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樓夢讀后感篇一
最近一段時間,貌似成了魔不成,一時一刻都在看紅樓。看的是富貴人家的書,過的是窮苦人家的活。雖是窮苦人家,年節時分,油呀碗呀還是有的,一邊洗著滿是油污的碗筷,一邊想著紅樓的富貴之事,也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
夜涼似水,無心睡眠,不成想寫寫紅樓的丫環。古時候的丫環制度聽說是很殘酷的,奴才是完全依附在主子身上的,主子是可以隨意毆打虐待奴才的。紅樓丫環眾多,考察一番,居然是林黛玉與丫環的關系是最好的。
真真這怎么可能呢?最會使性子最會編派人的黛玉和紫娟的關系是最好的。寶釵與鶯兒,鶯兒已被寶釵禁錮得毫無棱角可言。寶玉與襲人與晴雯,好則好矣,然而心終究是隔了一層,走不到一塊去。探春與侍書,終究還是主子與奴才。只有紫娟與黛玉,情同姐妹,只有紫娟是可以批評同情安慰黛玉的,其他的丫環一概達不到如此的高度。
曹公在紅樓著墨比較多的丫環是襲人,平兒,鴛鴦,紫娟的筆墨卻是不多。有一回,林黛玉在薛姨媽家談笑,紫娟著雪雁給姑娘送暖手爐,紫娟正經都沒出場,姑且算作紫娟真誠地關心黛玉吧。然則奴才侍候主子,也算不上什么功勞。
再一回,慧紫娟情辭試莽玉。這是被無數紅迷所津津樂道的回目,然而大家的關注點更多是落在寶黛真摯的愛情上,而很少留意到紫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曹公在一回上批紫娟一個慧字,可見是真心贊美的。在大觀園里,真誠支持寶黛愛情,紫娟當屬第一人,當她冷眼看出黛玉漸次在賈母王夫人當前失寵,而寶玉又在情愛上東游西蕩之時,紫娟用言語試了一回寶玉,差點要了寶玉的命,在賈府掀起軒然大波。
這一回寫得極為精彩,先是襲人過來罵,然后是賈母王夫人,正經一般的丫環,早就嚇癱了,但是紫娟沒有,她很清楚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縱然受了天大的委屈,只要為黛玉試出了寶玉的真心,就算是死,估計紫娟也會愿意。
紅樓后40回不好看,對人物命運的安排可能很多都不是曹公的本意,但是高鶚對紫娟的描寫我很是滿意,特別黛死釵嫁,鳳姐獻計調包計,著紫娟去掩飾,紫娟嚴詞拒絕,這是真紫娟,不諂媚,不媚上。去了就不是紫娟了,高鶚干得好。
我看紅樓后40回,我時常覺得高鶚無法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更無法為曹公代言。一樣的,現在我胡亂寫下的這一篇字,也無法把我心中那個溫柔真誠,無私無畏,美麗天真,不媚上不獻上的紫娟寫出來。感覺好像自己褻瀆了紫娟,哭。
紅樓夢讀后感篇二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斗爭為情節主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紅樓夢讀后感_紅樓夢讀后感650字,希望你喜歡。
紅樓夢的一回講了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有一塊無才補天的頑石。凡心大熾,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雖然會瞬間樂極生悲,物換人非,打掃偷來是一場夢,萬竟成空,但也愿意前往。他于是被帶到了昌明隆盛之邦。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磅有一株降珠草,因為每一天以甘露灌溉,降珠草得以久延光明。之后受天地精華,又得雨露滋養,得以脫去草胎木質,換成女人形體。在下凡前,對警幻仙子說,要用一生的眼淚還他。
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寫出了賈寶玉,林黛玉的由來,為之后的事情做鋪墊,也描述了林黛玉愛哭的性格,賈寶玉頗為乖巧的性格。用僧人的話說出了賈家一時的興盛,繁榮的景象。而之后物換人非,萬鏡成空,最終衰落,敗亡的結局。給人以暗喻,不禁讓人傷感。
