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級教案的編寫過程中,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情、教材的要求以及教學環境等因素。在以下五年級教案范文中,你能找到適合自己教學的靈感和經驗。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一
1.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約分的含義。
2.探索并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理解最簡分數及約分的意義和方法,掌握約分的方法。
(一)舊知回顧:(學生在答題卡上訓練)。
1、你能很快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嗎?
9和187和920和2811和13。
3、回答:你是怎樣找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有幾種特殊情況?
用列舉法和分解質因數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但有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兩個數成倍數關系。
(二)新知探究。
分析探究一:
(學生在答題卡上訓練)。
1、卡片出示例3的情景圖讓學生觀察。
師:要想化成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請學生先嘗試把化成最簡分數,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進行約分,然后交流,教師歸納并板書。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等到最簡分數。(教師板書:逐次約分法)。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教師板書:一次約分法)。
2、引導學生概括出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答題卡題。(讓多名學生回答并板演)。
1、今天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最簡分數;約分)。
2、你們還有哪些疑問?
1、課堂作業:練習十六第1、4題。
2、課外作業:練習十六第2、3、5題。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二
1、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意義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有關習題。
2、利用所學的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
3、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一)、基本訓練。
課件出示:
復習。
1、加法含義:
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
2、減法含義: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
什么是分數單位?
指生回答。
(二)、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在三年級時,我們學習了簡單的分數加減法,你能分別各寫一個同分母分數加法和減法的算式嗎?下面請大家在草稿上各寫一個,并大膽的猜測一下結果是多少。學生寫算式。
(三)、嘗試練習。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都寫了什么樣的算式?
生匯報自己所寫的算式。
師:同學們寫的算式到底對不對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相信你們能找到答案的。
(四)、學習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1:(出示課件)。
媽媽在家烙了一張大餅。爸爸將這張餅平均分成了8塊,爸爸吃了其中3塊,媽媽吃了其中1塊。
問:你能用學過的分數知識說一說嗎?(如:爸爸吃了多少張餅?)。
問:你能根據剛才想到的分數知識,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說說怎么列式解決嗎?
選擇:1/8+3/8表示什么含義?(媽媽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張餅。)等于多少呢?
那同學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學生獨立思考、探究。
學生匯報。
(1)從圖上看結果。
(2)說理:1/8是1個1/8,3/8是3個1/8,1個1/8加上3個1/8是4個1/8,也就是4/8。
強調:4/8可以寫成多少?(1/2)。
師:聯想整數加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加法的含義嗎?(分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口算練習:
1/5+2/5=。
5/9+2/9=。
2/7+4/7=。
1/3+1/3=。
問:觀察這些算式,對于同分母分數加法,你有什么發現?
(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
(1)課件出示例2。
學生獨立思考后反饋,注意書寫格式的規范。
指生說,你是怎么計算的,一生板演計算過程,出示課件。
(2)聯想整數減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減法的含義嗎?
(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的含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口算練習:
3/5-1/5=。
7/9-5/9=。
6/7-2/7=。
2/3-1/3=。
問:觀察這些算式,對于同分母分數減法,你有什么發現?
(同分母分數相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減)。
(五)點撥歸納。
師:觀察例1﹑例2你能發現什么共同點?觀察這幾道分數加、減法算式有什么特點?
觀察這幾道分數加、減法算式與計算的結果,又發現什么?
追問: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怎么辦?
(計算的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六)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
1、完成課本105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課本106頁做一做。
學生開火車回答。
3、判斷題:
4、拓展練習。
師:做了這道題,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數單位相同),才能將分子直接相加減;分母可以為任何非0自然數。
(七)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三
生1: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生2:我們要保護環境,不隨便扔垃圾。
生3:……。
師:對,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能隨便扔垃圾,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能產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我們可以對垃圾分類處理。一般情況我們把生活垃圾分為四類(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圖),其中紙張和廢金屬可以回收再利用,從而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1)采集信息。
師:從這個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學生回答。
(2)處理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紙張和食品殘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師:我們一起列式解答。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師:你能說說計算過程嗎?
指名回答。
師: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提出廢金屬和紙張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生2:危險垃圾比食物殘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殘渣和危險垃圾一共占幾分之幾?
(教師根據需要在黑板上板書。)。
(3)探索方法。
師:現在我們先來解決廢金屬和紙張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嗎?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師:這個加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分數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們學習的分數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學習的加法分母不同。
師:你能想辦法把它轉變成我們學習過知識進行計算嗎?
