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胡楊樹讀后感450字篇一
我覺得最值一提的是神奇的胡楊樹,因為它頑強的生命力和它的精神讓你不得不對它贊賞,讓你看到了它就會留連忘返。到了春季,它總是等到別的樹木都披上了綠妝才會伸出枝條來,夏天它就會枝葉繁茂,一片片挨挨擠擠的,遠遠一看長著奇形怪狀的胡楊連在一起像綠色的海洋。它的樹葉有三種不同形狀的樣子,既楓葉、楊葉和柳葉,所以胡楊又叫“三葉樹”,目前,世界上殘存的胡楊樹已不多見,真是舉世無雙啊!
最美最靚的要數到秋天了,樹葉在一夜間由青變黃,仿佛進入了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秋風陣陣,落葉飛舞,就像一只只蝴蝶在澄清的空中飄動,踩在腳下嘩嘩作響。來旅游觀光的游客們都紛紛驚嘆這種美景,然后拿起手中的相機一張張的拍下來,這是讓家鄉人民多么自豪的事啊!
冬天來了,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的胡楊樹以它那飽經風霜的枝干屹然挺立在寒風中。
這就是家鄉的胡楊樹,神奇而又美麗,它用那頑強的生命力擋住了風沙,為家鄉增添了色彩,我愛你胡楊樹!
胡楊樹讀后感450字篇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胡楊是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的古老樹種,作者以充滿激情哲理的語言描述了胡楊的可貴品質,同時也對它的命運深深同情。在文章中,我最難忘的還是胡楊被成為“我平生所見最悲壯的樹”。是的,胡楊是悲壯的,它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它們生前為保衛所摯愛的熱土戰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椏奇屈的身軀仍然堅定地挺立著。它們每天只能和自己說話,在寒冷的夜晚獨自哭泣。(.)
但,我想,胡楊自己一定不這么想。它們白天在陽光下挺立,面對瀚海風沙,風吹過它們的葉子,那嘩嘩作響的葉片告訴沙漠,那是它們無懼的放聲大笑。它們在月夜里佇立,悄悄地嘆息,它們的思念猶如它們的根,恨不能長至萬里,回到中原的懷抱。但它們知道,它們不能移動毫厘,因為它們的身后,是親人的甜夢好覺。它們甚至在死后仍要挺立著身軀,那是因為要擋住風沙,為了和風沙抵抗把生命留在了沙漠中。他們后悔嗎?不!永不后悔!為了它們心中的那個信念,它們堅持著、堅守著、堅定著,哪怕孤獨百年、千年甚至萬年。就像詩人描寫中的那樣: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你聽到了嗎?胡楊對上蒼的回答,猶如一曲亙古的絕唱,久久的在這片沙漠中回響……
胡楊樹讀后感450字篇三
西域, 西風,狼煙,每個詞聽上去都是那么悲涼,可胡楊生長在這里,卻絲毫沒有那份悲愴與凄涼,有的,只是那好男兒的.鐵血與堅韌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那荒涼大地上生長的胡楊,是堅韌的,是無私的,是包容的,也是悲壯的。胡楊是一位守護者,是開擴者,它們守護著人們,孕育了文明。也許,人們遺忘了胡楊,但胡楊卻從未忘卻過人們。但它們所做的,卻唯有默默地、忠直地守護著大地,守護著人們。胡楊亦是一位將軍,一員大將,看吧,“雖斷臂折腰,仍死挺著那一副鐵錚錚的風骨;雖傷痕累累,仍顯現著那一腔硬朗朗的本色。”試問,有誰能做到這一點?胡楊它,甚至比人有過而猶之!胡楊的氣節,是寧則不彎的!
胡楊不是人,但它像人一樣,懂得守護,懂得包容。它們是一個團體,是一個群體的構架。如同我們的心,無不一處流動著相同的血脈。
西風,仍呼呼地吹著。
管他什么困難,管他什么虛偽,還不如像胡楊一樣,豪邁,直爽,痛痛快快地笑上一場!拋開那悲涼吧,讓我們做一棵胡楊,堅韌,無私,包容與悲壯,守護在那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