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包括故事講解、游戲活動、實踐操作等。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一
1.準備并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感受溫馨的節日氛圍。
2.為媽媽送上充滿濃濃愛意的"親親媽媽愛心盒",加深母子親情。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1、"親親媽媽愛心盒"。
2、制作并張貼大海報;制作邀請函邀請媽媽參與活動,講清時間和地點。
3、布置活動場地:
(1)制作背景畫面--歡歡喜喜母親節。
(2)座位安排:內圈為小椅子,外圈為大椅子,母子一一對應入座。
(3)準備茶水、點心、紙巾、幕布、手印畫材料等。
4、人員分工:迎賓員、招待員、主持人。迎賓員佩戴綬帶,招待員戴工作帽,主持人簡單化妝。
5、音響設備,抒情音樂的錄音帶。
1、迎接媽媽。
由迎賓員引領媽媽們入座。主持人: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們有媽媽的愛。我們天天享受著媽媽辛勤的付出,在媽媽的呵護下快樂成長。現在,我們已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好好地為我們的媽媽服務吧。
(請幼兒端上準備好的飲料、點心讓媽媽們品嘗,并與媽媽們自由交談。
2、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主持人:今天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是媽媽們的`節目,讓我們把最美的歌聲獻給媽媽。請聽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集體唱。
3、親子游戲。
主持人:下面我們來做幾個游戲。請老師來介紹游戲規則。
游戲一:寶寶的呼喚師:請所有的媽媽上來,背對著犬家。老師任意摸一位小寶寶的頭,這個小寶寶就叫兩聲"媽媽".如果媽媽聽出來是自己寶寶的叫聲.就請舉起手來。
游戲二:媽媽的手師:剛才媽媽聽了寶寶的聲音.都能猜出誰是自己的寶寶。現在,請寶寶來找找自己媽螞的手。請媽媽站在幕布后,將手伸在幕布外面。小朋友上來仔細觀察,找一找哪雙手是自己媽媽的。等所有的人找到以后,主持人會將幕布拉開.小朋友看看是否找對了。(游戲分批進行。
4、親子制作:大手牽小手。
媽媽和孩子先后在紙上印上手印.使其部分重疊,然后沿輪廓剪下手印,制成"大手牽小手",寫上"某某和媽媽"。
5、給媽媽獻愛心。
主持人:為了迎接母親節的到來,我們小朋友一直在想辦法為媽媽準備節日禮物。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禮物,我們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親親媽媽愛心盒"。現在請大家將禮物送給媽媽吧。
1、全體媽媽和全體幼兒合影。
2、孩子和自己的媽螞合影。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二
1、以畫像的方式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2、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出媽媽的主要特征。
3、了解母親節的來歷,知道母親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母親節的活動。
4、體驗與同伴集體過母親節的快樂。
1、我愛媽媽--教師出示自己媽媽的照片,告訴幼兒這是老師的媽媽。
請幼兒看看媽媽的照片,每個小朋友都有媽媽,看著媽媽的照片就像看見媽媽一樣,心里特別高興。
老師和小朋友都是媽媽生的,是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的`,我們都愛自己的媽媽,引導幼兒對著媽媽的照片個別或集體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通過照片和畫像的對照,引導幼兒從發型、五官等局部特征進行大致的比較。
3、我為媽媽畫像小朋友和老師一樣,都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來為媽媽畫張像,畫出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兒互相比較媽媽的照片,引導幼兒從發型和是否戴眼鏡等處進行粗略比較。
讓孩子了解從媽媽懷孕到你出生,是怎么一點一點把你養大,以及媽媽的工作、愛好和艱辛。讓孩子回家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來感恩媽媽。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三