小組內討論怎樣變成學過的知識。
學生匯報,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生1:我把分數化成小數進行計算,四分之一就是0.25,十分之三就是0.3,所以0.25—0.3=0.55。
生2:我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出來的。(實物投影顯示學生的表示方法。)。
(對于兩種方法老師都予以肯定。)。
生3:我用的算式的方法。
師:你們能看懂這是什么意思嗎?
3/10+1/4=6/20+5/20=11/20。
生:把1/4的分子分母同時擴大5倍,把3/10的分子分母同時擴大2倍。
師:為什么要一個分數同時擴大5倍,另一個分數同時擴大2倍?
生:因為我們已經學過通分,而且也知道了同分母相加的方法。
師:他的意思是說,原來分母是不一樣的,現在用通分的辦法使分母一樣,這時候用同分母的方法來做就可以了。
(4)教師總結。
剛才的幾位同學都說得非常精彩,無論是畫圖,還是把分數轉化成小數,還是通分,都是想要把單位統一,然后再相加。具體請看課件演示。
(5)自主選擇二次探究,方法擇優。
師:接下來還有幾個算式,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1/2+1/81/3+2/92/7+1/3。
師:你們都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生:通分。
師:為什么不用化成小數的方法?
生:因為除不盡。
師:為什么不用畫圖的方法?
生:畫圖太麻煩了。
生:還是通分比較簡便。
師:請你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說。
生:如1/3+2/9=3/9+2/9=5/9。
生1:分母不同沒法直接相加的,通分以后分數單位一樣了,也就是分母一樣了,所以這樣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學生獨讓解答,
師:你能和你的同桌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嗎?
同桌交流完,指名說說計算的過程。
生:我是先通分,然后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三)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生:通分。
師:通分之后再怎么計算?
生:根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方法應用。
(學生選擇問題,并解答。)。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談話: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
教學板書:
3/10+1/4=6/20+5/20=11/20。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
教學反思: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在實際計算中經常遇到,是分數加、減法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不提任何規定性的要求,讓學生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并讓學生形成共識,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相加、減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樣化新知為舊知,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四
教材分析:這兩個例題是教學帶分數連加、連減的方法。例5是帶分數連加,與帶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相同,幾個加數可以一次通分,最后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是假分數的要公成帶分數。例6是帶分數的連減。當被減數的分數部分不夠減時,從被減數的整數部分使拿出1化成假分數,和原來的分數部分合進來還不夠減時,就要從整數部分拿出2化成假分數,和原來的分數部分合起來再減。可以一次通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把整數或帶分數轉化成假分數。p136準備題,讓學生說一說怎么。
二、嘗試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學例5。
a、出示例5。
b、看一看它們的分母相同嗎?怎么辦?
c、對計算的結果有什么要求?
d、看書p136。
e、說一說帶分數連加的計算方法。
f、試一試p136。
2.教學例6。
a、出示例6。
b、看一看它們的分母相同嗎?怎么辦?
c、通分后再看看,分數部分夠減了嗎?不夠減又要怎么辦?
e、在剛才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f、小結。
g、試一試。
三、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1.計算練習p137、1--3。
2.說一說你在計算過程中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3.小結:帶分數連減時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做得又對又快?
文檔為doc格式。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五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及認識了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本課通過一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來引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喚起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已有經驗,并深刻體會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也就是同分母分數才能相加減,接著,根據學生心理和思維的特點,讓學生“猜一猜”,自然會聯想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實現自然過渡,揭示課題,而且在思維上留給學生探究的線索。同時,由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的現實存在而導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在備課時,我充分意識《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與上一節課有很多相似之處。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情況,我覺得在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方面還做得不太夠,仍然停留在教師讓學生做什么,學生就做什么的層面上。而且有些教學環節的設計,顯得有些多余,缺乏對總體目標的把握。雖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已經確定,但是我卻沒有去考慮每一個環節的'設計目的,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最終能為總目標解決什么。例如:在復習導入這一環節中,要求學生對一個個的出示分數回答該分數的分數單位,然后對兩組分數進行通分。對于這一環節的設計,我顯然是沒有好好的分析,因為本課的重點在通分,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很早就學的知識已經沒必要在復習了。
還有在講解1/2+1/3的算理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這兩個分數相加的“算理”演示課件,但在課件中沒有講透為什么分數單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如果我在教學中設計添加這樣一環節,應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也就是當出現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兩個圖形時,把它們重疊合并成一個新的圖形,并提問學生現在這個圖形可以用什么樣的分數來表示了。學生自然是無法對這個既有二分之一又有三分之一的圖形用分數來表示的。這樣反過來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分母不同的分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了,從而也就更加深刻的掌握了先通分在計算這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了。
如果我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中充分重視學生原有認知水平,抓住這一教學契機,有準備地計劃和選擇一些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學習材料,設置恰當的教學情景,直接拋出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歸納、自己體驗,那肯定比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發現更有價值,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文檔為doc格式。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六
2.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解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簡單應用題。
3.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概括能力。
多媒體課件。
【談話引入】。
師:我們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學過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新知探究】。
1.教學例1的第(1)題。
(1)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出問題: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
(2)學生思考該怎樣列式?為什么?(+,表示把兩個分數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3)師:你能算出結果嗎?是怎樣想的?
