮聯動協同機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和安全信息報告制度,全力做好不正常航班保障工作。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七
汛情緊急,考驗責任擔當;搶險救災,見證初心使命。面對嚴峻汛情,各級黨組織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第一時間吹響防汛救災“集結號”。
及時動員部署。江西、安徽、重慶、湖北、浙江、廣西等省份快速反應,召開專題會議,對防汛救災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江西九江市、萍鄉市召開防汛工作調度會,建立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鄉、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五級聯防體系,層層壓實防汛責任。安徽宣城市先后召開防汛會商會、調度會8次,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安排部署相關工作。云南昭通市發出通知,號召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抗洪搶險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全力推進防汛救災和防范化解因災致貧返貧工作。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召開四套班子和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緊急會議,部署抗災救災工作。廣西柳州市城中區要求黨員干部全員上崗、嚴陣以待,全力應對、死盯死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立即啟動預案。災害發生后,江西上饒市、南昌市、安徽淮南市等地迅速成立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或應急指揮部,全力組織抗洪搶險。重慶綦江區面對以來最大洪峰,立即啟動防汛救災應急預案,組織2萬余人的搶險隊伍,緊急轉移群眾5萬多人,實現群眾零傷亡。湖南吉首市第一時間啟動防汛應急響應,迅速開展防汛抗災工作。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20個鄉鎮、所有部門的4000多名黨員干部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投入抗洪搶險、群眾轉移等工作。江西武寧縣大洞鄉黨委及時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組織80多名黨員連夜奔赴全鄉5個行政村和各山塘水庫、地質災害點開展巡視巡查、轉移受災群眾。
迅速投入戰斗。安徽蕪湖市委組織部緊急選派145名市直機關黨員干部,分為2個工作組、9支突擊隊連夜奔赴鏡湖區和鳩江區汛情緊急的鄉鎮、街道參與防汛搶險。鏡湖區所有包保區領導第一時間下沉街道,吃住工作在巡堤排險一線,84名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駐點負責搶險救災,帶隊進行24小時巡查值守。合肥市面對轄區內無為大堤外長江水位逼近1954年歷史最高值的嚴峻形勢,迅速動員黨員干部投入防汛搶險工作,組織1200余人駐堤巡守。重慶綦江區受災鎮街黨員干部全員取消休假和周末休息,24小時輪班駐守所聯系的村(社區),開展搶險救援、河堤巡查、地災排查等工作。武警江西總隊景德鎮支隊接到前往珠山區觀音閣沿江低洼地區搶險的任務后,連夜組織50名黨員趕赴現場,連續奮戰近3個小時,搬運沙袋3000余袋,筑起防洪堤壩150米,確保洪峰不漫過堤壩。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八
連日來,南方多地持續暴雨,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格外嚴峻的防汛抗洪形勢牽動著全國各地人民群眾的心。然而,就在這樣的防汛抗洪一線中,有著一群又一群“逆行”的身影,他們搶險救災,徹夜奮戰;他們爭分奪秒,拼盡全力……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兒——我們的廣大黨員干部們。
“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信仰之心讓“你”無懼逆行!洪水面前,一句句“我是黨員讓我上!我是黨員讓我來”的聲音響徹云霄。在這場“汛考”當中,無數黨員干部站了出來,他們義無反顧選擇逆行,選擇救人民群眾于危難之間。這樣的暴雨,這樣的洪水,他們難道不害怕嗎?不,他們也會害怕、也會哭、也會累,他們不是神人,他們同樣也是平常人。那么,是什么在支撐他們無懼逆行呢?答案是信仰!是忠誠于人民、牽掛于人民的信仰,正是因為這份信仰,每一名黨員干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防汛抗洪;正是因為這份信仰,每一名黨員干部展現出鐵一般的意志和毅力。這份追求和堅守,讓千千萬萬的黨員干部任勞任怨、舍生忘死。所以,我們一定要堅信,抗洪的危急時刻,有我們黨員干部的齊聚一心和億萬群眾的團結一心、強大的合力匯聚起來一定能夠筑起永遠沖不垮的抗洪“長城”。