1.通過夸夸自己的媽媽、說說自己的媽媽,嘗試用畫筆媽媽的肖像美。
2.學習用比較夸張的手法表達媽媽的外貌特征。
3.學習合理布局畫面(盡可能把媽媽的頭像畫得大一些)。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1.媽媽的肖像剪紙——臉型、發型。
2.鉛筆、記號筆、油畫棒若干筐。
3.舊報紙(作繪畫墊板用)。
4.彩色作業紙(黃色、粉紅)。
1.談話引入:
我們剛過了一個什么節日?你的媽媽長什么樣的?請你介紹一下媽媽開心時候的樣子。
(重點介紹臉部特征:發型、臉形等)。
2.示范講解:
畫臉形(長圓、尖臉、方臉……)——先用鉛筆畫輪廓。
發型(卷發、短直發、長發……)。
五官(眼睛、鼻子、嘴、牙、耳朵等)。
3.指導要點:
(1)盡量把頭部畫得大一些。
(2)把媽媽的眼睛畫得有神一些。
(3)把媽媽開心的樣子畫出來。
(4)添畫背景——突出媽媽的頭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先用鉛筆勾畫媽媽的頭部輪廓,其余線條用記號筆畫。
(2)用鉛筆把姓名寫在作品的角上。
(3)全身打扮媽媽——上色。
5.評價:
(1)集體上交作品,選拔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2)為精彩作品攝影。
媽媽是最美的……“把自己的媽媽畫得漂亮一些”這是我設計這堂活動的一個隱性目標,因此在指導導電中強調“把媽媽的眼睛畫的有神一些、把媽媽開心的表情畫出來……”。
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與爸爸媽媽親密地相處了一個多月,新學期,剛入學,媽媽的影像一直在幼兒的腦海,媽媽在孩子的眼中是個什么樣?讓孩子們畫一畫,開心的說一說。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四
3、學習用線條的形狀疏密排列變化裝飾各種各樣的魚。
重點: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美的本事。
難點:學習用線條的變化畫各種各樣的魚。
1.環境布置:布置“海底世界”墻飾;
2.各種線描畫魚范例(突出形態的不一樣和黑、白、灰效果)若干;
3.“海底世界”影碟、彩筆、白紙若干。
(一)播放《海底世界》影碟,激發幼兒認識海底世界的興趣,了解海底各種各樣的形態及花紋的魚。
1.提出問題:海底有什么魚?(幼兒自由交流回答)。
2.提出要求:觀察魚的形狀,回答魚身上的花紋有什么不一樣?(幼兒自由交流回答)。
(二)情景導入。
1.講述故事:大海媽媽和魚寶寶。
小朋友都明白海底世界十分美,今日,大海媽媽帶著它的魚寶寶到了我們班。
2.在海洋背景圖上出示范例,欣賞討論。
討論:
(1)魚寶寶的身體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討論交流)。
(2)魚寶寶穿了什么衣服,它和我們剛才在電視里看到的魚有什么不一樣?(自由討論)。
小結:魚寶寶都有頭、身體、尾、鰭,它和我們在電視里看到的是一樣的,但電視里的魚色彩鮮艷而這些魚寶寶身上穿的衣服是單色的,有許多線條、圖案,有疏有密地排列著。
3.提出要求,續編故事。
(1)師:有一天,許多船開來了,船上的人用網把魚寶寶網走了(收起范例),還留下。
(2)啟發幼兒畫個漂亮的魚寶寶送給大海媽媽。
(二)幼兒創造性地畫線描畫: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提出要求。
大海媽媽說:她最喜歡個子大大的穿單色花紋衣服的魚寶寶,如果是她從沒見過的魚寶寶就會更喜歡。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啟發引導。
a、啟發幼兒先畫出自我喜歡的魚的形狀,要畫滿整張畫紙,然后再給它穿上單色花紋衣服。
b、鼓勵幼兒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魚的花紋。
重點提醒:畫出線描的黑、白、灰效果。
c、幫忙本事弱的幼兒用不一樣花紋進行裝飾。
d、啟發本事強的幼兒多畫幾條不一樣的魚。
(3)幼兒把畫好的魚剪下貼到“海底世界”墻飾上,展示并互相評價作品。
(四)結束部分:
做“小魚游”律動,結束活動。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五
1、通過親子活動增加孩子與家長間的情感,感受到母親的愛。
2、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綜合運用能力。
3、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1、活動前向家長宣傳此次活動的意義,邀請家長參加.