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歸納:是1個,是3個,合起來是4個,即。
(4)師:+的和是,為什么分母沒變?分子是怎樣得到的?你會寫出計算過程嗎?
同桌商量后舉手發言,教師歸納:因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兩個分子相加,分母不變。
(5)課件動畫演示上面的計算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示,可以看出結果是,也就是。強調: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2.教學例1的第(2)題。
(1)組織學生觀察情境圖,指名學生說一說求“爸爸比媽媽多吃了多少張餅”應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2)師:為什么-的分子可以直接相減?
因為它們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3個減去1個,得到2個,即,也就是。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師生共同小結出分數加、減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減法的含義相同,加法表示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數,求另一個數的運算。
4.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鞏固訓練】。
1.完成教材第9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1頁第1~5題。
3.完成教材第92頁第6題。(提示: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連加或連減)。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七
教學目標:
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必須先通分的道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3、讓學生體驗數學中的“化歸”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法則,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算理。
教學過程:
一、組題引新:
1、老師在投影儀下出示4張卡片:
(1)現在請你摸2張,有幾種可能?(哪幾種?)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由摸出的兩個數組成一道加、減法算式,共有幾道?
(3)請你把這12道算式寫在草稿本上。(寫完后學生說,老師板書)。
二、理解算理,掌握法則。
1、這些題你愿意做一做嗎?選擇你會做的做。(師巡視,并提示可以用折紙、畫圖等方法來思考或驗證。)。
2、反饋:
(1)你認為這些題中,哪幾題最好算?(+、-)為什么?等于幾?板書)。
(2)[1]揭題:
為什么剩下的題沒有這兩題好算?(因為它們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對,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板書課題)。
[2]我們來看看這里的“+”你是怎么算的?還有別的方法嗎?(畫圖的、計算、折紙都用投影出示)。
[3]剛才我們用了哪些方法來計算這道題的?(通分、化小數、折紙、畫圖)同學們很會動腦筋。
[4]那么這兒還有哪幾題也可以用這些方法來算的?
(-、-、+)結果分別是多少?
(3)剩下的題你們是怎么算的?(選一題投影說)同意嗎?強調格式時指出:看這兒,如果我們用通分的方法來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就應該按照***(學生名字)的格式,把通分的過程寫在計算過程中,不要單獨列成一步。若錯,師板演。
[1]這道題還有別的方法嗎?(折紙、畫圖)這樣的方法算起來太麻煩。為什么沒人用化小數的方法?這說明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通分。
[2]計算這樣的題,為什么要通分呢?
[3]剩下的5題你可以任選一道加,一道減完成,快的可以都做。
[4]反饋。
三、鞏固反饋:
1、計算,并驗算。(投影顯示)p1223。
(1)現在我們來看p1223這兒幾個要求,另起一行寫出“驗算”后再驗算??梢匀芜x一道加、一道減完成,快的同學可以都做(中間可提問:怎么驗算的?)。
(2)投影反饋,還有做另外兩題的嗎?
(3)計算了這幾題后,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嗎?
(化簡,驗算方法,驗算時要用原數)。
四、課堂練習:
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練習卷。
你可以任選a組或b組題進行練習,a組簡單點,b組難一點。
a組:1、計算,并驗算。(任選2題)。
+-+-。
2、p1224。
b組:1、同上。
2、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
(1)(2)。
(3)(4)。
……。
2n-11。
2n2n。
這樣一直做下去,將會出現什么情況?
五、全課總結。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點?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八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同桌之間說一說這三個圖形的涂色部分分別表示什么意義,并用分數表示出來。
(3)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課件揭示)。
(4)交流:你還有什么發現?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變化了,分數的大小不變。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板書:都乘以相同的數)(課件演示)。
3、出示做一做圖片(2),學生獨立填寫分數。
(1)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交流,你發現了什么?(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板書:都除以相同的數)。
4、想一想:引導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
(1)從剛才的演示中,你發現了什么?
