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能夠展現作者的寫作才華,也是對讀者智力的一種挑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思路。這些范文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思維深度和表達能力,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典范。讓我們一起閱讀這些優秀作文,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吧。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一
什么,雞蛋能跳舞?我正在興致勃勃地翻看一本科學雜志,一連串的疑問出現在我的腦海中,頓時,我疑惑不解,便拉來爸爸要驗證真偽。
我又繼續翻看那本科學雜志:原來,在清水中加入鹽,水的密度就變大了,浮力也跟著變大,雞蛋就浮上來了。我恍然大悟,這就是雞蛋跳舞的真正原因呀。
做完這個有趣的,我更加明白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二
實驗目的能設計一個生態瓶建造方案。
實驗器材大飲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動物。
1、先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幾塊小石子也就在這時候放)。
2、裝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
4、再放入小動物。
5、進行觀察記錄。
實驗現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實驗人。
儀器管理員簽字。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三
昨天我們做了奧數的。我們先拿一個大杯子和一個小杯子,小杯子里倒少一點的水,大杯子里倒多一點的水,然后,我們往大杯子和小杯子里倒同樣多的糖,然后把糖攪拌均勻,最后,喝一口大杯子里的水,再喝一口小杯子里的水。哪個杯子里的水淡,哪個杯子里的水甜。正確的答案是小杯子里的水比較甜,小杯子里的水比較淡。
我很期待下次做。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四
實驗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備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備用、燒杯一個。
實驗過程:
1)、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燒杯中,觀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樣子的,
2)、倒入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搖晃后觀察現象。
實驗結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名稱:研究固體的熱脹冷縮。
實驗材料:固體體脹演示器、酒精燈、火柴、水槽、冷水。
實驗過程:
(1)銅球穿過鐵圈。
(2)、給銅球加熱,不能穿過鐵圈。
(3)把銅球放入冷水中,銅球又穿過鐵圈。
實驗結論;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名稱:研究液體的熱脹冷縮。
實驗材料:細管、膠塞、平底燒瓶、紅顏色的水、水槽、熱水。
實驗過程:
(1)細管插在膠塞中間,用膠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紅顏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記下細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熱水,觀察細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變化。
實驗結論;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名稱:研究氣體的熱脹冷縮。
實驗材料:氣球、水槽2個、平底燒瓶、熱水、冷水。
實驗過程:
(1)把氣球套在平底燒瓶口。
(2)、把燒瓶放在熱水中,歡察現象。
(3)把燒瓶放在冷水中,歡察現象。
實驗結論: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名稱:空氣的成分。
實驗材料:水槽、蠟燭、玻璃片、去掉底的飲料瓶、火柴。
實驗過程:
(1)把蠟燭放在水槽中點燃,罩上飲料瓶,擰緊瓶塞。觀察現象。
(2)、把水槽內的水加到飲料瓶里的高度。
(3)擰開瓶蓋,迅速將火柴插入瓶內,觀察現象。
實驗結論:空氣中至少有兩種氣體,一種氣體支持燃燒,另一種氣體不支持燃燒。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五
實驗室。
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生態瓶、小魚、水草。
1、減少生態瓶里的水。
2、增加生態瓶里的生物。
1.由于水量減少,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減少,氧氣量減少,水少的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較多。
2.水草增加,產生的氧氣量就增加,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減少;小魚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會增多。
減少水和添加動物、植物會引發生態群落的變化。
備注:
xxxxx。
實驗人:xxx。
儀器管理員簽字:xxx。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六
實驗目的:能設計一個生態瓶建造方案。
實驗器材:大飲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動物。
1、先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幾塊小石子也就在這時候放)。
2、裝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
4、再放入小動物。
5、進行觀察記錄。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實驗人:
儀器管理員簽字: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七
實驗時間:xx。
實驗名稱:讓癟乒乓球鼓起來。
實驗器材:燒杯、熱水、癟乒乓球。
我的猜測:球會鼓起來。
我這樣做:
1、將燒杯加入多半杯熱水。
2、把癟乒乓球放入杯中。
觀察到的現象或測量結果:癟乒乓球鼓起來了。
我認為:癟乒乓球受熱鼓起來;氣體受熱會膨脹。
授課教師:xx。
評定等級:xx。
注:
1.本表由學生在實驗課上根據實驗情況填寫送交實驗室存放。
2.本表每學期按年級每個實驗選樣例裝訂成冊存檔。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八
實驗室。
蚯蚓適宜的生活環境是什么樣的?
