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通過獨特的結構和邏輯,使文章內容更加緊湊和有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令人驚艷的優秀作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指明寫作的方向。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一
端午節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他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元宵節一樣熱鬧。
聽爸爸說當時屈原含恨跳進汨羅江,鄉親為了打撈他又生怕被魚蝦吃掉,就向河里扔粽子,并用龍舟去搜救打撈,最終還是沒救起。以后每到這一天便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家家都要買粽葉、花生仁、葡萄干、核桃仁、紅棗等來包粽子。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我跟媽媽學包粽子。我先拿了兩片泡好的粽葉,學媽媽那樣折成三角形,反而把糯米撒了一地。我生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說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我照媽媽說的做終于成功的包好了第一個粽子!聽媽媽說在她們老家過端午節每家都要在大門口插上艾葉和柳樹條,還給小孩的脖子和手腳腕帶彩線繩呢!過了半小時蒸的粽子也熟了,接過熱氣騰騰的粽子,只見外面裹著翠綠的衣裳,里面包著嫩白的肉,聞著有粽葉的清香,嚼著有糯米的柔軟和紅棗的甘甜,真是美味!幾分鐘的時間我不知把多少個粽子吞進肚子里了!
聽爸爸說:小時候平時肚子都吃不飽,就盼望著這一天,才能吃上好吃的,想想現在,我們正是生在蜜罐里呀!要好好珍惜!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二
再過兩星期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節日,包棕子,煮雞蛋,插艾蒿,手腕和腳腕上戴五彩絲線,可隆重了。
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把搓好的五彩絲線戴在我的手腕和腳腕上,還要把艾蒿草插在門上和我的耳朵上。據說是可以去病除邪的。
最有趣的是在包棕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綠綠的棕葉里加上白白的糯米和紫紅的大棗,包成三菱形的棕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上面擺上一層洗好的雞蛋,足足煮上三,四個小時。棕子煮好后,泡在備好的涼水桶里,涼了以后拔開棕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甜甜的紫紅大棗,味道美極了。還有那煮好的雞蛋跟往常的不一樣,一股棕葉加雞蛋味,茶色的蛋清咬起來肉津津的美味極了!
據說,過端午節最主要的是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三
家鄉的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比如端午節那天要吃粽子、插艾葉。粽子角數不同。有三個角的紅棗棕,四個角的肉粽,還有五個角的白糯粽。我最喜歡吃的是肉粽,先拿一只肉粽,輕輕的剝開粽葉,一陣香氣撲鼻而來,你的面前會出現一只棕色的粽子,只要你要上一口,就會感到有香又糯粽子里有肥肉和瘦肉肥肉吃起來入口即化,瘦肉香香咸咸,吃起來很有嚼勁,味道好極了,要不你也來嘗一只。家鄉的端午節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用來辟邪。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大門上。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四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傳說這一天是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的日子,為了紀念他,端午節又叫“詩人節”。據說那時的老百姓為了不讓詩人被魚蝦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還組織許多船隊到江中尋找詩人的尸體,這就是現在吃粽子,賽龍舟習俗的由來。
又因為五月初五有兩個五,所以在民間有許多跟“五”有關的習俗。如在小孩子的脖頸,手腕上系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線,表示帶來“長命百歲”的好運,好讓我們在老爸的“金箍棒”、老爸“緊箍咒”下能歡快地成長。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那天我和弟弟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洗臉水洗臉,洗完之后有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水洗臉心里有種安全感,心想:這一年我又是一個健康的孩子。
端午節真是太有趣了!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五