板書: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2)補充分數的基本性質:課件出示兩個式子,問學生對不對?講解關鍵詞“都”、
“相同的數”、“0除外”。“都”可以換成哪個詞?——“同時”。
板書: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3)揭題:分數的基本性質。先讓學生在課本中找出分數基本性質中的關鍵字詞并做上記號(畫起來或圈出來),要求關鍵的字詞要重讀。(課件揭示)。
5、梳理知識,溝通聯系:分數基本性質與學過的什么知識有聯系?你能舉例說說嗎?師:我們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知道分數可以寫成除法的形式。現在我們把商不變性質,分數基本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這三者聯系起來,你發現了什么?(生舉例驗證,如:3/4=3÷4=(3×3)÷(4×3)=9÷12=9/12)(課件揭示)。
6、趣味比拼,挑戰智慧。
給你們一分鐘時間,寫出幾個相等的分數,看誰寫得既對又多。
交流匯報后,提問:如果給你時間,你還能不能寫,到底能寫幾個?
三、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考考你(第43頁試一試和練一練第2題)。
2/3=()/186/21=2/()。
3/5=21/()27/39=()/13。
5/8=20/()24/42=()/7。
4/()=48/608/12=()/()。
2、涂一涂,填一填。(練一練第1題)。
3、請你當法官,要求說出理由.(手勢表示。)。
(1)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2)把15/20的分子縮小5倍,分母也同時縮小5倍,分數的大小不變。()。
(3)3/4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分數的大小不變。()。
(4)10/24=10÷2/24÷2=10×3/24×3()。
(5)把3/5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也要加上4。()。
(6)3/4=3×0/4×0=3÷0/4÷0()。
4、找一找:課件出示信息:請幫小熊和小山羊找回大小相等的分數。
5、(1)把5/6和1/4都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四、拾撿碩果,拓展延伸。
(或用分數表示這節課的評價,快樂和遺憾各占多少?)。
2、學了這節課,現在你知道阿凡提為什么會笑,如果你是阿凡提,你會對三兄弟說些什么?從這個故事中,你還知道了什么?師總結:看來學好數學還是很重要的!祝賀同學們都跟阿凡提一樣聰明!(獻上有節奏的掌聲)。
3、拓展延伸。
五、動腦筋退場。
讓學生拿出課前發的分數紙。要求學生看清手中的分數。與1/2相等的,報出自己的分數后站在教室的前面,與2/3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后面,與3/4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左邊,與4/5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左邊。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九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分數的認識、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將為后面的分數的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1、通過直觀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原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引導學生從現實體驗出發,激發學生興趣,學會合作,與人分享收獲,并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理解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原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課制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學法上談一談。
我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采用參與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讓學生探究體驗、參與合作、互動討論。
引導學生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活動中歸納知識,在參與中培養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結合學生提問,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引出算式1/2+1/4(板書算式)。
此環節抓住切入點生成本節課的問題,分母不相同的分數相加怎樣計算讓學生體會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確實需要。從而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因猜想而緊張的沉思,從而達到風起云生的`效果。
(一)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法。
1、獨立思考——投石問路。
在提出1/2+1/4得多少后,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全體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自己的通過畫圖、折紙、探索計算的算法。
2、合作交流——曲徑通幽。
算完后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
3、匯報交流——水到渠成。
小組說完后,哪組的同學起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想法其他還有別的想法嗎。
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法,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請況。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重點引導學生不僅說出得多少,更應結合圖形、畫圖說明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進一步加深對算理的理解。
(二)異分母分數減法。
出示提出的問題:你能計算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嗎學生獨立探索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然后出示試一試兩題,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觀察算式,小組討論,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思考、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小結優化,重點引導學生說出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加減。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嗎引導學生總結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項。
此環節抓住問題的的著力點討論,讓學生探究有實效,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方法,匯報交流抓住知識的突破點,以求達到由“投石問路——曲徑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此環節抓住盲點練習,讓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說出學到的知識,還有情感體驗。
此環節抓住新知識增長點,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質,更深刻地運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十