“迎難而上,沖鋒在前”的擔當之心讓“你”不畏逆行!防汛就是命令,救災就是責任。此次災情和疫情一樣,又是對黨員干部的一次考驗。關鍵時刻顯擔當,越是危險越向前,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們的黨員干部。“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從數年的脫貧攻堅戰,到數月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再到數日不停的防汛抗洪戰,黨員干部真的不會勞累嗎?會的!他們很累,累到甚至可以“就地秒睡”,然而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咬牙堅持,做到一次又一次的堅守。逆行的他們固然知道,前方的道路是布滿荊棘、坎坷崎嶇的,無數危險和挑戰也在等待著他們,但是他們并沒有退縮,而是選擇迎難而上、沖鋒在前,心中有使命,肩上有擔當,黨員干部便是這樣發揮好自己“領頭雁”的作用。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奉獻之心讓“你”勇敢逆行!洪水無情,人間有愛。面對汛情大考,廣大黨員干部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轉化為自身的實際行動。我們看到被洪水浸泡長達20小時后發白的雙腳;我們看到在搬運抗洪物資過程中受傷后傷痕累累的雙手;我們看到烈日暴曬后通紅脫皮的雙臉……試想,倘若不是胸懷一顆為民之心、心懷無私奉獻之情,又如何能夠忍受這般痛和這般苦。黨員干部始終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為民理念,所以他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他們全力以赴、盡心盡力。不說苦累、不言疼痛,一聲“我沒事”、一句“不辛苦”,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行,皆因希望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生命更好地去守護人民、保護群眾。如此的為民之情,如此的與民相通,這一定能成為戰勝洪水的最強“堤壩”。
是的,就是這份信仰、就是這種擔當、就是這般為民,黨員干部選擇了逆行、選擇了堅守,他們堅信,洪災一定會過去,我們一定能夠打贏在這場硬仗!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九
長江江水距離圩堤壩頂最低處不足10厘米!這直接威脅到堤內10個村54個村民小組4000余戶的生命財產安全。湖北黃梅縣新開鎮團洲圩緊鄰鄱陽湖入江口,持續暴雨使得江水猛漲。“轉移安置9967人,時間兩天。”7月10日,新開鎮黨委接到命令。
“安排各村黨支部書記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要確保所有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各黨支部要厘清工作重點,做實做細各項工作,安排一切可以調動的車輛轉移群眾”……晚上7時開始,新開鎮黨委現場調度,對群眾轉移情況、救援人員、救援路線、群眾情緒安撫、安置點保障等工作一步步細化落實。
晚上10時,團洲圩堤內10個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燈火通明,短短3個小時內,1300名黨員快速行動,挨家挨戶通知群眾轉移。17個小時后,轉移任務完成,團洲圩內9976人全部安全轉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抗洪搶險中,各地各級黨組織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到第一位,切實維護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
洪澇災害發生后,受困群眾緊急轉移到安置點,他們的狀況如何?
前不久,安徽宣城宣州區敬亭山街道渣溪村150名群眾被轉移,其中大部分投親靠友,剩下42人被集中安置在一家閑置的企業用房。
記者18日來到該安置點。防汛期間,疫情防控的工作也沒落下,房間、走廊、衛生間等公共場所每天都要噴灑消毒液。因轉移群眾大多是老人,安置點的醫療人員還定時為大家量血壓、檢查身體。安置點面積雖不大,室內卻被有序劃分成生活、娛樂、居住、醫療等區域。棉被、毛巾、蚊香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接待登記、衛生醫療、后勤保障等工作職責明確。
街道還開展了“送戲曲進安置點”活動。7月18日上午,皖南花鼓戲、黃梅戲、越劇等戲曲輪番上陣。82歲的賈成林看到精彩處不禁鼓起掌來:“黨和政府想得很周到,大伙很安心!”
