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牡丹花篇一
有人喜歡玲瓏,所以迎春惹人憐愛;有人青木淡雅,所以梅蘭倍受青睞;有人崇尚告誡額,所以荷花廣受矚目;有人欣賞婀娜,所以楊柳討人喜愛。而在我的眼中,唯有牡丹才是群芳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這濃艷的花在我腦海里的第一印象是富貴。
可不是富貴嗎?瞧它那纖纖玉“枝”托著如此碩大的花朵,讓我不得不感嘆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細細欣賞片片花瓣,個個都紅得透透的,如仙女的紅唇,又如火紅的太陽。花瓣們整整齊齊地緊貼著,生怕不能為這朵牡丹展現出美。這牡丹也不負眾望,開的富貴堂皇,備受矚目。單看這花倒不行,紅花還得配綠葉呀!
牡丹葉有半個手掌那么大,它綠得鮮艷又綠的深沉,還綠得不失風采。它不同于其它花的葉子,從頭到尾扮演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它追求絢麗多姿的精彩生活——也同牡丹的花朵一樣高調。它高調地地光合作用,高調地輸送養料,氣勢一點也不輸給那花朵。這富貴的紅花與富貴的綠葉在一起可真是絕配了!
可不是富貴嗎?你看她的株型,你聽她的名字,你可以聞一聞她的芳香,你可以感受下她的氣場。直立、疏散、開張、獨干,富貴的她千姿百態;“紅霞迎日”、“火煉金丹”、“虞姬艷裝”、“霓虹煥彩”,富貴的她千奇百怪。濃郁的芳香,震撼的氣場,無一例外不顯露出她獨特的富貴高雅,實在令人嘆服。
然而你以為這樣富貴的牡丹是一位柔柔弱弱的千金大小姐嗎?那你可就錯了,牡丹是中國的四大名花之一,群芳之首,素來就有“百花”的美譽。別看她是如此富貴,但是再艱難再困苦的環境下,只要有一絲絲陽光雨露,她都能把握機會汲取養分茁壯生長,待到營養充沛的時候,牡丹便會迎著太陽張開笑臉,在世間萬物的見證下傲然綻放,一展她那無與倫比的秀麗斑斕的富貴姿態。
我們如今看到的每一朵富貴的牡丹,在登上“百花”的位置前,付出了多少辛勤與汗水。如《繁星》里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牡丹樂觀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打動了千千萬萬的人,包括我。
我所見過的各種各樣的花兒中,唯你靚麗閃耀,敢于百花爭艷,敢于群芳爭春,敢于頂著寒風在任何一個角落開放,敢于把自己的芳香充滿整個世界。我喜愛你的富貴,我更喜愛你的精神內在!
牡丹花篇二
一進入牡丹園,香味兒就撲鼻而來,頓時讓你感覺放松了許多。
微風輕輕的吹著,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那花的香氣,立刻讓你好像沉浸在花的世界里。這一片花海,品種不同,顏色各異: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黃的賽金。只要你一走進去就永遠不想再走出來。
微風吹過,牡丹花就則左搖右擺,好像在向我們招手,說:“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這里。”牡丹的葉子是鴨掌形的,又好似片片楓葉,層層疊疊,茂盛極了。
牡丹花中心那黃色的花蕊努力的向上生長著,好像要用盡自己全部的力量。把它全部的美麗展現給大家看。
咦?為什么蜜蜂會來到這里?原來也是被牡丹的香氣和美麗的外表吸引而來。它們在花叢中辛勤地采著蜜,久久舍不得離去。鳥兒為什么也來了?原來也是被牡丹花的魅力吸引而來,鳥兒看見這可愛又漂亮的牡丹花。也不舍得離去,在空中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唱著贊美牡丹的歌。
我忍不住用手輕輕地摸了摸花瓣,好像絲綢般柔滑。顆顆露珠在花瓣上倒立著,真是美麗極了!