在一些大致相同的事件上,作為情節,也寫得各有特色,別有一番滋味。比如;賈家每人住的小院,每個人的穿著,外貌,行為舉止,神態等。讓我眼前一亮。
紅樓夢還成功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方法有兩種;一是經過人物的一句話,一個笑,一個動作,點出了人物的心理狀態,心里想法。比如;黛玉去看寶釵,遇到寶玉卻數落下人,心里卻想說寶玉而不好明說出口,便用這種方式。點出他嬌慣,心重的心里特點。
二是把人物的內心獨白與作者的敘述融合在一齊,來解剖人物的特點。在寶玉遇到黛玉也來看寶釵,笑著讓了座,并且聽出黛玉再說自我時,笑了笑并沒還嘴,指出寶玉心里有一絲不滿,但也毫不介意。
這些心理描述生動地寫出了人物的心機,情緒,讓人印象深刻。
紅樓夢是一部超越時空的巨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筆下一個豪門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個耐人尋味,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寶玉、黛玉的真摯感情更令人唏噓不斷,不敢妄作評論,只愿說說我讀后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覺得除了寫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寫賈寶玉與林黛玉純潔的感情。最主要的是寫女人,一個個形象都已印入我的腦海,不禁浮想聯翩。在這部小說里我最喜歡的是晴雯,她才貌出眾,敢愛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惡如仇,真乃一女中豪杰,但卻所以引起賈府主子的不滿、惱恨,最終被逐出大觀園,病死家中,不禁讓人黯然淚下。金陵十二釵,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慘故事,尤三姐為了感情,情愿獻出寶貴的生命來證明自我的清白。尤二姐貪慕虛榮嫁與賈璉做二房,王熙鳳的狡猾奸詐,心狠手辣的她逼死了尤二姐,甚至連死都沒有個墓碑。迎春大丫環思棋與潘右安從下就相互愛戀,最終卻都為了感情獻出寶貴的生命。讓人不禁為他們的命運慨嘆唏噓。黛玉葬花的柔情幾人知黛玉與寶玉真心相愛卻因為封建禮教和家族的不容,而最終導致了這場悲壯的感情杯具,有情人終不成眷屬。曲折的故事情節,性格分明的人物,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情是不分貧富貴賤的。不能讓世俗影響純潔的感情,雖然此刻社會的拜金主義流行,甚至某些女孩子拋出“沒房、沒車,就不結婚的言論。”在婚姻上更講究門當湖對,我不禁慨嘆古人的感情,他們為了敢于獻出自我寶貴的生命,為了愛敢于拋棄自我的一切,為什么我們反而不成了呢難道真的是沒有錢就沒有感情嗎相信讀過紅樓夢的您必須也會有您自我的答案,愿世俗少一些煩擾,愿感情少一些杯具,愿天下有情人都終成眷屬。
《紅樓夢》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讀過《紅樓夢》的人無不贊嘆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更感慨賈府人物的命運!
小說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故事為主線,寫出了一個封建社會貴族之家由勝而衰的命運。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是來自天上的感情,象征著感情的高尚與純粹;寶玉與寶釵之間的“金玉良緣”,則是賈府的權勢與薛家財富的結合,把可怕的現實原則,帶到了感情之中。
書中,有神話式的高遠奇特的想象,讓我們的心靈仰望無限的天空;又有童話般美麗純潔的感情,使我們的情感凈化,升華;更有詩歌一樣抒情的境界,大觀園的每一片風景,都象征著一種人生!