2、準備白色的花盆、種植用的花、顏料、毛筆。
3、歌曲《母親》。
“感恩母親節”
20xx年5月11日下午。
幼兒園活動室。
主持人致辭: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首先,我對來參加此次親子活動的母親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熱烈的歡迎。母親節是一個偉大的節日,全世界的母親們可以在這一天享受到來自兒女的衷心祝福。小朋友們,媽媽為了我們不辭勞苦,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我們是不是應該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呢?好,下面我們大(3)班“感恩母親節”親子活動現在開始。
首先,借此母親節之際,讓兒女們把心底的頌歌先給您---親愛的媽媽。接下來讓我們。
1、欣賞歌曲《母親》。
目的:感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主持人:
接下來我們進行默契大考驗游戲,考驗下你們對彼此的了解程度,看看哪個家庭最默契。
2、默契大考驗。
目的:增進親子間的相互了解。
方法:
a、每人分一些(依題目多少而定)空白紙,一支簽字筆。
b、主持人出題,親子一起作答:
j媽媽最常看的電視節目。
k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
l媽媽最喜歡的休閑活動。
m你最愛吃媽媽做的哪道菜。
n媽媽最常對你說的一句話。
c、每寫完一題,親子一起聽口令「三、二、一」出示答案。
親子答案一樣的,主持人在孩子的衣領貼一張貼紙。
d、全部作答完畢,得貼紙最多的小朋友,為〝超級默契家族〞,給予表揚并鼓勵。
主持人:有些家庭對彼此間非常了解,不愧是超級默契家族,大家以前有沒有嘗試過和媽媽一起種一盆花?下面我們就要來動一動手,和媽媽一起來種花,這盆花代表著媽媽對你們愛和你們對媽媽的愛,所以需要我們細心澆灌,細心養護。
3、共同栽培“親子之花”
目的:母親與孩子共同種植有象征意義的“花”,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方法:
a、要求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種一盆小花。
b、讓孩子給花盆涂色,
c、由老師在花盆上寫上孩子的名字,接下來的日子老師會帶領孩子們好好呵護照顧好這盆“親子之花”,定期澆水,直到開出小花。
d、小朋友拿著這盆花,對著媽媽說:“媽媽,我愛你”。
主持人結束語:
今天在這特殊的日子里,孩子們用自己樸實的行動表達了對母親的愛,在園內,小朋友們和媽媽一起聽歌,一起玩游戲,一起種花。親愛的母親呀,讓您的兒女為您做些什么吧,也許,一句話,一個擁抱,就會讓您欣慰不已,笑容綻放,因為母親的心總是那么容易滿足,親愛的母親,今天是您的節日,您的兒女用世界上最真摯的語言,祝福全天下的母親:幸福安康、美麗永遠!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六
1.能畫出好朋友的特征,大膽作畫。
2.能細致認真的觀察事物。
3.體驗找到朋友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本事,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本事。
水彩筆,蠟筆,范畫,圖片。
一、游戲:猜猜他是誰。
1.教師介紹玩法:請幼兒說出好朋友的特征,能夠是五官、服飾,其他小朋友根據描述猜一猜是誰。(引導幼兒從男女,眼睛大小,頭發長短,服飾等方面來說)。
2.教師明白每個小朋友都想玩這個游戲,下頭請你和周圍小朋友講講自我的朋友有什么特點,請他來猜一猜。
二、作畫今日我們的美術課就來畫一畫自我的好朋友。此刻請小朋友帶著自我的書一齊唱著找朋友的歌,找到自我的好朋友應對面坐好。
教師出示范畫,啟發幼兒自由作畫,并做個別指導。
三、欣賞點評小朋友作品讓幼兒自由交流自我畫的畫。相互介紹,表達對同伴的喜愛之情。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七
(1)感知母親節愛媽媽的氛圍,能清楚地表達媽媽的特征。
(2)了解媽媽的辛苦,通過繪畫、軋染等方式制作禮物,表達對媽媽的愛。
(3)通過活動增進與媽媽之間的情感,會主動關心媽媽。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1.主題墻面環境。