每年農歷5月初5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傳說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投江自殺后,人們為了紀念,就把粽子投進江河里,喂魚蝦,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再讓魚蝦去吃屈原的遺體,這就是吃粽子的由來。
我們蘇州的端午節很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會使用糯米做成酒釀,用竹葉和糯米包粽子。家家戶戶門前都要掛粽子,插艾葉和蓬頭,是為了驅趕蚊蟲。兒童身上要穿戴有老虎、蛇、蜈蚣、蜘蛛、壁虎圖案的“黃襯衣”,據說有辟邪的作用,是為了讓大家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每個地方過端午節的風俗都不一樣。有的地方用艾葉洗澡,可以去除皮膚上的一切水毒與病菌,洗完澡后幾天,身上都會有一種艾葉的香味。有的地方大人們喜歡讓我們佩香囊,掛艾葉,說有辟邪的作用。這就是由來已久的端午節。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六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插艾蒿、吃粽子的時候,這是一個最讓我們翹首以待的節日。
每到端午節,爺爺總會到野外采一大把艾蒿,用紅線系了,一大早掛在大門口,邊掛不邊告訴我:“掛了艾蒿,蚊蟲、妖魔鬼怪就不敢來犯了。”在家鄉人的心中,艾蒿是可以驅蟲避邪的。去年,我家住到了小鎮上,但媽媽也一直保存著這個習俗,她到菜場上去買了一把插在家門口和窗戶上。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那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端午節是一個令人期待、令人回味的節日。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七
端午節在我國是很重要的民間節日,包粽子,茶葉蛋,插艾蒿等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媽媽會在前一天晚上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媽媽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1-2個小時,之后媽媽把粽子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大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來,蘸點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尋味。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媽媽在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絨,今后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八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主要習俗有掛系艾蒿,菖蒲,吃粽子,還吃黃鱔,黃魚,黃酒,黃瓜,緑豆糕等,有些地方還賽龍舟呢!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為有我愛吃的粽子。外婆家的粽子包得特別好吃,有青豆肉粽,梅干菜肉粽,板栗肉粽。
外婆告訴我,糯米要提前放水中泡好,豬肉要放醬油里提前掩過,第二天再開始包粽子,外婆那起二張綠綠的,洗凈的粽葉,鋪上一層上好的糯米,放上一大塊肉,灑上少許梅干菜,再加上一層糯米,便用粽葉包好,最后用細細的繩子扎得緊緊的,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外婆連續包了好多個粽子,還特意給我包了幾個迷你粽子。包好以后,放入一口大鍋中煮,粽子的香味陣陣撲鼻而來。煮好后,我迫不及待地撥開梅干菜肉的`粽子吃起來,粘滋滋香噴噴的真美味。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我喜歡過端午節。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九
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家家戶戶都會包上一些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流傳下來的風俗。
這一天,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動手包起了粽子。我先拿出一大一小兩片粽葉,雙手一挽,折出一個尖角。再往折出的尖角里放一些洗干凈拌號油醬的糯米,大約放一半,然后塞上一塊肉,上面蓋好糯米,把兩頭的粽葉折過來蓋在上面,最后用一根繩子把它捆個結結實實。可是,我在包的時候怎么也不能把粽子扎結實,里面的米都掉了出來。奶奶看急得滿頭大汗,連忙過來幫我扎。嘿!粽子在奶奶手里轉了兩個身,兩圈繩子牢牢地吧粽子捆嚴實了。
我想:這個端午節有我親手包的粽子,一定顯得特別有意義!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
我的家鄉有許多節日,如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等等。