湖北陽新縣富河干堤潰口后,附近村莊被淹,群眾被轉移到安置點。陽新縣排市鎮的一處安置點由學校改造而成。“現在,一日三餐免費供應,保證受災群眾能吃上熱飯。”排市鎮黨委書記吳興才說。目前,安置點收到了51批愛心人士送來的幾千件干凈衣物,確保受災群眾有衣服換。此外,安置點還設置了安全保衛組、醫療防疫組、食品安全組等,受災群眾生活安穩有序。“這里有吃有住,服務也很貼心。”村民郭仙定說。
一面面高高飄揚的黨旗、一個個沖鋒在前的黨員,凝聚起抗洪搶險的磅礴力量,在風雨中筑起一道道堤壩,描繪出一幕幕攜手同心保衛家園的動人畫面。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磨難當前,更見如磐初心。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于在防汛救災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防汛救災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出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決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讓黨旗在防汛救災第一線高高飄揚。
領導干部繃緊政治責任弦,身先士卒作表率。防汛救災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容不得絲毫懈怠,更出不得半點閃失。領導干部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負責的精神,扛起防汛救災政治責任,在有力有效應對災情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走在前列,身影是最直接的引領;干在實處,行動是最權威的說服。領導干部只有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到災情最嚴重、搶險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安置安撫受災人員、摸排薄弱環節等關鍵信息、解決痛點難點問題,始終和大家“同頻道”“一個樣”,黨員群眾才會把領導當榜樣,反之,領導形象就會走形變樣。
黨員干部守土盡責見擔當,奮力抗災寫華章。千錘百煉的鋼最硬,風吹雨打的松最挺。黨員干部要有將防汛當成“磨刀”的意識,把救災當成“練兵”的豪情,在洪流洶涌的前線鍛造挑擔承重、善作善成的“寬肩膀”“鐵肩膀”。要踐行為民初心,始終貫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從嚴從細落實各項安排部署,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都做到位,守牢防汛“閘門”,守護人民安寧。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決防止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將各類可能的風險隱患想全想透,把各種應急措施制定得細致完備,掌握主動權,打有準備、有把握的主動仗。要夯實群眾優勢,以沖在最前面、干在最險處的實際行動影響、感召和團結群眾,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共筑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魚水深情。
組織部門多措并舉強保障,選人用人樹導向。風平浪靜時或許難見短板,驚濤駭浪卻最顯本色品格。防汛救災一線既是砥礪本領的“磨刀石”,也是檢驗成色的“試金石”。組織部門要凸出實踐導向,注重在防汛救災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將干部在防汛救災中的“戰時表現”和日常工作的“平時表現”相結合,與群眾口碑相結合,讓有為者有位、實干者得實惠。要落實關懷措施,加大對一線黨員干部的關心關愛力度,抓好待遇落實和服務保障工作,統籌安排好值守干部的輪休補休,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協調解決實際困難。要營造良好氛圍,注重挖掘、及時表彰、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講清感人事跡背后的崇高精神,凝聚起防汛救災的磅礴力量。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我們無畏險阻、戰風斗浪;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我們歷經磨難、奮起成長。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指揮若定、領航定向,有千千萬萬黨員干部挺身而出、沖鋒陷陣,有十四億中華兒女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我們必將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一
7月14日上午8時,剛從湖北省陽新縣結束社會調查返校的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鐘漲寶教授出現在武金堤路樁號54+500-55+000防汛段。15日上午8時,57歲的鐘漲寶輕輕擺好竹竿、摘下草帽、脫下反光馬甲,換下膠鞋,長舒一口氣說:“看樣子身體還行,按時完成巡堤任務”。
