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積極心態(tài)心得體會積極心態(tài)篇一
今天下午開家長會,還有十幾個沒來。沒來就沒來吧,每做一次,總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問題,總結出經(jīng)驗。本來我今天主要是把孩子們這一學年的進步情況反饋給家長,同時為了防止一個暑假下來,孩子們的學習行為習慣又回彈,再安排一下暑假學習要求:建議家長在家多引導孩子看課外書,做讀書筆記,寫寫讀后感;帶領孩子長戶外活動,跑步是今后中考的必考項目,跳繩是選考,從長遠考慮,現(xiàn)在就可以每天讓孩子針對這兩項練習;少看電視,常看電視,對孩子們的注意力、智力發(fā)育有很大影響。但沒有確定家長會的主題。
今天家長會的主題就為《積極的心態(tài)比成績重要》
孩子們的語數(shù)英有的是均分、有的是優(yōu)秀率都拿過年級第一,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的孩子越來越優(yōu)秀,說明我們的孩子在進步,說明我們的孩子在努力。當然,這是班級的整體狀況。從學生的個體來看,全班41人,最起碼有三十幾個人處于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還有幾個人原地踏步踏,也有幾個人反而退步,這都是正常的。在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不能從一次成績就說孩子考得好,或考得不好,成績偶爾有差別的正常的,就像我曾經(jīng)看到的一句話:“人生就像心電圖,一路起起伏伏;如果一直平順,就意味著掛了。”所以,我們不能從孩子的成績來判斷孩子是進步還是退步,造成分數(shù)高低的客觀原因太多,卷面的難易不同、當天的心情健康都會成為分數(shù)變化的外因。唯有從孩子的精神面貌來判斷孩子的成長。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是處在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那就是最好的。
1.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往好的方面說。比如,xx家長,在和別人討論孩子的成績時,你一定要先肯定她考得好,或進步的;對于不好的,我建議回家和孩子們私下說。公開場合,要給他面子,維護他的自尊心。給他激勵性的、警戒式的語言,如“孩子們,從你語文可以看出你平時很認真、努力;可惜數(shù)學考得不太理想;今天媽媽在外人面前不提,是知道你是優(yōu)秀的或認真的孩子,不能因為一次的不理想破壞你美好的形象。我們后面認真努力,成績會提上來的。”這樣給予了他信任,又保護了他的自尊心,還給他了繼續(xù)努力的動力。如果我們總是說:“考得不好,或孩子們不認真嘛,不努力、馬虎嘛。”時間久了,他的心里也就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甚至自暴自棄——反正我就這樣。
2.大事清醒,小事糊涂。什么是大事?身心健康,思想品質(zhì),學習知識;什么是小事?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與物質(zhì)有關的都是小事,不能糾纏于小事,斤斤計較,為小事惹得孩子們心情浮躁,得不償失。
3.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
1.多讀書,廣讀課外書。建議家長督促孩子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常摘錄,好詞好句會像種子一樣種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積極心態(tài)心得體會積極心態(tài)篇二
昨天我們公司全體員工參加了“創(chuàng)造性領導力”系統(tǒng)培訓的第一課——積極的心態(tài)課程的學習。通過學習也使得我有了很多的感受。
培訓從多方面闡述了一個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對人一生的深遠影響,講課中和老師多次提到凡事應該往好的方向去想,也用了很多生活活潑的例子證明這一道理。結合我個人的實際情況,樂觀的處事心態(tài)我并不缺乏,但是也正是這種態(tài)度卻又會使我在很多時候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使得本身是好的樂觀精神卻變成了不好的被動心態(tài)。也正因為如此,我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就是做一個積極主動的人。
就我的個人理解來說就是,在生活、學習、事業(yè)等各種方面,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時刻保持著一顆積極主動解決問題、承擔責任的心,凡事都把問題考慮全面并且早做準備,做什么事情都趕早不趕晚,當天能做好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第二天。不要再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么,而是應該主動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規(guī)劃它們,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在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對待工作,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般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果真如此,便沒有什么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現(xiàn)在市場的競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大浪淘沙,自己不努力只有被摒棄,任何企業(yè)、任何老板都希望用積極主動的員工。