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志愿者心得體會篇一
做志愿者這一年多以來,我一直為可以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開心。因為我一直覺得既然可以做志愿者應該都是看透了,人世間很多功利才會來做這些,在旁人眼里覺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么在我的眼睛里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的區別。
志愿者的管理其實是一門科學。其實現實的情況也不一定和想象的那樣單純。不知道我是不是該說,其實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所謂的志愿者人群有大部分是來湊熱鬧的,甚至有些人是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來的。但是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帶著什么目的加入進來。只要做的事情是對志愿服務有幫助,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不對志愿工作大方向有影響,我們就應該學會包容。
現在的志愿者工作其實是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通過熱鬧的20xx年。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20xx年為志愿者元年的說法。這其實對志愿者事業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其實現在是更需要的是對志愿者工作進行規范的時候了。只有進一步規范化管理,將來才可以做到真正實現志愿者,可以真正服務于社會的目的。可是現在志愿者團隊可以說是窮出不層,很多時候,穿上一件寫有志愿者字樣的衣服,掛上一個牌子就說自己是志愿者;扯起一個旗幟就稱自己是一個團隊。很多自稱為團隊的,其實就那么一兩個人。
在這里當然并沒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說句心里話。這樣的情形對將來志愿者工作其實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謂的不規范的志愿者的行為,其實也給將來志愿者工作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所以我有幾個想法: 一、探討和總結什么是真正的志愿者精神和文化。人們到底為什么要來做志愿者?是應該引發更多人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段時間,我和北京的志愿者楊濤夫婦一直在合作策劃一個叫“聚源入川”的活動。也就是由此思考引發出來的一個人文公益活動,我們把志愿者精神和水文化相結合。水是生命的源頭,志愿者精神也應該和水一樣,是人們的生活狀態達到一定境界后,一種人性最質樸的回歸。汶川、北川一帶原本就是傳說中大禹的故鄉,也是中國水文化的發源地。地震在這里發生后,把那么多人心里面如水的情懷都震發了出來。大家不顧一切奔往四川做志愿者。那么我們不應該讓人們心里,已經引發出來的善心隨著地震的過去,而又隱藏回去。我們應該把這種每個人心里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煉,讓已經離我們遠去的生命不至于白白的犧牲。
二、完善志愿者考評認可機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給予志愿者發自內心的認可,志愿者的心其實是很敏感。如果面對的人不是真誠的,會被很快覺察出來。他們當面不會說什么,但是現實中會采取用腳投票的態度。只有當各個部門真正把志愿者當朋友,當兄弟看待時,志愿者也自然會認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規范志愿者培訓機制,設計確實可行的志愿者培訓課程。讓每一個剛剛來做志愿者的人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可以做什么,怎么去做。
四、認真的給來參加志愿服務的成員志愿者工時記錄,因為做的時間的長短,是唯一可以量化衡量志愿者工作的標準。那么只有那些真正從事志愿服務時間長的志愿者才可以真正沉淀下來。也才可以真正通過時間的考驗,來讓真正優秀的志愿者升華。現在志愿者工作浮夸風其實非常盛行,很多所謂的明星志愿者居然是被包裝出來的。然而經過一定的了解后,知道真相后,反而對志愿者工作是一種打擊。我們應該通過真正實實在在的工作來規范志愿者工作。
五、政府應該為志愿者工作提供實質性更強的支持。比如提供相對固定的辦公場地,和一些辦公設施。志愿者和很多志愿者團隊,可以用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來無償服務社會,但是同時也都不約而同的在團隊發展到一定時候,面臨生存的問題。因為在團隊組建初期,大家憑著最初的熱情可以不顧一切,志愿者可以一次甚至十次的付出。但是不幫助他們解決一些最根本的問題,也是很難堅持下去。志愿者團隊就象是一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要做的工作應該是怎么把那些,真正擁有志愿者精神的人留下來。
志愿者心得體會篇二
作為一名志愿者,經常參加本村志愿服務活動,可以說是志愿服務給了我最好的鍛煉機會和實踐舞臺。突出的感受就是通過志愿服務平臺, 眼界更加開闊,心靈更加清純透徹,對奉獻過程中得到的快樂感受也更加深刻。整個工作過程中,我們所代表的其實并不是個人,而是我們整個志愿服務團隊的聲譽。我們對每個人都一直在微笑著,在他人需要時總是第一時間給予他們幫助。
志愿者當以愛心為前提。服務社會,幫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發自內心,要用真心去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關愛的手勢,都能給予人溫暖的感覺,因為愛心最具魅力。