讀《紅樓夢》我們被美驚醒!“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快兩個月的時間里,我讀了一本讓人記憶猶深的紅樓夢,他是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這個本書主要講的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賈府,里面有一個賈寶玉、薛寶釵和林黛玉,他們三個人發生的故事。
讀了紅樓夢后,我對賈寶玉這個人物極其不喜歡,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他明明是個大男人,骨子里卻像女人一樣柔弱,遇上一點兒悲痛事,就立刻哭了起來,有時候還哭得厲害,眼淚如破堤的洪水一樣\"嘩嘩嘩\"地往下流;其二,賈寶玉不喜歡讀仕途經濟的書,說這些事情俗氣,那他整天和女人混在一齊,想的、做的、寫的都是女孩的事,難道這就不俗了嗎?我認為,男兒志在四方,應當出去打天下,不應當老呆在家里吃吃玩玩,和女孩子在一齊取樂,這有失男性的尊嚴。
可是話又說回來,根據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的原則,我覺得賈寶玉還是有不少優點的。首先他為人處事十分和善,他作為皇親國戚又是賈府最得寵的少爺,他沒有架子,經常和丫頭和下人混在一齊,同情他們,即使他們做錯了事情,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幾句,從不會責罵他們,這說明他有人與人之前平等的思想觀念。其次,賈定玉是一個性情中人,當紫鵑開玩笑告訴他林黛玉明年要回老家去時,他立刻就發呆生病了,這說明賈寶玉同情很專一。
可是,我還是想說說這個林黛玉,她可愛哭了,跟賈寶玉一樣,每次都因為一點小事就哭鼻子,真是愛哭鬼。可是他也有好處,他琴棋書畫樣樣樣樣都精通。卻在賈寶玉成親的夜晚,凄涼地死去。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即將枯萎的絳珠草,無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煉成仙。兩位因灌愁海水,結下一段生死緣分。高山晶瑩的絳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報,聽說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淚水交換,換取他的回頭是岸,以報答灌溉之恩。當年看到那里,深深被絳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無私行為所感動。之后方知,絳珠黛玉,名別體殊,實乃香魂一縷所化,本為一人,從此深愛不已。
黛玉前生仙體,神水澆灌,一塵不染,纖纖弱質,來到污濁的凡間,深涉紅塵,無所適應,遂染無醫之病。初見化為寶玉的恩人,便淚如雨下,高興之極乎,感恩之深乎?無論如何,絳珠最終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舊精魄,萬劫人世有情緣。
既然入凡塵,即行凡間事。當年神瑛因動情紅塵,萬事自然從他富貴閑人的生活開始,黛玉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根深種。為了讓寶玉早啟慧根,懂得世無常歡,花無常艷,黛玉不惜以淚洗面,讓寶玉在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無常。而常人視她,只當黛玉心胸狹窄,目下無塵。可憐絳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世間無情,千萬物事穿手過,流水落花天地間。清靈黛玉,無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獨行,春葬落花,秋臥菊榻,蘭心慧語,化做墨香。可憐清流易被濁欺,白雪常遭泥污,生長在一個不容她的世界里,黛玉所以更無片刻歡顏。盡管外祖母寵愛,寶玉鐘情,黛玉并未所以真正歡樂過,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過眼云煙,自我只是一匆匆過客,不會久留。
周遭他人冷眼,黛玉獨自經受,從未怨言,世間的驕情假意,被她的無塵明鏡,照得纖微必顯,毫無遺漏。