任何老板,都需要那些主動尋找任務、主動完成任務、主動創(chuàng)造財富的員工。所謂的主動,指的是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xiàn)超乎他們要求的工作表現(xiàn),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必要時不惜打破成規(guī)”的智慧和判斷力。那些工作時主動性差的員工,墨守成規(guī)、避免犯錯,凡事只求忠誠公司規(guī)則,老板沒讓做的事,決不會插手;而工作時主動性強的員工,則勇于負責,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必要時會發(fā)揮創(chuàng)意,以完成任務。
這次培訓使得獲得的最大的收獲就是使我將“做一個積極主動的人”這個人生信條又再一次的提上日程,人都是有惰性的,但是經(jīng)過了本次的培訓之后,我將更加堅信不疑的堅持我的這個人生信條。
積極心態(tài)心得體會積極心態(tài)篇三
讀了《陽光心態(tài)每一天》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感悟。
班主任的每一天,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細胞”,決定班主任整個“機體”的健康。單憑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作為班主任,可以從“勤嚴細實”這四個方面來管理班級。
正如俗語所說:“一勤天下無難事”。
(1)勤接觸。為了搞好班級管理,班主任首先深入到學生中去,多方面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思想、性格等,與學生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朋友關系,多與學生交流、談心,加強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減少教育時的阻力,還可以設立班主任信箱等多種方法來搜集信息。
(2)勤表揚。俗語說:“數(shù)君十過,不如賞君一長。”多表揚學生好的方面,通過這種積極的鼓勵,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班風,激發(fā)人人向善的意識,從而達到管理班級的目的。
俗語說“嚴師出高徒”,“嚴是愛,松是害”。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嚴的必要性。所以要想做好班工作,教育好學生,就必須“嚴”。嚴于律已、嚴格要求學生。同時要做到“嚴而不厲,嚴而有度”。
1、細心。做學生思想工作必須細心,才能使其動心,從而使學生明白老師的用心。
2、細思。面對一些問題,學生常會犯,要不斷反復地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該如何來杜絕?在經(jīng)過細思后,促使自己想出一些較好的解決方法,從而根本上改變學生再犯的現(xiàn)象。
3、細管理。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應從細方面著手管理。
班級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實效。只有把工作做到實處,才能贏得學生的心。從實際出發(fā),明確目標。辦實實在在的事。
另外,班主任對學生要有一顆愛心,這是最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班主任就要用“愛心育人”。一個愛的微笑,一句愛的話語,都可能激起學生潛在的能量,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關心學生的生活,做學生的“慈母”。學生在校學習,遠離了父母,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作為一個班主任在此期間盡量像父母一樣關心和照顧他們,時時注意他們,了解他們的需要,使學生能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真正體驗到班級如家的氣氛。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我們應該保持陽光心態(tài),學習多門類的專業(yè)知識,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綜合運用,才能獲得最大的工作效益。
積極心態(tài)心得體會積極心態(tài)篇四
人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正如一杯五味茶一樣。而人是有感情的,分為喜、怒、哀、樂。我覺得,這是來源于心態(tài)的表現(xiàn),心態(tài)分為積極與消極。喜樂是積極心態(tài)表現(xiàn)出來的。而怒哀是消極心態(tài)所表達出來的。
積極與消極是代表你生活的兩條路。積極是讓你走向成功之路。而消極是讓你走向失敗之路的。
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了孩子都會選擇消極之路。可能是學習生活的壓力大吧!但我覺得,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tài)是最主要的。在我們受到了挫折時不要悲傷,或許,這沒什么大不了的,沒有關系。總結經(jīng)驗,化悲痛為力量。如果,沒有挫折的話,我們就意味著沒有成功。如果把成功比作太陽的話,那失敗就是月亮。人不可能總是生活在陽光下,也會經(jīng)過黑天的。所以,總結一下,開始新的一天。