(1)“這是我媽媽”:幫助幼兒把其媽媽的照片按照以下方式粘貼在墻上。
(2)“媽媽的媽媽”:在幼兒媽媽照片的旁邊粘貼上幼兒姥姥的照片。
2.互動墻面環境(低矮墻面環境)。
(1)“帥氣的媽媽”:請幼兒將媽媽最厲害的本領以照片的形式粘貼,比如媽媽會做披薩或者梳頭很漂亮。
(2)“我的好媽媽”:幼兒繪畫“我的好媽媽”,并把繪畫作品粘貼到墻上。
(3)“我為媽媽做件事”:把幼兒為媽媽做事情的照片粘貼到墻上。
3.相關區域融合。
(1)圖書區:和媽媽一起制作一本圖書《媽媽小時候》。
(2)美工區: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我的媽媽》。
(3)娃娃區:客來的時候媽媽很開心。
我的好媽媽——語言活動。
(1)清楚地介紹自己媽媽的職業、愛好和特長。
(2)回憶和媽媽在一起的快樂時刻。
(3)對媽媽說一句話,增進xx(女)之間的感情。
經驗準備:請幼兒在家和媽媽聊天,了解媽媽的愛好、特長等;讓媽媽講講寶寶小時候有趣的事情。
材料準備:請幼兒帶一張自己媽媽的照片;紙做的大喇叭;錄音機。
重點:能清楚地介紹自己媽媽的職業、愛好和特長。
難點:對媽媽說一句話,增進xx(女)之間的感情。
1.猜猜這是誰的媽媽。
2.集體活動:這是我媽媽。
(1)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
師: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告訴大家你的媽媽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厲害的本領、最喜歡做什么。(教師同時展示該幼兒媽媽的照片)。
(2)生活經驗遷移,啟發幼兒回憶和媽媽一起做過的一件最難忘、最快樂的事情,增強愛媽媽的情感。
3.我對媽媽說句話。
師:小朋友來對自己的媽媽說一句話。
教師播放ppt,出現某個小朋友的媽媽照片時,這個小朋友就來到前面拿著紙做的大喇叭大聲說出對媽媽的愛,配班教師進行錄音。
把孩子們對媽媽說的話上傳至班級博客,進一步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母親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母親賜予孩子生命,也是與孩子朝夕相處的人。每一位母親都是一位“教育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人。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學會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理解媽媽為自己付出的辛苦,教師組織幼兒開展了主題活動“我愛媽媽”。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八
2、明白只要動手制作,許多東西都能夠變廢為寶。
3、體驗為瓶子變身后的成功感。
1、教師范畫作品若干。
2、啤酒瓶或雪碧瓶每人一份。
3、勾線筆、顏料。
一、怎樣不一樣了?
2、欣賞教師作品,幼兒發現、說說不一樣的地方。
3、這樣在物品上畫了一些線條和圖案好看嗎?你明白是怎樣畫出來的嗎?
4、出示作畫材料,初探作畫方法,幼兒發表自我的看法。
二、原先是這樣!
1、你們的方法真好,此刻教師用你們的方法來試一試,請你們看仔細。
2、教師示范,在啤酒瓶子上畫一棵大樹:只要我們用勾線筆或者顏料在瓶子上畫一些簡單的圖案和線條,瓶子就會變得很漂亮。
3、請個別幼兒示范。
4、找出難點,共同解決:你覺得在瓶子上畫畫應當注意些什么?
三、瓶子變身。
1、作畫要求:一人選擇一個瓶子畫畫,畫的時候細心一點,不要占到顏料。
2、幼兒操作材料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引導幼兒畫一些簡單的線條和圖案;提醒幼兒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潔;幫忙一些本事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瓶子展覽。
1、你在瓶子上畫了什么?
2、你覺得誰畫得最好看,為什么?
3、在畫的時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難?怎樣解決的?