蚯蚓、泥土、水、盒子。
1、(1)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護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4)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干燥,一邊濕潤。
(2)把10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3)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記錄。
(4)再做2次。
實驗現象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濕潤的一方爬行。
實驗結論1、蚯蚓喜歡黑暗的環境。
2、蚯蚓喜歡濕潤的環境。
備注。
儀器管理員簽字。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九
實驗目的種子發芽的條件是水、空氣、溫度。
實驗步驟1、準備好6個水杯,每個水杯都放好紙巾(中間挖兩個洞)貼上標簽。
2、將種子放入洞中。
3、6個小盤中1號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適量的水。
4、用塑料紙將3號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號杯,用紙箱罩住6號杯。
5、將1號杯和2號杯,3號杯和4號杯,5號杯和6號杯進行對比。實驗現象。
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是水、空氣、溫度。
實驗結論種子發芽的條件是水、空氣、溫度缺一不可。
儀器管理員簽字。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
今天,我把我的好朋友陸嘉晨邀請到我自己的家里制作科技小制作。
這個小制作非同小可,它與“電”有關聯。他是一個完整的電路,我們用它來做一個名為“加固密碼”的。
首先,我們把家中的泡沫塑料剪下來,作為整個電路的“模版”,雖然簡簡單單一個“剪”字,但它讓我們傷透了腦筋。他就像是一只“攔路虎”擋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經過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家伙給“弄”下來。
接下來我們又在模板上鉆了兩個洞,分別把兩個系在電燈泡上的電線從兩個洞里穿過。之后在“模版”的另一端加上了兩節9伏特的電池,使連個燈泡能同時亮或暗。
經過一番調試之后,我和陸嘉晨的實驗就進入到了最困難又最重要的一步——做開關。開關若是做成功了,我們的整個作品就大功告成;倘若失敗,便前功盡棄!
我們屏氣凝神小心翼翼地將電線搭在兩個鐵釘子上,不敢出一丁點兒的差錯。經過我們一系列的精密計算以及細心的操作,我們終于能隨心所欲地控制兩個燈的明暗!
我們又設計了一套類似于“莫爾斯密碼”的密碼,利用燈的明暗時間表達我們互相想要傳遞的信息。我們終于成功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我希望我們以后能制造出更好的小作品,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做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實踐者、傳播者!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一
今天下午,我們坐上大校車,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參觀室。在路上,我透過玻璃車窗看見了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樹葉,它們被風吹起后,輕輕柔柔的落在大地媽媽身上,真漂亮呀!我們達到后,室的兩位阿姨把我們領進了實驗室。我發現室里面的東西有點奇怪,杯子細細長長的像長吸管,糖像是刺球一樣誰都不敢吃,有一個大瓶子比人還要大。我們還從顯微鏡里看見了一些奇怪的細菌。當阿姨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做實驗時,我們高興的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我最喜歡做的實驗是“魔法瓶子”,這個實驗真是太有趣了!阿姨給我們一些奇怪的玻璃瓶子,細細長長的,下面是圓的,上面有一個口,每個都是這樣。