從前,有一個人,他不知道什么時候變得開始焦慮起來。擔心自己會不會患病,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車撞,擔心會不會被老板罵等等。于是,他開始暴躁。無法正常生活,甚至,他開始發(fā)生了自殺的行為。當父親發(fā)現(xiàn)時,勸他去旅行散散心,于是,他拿著一筆錢和一封父親給他的信出發(fā)了,臨走時,父親叮囑他,不到日的地時不要打開。此時這個季節(jié)正是旅行旺季,而他要去的城市也是旅游勝地。因此,許多的酒店都貼出“客滿”等子樣。
他幾經(jīng)周折之后。找到一個小房間。并打算這幾天出去找一份工作。但幾天下來,什么也沒收獲。于是他打開了父親給他的信,內(nèi)容是這樣的:親愛的孩子,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離家千里之外的地方了。我早已料到,你這幾天什么也沒收獲,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你為管走到哪里,你有心態(tài)沒有變化,要知道,人是受思想與思維的控制的,其實你與環(huán)境都沒有問題。你只需改變你的心態(tài)。如果,你明白的話你的生活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的。第二天,他踏上回家之路。因為他知道只需改變心態(tài)。幾年后,他擁有了一套大房子和一間公司。
心態(tài)的選擇關系到未來的選擇。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勝過一個消極的心態(tài)。
積極心態(tài)心得體會積極心態(tài)篇五
故事意味深長,希爾想指出,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的環(huán)境,想力求改變,則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假如一個人有積極的心態(tài),那么他四周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積極的心態(tài)是心智的健康和營養(yǎng),它能讓一個人充滿自信、受人喜歡、知足常樂、倍感幸福,更重要的是它還能讓人改變自我、改變世界。這并不是什么夸大其詞,也不是什么異想天開,因為在人的本性中,始終有這樣一種傾向,當我們把自己想像成什么樣子,最后往往會變成那個樣子。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任何一種勵志的學說都篤信(或在宣揚),人意念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只要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念,再加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創(chuàng)造、去追求,你總是能如愿以償、實現(xiàn)夢想,而這正是一切成功的根本和起點。
當然,積極的心態(tài)并不否認消極因素的存在,相反,它教會人們在看待事物時,能充分考慮到生活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這是不以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事實。同時,它讓人不會因此沉溺其中,面對失敗、挫折、誤解、意外不會自甘墮落、無所作為,而是總能及時地調(diào)整情緒、心存高遠,以樂觀、向上、愉悅和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走出困境,面向未來。
“安利之父”、美國著名企業(yè)家理查·狄維士也極為推崇積極心態(tài),他甚至將畢生卓越的經(jīng)營理念就歸結為“積極思考”(或稱為“積極心態(tài)”)。他認為,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是培養(yǎng)領導力、取得事業(yè)進展的關鍵;生活在當下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掌握積極思考的智慧。而這種智慧,常人也許不曾發(fā)現(xiàn)、也從未想到,其實竟藏身于人們最習以為常、甚至常常羞于啟齒的十句短語中。在《積極人生的十種力量》中,狄維士將這十句短語明確為:“我錯了”、“我很抱歉”、“你可以做到”、“我相信你”、“我為你驕傲”、“謝謝!”、“我需要你”、“我信任你”、“我敬重你”和“我愛你”。不難發(fā)現(xiàn),狄維士并沒有教我們?nèi)绾斡写蟊绢I做事,卻一直在教我們?nèi)绾闻c人相處共事、如沐春風。這其實也正是狄維士的人格魅力和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所在——他并不一定在專業(yè)領域極為出眾,但卻因為有著感召、激勵別人的積極的心態(tài)從而召集一群賢能之士,無怨無悔心甘情愿地為他效力。
狄維士的這本書算是積極心理學領域的一本重要的代表作。積極心理學把研究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fā)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xiàn)象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fā)人自身內(nèi)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zhì),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zhì)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獲得良好的生活。而狄維士在書中通過“積極的語言暗示”來訓練人們的潛意識,掌握其變化的規(guī)律,從而激發(fā)無限的精神能量。狄維士指出,意念具有無窮的力量,相信自己行就一定能行,你能創(chuàng)造一切。