4、教師小結:除了瓶子,還有很多東西都能夠廢物利用起來,只要我們開動腦筋,經過小手的制作都能夠讓它們變成工藝品。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九
1、大膽想象,在不規則的線條畫里找出小動物形象,并添畫出小動物的主要外型特征等。
2、學習合理搭配顏色,樂于表現美。
1、畫紙、勾線筆、水彩筆(幼兒人手一份)。
2、范畫2張,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條奇妙線,它就在我的手里,你們猜猜,它在我的左手還是右手?(幼兒猜測)。
2、播放音樂,教師邊講解邊徒手示范畫線:它最愛在紙上快樂地跳舞,你瞧它在這兒跳一個圓圈舞,又在那兒跳了一個圓圈舞,跳了許多的圓圈舞,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跡,最后這條奇妙的線要回去休息了。
3、幼兒徒手練習畫“會跳舞”的線。
師:現在我們也來學學這條奇妙的線跳舞,伸出我們的'右食指,跟它來快樂的跳個舞吧,在這里轉個圈,又在那里跳個圓圈舞,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它的痕跡,最后回去休息了。(教師強調畫線的時候不能斷開,要連起來畫)。
1、師:在這條“會跳舞”的線里呀,還藏著許多調皮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們跟我們捉迷藏呢,他們只露出身體,你們想一想會藏著什么小動物呢?(幼兒猜測)。
2、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找找吧!你瞧!它露出了大鉗子、眼睛和腳,是誰?(螃蟹)被我們找到了只大螃蟹。還有誰呢?它伸出腦袋、嘴巴、眼睛和尾巴。是誰?(小魚),你看,小魚還少了什么?(學習詞:魚鰭、魚鱗,然后請個別幼兒上來添畫小魚的魚鰭、魚鱗)被我們找到了一條小魚。再找找,還有誰藏著呢?一只美麗的蝴蝶出現了。(教師示范畫出蝴蝶)(出示范畫)你們看這里,老師還找到了幾個小動物,數一數有多少?都是誰啊?(幼兒數數和說出小動物的名稱)。
1、師:現在,愛跳舞的線要在小朋友的畫紙上跳舞了,請你開動你的小腦筋,相信你們能在跳舞線留下的痕跡里找到更多的小動物,然后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下面拿出你們畫畫的工具,開始行動吧,把藏著的小動物們找出來吧!
2、播放音樂,幼兒動手作畫。提醒幼兒線條不能斷開。
3、幼兒要找和老師及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小動物,教師還要及時的表揚個別有創新的小朋友。
幼兒在集體中介紹和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教師講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然后請小朋友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把它夾到線上吧。(活動結束)。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十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在我們的生活中,美的事物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引導幼兒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水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它既有豐富的營養,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孩子們都非常熟悉。水果不同的形狀和豐富的色彩能在激發幼兒美的靈感的基礎上,萌發他們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借助大班幼兒正在形成的抽象思維和已有的審美能力,我設計了《水果拼盤》這個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想吃水果、愛吃水果的欲望;知道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及創造力并進一步體驗與同伴分享、交流合作的樂趣。
1、激發幼兒制作水果拼盤的興趣,體驗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樂趣。
2、幼兒能利用各種水果制作水果拼盤、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及創造力。
3、知道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學習并嘗試運用有序排列的造型方法,大膽利用各種水果進行美的創作。
難點:利用各種水果的色彩和形狀創造性地塑造出有主題的水果拼盤造型。
1、水果拼盤范例,各種水果,盤子,牙簽,水果刀,毛巾,水果頭飾、小星星、水果拼盤打擂臺等。
2、教學課件(各種水果拼盤作品)、輕音樂等。
3、活動前請4名幼兒排練好表演。
導入:老師以給幼兒請來了幾位水果寶寶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導入活動。
一、直觀教學法:利用情境表演激發幼兒制作水果拼盤的興趣。
1、觀看情境表演讓幼兒知道水果有豐富的營養,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
2、教師和水果寶寶玩游戲“水果變變變”,讓幼兒了解“水果拼盤”,引起幼兒興趣。
二、多媒體演示水果拼盤作品,請幼兒了解水果拼盤的制作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
