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桂花的散文篇一
春天到了,滿街都是賣花的,又到了插花季節。
我家有好幾只花瓶,古典式的、西味式的、圓的、方的、大肚的、小蠻腰的,也忘了都是什么時候買回來的了。每每到了春天,就想到該買些花,打扮這些花瓶。
我比較喜歡含蓄的花。清雅絕俗。
在花瓶中略注三分水,就能藏萬種香。雖然有些早了點,早春,乍暖還寒,但是,香擴室無寒,小凍寸心堅,我還是想在早春時節紋點綴花,擊碎片片心結,喜得盈盈神韻。
喜歡插花,一個得謝謝我的知己,她特別會打扮花居家屋,再一個就得益于袁中郎了。袁中郎,中郎二字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袁宏道,號;石公。今湖北公安人。明萬歷年間進士。袁宏道曾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瓶史》,很是優美,是藝苑奇葩,共十二章。他講瓶花和他對于詩文的解釋一樣,因此,花既詩,詩既花。他提出詩文的標準是性靈、趣和新奇。性靈,就是“情與境會,頃刻千言,如水東注,令人奪魄。”又說他的弟子寫詩“大都獨樹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說到“趣”,“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新奇,則是說文章無定格式,只要是發自別人所不能發,句法、調法、都是一一從自己胸中所發,所自然流出,就是真的新奇。這種美學思想從復古派中脫俗而出,注重真實、生活、體驗和琢磨,不是硬性的辭藻拼湊,無事生吟,真可以對于現在的文學愛好者警策終生。有如瓶花,使得擺放在面前的是鮮活的瓶花,而不是一把假花的花瓶!這種思想也就在他的《瓶史小引》中體現出來,賞花的閑適埋葬了官場的角逐。近在咫尺的與花、與從大自然來的使者交流,在喧囂的俗世中保持著一份精神的健康和生活的活力,由靜觀萬物而獲得無窮樂趣。可謂是供養如仙佛,生涯問水濱了。讀者拜靄,也會覺得是質辯佳文貴,姿分姐妹妍啊。
所以,花和詩文總在頭腦中分不開。吟詩,賞花,就如同與美女在燈前月下,韻味總也沒完沒了。當然,古人說的,賞花宜對佳人,醉月易對韻人。人以群分,文人雅士一定是佳人韻人可以兼得,那樣,瓶花才不會遺憾地來到你那明窗下、凈幾上。豈不是天開三徑晴空艷,知己人倚滿屋香么。梨花沽春過,荷香送夏來。瓶花使人也就忘卻了殘障春雪化盡在墻頭,窗外的樹頂上仿佛已經烘聚滿了緋霞,人也就更精神了。
瓶中之花,雖然四季不同,但是也不是任是花就可以拿來插的,總和一個人的素養、品味分不開,也和一時的心境有所區別。我喜歡感人的自然美,形體小巧一些,色彩樸素淡雅一些,百觀不厭,意境含蓄深遠,插花的形式美和意境美是可以生出許許多多的上乘詩文來的。
當然,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秉性,愛花,插花一是精絕,二是物事,三是心境,四是感覺。
比如,嫻嬌無比的玫瑰,也因顏色而分意涵。白玫瑰表示了純情,紅玫瑰襯托著情有獨鐘,黃玫瑰則有點失意失戀。康乃馨是人們喜歡擺在案頭花瓶中的。尤其襯托著滿天星,則更加使你思念親情,它是情愫和慈愛的象征。鮮紅的祝你健康,桃紅的是熱愛著你,白色的是勿忘我,加上滿天星帶有喜悅和百年好合的意味,就愈加地思念無窮了。那郁金香是帶些許傷感的,錯落香雪,玲瓏涼月,紅色的,還是在愛的告白中,黃色的,是渴望愛你,紫色的,代表了對你永恒的愛戀,白色就在失戀中了,沒有一種顏色是有了結果的。其實菊花最好了,雖然在秋天盛開,有點夕陽閑照三山景,涼風吹瘦滿臺階的味道,但是,白菊花永遠代表了純情和吉祥,黃色的也說明把你永遠銘刻在心,至于雛菊插在瓶中,戀人、知己來了,也懂得你的純潔和喜悅,那是愉快和幸福的花。我有時也喜歡擺放一束水仙,懂得水仙的素心綽約,仿佛是佛前的供品,眷戀無塵,瑤臺把盞,露濃見影,風細聞香。尊敬的佛祖,戀戀的佛國,保佑健康長壽。當然,水仙還有點點幽會的意思,倩影還遮,靜綠傳波。