一位叔叔給每個瓶子里面都倒了藥水,但是每個瓶子的變化都不一樣,顏色由輕到重。第一個是白色的像電話線一樣繞來繞去,第二個還是白色像人頭,第三個像鴨子有點紅。最后一個有點發紫。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室的阿姨告訴我們,顏色越重的表示它含有的防腐劑、細菌越多,顏色越淺的表示它含有的'防腐劑、細菌越少。有些同學還問了老師一些有趣的問題,我們都笑得前俯后仰。做完實驗我們坐著校車回學校,外面下著大雨,小雨點很急就像他們上學遲到了一樣,急匆匆的奔向大地學校。通過今天的參觀我懂得了有些食物是有危險的,不能吃。我以后去超市買食物,要看有效期,不能吃過期的食物。而且也要少吃油炸食物,否則會變成室阿姨給我們看的胖長頸鹿,胖的都跑不動了,影響身體的健康。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二
實驗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
實驗步驟1、(1)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護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4)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干燥,一邊濕潤。
(2)把10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3)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記錄。
(4)再做2次。
實驗現象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濕潤的一方爬行。
實驗結論1、蚯蚓喜歡黑暗的環境。
2、蚯蚓喜歡濕潤的環境。
備注。
儀器管理員簽字。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三
老師一本正經地對我們說:”接下來,我要做一個實驗,來測試這張a4紙能承受多少壓力。“同學們都聚精會神地看著,只見老師先拿出a4紙對折,再將水果刀放進a4紙里,刀尖對著折痕切開來,然后把其中一半的對折,把水果刀放進紙里,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老師將土豆放在講臺上用水果刀這么一切,只聽見“咔嚓”一聲,土豆被切開來了,而且切的十分嚴整。“好神奇”大家異口同聲的說道,嘴巴都張得大大的。
實驗過后,有一個問題一直令我們迷惑不解,為什么那張a4紙不會被水果刀切破呢?那張紙不會是假的吧!大家都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頓時教室里變成了人聲鼎沸地菜市場,“菜買完了嗎?”老師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
最后,老師揭密:當紙和刀切進土豆,刀給土豆產生壓力,土豆也對紙和刀產生相反的壓力,由于土豆的質地比紙的纖維松軟,所以刀和紙切斷了土豆,而紙并不會被切破。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四
今天在科學微課上,老師做了一個紙片托水的實驗,我非常好奇也想嘗試一下。于是,我興沖沖地開始尋找需要的工具水杯、卡紙、a4紙、臉盆。
一切準備好后,我先在杯子里裝滿了水,然后用卡紙蓋住杯口,倒過來,再小心翼翼地放開手,哇!水竟然被封住了沒有掉下來,真是不可思議!我怕水倒出來就用臉盆接著在家里來回走動了一圈,水還是穩穩的在杯子里!
第一次成功了,我想挑戰用比卡紙薄的a4紙,我把卡紙拿下來后,我把a4紙覆蓋了上去,倒過來。“啪!”的一聲,水都倒出來了!我嚇了一跳,哎,失敗了!為什么呢?我想了想,可能是進了空氣吧,因為這個實驗的原理是大氣壓,如果杯子中有空氣那么兩個力抵消了,紙就托不住水了。我不灰心,再一次把水杯倒滿水,把a4紙輕輕覆上去,用手刮平,紙和水面之間不留空氣。最后輕輕倒過來,又小心翼翼放開手!哇!成功了,驚得我張大了嘴巴!為了考驗下實驗的'成功,我又走動了10米左右,整個路程我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稍有不慎把紙給驚動了,最終a4紙牢牢的將水托住了,一滴都沒有掉下來!