但我最喜歡端午節。相傳,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反抗壞人的殘酷迫害,于五月五那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便組小船到江中尋找屈原的'尸體,同時為了不讓尸體被魚蝦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好讓魚蝦吃飽不去吃詩人。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各種味道的粽子都有。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河面上,放下幾十條龍舟,十幾個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機會來我的家鄉吃可口的粽子吧!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一
轉眼間,春節已經過完,再過3個月,就是端午節了。想一想去年的端午節,真的很期待。
端午節,又稱“端陽”“重午”等。相傳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節,人們就用棕子等方式來祭祀屈原。
到了端午節,早上人們就去包棕子,包棕子是很難的。包完了棕子,還得把棕子拿去煮。真是麻煩。
差不多到了中午的時候,人們就通通祭祀祖先,祭祀品最多的就是棕子。
吃完了棕子,人們就都去看賽龍舟。這時到處鑼鼓喧天,彩旗飄揚。龍舟賽開始了,一條條龍船在大江里游,龍船各種各樣,五顏六色,有黃色的,粽色的,紅色的,藍色的……比賽開始了,賽龍舟的人都用盡了全力劃船,都想爭奪第一名,大江兩岸人山人海,觀眾在岸邊大喊大叫,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他們在為船隊加油。聽奶奶說,每年舉行龍船賽是我們潮州人的民俗文化,它是潮州人民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象征。這樣的龍舟賽既好看又有意義,真讓人喜歡至極。
端午節還有三個月就到了,大家都來看我們家鄉的賽龍舟哦!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二
又是一年端午節來到了,超市里、大街上到處飄著粽子的香味。但這樣的粽香永遠也比不上童年時吃的粽子,不為別的,只為缺少勞動的快樂。
那時,每年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包粽子的葉子是從大山里采摘回來的一種寬大的竹葉,有種特殊的香味。包粽子的原料是上好的糯米,也是自家所產。端午節前兩天,各家各戶就忙碌起來了。先把稻草燒成灰,用水溶解灰里所含的堿性物質,將堿水過濾澄清,再將糯米放入堿水中浸泡二十四個小時。第二天,用竹葉包扎浸泡過的糯米,可包成各種形狀,有錐形的,有枕頭形的......
那時,媽媽長輩們邊包粽子邊拉家常,而我坐在盛著糯米的瓦缸旁,也煞有介事地照著包粽子。但不管怎么包,糯米總是從中漏出來。這時候,媽媽總是滿足一下我的愿望,幫我整理一下我包的粽子,還稱贊說這是她能干兒子包的,我聽著開心極了。受到夸張,我還會為家庭成員每人包一個粽子。一般來說,我包的粽子要比我漂亮。
吃粽子是一種莫名的享受。粽子里放了很多好吃的餡,有紅棗,有臘肉塊等。小個的粽子,是一個人單獨吃的:剝開粽葉,露出泛黃的粽肉,哇嗚哇嗚,好好的口感,美美的吃了下去;枕頭粽子是大家分著吃的:用粽子的扎絲勒開一塊一塊月餅狀粽肉,沾著沙糖,哇嗚哇嗚,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很久都沒有吃著那樣美味的粽子了,那種感覺只能保留在童年的記憶中了......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三
“哦,原來端午節還隱含有這樣一個凄美的故事啊”!我不禁驚嘆到,恩,我們大功告成,現在該上籠蒸了,過了十分鐘,我們就會聞到一股清香味,話還沒說完,這時我家的門鈴響了,我趕急去開門,原來是小姨和表弟兩人,她們手上拿了一捆艾葉,媽媽還說到:“昨天本想買的,居然賣完了,沒想到你們送來了,正好插在窗上”。
媽媽拿出了剛煮好的蛋來招待,小姨還讓我和表弟碰鴨蛋,誰先破誰就先來詩歌朗誦,這個提議好,我們幾個人高興的歡呼,在艾葉香和粽子香味的熏陶下,我們每一個人都大聲地帶著感情的讀了起來,仿佛在進行詩朗誦比賽似的,真好玩,粽子熟了,真香啊,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感覺就是不一樣,“媽媽,明年我們還要自己包粽子,”我說道:“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開心的。”“這就對頭,我的寶貝今天又開竅啦!”媽媽滿臉笑容的`說道。“寶貝,記得等會給你爸爸電話哦,讓他在外面也要吃好哦!”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不僅吃到自己包的粽子,還和小表弟進行詩朗誦比拼,雖然沒有比個勝負來,但是心情也是開心,還有下半場留著明年再來拼吧,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那么也給我講講吧!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四
今天我來到外婆家,聞到一股香味,“這好像粽子味道”爸爸說。
“一年一度端午節快到了”。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里我們包粽子吃、掛艾葉、還有賽龍舟呢!”