1、欣賞“水果拼盤”范例,感受藝術美。
2、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個水果拼盤?為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按照以點帶面的方法,有重點欣賞不同拼盤的造型塑造、色彩搭配及表現手法,使幼兒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經驗。
三、嘗試制作法:大膽想象,自由創作。
幼兒自由選擇伙伴,分組合作,可以參照圖片制作水果拼盤,也可以自由創作。(播放輕音樂,激發創作靈感,教師巡視指導、共同參與)。
四、作品展示法:展示水果拼盤,共享創作成果(拍照在電腦里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兒邊欣賞邊介紹自己的.水果拼盤,邊給自己的同伴發小星。
請客人老師欣賞和品嘗水果拼盤并給幼兒的作品給予評價。
請幼兒回家與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制作一個更漂亮的水果拼盤。
教學過程串詞:
導入語:
師:你們知道嗎?今天有許多水果寶寶來我們班做客了,還給我們帶來了好多的水果,我們一起看看好嗎,(音樂)哎,水果寶寶們在那兒呢,我們一起把他們喊出來好嗎?(水果寶寶們出來吧),小朋友們先來看一下水果寶寶們精彩的自我介紹吧。
情境表演:
蘋果寶寶:大家好,我是漂亮可愛的蘋果寶寶,我的身體里含有多種維生素,你們吃了我,皮膚可以變的更白哦。
梨寶寶:我是可愛的梨寶寶,你們吃了我以后,你們的眼睛會變得更明亮。
桔子寶寶:可別忘了我,我是聰明的桔子寶寶,小朋友吃了我以后,就會少生病,天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師:哇,水果的營養好豐富呀,我們小朋友一定每天都要吃水果,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棒棒的,可以天天高高興興去幼兒園哦!你們知道嗎?水果寶寶是來跟我們做游戲呢!什么游戲呢?‘水果變變變’,就是把各種各樣的水果切一切、擺一擺就變成漂亮的水果拼盤了,小朋友們玩過這個游戲嗎?我們現在就請水果寶寶給我們變一下好不好?小朋友閉上眼睛,我數123,水果變變變,小朋友們看水果寶寶們變出來的水果拼盤漂亮嗎?水果拼盤不僅看起來非常漂亮,而且營養非常豐富,讓人一次可以吃到各種不同口味的水果,小朋友來看一下蘋果寶寶的拼盤是哪些水果變出來的啊?擺出來的水果拼盤象什么呀?(好朋友、美麗的小金魚、)。
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活動,一切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融科學社會藝術為一體,沒有刻意雕刻的痕跡,孩子們在一個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積極主動的動手動腦,發揮了極大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有的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超出了我的預測,幼兒的合作意識也增強了。美中不足的是,我的要求落實的不是很好,有的孩子還不清楚怎樣按規律擺放,有的小朋友把什么水果都拿來切,都拿來擺放,如果當時我示范一遍是不是會好些,會不會限制幼兒的想象力。另外,水果種類太少了,水果數量不太夠,幼兒的操作有了局限,如果準備多一些就好了。實踐證明,每一次精心準備的活動,都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一條有效途徑,讓我們在每一次精心準備的活動中,揚起孩子自信的風帆,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長。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一
1、認識不同的美工材料,大膽嘗試不同形式的美工制作。
2、在經驗共享、經驗再加工的基礎上,綜合用剪、貼、拼等技能,制作自己喜歡的畫。
3、樂意在探索過程中努力地思考、能將自己面前的材料收放整齊。
1、一張桌子上有彩色紙,報紙,皺紋紙等、剪刀、漿糊。
2、一張桌子有橡皮泥、泥工板。
3、一張桌子有蠟筆、水粉等。
4、其它桌子放豆類、橡皮泥、瓜子等。
5、每張桌子放一些白紙。
一、提問引出主題:你見過哪些花?它是什么樣子的?
二、認識不同的`材料,探索不同的制作技能。
2、討論:怎樣使紙、泥、豆、瓜子變成漂亮的花呢?
3、師幼小結:紙可以剪、貼、撕;泥可以搓、壓、團、切;瓜子用膠水貼在紙上等。
三、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選自己喜歡的材料,做自己喜歡的花。
2、仔細觀察幼兒,及時反饋個別幼兒的好方法供集體分享。
四、展覽幼兒作品。
鼓勵幼兒拿著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幼兒大方地介紹自己的制作過程。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二
xx班的幼兒與媽媽。
1、培養幼兒在集體中大膽表現對媽媽的愛。
2、通過游戲,讓媽媽感受到寶貝對媽媽的愛,增加媽媽與孩子之間的深厚感情。
3、媽媽能在寶貝面前樹立好榜樣,在集體中展現自己的才藝。鼓勵幼兒也要向媽媽一樣勇于表現自己的長處。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1、提前三天通知家長做好相應的準備。
2、媽媽們最拿手的本領,如手工、圖畫等。
3、媽媽自己準備的舞蹈、歌曲、故事等。
4、水果或零食。
5、照相機。
(一)親子互動。
1、全體幼兒為媽媽們表演《我的好媽媽》。
2、歌曲唱到“媽媽媽媽快坐下”時,幼兒跑到媽媽身邊請媽媽坐下,然后根據歌詞對媽媽做出相應的動作。
3、全體幼兒一起對媽媽說:媽媽,我愛您!
