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心得感悟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補課老師補課心得感悟篇一
一轉眼,我的女兒已經7歲了,看著她背著書包走進實小校園大門時,已經有一個小大人的模樣,不禁心中感慨萬分,她已經從一個只知道吃睡的小嬰兒變成一個有著自己主張的小姑娘了,在從幼兒園到小學也有四年時間了,在老師的眼中孫嫣然是一個“聰明、活潑、好學、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的孩子,在我們眼里,她是全家人的“開心寶貝”。孩子的天真、孩子的活躍、孩子的歡樂常常給我們的成人世界注入一縷縷溫暖的陽光。孩子讓我們感動,孩子也給我們啟迪。因此,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們是孩子的家長,也是孩子的同學、朋友。 在她成長這期間的酸甜苦辣真是無法一一道盡,現在我簡單談談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與大家共同交流。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要信任,要常對孩子說:你能行!放手讓孩子去實踐,讓孩子品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滋味。
教育是家庭的一個重要職能。我們做父母的要抓緊家庭教育這個環節,而且要掌握科學方法,首先促其成人,則不愁不成材。
作為獨生子女,孫嫣然身上有大多數獨生子女都有的缺點:脆弱、膽小、愛哭……但她的優點也同樣明顯:好強、做事比較認真、懂禮貌……對她的優點,我們都十分贊賞,及時給予鼓勵。以前孩子很膽小總是怕自己比不上別人,后來幼兒園里舉辦“精靈小寶貝”比賽,我們鼓勵她參加,在她參賽時雖然有小的失誤也不去批評,并且告訴她重在參予,結果她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自信心大增,以后遇到類似的活動主動要求參加,孩子經常受到夸獎,心里美滋滋的,自信心增強了,碰到一點小困難,也就不再畏難了。
二、尊重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自己的主張。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幼兒來說,家庭是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家庭成員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諒解,氣氛輕松,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心情愉快,性格活潑開朗,從小懂得愛,能體驗周圍生活中的多種情感,體會父母、家人對自己的愛,學會去關心父母,關心同學,愛小動物,愛周圍的美好事物,實際上是一種愛心的培養。
鼓勵和教育能給孩子信心,尊重自己的孩子,她才會把你當作朋友,向你平等地、真實地袒露他的想法。別看現在的孩子只有六七歲,可都挺有主見的。我的孩子對新鮮事物很敏感、很好奇,遇到什么都想學,什么都要學,可是她的年齡還小,學的太多我們怕受不了,又要上學,又要學圍棋,又要學鋼琴,可是我們讓她哪樣不學她都不讓,后來,我們并沒有硬的不讓她不學哪樣,而是跟她談心,以商量的口吻對好她說,如果你幾樣都學的話,沒有太多的時間,不如你喜歡鋼琴,平時就學鋼琴,等到暑假的時間再學圍棋,她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如果來硬的,那肯定會在她心里留下我們家長霸道的想法。
三、信任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變得有責任心。
千萬別以為他小,就對她說的話,做的事不在乎。不要對她做的任何事都持懷疑態度,那樣就會打消她的積極性。在這一點上,首先父母要帶頭做起,說話算話,說了就要做。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反之你也是可以要求她答應你的事情要做到。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礎。尊重他人是最重要的文明習慣之一,也是吸納一切智慧的必要態度,這也是現代孩子應有的良好素質,這樣才能讓孩子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是否有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現代人的標志,也是衡量孩子社會化水平的關鍵指標。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才能勇擔責任、誠信為本。
四、磨練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現在每家只有一個孩子,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嬌”、“驕”二氣,我們的體會是不嬌慣,不縱容。從上幼兒園至今,除了有因病帶她去醫院,我們的孩子沒有拉過一天課。在生活上,我們很小就讓她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在學習上,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她一回到家就自己很自覺的去做,而且還跟我說一定要先完成任務再玩,這樣養成她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另外我們還注重培養她講究衛生的習慣,干干凈凈地迎接每一天。孩子的形象與狀態容易影響孩子的心態。如:剪去長指甲,經常換洗衣服,經常洗澡,不使自己發出異味、書本上不亂涂亂畫等。