好開心,通過這次實驗我了解了科學的知識,又在實驗中體會了到了樂趣,我喜歡科學實驗!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五
實驗目的物體的顏色和吸熱。
實驗器材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
實驗步驟1、把不同顏色的直對著做成袋狀。
2、分別插上溫度計放在陽光下。
實驗現象1、深色紙比淺色紙升溫快。
2、黑色蠟光紙比黑色無光紙升溫慢。
實驗結論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備注。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六
“嘉欣,你給我滾出來”臥室門外傳來一記東河獅吼功,把我差點兒從床上震下去,唉,老媽的獅吼功日日精進呀。在我感嘆之時老媽一腳把門踹開。我一見,立刻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門口逃去,可姜還是老的辣,被我媽以雷霆之勢捉住。之后我那悲劇的慘叫傳遍了神州大地。
有因才有果,這一切的原因只是做了一個實驗,把家里搞得比二戰戰場還慘烈罷了。
我在書上看見了一篇作文,上面說兩個不同一窩里的螞蟻放在一起會打架,我一見,好奇心便被勾起來了,合上書,拿了了兩個玻璃瓶子和一根大約十厘米長的竹簽,便出門了。
來到樓下,在花園里找到了兩個螞蟻窩,先在第一個螞蟻窩氣安頓下,把竹簽的一頭對準螞蟻窩,使勁往里戳,再拔出來。不一會兒一支螞蟻大軍浩浩蕩蕩的出來了,我一見便開始捉螞蟻。抓滿了半瓶后,拿起另一個空瓶子,用相同的方法在另一個螞蟻窩又抓了半瓶。
實驗已經準備好了,我拿著兩個瓶子回了家。到家了以后,找出了一個透明的大罐子,將所有螞蟻都倒進去。
兩窩螞蟻一見面就開戰了:一只大個螞蟻把一只小個螞蟻的頭咬了下來,但是卻又被另一這螞蟻咬下了一條腿,可沒過一會兒它又被別的螞蟻咬死了。不一會螞蟻便死了大半。我在旁邊看著,心里大笑:讓你們吃我餅干,活該!
就在我幸災樂禍時,我樂極生悲了,我一個不小心,把罐子打了。螞蟻滿地都是,我急忙找出殺蟲劑消滅這支“部隊"我消滅了大部分,可還有小股殘黨逃跑了,我不得不東奔西走消滅他們。當我消滅了最后的一股殘黨后,我家可謂是哀鴻遍野,尸橫遍地。可是我沒打掃便睡覺去了。于是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經過這一次實驗,我明白了,以后再做實驗一定要”毀尸滅跡“,消除證據,使其死無對證!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七
聽說可樂里面放一些鹽就會形成噴泉。我想做個實驗。
其實之所以可以形成可樂噴泉,是因為可樂里面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當我們放入鹽時,可樂里的二氧化碳被激發出來了,所以才形成了可樂噴泉,如果你們有機會也一定要在家里試一試哦!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八
今天上午,我去參加小記者活動,科學實驗之染色工藝。
活動開始了,老師先告訴我們什么叫染色工藝。染色工藝就是在布上染色,在布上不好染,所以我們今天要學習一下。
老師拿來三個盒子,她給我們介紹里面的東西,里面有三個空塑料小瓶子,還有搗蒜時用的搗棒、扣子、茶杯、夾子、冰糕棍等等。
老師還告訴我們染色工藝有許多種手法,我們今天要學習扎染和夾染。老師拿出三袋顏料,分別是紅、黃、藍,她拿出小勺子挖了兩勺放在小瓶子里,又倒了兩厘米的水,再一晃就行了。
我們先試了試扎染,扎染就是把一張紙或是一塊布折三折,像一個扇子樣,然后再用皮筋扎起來,在兩邊扎一下,中間扎一下,然后再染色。出來的形狀是條條形的,非常美麗。
我們又試了夾染,這時冰糕棍或者扣子就派上用場了,夾染就是用夾子把扣子或者冰糕棍夾起來。染色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滴太多了顏料,只能滴那么三四滴,滴多了就不好了。滴完后,讓顏料在紙上或布上蔓延出來,再把用夾子夾著的冰糕棍、扣子去掉,打開看一看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做出來的手絹上面印有扣子的形狀,非常漂亮。
然后,我還染了一個商標牌,因為商標牌沒法折,所以我是用夾染制作的。
最后,老師送給我了一個小手絹,我非常喜歡這個小手絹,因為這個小手絹里的顏色非常豐富飽滿。
這次的活動真有意義!
做科學實驗(優秀19篇)篇十九
x年級x班x組組長:
實驗時間:xx。
實驗名稱:讓小燈泡亮起來。
實驗目的自主認識小燈泡、電池、導線的構造。
所用器材:(裝置)電池、電池夾、開關、小燈泡、燈座、導線、回形針、紙片等。
1、用一根導線、一個燈泡、一節電池,連接好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2、增加電池夾、小燈座、開關,讓小燈泡亮起來。
簡單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四個部分組成。
認識與結論:
燈泡要亮須有電源、導線、開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