(二)展示媽媽的作品。
請各位媽媽分別介紹自己制作的作品,包括作品的名稱、材料、用途等。
(三)我愛我的好媽媽。
1、請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媽媽。如:媽媽的姓名、年齡、屬相、愛好等。
2、為媽媽表演一個節目,并祝賀媽媽母親節快樂!
(四)才藝展示。
1、請媽媽們在集體面前進行才藝表演。
2、才藝展示完后,請寶貝們給媽媽一個吻。
(五)律動。
大家一演唱《幸福拍手歌》,并作出相應的動作。
(六)晚餐。
晚餐結束后,媽媽就可以帶著孩子離開了。
(七)活動結束。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三
1、準備并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感受溫馨的節日氛圍。
2、為媽媽送上充滿濃濃愛意的"親親媽媽愛心盒",加深母子親情。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1、"親親媽媽愛心盒"。
2、制作并張貼大海報;制作邀請函邀請媽媽參與活動,講清時間和地點。
3、布置活動場地:
(1)制作背景畫面--歡歡喜喜母親節。
(2)座位安排:內圈為小椅子,外圈為大椅子,母子一一對應入座。
(3)準備茶水、點心、紙巾、幕布、手印畫材料等。
4、人員分工:迎賓員、招待員、主持人。迎賓員佩戴綬帶,招待員戴工作帽,主持人簡單化妝。
5、音響設備,抒情音樂的錄音帶。
1、迎接媽媽。
由迎賓員引領媽媽們入座。主持人: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們有媽媽的愛。我們天天享受著媽媽辛勤的付出,在媽媽的呵護下快樂成長。現在,我們已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好好地為我們的媽媽服務吧。
(請幼兒端上準備好的飲料、點心讓媽媽們品嘗,并與媽媽們自由交談。
2、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主持人:今天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是媽媽們的節目,讓我們把最美的歌聲獻給媽媽。請聽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集體唱。
3、親子游戲。
主持人:下面我們來做幾個游戲。請老師來介紹游戲規則。
游戲一:寶寶的呼喚師:請所有的媽媽上來,背對著犬家。老師任意摸一位小寶寶的頭,這個小寶寶就叫兩聲"媽媽"。如果媽媽聽出來是自己寶寶的叫聲。就請舉起手來。
游戲二:媽媽的手師:剛才媽媽聽了寶寶的聲音。都能猜出誰是自己的寶寶。現在,請寶寶來找找自己媽螞的手。請媽媽站在幕布后,將手伸在幕布外面。小朋友上來仔細觀察,找一找哪雙手是自己媽媽的。等所有的人找到以后,主持人會將幕布拉開。小朋友看看是否找對了。(游戲分批進行。
4、親子制作:大手牽小手。
媽媽和孩子先后在紙上印上手印。使其部分重疊,然后沿輪廓剪下手印,制成"大手牽小手",寫上"某某和媽媽"。
5、給媽媽獻愛心。
主持人:為了迎接母親節的到來,我們小朋友一直在想辦法為媽媽準備節日禮物。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禮物,我們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親親媽媽愛心盒"。現在請大家將禮物送給媽媽吧。
1、全體媽媽和全體幼兒合影。
2、孩子和自己的媽螞合影。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十四
(1)清楚地介紹自己媽媽的職業、愛好和特長。
(2)回憶和媽媽在一起的快樂時刻。
(3)對媽媽說一句話,增進之間的感情。
經驗準備:請幼兒在家和媽媽聊天,了解媽媽的愛好、特長等;讓媽媽講講寶寶小時候有趣的事情。
材料準備:請幼兒帶一張自己媽媽的照片;紙做的大喇叭;錄音機。
重點:能清楚地介紹自己媽媽的職業、愛好和特長。
難點:對媽媽說一句話,增進之間的感情。
1、猜猜這是誰的媽媽。
2、集體活動:這是我媽媽。
(1)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
師: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告訴大家你的媽媽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厲害的本領、最喜歡做什么。(教師同時展示該幼兒媽媽的照片)。
(2)生活經驗遷移,啟發幼兒回憶和媽媽一起做過的一件最難忘、最快樂的事情,增強愛媽媽的情感。
3、我對媽媽說句話。