媽媽這么一說,我想起了去年端午節。外婆提著濕漉漉米、綠色竹葉、長長繩子、肉和花生到我家。我驚奇地問:“外婆這是干什么用?”媽媽說:“這些是用來包粽子用,端午節快到了。”
外婆把那長長繩子綁在桌腳上,用竹葉把肉和米包起來,媽媽用花生和米包起來,我在一旁當小助手,一會兒幫著搬來小凳子,一會兒幫著拿竹葉。媽媽就對我講起了有關粽子一個傳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不一會兒外婆與媽媽把粽子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在高壓鍋里煮。過了一會兒,鍋里飄來香味,這時爸爸在門上掛上綠色植物,媽媽說:“這是艾葉,可以驅趕蟲子。”“端午節我們這邊還有賽龍舟。”爸爸一邊掛一邊說。“就是我們在西湖公園看到那龍舟嗎?”我大聲叫起來。爸爸和媽媽笑著點點頭。
香噴噴粽子熟了,我嘗了一個肉餡,味道好極了。
多么難忘端午節,香噴噴粽子、福州西湖龍舟……。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五
今天是端午節。
一大早,我和奶奶做了一把“劍”。一開始,我不知道怎么做。奶奶叫我用蒼蒲當劍身,蒼蒲根當劍柄,再用艾草當劍穗。我學會后,做了很多劍,插在家里的門窗上,這樣蒼蠅蚊子就不會來了。
奶奶從鄰居那里摘了很多花。我問奶奶是什么,奶奶說是桅頂花。母親插上這些花,放在房間里。整個房間都擺滿了鮮花。
后來奶奶讓我一起買穿心蓮內酯酒。我們在藥店買了一包穿心蓮內酯。仔細觀察,原來穿心蓮內酯是黃色粉末。我們又買了白酒。回到家,奶奶把男磺酸鹽倒進碗里,然后倒了點白酒,做了真正的男磺酸鹽酒。我都等不及我媽把這種男性磺酸鹽涂在我頭上各個部位了。穿上之后我心想:“壞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壞事不會跑來找我!”
午飯后,我吃了三個粽子,里面裝滿了美味的肉。
我認為今年的端午節比以前更有趣、更有趣、更有意義。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六
奶奶一個星期前去杭州小住了幾天,今天終于回來了!奶奶這次回來給我帶了不少東西,其中有兩個香包。
我可喜歡這兩個精美的.香包啦!有一個全身都是火紅火紅的,還用金色的線縫了兩個金色的平安,另一個也是火紅的,上面繡著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可是里面都有一股中草藥的味道。
我問奶奶:“奶奶,奶奶!香包里為什么有藥味啊?告訴我吧!“奶奶說:“那不是藥,是艾草。”
我不知道艾草有什么用,去百度搜索了一下。一查,原來艾草是以前人們防蚊子的,端午節都要把艾草掛在家門口,我還順便查了一些以前端午節的習慣,比如端午節那天要給孩子用雄黃粉在肚臍眼、額頭上寫王字,據說這樣也可以防蚊子,還要喝雄黃酒呢!
這個端午節禮物真棒!我喜歡!
四年級:千黛千尋。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七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節日,尤其在它成為非遺項目之后備受關注。然而,對其關注的重點大部分集中于其產生源流或節俗活動。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
作文。
端午節,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提到端午節,就想起了跳進汨羅江自殺的屈原。愛戴他的人們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是吃掉,人們就向汨羅江投米,后來,每年五月初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就會在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吃著媽媽煮的香噴噴的粽子,我心想:粽子是怎么做的呢?我跑去問姥姥,姥姥說:“做粽子首先要把糯米和粽葉放到水里泡兩天,每天換水。包粽子時把粽葉卷成漏斗形,把米放進去,再放兩個蜜棗,用泡好的馬蓮緊緊地捆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用慢火煮三四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做粽子的過程還真復雜,不過還是挺想嘗試一下,我對媽媽說:“明年我們也自己包粽子吧。”媽媽答應了。我想:如果是我自己包的粽子,吃起來會更香。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還可以看到龍舟比賽,還有香噴噴的荷包……。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么?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今天是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
我給你們先說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歷五月初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歷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于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劃船在江內尋找屈原,并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并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然后,我再說說我怎么過的吧!