志愿者當從點滴小事做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驚天偉業,大多數人都在默默無聞中度過一生,工作著,奉獻著,只要你不計得失地付出,那么你就是社會的志愿者。
要成為一個出色的志愿者,就要在各個方面要求自己嚴格一點。雖然有的時候在工作中有所松懈,但是惟獨在工作中成長起來,才能磨礪出一個成功的自己()。做志愿者就好像是一個工作崗位的小型平臺,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為我們每一個志愿者都明白,此時此刻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與公共關系。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這感覺我是在真正做志愿者之后才獲得和理解。把志愿服務當作自己的生活內容和生活方式,時時刻刻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奉獻愛心的事,我想這就是當一名志愿者的真諦。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服務社會,去為更多的人送去溫暖,讓更多人看到希望。
最后,真心的感謝志愿者組織給予了我這樣一次難得的、意義深遠的志愿者機會,在期間,我得到的不僅僅是一些理論知識,同樣得到了許多書本上永遠所學不到寶貴人生財富,如果再有這樣的機會,我依然會努力去爭取,盡自己的所能給社會一點回報。
優秀志愿者心得體會(三)
志愿者心得體會篇三
黨員志愿者活動是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的一項社會主義群眾性黨員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區黨員志愿者活動已成為參與社區服務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星社區黨支部黨員志愿者活動在望春街道黨委的領導下,積極參與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組織了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動。有力的推動了黨員志愿者活動的深入開展。
新星社區黨支部黨員志愿者行動始終堅持致力于“幫助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建立互助友好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社會公德,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的宗旨。循序漸進地拓展了黨支部黨員志愿者活動的服務領域,有力的促進了我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3月初,社區利用宣傳窗、黑板報、橫幅等進行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的宣傳,大力提倡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社會風尚,發動社區黨員居民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3月5日“情系愛心、奉獻愛心、和諧新星”——望春街道新星社區“先鋒行動在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現場會在社區文體廣場隆重舉行,節日氣氛包圍著社區的每個角落。
一大早,來自社區的黨員志愿者就來到了社區在廣場。在廣場上志愿者們各自忙碌起來,大家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有為居民法律、心理咨詢、社保、低保政策咨詢、就業培訓咨詢、醫療咨詢、優生優育咨詢、理財咨詢等等。特別是修車的、配鑰匙的和磨剪刀的深受居民們的歡迎。
3月8日早上社區組織黨員志愿者參加望春街道“服務月”啟動儀式暨“鍛煉自我,服務社會、共創和諧”為主題的黨員志愿者便民服務活動。在活動中一位退休黨員志愿者說得好:“我在入黨時莊嚴舉手宣誓,要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奮斗一生,社區是退休黨員繼續發揮作用的平臺,要在這個平臺上盡力為構建和諧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一月來,我支部志愿者活動經常有序,先后開展了黨員志愿者對殘疾人、孤寡老人,下崗職工、貧困戶等社會弱勢群體進行結對,送崗位,送政策等一系列志愿者服務活動,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活動中,我們注重和專業相結合,力求發揮專業特色,為社區貧困孩子提供了學業幫助,并為社區內的殘疾人、孤寡老人進行上門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給他們送去歡樂,送去最真摯的關懷。社區黨支部在周末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周末奉獻兩小時”創衛服務活動。清掃社區的主要道路及宣傳窗,爭做城市的美容師。
我們注重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讓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盡量在內容、時間以及空間的安排上貼近黨員群眾的需求。許多黨員志愿者用上門服務、預約服務、結對服務等方式,滿足不同黨員群體、不同層次群眾的需求。社區黨員服務站及時總結、推廣這些“人性化”的服務理念和方式,讓黨員服務站工作更貼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