在這個戲臺一般的世界里,她不會妥協,不會作假,只會一意孤行,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如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齊,周伐紂王,兩人便以微小之軀勸阻西周萬人之兵,周滅紂王后,兩人便作采薇之歌,絕食首陽山。黛玉高潔,一身孤臣孽子的風范,直逼古人,就算是自認為紅塵得意的薛寶釵,也情不自禁愿和她結為金蘭之誼,時常親近。自認非凡的檻外人妙玉,也親自以古器仙茗客敬黛玉,并時常在圓中,駐步傾聽黛玉的雅樂詩詞。
被人間奉為金科玉律的圣賢典籍,到了黛玉眼中,無非是名利險灘的一片野木蓬篙。而被常人貶斥的污穢戲文,到了黛玉口中,便化為馥氣馨質的蕊白梅芯。春華秋葉,晨風夜雨,無人相訴之時,黛玉便輕揮藕指,彈奏云山縹緲的天籟之音,微啟噙香唇齒,歌詠澹澹寒水的修篁之情。居瀟湘桂閣,以碧竹為墻,坐月洞琴臺,以筆硯為友。
落入人間的絳珠仙韻,僅有怡紅公子能真正賞識,兩人原本神仙眷屬,心心相印。但塵蒙愚情的寶玉,看不透眾人笑騙欺言中的金玉良緣,病中的黛玉,終被風刀霜劍,逼到一息懨懨。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經無淚可還,知音的琴弦已斷,焚稿的詩魂已冷葬明月西風中。就在自我情緣湮滅之時,在與自我的筆墨知己道別之后,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來,干干凈凈而去。
在日夜啼哭外表之下的黛玉,其實是紅樓夢真正的精神支柱。無論是晴雯的剛烈不阿、司棋的視死如歸、鴛鴦的智勇忠貞、還是紫鵑的悲情怒目,都是黛玉的身外化身,是黛玉故事的延伸。黛玉的尊嚴,就是紅樓夢的尊嚴。
紅樓夢讀后感篇三
寒假通讀了《紅樓夢》,讓我時而歡喜時而憂,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也許缺憾也是一種特殊的美。《紅樓夢》就如同斷臂的維那斯,后四十回的缺少不僅沒有降低它的作用,卻在很大程度上嗇了它無與倫比的魅力,讓人一讀再讀且有豐富的想象空間,我時常想這是不是作者有意這么做的呢?這也是我深愛紅樓并為之著迷的一個理由,因為我有我自己想象和猜測的結局。
可以說,《紅樓夢》一書實際上是將筆墨集中在一代家族的興衰,進而表現了整個清王朝的大體的興衰史。縱觀全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實就在于它的《金陵十二釵》。這里面包含了幾十位性情各異的女子,可以說,實際上整部書的構架,就是圍繞著這些人物而設計的。
從《紅樓夢》一書的總線來看,故事是圍繞著“寶、黛、釵”三人的悲情戀愛展開的。在這場橫貫全書大約八十回的悲劇中,沒有一個人是勝利者,他們都失去了屬于自己的東西。自然,損失最慘重的是黛玉,她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全書的男主人公賈寶玉,由于他是在曹雪芹的反對封建思想的筆下成長起來的一個人物,因此,他的行為舉止,不免與別人有很大不同。他性格乖張,敢冒當時“大逆不道”的事情,又是個典型的情癡,而且非得在女人堆里才能表現出自己“紳士”的一面。為此,無數評論家們曾說他是個“天生的敗家子”,“好色之徒”等等。但我們不應該否定了寶玉所帶來的反封建的積極意義。例如,封建禮教講究婚姻是“父母之約,媒灼之言”,而在他所屬的大觀園中,偏偏的有個薛寶釵,又偏有一塊金鎖,講究個“金玉良緣”。但寶玉偏不信這一套,以至于在睡夢中都會喊出“什么是金玉良緣,我偏說他是木石姻緣”這樣的話來。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盡管用在這里稍嫌牽強,但寶玉反感于功名利祿的一系列做法都反映了他與封建社會的對立,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
對于書中的女主人公之一林黛玉來說,——為什么要用“之一”,是由于在《金陵十二釵》中把他們兩個人的事單合為一首詩,列所有詩詞之首,她的命運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凄慘的了:幼年父母雙亡(另一人是史湘云),體弱多病,期望中的愛情不能得到(這其中的典范是迎春),最終死在了封建禮儀制鋯下(香菱也可以算一個,只不過她是精神的死亡),也算得上是一生命運坎坷不斷了。除了心胸不夠開闊和體弱多病以外,她的其他能力都可以在大觀園中的所有女性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事實上,黛玉的性格之表現,就是受到了寶玉的進步主義思想的熏陶。和寶玉青梅竹馬的她,本希望能有一段圓滿的愛情,但最終就是死在了這段愛情手里。同時,她的才氣,她的靈性以及她未加掩飾的性格,也因此被一并埋葬了。