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說,包粽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了山片蘆葦葉包卷了一個筒,然后放了點米,又放了一顆棗,接著又放米,又放了幾顆棗,包滿了以后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然后又包了幾十個。最后放在高壓鍋里煮40分鐘后,放出來后等四個小時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里的許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了,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別名端陽節、有重五節、菖節、蒲節、龍舟節、粽子節等二十多個別名,據說端午節的叫法在我國所有傳統日叫法中,排第一。
各各地方過端午節的習俗不一樣,比如南方,人們要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的粽子、雄黃酒。我們當地要吃黃鱔、鴨蛋、黃酒、莧菜、烤鴨。
另外,我們這里還有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比賽那天,莫愁湖公園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的人來觀看比賽。只見每一條龍船上有十幾個人分兩邊坐,每支隊伍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分別是紅黃藍綠,比賽開始了,一個人站在船頭敲鼓,其他的人就隨著節奏劃槳。他們爭先恐后地向前沖,一會這支領先,一會那支領先,最后好不容易有一支般隊以領先一個人的距離而獲勝。相傳,劃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的古代大詩人屈原。
這就是我知道的端午。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八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
母親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好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家鄉端午節四年級大全(19篇)篇十九
我有一位很樂于助人的朋友,平時大家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幫忙。
這次端午回威海,一起喝茶,中間他微信一直響。原來是他在京的一位女性朋友因為遇到了感情困擾找他傾訴。
之前朋友就對她的這段感情不看好,多次勸她當斷則斷。可是她就是戀戀難舍,堅持這段感情還時常懷疑對方在外邊有人。結果這次吵架時她一氣之下出走。她自己一個人在賓館里越想越難過,半夜的時候甚至想要割腕自殺。還拍照發給朋友看。當時因為時間太晚,朋友已經休息了,早晨起來一看微信嚇了一大跳。很是勸解了一番。可是她依然放不下這段感情,想要和對方和好。問朋友能不能幫她。
旁觀,覺得全是心理問題,解決了就好了。
其一,她發照片給朋友有依賴要挾的意味。在她周圍的異性里,朋友是像父親的存在。因為別人不會這么站在她的立場出于為她好而批評她訓她,她像是在跟自己的爸爸說你忍心看著我這么傷害自己嗎,那你幫我呀;你之前都幫我的現在我都這樣了你更要幫我呀。
其二,沖突疊加。沖突一:她也知道自己喜歡了不該喜歡的人,又不愿意放棄;沖突二:別人都不認可我和你在一起,我還和你在一起,我多不容易多喜歡你,你竟然還傷我的心,你真是太壞了,但是我真的是想和你在一起沒辦法給你找個理由吧,就是外邊有人纏著你所以你才不能像我想象的那樣全心全意的對我。此外,她還難受的是:我還在這么努力的給你找借口,你卻輕松轉身,我接受不了。我不要讓你稱心如意。無論采取什么方式我都要重新和你在一起。于是她甚至希望朋友能有什么辦法能幫助自己還和對方在一起。
朋友讓她等待對方的答復。我問他有沒有考慮過她現在這種心理狀態,會不會為了避免出現自己不愿看到的結果拼命聯系對方?朋友不置可否。后來我走的時候,朋友跟我說她一點也不聽話,拼命給對方打電話卻聯系不上對方。我說我已經說過了吧。
我說你應該建議她去找個心理醫生。不然即使這段感情她按照你的建議結束了,在她心里會認為她這段感情沒有成功沒有得到自己期望的結果都是因為聽從了你的建議,不然她是有可能得到的。這種可能會折磨她,讓以后她碰到類似的人還會這樣還會折騰還會因為這些問題打擾你。
朋友笑了:你說的都對,但是你讓她去找心理醫生,她肯去嗎?
我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