師:小朋友來對自己的媽媽說一句話。
教師播放ppt,出現某個小朋友的媽媽照片時,這個小朋友就來到前面拿著紙做的大喇叭大聲說出對媽媽的愛,配班教師進行錄音。
把孩子們對媽媽說的話上傳至班級博客,進一步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母親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母親賜予孩子生命,也是與孩子朝夕相處的人。每一位母親都是一位“教育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人。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學會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理解媽媽為自己付出的辛苦,教師組織幼兒開展了主題活動“我愛媽媽”。
大班母親節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五
設計意圖:
青花瓷以其突出的歷史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色被譽為是中國的“國瓷”,是中國文化的象征。有關青花瓷的日常用品雖然很多,但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一清新,秀麗的設計了解甚少。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以觀察和交流為基礎,通過提問、討論,引導孩子認識青花瓷,了解其特點,激發繼續探究的興趣,設計有關青花瓷元素的作品,從中感受青花紋樣獨特的簡約之美,并激發幼兒對傳統民間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傳統紋樣裝飾特點,感受青花瓷的色調美和紋樣美。
2、嘗試運用連續的線條或者花紋設計一件青花紋樣的作品。
3、知道青花瓷是中國人發明的,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了解青花瓷裝飾花紋的特點是連續的,有規律的。
難點:運用青花瓷裝飾花紋的特點進行設計創作。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白色待裝飾的材料若干,藍色記號筆若干。
3、古典音樂。
4、青花瓷展區布置。
5、幼兒知識儲備:運用點、線畫花紋和圖案。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提問,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china是什么意思嗎?”
師:“china除了表示中國,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瓷器。”
2、教師帶領幼兒欣賞各種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紋樣和用色特點。
3、觀看視頻,了解白色底藍色花紋是青花瓷的圖案特點,體會中國傳統文化。
二、觀看實物和幻燈片,欣賞并了解青花瓷裝飾花紋的特點。
對比青花瓷實物,觀看幻燈片,和幼兒共同探討青花紋樣的特點是有一定規律的,連續的。
1、第一次對比(出示兩個盤子,一個是普通白色,一個是青花瓷盤)。
師:“這兩個盤子哪個是青花瓷盤?為什么?”
師:“花紋在哪兒?”
師:“哦。盤子邊緣有藍色的花紋,那這些花紋有什么規律呢?”
師:“一朵大花,一朵小花,這些花紋是有一定規律的,連續的排列。”
2、第二次對比(出示兩個盤子,一個是邊緣有花紋,一個是中間也有花紋的)。
師:“快看,我這還有一個青花瓷盤,這個是青花瓷盤嗎?這兩個都是青花瓷盤,可是它們有什么不同?”
3、展示瓷瓶(播放幻燈)。
師:“青花瓷不僅僅有盤子,還有什么呢?”
師:“瓶口的花紋是怎么排列的?”
師:“哪里還有有規律的,連續的花紋?”
師:“設計師大塊的圖案放到了哪里呀?”
“對,在整個瓶子最突出的地方繪畫大面積的圖案”
三、觀看幻燈片,展示人們將青花瓷紋樣在現代中的運用,引導幼兒進行設計。
四、運用青花瓷的裝飾花紋的特點進行圖案設計(伴隨音樂)。
1、請幼兒運用青花瓷的裝飾花紋的特點在設計圖紙上設計青花紋樣。
2、教師指導,并將幼兒的設計圖在展板上展示。
3、幼兒欣賞同伴作品,并互相討論。
五、運用青花瓷的特點進行設計創作。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利用青花紋樣的特點進行設計。
2、幼兒展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