至于書中的另一位女主人公薛寶釵,她歷來是人們爭議的焦點所在。有人說,她從一開始所表現的那種端莊識大體,沉穩,寬容以及能取悅于長輩的能力等等,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那張寫著“寶二奶奶”的寶座,而在此過程中,她還用了無數的陰謀。實際上,說出這種話來,真的是冤枉死薛寶釵了。她確實端莊,沉穩,但并不顯得做作。她和黛玉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這里。本來,她也有活潑的性格,這一點從她聽見黛玉無意間提起《西廂記》中的文字后,笑道“你跪下,我要審你”,而后又悄悄揭露自己實際也看過類似的書籍,以及她在螃蟹宴后與黛玉嬉鬧的情景都可見一斑。事實上,寶釵是在封建勢力的魔爪下一步一步走向現在這個樣子的。至于說她“工于心計”,這話用在王熙鳳身上還可以,但寶釵本是為選秀女而上京,又在榮府中同眾姐妹一并長大,哪里來的什么“心計”可言?難道說,這“心計”也是像賈寶玉的某事一樣,是“密授”給她的不成?可以說,寶釵實際上背負了太多世人以不公正的眼光給她的壓力。她有的是能夠做事的頭腦,而不是能害人的險惡用心。
說完了三位正牌主角,就不能再提一下有關的副主角。無論是從出場時間還是所起到的作用來看,襲人無疑都是首選。(其實可用的還有王熙鳳等人,這是另說)作為此前賈母屋內的大丫鬟,襲人在書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賈府規矩,服侍過舊主子的奴才,比少爺小姐的地位更高;后文中林之孝家的也提醒寶玉“不可壞了規矩”),可以說,襲人是全書中出場時間最長的人物,有一百一十回以上。而她在賈府中所起到的作用,對上則是協調好寶玉和長輩之間的關系,對下則要統領寶玉全屋的丫環,在日常生活中又時常扮演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襲人和寶玉之間的關系,在第六回和第一百二十回中皆有提及)。因此,這也就注定了襲人一生的命運。總體說來,襲人是一位稱職的管家,她有效的協調了寶玉和其他人之間的關系(麝月似乎也可以,但那只限于內政而不是外交)。如果沒有襲人,我想整部書一定會遜色不少。
除了襲人以外,另一位影響較大的人物就是王熙鳳。在協領寧國府,籌辦賈母壽宴以及在賈家破敗的時候獨立支撐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無一例外地反映出了她卓越的居家理財才能(要是僅僅論此,恐怕只有秦可卿可以和她相提并論)。可是,無論再怎樣褒揚她的功績,都無法掩蓋她身上劣性的一面:貪財,愛使小伎倆,心眼太重。至于無視國家法度,那是當時再平常不過的事,誰權大誰有法,暫且按下不提。在賈家破敗的時候,王熙鳳曾經和賈璉商量,“此時再發個二三百萬的財才好”,可見她之前就在賈府內作過了一筆數目較大的假賬,而且自己從中也是獲利不少。至于設計把尤二姐活活整死,那更是不在她的話下。誰叫她非得有這樣的性格?最終是連氣帶急,吐血亡故。
讓我們再來對整部書進行一下感悟。我想,所有人應該都對全書中的第九十七和九十八回的“黛死釵嫁”的情節記憶猶新吧?從全書來看,它是第八十回以后的最高潮事件。可以說,從藝術效果上來說,它達到了一個絕妙的境界,應該是高先生對曹先生的反封建意識的最好詮釋。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整部書以后的走向,甚至比“失寶玉通靈遇奇禍”一節更為高潮迭起。為此,薛寶釵也成為了世人所唾罵的對象因為就是她間接地逼死了黛玉。但這對于寶釵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作為一個從小就接受封建禮儀教化的女人來說,她所能做的只有接受父母的安排。況且,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那可能是能減輕寶玉病癥的唯一方法,她又怎好駁回已經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賈母和王夫人呢?況且這個主義的提出者是王熙鳳,并非寶釵自身。在整個事件中,寶釵只是一顆被利用的棋子而已。但遺憾的是,我們常常注意的是那顆棋子,而非操縱棋子移動的手。
盡管《紅樓夢》一書是一部不朽的歷史名著,但是,它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作為一部反對封建教化的書籍來說,它其中依然摻雜了太多的鬼神因素在里面。我們也決不能因此來責備作者。畢竟,這是在十八世紀,是封建主義依然在中國盛行的時代。
以上是我對紅樓夢自己的理解,遺憾的是僅僅讀了兩遍,還不能完全領略其深刻內涵,但我相信它對我的幫助和影響是很大的,僅僅是慨嘆,是不能夠表達我此時的心情。
寒假《紅樓夢》讀后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