接到長江大堤防汛任務以來,華中農業大學堅持黨員領導干部以身作則、靠前指揮,每天安排一名校級黨政領導干部上堤慰問指導,并參與巡堤值守。學校成立防汛黨員突擊隊,每天從1個機關與直屬單位黨支部和1至2個學院黨委抽調20余名突擊隊員,對值守區域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聽聞學校征召上堤黨員志愿者,文法學院57歲的鐘漲寶教授第一個向學院黨委報名。考慮到年紀偏大,學院不同意,他堅持說:“我是一名老黨員,要主動帶頭!我長期在鄉村田間進行走訪調研,身體沒問題,走這點路算不了什么。還參加過抗洪搶險,有經驗,我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學院堅持不下,同意了他的請求。
從14日早上8點開始,鐘漲寶和同志們一起在堤面上一字排開來回巡查,每隔半小時便將大堤迎水面、背水面、壩頂、壩腰、壩腳、壓浸臺等部位檢查一遍,看是否存在異常。宣傳部門的同志想拍下他巡堤的特寫,他連連擺手拒絕,“我就是個普通黨員,你們要多關注年輕同志!”15日凌晨4時,鐘漲寶吃起了泡面夜宵。他說,“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一日三餐是泡面,現在只是在補充體力時才吃泡面,巡起堤來更有力氣。”參與當日巡堤任務的,還有圖書館57歲的館員宣潤平、55歲的館員何永進,全都和年輕黨員干部一樣堅持了一個晝夜,如期完成任務。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二
安徽省銅陵市境內長江水道143.9公里,有5個江心洲鄉鎮。今年6月底以來,銅陵市遭遇了高強度、高頻率、大范圍強降雨襲擊,長江水位持續上漲、內湖水位居高不下,汛情異常嚴峻。銅陵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印發通知,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積極投身防汛抗洪救災第一線,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線筑堡壘。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全力做好抗汛搶險、人員避險、災情防控、隱患排查、災后重建等工作,及時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巡邏隊、黨員志愿服務隊536個,先后排查和處置堤防、圩口、水庫等險情120余處,緊急轉移安置群眾1.8萬余人,集中安置1700余人。充分發揮城鄉黨建一體化優勢,完善“城鄉結對、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定點幫扶機制,通過抽調人員、資金援助、結對幫扶、愛心救助等多種方式,為受災聯建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傳遞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市、縣機關近3000名黨員“下沉一線”參與重點流域防汛,24小時輪流值守。
黨員當先鋒。
嚴格落實防汛搶險救災工作責任制,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全部進駐長江干堤、江心洲、外灘圩、水庫等前線指揮部現場辦公,發揮“主心骨”和“頂梁柱”作用,及時發現和處理險情,確保安全度汛。450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235名選派第一書記以身作則,夜以繼日帶領群眾強化防范措施,落實應急準備,以自身的模范行動為黨員作示范、樹標桿。廣大黨員自覺將防汛抗洪救災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積極認領黨員責任崗485個,按每公里10—20人標準,分工把守責任堤段,24小時不間斷開展上堤巡查、消除隱患、搶險奮戰,真正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組織強保障。
注重在防汛一線培養鍛煉、考察識別干部,把“關鍵時刻沖得上去”作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標準和導向。市委組織部會同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成立4個工作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一線,了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防汛抗洪救災中作用發揮情況,對在防汛救災中表現突出的,在評先評優、提拔使用時優先考慮;對工作不力、推諉扯皮的,及時調整、堅決撤換;對臨陣退縮、失職瀆職造成不良影響的,嚴肅追責問責,層層壓實防汛救災工作責任。同時,注重在防汛救災一線考驗入黨積極分子,表現突出、符合黨員條件的及時發展入黨。7人在防汛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三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于在防汛救災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提出應對當前汛情嚴峻形勢的具體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防汛救災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任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好打贏這場防汛救災硬仗,讓黨旗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要善于作為,堅決筑牢戰斗堡壘。