所以,無論是艷烈的茉莉,文靜的紫丁香;細致的蘭花,婷婷的青竹,都是各人所愛。但是總離不開幽香自怡,不媚凡俗,總是以淡雅為高,鮮美見長。看到了玫瑰就感到日暖風和的春,見到了荷花就覺察到風涼夏早的來臨。桂花開放了,中秋月圓了,心情就會大好起來,因為要和親人團圓。
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幽夢影》里論及花和美人有一段說:“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天下無書則已,有則必當讀;無酒則矣,有則必當飲;無名山則矣,有則必當游;無花則矣,有則必當賞玩;無才子佳人則矣,有則必當愛慕憐惜。”也正如他說的,文化人不可不懂得詩酒,否則到了山水之間也讀不出好文章來。也不可以沒有佳麗,沒有了紅顏知己、藍顏知己,瓶花和朗月都就成了虛設。才子能從美的事物中感受和寫出美的詩文,從知己那里得到永恒的著作之力量。所以,小小瓶花,絕不是一時的寶貝,而是古今萬世的創作源泉和伴侶,伴著你生成美文。
插上幾束花吧,助你心境和意境生發。
桂花的散文篇二
丙申年立冬前,天氣和我的心情一樣,動不動就陰沉下雨,氣溫連續下降,加之年齡的緣故,感覺冷得厲害。最冷時候的行頭早早登場了,渾身裹得緊繃繃的。溫飽的確是壓倒一切的需求,也就顧不得肢體的僵硬,一天上班下班,吃飯睡覺重復著。有兩次去寶雞辦事,吃飯時候覺得熱了,躲進衛生間,脫了保暖內衣,才稍微清爽些,才明白自己真的穿得太多了。一年之中,最怕乍冷乍熱的時候,因為沒有適應,感覺也有些不準,往往亂穿衣,讓人狼狽窘迫。
早就預備要花兩天時間,去寶雞出席媳婦堂兄止木女兒婷婷的婚禮,怕遺忘了,在手機記事本里做了記錄。放下平時就忙碌愁煩的工作,畢竟要去參加的是大喜事,似乎一切煩惱都被秋風吹散了,內心十分輕松。
媳婦這個堂兄,其父小時候被抱養了出去,故改別姓。家在縣城周邊一個村子,兄弟姊妹眾多,家境很是貧寒。改革開放后,去寶雞闖蕩,從賣干鮮果小本生意起家,慢慢手頭富足殷實,帶動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也在寶雞發展,搞商品流通,經營店鋪,日子愈發好了起來。膝下一兒一女,女兒大,兒子小,都給在寶雞買了房,也就算是寶雞人了。人都是要尋根問祖的,畢竟是一個爺爺,若干年后,就和我們聯系上,并慢慢熱絡起來。他父母親去世,家中大事小情,我們都會去行禮。這次女兒的大婚之喜,自然是提前專門給我們通知了的,我們也自然當作大事對待了。
11月4號,是個周五,早晨睡了個懶覺,駕車前往嘉隆國際酒店。趕去的時候,不遲不早,剛好坐席。在西府,“添箱”是女方在婚禮前一天待客的習俗,相對簡單一些。所謂“添箱”,顧名思義就是往箱子中添加東西。按照風俗,是要男方在結婚先一天,把箱子背去女方家里,然后女方待客收禮,給閨女裝陪嫁物的。結婚當天,就這個專門裝陪嫁物的箱子,還要物色兩個男童抬去男方家里。現在人早不用傳統意義上的木箱了,也就不要背箱子,更不用抬箱子了。在過渡時期,曾經還保留了一段時間應名抬箱子的人,啥事也沒有,去了后,還有紅包派發,很是舒服。