牧丹真不愧是國花,它的美麗,它的香,讓我陶醉。這時,我想起了劉禹錫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花篇三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對于年輕人來說,喜歡牡丹的應該并不會很多。因為真正觀賞過的人都知道,牡丹給人一種華貴、飽滿的感覺,這種感覺確實和古代的周敦頤《愛蓮說》中描述的一般。在年輕人的視角里,大多喜歡清新靚麗的東西,更欣賞于蓮花之類的草木。
至于權貴們喜歡,自然也是牡丹獨有的大氣。他的花瓣片片飽滿,且幾片翠綠的大葉子只能捧出一朵牡丹,就仿佛是每一朵牡丹都有其獨有的驕傲一般。
洛陽牡丹甲天下給了我們欣賞牡丹的好去處,我曾有幸游覽過一次洛陽四月的牡丹花會。還真別說,那人事真多,大概都是聞訊而來,畢竟洛陽牡丹的名氣確實是大。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我的腦海不自覺浮現出了劉禹錫曾經在《賞牡丹》中所描繪的這兩句。相信當時他的心思也一定和我們一樣,被眼前華貴的牡丹所吸引。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劉禹錫常常在洛陽與朋友白居易、裴度、韋莊等交游賦詩,唱和對吟,生活閑適。其對牡丹的描述也成為了風靡一時的潮流,令眾多文人騷客前來觀賞。
當然,在欣賞的同時,我們也該注意不要輕易的用手觸碰。要自覺擁有保護花草的意識。這與品種的優劣無關,無論是路邊的野花野草也好,或者是植物園里那些珍奇的花草也罷,都是值得我們保護的。畢竟他們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美好,同時也能夠讓我們與自然更進一步的接觸。我想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珍惜這世間的花草,也能夠培育出更多優質的草木。
不過啊,對于牡丹,我是最為熱愛的。因為它也算是我們國家的一種象征,也算是在古代頗具意義的一個表象,時常出現于古文、古詩當中,令得自己在不經意間就想去更深入的了解。
期待著下次的花季能夠再次欣賞著大氣的牡丹。
牡丹花篇四
不與百花爭報春,春深時節始登陸。當大多數花都開了的時候,牡丹才開始長出花瓣。
今天中午,我與老家的朋友在“彎刀”里散步,散步中無意間看到了幾朵粉色的花。只能說我們見識太少了,開始看到的時候,有的猜是百合,有的猜是玫瑰,還有的以為是哪個菜上面長出的花。帶著爭辯與花的清香,我們回到了家,問外婆,“那家門口粉色的是什么花呀?”“哦,那個是牡丹。”得知是牡丹,我們其中有一個朋友趕忙說:“對了,我家也有牡丹,走,去看看。”說罷,我們便跟著她到她家后院去,她家的牡丹與人家門前的牡丹明顯截然不同,她家只有牡丹葉子,連個花苞都看不見,不過葉子倒是蠻多的。牡丹花的葉子感覺像是恐龍的爪子,摸起來感覺毛茸茸的。
我們再次回到了牡丹花前。仔細看它,仿佛是有幾十層花瓣長在上面,一層包著一層,它不是不協調地包著,而是很有規律。從中間往外面,由小到大,顯出很美的層次感。牡丹花的花瓣像是個小碗裝著點黃色的糖果。每一朵都有不一樣的地方,跟人一樣,即使是雙胞胎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在眾多花中,我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小花苞,它連一朵花瓣都沒開。花苞很小,在這眾多的牡丹花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在朋友家后院估計是最博眼球的了。
牡丹的花瓣看起來很厚,但摸起來非常的薄,就像稍微用點力它就會壞掉,所以我們小心翼翼地摸著花瓣。
細細地嗅牡丹,一股香味撲面而來,牡丹花的花味一定都不刺鼻,是那種淡淡的清香,非常的好聞,使得我們在花前待了許久,離開時手里和身上都帶了點淡淡的清香,感覺十分清爽。
這牡丹在老家也待了許多年,我也在老家待了五年,可就是沒發現這牡丹花。可能是在縣城憋得太久了吧,回去后對鮮艷的東西十分敏感。可惜的是,這么美的花前沒有大人的觀賞,唯有我們小孩捧場。
牡丹花不像桃花那么高大,花多,但是它獨特的香味很容易給人留下印象。如今,桃花已落,但牡丹卻還開得好好的,整個院子,唯有牡丹花裝扮世界,這估計就是它晚開的原因吧。
牡丹花篇五
我第一次認識牡丹花,是在20xx年,洛陽牡丹花會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物遺產名錄。
我愛牡丹花,是因為它的顏色很吸引我,我從小就喜歡白色。有一次,我偶然地發現了牡丹花,是因為它的花瓣的色彩十分獨特。它不像菊花那樣火紅;不像梅花那樣粉紅;不像茉莉那樣雪白,而是白里透粉,粉里透紅,顏色十分獨特。從花瓣的尖到花瓣的根,從粉紅到雪白,怎么看都是那么高雅,那么清秀,那么美麗。
我愛牡丹花,是因為它花朵碩大,漂亮。有的花骨朵,粉嫩可愛,有似尚未綻開的玫瑰;有的剛剛開放,好似害羞的小姑娘,始終不肯伸伸懶腰,害怕毀了她的“淑女”形象;有的早已開放,碩大的花朵,亭亭玉立,有如美若天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我愛牡丹花,是因為它舍己為人,不求回報。牡丹花,一朵小小的花,平凡又出眾,普通又鮮艷。但它卻以那小小的身軀,裝點著大自然,使大自然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躍的氣氛。它從不圖回報,卻舍己為人的在那兒美化環境。它是繁榮昌盛,和平幸福,富貴吉祥的象征。它被中外游客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
我愛牡丹花,是因為它的香氣迷人,輕輕一聞便能把你“熏”醉。
我愛牡丹花的顏色各異,形態萬千;我愛它的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我愛它的無私奉獻,從不索取;我愛它的香飄十里;我更愛牡丹花給我帶來的無限快樂與歡笑!
牡丹花,名副其實,不愧為“花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