已學的相關內容:分數意義的初步理解;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分數的再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基本性質;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約分;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通分、分數大小比較。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分數,體會分數的相對性。
教材通過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豐富學生對分數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分數,體會分數的相對性。分數相對性就是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受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它所對應部分的大小或具體數量的多少是不一樣的。在教學中,對學生來說,不需要出現“分數相對性”這樣的專門術語,只要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就可以了。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分數的理解,教材安排了“拿鉛筆”等多個情境活動,教學時,教師要聯系這樣的實際情境,引導學生借助直觀展開充分的交流。
在進一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數與假分數的認識,在“分餅”活動中具體體會真分數與假分數的產生過程及其實際含義,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概念教材都只給出了描述性定義,要讓學生自己說說真分數與假分數的特點。對于帶分數的概念教材用介紹的方法,與真分數、假分數分開處理,有利于學生理解假分數與帶分數的關系,避免造成錯覺。
2、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
除法計算不能整除時,除得的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表示除法結果的需要,也是假分數與帶分數互化的基礎。教材通過具體情境引出除法算式,并根據分數的意義表示出結果,然后引導學生比較幾個算式,探索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兩數相除的商或把分數表示成兩數相除的形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因為帶分數的計算在學生的后繼學習和生活實踐中應用不是很多,所以學生只要能理解互化的方法并會正確進行互化即可,在速度及熟練程度上不要作過高要求。
3、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基本性質是約分和通分的基礎,而約分、通分又是分數四則計算的重要基礎,因此,理解分數基本性質顯得尤為重要。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以及除法中商不變的規律與這部分知識緊密聯系,是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基礎。
探索分數基本性質,關鍵是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觀察和發現,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歸納規律。教材安排了兩個學習活動讓學生尋找相等的分數,分別是“用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和“在折紙活動中找到與3/4相等的分數”,通過兩個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分數的大小關系,為觀察、發現分數基本性質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然后,引導學生觀察這兩組相等的分數,尋找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并展開充分的交流,在此基礎上,歸納分數基本性質。
4、在探索活動中理解公因數與公倍數的含義,掌握約分與通分的方法。
本冊教材對公因數、公倍數的知識與約分、通分的知識進行了整合。在分數單元學習約分、通分前,安排學習公因數和公倍數等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冊教材對知識掌握的要求進行了適當的限制,如求最大公因數是兩個數限制在100以內、,求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限制在10以內等。為了幫助學生體會“公倍數”的實際意義,教材還安排了“找最小公倍數”等實際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體會“公倍數”的實際意義。在探索和掌握找公因數、找公倍數的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約分和通分。
“整體----部分-----整體”觀察策略。對觀察對象的整體先作初步的了解,發現這一類現象可能存在著某種規律,然后分出個部分,分別作進一步的觀察,發現存在于各部分中的基本規律,進而再研究各部分間的聯系,發現共同的結構,提出假設。
(1)整體觀察。發現這幾組分數的分子、分母都起了變化,而分數的大小不變。這里可能存在某中規律。
(2)部分觀察。先引導學生對其中一組數==,從左向右觀察,并組織學生討論: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怎樣變化,分數的大小不變?為了讓學生能正確地運用數學語言表達,可以把這組分數改寫成下式讓學生練習:
得出: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接著,引導學生從右向左觀察,并練習:
得出:分數的分子、分母都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在讓學生觀察其他幾組分數,能得出同樣的規律。
(3)整體觀察。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這組例證,概括得出結論后,讓學生閱讀課本,要求能運用商不變性質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并說明為什么要“零除外”。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十一
1、進一步熟練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解決粉刷墻壁的活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通過解決粉刷墻壁的活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結合生活實際,利用所學知識,靈活選擇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利用我們所學知識來解決粉刷墻壁的生活問題。(板書課題:粉刷墻壁)
2、提供信息,明確問題:
(1)出示信息。
課前經過實際測量和調查,同學們搜集了以下信息:
五年級一班的教室長8米,寬6米,高3米(每間教室門窗的面積大約19.3 2)我校有20間這樣的教室。
品
種 規
格 價
格 粉刷
面積使用
年限人工
費用
仿瓷
涂料 20l/桶30元/桶0.5l/25年1元/2
多樂士乳膠漆易洗:10l/桶300元/桶0.2l/212年4元/2
普通:20l/桶400元/桶0.2l/212年4元/2
(2)明確信息的含義: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信息,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3)明確任務:選擇哪種涂料呢?粉刷20間這樣的教室至少準備多少錢?請同學們根據這些信息,在小組內一起討論一下,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同學聽一聽。
3、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解決一共需要花多少錢,從哪幾個方面思考。注意了解學生的交流情況。
4、班級交流:要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也就是算哪幾個方面的費用?你們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明確也就是算人工費和涂料費,但都應該先算出粉刷墻壁的面,再算出人工費和涂料費,后計算一共需要花多少錢。
6、交流匯報,比較:
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涂料,把計算的過程展示給大家。
根據計算結果,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奧,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制定了自己認為合理的方案!