一場添箱酒席,氣氛還算熱鬧,我坐的這一桌,就我小舅子和止木妹夫喝酒,兩人你一杯,我一杯,加上旁人勸敬,兩瓶酒都喝完了。這個妹夫姓王,是河南鞏義人,寶雞號稱河南人的第二故鄉,好多河南人在此扎根落腳,結婚生子,成家立業。好多年前在寶雞,河南話就是最流行的官話,便是最好的說明。王妹夫長得敦實粗獷,為人靈活,說話乖巧,甚是討人喜歡。酒剛一開喝,臉上就有豆大的汗珠滾落,仿佛干了重活,或者正在三伏天,讓人看得也熱了起來,非常有趣。我問他這是咋回事,他說他一直這樣,無論寒冬盛夏,一喝酒就流汗,大伙都說這是代謝好,適合喝酒,他就喝得更歡了。
王妹夫在寶雞最繁華的經二路,有三個煙酒小百貨店鋪,還和止木弟弟合伙在學校有小超市,早已在寶雞買了樓房,日子過得很是滋潤。飯罷席散,我們步行來到他一個門店游玩。這天的日子真是太好了,晴朗得沒有一絲云彩,天藍如洗,太陽也開心得不行,一張圓圓滿滿的笑臉掛在天上,難得的小陽春。我們坐在經二路北面的步行街邊,懶懶地曬著太陽,絮絮叨叨地說著家長理短,喝著上好的.綠茶,磕著瓜子,感覺時光如此美好,所有的煩惱都隨著吞云吐霧的煙云四散而去。多少次路過這里,都是行色匆匆,今天,因為一件大喜的事情,能和家人閑坐,看行人如織,聽商家叫賣,釋放積壓的情緒,愜意得很。生活原來就是這樣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讓人看不破紅塵,也永享不了安逸,總是五味雜陳地過著一天又一天。
就在神侃正勁的時候,止木結束了酒店的事情,也來到我們坐的地方。今天的添箱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也在寶雞發展的弟弟一家沒來,止木一直和弟弟不和,原因簡單也復雜,他說弟弟太小氣,沒法打交道,但他弟弟和他妹妹都說是他財大氣粗,心胸狹窄。作為親戚,我們管不了家務事,只能兩邊勸和。不管怎樣,女兒這么大的事情,給自己的親弟弟通知一聲,也是必須和應該的。不說就是你的不對,說了不來則是他的失禮。這不,他弟弟沒來,他妹妹也借口生意多,就派她女婿王妹夫一個做代表,也用沒來以示抗議。
明天就要送女兒出嫁,我們少不了要去止木家里的。他買了兩套商品房,都在裝修。現在租住的地方,是位于新華巷的一處老院子。窄窄的胡同,滿是小飯館,這是老寶雞的縮影,也是為數不多的僅存的街巷之一,讓人似乎走進了三十年前的寶雞。不深的院落,兩間北房拐帶著一間東房,蘆葦竹席棚的屋頂,很是親切。他不停解釋沒有搬進新樓,條件簡陋,讓大家委屈了。我卻連聲說好:你這地方,再過幾年,怕是想找也難找了,美得很。一間屋子好不好,新舊倒是其次,就如同初見一個人,雖穿得很樸素,哪怕衣服有補丁,但是恰如其分的得體,一塵不染的潔凈,也就不由得刮目相看了,那補丁,也一定會很是順眼的。
一屋子人吃著蘋果,梨子,說著即將大婚的婷婷的戀愛經歷,欣賞著止木夫婦給女兒做的陪嫁物,氣氛融融,親情蕩漾。止木在興頭上,從門后的箱子里,拿出了自己這幾年收藏積攢的錢幣和貴重物品,一一讓人欣賞。說著說著,還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張存單,原來這就是明天他要在婚禮上給女兒的紅包,也是給女婿的改口費。我接過來一看,整整十萬元,不由得嘖嘖贊嘆。大家都感慨萬千,有說止木這幾年確實賺錢發財的,有說止木對女兒大方舍得的,直說得止木洋洋得意起來,原本就很大的肚子挺得更高。我不禁來了開玩笑的興致,對止木媳婦說:你看他這肚子,一方面自己心寬體胖,一方面也多虧你這個媳婦務弄得好,誰一看都知道是個大老板。