基層黨組織,是距離群眾最近的地方,是防汛救災第一線。唯有基層黨組織筑牢戰斗堡壘,真正把組織建在“堤”上、把人心聚在“壩”上,才能在防汛救災第一線筑牢“紅色堤壩”,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基層黨組織要積極發揮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進一步發動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為防汛救災各項工作貢獻“紅色力量”。要加強組織領導,建實建強防汛救災領導組織,積極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責任堤”、開展“黨員聯系戶”等,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制,細化夯實預警監測、應急搶險、災后重建等各個環節的責任。要切實把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作為當前中心工作,全力做好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后續重建等工作,堅決打好這場硬仗。
要勇于擔當,示范帶頭樹好標桿。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要勇于擔當,不懼困難、勇挑重擔、敢啃“硬骨頭”、敢接“燙山芋”。汛情面前,廣大黨員干部要主動肩負起自身職責,不懼風險、靠前作戰、堅守一線。要做身先士卒的“引領者”,第一時間安排部署防汛舉措,第一時間到崗到位,有序推進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團結帶領群眾抵御災害,努力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要做迎難而上的“奮進者”,時刻堅守在防汛救災第一線,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主動出擊,為群眾遮風擋雨。要做群眾安危的“守護者”,把防汛救災現場當作“考場”,認真書寫滿意“答卷”,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及時傳遞防汛正面信息,樹立正確導向。在防汛救災工作中,不等不靠、主動出擊,主動加入防汛救災隊伍,盡最大努力守護群眾安危。
要敢于沖鋒,爭做表率亮明身份。越是危急關頭,黨員干部越要在第一線、最前沿沖鋒陷陣、攻堅克難,以實際行動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哪里有險情就沖到哪里、哪里有群眾需要就出現在哪里,用實際行動把黨旗插在汛情最重、困難最大、群眾最期盼的地方。要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堅守在防汛救災工作最前沿,時刻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蓄力、同阻力抗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在不懼困難、無私奉獻中亮身份、樹形象、當先鋒、作表率。要時刻保持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氣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心,沖鋒在前、履職盡責,爭當抗洪搶險救災的標兵和模范,真正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成為群眾的主心骨和帶頭人。
在防汛救災第一線,只有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干部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為修堤抗洪、搶險救災,才能奪取這場防汛救災“硬仗”的最終勝利!
防汛救災一線黨旗高揚心得體會(熱門14篇)篇十四
“黃書記,我還有些東西沒拿,等我一下……”“不行,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只要人沒事,其他東西都可以想辦法解決。”江西永修縣三溪橋鎮黃嶺村第一書記黃佐輝叫住了正要搬東西的范芳春。受連續強降雨影響,三溪橋鎮河流水位不斷攀升,境內內澇嚴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7月8日上午9時,該村山洪暴發,多處道路、農田、房屋被淹,不少群眾被困家中,情況緊急。
聞訊而動,同時間賽跑。范芳春是村里的邊緣戶,房屋地勢較低,突如其來的洪水很快將其包圍,房屋瞬間成了孤島。形勢緊急,黃佐輝立即組織人員實施救援,成功將范芳春一家營救出來,并安全轉移。“我是第一書記,更是一名黨員,危難時刻,救人比什么都重要。”黃佐輝說道。
廬山市蓼南鄉南陽畈村靠近鄱陽湖,村內有數百畝高標準農田,還有大小3處圩堤,今年的汛情讓村里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廬山市水利局派駐南陽畈村第一書記郭亮華,白天忙扶貧,上戶宣傳政策、了解貧困戶生活狀況、統計貧困戶受災情況,晚上就和值班村干部一起上圩巡查,幾番下來,原本白皙的臉曬得通紅,眼角的皺紋也增添了許多。
7月15日下午5點多,郭亮華剛從貧困戶家出來,正準備騎車回村里整理資料,突然聽到村民喊“周家圩要塌了,大家快去幫忙呀……”,郭亮華立馬調轉車頭奔向圩堤,打樁、鏟土包、扛沙袋、碼沙袋……經過3個多小時奮戰,400多個沙袋組成的子堤總算堵住了圩堤的塌方部分,“保住了稻田,再辛苦也值了!”郭亮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