經過我們粉刷墻壁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收獲?
說來聽聽吧?
我相信大家,在生活的大舞臺上,會有更多精彩的表現!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十二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92~9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出面積。
2.綜合運用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展示匯報建立概念
師:大家搜集了許多有關生活中的組合圖形的圖片,誰來給大家展示并匯報一下。 (指名回答)
生1:這枝鉛筆的面是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組成的。
生2:這條小魚的面是由兩個三角形組成的。
……
師:同桌的同學互相看一看,說一說,你們搜集的組合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搜集生活中的組合圖形的圖片,學生熱情高漲、興趣盎然。通過學生查、拼、擺、畫、剪、找等活動,使學生在頭腦中對組合圖形產生感性認識。)
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物品的圖片,(課件出示:房子、隊旗、風箏、空心方磚、指示牌、火箭模型)這些物品的表面,都有哪些圖形?誰來選一個說說。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的。
生2:風箏的面是由四個小三角形組成的。
生3:火箭模型的面是由一個梯形、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組成的。……
師:這幾個都是組合圖形,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什么樣的圖形是組合圖形?
生1: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形組成的是組合圖形。
生2:有幾個平面圖形組成的圖形是組合圖形。
……
師小結:組合圖形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
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的表面有組合圖形? (學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認識組合圖形了,那么大家還想了解有關組合圖形的哪些知識?
生1:我想了解組合圖形的周長。
生2:我想知道組合圖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設計意圖: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態度,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使學生認知活動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處于狀態,形成強烈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索計算方法
(課件出示)下圖表示的是一間房子側面墻的形狀。
認真觀察這個組合圖形,怎樣計算出面積呢?
大家在圖上先分一分,再算一算。
然后,在小組里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活動,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
生:把組合圖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用課件演示: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別閃動。)先分別算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再相加。
教師邊聽邊列式板演:5×5+5×2÷2
=25+5
=30(平方米)
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把這個組合圖形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教師用課件演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閃動)先算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就可以了。
學生說算式教師進行板演:(5+5+2)×(5÷2)÷2×2
=12×2.5÷2×2
=30(平方米)
師:你認為那種方法比較簡便呢?
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在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有多種算法,同學們要認真觀察、多動腦筋,選擇自己喜歡而又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在學生解決組合圖形的面積時,重視把學生的思維過程充分暴露出來,讓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培養了能力。這時,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空間和時間,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開拓思維,并引導學生尋找最簡方法,實現方法的化。通過學生的試做、交流、討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師:通過學習,你認為怎樣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學生回答。
師小結:在計算面積時,先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經學過的圖形,然后分別求出它們的面積再相加。
在計算面積時,還要注意些什么?(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回答)
三、反饋練習及時鞏固
1.(課件出示:隊旗)要做一面這樣的隊旗,需要多少布呢?認真觀察圖,選擇有用的數據,你想怎樣計算?把你的算法在小組里交流。
指名匯報。對于不同的算法,師生共同分析,提升比較簡便的方法,加以指導。
2.(課件出示:空心方磚)它的實際占地面積是多少?自己獨立思考并計算,說說自己的想法。
3.(課件出示:火箭模型的平面圖)選擇有用的數據,獨立完成,師生共同訂正。
4.同學們剛才計算的是老師搜集的組合圖形的面積,你們想不想算一算自己搜集的組合圖形的面積呢?選擇一個簡單的圖形,量出有用的數據,算一算組合圖形在紙上的面積。先指名匯報,再互相檢查算得對不對。
5.出示題目:(單位:厘米)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你有不同的算法嗎?
(設計意圖:這組習題形式多樣、難易適度,既鞏固了本課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有應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課后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數學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教案(優秀13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并能正確的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什么叫加法、減法?
二、教學新課。
1、學生自學例1和例2。
2、學生提出問題。
3、向學生提問:
(1)為什么分母相同的分數,可以直接把分子相加?
(2)填空題:2/9+5/9表示()個1/9加上()個/1/9,一共是()個1/9,就是()。
(3)3/4-1/4表示()個1/4減去()個1/4,還有()個1/4,就是()。
4、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看題目說出計算過程。
2、完成應用題。
四、總結本節課的內容。
2、為什么分母不便呢?
3、最后的結果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