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二秘密花園讀后感篇一
《秘密花園》好像一本藏有糖果的書,你需要一頁一頁的去品嘗,才能體驗糖果的美妙;又好像一本通往大自然的橋梁,帶我們感覺大自然的奇妙。最近,我讀完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故事中的主人公瑪麗從生下來就是個人人討厭的家伙,這使她性情乖戾,暴躁。一場霍亂讓她失去了雙親,不過她并沒有傷心,因為她的雙親從小就把她扔給了奶娘。因為瑪麗還小,所以他被送往遠在英國的荒原上的姑父克雷文家。她的姑父原本是一個天天開開心心的人,但妻子的去世讓他變了一個人,他把自己孤僻起來,只有他多年的老仆人見的到他。
在姑父的女管家的敘述下,瑪麗知道了在姑父的莊園里有上百間上鎖的房間和一座十年不許人進入的花園。瑪莎——一位淳樸的鄉村姑娘,也是瑪麗的好朋友;在瑪莎的感染下,瑪麗也慢慢變的溫柔可愛,健康快樂,還懂得了關心別人。瑪麗有一次在莊園散步的時候,意外的結識了一直漂亮的知更鳥,在它的幫助下,瑪麗找到了通往秘密花園的鑰匙和那扇許久沒有推開的大門。
在后來的一些天里,瑪麗發現了一陣神秘的哭聲,這哭聲吸引著她去探索。她發現了那個藏在神秘房間,不時發出一陣陣哭聲,而且被人預言死亡的小土霸王——柯林。在似乎懂得魔法的陽光男孩狄肯的幫助下,柯林恢復了自信,獲得了新生。
在瑪麗的身上;在陽光男孩狄肯身上,在小霸王柯林身上,我深深體會到:上天是公平的,而生活取決你對生活的態度。同樣是一杯咖啡,樂觀者會說:“啊,太好了,我還有半杯咖啡!”而悲觀者的話是:“太糟糕了,我只剩下半杯咖啡了!”這就是區別。取長補短,不要讓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
然而,這個故事最多講得就是真情。如果沒有真情,性情暴躁的瑪麗不會變得討人喜歡;如果沒有真情,柯林就不會找回自信和堅強;如果沒有真情,南方暴風雪帶來的災難何時才會停止;如果沒有真情,四川大地震過后,人們不會幾個月就重建家園。
朋友們,大自然是無情的。而人間是有情的。只要我們人人都奉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初二秘密花園讀后感篇二
《秘密花園》這本書,剛剛翻開的時候,我只覺得幾乎窒息。開篇就寫到小女孩瑪麗的全家在印度遇到霍亂,她一覺醒來,發現奶媽已經死了。再一覺醒來,除了自己,整個豪宅里的人全部死亡,包括并不關心自己的父母。
在這個疫情肆虐,流了太多淚水的寒假,這本書的開篇讓我一度想放棄它。
好在從第二章開始,小瑪麗就離開了印度,被送到蘇格蘭的親戚家。親戚克蘭文先生是貴族,莊園里面有一千多個房間,里面有很多秘密。
從小就缺失母愛、缺失親情的小瑪麗性格古怪暴躁,在親戚家里遇到了善良的女仆瑪莎、瑪莎的弟弟迪肯和常年被關在陰暗房間里病態的少爺柯林。
在知更鳥的引導下,瑪麗發現了秘密花園的鑰匙,打開了一個塵封的絕美的秘密花園。瑪麗、柯林和花草樹木以及小動物作伴,身體越來越強壯,性格越來越陽光,成為了漂亮的小姑娘和強壯的小伙子。
這本書讀了三分之一,我就已經猜到了后面的故事情節,雖有套路,但仍然很好看。這本書和《小海蒂》一樣,熱烈地贊美了大自然對于小朋友身心的療愈作用。風景描寫十分細膩動人,讓你合上書之后,腦子里面留下強烈的畫面感。
說到親近大自然,這也是目前我在講的《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精讀課中贊同的育兒理念之一:與大自然的接觸能刺激早期的學習,會讓孩子充滿創造性,經常在自然環境中玩耍的孩子們,協調性和靈活性都會改善,更少生病。
我和孩子在北京生活,在孩子學齡前的歲月里,我們幾乎沒有一天不在公園里撒野。北京的公園都有高高的圍墻,一進入園子里,就和喧囂的馬路隔離開了,你會覺得一切都沉靜下來。
這里不僅有鳥叫聲,小青蛙的噗通跳水聲,天鵝的振翅聲,蜜蜂的嗡嗡聲,你甚至可以聽見——寂靜。
寂靜能以某種方式進入我們的身體,并在我們的體內蔓延。
好好享受吧,放著八百年皇城留下來的大園子,不好好享用,真是有點可惜呢。
初二秘密花園讀后感篇三
今年暑假里,我讀了《秘密花園》這本書。它是由美國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內特寫的。這本書是一部影響了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兒童小說。它主要講了一個關于大自然和美好心靈。
這本書講述的是小女孩瑪麗倫諾的故事。瑪麗的家在印度,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姐。瑪麗相貌平平,脾氣暴躁,人見人厭的小姑娘。就連家庭教師都被她氣走了。在一場霍亂中,瑪麗失去了她的父母,成了一名孤兒。最后,她被送到了她姑父阿奇博爾德克蘭文先生那里去了。
克蘭文先生有個很大的莊園,因為克蘭文先生的太太死了,于是他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十分冷漠。他還將妻子最喜歡的花園鎖了起來,還把鑰匙埋了起來,不準任何人進去。
倔強的瑪麗在姑父家也沒人喜歡她,活潑善良的小女仆瑪莎讓瑪麗感到很新奇,瑪麗喜歡上了瑪莎一家人。一個偶然的機會,瑪麗打開了花園的門,認識了瑪莎的弟弟迪肯,一個有愛心的男孩。又一次偶然的機會,瑪麗聽到了哭聲,就看到了柯林克蘭文。
瑪麗、迪肯、柯林在秘密花園里鋤草、松土、捉蟲。漸漸地,這個花園活過來了,花園不再是灰蒙蒙的,而是變成了綠油油的。有了秘密花園,克蘭文先生不再孤僻,柯林少爺不再是病懨懨的,瑪麗小姐當然是活潑又美麗,他們都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快樂時給予而不是索取。只有快樂的人才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愛。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把快樂鑰匙,擁有它就能開啟快樂,創造生命的奇跡,珍惜它就是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