督促她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孩子責任心的養成。但應從小教育,一旦錯過最佳教育時期,再去矯正將相當困難。
教育她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對一切來自他人的幫助都應心存感激,對于一切妨礙他人的行為都應心存愧疚。如能養成及時表達內心感受的習慣,既可以與他人心靈溝通,又可以避免遺憾的產生,從而使自己處于健康、積極、主動的生活狀態。
引導她做事有計劃。做大事要從小事開始。不能太寬容孩子的心血來潮和胡思亂想,要讓孩子習慣于行動之前做計劃,并使計劃趨天可行。
現在我的女兒在實驗小學這個大花園里茁壯成長,有著老師這個辛勤的園丁關心和愛護,我相信,她這朵小花會越開越艷,開出父母心中最美麗的花。
補課老師補課心得感悟篇二
今年暑假是我大學以來的第一個暑假,時間比我以前上高中、初中時都要長,所以我決定要打暑期工。通過打暑期工來鍛煉自己,磨礪自己,充實自己的生活,豐富自己的人生,讓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所以放假幾天后,我就走出家門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但是找一份工作還真不容易呀,開始時處處碰壁。想做銷售員,可是它要求要有經驗;想做推銷員,但它要求是長期工;想做服務員,但是它的工資太低不符合我的要求;所以這些工作我都沒有成功找到。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我找到了一份與我專業相同的工作,那就是——家教。下面就談一談我個人對這份家教工作的一點心得體會。作為一名家教,就如同老師一樣,要有扎實的知識儲備,方可教育他人;其次,要有一些對人性格的識別能力,不同性格的人接受方式不一樣,要因材施教;再次,要有一定的與人溝通能力,家教的過程就是與人溝通的過程,只有把握好這個溝通,才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有效的傳授于他人;在思想上要有一個開闊的思維,“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教授別人文化知識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對他有個思想上的教育,培養堅韌的學習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習慣。
這次家教對象是同一個家庭的三個孩子,其中一名是初二的學生、一名是初一的學生、一名是五年級的學生。對于初中、小學的課程,由于時隔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早已忘記的差不多了。而且現代教育改革相當頻繁,很多內容都有所改變。因此,這就需要一個回顧與學習的過程,對自己所要講的內容做一個全面系統的回顧,同時做好授課計劃。例如對初中英語的補習就需要熟練的記下所有的語法以及一些單詞,對初中數學的復習就需要牢記下每一個數學公式,并且要學以致用;對小學的英語就要熟悉課本,以及一些比較簡單的語法,這些都是在初中、小學學習中舉足輕重的細節。在一個扎實的知識儲備下,方可給學生講到知識點的本質,讓學生對待這方面的習題達到一個高屋建瓴的境界。說得容易,可是做起來就不容易了。這花費了我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每天晚上都要十二點多才能睡覺,早上又要早早起床。那時我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嚴重睡眠不足的厲害!
在家教的前兩天,是一個授課的過程,更是對學生的一個初步了解過程,分析出學生的知識欠缺在哪里,知識掌握了哪些,然后才知道學生之所缺,重點補習不足之處,達到一個高效率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性格做個初步的認識,畢竟家教是一個和人打交道的過程,以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講解自己的內容,了解清楚后才會達到事半功倍。所以授課的前兩天非常重要,也相當的辛苦。可能由于我和那幾個學生接觸不久,所以她們比較聽話,教起來沒那么累。可是當我們比較熟悉之后,她們就很不聽話了,布置的作業不做完,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而且要時時刻刻的提醒她們復習。教了二十幾天,她們給我的感覺就是不是不會做練習而是懶于做,不會自覺和主動學習;并且學習沒有一點方法。她們做題時,喜歡,而懶于動手。聽課時,也只是“洗耳恭聽”,從不做筆記。這就是她們學習懶惰的體現。
記得有一次,我給初二的學生講解了,她聽課時,顯得有些吃力。我講完后,問她是否還有疑問、懂不懂,她回答說全聽懂了。過了兩天,為了檢驗復習的效果,但她卻給了我沉重的打擊,我感覺自己仿佛從九霄云殿一下子跌進了無底深淵。這是我家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后,我不斷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還是她的原因?不管怎樣,有一點很清楚:她根本沒聽懂。面對懶惰成性的她,我顯得“束手無策”。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于學習習慣的好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