五號結婚這一天,天氣更加晴朗,氣溫一再回升,我提前脫了秋衣,上衣只穿了件棉襯,微風一吹,渾身舒服,就好像初秋或者春天的光景。止木為女兒特意在附近酒店預訂了一間豪華套房,作為迎娶的閨房。我作為長輩,心情大好,也不用誰派,直接抱了件陪嫁物,隨大家步行給拿到那個酒店的房間去。在酒店27層的樓道,我和王妹夫閑聊著他的生意,不時從樓道窗戶瞭望。深秋的寶雞,籠罩在一片金黃色中,高樓林立,行人如蟻,車水馬龍,一派繁華。
就在這個時候,接到止木電話,讓我下樓去他那里,有重要事情商量。我趕緊乘電梯下去,一路琢磨會有啥事這么緊急。
酒店門口,前來迎親的車隊,一溜紅色,雖不是豪車,但也整齊喜慶,鞭炮聲一陣緊似一陣。我隨便找了個車,坐了上去。
車隊沿著東風路,金臺大道,陳倉大道,一路向東,在臥龍寺那里拐進了一個村子,王家崖水庫就在附近,這個地方我辦案曾經來過。
車快到的時候,遠遠的就有婆家人員出來迎接。大家有說有笑,十分熱鬧。就在院子外面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個長長的棚子,棚子的里面,還有一個舉行婚禮的小小舞臺。現在農村過事,都是專業服務隊提供宴席和婚慶服務,服裝都是一致的,人員也訓練有素,省卻了很多麻煩。
同一時代的婚禮,幾乎都有同樣的程式,主持人練就的嘴皮子,能把新郎新娘折騰夠,也能把現場氣氛烘托夠。那天的主持人果然也很是了得,既瀟灑帥氣又口齒伶俐。新郎姓馬,我是第一次見,個頭高高的,眼睛稍微有點瞇,除此之外還算英俊。婷婷經過化妝,顯得愈發嫵媚動人,柔情款款。兩人是婚禮絕對的男女一號,面對主持人的刁鉆,發揮得很是出色,配合得很是默契。
在新人向雙方父母行禮的時候,男方把叔叔嬸嬸伯父伯母也都請上了臺,和自己父母并排而坐,一一鞠躬致敬,一一甜蜜稱呼,有一種大家庭的風范和氣度,值得贊賞。
秋末冬初的馬家大院,沉浸在一派不是節日勝似節日的氣氛之中,在新郎新娘對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的聲聲呼喚中,在前來演出助興的歌聲里,在來賓劃拳碰杯間,一對新人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婚禮是兩個人的,喜慶是屬于大家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次又一次婚禮中,得到充分展示。人類也在一個又一個婚姻后,得以生生不息,綿綿不絕。
桂花的散文篇三
愛花,是大多女性的偏好!我亦可謂愛花者。
所謂愛花者,也未必就是逢花必愛,也不盡是依名而愛。愛與不愛必有緣由。
眾人皆愛牡丹,唯我不愛,并不是我說牡丹不好看,而是個人不喜歡妖艷,與眾爭寵之花。愛顯擺,喜招搖的花,我不待見。這種高貴之花在心目中遠不如苔花的地位顯赫。
本人獨愛月季,她有玫瑰的氣質與芬芳,名字卻是委婉謙卑。外形略大,與嬌小的玫瑰比起來,反而覺得更像“女漢子”!葉子邊緣沒有小毛刺兒,而玫瑰的葉子則不同,葉緣布滿了毛刺兒,像個趾高氣昂的“老倔”,逮誰扎誰!月季莖,更是對人照顧至周,象征性地長有幾顆小刺兒,給你留足可以信手拈之的余地!不像玫瑰的.莖,你若據為己有,還得先考慮從何下手,否則,扎你沒商量!月季,不是愛情的象征,卻默默地為愛付出。玫瑰高貴而且價格不菲,月季就不同了。在路邊,在公園可以隨手拈來,充當玫瑰的角色。被寵而不驕,被棄而不餒。依然與眾花齊放,美而不妖,麗而不艷。實乃我心中之花兒仙!
女人如花,千姿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